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课件_第1页
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课件_第2页
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课件_第3页
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课件_第4页
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地理学GeographyOfTourism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旅游地理学Geography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1第一章绪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第一章绪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第1章2第一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基本概念

闲暇(leisure)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个人支配。

游憩(recreation)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体力和精力,包含范围极广,从家庭休闲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tourism)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第一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基本概念旅游地理学第1章3

闲暇时间工作时间

各种娱乐活动

地理范围

闲暇游憩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家庭休闲:阅读、园艺、看电视、社交活动日常休闲:看戏剧、上餐馆、观看比赛等一日游:游览观光、野餐等旅游:离开常住地从事娱乐活动及为其而建的附属设施的总和家庭本地市内国内国际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闲暇时间4关于旅游的定义

(一)旅游界关于旅游的不同定义交往定义1927年,德国的蒙根·罗德对旅游的定义:旅游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这个定义强调: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关于旅游的定义交往定义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5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国际定义

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这个定义强调:旅游活动中必将产生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即强调了旅游的综合性内涵。

由于这个定义于20世纪70年代为“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IEST)”所采用,因此称为“艾斯特定义”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国际定义

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6目的定义

5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所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

这个定义强调:旅游的基本目的是—消遣和增长知识。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目的定义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7流动定义

1974年,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克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发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活动,是人们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

这个定义强调了旅游的本质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流动定义

1974年,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克对旅游的8时间定义

1979年,美国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的马丁·普雷博士在中国讲学时,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为了消遣而进行旅行,在某一个国家逗留的时间至少超过24小时。”

这个定义强调:各个国家在进行国际旅游者统计时的统计标准之一即逗留的时间。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时间定义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9相互关系定义

198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个定义强调:旅游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即旅游的综合性。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相互关系定义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10

生活方式定义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5年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这个定义强调: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指出了旅游的一些主要特点,即:异地性、业余性、享受性。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生活方式定义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11怎样认识以上各种不同定义?

作为一个关于旅游的完整的定义,至少应当包括如下几个要素:关于旅游的定义时间要素空间要素目的要素手段要素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怎样认识以上各种不同定义?作为一个关于旅游的完整的12(二)关于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以旅行为手段,离开自己的定居地到异地作短期停留,以了解自然和社会、完善自我或发展事业为目的所引起的社会生活现象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二)关于旅游的定义13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14

怎样理解关于旅游的定义!

1、指出了旅游活动的5个基本特点2、指出了旅游活动具有多种目的和动机观赏自然风光――――――――了解自然体验异国、异地风情―――――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探险、保健――――完善自我商务、公务、会议――――――发展事业综合性旅游的特点异地性暂时性流动性享受性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怎样理解关于旅游的定义!

1、指出了旅游活15二、旅游的基本属性

1、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并正在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生活需要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社会需要

自尊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高层次需要低层次需要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二、旅游的基本属性1、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并正在162、旅游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

可以自由选择交往对象可以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年龄、等级的限制容易使人们抛弃偏见,沟通思想3、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

秀美的自然风光―――自然美、艺术美浓郁的民族风情―――生活美4、本质属性:旅游者从居住地经过旅游通道到达旅游目的地参观、游览再回到居住地这一过程。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2、旅游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17旅游与旅游活动旅游人(旅游者、旅游经营者)物(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空间(旅游景区、旅游景点)经营活动(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活动旅行游览住宿餐飲游览娱乐购物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旅游与旅游活动旅游人(旅游者、旅游经营者)物(旅游资源、旅游18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游这种地理现象(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郭来喜,1985)。对比:旅游学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现象,以世界范围作为统一体,研究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旅游者、旅游业和旅游资源。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游这种地理现19三、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求,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组合。1.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是一种服务,购买一项包价旅游是一种风险投资涉及到买主的高度信任感,因此旅游产品具有风险特点。2.旅游产品既是游客的一种心理体验也是一种身体上的经历,涉及到旅游的整个过程。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三、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203.是一种均质产品。但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的情况下其标准和质量都会发生变化。旅游是一系列产品构成的,维持其标准很困难。冒险的因素在购买任何旅游产品的时候都会发生,而这种购买又像旅游业的情况一样,必须发生在这种产品的实际消费之前,于是消费者的风险也就增加了。4.不能将旅游产品推销给消费者,消费者必须购买一定的旅游产品。不能像有形产品那样经过储存起来供以后销售,消费者购买、体验后便永远消失。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3.是一种均质产品。但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的情况下其标准和质21旅游产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国家旅游局,1999):观光旅游产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度假旅游产品(海滨、山地、温泉、乡村、野营等)专项旅游产品(文化、商务、体育健身、业务等)生态旅游产品从旅游目的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旅游产品就是指旅客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次旅游经历。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旅游产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国家旅游局,1999):观光旅游22第二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皮尔斯(Pearce,1989)、郭来喜(1985)。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第二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旅游23皮尔斯(perce,1989)认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下列6个方面:1.供给的空间模式(spatialpatternsofsupply);2.需求的空间模式(spatialpatternsofdemand);3.旅游地地理(geographyofresorts);4.旅游流(touristmovementsandflows)5.旅游影响(impactoftourist)6.旅游空间模型(modelsoftouristspace)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皮尔斯(perce,1989)认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24郭来喜认为:1.旅游地起因及产生的地理背景2.旅游者的地域分布、移动规律、发展预测3.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地域组合、评价、开发利用论证4.旅游区布局与建设规划5.旅游区划与旅游地域组织体系6.面向不同对象的旅游线路组织与方案设计7.旅游与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对策8.旅游业对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的影响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郭来喜认为:1.旅游地起因及产生的地理背景旅游地理学第1章25现代旅游业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介(交通、宾馆、旅行社等)组成。

皮尔斯比较重视旅游主体的研究,郭来喜相对重视旅游客体的研究。前者注重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后者侧重定性、经验性研究。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现代旅游业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26

地理学的旅游系统观点

地理学将旅游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来研究。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地理学的旅游系统观点地理学将旅游作27图1.2旅游系统(据Leiper,转引自BonifaceBG&CooperCP,1987,p.4)

旅游者离开旅游客源地

旅游者返回

旅游者到达、暂停、游览

旅游通道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环境旅游目的地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图1.2旅游系统旅游者旅游自然、文化28二、研究内容简析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区划。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二、研究内容简析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地理学29

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影响条件:

一般要素—国家旅游需求水平,包括国家经济发展、人口特征、政策制度等

专门要素—旅游者个人情况,收入、偏好等地理背景: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致的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是旅游产生的重要条件。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30

2、旅游者行为规律研究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动力、决策行为、空间行为、旅游者行为规律研究的实践意义。

决策行为:研究包括影响决策的因素、决策过程、决策模式。

旅游空间行为:旅行和游玩的过程。空间行为以决策为基础,主要研究不同尺度的旅行模式(洲际、国际、国内旅行模式或大中小三个尺度的旅行模式)。

旅游者行为规律研究:除了揭示旅游者行为的规律,影响到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接待设施布局。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2、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313、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流:指旅游者借助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移动形成的客流。由旅游者、旅游节点(旅游地和客源地)和运输方式三要素构成。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研究主要是发展一套在不同条件下适宜的预测模型。常用的预测模型有四类:趋势外推模型;结构模型;仿真模型;定性模型。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3、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324、旅游通道是为旅游者由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往返,以及为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活动提供的设施和服务的整体。地理学的研究角度——可进入性的研究,交通模式(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特种旅游交通)之间的匹配研究。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4、旅游通道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335、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历史遗存、文化环境以及用于娱乐目的的人工创作物。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开发工作的重要部分

研究重点: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模型的建立、评价模型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5、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346、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掌握了不同类型旅游地的发展演变规律,才能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具有前瞻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政策。研究重点集中在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地空间竞争两个方面。

重要旅游地研究:由于某些类型的旅游(地)在旅游发展中变得日益重要,如城市旅游、主题公园等,需要对这些特殊的旅游(地)进行专门研究。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6、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357、旅游环境容量

自然环境容量:旅游活动的强度应该限制在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旅游点不破坏的范围内。

社会经济意义和旅游者感应气氛的环境容量:旅游者数量应控制在社会经济承受范围内,不破坏游兴。

研究重点:旅游资源、目的地旅游生态指标、社会经济承受能力标准、旅游者个人空间标准的确定。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7、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368、旅游区划

旅游区:含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景点与旅游接待设施组成的地域综合体。

旅游区划的目的:了解旅游区性质的特征、揭示旅游区内在规律、查明区域基本优势。为形成合理的旅游地域分工体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制定中长期旅游区域发展规划、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旅游区划研究:原则、指标;具体区域区划;分级、分类及区域关系研究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8、旅游区划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379、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开发使旅游目的地的区域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文化都会发生相应变动。正确评价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关系到旅游业的发展问题。

经济影响:旅游与经济、投资、收入、就业、地价

环境影响: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旅游对生物、水、大气、人文环境的影响

社会文化影响:旅游与社会变化、道德、宗教、语言、艺术的关系,文化的交流等。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9、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3810、旅游规划以资源调查评价为基础,通过分析旅游环境容量、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需求要素、旅游地演化规律,综合评价区位和区域经济条件,兼顾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关系,研究制定旅游规划。

分为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地规划两个层次。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10、旅游规划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39第三节旅游地理学与

相关学科的关系

根据本学科的对象和内容,旅游地理学同许多相邻学科有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的联系。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第三节旅游地理学与

相关学科的关系根据本学科的对象和内401、旅游地理学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与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密切相关。2、介于地理学与旅游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3、涉及园林、建筑、经济、环境、交通、社会、民俗、考古、历史、民族、宗教、古典、美学、心理学等。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1、旅游地理学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与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密切41旅游学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游经济学主要客源国概况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旅游学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游42旅游学旅游活动旅游者活动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旅游人类学旅游行为学供求关系旅游经济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旅游史学旅游地理学旅游产业活动旅游管理学旅游会计学旅游规划学旅游营销学支持学科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旅游学旅游活动旅游者活动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旅游人类学旅游行43旅游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计量地理土木工程学零售地理学福利经济学区域科学经济地理学地貌学气候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基础树状图(引自SmithSLJ,1983,p.189)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旅游地理学社心人社会心理学计土零福区经济地理学地气生自44旅游地理主要刊物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旅游地理主要刊物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45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46旅游地理学GeographyOfTourism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旅游地理学Geography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47第一章绪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第一章绪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第1章48第一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基本概念

闲暇(leisure)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个人支配。

游憩(recreation)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体力和精力,包含范围极广,从家庭休闲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tourism)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第一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基本概念旅游地理学第1章49

闲暇时间工作时间

各种娱乐活动

地理范围

闲暇游憩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家庭休闲:阅读、园艺、看电视、社交活动日常休闲:看戏剧、上餐馆、观看比赛等一日游:游览观光、野餐等旅游:离开常住地从事娱乐活动及为其而建的附属设施的总和家庭本地市内国内国际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闲暇时间50关于旅游的定义

(一)旅游界关于旅游的不同定义交往定义1927年,德国的蒙根·罗德对旅游的定义:旅游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这个定义强调: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关于旅游的定义交往定义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51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国际定义

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这个定义强调:旅游活动中必将产生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即强调了旅游的综合性内涵。

由于这个定义于20世纪70年代为“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IEST)”所采用,因此称为“艾斯特定义”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国际定义

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52目的定义

5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所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

这个定义强调:旅游的基本目的是—消遣和增长知识。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目的定义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53流动定义

1974年,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克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发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活动,是人们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

这个定义强调了旅游的本质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流动定义

1974年,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克对旅游的54时间定义

1979年,美国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的马丁·普雷博士在中国讲学时,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为了消遣而进行旅行,在某一个国家逗留的时间至少超过24小时。”

这个定义强调:各个国家在进行国际旅游者统计时的统计标准之一即逗留的时间。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时间定义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55相互关系定义

198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这个定义强调:旅游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即旅游的综合性。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相互关系定义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56

生活方式定义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5年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这个定义强调: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指出了旅游的一些主要特点,即:异地性、业余性、享受性。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生活方式定义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57怎样认识以上各种不同定义?

作为一个关于旅游的完整的定义,至少应当包括如下几个要素:关于旅游的定义时间要素空间要素目的要素手段要素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怎样认识以上各种不同定义?作为一个关于旅游的完整的58(二)关于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以旅行为手段,离开自己的定居地到异地作短期停留,以了解自然和社会、完善自我或发展事业为目的所引起的社会生活现象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二)关于旅游的定义59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60

怎样理解关于旅游的定义!

1、指出了旅游活动的5个基本特点2、指出了旅游活动具有多种目的和动机观赏自然风光――――――――了解自然体验异国、异地风情―――――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探险、保健――――完善自我商务、公务、会议――――――发展事业综合性旅游的特点异地性暂时性流动性享受性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怎样理解关于旅游的定义!

1、指出了旅游活61二、旅游的基本属性

1、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并正在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生活需要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社会需要

自尊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高层次需要低层次需要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二、旅游的基本属性1、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并正在622、旅游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

可以自由选择交往对象可以打破地域、种族、性别、年龄、等级的限制容易使人们抛弃偏见,沟通思想3、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

秀美的自然风光―――自然美、艺术美浓郁的民族风情―――生活美4、本质属性:旅游者从居住地经过旅游通道到达旅游目的地参观、游览再回到居住地这一过程。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2、旅游是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63旅游与旅游活动旅游人(旅游者、旅游经营者)物(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空间(旅游景区、旅游景点)经营活动(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活动旅行游览住宿餐飲游览娱乐购物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旅游与旅游活动旅游人(旅游者、旅游经营者)物(旅游资源、旅游64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游这种地理现象(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郭来喜,1985)。对比:旅游学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现象,以世界范围作为统一体,研究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旅游者、旅游业和旅游资源。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游这种地理现65三、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求,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组合。1.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是一种服务,购买一项包价旅游是一种风险投资涉及到买主的高度信任感,因此旅游产品具有风险特点。2.旅游产品既是游客的一种心理体验也是一种身体上的经历,涉及到旅游的整个过程。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三、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663.是一种均质产品。但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的情况下其标准和质量都会发生变化。旅游是一系列产品构成的,维持其标准很困难。冒险的因素在购买任何旅游产品的时候都会发生,而这种购买又像旅游业的情况一样,必须发生在这种产品的实际消费之前,于是消费者的风险也就增加了。4.不能将旅游产品推销给消费者,消费者必须购买一定的旅游产品。不能像有形产品那样经过储存起来供以后销售,消费者购买、体验后便永远消失。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3.是一种均质产品。但是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的情况下其标准和质67旅游产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国家旅游局,1999):观光旅游产品(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度假旅游产品(海滨、山地、温泉、乡村、野营等)专项旅游产品(文化、商务、体育健身、业务等)生态旅游产品从旅游目的的角度出发,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着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旅游产品就是指旅客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次旅游经历。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旅游产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国家旅游局,1999):观光旅游68第二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皮尔斯(Pearce,1989)、郭来喜(1985)。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第二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旅游69皮尔斯(perce,1989)认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下列6个方面:1.供给的空间模式(spatialpatternsofsupply);2.需求的空间模式(spatialpatternsofdemand);3.旅游地地理(geographyofresorts);4.旅游流(touristmovementsandflows)5.旅游影响(impactoftourist)6.旅游空间模型(modelsoftouristspace)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皮尔斯(perce,1989)认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70郭来喜认为:1.旅游地起因及产生的地理背景2.旅游者的地域分布、移动规律、发展预测3.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地域组合、评价、开发利用论证4.旅游区布局与建设规划5.旅游区划与旅游地域组织体系6.面向不同对象的旅游线路组织与方案设计7.旅游与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对策8.旅游业对地域经济综合体形成的影响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郭来喜认为:1.旅游地起因及产生的地理背景旅游地理学第1章71现代旅游业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媒介(交通、宾馆、旅行社等)组成。

皮尔斯比较重视旅游主体的研究,郭来喜相对重视旅游客体的研究。前者注重数学模型、定量研究,后者侧重定性、经验性研究。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现代旅游业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72

地理学的旅游系统观点

地理学将旅游作为人类活动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来研究。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地理学的旅游系统观点地理学将旅游作73图1.2旅游系统(据Leiper,转引自BonifaceBG&CooperCP,1987,p.4)

旅游者离开旅游客源地

旅游者返回

旅游者到达、暂停、游览

旅游通道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环境旅游目的地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图1.2旅游系统旅游者旅游自然、文化74二、研究内容简析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区划。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二、研究内容简析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地理学75

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影响条件:

一般要素—国家旅游需求水平,包括国家经济发展、人口特征、政策制度等

专门要素—旅游者个人情况,收入、偏好等地理背景: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致的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是旅游产生的重要条件。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1、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76

2、旅游者行为规律研究包括:旅游动机、旅游动力、决策行为、空间行为、旅游者行为规律研究的实践意义。

决策行为:研究包括影响决策的因素、决策过程、决策模式。

旅游空间行为:旅行和游玩的过程。空间行为以决策为基础,主要研究不同尺度的旅行模式(洲际、国际、国内旅行模式或大中小三个尺度的旅行模式)。

旅游者行为规律研究:除了揭示旅游者行为的规律,影响到旅游资源的评价和开发、接待设施布局。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2、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773、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流:指旅游者借助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移动形成的客流。由旅游者、旅游节点(旅游地和客源地)和运输方式三要素构成。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研究主要是发展一套在不同条件下适宜的预测模型。常用的预测模型有四类:趋势外推模型;结构模型;仿真模型;定性模型。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3、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784、旅游通道是为旅游者由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往返,以及为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旅游活动提供的设施和服务的整体。地理学的研究角度——可进入性的研究,交通模式(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特种旅游交通)之间的匹配研究。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4、旅游通道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795、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历史遗存、文化环境以及用于娱乐目的的人工创作物。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开发工作的重要部分

研究重点: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模型的建立、评价模型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5、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理学第1章绪论806、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掌握了不同类型旅游地的发展演变规律,才能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具有前瞻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政策。研究重点集中在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地空间竞争两个方面。

重要旅游地研究:由于某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