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3《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一、辩证唯物论(第四、五课)1、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原理【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在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错误倾向〗: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2)〖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因而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所谓规律,就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做到(1)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情,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5、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错误倾向〗: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脱离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6、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以及具体要求〖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要求〗:A、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B、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C、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第六课)1、实践的含义以及特点(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有两层基本含义: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能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2)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物质生活资料以及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决定意识)。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2)〖原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方法论〗:要用正确的认识∕真理∕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真理的特点及方法论(1)真理的客观性〖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②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不要怕犯错误,要正确对待错误,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原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前进和上升。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错误倾向〗:追求终极真理。三、唯物辩证法(第三单元)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特点及方法论①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错误倾向〗: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②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方法论〗:A、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A、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B、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因此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也是有条件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原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3)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及方法论〖原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要求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A、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B、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实质以及方法论〖原理〗: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错误倾向〗:反对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2)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错误倾向〗:反对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3)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事物的发展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错误倾向〗:形而上学片面的观点:只看到前途的光明,看不到事物前进道路的曲折,盲目乐观;只看到前进道路的曲折,看不到事物前途的光明,盲目悲观。(4)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①〖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错误倾向〗拔苗助长、急于求成。②〖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方法论〗: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错误倾向〗优柔寡断、缺乏信心。3、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1)矛盾的含义及方法论〖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方法论〗: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错误倾向〗形而上学片面的观点∕一点论。(2)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含义〗:A、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趋势。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转化B、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方法论〗: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矛盾的统一性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差异性。〖错误倾向〗:形而上学片面的观点∕一点论。(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分法。要承认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全面分析矛盾,积极解决矛盾。〖错误倾向〗:形而上学片面的观点∕一点论。(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错误倾向〗形而上学:一刀切(5)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A、〖原理〗: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方法论〗:要求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B、〖原理〗: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办事情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妥善解决好次要矛盾。(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A、〖原理〗: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方法论〗:要求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B、〖原理〗: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看问题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7)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错误倾向〗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强调矛盾特殊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强调矛盾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A、遵循这样的认识秩序;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矛盾的普遍性,又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此循环往复,促进认识不断发展。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4、辩证否定观(1)辩证否定观原理及方法论〖原理〗:A、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C、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D、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原理〗: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A、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B、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3)创新的社会作用、意义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B、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A、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B、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四、历史唯物主义(第四单元)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1)〖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方法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2)〖原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方法论〗: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错误倾向〗:坚决反对历史唯心主义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方法论〗:(1)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2)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要树立群众观点和坚持走群众路线。A、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B、坚持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C、走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错误倾向〗:(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促进作用,反之具有阻碍作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1)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2)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6、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原理〗: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于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要实现人生的价值(1)首先必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们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3)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4)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五、注意几对名词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两大阵型根本观点基本形态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作世界的本原。夸大人的作用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抹杀人的作用二元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彼此独立。代表人物笛卡儿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分标准哲学流派基本观点代表人物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人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可知论指世界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马克思、恩格斯一切唯物主义者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休谟、康德3、区别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基本内容意义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1)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4、马克思的物质观与意识观、实践观物质观(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5)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意识观(1)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即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它是人脑的机能。(3)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所以意识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统一。(4)从意识的作用来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实践观(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有两层基本含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0661.9-2024轮椅车座椅第9部分:座椅界面压力分布指南
- 描写春天的古诗及赏析
- 《从日常管理谈应急》课件
- 【语文课件】垃圾分类课件
- 《物业前台培训》课件
- 幼儿园小班教育课件
-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黑龙江县乡卷)及答案解析
- 《fpc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物流信息技术基础》课件
- 2024年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真题含真题答案
-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章节综合训练(含解析)
- 中建项目科技创效案例手册(2022版)
- 智慧教育大数据信息化顶层设计及智慧应用建设方案技术方案
-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详细解读课件
- 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Section A-说课稿1
- 婚内财产协议书(2024版)
- 张家口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4
- 篮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XX部分:铅冶炼企业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