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史含标准_第1页
中国对外贸易史含标准_第2页
中国对外贸易史含标准_第3页
中国对外贸易史含标准_第4页
中国对外贸易史含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中国对外贸易史》期末考试复习大纲本复习大纲适用于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所列题目为期末试卷试题的出题范围。本次期末考试题型分为三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单项选择占20%多项选择占40%判断题占40%期末复习思虑题(答案供参照,红色答案来自答疑系统)(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孔道是(A)。A.西北丝绸之路B.西南丝绸之路C.海上丝绸之路D.瓷器之路2、汉唐时期中国自中亚进口最多的商品是(A)。A.马匹

B.宝石C.香料

D.玻璃器3、纸张作为出口商品始于(B)。A.汉代B.魏晋南北朝C.隋代D.唐代4、最早提出“丝绸之路”看法的学者是(B)。A.高雅赫定B.李希霍芬C.司马迁D.斯坦因5、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咽喉地带是(D)。A.关中

B.敦煌C.新疆

D.河西走廊6、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外的咽喉地带是(B)。A.阿富汗B.伊朗C.伊拉克D.印度7、汉代时期进口中国丝绸最多的国家是(D)。A.身毒

B.大月氏C.安息

D.罗马8、魏晋至隋唐时期推行的丝路贸易通行证制度是(D)。A.公凭B.公验C.引票D.过所9、丝绸之路的起点为汉唐时代的(A)。A.长安B.敦煌C.高昌D.龟兹10.汉代进口的汗血马本源于(B)。A.西亚B.中亚C.南亚D.欧洲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外商品交易会举办于隋代的(B)。A.长安B.洛阳C.张掖D.敦煌1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外商品交易会举办于(B)。A.汉代B.隋代C.唐代D.清代13.印度熬糖法引进于(C)。A.汉代B.元代C.唐代D.清代14.汉代阻截丝绸之路畅达的北方游牧民族主若是(C)。A.乌孙B.大宛C.匈奴D.月氏15.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由陆路转移到海路的根本源因是(C)。A.怛罗斯战斗的失败B.航海、造船水平的提高C.经济重心的南移D.瓷器出口的需要16.影响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由陆路转向海路的商品是(D)。A.丝绸B.铁器C.漆器D.瓷器17.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由陆路转向海路始于(D)。A.汉代B.魏晋南北朝C.宋代D.唐代18.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C)。A.广州B.泉州C.合浦D.宁波19.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是(C)。A.印度B.斯里兰卡C.阿拉伯半岛D.非洲20.宋代征收的对外贸易税最主要的是(B)。A.船税

B.货税C.船货税并征

D.引税21.南宋王朝发展外贸的最主要目的是(C)。A.扩大政治影响B.对外商一方面恩惠C.增加财政收入D.满足豪侈性开支的需要22.宋元时期,外籍商人担当市舶官员的口岸是(B)。A.广州B.泉州C.宁波D.杭州23.中国政府聘用外籍商人担当市舶官员的动机主要在于(C)。A.控制外商B.利用其贸易渠道C.招徕外商D.无奈之举24.沿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进口的最大宗货物是(C)。A.宝石B.皮毛C.香料D.纺织品25.担当南宋泉州市舶提举司的外籍商人是(C)。A.蒲亚里

B.蒲罗辛C.蒲寿庚

D.施那帷26.唐代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是(C)。A泉州

B.交州C.广州

D.宁波27.南宋时期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是(A)。A泉州

B.交州C.广州

D.宁波28.元代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是(A)。A泉州

B.交州C.广州

D.宁波29.郑和下西洋发生于(C

)。A.14世纪先期

B.14世纪后期C.15世纪先期

D.15世纪后期30.中外国国贸易管理法规最早颁行于(B?C?)。A.唐代

B.元代C.宋代

D.明朝31.澳门作为葡萄牙对华贸易的基地始于(A)。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32.明朝中国限制朝贡贸易的同意证制度是(B)。A.公凭B.勘合C.引票D.过所33.鸦片战前中国开放的唯一口岸是(C)。A.福州

B.上海C.广州

D.宁波34.鸦片战争前,中国出口到英国的最大宗货物是(C)。A.瓷器B.丝绸C.茶叶D.生丝35.茶叶大规模出口始于(D)。A.唐代B.宋代C明朝D.清代36.中英首次通商开始于(B)。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37.明后期管理外商来华贸易的机构是(A)。A.市舶司B.海关C.督饷馆D.海防馆38.明后期开放中国商人出海贸易的口岸是(B)。A.福州B.月港C.广州D.宁波39.鸦片战前督查管理外商在广州活动的机构是(C)。A.粤海关B.两广总督C.十三行D.广东水师40.乾隆年间来华进行贸易交涉的英国使团是(C)。A.都鲁使团B.科腾使团C.马噶尔尼使团D.阿美士德使团42.18世纪英国输华商品主若是(B)。A.羊毛B.毛纺织品C.棉纺织品D.棉花43.18世纪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B)。A.西班牙B.英国C.葡萄牙D.荷兰44.在清王朝激励粮食贸易政策下,成为中国在东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的国家是(D)。A.印尼B.越南C.柬埔寨D.泰国45.五口通商时期,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B)。A.美国B.英国C.德国D.日本46.中国由协议关税制度变为国定关税制度始于(C)年。A.1912B.1927C.1929D.193147.近代长远控制中外国汇市场的外资银行是(A)。A.汇丰银行B.德华银行C.花旗银行C.道胜银行48.甲午战前,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若是(A)。A.贷款B.外商独资C.中外合资D.中外合作49.近代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主若是(C)。A.五金制品B.丝织品C.棉纺织品D.面粉50.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籍总税务司由(A)担当。A.赫德B.梅乐和C.李泰国D.李度51.近代中国80年对外贸易对外贸易总数累计(B)。A.300亿美元B.500亿美元C.800亿美元D.1000亿美元52.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巅峰时期是(C)。A.甲午战后

B.抗战前C.一次世界大战

D.抗战后53.近代中国子口税水平为(D)。A.5%B.7.5%C.1%D.2.5%54.协议关税时期中国名义税率仅为(A)。A.5%B.7.5%C.3-4%D.2.5%55.1937-1945年,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D)。A.美国B.英国C.德国D.日本56..近代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主若是(C)。A.五金制品B.丝织品C.棉纺织品D.面粉57.近代中国生丝出口的国际竞争者最主要的是(B)。A.法国

B.日本C.西班牙

D.意大利58.鸦片贸易合法化始于(B)。A.第一次鸦片战后B.第二次鸦片战后C.甲午战后D.八国联军侵华59.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合约是(C)。A.《南京合约》

B.中英《天津合约》C.《中英通商章程善后合约》

D《中英烟台合约》60.中国关税自主权恢复于(C

)。A.清末

B.北洋政府时期C.公民党政府时期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61.抗战时期控制国统区战略性矿产品出口的机构是(C

)。A.贸易委员会

B.军事委员会C.资源委员会

D.中华中兴企业62.未在近代中国入侵租借地的国家是(B)。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63.近代世界市场上,中国生丝的主要竞争者是(D)。A.英国B.美国C.印度D.日本64.近代世界市场上,中国茶叶的主要竞争者是(C)。A.英国B.美国C.印度D.日本65.近代中国开始利用侨资始于(A)A.鸦片战后B.甲午战后C.北洋政府时期D.公民党政府时期66.中国宣告全面按商品记录的海关贸易报告始于(C)。A.1859年B.1864年C.1868年D1929年67.协议关税时期中国实质关税水平仅为(A)。A.3%~4%

B.2.5%C.5%

D.7.5%70.甲午战前,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是(A)。A.商业银行借款B外商直接投资C.刊行国际债券D外国政府借款71.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平衡状况是(A)。A.顺差B逆差C.大体平衡D没有统计72.华侨碰到中国政府保护始于(B)。A.明朝B洋务运动后C.甲午战后D公民党政府时期73.近代中外合资企业合法化始于(B)。A.鸦片战后B.甲午战后C.辛亥革命后D.公民党统治时期74.近代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长远掌握在(A)手中。A.英国B.美国C.日本D.法国75.中国公民党政府推行国定关税政策的最大阻力来自(D)。A.美国B.英国C.德国D.日本76.战时对外贸易统制政策推行于(C)。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B.九一八事变后C.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77..近代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始于(D)。A.1840年

B.19世纪50年代C.19世纪60年代

D.19世纪70年代78.中国的第一个以促进工商业发展为职能的国家机构—商部成立于(A)。A.甲午战后

B.抗战前C.一次世界大战

D.抗战后79.抗战时期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主要经营者是(D)。A.洋行

B置办C.私营进出口企业

D国营进出口企业80.甲午战后,中国填充对外贸易逆差的最主要手段是(D)。A.侨汇B.金银的输出C.国际救援D.外商在华投资81.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伙伴是(C)。A.美国B.英国C.苏联D.亚非发展中国家82..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对公民经济发挥了(B)的作用。A.发动机B.调剂余缺C.优化资源配置D.发挥比较优势20世纪50年代,中国技术引进的主要本源是(B)。A.东欧

B.苏联C.日本

D.西欧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D)。A.劳动密集产品

B.技术密集产品C.资本密集产品

D.农矿产品85.1995年以来我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是(B)。A.农产品

B.机电产品C.纺织品

D.轻工业品86.20世纪80年代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本源是(B)。A.美国B.香港地区C.欧洲国家D.东南亚中国加入WTO始于(C)。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88.对外贸易经营权由审批制转为自动登记制始于(D)。A.1978年B.1994年C.1998年D.2004年二、多项选择题1.汉以前推动丝绸之路交通道路形成的主要力量是(AB)。A.民族迁徙B.军事征服C.政府推动D.自然因素2.丝绸之路畅达前中外贸易的特点是(ABD)。A.民间性B.不经常性C.政府推动D.边境辗转性3.丝绸之路畅达后中外贸易的特点是(ABC)。A.官方性B.经常性C.直接性D.一方面性4.汉以前推动帕米尔以东丝绸之路交通道路形成的主要游牧民族有(BC)。A.匈奴B.月氏C.乌孙D.突厥5.过所制度推行的朝代有(BCD)。A.汉代B.魏晋C.隋代D.唐代6.沿丝绸之路中国输出的技术主要有(ACD)。A.印刷术

B.养蚕缫丝术C.指南针

D.造纸术7.沿丝绸之路,中国古代自罗马输入的商品主要有(CD)。A.战马B.毛皮C.毛织品D.玻璃器8.沿丝绸之路引进的植物品种主要有(ACD)。A.葡萄B.梨C.苜蓿D.黄瓜9.汉代中国出口的大宗货物主要有(CD)。A.瓷器

B.生丝C.铁器

D.丝绸10.沿丝绸之路中国进口的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商品主要有(AD)。A.良种马

B.珍禽异兽C.宝石

D.植物新品种11.唐代推行积极激励外国贸易政策的动机主要在于(

AB

)。A.增加财政收入

B.满足国内豪侈性开支的需要C.提高国际地位

D.发展经济12.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由陆上丝路转移到海上丝路的原因包括(ABC)。A.怛罗斯战斗的失败B.航海、造船水平的提高C.经济重心的南移D.东南亚国家的要求13.元代官方贸易的主要方式有(ACD)。A.朝贡贸易B.互市贸易C.官本船贸易D.斡脱贸易14.明朝推行严格限制的外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AB)。A.自然经济形态

B.对外贸易外面环境恶化C.排外心理D.对外国市场的依赖度降低15.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航线连接的今天国家有(ABD)。A.朝鲜

B.日本C.菲律宾

D.韩国16.明后期征收的对外贸易税包括(ABD)。A.水饷

B.加增饷C.统税

D.陆饷17.明朝市舶制度衰落主要表现在(

BCD

)。A.勘合制度的推行

B.市舶机构不牢固C.市舶司职能萎缩

D.市舶机构数量减少18.明朝中白日走私贸易??嚣张的主要原因有(

ABD

)。A.朝贡贸易限制严格B.日本市场需求大C.日本政府的激励D.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19.鸦片战前中英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ABC)。A.中国自然经济形态B.英国商品缺乏竞争力C.中国对外贸易限制政策D.英国对外贸易限制20.十三行的职能主要有(ABD)。A.承保税饷B.代购代销商货C.制定价格D.督查管理外商21.清王朝推行多口通商政策时期成立海关的口岸有(ABC)。A.广州B.宁波C.厦门D.天津22.近代外商在华享受的特权主要表现在(ABD)。A.协议关税B.片面最惠国待遇C.统税D.领事裁判权23.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包括(BCD)。A.世界市场颠簸

B.落后的进出口商品结构C.西方列强的超经济抢劫

D.洋行对价格的控制24.19世纪中国进口的大宗货物有(AB)。A.纺织品B.鸦片C.机器设备D.汽油25.抗战时期中国易货偿债贸易的三大伙伴包括(ACD)。A.英国B.法国C.苏联D.美国26近.代外商在华享受的一方面优惠待遇主要表现在(ABD)。A.关税

B.子口税C.统税

D.最惠国待遇27.近代上海取代广州中国对外贸易第一大港地位的原因主要在于(

AB

)。A.地理地址优越

B.传统权益较弱C.政府的帮助

D.合约的规定28.近代第一批通商口岸包括(BD)。A.南京

B.广州C.泉州

D.上海29.担当近代中国总税务司的外籍人员有(

BCD

)。A.威妥玛

B.李泰国C.赫德

D.李度30.协议关税时期中国内地关税主要有(

ABC

)。A.子口税

B.常关税C.厘金

D.统税31.19世纪末在华入侵租借地的国家主要有(

ACD

)。A.英国

B.美国C.德国

D.俄国32.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经营主体有(ACD)。A.洋行B.置办C.私营进出口商D.官僚进出口商33.清末自行开放的通商口岸包括有(AD)。A.秦皇岛

B.大连C.青岛

D.济南34.近代填充对外贸易逆差的主要手段有(

ABD

)。A.侨汇

B.金银的输出C.国际救援

D.外商在华投资35.日本占有时期,我国台湾省大宗出口货物主要有(ABC)。A.粗糖B.大米C.纺织品D.烟草36.抗战时期公民党政府创办的国营外贸企业包括(ABC)。A.富华企业B.中兴企业C.中国茶叶企业D.孚中企业37.近代丝茶等大宗出口商品在国际竞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有(ABC)。A.技术落后B.缺乏政府支持C.生产成本高D.以次充好38.近代中国沿边开放的外来压力来自(BD)。A.美国B沙皇俄国C.日本D.英国39.北洋政府利用外资的教训主若是(BCD)。A.利用外资领域过宽B.未对合资企业进行有效监控C.未考虑自己的偿债能力D.同意官员创办中外合资企业40.新中国对外贸易成立的路子(

ACD

)。A.充公官僚资本的对外贸易

B.成立中外合资企业C.新建国营进出口企业

D.改造私营进出口41.改革开放后,我国成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有(AD)。A.深圳

B.海南C.浦东

D.珠海42.中国对外贸易系统初步改革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ABC

)。A.放权让利

B.由计划控制到商业控制C.由隐性保护到显性保护

D.外贸承包经营制43.“入世”后,外商直接投资表现出新特点(

ABC

)。A.保持较大规模

B.跨国企业投资显然增加C.投资质量进一步提高

D.投资主要集中于中西部三、判断题(以下答案来自答疑系统)1.丝绸之路这一看法是由瑞典学者高雅赫定第一提出的。(F)2.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中外各国间即成立起正式的官方关系。(T)3.伊朗在出中国后的丝绸之路上处于咽喉要地。(T)4.丝绸之路这一看法是由瑞典学者李希霍芬第一提出的。(F)5.丝绸之路的形成是各国政府推动的产物。(F)6.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中外各国间即成立起正式的官方关系。(F)7.养蚕缫丝技术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最大的技术贡献。(F)8.汉武帝派遗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动机即在于发展对外贸易。(F)9.广义的西域是指今天新疆南部。(F)10.过所制度始于魏晋时期。(T)11.早在丝绸之路畅达前中国丝绸已经被贩运到境外了。(T)1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外商品交易会发生于隋代。(T)1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外商品交易会于隋代的长安举办。(F)14.西方玻璃制造技术引进开始于唐代。(F)15.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贸易道路。(T)16.中国对外贸易重心由陆路转移到海路始于公元8世纪中叶。(T)17.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西向终点是波斯湾。(F)18.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西向终点是波斯湾。(T)19.汉代时期,广州尚不是中国海路贸易的主要口岸。(T)20.徐闻和合浦是汉代中国海路贸易的主要港口。(T)21.汉唐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T)22.海上丝绸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涉及的范围更广。(T)23.宋元时期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伙伴是阿拉伯(T)24.中外国国贸易开始立法管理始于唐代(F)25.“蕃坊”制度开始于宋代。(F)26.古代的“蕃坊”制度即近代的“租界”。(F)27.中国瓷器的大规模出口始于唐后期。(T)28.唐代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是广州。(T)29.中国古代外国贸易管理制度市舶制度始于宋代(F)30.南宋时期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是广州。(F)31.元代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是泉州。(T)32.明朝经过“勘合”制度激励朝贡贸易的发展。(F)33.明朝先期中国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方式是朝贡贸易。(T)34.明朝“海禁”政策主若是禁止中国商人出海贸易。(F)35.明朝“海禁”政策主若是禁止外国商人来华贸易。(F)36.郑和下西洋是对“海禁”政策的打破。(F)37.明先期存在的民间贸易主要方式是走私。(T)38.明朝后期的开海贸易政策是对对外贸易严格限制政策的打破。(F)39.康熙帝明确提出了“对外贸易无用论”。(F)40.荷兰对明朝贸易的基地主若是巴达维亚。(T)41.乾隆帝认为对外贸易是对西方人的一方面恩惠。(T)42.从事“大帆船贸易”的主若是葡萄牙商人。(F)43.“对外贸易无用论”是清先期对外贸易的主流思潮。(T)44.从康熙年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开始推行海关管理。(T)45.清先期对外贸易税收仍旧是征收实物税。(F)46.17世纪,中国与美洲间的贸易主要控制在葡萄牙人手中。(T)47.元代官方贸易方式不限于朝贡贸易。(T)48.茶叶的大规模外销始于清先期。(T)49.16世纪后最早来华贸易的欧洲国家是英国。(F)50.鸦片战前中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F)51.甲午战前,中国沿边口岸已被迫开放。(T)52.甲午战前,中国平衡对外贸易逆差的手段是外商在华投资。(F)53.抗战爆发后,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即被日自己剥夺。(F)5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