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衢州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衢州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衢州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衢州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衢州市第三高级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时期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2929001850—187972154981880—19111560118381912—1939473077396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解体③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④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晚清政府压制工商业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以上分析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A略2.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最大特点是:A、建立了与封建王朝对峙的政权

B、担负起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C、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实属空前

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参考答案:答案: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它“具有旧式农民运动的新特点”,即太平天国运动除了同旧式农民战争一样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之外,还担负起反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革命任务,故选B;A不能反映其时代特征,排除;C只是表象,排除;《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落后性和空想性,排除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3.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导致这一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不包括(

)A.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C.美、日、西欧经济三足鼎立

D.第三世界崛起参考答案:A4.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参考答案:A5.学者李治安先生在某篇文章中写道“行台大区监察,也是蒙古统治者控制新征服区域的重要举措之一。……融有蒙古法和汉地监察传统二元因素的地方监察的新尝试。”该篇章的标题最有可能是A.“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B.“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C.“行省与地方财政” D.“行省制的派生物——行御史台”参考答案:D据材料中“蒙古统治”“蒙古法”等信息可推测时间最有可能为元朝。三省六部制创立于隋唐时期,A项排除。元朝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明清时期才实行改土归流,B项排除。材料核心论述的是监察,C项与材料关系不大。故选D项。6.2008年金融危机后,许多人深刻地认识到,不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内在不可克服的深刻矛盾,是不能真正揭示这场危机的根本成因的,而在这方面,马克思有绝佳的分析技巧。得出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A.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阐释B.对经济危机周期的成功预测C.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已是穷途末路D.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作用参考答案:A7.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杜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材料主要说明了A.宗法制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 B.宗法制有效地维护了西周的统治C.宗法制深刻影响了封建统治 D.宗法制保证了封建统治的稳定性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了宗法制。宗法制创建于封建社会之前,不仅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所以“宗法制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的说法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A;根据“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可知B不符合题意;根据“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杜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可知宗法制被不断承袭,但并不能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定性,故排除D;根据“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可知宗法制深刻影响了封建统治,故选C。8.“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景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C.一群爱国学生在街头巷角派送传单宣传抗日救国思想D.徐小姐爱好读书,阅读《申报》、看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参考答案:D略9.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吠亩之勤”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A.④①②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参考答案:D10.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牲),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参考答案:C材料主要强调学校教育(或人民大众)有判断是非的权利,天下事不再是天子个人的事,是天下人的事。故答案为C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属于顾炎武的思想,排除A项;本题材料没有强调君民关系(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地位),排除BD项。点睛:本题考查黄宗羲的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公的思想。与材料精神实质最为接近实际上也就是对材料主题的概括提炼,故本题可通过对材料中的“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等信息的分析得出。11.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的主要历史功绩是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

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确定了与国民党合作的策略方针

D.提出了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参考答案:C12.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1765年发明珍妮纺纱机

B.1785年发明改良蒸汽机C.1779年克发明骡机

D.1733年发明飞梭参考答案:A略13.下表为《1913-1948年中国产业资本属性结构状况表(部分)》(单位:万元)

1911/19141920增长%1936增长%1947/1948增长%外国资本1021251330004.505717589.5473414—1635国家资本47807669523.812224547.794200796.72私人资本287415797710.542048448.21161499—2.05合计1786732579295.169990568.83654992—3.61

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A.外国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中始终占主导地位B.国家资本的发展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私人资本的发展状况和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D.不同资本发展变化反映了社会性质的变迁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11年到1920年、1920-1936年,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使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1948时,民族资本急剧下降,主要是因为官僚资本的膨胀、国民政府苛捐杂税、战争的破坏等;故私人资本的发展状况和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C项正确;1948年时国家资本的金额远远高于外国资本,故A项中“始终占主导地位”的说法错误,排除;1948年时国家资本急剧增加,主要和官僚资本膨胀、国民政府滥发纸币有关,最终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B;从1911年到1948年,无论何种资本发展,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排除D。14.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材料中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是指()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C.一超多强格局形成 D.世界各国势均力敌参考答案:考点:EB:多极化趋势加强.分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考查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第三次权力转变”、“群雄竞起”说明一些国家的国际地位增加,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出现了美苏两极对峙的局面,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与崛起,世界局势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1991年苏联解体后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超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AD两项错误.C项说法是错误,当今的国际格局只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形成,应排除.故选B.15.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军事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观念

D.教育制度参考答案:C16.《辛丑条约》条款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A.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铁路沿线炮台C.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参考答案:A17.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周公……立七十一国”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参考答案: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反映的是郡县制,与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故答案为C项。A项反映了西周分封诸侯的状况;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是因为山东有两个重要封国齐国、鲁国,B项与分封制有关;D项反映了在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的义务,与西周分封制有关,排除ABD项。18.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这段话表明古代雅典()A.保护雅典人合法权利B.尊重雅典公民个人意志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参考答案: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主权在民、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权力制约、轮番而治、直接民主。19.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决定性因素,下面的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B.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天文学、地理学的进步参考答案:C20.唐代有很多造船基地,主要分布在浙江的杭州、绍兴、临海、金华、湖州,江苏的镇江、常州、苏州、扬州,江西的九江、南昌,山东的登州,安徽的宣城,还有东南沿海的泉州、福州和广州等。这些基地所造船只数量多、吨位大,工艺水平先进。这说明,唐代A.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C.大运河推动了商业发展D.实际上放弃了重农抑商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等可知,唐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南方城市发展较快,说明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的结论,A选项排除。仅从造船基地的分布位置来看是不能得出大运河推动了商业发展的结论,C选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D选项排除。21.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所有制崇拜”和“计划经济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参考答案:C22.2018年11月25日,历经17个月的艰难谈判,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特别峰会上欧盟27国领导人通过了脱欧协议,随后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与欧盟方面正式签署了该协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英国是欧共体的创始国 B.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中断 C.英国将同时退出欧元区 D.欧盟的发展道路面临挑战参考答案: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并非欧共体创始国。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中断”中的“中断”表述绝对化。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并不是欧元区国家。D.题干所给材料中“历经17个月的艰难谈判,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特别峰会上欧盟27国领导人通过了脱欧协议,随后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与欧盟方面正式签署了该协议”表明,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挑战。故选:D。2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对议会负责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参考答案:D2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术思想大放异彩,下列言论属于墨家学派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C.“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参考答案:C25.《礼记·大传》云:“庶子不祭,明其宗也。”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内外服制度C.宗法制D.科举制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庶子”“宗也”等信息,可判断出是宗法制,强调嫡子才有祭祖的权力,故C项正确;禅让制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注重继承人的品德与能力,故排除A项;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由此,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因此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科举制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且与《礼记》的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26.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参考答案:A【详解】中国古代的丞相,由秦汉时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人担任再到北宋更多多人担任。这反映出相权的削弱,专制皇权的加强,其实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故A项正确;古代中国没有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是材料的现象,故C项错误;中央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密指的是中央集权,不是专制主义,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27.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从根本上说明了(

)A.荷兰占有广阔的殖民地

B.荷兰商船当时数量最多C.掌握着海上的商业霸权转运世界各地商品

D.荷兰成为“世界工厂”参考答案:C略28.报纸既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右

图报道的头条新闻对当时民主革命的深远影响是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B.宣告国民党政权大陆统治被推翻C.表明国民党军队被彻底消灭D.标志着全国获得完全的解放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材料反映了解放战争战争时期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政权大陆统治被推翻,故选C;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排除A;解放战争战争时期解放南京时,国民党还有大量残余军力,排除C;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宣告全国获得完全的解放,排除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29.二战结束后,顾维钧代表中国就提出香港何时收回的问题,丘吉尔说以后再说吧。而1997年香港却胜利的实现了回归。实现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B.“一国两制”政策的高明C.英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英对香港统治的力不从心参考答案:考点:FG:香港澳门的回归.分析:本题以顾维钧提出香港回归问题为切入点,考查对香港回归根本原因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解答:A、前后之间的对比,解释了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强大,故正确;B、一国两制的政策得以实施,依靠综合实力的增强,故错误;C、外交政策调整、D、统治力不从心,在材料中未涉及,故排除;故选A.30.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理解、归纳与排除能力。从题中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的庄园里,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南北朝以来,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2010·安徽重点中学高三三模)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106年,分全国为13部(州),每部(州)派刺史一人,于每年秋天巡行郡国,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郡国……——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唐太宗曰:“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择贤人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矣!”——《资治通鉴》材料三(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常平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四洪武初年的监察机关称御史台。1382年改称都察院,专职弹劾百司。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纠察内外官员……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明太祖……置锦衣卫指挥使,下属南北两镇抚司,除负责侍卫、密缉盗贼奸宄外,北镇抚司还掌管诏狱,各地重罪逮至京师,往往由北司严刑审理,而后直接奏请皇帝。——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汉、唐、宋、明四朝的官制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采取该措施的目的。(2分)(3)根据以上材料,明朝制度同汉、宋相比有何不同?(2分)这种演变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4分)(4)简述汉、宋、明三朝措施起到的共同进步作用。(6分)参考答案:32.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请回答:(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西周、唐朝、元朝哪种制度?上述三种制度分别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9分)(2)图二、图三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中的哪两对基本矛盾?其核心是什么?(5分)参考答案:(1)分封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3分)分封制:稳定政治秩序,扩大疆域;三省六部制:分散相权,加强皇权;行省制度:便利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6分)(2)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3分)核心:加强皇权(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因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官。材料二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南宋初年,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真切地反映了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的面貌。(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实行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