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一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课件_第1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一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课件_第2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一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课件_第3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一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课件_第4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一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第十一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章结构1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第十一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章结构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2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与激活奠基与建构整合与创新1978——19921993——20022003—2010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2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启1、建国初期,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客观条件看,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一是我国的经济基础相当薄弱。二是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巨大成就。三是当时的经济条件能使计划经济体制顺利运行。从主观条件看,把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1、建国初期,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集中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3、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弊端。

弊端:(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3)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比较单一。3、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农村吃大锅饭的弊端出工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追人。上工敲破钟,干活磨洋工,—地—窝蜂,收工打冲锋,分粮兴冲冲。多劳户,你别喜,分配东西不由你;少劳户,你别愁,分配东西按人头(比喻旧的农村经营体制大锅饭的弊端)农村吃大锅饭的弊端第一阶段:启动与激活

启动: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激活:以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为起始标志的,启动家庭联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

深化: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为深化改革指明方向。第一阶段:启动与激活启动:1978年12月十一届第二阶段改革:奠基与建构

奠基: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把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经济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绘制了一幅蓝图。第二阶段改革:奠基与建构奠基:1992年10月,党的第三个阶段:整合与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三个阶段:整合与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一二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三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四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力促进了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及其它各方面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2、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1、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一二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三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四五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六坚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一二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自学)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苏联对于商品经济的探索中国对于市场的重新认识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经济体制,是充分发挥两者内在结合的新型经济体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A.

把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运行中的资源配置方式,从而摆脱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属性的传统观念。

B.

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明确其调节的优劣,使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较高效率。

C.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特征。D.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既可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A.把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在宏观调控上,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实行以公有制为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覆盖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完备的法制体系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开放的经济体系新型的社会管理体系完备的法制体系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过程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面临诸多障碍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依然突出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健全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市场监管和执法不到位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感谢聆听!

感谢聆听!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第十一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章结构1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第十一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章结构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2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与激活奠基与建构整合与创新1978——19921993——20022003—2010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2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启1、建国初期,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客观条件看,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一是我国的经济基础相当薄弱。二是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巨大成就。三是当时的经济条件能使计划经济体制顺利运行。从主观条件看,把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1、建国初期,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集中力量开展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比较迅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初步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3、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弊端。

弊端:(1)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3)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比较单一。3、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农村吃大锅饭的弊端出工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追人。上工敲破钟,干活磨洋工,—地—窝蜂,收工打冲锋,分粮兴冲冲。多劳户,你别喜,分配东西不由你;少劳户,你别愁,分配东西按人头(比喻旧的农村经营体制大锅饭的弊端)农村吃大锅饭的弊端第一阶段:启动与激活

启动: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激活:以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为起始标志的,启动家庭联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

深化: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指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为深化改革指明方向。第一阶段:启动与激活启动:1978年12月十一届第二阶段改革:奠基与建构

奠基: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把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经济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绘制了一幅蓝图。第二阶段改革:奠基与建构奠基:1992年10月,党的第三个阶段:整合与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五个统筹: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三个阶段:整合与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一二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三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四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有力促进了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及其它各方面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2、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1、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一二坚持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三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坚持从实际出发的改革道路四五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六坚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一二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自学)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苏联对于商品经济的探索中国对于市场的重新认识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经济体制,是充分发挥两者内在结合的新型经济体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A.

把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运行中的资源配置方式,从而摆脱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属性的传统观念。

B.

把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明确其调节的优劣,使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较高效率。

C.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特征。D.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既可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