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德育实效性_第1页
新课程下的德育实效性_第2页
新课程下的德育实效性_第3页
新课程下的德育实效性_第4页
新课程下的德育实效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下的德育实效性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道德就其本身的涵义而言,是指社会认可的并以一定的社会力量保证实施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伦理思想和在伦理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所体现的情感、风格、情操等等。它是一种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它比较直接地反映着人们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相互关系,并使这些关系更全面更细致地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之中。在不同的社会里,道德的内容是不尽相同的。社会主义的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德育的培养,是个社会性的系统而伟大的工程。新的形势下,新教材的要求,德育的培养就现实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进入了特殊时期,在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继承了人类优秀的道德品质,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其主要内容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尊师敬长、爱护幼小;孝敬父母、抚育子女;待人礼貌、诚实守信;爱护公物、爱护公共秩序;尊纪守法;艰苦奋斗,艰苦朴素,勤学上进,不耻下问;反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等等。新的教材,向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素质教育的奠基石德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石。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采取多层面、多渠道的教育方法,使德育工作卓有成效,是我们新教材中体现的特点。从养成教育入手,逐步提高层次,建立有广度、有深度的德育系统,是今后开展德育工作的一大特点。我们知道,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往往是其思想觉悟、道德情操的外存表现。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层面,在开展养成教育的同时,学校应逐步将其深化,使之进入道德与政治思想教育的深度。课堂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同样也是渗透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每一堂课,教师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点。各种丰富的活动则是德育的有效载体,应该在此方面做足文章。使各种活动无一不发挥着它们的教育功能。社会实践活动更是重视的形式。寓德育于“科教”之中按照新教材的潜在要求,寓德与教之中,德教和谐结合,要亲合无二。我们知道,德育本身是一个整体(包括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系列),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又构成一个整体。学科德育内容包括五方面,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能力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诸育中的主旋律。这五方面的德育内容,是全学科施展的范围,任何一学科都不可能单独完成。因为学科德育必须受到学科教学的制约,学科教学目标是有分解性特点的,所以学科德育也得分解。纵向按学科分解德育内容,横向按学段分解德育层次。学科寓德优势就是把德育合理分解、贯穿,分科寓德,化整为零。各科教师从自己所教学科和教材本身实际出发,有什么就寓什么。分解后,每节课德育内容较少,又具有学科色彩,学生不知不觉在吸收知识营养时,也同时吸收了德育营养。所以接受性极好。我们要看到,德育的整体性和教学的分解性是一组相互制约的矛盾。没有整体,也无所谓分解;没有分解,整体也无法实施。由于各科教师各授一科,各学段教师各授一段,容易产生“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容易出现德育目标的不一致、德育观点的不统一、德育内容分布的不合理和德育层次的不科学。所以,高瞻远瞩,把握住全学科、全学段的整体性特点是十分重要的。整体性特点要求每学科都要明确自己在德育整体化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以构成一个互补、连贯的寓德整体。层次性德育内容本身是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教材的知识是由浅入深的,以教材为载体的学科德育,也是同步由浅入深地构成德育的系列。寓德层次性特点的形成,还来源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先后连贯的顺序。我们应像农作物生长要讲究农时一样,在中小学生成长中,抓装适时”规律,在人生关键发展期,由浅入深地施加德育,力图寓德入耳人心。很多德育内容,是贯穿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有的德育内容,是在小学、初中、高中的许多学科中反复出现的。这没什么不好,同样内容,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深度广度不同,它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原有水平上螺旋上升。我们倾向螺旋式循环的模式。我们以爱国主义为例。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步是知国,知国才能爱国,爱国才会报国。对于幼儿间的幼儿,他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从爱国的情感教育起步的,要爱妈妈、爱天安门、爱五星红旗、爱大熊猫。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是介绍相同历史光辉灿烂的一面,如四大发明、杰出人物,以产生自豪感,以中国人为光荣,等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应当随着学生年龄、知识的增长和心理的发展,而形成一个合乎认知规律的序列的。如果对七岁小学生讲人均观念,他们无法理解;如果对十八岁高中学生还只讲四大发明,他们反应必然平淡。违反层次性特点,学生不但不能“内化”,而且会产生“逆反”。制约性学科德育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内容上受教学内容的制约,途径和方式上受教学过程的制约。教材是课堂寓德的当然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我们认为,课堂寓德不宜脱离教材,否则,与班会、报告会有何区别?脱离教学内容,德智就成了两张皮,油水两分离;找到了寓德点,智育德育就可以水乳交融,双管齐下。所以,我们认为,制约是一种限制,同时又是一个特点。它有效地限制了学科德育的随意性,又为小学德育开拓出一片具有学科特色的缤纷园地。渗透性学科德育是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中的德育,它必须以教学内容为载体,以教学过程为渠道。制约性带来渗透性。寓德的渗透,包括认知能力的渗透、道德情感的渗透、品德能力的渗透和规范行为的渗透。小学数学,是让学生在数的组成与分解、用加算减,用乘算除的运算练习中,体现对立统一观点,在讲清算理、准确建立概念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普遍规律。小学的语文识字教学,汉字就是德育的载体,教师抓住汉字的音、形、义,让学生智德都有收获。比方学习“聪”字,讲解方法是:聪明的孩子,上课用耳认真听(记耳旁),用眼仔细看(记目),用嘴读出声(记口字),用心牢牢记(记心字)。不同课型、不同教学环节,渗透德育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起始课,讲结论讲导言,正是启发动机、激发兴趣,培养情感的最佳时机;布置作业、讲评试卷,除了巩固知识修下错误之外,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最佳时刻;演示过程,演算过程,可以渗透教师的示范作用,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答疑中,有性格塑造、能力培养;复习、难题的攻克,有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和坚强意志的培养。各科教师一旦放弃知识载体,脱离教材,脱离教学诸环节和不同课型的特点,就可能变成同一腔调的灌输和说教,就不能称之为“寓德”了。德育工作的艺术化众所周知,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如何,直接关系到工作成效。德育工作同样如此。实践证明,德育工作要收到事半功倍、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工作方法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德育工作的艺术化。这是因为,凡带有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艺术色彩的事物,大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和震撼力,从而易于被人欣赏和接受,在强化人们审美意识的同时,能够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使人受到感悟和启迪,在思想境界的升华中更懂得人生的意义和真谛。由此可见,注意德育工作的艺术化是一门大学问,是必须深入研究用力抓好的一项工作。古人云:“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那么,如何使德育工作入耳、入脑、入心呢?如何使学生们的心灵得到大锤炼、大净化、大升华呢?当然,上好政治理论课,加强思想教育,搞好日常的一些活动,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的文件资料等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德育工作“雨过地皮干”的现象务必扭转。应当指出,这是一个较普通的问题。这一问题不克服,就不能保证德育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德育工作不细致、不扎实、不深入,重要的一条是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多样,换句话说就是,学习方式缺乏艺术性。如何加强和改进呢,首先,政治理论学习的方式要有艺术性。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除此之外,路子应当进一步拓宽,眼界应当进一步开阔。其次,德育工作的艺术化要围绕学生们最关切的事情做文章。由此不难看出,形象化、艺术化的德育工作具有多么强大的震撼力。再次,德育工作的艺术化要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只有紧密联系同学们周围的人和事,他们才会感到看得见摸得着,可亲、可敬、可学,最实际,因此学起来才最有效果。这就是德育工作艺术化的魅力。需要强调的是,德育工作的艺术化应当贯穿到方方面面,也就是说要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全过程地实施艺术化的方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从每句话、每件事抓起,这样必见到实效。德育工作的新尝试针对性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提高自我教育效能的立足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目前在德育上存在着“三种不足”:1.盲目崇尚西方物质文明的思想有余、了解本民族历史和现实进步不足。2.阅读有害读物的较多,及时获取健康精神食粮不足。3.享乐主义抬头,攀比思想严重,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足。提议:把握两个环节,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1.把握学生干部管理学生事务这一环节,带动全体学生参与自我管理。他们坚持做到三点:一是授权管理。即用其所长,明确学生干部的职责任务,提出管理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行之有据,验之有规、改善以往授权管理所带来的放任自流现象。二是放手管理。即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干部管理学生事务的能力。三是指导管理。不放任自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协调,及时加以指导,并使学生干部承担管理中工作失误的责任,使其增强责任意识;二是对“值周班长”的管理,让基础年级的每个学生都当“值周班长”1~2周,接受班主任指导和其他同学的监督,用这种方式大面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2.把握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层次这一环节,实施分层达标。在实践中要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分为5个层次,即:校内活动、校外活动、个体活动、群体活动和特定环境中的自我管理等。其中,校外活动、个体活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管理尤为重要,是最能衡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强弱的关键。针对不同活动,提出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如:在校外活动中提出“遵守公德、模范守法”的要求;在个体活动中提出“严于律已、勤勉向上”的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提出“头脑冷静、明辨是非”的要求,并进行分类指导,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达到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目标要求。利用三个渠道,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学生自我服务能力,是现代学校开展“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要从疏通三个渠道入手,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1.日常生活的自我服务。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自己动手去干,诸如洗衣服等,不等不靠,不让家人包办代干,并鼓励学生寒暑假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及勤工俭学,增强了学生独立生活的意识。2.参加校内外服务性、公益性劳动。如整理寝室内务、美化校园环境、打扫街道卫生等公益性劳动,这些都是一种义务,而不是一种任务,是严格意义上的自我服务。“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与合作、相处的能力。3.组织学生学习劳动技术,参加生产实践。“四自”能力中,自我教育是基础,自我管理是起点,自我服务是提高,自我约束是巩固和内化。四者环环相扣、层层提高。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要做到“四抓”:1.抓养成教育;2.抓典型教育;3.抓后进生教育;4.抓法制教育。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方面:一是从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出发,始终坚持针对性的原则,从而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避免了以往德育“东一榔头西一棒”、“跟着形势走”、“随着运动转”的无序状态。二是通过选用生动形象和活生生的题材,利用多种途径,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象化的方式进行施教,进一步增强了德育工作的真实性和实效性,使德育在无形的渗透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内化作用,避免了形式化、一般化、程式化、表层化,拓宽和扩大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三是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和群众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自律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学生在四种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中,从“要我做”的他律状态转化为“我要做”的自律状态,思想境界得到了一次又一次升华。德育方法的重心转移深刻领会和理解新教材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正确把握自己的定位,是至关重要的。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在以往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德育教学中的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一些学校教师居于重心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正如一位教授所言:“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一个改革开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养;当代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交流,忽视了德育过程中由知到行的转化环节;青少年儿童良好人格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外律、轻内修。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配合新教材特点,我们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做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练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练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这个民族肯定没有希望。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少年人格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走向何方。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学校教师,具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务必使我们的青年一代拥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尽快使学校德育走出单纯传递知识的误区,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目标,是今后学校德育方法改革的核心。围绕着全面育人,推行素质教育的教改方向,学校德育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具体方式:生活辅导、心理咨询、挫折训练、角色扮演、人际交往训练、艺术陶冶、榜样模仿、偶像分析等等。总体特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判断、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做“四有”新人。民主化、实践化和理想化三方面内容构成一个整体,相互补充,综合运用,有所侧重,这样真正的落实了学生的重心地位。需要指出的是,德育方法的重心向学生转移,无意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否定教给学生必要的、有用的知识。主要是针对传统德育方法中学生主体地位丧失提出的。任何矫枉过正的做法对教育事业发展都是有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问题想法如下:一、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品德,是学校德育的迫切任务。市场经济引发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生活等各个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现在相当部分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很不适应。不少学生独立性差,对父母或家庭有很强的依赖性,竞争意识不强;性格孤独,不合群,群体意识淡薄;进取心不强,胸无大志,读书没有动力;社交能力差,离开父母就不能自理,就不能办事;与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相适应的文明行为规范有待进一步养成;法制意识淡薄,等等。上述的这些不适应,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德育工作中目前存在的几重几轻现象:一是重理论灌输,轻联系实际,使德育脱离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和接受程度;二是重传统教育轻现代意识教育,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意识不全面,对市场经济的各种要求缺乏适应能力;三是重形式,轻实效,看德育的效果只是统计开了多少个会,建立了多少基地,评了多少先进,进行了多少次知识竞赛,而学生在校或走出校门后的表现如何,没有认真调查,跟踪分析。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德育是教育的基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学生思想品德意识的培养,是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大事,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要抓住重点,从小培养市场经济对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意识教育,要抓住重点。第一,竞争意识教育。要教育学生懂得,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竞争规律,是优胜劣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