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2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2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2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2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陶瓷文化一直被视为体现中华民族文明成就和精神风采的重要方面。现代陶艺所追求的精神性和审美性,在中国亦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中国陶瓷文化始终追求一种超越单纯物用、兼重审美价值的精神品格。例如,青瓷推崇颇具人文性的“玉”的品质,以如玉胜玉、无饰为饰为至高境界,既提升了传统陶瓷的美学追求,又为内在地促进现代陶艺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根基。正是在对精神内涵的追求中,陶艺跟随整个手工艺生产“艺术化”的趋势,迅速走向纯艺术创作领域。

②中国现代陶艺创作从以形式美为准则,到融入哲学理念,一步步拓展,出现许多分支流派,如实验陶艺、观念陶艺、学院陶艺等。创作者极富才情的艺术创造,赋予陶艺新的艺术生命和审美取向。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现代陶艺不免受到西方现代陶艺创作理念的影响,如强调个性和现代审美表达,改变了传统陶瓷的形态、釉色、烧制规则,但并没有照搬西方,而是一直注重突显自身的文化品格。随着陶艺理论研究不断深入,陶艺家对陶艺的民族艺术特质逐渐有了更理性的认识,在创作观念上呈现两种趋势:

③一是重新认识传统“器物”精神。中国历来讲究“器以载道”,通过器物形态语言表达特定的艺术趣味和美学追求。保持对“道”的坚守,也保证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传承。所以,陶艺不必刻意突破“器”的制约。

④二是对传统陶瓷工艺的再探索。技与道、实用与审美、传统与现代,都是辩证的统一体,正如一件有着审美性的陶艺作品,并不会因为具有了实用性而损伤其艺术价值。现代陶艺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深度发掘陶瓷工艺的潜能,如发掘“火”的美学创造潜能,即充分发挥烧造工艺的创造性;更大程度地把握和利用“泥”的特质,让泥的流动性、柔软性、松弛性、温和性、敦厚性等,更具审美特质。

⑤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陶艺进入了转型期——不仅是新老艺术家的交替,也包括艺术观念、审美取向和创作思想的转变。如今,陶艺与绘画、雕塑、装置等艺术形态相互融合,全方位地介入当代艺术创造。一大批勇于探索的陶艺家和跨界艺术家,以娴熟的技艺、开放的心胸和敏锐的艺术感觉,赋予陶艺新的生命力,奠定多元发展格局。

⑥一方面,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展览十分活跃,为陶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许多陶艺家在日益频繁的学术交流、展览活动中得到启迪,借鉴新的艺术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进行陶艺创新,在国际舞台赢得赞誉。一些创作者甚至在变形、开裂、气泡、淌釉、失透或蒸染等一系列与烧造相关的形态缺陷中,发现和发展富有审美价值的陶艺语言,丰富造型、加强表现力。尽管有一些创作并不十分成熟,却也展现了陶艺活跃和多元的发展态势,显示出创作者对陶艺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认识上的深化。

⑦另一方面,陶艺越来越受到各界艺术家青睐,各地的画家、书法家、雕塑家等来到景德镇陶溪川——以陶瓷文化为主体的创意园区,进行艺术创作。他们以活跃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将其他艺术门类的美感融入陶瓷艺术创作之中,拓展了陶艺表现空间,进一步推动了现代陶艺的融合创新,为其注入新的美学意蕴。

(摘编自吕品昌《陶艺:传统与现代的交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始终追求超越单纯物用、重审美价值精神品格的中国陶瓷文化能体现中华民族文明成就和精神风采。

B.中国现代陶瓷艺术没有照搬西方,而是一直注重突显自身的文化品格,强调个性和现代审美的表达。

C.通过器物表达特定的艺术趣味和美学追求,保证了中国精神的传承,陶艺不必刻意突破“器”的制约。

D.陶艺追求技与道、实用与审美、传统与现代的辩证统一,不会因具实用性而损伤陶艺作品艺术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举实验陶艺、观念陶艺的例子,目的是论证中国现代陶艺创作以形式美为准则,融入哲学理念,出现很多分支流派。

B.文章分别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角度,阐述了随陶艺理论深入,陶艺家对陶艺的民族艺术特质逐渐形成的两种创作观念。

C.文章阐述现代陶艺对“火”美学创造潜能的挖掘,更大程度对“泥”特质的利用,均体现了陶艺家对传统陶艺的再探索。

D.文章后半部分采用了“总—分”的结构,介绍了陶艺全方位介入当代艺术创造,陶艺家和跨界艺术家对陶艺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瓷推崇“玉”的品质,把如玉胜玉、无饰为饰作为最高境界,为内在地促进现代陶艺的发展奠定了思想根基。

B.陶艺进入转型期,新老艺术家的交替,艺术观念、审美取向的转变,赋予了陶艺新的生命力,奠定多元发展格局。

C.一些创作者在变形、开裂、气泡、淌釉、失透等一系列与烧造相关的形态缺陷中丰富陶艺,作者对此持肯定态度。

D.各界艺术家将其他艺术门类的美感融入陶瓷艺术创作中,既拓展了陶艺表现空间,也推动了现代陶艺的融合创新。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类上了深刻一课,引发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警示人们需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安全、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挑战。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人类活动骤减、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但并未减缓全球气候危机。由此可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紧迫,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场大考,需要世界各国切实行动,携手应对。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背景下,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将有利于提升全球携手合作的信心和决心。在此关键时期,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是对世界各国的庄严承诺,体现了中国的全球视野、全局高度、全面思考。

作为全球主要排放国里首个设定“碳达峰”“碳中和”限期的国家,我们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难度远大于发达国家。但是,中国有决心,更有行动;有责任,更有力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绿色发展是党和政府对14亿人的一种承诺,更是一种“大国担当”。

(摘编自蒋钦云等《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中国发展网2021年3月25日)

材料二:

图1:IEA成员国低碳研发支出和非低碳研发支出对比

图2:2019年低碳能源公共研发支出占能源公共研发支出比重

(摘编自《中国智库》)

材料三:

日本东京奥运会将于7月23日正式开幕。在筹备之初,东京奥组委就宣布,要把“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回收”(Recycle)的“3R”概念作为奥运会的主导理念之一。

东京奥组委为奥运村提供了1.8万套硬纸板制作的床具和寝具,这些床都是由再生材料制成的,拼在一起像一个个“纸盒子”。他们还对外宣布,东京奥组委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地搜集废旧手机和家电,从废弃的电子产品中提炼金、银、铜,用以制作奥运会奖牌。

据报道,本届奥运会的颁奖台与火炬也使用了环保材料。颁奖台的制作材料使用废弃的洗涤剂瓶以及回收海洋塑料垃圾的再生塑料制作而成,将其处理成蓝色颗粒后,再用3D打印机打印出固定模块,组装后就能打造出颁奖台。而东奥传递圣火的火炬由回收铝制成,材料来自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后为难民们建造的临时住房废料,通过挤压等工艺最终造出完全无缝的火炬。在本次圣火传递的过程中,部分地区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的燃料,这将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主火炬使用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燃料。

而在赛事场馆方面,东京奥运会将尽可能地使用已有场地进行比赛,避免新建大型场所而带来的碳排放,此举将减少新开发场馆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其次,东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馆、奥运村、残奥村使用的电能100%来自可再生能源。比赛期间所有的客车全部使用低污染、节能型汽车。

(摘编自《东京奥运会贯彻“3R”环保理念》,新浪网2021年7月14日)

材料四:

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次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冬奥盛会就是一个很好的窗口,证明了中国的能力与决心,我们仍将也必将继续为世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介绍,中国全面落实“绿色办奥”举措,充分改造利用“鸟巢”“水立方”等原有奥运场馆,新增场馆“冰丝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大道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冬奥办主任杨志东表示:“这次北京冬奥会在场馆供电上与往届最大的不同是3个赛区26个场馆全部使用了绿色电力。我们把北京和张家口的风电、光伏发电还有水电源源不断输送给场馆。”杨志东介绍,预计到北京冬残奥会结束时,冬奥会场馆将消耗绿电约4亿度,这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百余辆“氢腾”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客车为延庆赛区提供交通接驳保障服务。相较传统化石能源车辆,氢能客车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7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4棵普通树木一年的吸收量。

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北京冬奥会成为历史上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正如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所诠释的北京冬奥会精神一样,中国将以绿色冬奥为契机,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做出更大贡献,与全世界一起走向绿色低碳未来。

(摘编自李佳《北京冬奥会成首个碳中和奥运会》,搜狐网2022年2月19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中国需付出艰巨的努力,难度也远大于发达国家,但凭借我们的坚强决心与不懈努力,定能实现美好愿景。

B.材料二中,根据IEA的统计数据,近年来低碳研发支出和非低碳研发支出的差距在拉大,由此证明了IEA成员国对低碳技术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C.2019年中国低碳能源公共研发支出占能源公共研发支出比重相较欧盟等地区明显偏低,可见我国需加大低碳能源公共研发力度,优化能源研发支出结构。

D.用硬纸板制作床具寝具,用废弃电子产品提炼再生金属铸造奖牌,全部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等等,东京奥组委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了贡献。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导致人类活动骤减、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从而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减缓了全球气候危机,但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依然紧迫。

B.材料一的内容沉雄庄重,唤起读者的气候危机意识;材料四的报道用确凿事实和翔实数据凸显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激发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C.中国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冬奥会。这不仅反映了我国国力之强大,更彰显了大国之担当。

D.综合四则材料可以看出,世界改善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脚步从未停止,低碳发展理念也在进一步深入人心,低碳生活方式也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

6.在低碳环保方面,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有哪些相同的举措?请概括说明。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学英

回去看望母亲,她突然拿出手机朝我拍照,还让我教她用微信和视频。我拿过她的手机问,你原来的老人机呢?她回,我换了这台新款的,功能多,就是不会用,你教教我。我先教母亲用微信,说了几遍,她要么按着话键不放,要么没按话键,光对着屏幕说话。我渐渐失去耐性,便谎称,今天忙,等下次来再教你好了。

回到家,想着儿子明天终于要去住校,自己总算得以自由,便哼起歌来。

隔天,送儿子去学校后,我去美容院做了个保养。这些年天天泡在厨房里,如今不必再想今天要给儿子做什么菜,时间到了要去接他放学,晚上还要监督他写作业和睡觉……突然做了时间的主人,我脚步轻快地从美容院出来,又约上朋友去逛街,晚上在餐厅里吃完饭后,心满意足地回到家里。

老公出差是常态,只是,今晚怎么觉得家里这样空?我把家里的灯都打开,从客厅走到厨房,从厨房走到卧室,又从卧室转到阳台,经过儿子的房间,我在他门口停了会,笑笑,把灯全都关了。回屋睡觉。我对自己说。

第二天天刚亮我便醒来,冲到厨房淘米时,方想起儿子已经住校,不必为他做早饭。我欢呼着跑回温暖的床,结果怎么也睡不着。在床上赖了会,我起身走向厨房。吃什么呢?平时都是

儿子吃完,他上学去后,剩余什么都被我扫进肚子。这会儿,我想了半天却什么都不想吃。我随手拿了几包零食躺倒在沙发里,边吃零食边漫无目的地按着遥控器,看累了就睡,睡醒了就在屋里到处走,走到儿子的房间。我开门进去,摸着冰冷的床,眼睛慢慢地泛起泪珠。我终于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

我来到儿子的学校,让保安把儿子叫出来。我笑嘻嘻地望着身着校服的儿子朝我跑来,张开双手准备迎接他入怀。儿子跑到我旁边忽然停下脚步,皱着眉低声问,你来学校干嘛?我都这样大了,好丢人,你快回去吧。我还来不及看清楚他的脸,他已经转身跑向学校的深处。

听说学校每天晚饭后会让学生到操场散步,我便提前到学校附近转。如果儿子在操场,隔着铁栏杆应该能着到。正当我望眼欲穿时,母亲的视频电话打进来,我惊讶地问,你怎么会用视频?她回,我特意求邻居教的,还有微信……母亲说了一大堆不着调的话。我说,没事我挂了,说着便匆勿挂了电话。

在学校附近徘徊了几天,终于望到儿子,他正向我走来。我兴奋地贴在铁栏杆上喊他的名字。他跑到铁栏杆旁大声喝道,别再叫了,你丢人不?快回去,要不然星期天我也不回家了,说

完转身跑掉了。

为了周日能见到儿子,我再也没去校外徘徊。我开始着手准备,儿子周日回家要吃什么用什么。对了,房间也要打扫干净,还有被子,每天都要拿出来晒太阳……

母亲又打视频电话来,问我在做什么?我说,你没事能不能不要老打视频电话?她问,影响到你了?好,那我以后发微信给你,你有空再回。

挂断母亲的电话后,没过一会,她的微信就到了,你在忙什么?吃饭了吗?我看完母亲的微信,直接把手机丢到一边。

终于盼到儿子回家,我伸手想去摸摸他,他侧身避开了,放下带来的脏衣服,提着他的书包进了房间,我赶紧跟过去,却发现门已经反锁。我只能趁着儿子出来吃饭时,用手机给他拍照,他发现后立马用手挡住脸,气愤地说,你再这样我不吃了。我匆忙放下手机说,别别别,我不拍了,你吃,你慢慢吃。看着他吃饭,我问,跟我说说你在学校的情况呗!有什么好说的,不就那样。儿子淡淡地带过,放下碗筷进了房间。一整晚我都拉长耳朵睡觉,生怕错过儿子出来喝水或有什么需要。

儿子又要回学校了。假如时间能走得慢点该多好。路上我不停地抱怨。儿子说,我都知道啦,你能不能不要再说啦!车刚停下,儿子提起书包头也不回地奔向学校。我突然很想哭,这时母亲又发来微信。我想,似乎有些天没去看她了,便掉转车头,往母亲的家开去。

母亲看到我笑得合不拢嘴,拿出许多吃的,不停地劝我多吃点。抬头间,我发现母亲正用手机偷偷地拍我。我说,给我看看。母亲好像做了错事般,立刻把手机放到身后,笑着说,你别删了,我也就是想你时可以拿来看看。

我蓦然一愣,眼里一丝酸楚划过,看着小心翼翼说话的母亲,我知道儿子不在家的日子里,我应该做些什么了。

(节选自《山西文学》,2021年第11-期)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到家,想着……自己总算……自由,便哼起歌来”,刚摆脱了母亲的纠缠,又将送走让“我”操心的儿子,“我”感觉一身轻松。

B.小说通过外貌,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出了儿子的形象,儿子有些青春期的叛逆,也有些行为上的不成熟。

C.小说语言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色,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感情,符合人物身份和客观场景,突出人物个性,引发读者共鸣。

D.小说选材颇有匠心,表面上看是一些家长里短,其实经过作者精心剪裁,妥善安排,反映了当下的一些社会现实,具有启示意义。

8.请简析文中两处画线句的含义及作用。

9.小说以“流转”为题,有多重意蕴,请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宗绍兴元年,金兀术寇和尚原,吴玠及其弟璘大败之。玠与璘以散卒数千驻原上,朝问隔绝,人无固志,有谋劫玠之兄弟北降者。玠知之,召诸将歃血盟,勉以忠义,皆感泣,愿尽死力。金人自起海角,狂于常胜,及与玠战辄败,玠自富平之败收散卒保和尚原积粟缮兵列栅为死守计或谓玠宜退保汉中扼蜀口以安人心玠曰:“我保此,敌决不敢越我而进,是所以保蜀也。”玠在原上,凤翔民感其遗惠,相与夜输刍粟助玠。玠偿以银帛,民益喜,输者益多。金人怒,伏兵渭河邀杀之,且令保伍连坐,民冒禁如故。金人陷金州,撒离喝自商于直捣上津。攻金州时,王彦以三千人迎敌而败,焚积聚,退保石泉,撒离喝遂乘胜而进,长驱趋洋、汉。刘子羽闻王彦败,而遣人召吴玠入援。玠自河池,日夜驰三百里,至饶风。以黄柑遗敌,曰:“大军远来,聊用止渴。”撒离喝大惊,以杖击地曰:“尔来何速耶?”遂悉力仰攻。玠军弓弩乱发,大石摧压,如是者六昼夜,死者山积。敌乃更募死士,由间道自祖溪关入,绕出玠后,乘高以瞰饶风。诸军不支,遂溃。四川都转运使赵开罢。时,吴玠为宣抚副使,专治战守,于财计不问盈虚,一切以军期趣办于开,数以馈饷不继诉于朝。开亦自劾老惫,求去。朝廷为之交解。玠与金人对垒且十年,常苦远饷劳民,故屡节浮费,益治屯田。帝以玠功高,因和议成,授玠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陕西、阶、成等州皆听节制。六月已巳,吴玠卒。微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故西人思之,立祠以祀。其后胡世将为四川宣抚副使。世将至,谓诸将曰:“吾不习虏情,朝廷所以遣来者,袭国家故事,以文臣为制将耳。军事一无改吴宣抚之规,各推诚心,共济国事可也。”诸将皆服。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吴玠兄弟保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玠自富平之败收/散卒保和尚原/积粟缮兵/列栅为死守计/或谓玠宜退保/汉中扼蜀口/以安人心/

B.玠自富平之败/收散卒/保和尚原/积粟缮兵/列栅为死守计/或谓玠宜退/保汉中/扼蜀口/以安人心/

C.玠自富平之败收/散卒保和尚原/积粟缮兵/列栅为死守计/或谓玠宜退/保汉中/扼蜀口/以安人心

D.玠自富平之败/收散卒/保和尚原/积粟缮兵/列栅为死守计/或谓玠宜退保/汉中扼蜀口/以安人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歃血盟:泛指发誓订盟。其中“歃血”指会盟时饮血或涂血在口旁,以示诚意。

B.保伍:宋朝人民以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因以“保伍”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C.开府仪同三司:古代高级官位。开府,指高级官员自置幕府与幕僚部属的行为。

D.立祠:特指官员死后百姓为其建立祠庙来供奉祭祀,以此表达对其德政的感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玠驻守和尚原时,百姓感激他的恩惠,为其输送粮草,他用银帛抵补,百姓输送得更多了,金兵也不能制止。

B.吴玠和撒离喝对战时,弓弩齐发,酣战六日,但敌兵招募死士,从背后偷袭,吴玠难以抵挡,最终溃败。

C.吴玠担任宣抚副使,专注战事,不过问财务盈亏,一切委托赵开办理,赵开弹劾他年老无为,朝廷将吴玠调任。

D.在吴玠去世之后,胡世将依旧沿用吴阶制定的军规,激励将领诚心效力国事,这得到众多将领的信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玠与金人对垒且十年,常苦远饷劳民,故屡节浮费,益治屯田。

(2)吾不习虏情,朝廷所以遣来者,袭国家故事,以文臣为制将耳。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霁夜①

孔平仲②

寂历③帘栊④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

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注】①霁:雨后或雪后转晴。②孔平仲:宋代诗人,诗歌以“流丽清整,通畅明快”见长。③寂历:寂静冷清。④帘栊:窗帘和窗牖。

14.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一项

A.古人有悲秋之传统,但也有反其意而用之的,李白之称“秋兴逸”,这首诗在意境塑造和情感传达上也有“秋兴逸”的意味。

B.诗篇以"秋兴"为主题,但不作空泛议论,诗人匠心独运,将过去现在,室内室外的诸种景物融为一体。尤其注意捕捉具体景物,以表现诗人的感受。

C.最先触发作者诗情的,是闯入梦境的墙上响铃。然而诗人先写从帘栊透入室内的月色。即先写醒后所见,次句再写梦醒,这是一种倒叙。

D.作者描写选取了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等典型意象表现“秋兴”。整首诗景物安排由明朗转向幽暗,明暗的起伏变化成为本诗的诗脉。

15.有学者认为这首诗的核心在于一个“清”字,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清”的?

六、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用沉舟,病树自比,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沉浮的豁达胸怀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____________”,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

(3)“浮云”意象意蕴丰富,比如隐喻鄙视功名利禄的精神气度,比喻奸邪小人,比喻人的漂泊迁徙等。该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七、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潮,年宇宙!”《2022河南春晚》又“出圈”了!层出不穷的节目在各大平台如牡丹盛放,______!《2022河南春晚》以“年宇宙”为概念,以“家”为核心主题,通过19个节目、5个篇章,将“家”特殊的情感、情愫呈现在整台晚会中。有网友留言“感觉就像千年的文化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其中三大歌舞备受瞩目。“舞金碧辉煌,忆大唐盛世。”舞蹈《国色天香》尽显盛世景象,11位中国顶尖舞者全情投入,将上官婉儿、白居易、狄仁杰等传奇人物展现得______,共赴盛大的美丽传奇。“谁说女子不如男?”飒爽的英姿,奔腾的战马,《巾帼令》集舞蹈、武术和影视叙述于一身,凌云的一招一式中______地演绎女子心中的家国情怀。“时空穿梭,舞武交融。”伴随着灯光秀,歌舞《神州门神》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舞以及武术,与流行街舞相结合,以新潮的国风舞蹈为载体,将传统美、力量感与新潮流演绎得______。

《2022河南春晚》以“传统文化”为题,不断解锁多元的创作方式,于新春佳节之际,以紧跟时代脚步、扎根生活热土、深植传统文化的态度,不断赋予春晚这顿中国人的年夜饭以全新的口感。《2022河南春晚》创作者在知行合一中的探索尝试,抵达了实现固本培元和培根铸魂的目标,勇挑文化创新先行者、先知者和先倡者的重任和使命。传统文化风帆正举,这条以“国潮”为内核的文艺创新的“觉醒之路”必将海阔潮平,鹏程万里!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美艳绝伦

栩栩如生

张弛有度

入木三分

B.引人入胜

惟妙惟肖

刚柔并济

淋漓尽致

C.美艳绝伦

惟妙惟肖

张弛有度

入木三分

D.引人入胜

栩栩如生

刚柔并济

淋漓尽致

18.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A.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B.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C.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D.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2022河南春晚》创作者在知行合一中的探索尝试,担负了文化创新先行者、先知者和先倡者的重任和使命,抵达了固本培元和培根铸魂的理想境界。

B.《2022河南春晚》创作者在知行合一中探索尝试,勇挑文化创新先行者、先知者和先倡者的重任和使命,抵达了固本培元和培根铸魂的理想境界。

C.《2022河南春晚》创作者在知行合一中探索尝试,担负了文化创新先行者、先知者和先倡者的重任和使命,抵达了固本培元和培根铸魂的理想境界。

D.《2022河南春晚》创作者在知行合一中探索尝试,抵达了固本培元和培根铸魂的理想境界,勇挑文化创新先行者、先知者和先倡者的重任和使命。

八、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变黑。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请爱吃酱油的小伙伴放心,①

因为酱油不是光敏感食物,并没有增加光敏感的功能。它无法促进黑色素细胞的合成、运输、分解,也就不会引起皮肤的色素沉着。

那么,②

?受伤后新生的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侵害。当紫外线照射到上面,它会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以酪氨酸为材料生成黑色素,从而导致浅表创面愈合后的黑色素沉着,于是伤口就变黑了。最后提醒大家,③

,应尽快采取措施来消除炎症,避免感染。伤口一旦发生感染,会严重破坏皮肤的真皮层,并导致肉芽组织增生,从而大大提高色素沉着的概率。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9个字。

21.请根据上面材料,就“如何预防伤口的色素沉着”给出三点提醒。要求:使用否定句,每句不超过10个字。

九、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他本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少爷,家里有“鸦飞不过的田产”,却在国难当头之际抛家舍业,选择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他说:“为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美好的生活,就是献出我自己的生命也定在所不惜。”他叫彭湃,面对严刑拷打,坚贞不屈,于1929年牺牲。

他幼年受尽磨难,成年后被派往苏联学习机械,由于国家核动力专业急需人才,他服从祖国安排选择改行,他说:“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硬是在一穷二白的年代搞成了核潜艇,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叫彭士禄,彭湃之子,于2021年去世。

她是天才混血少女,在美国家境优渥,当看到心心念念的中国将举办冬奥会时,选择加入中国国籍,代表中国参加2022冬奥会,为国争光。母亲谷燕总对她说:“一个中国人不管身处何处,都不能忘了祖,丢了根。”她叫谷爱凌,中国滑雪首位归华运动员。

有一首诗写道:“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一百多年时光,几代人的选择,改变了他们自己,也改变了很多很多。

上述材料能给正面临一次重要人生选择的高三学生以深刻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人生选择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B

3.B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而是一直注重突显自身的文化品格,强调个性和现代审美的表达”错误,根据“中国现代陶艺不免受到西方现代陶艺创作理念的影响,如强调个性和现代审美表达”可知,“强调个性和现代审美表达”是受西方的影响。

C.“通过器物表达特定的艺术趣味和美学追求,保证了中国精神的传承”错误,根据“通过器物形态语言表达特定的艺术趣味和美学追求。保持对‘道’的坚守,也保证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传承”可知,这样做保证的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传承”,而不是“保证了中国精神的传承”,选项内容扩大了范围。

D.“不会因具实用性而损伤陶艺作品艺术价值”曲解文意,根据“技与道、实用与审美、传统与现代,都是辩证的统一体,正如一件有着审美性的陶艺作品,并不会因为具有了实用性而损伤其艺术价值”可知,“不会因具实用性而损伤陶艺作品艺术价值”说的是“陶艺作品”,不是“陶艺”。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感性认识”错,是无中生有,本文是理性探究陶艺理论,没有从“感性认识”角度阐述;“逐渐形成的两种创作观念”,曲解文意,原文是说“在创作观念上呈现两种趋势”。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陶艺进入转型期,新老艺术家的交替,艺术观念、审美取向的转变”错,“赋予了陶艺新的生命力,奠定多元发展格局”的是“一大批勇于探索的陶艺家和跨界艺术家”,而不是“陶艺进入转型期,新老艺术家的交替,艺术观念、审美取向的转变”,选项内容张冠李戴。

故选B。

4.D

5.C

6.①合理利用已有场馆,尽量减少环境压力。

②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点亮绿色奥运。

③节能汽车服务冬奥,打造低碳交通体系。

【解析】

4.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全部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等等”错误,范围扩大。由原文“在本次圣火传递的过程中,部分地区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的燃料,这将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主火炬使用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燃料”可知,原文说的是“部分地区”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的燃料,而不是“全部使用”。

故选D。

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A.曲解文意,“减缓了全球气候危机”错误。由原文“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人类活动骤减、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但并未减缓全球气候危机”可知,原文说的是“但并未减缓全球气候危机”。

B.“凸显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错误,材料四的报道用确凿事实和翔实数据凸显了我国继续为世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的能力与决心。

D.“低碳生活方式也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错误,无中生有。由原文“由此可见,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紧迫,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场大考,需要世界各国切实行动,携手应对”可知,原文只是说“需要世界各国切实行动,携手应对”,并没有说“低碳生活方式也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

故选C。

6.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结合材料“在赛事场馆方面,东京奥运会将尽可能地使用已有场地进行比赛,避免新建大型场所而带来的碳排放,此举将减少新开发场馆所带来的环境压力”“中国全面落实‘绿色办奥’举措,充分改造利用‘鸟巢’‘水立方’等原有奥运场馆,新增场馆‘冰丝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大道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可知,合理利用已有场馆,尽量减少环境压力。

结合材料“其次,东京奥运会的比赛场馆、奥运村、残奥村使用的电能100%来自可再生能源”“这次北京冬奥会在场馆供电上与往届最大的不同是3个赛区26个场馆全部使用了绿色电力。我们把北京和张家口的风电、光伏发电还有水电源源不断输送给场馆”可知,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点亮绿色奥运。

结合材料“比赛期间所有的客车全部使用低污染、节能型汽车”“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百余辆‘氢腾’燃料电池系统的氢能客车为延庆赛区提供交通接驳保障服务。相较传统化石能源车辆,氢能客车每行驶100公里,可减少7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4棵普通树木一年的吸收量”可知,节能汽车服务冬奥,打造低碳交通体系。

7.B

8.(1)含义:第一处句子是“我”因思念儿子,决定去学校看望儿子。第二处句子是“我”知道要时常去看望母亲。

(2)作用:①结构上,第一处句子是过渡句,连接起上下文的故事情节发展。第二处句子是结尾句,深化小说主旨。②主旨上,通过对比前后“我”的想法的转变,表达作为儿女既要关心呵护孩子的成长,更要感恩孝顺父母的主旨。

9.①母爱的“流转”,例如母亲努力学习使用微信和视频、拿出手机朝“我”拍照,“我”去学校看望儿子、用手机给儿子拍照,突出了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和爱。赞颂了母爱的无私;②代际隔阂的“流转”,例如“我”挂掉母新的电话、把手机扔到一边,儿子不允许“我”去学校看望他、拒绝与我沟通,突出了子女对母亲的爱的不理解,婉转批评了子女无视母爱的行为;③身份的“流转”,“我”是母亲的女儿,又是儿子的母亲,通过儿子对“我”的不理解,“我”读懂了母亲的不易和无私的爱,“我”醒悟到去看望母亲,以自身的行为作榜样,希望儿子也能理解“我”的爱,将关爱“流转”下去。

【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

小说没有对儿子的心理描写。文中有对儿子的外貌描写“身着校服的儿子”,动作描写“朝我跑来”,语言描写“你来学校干嘛?我都这样大了,好丢人,你快回去吧”,神态描写“皱着眉”,但是没有心理描写。

故选B。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

第一处“我终于知道自己

要做什么了”,前面写儿子离家住校后“我”先是感到轻松,然后是失落,“我开门进去,摸着冰冷的床,眼睛慢慢地泛起泪珠”,因为思念儿子,“我”决定去看儿子,“我来到儿子的学校,让保安把儿子叫出来……”。因此这里的“做什么”指的是决定去学校看儿子。

第二处“我知道儿子不在家的日子里,我应该做些什么了”,儿子对“我”的态度和“我”对母亲的态度很相似,都那么不耐烦,当“我”看到母亲“用手机偷偷地拍我”,并说“你别删了,我也就是想你时可以拿来看看”,一下子让“我”想起了“我”偷拍儿子,“我只能趁着儿子出来吃饭时,用手机给他拍照,他发现后立马用手挡住脸,气愤地说,你再这样我不吃了。我匆忙放下手机说,别别别,我不拍了,你吃,你慢慢吃”。这相似的场景让“我”一下子感到了对母亲的愧疚,因此这“做些什么”指的是要时常去看望母亲,并对她多一些耐心和关爱。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标题“流转”首先指母爱的“流转”。文中母亲换了新手机,并努力学习使用微信和打视频电话,其实是因为思念“我”,为了和“我”沟通方便;在“我”回家时“母亲看到我笑得合不拢嘴,拿出许多吃的,不停地劝我多吃点。抬头间,我发现母亲正用手机偷偷地拍我”,母亲把“我”当做孩子一样宠爱,给“我”拍照缓解思念,这都是因为“母爱”;而“我”在儿子住校后想念他,跑到学校去看他,“我来到儿子的学校,让保安把儿子叫出来”,周日给儿子准备好吃的,“儿子周日回家要吃什么用什么。对了,房间也要打扫干净,还有被子,每天都要拿出来晒太阳……”,在儿子吃饭时偷偷拍照“我只能趁着儿子出来吃饭时,用手机给他拍照”,这些也都是“母爱”。文章写了两代人的母爱,赞颂了母爱的无私。

“流转”也指代际隔阂的“流转”。“我”与母亲之间有隔阂,“我”没有耐心教她使用微信“我渐渐失去耐性,便谎称,今天忙,等下次来再教你好了”,对母亲频繁打视频电话很反感“你没事能不能不要老打视频电话?”,对母亲发来的微信置之不理“我看完母亲的微信,直接把手机丢到一边”;儿子与“我”也有隔阂,儿子讨厌“我”去学校看他“你来学校干嘛?我都这样大了,好丢人,你快回去吧”,回家之后“我伸手想去摸摸他,他侧身避开了,放下带来的脏衣服,提着他的书包进了房间,我赶紧跟过去,却发现门已经反锁”,“我”送他返校“车刚停下,儿子提起书包头也不回地奔向学校”。这些描写突出了子女对母亲的爱的不理解,婉转批评了子女无视母爱的行为。

“流转”还指身份的“流转”。“我”既是母亲的女儿,也是儿子的母亲,儿子对“我”的态度,让“我”醒悟,明白了母亲对“我”的思念和爱,“我蓦然一愣,眼里一丝酸楚划过”,“我”醒悟到去看望母亲“我知道儿子不在家的日子里,我应该做些什么了”。“我”期望以自己为儿子的榜样,希望儿子有一天也能像“我”理解了母亲一样理解“我”,从而让这份爱“流转”下去。

10.B

11.D

12.C

13.(1)吴玠同敌人对峙将近十年,常常苦于远道转运粮饷使百姓劳累,所以屡次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更加整治屯田。

(2)我不熟悉敌人的状况,朝廷派遣我来的原因,是要沿袭国家的旧例,用文臣来牵制将领罢了。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吴玠自从富平之战失败后,聚集被击溃了的士兵,保卫和尚原,积聚粮饷修缮兵器,排列栅栏做死守的打算。有人对吴玠说应退军,保卫汉中,扼守蜀口,来安定人心。

“收散卒”指收集散兵,主语都为吴阶,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保汉中”“扼蜀口”,均为动宾搭配结构,单独成句,前后断开,且退保翻译不通,应为保卫汉中,扼守蜀口,排除D。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特指官员死后”表述不全,立祠可指祭祖,也可指为活人立生祠,还可指为死人立祠;而且也未必是有德政的官员。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赵开弹劾他年老无为,朝廷将吴玠调任”错误,文中为“开亦自劾老惫,求去。朝廷为之交解”,是赵开也弹劾自己年老无用,朝廷调任赵开离去。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且”,将近;“劳”,苦于;“浮”,不必要的。

(2)“习”,熟悉;“所以……者”,……的原因;“故事”,旧例。

参考译文:

高宗绍兴元年,金兀术入侵和尚原,吴玠和他的弟弟吴璘打败了他。吴玠和吴璘率领几千被击溃了的士兵驻扎在和尚原,同朝廷的联系断绝,士兵没有固守的斗志,有人暗中谋划劫掠吴玠兄弟投降金朝。吴玠知道这件事后,召集众将歃血盟誓,用忠城道义勉励众将。全军将士都感动泪下,愿意为其尽力而死。金人自从海边兴起后,屡战屡胜习以为常,等到同吴玠交战总是失败。吴玠自从富平之战失败后,聚集被击溃了的士兵,保卫和尚原,积聚粮饷修缮兵器,排列栅栏做死守的打算。有人对吴玠说应退军,保卫汉中,扼守蜀口来安定人心。吴玠说:“我保住此地,敌人决不敢越过我前进,这才是保卫巴蜀的最好办法。”吴玠在和尚原上,凤翔民众感激他留下的恩惠,共同在夜晚运送粮草帮助他。吴玠用银帛抵补百姓,百姓更加高兴,偷偷为他运输粮草的人更多。金军恼怒,在渭河设伏兵拦截斩杀他们,并下令实行保伍连坐之法,民众违背禁令依然像过去那样运送粮草。金朝攻陷金州,撒离喝从商于径直进犯上津。攻取金州时,王彦率领三千士兵迎击战败,焚烧集聚的物品,撒退驻守石泉。撒离喝乘胜追击,长驱直入扑向洋、汉,刘子羽听说王彦战败,派人让吴玠增援。吴玠从河池日夜兼程三百里到了饶风。他把黄柑送给金军说:“贵军远道而来,姑且用它止渴。”撒离喝大惊失色,用手杖击地说:“你怎么来得这么迅速呢?”于是全力向上进攻。吴玠军队弓箭齐发,并用巨石向下滚压,像这样的战斗持续六昼夜,金军士兵战死的堆积如山。敌兵于是改变方式召募敢死之士,由小路从祖溪关暗中进入,绕道潜入吴玠的背后,登上高处俯瞰饶风关。吴玠各军难以抵挡,于是溃败。四川都转运使赵开被罢免。当时,吴玠担任宣抚副使,专门负责作战和防守的事情,对于财政盈亏从来不加以过问,一切都按照军期催促赵开置办,吴玠多次因为军饷供应不上向朝廷申诉,赵开也弹劾自己年老无用,请求离去,朝廷调其离开。吴玠同敌人对峙将近十年,常常苦于远道转运粮饷百姓劳累,所以屡次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更加整治屯田。皇帝因为吴玠战功很高,又因为议和谈成,授予玠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陕西、阶、成等州全都受他调度管束。六月己巳,吴玠去世。没有吴玠挺身而出抵挡金军的冲击,那么早就没有四川了。因此西部的民众思念他,为他建立祠堂,进行奉祀,后来胡世将担任四川宣抚副使。胡世将到的时候,对各位将领说:“我不熟悉敌人的状况,朝廷派遣我来的原因,是要沿袭国家的旧例,用文臣来牵制将领罢了。军中的一切事物无需改变吴宣抚的规矩,大家都拿出诚心,共同努力为国家做事就可以了。”众多将领十分的佩服。

14.D

15.①对比,作者以清晨秋叶的坠落声,戍墙上的铃声之清泠,与昨夜狂风暴雨对比映衬,突出一夜暴风雨之后,夜雨初霁的清静。②调动多种感官,视觉角度

写“淡月笼云”,触觉角度写“凉意”,听觉角度写“秋声随堕叶”,营造出一种清净、清新之感。③想象,诗歌尾联作者想象经过暴雨洗过的庐山,必然是一片青翠,给人清爽之感。(学生答虚写也可以得分。)④以声衬静(“以动衬静”亦可)以清泠的墙铃声、落叶声反衬夜雨之后,秋夜的清冷、寂静。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D项,“整首诗景物安排由明朗转向幽暗”错,原文先写“狂风送雨”虚写雨霁前风雨交加的情景,景色阴沉,接着写“淡月笼云”,雨霁后视觉方面的朦胧月色,

然后写“独将凉意伴流萤”,流萤闪闪发亮,整首诗景物安排由幽暗转向明朗。

故选D。

15.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意境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诗的核心是一个“清”字,“清兴”融化在“清景”之中。这清景,就是秋月、秋声、秋叶和秋萤。古人说,“秋风清,秋月明”,清风明月是秋夜的富于特征性的景色;秋叶飘落伴随着秋声,再加上闪闪发亮的点点流萤,更为秋夜增添了清凉之意。描写这种清秋之景,诗人采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诉诸视觉的朦胧月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尤其显得“寂历”,接着以诉诸听觉的“戍墙铃”的清冷之声与之映衬,即所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便更显得清寂。在提起“狂风送雨已何处”时,暗示读者,雨霁之前有一阵狂风暴雨。这狂风暴雨和诗人眼前清寂的霁夜,恰又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便加强了雨过天晴的切身感受。秋声是听出来的,堕叶也是听出来的,在夜里,落叶不是肉眼观察到的。这里用秋声堕叶的听觉动态和月夜飞萤的视觉动态交相辉映,对于引动清秋逸兴,也很有艺术效果。尾联想象经过雨洗之后的庐山,明日必然是苍翠欲滴,给人清爽之感。

【点睛】

判断表现手法时,要立足全诗整体,首先从抒情方式、结构、构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的描写、修辞技巧。答题时,也应尽可能把意境、情感、手法、效果等要素分析解说清楚。答题思路为首先明确手法,尽量找全,然后结合诗句解释,效果也要点出来,最后总括情感。

16.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畔、曾、瞬、尽。

17.B

18.B

19.C

【解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美艳绝伦:形容容貌美好靓丽,无可相比。只能形容人。引人入胜:吸引人进入美妙的境界。多指风景或文艺作品非常吸引人。文中形容节目吸引观众,选“引人入胜”。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文中强调舞者将历史人物演绎地很像,因此选“惟妙惟肖”。

刚柔并济:意思是刚强的与柔和的互相配合。张弛有度:松紧有度,收放自如。文中表现凌云的表现,既富武术动作的飒爽英姿,又具舞蹈的女子柔美,因此选“刚柔并济”。张弛有度,与文意不符,文中无关“松紧”。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