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福州市私立东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1906年,支持国会通过《赫本法案》,授权州际贸易委员会设置铁路运费上限,推动国会通过《肉类产品监督法案》,对养畜和肉类加工进行稽查和实施强制卫生标准。这反映当时美国()A.整顿社会经济秩序
B.放弃自由经济政策C.市场经济功能失效
D.探索出经济发展新模式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根据材料“授权州际贸易委员会设置铁路运费上限”“推动国会通过《肉类产品监督法案》”可知,政府在加强对市场的监管,试图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故A项正确;那个剧材料“1906年”,结合所学,美国依旧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1906年美国在受自由竞争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经济快速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1933年罗斯福新政才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二者不是同一人,故D项错误。2.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明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仿效。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
A.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B.辛亥革命革除中国社会传统陋习
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
D.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参考答案:A3.余英时认为:“……英国自从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后,再没有别的暴力革命。美国除内战外,后来也没有再发生大的流血革命。”英美之所以能够避免暴力革命,是因为A.民主体制建立与完善B.专制制度的推翻C.人民对暴力革命反感D.人民对民主的向往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英国、美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此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民的政治权利,缓和了阶级矛盾,故后来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革命,A项正确。美国历史上没有经历专制制度,排除B。英美之所以能够避免暴力革命,不是人民对暴力革命的反感,而是民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排除C。材料强调因为英美民主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英美避免了暴力革命,而不是人民对民主的向往,排除D。4.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革命与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之一
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确立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方针
D.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参考答案:B5.“自西医发明齿科之学,世之患齿病者,皆受其益。至其所镶之齿,有磁制者、有金制者。金制者价较昂贵,最觉璨然可观,于是此风盛行,即平日并非无齿男女亦有彼此结嵌二三粒”。这种现象表明了当时社会A.盛行外来文明冲击下的拜金之风 B.审美观念呈现出多样化C.口腔医学受到了国人的追捧 D.全盘西化的偏激文化心态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根据材料“金制者价较昂贵,最觉璨然可观,于是此风盛行,即平日并非无齿男女亦有彼此结嵌二三粒”可得出当时社会盛行外来文明冲击下的拜金之风,故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口腔医学对中国的影响,没有体现出全盘西化,故D项错误。6.晚清时期,翰林院侍读王先谦奏曰:“官办则靡费甚而中饱多;不启其端,商民难以虑始,亦必疑惧裹足……官启其端,招商继之。”左宗棠也认为:“以官经商,可暂而不可久。”材料表明当时()A.封建士大夫普遍反对创办洋务企业
B.官办企业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有识之士已认识到洋务企业的弊端
D.开明官员建议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参考答案:C封建士大夫并非普遍反对,故A项错误;官办企业诱导了民族工业的产生,故B项错误;“官办则靡费甚而中饱多”“以官经商,可暂而不可久”,说明王先谦、左宗棠已认识到洋务企业的弊端,故C项正确;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战后,故D项错误。7.杨光斌在《政治的形式与现代化的成败》一文中指出,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这样一个时代的到来:对本国主权、经济活动、信仰自由以及个人自由提供更多的政治保护。这表明“光荣革命”的意义在于A.奠定了英国走向民主道路的基础B.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英国实现了向法治社会的转变D.英国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参考答案:答案:A分析:据材料“光荣革命……对本国主权、经济活动、信仰自由以及个人自由提供更多的政治保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保护信仰自由以及个人自由,体现了民主、自由的原则,说明“光荣革命”的意义在于促进英国走向民主自由道路,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英国向法治社会的转变,故C项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对本国主权、经济活动、信仰自由以及个人自由提供更多的政治保护”,据此即可正确理解为民主、自由的原则,注意与君主立宪制、法治社会等概念区别开。8.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A.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C.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信息“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可知,中国古代的夏、商、西周三代政体既非古希腊民主政体又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君主权力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特殊君主政体形式,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有一定部落联盟的色彩,故选C项。A、D两项材料中并无直接体现,B项说法不够准确且没有突出题意主旨,均排除。9.下列关于“仁”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B.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爱护C.“仁者爱人”
D.包含的“仁爱”思想是人人平等的,普遍的爱参考答案:D10.《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中记载:“1944年,蒋的部队在日军‘一号作战’攻势面前节节败退;史迪威将军的撤换引发了美国对蒋介石政权的失望;知识分子在重组的民盟下开始活动,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敌后战场转入反攻。”这主要反映出1944年A.国民政府统治离心已见端倪B.日军持续进攻战略效果明显C.敌后根据地合法地位得到认可D.民主党派已支持中共的主张参考答案:A“史迪威将军的撤换引发了美国对蒋介石政权的失望;知识分子在重组的民盟下开始活动,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敌后战场转入反攻”说明国民党政府已经得不到各界的支持,A正确;其他不符合题意,排除。11.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侯国)数秦始皇二十六年———36不详西汉平帝(1—5年)——131031578东汉顺帝(126—144年)——131051180隋大业五年———1901255唐开元二十八年—15道—3281573宋宣和四年—26路288—1234元朝12省183路—971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负担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参考答案:C【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从秦朝到元朝地方行政区划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结合所学可知,增设地方行政层级有利于分化地方事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地方行政层级设置过多不利于降低行政成本,加重了中央的负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未涉及君主专制的统治方式;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州郡等地方行政区权力的变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他们大胆且公开闯入伊比利亚帝国范围-不仅闯入西班牙的美洲,还有葡萄牙的东方,而且,他们愈是侵入,愈是受到进一步侵入的鼓励,因为他们发现伊比利亚国家出乎意外的虚弱”。伊比利亚国家“虚弱”的主要原因是A.西欧国家的商业竞争
B.王室腐朽,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资本C.欧洲商路中心的转移
D.巨额航海费用的支出参考答案:A13.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1200多人。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这表明当时A.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B.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C.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D.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参考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可知,这使得各级官员不敢欺骗隐瞒,这种方式明显扩大了皇帝的权力,皇权专制制度得以进一步强化,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官员制衡机制在此之前已经建立;材料体现的是皇帝赋予越来越多的官员密折奏事的权利,并未体现权力机构的设置情况,也没有体现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因此B、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4.“苏俄绝大多数老近卫军、干部和党员是因投身革命而走到领导岗位的,心中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有些领导干部一再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苏联经济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此材料表明了新经济政策在二十年代末终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历史传统力量影响至深 B.缺乏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应配合C.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 D.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参考答案:D15.下列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与清政府立场相近的是A.“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B.“未改变中国之现状,未带领中国走向富强”C.“中兴名臣……生平以天下为已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D.“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参考答案:C16.开明官员李之藻最早看到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时,惊叹之余提出了“把中国移到地图中心”的建议。李之藻的反应与建议说明了A.李之藻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天朝上国”心态的正确把握B.李之藻预见地图问世的遭遇并善意提醒利玛窦做必要变通C.李之藻认为利玛窦对中国位置的错误认知会造成严重后果D.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地理知识震撼了开明官员李之藻参考答案:B(3分)
AD(1分)
C(0分)17.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C.动摇社会等级观念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的心学注重人的主观力量,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彰显的是人的自我意识,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心学本质上也是儒学;C选项错误,心学维护了社会等级观念;D选项错误,心学并未批判君主专制。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8.法国学者库朗热在谈到某阶段古希腊历史时指出:“在(世袭)宗教贵族的统治之后,最先出现的并非民主制度。新制度之所以能站稳脚跟,是由于有高等阶级(注:拥有财富者)在一段时间里接管贵族留下的政治及道义的权力。”其意在说明这一时期的古希腊A.商品经济繁荣,社会财富增加B.民主政治渐进发展C.新旧势力更替,权力分配不公D.官僚政治逐步确立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在世袭贵族统治之后,首先接管权力的是高等阶级,然后才出现民主制度,说明这一时期的古希腊民主政治是渐进发展的,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社会财富的增加;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权力分配不公;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官僚政治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9.毛泽东强调人民政协的作用和性质时讲到:“人大和国务院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管理机关,如果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就成为二元论了,这样就重复了、分散了。”材料意在说明()A.人民政协已没有存在的必要
B.人大与政协职责应各有侧重C.政府决定健全民主集中制度
D.国家要放弃多党合作的制度参考答案:B材料强调不要“把人民政协也搞成国家权力机关”,它是政治协商机关,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故A项错误;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中共与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机关,职责应各有侧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健全民主集中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国家要放弃多党合作的制度,故D项错误。20.据当时人记载:“1825年9月27日早晨发生的情景是难以描述的。许多参加这一历史事件的人整夜都不能合眼……火车头上面悬挂有一面旗,写着‘Periculumprivatumu-tilitaspublic(私人的尝试有益于国家)’。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跟着火车跑;另外一些人骑在马上沿路旁跟随着火车。列车进入达林敦车站时,才知道车上共有四百五十个乘客,列车载重共九十吨。”对以上历史事件分析正确的是()A.标志着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B.人们激动的原因是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C.开辟了世界交通运输史上的新纪元 D.反映了国家政权对私人垄断经济的支持参考答案:C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是19世纪中期,故A项错误;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的时间是1814年,故B项错误;火车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出国家政权对私人垄断的支持,故D项错误。21.根据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资料整理,1924年~1926年苏联私营注册工业在国家全部产值中所占比重由4.9下降到3.1,这种变化说明A.私营工业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新经济政策制约了私营工业发展C.非公有制经济受到了排挤和压制D.新经济政策的精神已被彻底抛弃参考答案:C私营注册工业比重下降能够直接说明非公有制经济是受到了排挤和压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私营工业也是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新经济政策是促进了私营工业发展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新经济政策的精神已被“彻底”抛弃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2.《中华文明史》说,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对“兼收众长”理解正确的是A.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B.推翻清朝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独裁D.创立三民主义以求实现“民有、民治、民享”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孙中山思想的特点。根据题干中“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思想是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故选A。
23.下图星号所在地是人类早期文明的核心地区,数千年来不同族群在此上演了兴衰更迭的历史大剧。以下在此活动的族群按照出现时间早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由图片中的星号可知该地应为两河流域。公元前4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开创了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19世纪中期,巴比伦王国在两河流域建立。7世纪上半期,阿拉伯帝国占领了两河流域。16—17世纪,两河流域成为奥斯曼帝国横跨欧、亚、非版图中的一部分。故本题应选C项。24.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度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近代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B.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C.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平等性参考答案:B2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①废除剥削制度
②消灭阶级压迫
③统一国家财政经济
④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26.1921年,列宁认为“小商品生产者合作社必然产生出小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1923年,列宁认为“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这表明A.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任务完成B.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变化C.新经济政策内容不断调整完善D.合作社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参考答案:B1921年列宁认为小生产者就是资本主义,1923年提出“文明的合作社者”也是符合社会主义,说明对于社会主义有了新的认识,B正确;新经济政策完成标志社会主义过渡任务完成,A错误;材料设计的是对合作社认识,C错误;D中根本性变化说法绝对。27.下列思想主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有①“知识即美德”
②“君子忧道不忧贫”
③“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
④“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参考答案:B28.“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参考答案:B解析:民主主义从法律成了正统,是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通过后,它使得民主主义从此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故选辛亥革命。29.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参考答案:C30.小吴经常以“日耳曼人征服”、“隶奴与农奴”、“查理·马特改革”、“封建等级”等为关键词搜索有关资料。据此推测他关注的是A.欧洲君主专制B.欧洲封建制度C.德国宗教改革D.中世纪城市自治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材料一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依赖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家庭供养是农村养老的主体。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但是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位,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力低下等情况,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族邻里的互助。材料二
近代前后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茶农数估算表
万亩植茶面积产量(万担)内销(万担)外销(万担)1832—1837(平均)521260.520060.51861625312.5202.51101871819409.5202.52071886934.9567.46205362.461894841.6420.8207.5213.31901674.6337.3210127.3
材料三1887年上海工夫茶的平均价格就达每担14.5两银,而印度茶每担14两银就可获利。1889年,印度茶叶出口英国市场的总值第一次超过了中国,达9450万磅,高出中国整整1472万磅。而中国的茶叶种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个体茶农采制小量茶叶,然后运往各处叫卖几天”。“中国种茶之法不用肥地物料,不去地下野草,亦不删除旁枝,又不换去老树,又不移种新地”。资本不足的茶农和茶商在苛捐重压下,为求生存,于是,将本应用于制茶工艺改进上的智慧,用在了茶叶的制假上。材料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哪些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概述近代中国茶叶产销的变化趋势,(2分)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7分)(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参考答案:(1)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是养老的主体;提倡多子多福;具有脆弱性;提倡邻里互助。(答出3点即可得3分)(2)趋势:19世纪30-80年代,茶叶生产、外销量迅速增长。19世纪90年代后,茶叶生产、外销量迅速回落。(2分)增长原因:鸦片战争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经济解体,加速农产品商品化;口岸增开、关税降低,促使中外贸易激增。(4分)回落原因:国际市场上印度茶的竞争;中国茶叶生产技术、经营方式落后,苛捐杂税重;出现假冒伪劣现象等。(3分)ks5u(3)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开。)(4分)32.近代以来,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即狭义的“世界观”)也在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9分)材料一: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摘自《清实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前清朝统治者的“世界观”,并结合具体史实,说明这一世界观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分)材料二: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的改变了对西方的认知: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中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材料三:过去60年,中国对于世界的看法,……是沿着一条螺旋轨迹不断向前迈进,由相对简单逐渐走向相对成熟。具体而言,中国的“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对外部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的前后10年,……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江涌《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60年剧变》(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第三阶段中国政府对外部世界的作法有什么区别?(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阶段中国政府在“和谐世界”理念的指导下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变化轨迹。(4分)参考答案:33.材料一、在古代就出现了护照的雏形,当时出国只限于贵族、皇家使节等少数人,他们持有君主开具的身份证明或信物,如汉朝使节所持的“符节”、罗马使节的金戒指等,以表示其地位和权利,以便出使的国家给予特别的优待。到了17世纪,英国开始给所有的英国商船船长颁发护照。此时,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已经呼之欲出了。1791年法国宪法中,护照被认为是公民的权利之一,1792年的法令规定,每个迁移的法国国民必须有一本护照。20世纪初,现代护照制度被大部分国家普遍采用,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入境者必须出示本国护照。1914年英国首次实行本式护照,并规定所有公民出国必须申领护照,这种护照的形式也被他国采用。材料二、长期以来,中国并没有西方护照之概念,护照一词虽然最早在《尼布楚条约》中出现,也只是政府为商人开具的一种集体信函。而且从保存的资料看,主要是为俄国商人入境所用,很少看到中国商人出境。到了近代,国门大开,外国人不用检查直入中国口岸。1858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内地护照,《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赴内地“执照由领事馆发给,由地方官盖印。经过地方,如饬交出执照,应可随时呈验,无讹放行……如其无照,其中或有讹误,以及有不法情事,就近送交领事官惩办,沿途只可拘禁不可凌虐”。材料三、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81版改变了53版以来6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7位数号码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2005年达到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1)请依据材料一归纳从古至今护照的变化,分析20世纪初现代护照制度被普遍采用的历史背景。(6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国商人很少出境的原因。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内地护照”的。(6分)(3)依据材料三请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4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变化:从贵族、使节等少数人享用,变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护照的形式由多样到统一。(4分)历史背景:逐渐形成的世界市场推动了各国人员的交流,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来管理人员的流动。随着民主政治的实现,冲破了只有少数人享受护照特权的局面,公民都需要政府保护其合法权利。英法推行的护照新举措,伴随着其大同影响力,被世界普遍接受。(2分)(2)原因: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2分)认识:这是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武力逼迫下的产物,便利了侵略势力深入内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对来华外国人的管理,也反映了清政府不得不按照近代国际通行法则办事,有助于外交的近代化。(4分)(3)示例:一、从护照上的文字看,50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也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两方国家的建交热潮;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4分)或二、从护照的签发数量来看,80年代之前,由于计划经济和当时的政治氛围,加之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签发护照数量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联系增多,特别是在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观念改变的民众中,涌现了出国热潮,使护照签发数量剧增。(3分)或三、从技术上看,90年代由于高科技的使用,改变了过去没有防伪手段的状况。护照的变迁折射了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发展。(3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运用知识解题的综合能力。(1)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只限于贵族、皇家使节等少数人”以及“护照被认为是公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硬笔书法黑板课程设计
- 珍惜粮食绘画课程设计
- 2024年协议离婚法律文件起草及法律咨询合同3篇
- 石家庄空调工程课程设计
- 箱体类课程设计
- 淘宝减速器课程设计
- 橙汁换热器课程设计
- 《16-19世纪英国土地制度变迁研究》
- 画轴照片课程设计思路
- 《小额诉讼制度的改进建议》
- 第一章 大气概述课件
- 脑血管造影课件
- 教育部校企合作办法
- 2024年《爱清洁》幼儿园小班儿歌教案
- 电影作品读解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北大学
- 树木认养合同
- 幼儿园故事绘本《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课件
- 珠海市香洲区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DB32-T 4752-2024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 仓库货物临时储存与分配计划三篇
- 期末试卷-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下册青岛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