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应用写作概述课件_第1页
第一节应用写作概述课件_第2页
第一节应用写作概述课件_第3页
第一节应用写作概述课件_第4页
第一节应用写作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应用写作基础制作人:张江艳时间:2007年9月第一章应用写作基础制作人:张江艳1第一节应用写作概述第一节应用写作概述2案例(1)人物:王华,某大学学生案由:学校要开《应用写作》课,王华想了解应用文与以前熟悉的纯文学文章(美文)的不同。例文:1.巴金给沙汀的一封信2.巴金《鸟的天堂》片段3.《围城》序4.《围城》片段案例(1)人物:王华,某大学学生3阅读导读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试结合案例分析:什么是美文,什么是应用文,二者的区别何在?2.与美文相比,应用文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特点?阅读导读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试结合案例分析:什么是美4案例(2)人物:王华,某大学大学生案由:王华想了解内地应用文与港台地区应用文的区别例文:1.邀请信(香港地区)2.毛泽东致宋庆龄信3.一份校庆邀请函案例(2)人物:王华,某大学大学生5问题1.结合案例分析:作为邀请函,内地与香港地区,在语言表述上有何区别?2.结合案例分析:作为邀请函,新中国成立前后,在语言表述上有何区别?问题1.结合案例分析:作为邀请函,内地与香港地区,在语言表6案例(3)人物:王华,某大学学生案由:王华想深入了解港台地区文书种类和写法与内地的差异例文:1.

××公司职工福利委员会通告普通话学习班2.

××大学关于召开招生工作会议的通知3.上海市商业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本市商业促销活动管理的通告案例(3)人物:王华,某大学学生7问题1.内地应用文与港台地区应用文在文种规定方面有何不同?2.内地应用文,尤其是行政公文主要包括哪些文种?3.《××公司职工福利委员会通告普通话学习班》如在内地,应采用什么文种?如何写作标题?问题1.内地应用文与港台地区应用文在文种规定方面有何不同?8第二节应用文的写作要素第二节应用文的写作要素9案例(1)人物:1.赵美,某著名汽车销售公司职员2.经理,赵美所在公司领导3.诸葛,赵美所在公司办公室主任案由:赵美任公司接线员,因成功帮助经理完成一笔业务,受到奖励和重用。但又因应用文写作前途受阻。例文:总结(节选)案例(1)人物:10阅读导读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应用文作者的角度看,赵美的写作身份是什么?她应主要运用什么思维方式?2.从文本的角度看,这篇总结的开头部分应集中写什么?赵美的写法是否有不妥之处?为什么?3.从读者的角度看,总经理和诸葛主任各属于哪种类型的读者?他们具有哪些阅读特点?4.这篇总结的开头部分应特别体现出应用文的哪些语体特征?阅读导读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应用文作者的角度看,赵美11案例(2)人物:赵美,某著名汽车销售公司职员案由:赵美整理了一份会议纪要例文:关于筹建东亚汽车发展有限公司的会谈纪要案例(2)人物:赵美,某著名汽车销售公司职员12问题1.试从应用文文本结构的角度,分析这篇应用文是否符合结构规范的要求,为什么?2.请结合实例分析,怎样才能达到应用文结构的有序性?3.请结合实例分析,应用文用哪些方法使结构达到有机连贯?处置要求:修改这份会议纪要,使其符合应用文文本的结构规范。问题1.试从应用文文本结构的角度,分析这篇应用文是否符合结构13案例(3)人物:1.赵美,某著名汽车销售公司职员2.诸葛,赵美所在公司办公室主任案由:赵美在诸葛主任的帮助下,研究起创造性思维。例文:1.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懊悔》(片段)2.石国雄的《命运的曲线美》案例(3)人物:14问题1.结合案例分析,什么叫“读者意识”?作者在写作中如何实现“读者意识”?2.试分析上述两篇短文分别采用了哪种思维方式?3.与案例中的应用文对比,创造性思维与应用文思维有何不同?问题1.结合案例分析,什么叫“读者意识”?作者在写作中15第三节应用文的写作过程第三节应用文的写作过程16案例(1)人物:真纳斯·曹(ZENASCAO),美国中学生案由:真纳斯·曹读了一本名为《谁来养活中国》的书,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国粮食问题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例文:谁在解决中国粮食问题背景1994年,美国农业和环境问题专家莱斯特·布朗先生发表了长达141页的《谁来养活中国——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报告认为,到21世纪初,中国为了养活10多亿的人口,可能得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案例(1)人物:真纳斯·曹(ZENASCAO),美国中学生17阅读导读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应用文的写作过程来看,这篇调查报告的写作起因是什么?2.真纳斯·曹对文种和表达方式的选择是否恰当,为什么?如果他选择通告或纪实文学的形式来表达是否更好,为什么?3.作者采用的调查方法和方式是什么?4.通过调查,作者获得了大量一手和二手资料,但不可能全都用到文章中来。您认为作者应根据什么来梳理材料?5.作者在正文中对调查得来的材料是采用了哪些分析方法来说明观点的?6.作者在前言和结尾都提到了布朗的书,分别起什么作用?阅读导读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应用文的写作过程来看,这18案例(2)人物:1.赵美,某著名汽车销售公司职员2.经理,赵美所在公司领导3.诸葛,赵美所在公司办公室主任案由:赵美起草了一份报告被经理否定了。案例(2)人物:19问题1.从整体行文的过程来看,赵美在写作过程的哪些环节出了什么错误?2.试根据案例分析客观需要对应用文的写作过程有哪些制导作用?3.在这个案例中,您认为用哪些方法可以帮助赵美正确选择文种?4.结合前一篇调查报告、赵美以前写过的文章和您自己的实践经验,您认为应用文的叙述、议论、说明各有什么特点?问题1.从整体行文的过程来看,赵美在写作过程的哪些环节出了什20第一章应用写作基础制作人:张江艳时间:2007年9月第一章应用写作基础制作人:张江艳21第一节应用写作概述第一节应用写作概述22案例(1)人物:王华,某大学学生案由:学校要开《应用写作》课,王华想了解应用文与以前熟悉的纯文学文章(美文)的不同。例文:1.巴金给沙汀的一封信2.巴金《鸟的天堂》片段3.《围城》序4.《围城》片段案例(1)人物:王华,某大学学生23阅读导读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试结合案例分析:什么是美文,什么是应用文,二者的区别何在?2.与美文相比,应用文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特点?阅读导读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试结合案例分析:什么是美24案例(2)人物:王华,某大学大学生案由:王华想了解内地应用文与港台地区应用文的区别例文:1.邀请信(香港地区)2.毛泽东致宋庆龄信3.一份校庆邀请函案例(2)人物:王华,某大学大学生25问题1.结合案例分析:作为邀请函,内地与香港地区,在语言表述上有何区别?2.结合案例分析:作为邀请函,新中国成立前后,在语言表述上有何区别?问题1.结合案例分析:作为邀请函,内地与香港地区,在语言表26案例(3)人物:王华,某大学学生案由:王华想深入了解港台地区文书种类和写法与内地的差异例文:1.

××公司职工福利委员会通告普通话学习班2.

××大学关于召开招生工作会议的通知3.上海市商业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本市商业促销活动管理的通告案例(3)人物:王华,某大学学生27问题1.内地应用文与港台地区应用文在文种规定方面有何不同?2.内地应用文,尤其是行政公文主要包括哪些文种?3.《××公司职工福利委员会通告普通话学习班》如在内地,应采用什么文种?如何写作标题?问题1.内地应用文与港台地区应用文在文种规定方面有何不同?28第二节应用文的写作要素第二节应用文的写作要素29案例(1)人物:1.赵美,某著名汽车销售公司职员2.经理,赵美所在公司领导3.诸葛,赵美所在公司办公室主任案由:赵美任公司接线员,因成功帮助经理完成一笔业务,受到奖励和重用。但又因应用文写作前途受阻。例文:总结(节选)案例(1)人物:30阅读导读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应用文作者的角度看,赵美的写作身份是什么?她应主要运用什么思维方式?2.从文本的角度看,这篇总结的开头部分应集中写什么?赵美的写法是否有不妥之处?为什么?3.从读者的角度看,总经理和诸葛主任各属于哪种类型的读者?他们具有哪些阅读特点?4.这篇总结的开头部分应特别体现出应用文的哪些语体特征?阅读导读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应用文作者的角度看,赵美31案例(2)人物:赵美,某著名汽车销售公司职员案由:赵美整理了一份会议纪要例文:关于筹建东亚汽车发展有限公司的会谈纪要案例(2)人物:赵美,某著名汽车销售公司职员32问题1.试从应用文文本结构的角度,分析这篇应用文是否符合结构规范的要求,为什么?2.请结合实例分析,怎样才能达到应用文结构的有序性?3.请结合实例分析,应用文用哪些方法使结构达到有机连贯?处置要求:修改这份会议纪要,使其符合应用文文本的结构规范。问题1.试从应用文文本结构的角度,分析这篇应用文是否符合结构33案例(3)人物:1.赵美,某著名汽车销售公司职员2.诸葛,赵美所在公司办公室主任案由:赵美在诸葛主任的帮助下,研究起创造性思维。例文:1.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懊悔》(片段)2.石国雄的《命运的曲线美》案例(3)人物:34问题1.结合案例分析,什么叫“读者意识”?作者在写作中如何实现“读者意识”?2.试分析上述两篇短文分别采用了哪种思维方式?3.与案例中的应用文对比,创造性思维与应用文思维有何不同?问题1.结合案例分析,什么叫“读者意识”?作者在写作中35第三节应用文的写作过程第三节应用文的写作过程36案例(1)人物:真纳斯·曹(ZENASCAO),美国中学生案由:真纳斯·曹读了一本名为《谁来养活中国》的书,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国粮食问题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例文:谁在解决中国粮食问题背景1994年,美国农业和环境问题专家莱斯特·布朗先生发表了长达141页的《谁来养活中国——来自一个小行星的醒世报告》。报告认为,到21世纪初,中国为了养活10多亿的人口,可能得从国外进口大量粮食。案例(1)人物:真纳斯·曹(ZENASCAO),美国中学生37阅读导读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应用文的写作过程来看,这篇调查报告的写作起因是什么?2.真纳斯·曹对文种和表达方式的选择是否恰当,为什么?如果他选择通告或纪实文学的形式来表达是否更好,为什么?3.作者采用的调查方法和方式是什么?4.通过调查,作者获得了大量一手和二手资料,但不可能全都用到文章中来。您认为作者应根据什么来梳理材料?5.作者在正文中对调查得来的材料是采用了哪些分析方法来说明观点的?6.作者在前言和结尾都提到了布朗的书,分别起什么作用?阅读导读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应用文的写作过程来看,这38案例(2)人物:1.赵美,某著名汽车销售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