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课件液体制剂_第1页
药剂学课件液体制剂_第2页
药剂学课件液体制剂_第3页
药剂学课件液体制剂_第4页
药剂学课件液体制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液体制剂药剂学教研室主讲人兰恭赞第二章液体制剂1学习要点常用附加剂类型及选用原则2溶液剂、糖浆剂的概念、特性及制备方法3高分子溶液和溶胶剂的性质及制备41液体制剂的特点、分类、常用溶剂5混悬剂的概念、稳定剂、稳定性考察乳剂的组成、乳化剂及稳定性考察6学习要点常用附加剂类型及选用原则2溶液剂、糖浆剂的概念、特性2第一节概述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定义第一节概述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31、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2、给药途径多3、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4、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5、有利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液体制剂的特点1、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液体制剂的特点4

1、药物易发生化学降解2、体积大,携带、贮存不方便3、水性药物易霉变;非水溶剂有药理作用,成本高,易产生配伍变化4、物理稳定性问题液体制剂的特点

51、澄明溶液2、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液体制剂无刺激性3、有一定防腐能力,保存过程中不发生霉变4、包装容器适宜,方便携带和使用5、首选水做溶剂,其次是乙醇、甘油、植物油等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1、澄明溶液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6液体制剂的分类(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均相液体制剂非均相液体制剂(二)按给药途径与分类方法分类内服液体制剂外用液体制剂液体制剂的分类7常用溶剂附加剂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常用溶剂附加剂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8极性溶剂溶剂品种主要特性应用及注意事项水可与乙醇、甘油、丙二醇等以任意比例混合,并能溶解大多数无机盐、生物碱类、糖类、蛋白质等多种极性有机物。最常用。易水解、霉变,不宜久贮。应注意药物的稳定性及配伍禁忌。甘油味甜。能与乙醇、丙二醇、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对苯酚、鞣质和硼酸的溶解度比水大。对皮肤有保湿、滋润、延长药效等作用。含水10%则无刺激性,且可缓解药物的刺激性;30%以上可防腐。可供内服,但常用于外用液体制剂。二甲基亚砜(DMSO)无色澄明液体,具大蒜臭味。能与水、乙醇、丙二醇等以任意比例混合。溶解范围广,有万能溶剂之称。可促进药物在皮肤上的渗透。主要用于皮肤科药剂,但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孕妇禁用。极性溶剂溶剂品种主要特性应用及注意事项水可与乙醇、甘油、丙9半极性溶剂溶剂品种主要特性应用及注意事项乙醇丙酮等可与水、甘油、丙二醇以任意比例混合,可溶解大部分有机药物和药材中的有效成分。20%以上具有防腐作用,40%以上能抑制某些药物的水解。为常用溶剂。本身具有一定药理作用,与水混合时可产生热效应和体积效应。丙二醇药用为1,2-丙二醇,性质同甘油相似,但黏度小。可与水、乙醇、甘油以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许多有机药物,同时可抑制某些药物的水解。内服及肌内注射用药的溶剂。因辛辣味及价格较贵,口服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聚乙二醇类常用低聚合度的PEG300~600等。可与水、乙醇等以任意比例混合,并能溶解许多水溶性无机盐及水不溶性药物。对易水解的药物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兼具保湿作用。常用于外用液体制剂,如搽剂等。半极性溶剂溶剂品种主要特性应用及注意事项乙醇可与水、甘油、丙10非极性溶剂溶剂品种主要特性应用及注意事项脂肪油为常用非极性溶剂,如花生油、麻油、豆油等植物油。能溶解固醇类激素、油溶性维生素、游离生物碱、有机碱、挥发油和许多芳香族药物。多用于外用液体制剂,如洗剂、搽剂等。易氧化、酸败。液状石蜡饱和烷烃化合物,化学性质稳定,分为轻质(0.828~0.860g/ml)与重质(0.860~0.960g/ml)两种。轻质液状石蜡多用于外用液体制剂,重质液状石蜡多用于软膏剂及糊剂中。醋酸乙酯无色微臭油状液体,可溶解挥发油、甾体药物及其他油溶性药物,具有挥发性和可燃性。常作为搽剂的溶剂。在空气中易氧化,需加入抗氧剂。非极性溶剂溶剂品种主要特性应用及注意事项脂肪油为常用非极性溶11防腐剂品种特点、应用及注意事项羟苯酯类(尼泊金类)在酸性溶液中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作用最强。抑菌作用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加,但溶解度则减少,通常混合使用,其浓度均为0.01%~0.25%。广泛用于内服。苯甲酸与苯甲酸钠苯甲酸在水中难溶,在乙醇中易溶,通常配成20%的醇溶液备用。一般用量为0.03%~0.1%。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最适pH值是4。防霉作用比羟苯酯类弱,防发酵能力则比羟苯酯类强。苯甲酸钠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的防腐作用与苯甲酸相当。山梨酸及其盐对霉菌和酵母菌作用强,毒性较苯甲酸为低,常用浓度为0.05%~0.3%,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好。山梨酸钾、山梨酸钙作用与山梨酸相同,需在酸性溶液中使用。苯扎溴铵毒性低,作用快,刺激性甚微。常用浓度为0.02~0.2%。其他防腐剂醋酸氯乙定(醋酸洗必泰)0.02%~0.05%;邻苯基苯酚0.005%~0.2%;桉油0.01%;薄荷油0.05%。防腐剂品种特点、应用及注意事项羟苯酯类(尼泊金类)在酸性溶液12矫味剂矫味剂1.甜味剂2.芳香剂3.胶浆剂4.泡腾剂天然甜味剂特点、常用量及应用合成甜味剂特点、常用量及应用蔗糖常用单糖浆或果汁糖浆(如橙皮糖浆、桂皮糖浆),应用广泛。果汁糖浆兼具矫臭作用。糖精钠甜度为蔗糖的200~700倍,常用量为0.03%,常与单糖浆或甜菊苷合用,作咸味药物的矫味剂。甜菊苷有清凉甜味,甜度比蔗糖大约300倍,常用量为0.025%~0.05%,但甜中带苦,故常与蔗糖或糖精钠合用。阿司帕坦(蛋白糖、天冬甜精)甜度为蔗糖的150~200倍,无后苦味,不致龋齿,可以有效地降低热量。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症患者。常用甜味剂的类型和特点

矫味剂矫味剂天然甜味剂特点、常用量及应用合成甜味剂特点、常用13着色剂1.天然色素植物性色素如胡萝卜素、甜菜红、姜黄等矿物性色素如氧化铁等。2.合成色素食用色素我国目前批准的合成食用色素主要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胭脂蓝、日落黄等。外用色素常用伊红、品红以及美蓝等。常配成1%贮备液着色剂1.天然色素常配成1%贮备液14

系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均相液体制剂1、吸收速度、显效速度快2、均匀澄明3、动力稳定体系第三节低分子溶液剂定义特点系指小分子药物以分15

系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溶解法:化学性质稳定的固体药物稀释法:高浓度溶液或易溶性药物浓贮备液1)溶解缓慢的药2)易氧化药物3)易挥发性药物4)溶解度小的药物5)难溶性药物定义一、溶液剂制法注意问题定义一、溶液剂制法注意问题16制法与举例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药物称量溶解包装质量检查滤过

溶解法制备溶液剂工艺流程图制法与举例药物称量溶解包装质量检查滤过溶解法制17例复方碘溶液(compoundiodinesolution)【处方】碘50g,碘化钾100g,蒸馏水适量,加至1000ml.【制法】取碘化钾,加入蒸馏水100ml溶解配成浓溶液,加入碘搅拌使溶,再加入蒸馏水适量至1000ml,即得。【作用与用途】本品可供内服,凡缺乏碘质所致的疾病如甲状腺肿等均可用。【注解】①本品俗称卢戈氏液(Lugol'ssolution),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2950,加碘化钾作助溶剂使形成KI3,能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能使溶液稳定。②为了使配制时药物溶解速度快,先将碘化钾加适量蒸馏水配制成浓溶液,然后加入碘溶解。例复方碘溶液(compoundiodinesolut18

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溶解法、稀释法、蒸馏法·二、芳香水剂定义制法二、芳香水剂定义制法19

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单糖浆或糖浆85%(g/ml)或64.7%(g/g)

定义三、糖浆剂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定义三、糖浆剂201)含糖量不低于65%(g/ml)2)澄清、无变质现象3)可添加乙醇、甘油和其他多元醇作稳定剂4)防腐剂限量5)可添加色素6)含药材提取物的,允许含少量轻摇即散沉淀质量要求1)含糖量不低于65%(g/ml)质量要求21

制备方法与举例1、溶解法(1)热溶法

(2)冷溶法2、混合法制备方法与举例1、溶解法22制备糖浆剂时应注意的问题药物的加入的方法:水溶性固体药物溶解度小的可溶性液体含醇液体水性浸出制剂制备时的注意事项糖浆剂应在避菌的环境中配制用具、容器灭菌及时灌装白砂糖蒸汽夹层锅30℃密闭保存制备糖浆剂时应注意的问题药物的加入的方法:23(三)糖浆剂易出现的问题1.霉败问题2.沉淀问题3.变色问题(三)糖浆剂易出现的问题24四、醑剂(spirits)(一)概述(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醑剂中药物浓度一般为5~10%,乙醇浓度一般为60~90%。(二)制法与举例溶解法、蒸馏法四、醑剂(spirits)25五、酊剂(一)概述

含毒酊剂每100ml药物相当于原药物10g,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20g。(二)制法与举例溶解法或稀释法浸渍法渗漉法五、酊剂26六、甘油剂(glycerites)(一)概述(二)制法与举例溶解法、化学反应法甘油吸湿性较大,应密闭保存。六、甘油剂(glycerites)甘油吸湿性较大,应密闭保存27第四节高分子溶液剂定义

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也称胶浆剂

第四节高分子溶液剂定义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28①带正电:琼脂等②带负电:阿拉伯胶、海藻酸钠等③带两性电荷:蛋白质、

明胶

PH>等电点→负电;PH<等电点→正电;PH=等电点→不带电

高分子溶液性质荷电性①带正电:琼脂等高分子溶液性质荷电性292、高分子的渗透压3、高分子溶液的粘度与分子量4、高分子溶液的聚结特性水化膜加入脱水剂加入大量电解质(盐析,saltingout)阴离子价电越高作用越强自然絮凝吸附5、胶凝性2、高分子的渗透压30三、高分子溶液的制备溶胀:有限溶胀无限溶胀三、高分子溶液的制备31第五节溶胶剂定义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相分散体系亦称疏水性胶体溶液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很少用第五节溶胶剂定义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32

双电层结构

①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②光学性质:丁铎尔现象

③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④稳定性:(电荷斥力+水化膜,或加入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做保护胶体使之稳定,但电解质使之不稳定)(布朗运动使之稳定,但重力作用使之不稳定)溶胶的构造与性质※

双电层结构溶胶的构造与性质※33二、溶胶剂的制备分散法:机械法(胶体磨)、胶溶法、超声法凝聚法:物理凝聚、化学凝聚二、溶胶剂的制备34第六节混悬剂

一、概述

定义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第六节混悬剂一、概述定义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35①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②药物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③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析出固态药物④为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适合制成混悬剂的药物①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适合制成混悬剂的药物361粒子大小随用途而调整2沉降速度慢,沉降后不易结块,轻摇可迅速均匀分散3有一定粘度4外用应易涂布质量要求1粒子大小随用途而调整质量要求37(一)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Stockes定律:V=2r2(1-2)g/9

V-沉降速度r-微粒半径g-重力加速度1和2-微粒和介质的密度-分散介质粘度

二、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一)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二、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38

(二)混悬微粒的电荷与水化解离、吸附---荷电双电层---电势电解质---絮凝,破坏药剂学课件液体制剂39(三)絮凝作用加入适当的电解质,使ξ-电势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混悬剂中的微粒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混悬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flocculation),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一般应控制ξ-电势在20~25mV范围内。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这一过程称为反絮凝。(三)絮凝作用40(四)结晶增长与转型制备混悬剂不仅考虑微粒大小,还应考虑粒度分布,分布范围越窄越好亚稳定型稳定型药物

(五)分散相的浓度与温度(四)结晶增长与转型41

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降低药物微粒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甘油、糖浆等①天然:树胶类(阿拉伯胶、西黄芪胶)和植物多糖类(淀粉、琼脂、海藻酸钠)②半合成、合成(纤维素类):MC、CMC-Na、HPC、PVP、PVA等

③硅皂土:在水中体积膨胀增加约10倍,形成高粘度的凝胶,阻止微粒聚结沉降

④触变胶三、混悬剂常用稳定剂助悬剂高分子助悬剂低分子助悬剂: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降低药物微粒沉降42

增加疏水性药物微粒表面被水润湿性能的附加剂。表面活性剂类:内服制剂常用吐温、泊洛沙姆等,外用制剂多用肥皂及SDS润湿剂增加疏水性药物微粒表面被水润湿性润湿剂43四、混悬剂的制备分散法加液研磨法水飞法(硬重、硬度大)凝聚法物理凝聚法化学凝聚法四、混悬剂的制备分散法加液研磨法凝聚法物理凝441微粒大小的测定:评定质量的重要指标2沉降容积比(F)的测定: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之比。F=V/V0=H/H00~1之间五、混悬剂的质量评价1微粒大小的测定:评定质量的重要指标五、混悬剂的质量评价453絮凝度的测定: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由絮凝剂所引起的沉降容积增加的倍数V/V0V∞/V0

F_絮凝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F∞_去絮凝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β=F/F∞

=

3絮凝度的测定: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由絮凝剂所引起的沉降容464重新分散试验:衡量均匀性、分剂量准确性5电位测定:<25mV絮凝>50~60mV反絮凝6

流变学测定4重新分散试验:衡量均匀性、分剂量准确性47第七节乳剂

定义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分散一种另一种乳剂一、乳剂的定义、组成、种类、特点第七节乳剂定义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48水相waterphase(W)—水或水溶液油相oilphase(O)—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液体乳化剂emulsifier—防止油水分层的稳定剂基本组成乳剂的组成※水包油型油包水型水相waterphase(W)—水或水溶液基本组成乳剂的49基本型O/WW/O乳剂的种类复合型W/O/WO/W/O内相外相内相外相水包油油包水水包油包水油包水包油基本型O/WW/O乳剂的种类复合型W/O/WO50

O/W型乳剂W/O型乳剂外观乳白色近似油状色稀释可用水稀释可用油稀释导电性导电不导电或几乎不导电水溶性颜料(亚甲兰)外相染色内相染色油溶性颜料(苏丹Ⅲ)内相染色外相染色O/W型乳剂和W/O型乳剂的区别※

O/W型乳剂W/O型乳剂外观乳白色近似油状色稀释可用水稀释51乳剂的特点①液滴的分散度高、吸收快、药效好,生物利用度高②油性药物的乳剂计量准确,服用方便③O/W型乳剂可掩盖不良味道④外用乳剂、改善皮肤、粘膜的透过性,减少刺激⑤静脉注射乳剂、体内分布快、有靶向性乳剂的特点①液滴的分散度高、吸收快、药效好,生物利用度高52乳化剂的基本要求二、乳化剂①有较强的乳化能力:油水两相间的界面张力↓↓↓;

形成牢固的乳化膜;②有一定的生理适应能力:无毒,无刺激性,(口服、外用、注射给药);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酸、碱、辅助乳化剂等。上述条件可作为选择或评价乳化剂的标准。乳化剂的基本要求二、乳化剂①有较强的乳化能力:油水两相间的界53(一)乳化剂的种类

1.表面活性剂类2.天然乳化剂类3.固体微粒类4.辅助乳化剂

(一)乳化剂的种类1.表面活性剂类541.表面活性剂类⑴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极性亲水非极性疏水Na+-阴离子型非离子型活性部位(-)O/W型:硬脂酸钠、硬脂酸钾、油酸钠、油酸钾等W/O型:硬脂酸钙等常用于外用乳剂!1.表面活性剂类⑴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极性亲水非极性疏水Na55⑵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山梨坦——(span)(W/O型)

聚山梨酯——(tween)(O/W型)聚氧乙烯脂肪酸酯(Myrij)——(O/W型)聚氧乙烯脂肪醇醚(Brij)——(O/W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O/W型)

(Poloxamer188、PluronicF68)⑵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酸山梨坦——(span)(W/O型562.天然乳化剂类

⑴阿拉伯胶⑵西黄蓍胶⑶明胶⑷杏树胶⑸卵黄

2.天然乳化剂类57微细不溶性固体微粒,可聚集在油-水界面形成固体微粒膜3.固体微粒类固体粉末与水相的接触角决定乳剂类型!θ<90°形成O/W型乳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硅皂土、白陶土等θ>90°则形成W/O型乳剂:氢氧化钙、氢氧化锌、硬脂酸镁等微细不溶性固体微粒,3.固体微粒类固体粉末与水相的接触角决584.辅助乳化剂二种类型:⑴增加水相粘度的:HPC、MC、CMC-Na、海藻酸钠、阿拉伯胶、黄原胶、果胶等⑵增加油相粘度的:

鲸蜡醇、蜂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硬脂醇等

目的:防止乳滴的合并,提高稳定性4.辅助乳化剂二种类型:目的:防止乳滴的合并59(二)乳化剂的选择(1)根据乳剂的类型选择(2)根据乳剂的给药途径选择①口服乳剂②外用乳剂

③注射用乳剂

(3)根据乳剂的性能选择(4)混合乳化剂的选择(二)乳化剂的选择(1)根据乳剂的类型选择60油相乳化所需的HLB值油相O/W型W/O型油相O/W型W/O型月桂酸16-凡士林94蜂蜡124无水羊毛脂108鲸蜡醇15-硬脂酸15~18-硬脂醇14

棉子油105液体石蜡(轻)10.54蓖麻油14-液体石蜡(重)10~124亚油酸16-油酸17-

混合乳化剂中HLB值的调节油相乳化所需的HLB值油相O/W型W/O型油相O/W型61三、乳剂形成的理论

分散、稳定(一)降低表面张力(二)形成牢固的乳化膜 1、单分子乳化膜2、多分子乳化膜3、固体微粒乳化膜(三)乳化剂对乳剂类型的影响(四)相比对乳剂的影响

合并、转型 分散相浓度在10%--50%(74%)时稳定性好。三、乳剂形成的理论 分散、稳定62四、乳剂的稳定性分层絮凝转相合并、破坏酸败※四、乳剂的稳定性分层絮凝转相合并、破坏酸败※631、分层(乳析)

放置——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

轻轻振摇即能恢复成乳剂原来状态

(乳滴大小、乳化膜没有变)-可逆过程

容易引起絮凝和破坏分层特点分层主要原因密度差(重力)1、分层(乳析)642、絮凝乳滴聚集形成疏松的聚集体,经振摇即能恢复成均匀乳剂现象——乳剂合并的前奏电解质和离子型乳化剂轻微振摇能恢复乳剂原来状态液滴大小保持不变,但表示着合并的危险性加速分层速度,暗示着稳定性降低絮凝特点

絮凝主要原因2、絮凝乳滴聚集形成疏松的聚集体,经振摇即能恢复成均匀乳653、转相O/W型乳剂

W/O型乳剂W/OO/W乳化剂的性质

O/W型乳剂中加入氯化钙W/O型相容积比Ф的变化

转相的原因3、转相O/W型乳剂W/O型乳剂W/OO/W乳化剂664、合并和破裂合并—乳滴周围乳化膜破坏液滴合并成大液滴破裂—乳滴合并进一步发展使乳剂分为油水两相的现象

不可逆过程!4、合并和破裂合并—乳滴周围乳化膜破坏液滴合并成大液滴不可逆675、酸败

抗氧剂防腐剂光、热、空气等微生物等变质乳剂有效措施5、酸败抗氧剂光、热、空气等微生物等变质乳剂有效措施68五、乳剂的制备①乳钵②胶体磨③超声波乳化器④高压乳匀机⑤纳米机五、乳剂的制备①乳钵69(一)乳剂的制备方法

(1)干胶法:

油+乳化剂(2)湿胶法:

水+乳化剂

(3)新生皂法水乳剂油乳剂油(有机酸)+水(碱)乳剂(一)乳剂的制备方法水乳剂油乳剂油(有机酸)+水(碱)乳剂705、机械法油相+水相+乳化剂

乳匀机在机械力作用下形成乳剂乳剂5、机械法油相+水相+乳化剂乳匀机在机械力作用下形成乳剂乳71110m25m31.1m40.65m50.3m1.搅拌2.胶体磨3.超声波4.高速搅拌5.高压乳匀机123451.搅拌2.胶体磨372(三)乳剂中药物加入方法亲油性药物——溶解于油相亲水性药物——溶解于水相药物既不溶于油相也不溶于水相—用亲和性大的液相研磨药物,制成乳剂(三)乳剂中药物加入方法亲油性药物——溶解于油相73六、乳剂的质量评定1、乳剂的粒径和粒度分布的测定2、分层现象的观察3、乳滴合并速度的测定4、稳定常数的测定六、乳剂的质量评定1、乳剂的粒径和粒度分布的测定74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包装材料包括容器、瓶塞、瓶盖、标签、说明书、纸盒、塑料盒、纸箱、木箱等。内服液体制剂的标签为白底蓝字或黑字外用液体制剂的标签为白底红字或黄字注意注意防腐,密闭贮存于阴凉干燥处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包装材料包括容器、内服液体制剂的标签注意75本章掌握主要内容掌握:1.液体制剂的防腐措施及防腐剂2.高分子溶液剂的性质3.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4.Stockes定律5.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

6.乳剂的基本组成及常用乳化剂

7.乳剂的稳定性

本章掌握主要内容掌握:1.液体制剂的防腐措施及防腐剂76第二章液体制剂药剂学教研室主讲人兰恭赞第二章液体制剂77学习要点常用附加剂类型及选用原则2溶液剂、糖浆剂的概念、特性及制备方法3高分子溶液和溶胶剂的性质及制备41液体制剂的特点、分类、常用溶剂5混悬剂的概念、稳定剂、稳定性考察乳剂的组成、乳化剂及稳定性考察6学习要点常用附加剂类型及选用原则2溶液剂、糖浆剂的概念、特性78第一节概述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定义第一节概述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791、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2、给药途径多3、易于分剂量,服用方便4、减少某些药物的刺激性5、有利于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液体制剂的特点1、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液体制剂的特点80

1、药物易发生化学降解2、体积大,携带、贮存不方便3、水性药物易霉变;非水溶剂有药理作用,成本高,易产生配伍变化4、物理稳定性问题液体制剂的特点

811、澄明溶液2、口服液体制剂外观良好,口感适宜;外用液体制剂无刺激性3、有一定防腐能力,保存过程中不发生霉变4、包装容器适宜,方便携带和使用5、首选水做溶剂,其次是乙醇、甘油、植物油等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1、澄明溶液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82液体制剂的分类(一)按分散系统分类

均相液体制剂非均相液体制剂(二)按给药途径与分类方法分类内服液体制剂外用液体制剂液体制剂的分类83常用溶剂附加剂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常用溶剂附加剂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84极性溶剂溶剂品种主要特性应用及注意事项水可与乙醇、甘油、丙二醇等以任意比例混合,并能溶解大多数无机盐、生物碱类、糖类、蛋白质等多种极性有机物。最常用。易水解、霉变,不宜久贮。应注意药物的稳定性及配伍禁忌。甘油味甜。能与乙醇、丙二醇、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对苯酚、鞣质和硼酸的溶解度比水大。对皮肤有保湿、滋润、延长药效等作用。含水10%则无刺激性,且可缓解药物的刺激性;30%以上可防腐。可供内服,但常用于外用液体制剂。二甲基亚砜(DMSO)无色澄明液体,具大蒜臭味。能与水、乙醇、丙二醇等以任意比例混合。溶解范围广,有万能溶剂之称。可促进药物在皮肤上的渗透。主要用于皮肤科药剂,但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孕妇禁用。极性溶剂溶剂品种主要特性应用及注意事项水可与乙醇、甘油、丙85半极性溶剂溶剂品种主要特性应用及注意事项乙醇丙酮等可与水、甘油、丙二醇以任意比例混合,可溶解大部分有机药物和药材中的有效成分。20%以上具有防腐作用,40%以上能抑制某些药物的水解。为常用溶剂。本身具有一定药理作用,与水混合时可产生热效应和体积效应。丙二醇药用为1,2-丙二醇,性质同甘油相似,但黏度小。可与水、乙醇、甘油以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许多有机药物,同时可抑制某些药物的水解。内服及肌内注射用药的溶剂。因辛辣味及价格较贵,口服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聚乙二醇类常用低聚合度的PEG300~600等。可与水、乙醇等以任意比例混合,并能溶解许多水溶性无机盐及水不溶性药物。对易水解的药物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兼具保湿作用。常用于外用液体制剂,如搽剂等。半极性溶剂溶剂品种主要特性应用及注意事项乙醇可与水、甘油、丙86非极性溶剂溶剂品种主要特性应用及注意事项脂肪油为常用非极性溶剂,如花生油、麻油、豆油等植物油。能溶解固醇类激素、油溶性维生素、游离生物碱、有机碱、挥发油和许多芳香族药物。多用于外用液体制剂,如洗剂、搽剂等。易氧化、酸败。液状石蜡饱和烷烃化合物,化学性质稳定,分为轻质(0.828~0.860g/ml)与重质(0.860~0.960g/ml)两种。轻质液状石蜡多用于外用液体制剂,重质液状石蜡多用于软膏剂及糊剂中。醋酸乙酯无色微臭油状液体,可溶解挥发油、甾体药物及其他油溶性药物,具有挥发性和可燃性。常作为搽剂的溶剂。在空气中易氧化,需加入抗氧剂。非极性溶剂溶剂品种主要特性应用及注意事项脂肪油为常用非极性溶87防腐剂品种特点、应用及注意事项羟苯酯类(尼泊金类)在酸性溶液中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作用最强。抑菌作用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加,但溶解度则减少,通常混合使用,其浓度均为0.01%~0.25%。广泛用于内服。苯甲酸与苯甲酸钠苯甲酸在水中难溶,在乙醇中易溶,通常配成20%的醇溶液备用。一般用量为0.03%~0.1%。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较好,最适pH值是4。防霉作用比羟苯酯类弱,防发酵能力则比羟苯酯类强。苯甲酸钠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的防腐作用与苯甲酸相当。山梨酸及其盐对霉菌和酵母菌作用强,毒性较苯甲酸为低,常用浓度为0.05%~0.3%,在酸性溶液中抑菌效果好。山梨酸钾、山梨酸钙作用与山梨酸相同,需在酸性溶液中使用。苯扎溴铵毒性低,作用快,刺激性甚微。常用浓度为0.02~0.2%。其他防腐剂醋酸氯乙定(醋酸洗必泰)0.02%~0.05%;邻苯基苯酚0.005%~0.2%;桉油0.01%;薄荷油0.05%。防腐剂品种特点、应用及注意事项羟苯酯类(尼泊金类)在酸性溶液88矫味剂矫味剂1.甜味剂2.芳香剂3.胶浆剂4.泡腾剂天然甜味剂特点、常用量及应用合成甜味剂特点、常用量及应用蔗糖常用单糖浆或果汁糖浆(如橙皮糖浆、桂皮糖浆),应用广泛。果汁糖浆兼具矫臭作用。糖精钠甜度为蔗糖的200~700倍,常用量为0.03%,常与单糖浆或甜菊苷合用,作咸味药物的矫味剂。甜菊苷有清凉甜味,甜度比蔗糖大约300倍,常用量为0.025%~0.05%,但甜中带苦,故常与蔗糖或糖精钠合用。阿司帕坦(蛋白糖、天冬甜精)甜度为蔗糖的150~200倍,无后苦味,不致龋齿,可以有效地降低热量。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症患者。常用甜味剂的类型和特点

矫味剂矫味剂天然甜味剂特点、常用量及应用合成甜味剂特点、常用89着色剂1.天然色素植物性色素如胡萝卜素、甜菜红、姜黄等矿物性色素如氧化铁等。2.合成色素食用色素我国目前批准的合成食用色素主要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胭脂蓝、日落黄等。外用色素常用伊红、品红以及美蓝等。常配成1%贮备液着色剂1.天然色素常配成1%贮备液90

系指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均相液体制剂1、吸收速度、显效速度快2、均匀澄明3、动力稳定体系第三节低分子溶液剂定义特点系指小分子药物以分91

系指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溶解法:化学性质稳定的固体药物稀释法:高浓度溶液或易溶性药物浓贮备液1)溶解缓慢的药2)易氧化药物3)易挥发性药物4)溶解度小的药物5)难溶性药物定义一、溶液剂制法注意问题定义一、溶液剂制法注意问题92制法与举例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药物称量溶解包装质量检查滤过

溶解法制备溶液剂工艺流程图制法与举例药物称量溶解包装质量检查滤过溶解法制93例复方碘溶液(compoundiodinesolution)【处方】碘50g,碘化钾100g,蒸馏水适量,加至1000ml.【制法】取碘化钾,加入蒸馏水100ml溶解配成浓溶液,加入碘搅拌使溶,再加入蒸馏水适量至1000ml,即得。【作用与用途】本品可供内服,凡缺乏碘质所致的疾病如甲状腺肿等均可用。【注解】①本品俗称卢戈氏液(Lugol'ssolution),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2950,加碘化钾作助溶剂使形成KI3,能增加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能使溶液稳定。②为了使配制时药物溶解速度快,先将碘化钾加适量蒸馏水配制成浓溶液,然后加入碘溶解。例复方碘溶液(compoundiodinesolut94

系指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溶解法、稀释法、蒸馏法·二、芳香水剂定义制法二、芳香水剂定义制法95

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称单糖浆或糖浆85%(g/ml)或64.7%(g/g)

定义三、糖浆剂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定义三、糖浆剂961)含糖量不低于65%(g/ml)2)澄清、无变质现象3)可添加乙醇、甘油和其他多元醇作稳定剂4)防腐剂限量5)可添加色素6)含药材提取物的,允许含少量轻摇即散沉淀质量要求1)含糖量不低于65%(g/ml)质量要求97

制备方法与举例1、溶解法(1)热溶法

(2)冷溶法2、混合法制备方法与举例1、溶解法98制备糖浆剂时应注意的问题药物的加入的方法:水溶性固体药物溶解度小的可溶性液体含醇液体水性浸出制剂制备时的注意事项糖浆剂应在避菌的环境中配制用具、容器灭菌及时灌装白砂糖蒸汽夹层锅30℃密闭保存制备糖浆剂时应注意的问题药物的加入的方法:99(三)糖浆剂易出现的问题1.霉败问题2.沉淀问题3.变色问题(三)糖浆剂易出现的问题100四、醑剂(spirits)(一)概述(挥发性药物的乙醇溶液)醑剂中药物浓度一般为5~10%,乙醇浓度一般为60~90%。(二)制法与举例溶解法、蒸馏法四、醑剂(spirits)101五、酊剂(一)概述

含毒酊剂每100ml药物相当于原药物10g,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20g。(二)制法与举例溶解法或稀释法浸渍法渗漉法五、酊剂102六、甘油剂(glycerites)(一)概述(二)制法与举例溶解法、化学反应法甘油吸湿性较大,应密闭保存。六、甘油剂(glycerites)甘油吸湿性较大,应密闭保存103第四节高分子溶液剂定义

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体系,热力学稳定体系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也称胶浆剂

第四节高分子溶液剂定义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104①带正电:琼脂等②带负电:阿拉伯胶、海藻酸钠等③带两性电荷:蛋白质、

明胶

PH>等电点→负电;PH<等电点→正电;PH=等电点→不带电

高分子溶液性质荷电性①带正电:琼脂等高分子溶液性质荷电性1052、高分子的渗透压3、高分子溶液的粘度与分子量4、高分子溶液的聚结特性水化膜加入脱水剂加入大量电解质(盐析,saltingout)阴离子价电越高作用越强自然絮凝吸附5、胶凝性2、高分子的渗透压106三、高分子溶液的制备溶胀:有限溶胀无限溶胀三、高分子溶液的制备107第五节溶胶剂定义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相分散体系亦称疏水性胶体溶液属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很少用第五节溶胶剂定义固体药物的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108

双电层结构

①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②光学性质:丁铎尔现象

③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④稳定性:(电荷斥力+水化膜,或加入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做保护胶体使之稳定,但电解质使之不稳定)(布朗运动使之稳定,但重力作用使之不稳定)溶胶的构造与性质※

双电层结构溶胶的构造与性质※109二、溶胶剂的制备分散法:机械法(胶体磨)、胶溶法、超声法凝聚法:物理凝聚、化学凝聚二、溶胶剂的制备110第六节混悬剂

一、概述

定义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第六节混悬剂一、概述定义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111①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②药物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③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析出固态药物④为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适合制成混悬剂的药物①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供临床应用适合制成混悬剂的药物1121粒子大小随用途而调整2沉降速度慢,沉降后不易结块,轻摇可迅速均匀分散3有一定粘度4外用应易涂布质量要求1粒子大小随用途而调整质量要求113(一)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Stockes定律:V=2r2(1-2)g/9

V-沉降速度r-微粒半径g-重力加速度1和2-微粒和介质的密度-分散介质粘度

二、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一)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

二、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114

(二)混悬微粒的电荷与水化解离、吸附---荷电双电层---电势电解质---絮凝,破坏药剂学课件液体制剂115(三)絮凝作用加入适当的电解质,使ξ-电势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混悬剂中的微粒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混悬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称为絮凝(flocculation),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一般应控制ξ-电势在20~25mV范围内。向絮凝状态的混悬剂中加入电解质,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这一过程称为反絮凝。(三)絮凝作用116(四)结晶增长与转型制备混悬剂不仅考虑微粒大小,还应考虑粒度分布,分布范围越窄越好亚稳定型稳定型药物

(五)分散相的浓度与温度(四)结晶增长与转型117

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降低药物微粒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甘油、糖浆等①天然:树胶类(阿拉伯胶、西黄芪胶)和植物多糖类(淀粉、琼脂、海藻酸钠)②半合成、合成(纤维素类):MC、CMC-Na、HPC、PVP、PVA等

③硅皂土:在水中体积膨胀增加约10倍,形成高粘度的凝胶,阻止微粒聚结沉降

④触变胶三、混悬剂常用稳定剂助悬剂高分子助悬剂低分子助悬剂:增加分散介质的粘度,降低药物微粒沉降118

增加疏水性药物微粒表面被水润湿性能的附加剂。表面活性剂类:内服制剂常用吐温、泊洛沙姆等,外用制剂多用肥皂及SDS润湿剂增加疏水性药物微粒表面被水润湿性润湿剂119四、混悬剂的制备分散法加液研磨法水飞法(硬重、硬度大)凝聚法物理凝聚法化学凝聚法四、混悬剂的制备分散法加液研磨法凝聚法物理凝1201微粒大小的测定:评定质量的重要指标2沉降容积比(F)的测定: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之比。F=V/V0=H/H00~1之间五、混悬剂的质量评价1微粒大小的测定:评定质量的重要指标五、混悬剂的质量评价1213絮凝度的测定: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由絮凝剂所引起的沉降容积增加的倍数V/V0V∞/V0

F_絮凝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F∞_去絮凝混悬剂的沉降容积比β=F/F∞

=

3絮凝度的测定: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由絮凝剂所引起的沉降容1224重新分散试验:衡量均匀性、分剂量准确性5电位测定:<25mV絮凝>50~60mV反絮凝6

流变学测定4重新分散试验:衡量均匀性、分剂量准确性123第七节乳剂

定义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分散一种另一种乳剂一、乳剂的定义、组成、种类、特点第七节乳剂定义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124水相waterphase(W)—水或水溶液油相oilphase(O)—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液体乳化剂emulsifier—防止油水分层的稳定剂基本组成乳剂的组成※水包油型油包水型水相waterphase(W)—水或水溶液基本组成乳剂的125基本型O/WW/O乳剂的种类复合型W/O/WO/W/O内相外相内相外相水包油油包水水包油包水油包水包油基本型O/WW/O乳剂的种类复合型W/O/WO126

O/W型乳剂W/O型乳剂外观乳白色近似油状色稀释可用水稀释可用油稀释导电性导电不导电或几乎不导电水溶性颜料(亚甲兰)外相染色内相染色油溶性颜料(苏丹Ⅲ)内相染色外相染色O/W型乳剂和W/O型乳剂的区别※

O/W型乳剂W/O型乳剂外观乳白色近似油状色稀释可用水稀释127乳剂的特点①液滴的分散度高、吸收快、药效好,生物利用度高②油性药物的乳剂计量准确,服用方便③O/W型乳剂可掩盖不良味道④外用乳剂、改善皮肤、粘膜的透过性,减少刺激⑤静脉注射乳剂、体内分布快、有靶向性乳剂的特点①液滴的分散度高、吸收快、药效好,生物利用度高128乳化剂的基本要求二、乳化剂①有较强的乳化能力:油水两相间的界面张力↓↓↓;

形成牢固的乳化膜;②有一定的生理适应能力:无毒,无刺激性,(口服、外用、注射给药);③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酸、碱、辅助乳化剂等。上述条件可作为选择或评价乳化剂的标准。乳化剂的基本要求二、乳化剂①有较强的乳化能力:油水两相间的界129(一)乳化剂的种类

1.表面活性剂类2.天然乳化剂类3.固体微粒类4.辅助乳化剂

(一)乳化剂的种类1.表面活性剂类1301.表面活性剂类⑴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极性亲水非极性疏水Na+-阴离子型非离子型活性部位(-)O/W型:硬脂酸钠、硬脂酸钾、油酸钠、油酸钾等W/O型:硬脂酸钙等常用于外用乳剂!1.表面活性剂类⑴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极性亲水非极性疏水Na131⑵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脂肪酸山梨坦——(span)(W/O型)

聚山梨酯——(tween)(O/W型)聚氧乙烯脂肪酸酯(Myrij)——(O/W型)聚氧乙烯脂肪醇醚(Brij)——(O/W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O/W型)

(Poloxamer188、PluronicF68)⑵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酸山梨坦——(span)(W/O型1322.天然乳化剂类

⑴阿拉伯胶⑵西黄蓍胶⑶明胶⑷杏树胶⑸卵黄

2.天然乳化剂类133微细不溶性固体微粒,可聚集在油-水界面形成固体微粒膜3.固体微粒类固体粉末与水相的接触角决定乳剂类型!θ<90°形成O/W型乳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硅皂土、白陶土等θ>90°则形成W/O型乳剂:氢氧化钙、氢氧化锌、硬脂酸镁等微细不溶性固体微粒,3.固体微粒类固体粉末与水相的接触角决1344.辅助乳化剂二种类型:⑴增加水相粘度的:HPC、MC、CMC-Na、海藻酸钠、阿拉伯胶、黄原胶、果胶等⑵增加油相粘度的:

鲸蜡醇、蜂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硬脂醇等

目的:防止乳滴的合并,提高稳定性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