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西游记》产生二、主要人物三、《西游记》的解读角度四、艺术一、《西游记》产生1一、《西游记》产生
我国明朝后期16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杰作(一)产生背景明朝中后期,商业文化成为社会生活的突出特点,理学的禁欲主义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社会上涌现出一股争取个性自由,实现人性解放的近代启蒙思潮。一、《西游记》产生我国明朝后期16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杰作2(二)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少年时期:发奋读书,试图考取功名。中青年时期:目睹封建统治弊端,提出改良主张。“吴承恩在科举场上很不得志,直到四十多岁才得了个‘岁贡生’。由于科场失意,境遇不好,生活贫困,他曾遭到那些势利之徒的笑骂”(前言)老年时期:以小说为武器揭露封建社会丑恶现象。“六十多岁时,不得已,去做了长兴县丞,但不久就耻折腰,遂拂袖而归。”(二)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淮3(三)取经故事原型
将历史的真实不断地神化、幻化,最终以“幻”的形态定型故事原型是唐玄奘西域取经:唐太宗贞观三年,僧人玄奘为了弄清佛经教义,只身跋涉五万多公里,到达印度,于贞观十九年,带回梵文佛经657部。
(三)取经故事原型4(四)结构全书共100回序幕:前7回,大闹天宫过度:中5回,取经缘起主体:后88回,西天取经(四)结构5二、人物塑造二、人物塑造6(一)孙悟空第一阶段:天真无邪、无拘无束、桀骜不驯、渴望自由、敢于斗争“老孙有无穷本事”(第4回),“天上将不如老孙者多,胜过老孙者少。”(第51回)第二阶段:实现自我价值,人性的回归斗争精神人的情感与责任“尸魔三戏唐三藏”(第27回)两次被赶第三阶段:自我飞升“斗战胜佛”缺点——好胜心强,爱戴高帽子,时而骄傲轻敌
(一)孙悟空第一阶段:天真无邪、无拘无束、缺点——7孙悟空反皇权失败的原因:追求“自然的自由”,而非“理性的自由”;以自己有限的力量,抗争一个井然有序的秩序世界。
通过对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对人性自由和人格尊严的追求,赞美奋斗抗争和渴望智慧力量的精神。
孙悟空反皇权失败的原因:8孙悟空佛性1)姓氏“你身躯虽是卑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就与你身上取个姓氏。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吧。”孙悟空佛性92)心性悟空。佛教认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烦恼覆而无显,除妄心即显佛性,所以修心。明心见性是佛教修行的途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无挂碍无有恐怖”“五蕴皆空”,“色即是空”,“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2)心性悟空。103)石猴,石猿慧远在《大乘义章》卷三里说:“六识之心,如一猿猴。”心猿意马即明心见性的大障碍,必须遏止以达到“心猿罢跳,意马休驰”的清净地。石猿蕴含了佛门须净心净意方能明心见性的重要思想。“五行山下定心猿”观音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意为“莲花里的宝珠”,清净无染。3)石猴,石猿11孙悟空形象的隐喻:大闹天宫被镇压的结局,表明作者主观上是想以此谴责野蛮心性的放纵与宣泄。孙悟空大闹天宫——隐喻放心(顽空)被压于五行山下——隐喻定心西天取经成正果——隐喻修心(真空)东海龙王:“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成正果。”(无空)孙悟空形象的隐喻:东海龙王:“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12(二)唐僧
俗家姓陈,名祎,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子金蝉子投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优点:“赶路要紧!”虔诚佛教徒,崇高的信念,坚定执着,敬佛,笃信佛法,乐善好施凡人:“悟空,你在哪里?”胆小如鼠,懦弱无能,逢难必哭出发时发下誓愿:“路中逢庙烧香,遇佛拜佛,遇塔扫塔。”“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二)唐僧
俗家姓陈,名祎,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13(三)猪八戒净坛使者菩萨原本为天篷元帅错投猪胎成了黑猪精兼有神性、猪性、人性优点:憨厚、勤谨、情真、坚定、聪明等缺点:贪吃、贪睡、贪色、贪生怕死、爱打小报告(三)猪八戒净坛使者菩萨14(四)沙僧金身罗汉
善良老实、埋头苦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明显的奴性特征1)自觉的“赎罪”意识。2)驯顺服从,明哲保身。(四)沙僧金身罗汉15(五)人物关系1、人格解析唐僧——人的生命之躯取经——人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孙悟空——人的精神追求猪八戒——人的本能欲望沙僧——人的道德品质(五)人物关系1、人格解析162、不同幸福观唐僧——佛教普渡众生的幸福观,孙悟空——道教长生不老、寿与天齐的幸福观猪八戒、沙僧——凡俗的人生幸福观2、不同幸福观17三、解读角度(一)基本母题第一,人性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接受制约的矛盾处境;前十二回,以神话形式满足了人们内在心理中这种不尽合理却根深蒂固的向往。三、解读角度(一)基本母题18第二,“历险记”模式。
人必须历经千难万险才能获得最终完善和幸福的意义。通过取经者与阻挠取经者一系列的斗争,反映了古代人民积极进取的顽强毅力和摧毁一切邪恶势力、征服大自然的愿望。
第二,“历险记”模式。19(二)追求人性自由和人格尊严孙悟空石猴猴子天性好动,自由任性,人类的祖先。希望征服和超越时间和空间,以获得自由。
取经的过程,亦即摆脱束缚,争取自由的过程。紧箍
“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二)追求人性自由和人格尊严孙悟空石猴20(三)修心与成佛心学思想即如何使受外物迷惑而放纵不羁的心,回归到良知的自觉境界。其主旨维护封建秩序。“心猿”:比喻躁动自由的心灵“五行山下定心猿”第7回
(三)修心与成佛心学思想21(四)现实的影射借“神”与“魔”的斗法,折射“正”与“邪”的斗争,一以贯之地表现出邪不压正的主旨,显露出真、善、美终将战胜假、恶、丑的思想意义,从而传达出作者愤世嫉俗、追求理想的心声。(四)现实的影射借“神”与“魔”的斗法,折射“正22五、艺术特色1、幻与真的统一2、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3、非凡的幽默4、曲折巧妙的结构均可独立成篇。整部《西游记》可以说是许多短篇小说的连缀与组合,属“短篇加短篇”的线性结构。五、艺术特色1、幻与真的统一23(1)打杀六贼。佛家认为六识犹如六贼,是修心见性的大敌。第十四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孙悟空容不得这六个毛贼,将这“眼见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优”和“意见欲”一棒打杀。(2)剿灭三尸。三尸又叫三虫,是人身体上的三个“尸魔”,“打杀三尸道可期”。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彻底干净地灭掉了尸魔的危害。(3)断灭七情。苦、思、忧、惧、爱、恶、欲,谓之七情。盘丝岭盘丝洞的七个蜘蛛精,就是人的七种情欲的象征。孙悟空“把七个蜘蛛精尽情打烂”。(1)打杀六贼。24一、《西游记》产生二、主要人物三、《西游记》的解读角度四、艺术一、《西游记》产生25一、《西游记》产生
我国明朝后期16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杰作(一)产生背景明朝中后期,商业文化成为社会生活的突出特点,理学的禁欲主义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社会上涌现出一股争取个性自由,实现人性解放的近代启蒙思潮。一、《西游记》产生我国明朝后期16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杰作26(二)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少年时期:发奋读书,试图考取功名。中青年时期:目睹封建统治弊端,提出改良主张。“吴承恩在科举场上很不得志,直到四十多岁才得了个‘岁贡生’。由于科场失意,境遇不好,生活贫困,他曾遭到那些势利之徒的笑骂”(前言)老年时期:以小说为武器揭露封建社会丑恶现象。“六十多岁时,不得已,去做了长兴县丞,但不久就耻折腰,遂拂袖而归。”(二)吴承恩(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居士,淮27(三)取经故事原型
将历史的真实不断地神化、幻化,最终以“幻”的形态定型故事原型是唐玄奘西域取经:唐太宗贞观三年,僧人玄奘为了弄清佛经教义,只身跋涉五万多公里,到达印度,于贞观十九年,带回梵文佛经657部。
(三)取经故事原型28(四)结构全书共100回序幕:前7回,大闹天宫过度:中5回,取经缘起主体:后88回,西天取经(四)结构29二、人物塑造二、人物塑造30(一)孙悟空第一阶段:天真无邪、无拘无束、桀骜不驯、渴望自由、敢于斗争“老孙有无穷本事”(第4回),“天上将不如老孙者多,胜过老孙者少。”(第51回)第二阶段:实现自我价值,人性的回归斗争精神人的情感与责任“尸魔三戏唐三藏”(第27回)两次被赶第三阶段:自我飞升“斗战胜佛”缺点——好胜心强,爱戴高帽子,时而骄傲轻敌
(一)孙悟空第一阶段:天真无邪、无拘无束、缺点——31孙悟空反皇权失败的原因:追求“自然的自由”,而非“理性的自由”;以自己有限的力量,抗争一个井然有序的秩序世界。
通过对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对人性自由和人格尊严的追求,赞美奋斗抗争和渴望智慧力量的精神。
孙悟空反皇权失败的原因:32孙悟空佛性1)姓氏“你身躯虽是卑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就与你身上取个姓氏。狲字去了兽旁乃是个子系,子者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吧。”孙悟空佛性332)心性悟空。佛教认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凡夫以烦恼覆而无显,除妄心即显佛性,所以修心。明心见性是佛教修行的途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无挂碍无有恐怖”“五蕴皆空”,“色即是空”,“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2)心性悟空。343)石猴,石猿慧远在《大乘义章》卷三里说:“六识之心,如一猿猴。”心猿意马即明心见性的大障碍,必须遏止以达到“心猿罢跳,意马休驰”的清净地。石猿蕴含了佛门须净心净意方能明心见性的重要思想。“五行山下定心猿”观音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意为“莲花里的宝珠”,清净无染。3)石猴,石猿35孙悟空形象的隐喻:大闹天宫被镇压的结局,表明作者主观上是想以此谴责野蛮心性的放纵与宣泄。孙悟空大闹天宫——隐喻放心(顽空)被压于五行山下——隐喻定心西天取经成正果——隐喻修心(真空)东海龙王:“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成正果。”(无空)孙悟空形象的隐喻:东海龙王:“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36(二)唐僧
俗家姓陈,名祎,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子金蝉子投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优点:“赶路要紧!”虔诚佛教徒,崇高的信念,坚定执着,敬佛,笃信佛法,乐善好施凡人:“悟空,你在哪里?”胆小如鼠,懦弱无能,逢难必哭出发时发下誓愿:“路中逢庙烧香,遇佛拜佛,遇塔扫塔。”“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二)唐僧
俗家姓陈,名祎,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37(三)猪八戒净坛使者菩萨原本为天篷元帅错投猪胎成了黑猪精兼有神性、猪性、人性优点:憨厚、勤谨、情真、坚定、聪明等缺点:贪吃、贪睡、贪色、贪生怕死、爱打小报告(三)猪八戒净坛使者菩萨38(四)沙僧金身罗汉
善良老实、埋头苦干、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明显的奴性特征1)自觉的“赎罪”意识。2)驯顺服从,明哲保身。(四)沙僧金身罗汉39(五)人物关系1、人格解析唐僧——人的生命之躯取经——人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孙悟空——人的精神追求猪八戒——人的本能欲望沙僧——人的道德品质(五)人物关系1、人格解析402、不同幸福观唐僧——佛教普渡众生的幸福观,孙悟空——道教长生不老、寿与天齐的幸福观猪八戒、沙僧——凡俗的人生幸福观2、不同幸福观41三、解读角度(一)基本母题第一,人性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接受制约的矛盾处境;前十二回,以神话形式满足了人们内在心理中这种不尽合理却根深蒂固的向往。三、解读角度(一)基本母题42第二,“历险记”模式。
人必须历经千难万险才能获得最终完善和幸福的意义。通过取经者与阻挠取经者一系列的斗争,反映了古代人民积极进取的顽强毅力和摧毁一切邪恶势力、征服大自然的愿望。
第二,“历险记”模式。43(二)追求人性自由和人格尊严孙悟空石猴猴子天性好动,自由任性,人类的祖先。希望征服和超越时间和空间,以获得自由。
取经的过程,亦即摆脱束缚,争取自由的过程。紧箍
“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与技术合作协议
- 2024年度品牌合作发展协议
- 2024年度版权许可使用合同许可期限与使用方式
- 2024复印机共享租用合同说明
- 2024年国际品牌服装连锁加盟合同
- 2024委托采购合同样本
- 04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4年度旅游服务合同详细描述及合同标的
- 2024年度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投资合同
- 2024个人租房合同范例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以德育心,以心育德”
- 最新八年级外研版英语下册课文与翻译(共20页)
- 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 制浆洗漂详细过程工艺
- 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新)
- 35kV配电系统调试试验方案
- 临床用药管理制度
- 多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现浇框架结构
- 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制式表格).doc
- 艰辛与快乐并存-压力与收获同在——我的课题研究故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