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微生物基础教案课件_第1页
药学微生物基础教案课件_第2页
药学微生物基础教案课件_第3页
药学微生物基础教案课件_第4页
药学微生物基础教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学微生物基础教案上课时间:200年月日授课内容:菌种的选育及保藏技术授课人:任教班级:2005级班课时:课型:教学媒体:药学微生物基础教案上课时间:200年月1教学目标:

1、熟悉遗传、变异、质粒和突变的概念。

2、熟知菌种保藏的原理及方法,熟知菌种退化的判断。

3、知道突变的主要特征,菌种选育的常用方法。菌种分离纯化的操作。教学重点:1、遗传、变异、质粒和突变的概念2、菌种保藏的原理及方法,菌种退化的判断教学难点:突变及退化,菌种分离纯化的操作。教学目标:

1、熟悉遗传、变异、质粒和突变的概念。

2、2第四章菌种的选育及保藏技术第一节理论基础

一、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遗传性是能维持微生物物种间的相对稳定。

变异性通过变异可以不断形成变种和新种,促进了微生物物种的进化。(一)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1.染色体-

2.质粒-第四章菌种的选育及保藏技术第一节理论基础

一、微生3核质-染色体质粒核质-染色体质粒4(二)微生物变异的类型1.表型变异

指微生物在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发生暂时的形态、生理等特性的改变,当环境条件复原时,又能恢复原有的特性。是可逆的不可遗传的。2.遗传型变异

指微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DNA发生了结构改变,从而引起微生物某些性状发生改变的特性。这种变异是不可逆的,但可以稳定地遗传。(二)微生物变异的类型1.表型变异

指微生物在生活环5二、基因及基因工程(一)基因及突变

基因是微生物体内有自我复制能力的遗传功能单位,是具有特定核苷酸排列顺序的DNA片段。构成DNA的四种核苷酸具有特定的排列顺序,每个基因在DNA中各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对遗传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DNA中四种核苷酸的结构、排列顺序、数目发生改变时,就会导致生物体的表型发生稳定的、可遗传的改变,称为突变。二、基因及基因工程(一)基因及突变

基因是微生物体6突变包括:1.基因突变

是由于DNA链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发生置换、插入或丢失而引起的,是DNA分子小的损伤,又称点突变。2.染色体畸变

是染色体结构上的改变,涉及大段的DNA的缺失、重复、倒位、异位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是DNA大的损伤,通常是至死的。突变包括:1.基因突变

是由于DNA链上的一对或7突变的主要特征:(1)突变具有稳定的可遗传性。

(2)突变具有可逆性。

(3)突变具有稀少性。

(4)突变具有独立性和不对应性。

(5)突变具有自发性和诱发性。突变分为正突变和负突变。正突变即发生了人们所需要的性状改变。负突变则相反,表现为菌种的退化和死亡。突变的主要特征:(1)突变具有稳定的可遗传性。

(2)突变具8(二)基因重组

将一个个体内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个体的细胞内,使两个不同细胞的基因重新组合产生出新的DNA分子的过程称为基因重组。

(三)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用人工的方法把某一供体中的基因提取出来,然后将其转接在载体(质粒、噬菌体、病毒)上,再将载体导入受体细胞,使该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表达和遗传。(二)基因重组

将一个个体内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个体9(四)菌种的选育

1.自然选育

利用自发突变的原理,通过对菌种的分离培养来筛选菌株的过程。

2.诱变育种

采用不同的理化或生物诱变剂处理菌种,以诱发各种遗传突变,然后经过筛选,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实变株的过程称为诱变育种。(四)菌种的选育

1.自然选育

利用自发突变的10诱变育种的全过程包括:出发菌株的选择、菌悬液的制备、诱变剂及其剂量的选择、适当的诱变处理方式方法、突变株的分离筛选。

3.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指两个不同基因型的亲株通过接合或吻合,让其不同菌株的基因重新组合于同一个重组体中,形成新的遗传型个体的过程。诱变育种的全过程包括:出发菌株的选择、菌悬液的制备、诱变剂及11三、菌种保藏

目的是尽量保持菌种的存活率,保持其优良的遗传性状,防止退化及污染杂菌。

原理是根据不同菌种的生理、生化特点,创造条件使菌体的代谢活动处于休眠状态。

(一)菌种保藏的方法三、菌种保藏目的是尽量保持菌种的存活率,保持其优良的遗传12保藏方法主要原理设备条件适宜菌种保藏期特点斜面低温保藏法低温4℃冰箱各大类3~6月简便、短时,易污染退化液体石蜡保藏法①低温缺氧4℃冰箱无菌石蜡油各大类②1~2年简便、短时须直立放置砂土保藏法低温干燥缺营养4℃冰箱或室温产饱子类1~10年简便有效较长时间易退化变异冷冻干燥保藏法低温、干燥、缺氧保护剂、整套冷冻设备各大类5~15年长时高效,但繁杂,技术要求高保藏方法主要原理设备适宜保藏期特点斜面低温13(二)菌种的退化和复壮当变异导致生产菌种典型性状改变如生长缓慢、生产能力下降或对不良环境条件抵抗力下降,对营养需求改变等,称为菌种的退化。1菌种退化的原因(1)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结果是造成菌种体内DNA的损伤,从而造成其遗传性状的改变。如果是负变则直接导致菌种的退化;如果是正变则可能得到高产量的突变株,一旦发生回复突变或新的负变而失去高产能力,也就是导致菌种的退化。

(2)传代次数的影响菌种传代的次数越多,变异的频率越高。

(3)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通常指培养基成分、温度、湿度、PH和通气条件等,它们对菌种的生长、代谢能力影响很大。

(二)菌种的退化和复壮当变异导致生产菌种典型性状改变如生142.菌种的复壮及措施

防止菌种退化的主要措施有:用相应的方法和手段使已退化的菌种恢复原有性状及生产能力,称为菌种的复壮。(1)分离纯化

(2)控制传代次数

(3)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

(4)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尽量避免菌种的退化。2.菌种的复壮及措施防止菌种退化的主要措施有:用相应15(三)菌种保藏管理程序

1.菌种的收集

2.菌种的核对

3.菌种保藏信息管理

4.保藏菌种的质量检查

5.菌种保藏工作人员要求

四、菌种保藏机构(三)菌种保藏管理程序

1.菌种的收集

2.菌种的核对

3.16第二节菌种的复壮操作

一、菌种退化的判断操作

(一)操作原理通过对菌种斜面菌落生长形态特征的观察、培养特性及代谢产物的比较,进行菌种退化与否的判断。

(二)操作方法1.斜面菌落形态退化的判断

首先应检查培养基及环境条件等外因是否改变,排除表型变异。其次,检查是否有杂菌污染。

2.菌种培养特性退化的判断

(1)菌体形态显微观察

(2)取培养液用PH计测量其酸碱度

(3)取培养液用刻度离心管离心,测量菌体体积(菌浓)

3.比较次级代谢产物第二节菌种的复壮操作

一、菌种退化的判断操作

(一)操作原17注意事项:

①在培养基及其它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现上述不正常现象,也有可能是杂菌污染造成的,因此接种或转种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同时应经常清洁消毒环境。排除因污染杂菌而导致培养物生长不良。

②在培养基及其它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现上述不正常现象,也有可能是噬菌体污染造成的,应进行环境中噬菌体检查。③环境中噬菌体检查操作:

将正常菌种液体培养物与该菌的斜面培养基以1:10体积比混合,摇匀后倒制成混合菌平板,打开放置在操作环境中合适位置(一般在四角及中间各放置一个,数量视空间体积大小而定)30分钟,将平板置于合适的温度和时间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或有无噬菌斑产生。注意事项:

①在培养基及其它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现上述18(三)结论

通过对菌种斜面菌落生长形态特征的观察、培养特性及代谢产物的比较,先检查环境条件是否改变,是否污染杂菌和噬菌体,再检查菌种的传代次数,保藏时间和保藏方法,即可作出菌种退化与否的判断。(三)结论

通过对菌种斜面菌落生长形态特征的观察、19菌种分离纯化操作流程图待分离菌种菌悬液的制备平板分离纯培养发酵瓶发酵瓶摇瓶复试高产菌株生产罐上试验菌种保藏菌种分离纯化操作流程图待菌悬液的制备平板分离纯培养发酵瓶发酵20二、菌种分离纯化操作(一)操作原理

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发突变的原理,采用平板分离的方法,筛选排除衰变型菌落,从中选择维持或提高生产水平的菌株,达到纯化、复壮菌种,稳定生产的目的。(二)操作过程

1.菌悬液的制备

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将斜面菌体或孢子洗下来,制成菌悬液,经一定浓度稀释后,在平板上进行菌落活计数。

2.平板分离

根据计数结果,定量稀释后制成菌浓度为50~200个/ml单细胞的菌悬液,取0.1ml注入平皿,再倒入适量培养基,摇匀,制成混(合)菌平板,培养后长出分离的单菌落。二、菌种分离纯化操作(一)操作原理

利用微生物在213.纯培养取分离培养后长出的各型单菌落,接种斜面,培养。4.初筛将成熟的斜面菌种对应接入发酵瓶,摇床发酵一段时间,测定各菌落生产性能(如抗生素发酵位)。5.复筛挑选初筛中高单位菌株的5%~20%,进行摇瓶复试,最好使用母瓶,发酵瓶两级发酵,重复3~5次,分析确定产量水平。初、复筛都要同时以正常生产菌种作对照,复筛出的菌株产量应比对照菌株提高5%以上,并经过糖,氮代谢的考察,合格后在生产罐上试验。

6.菌种保藏将复筛后得到的高单位菌株制成沙土管,冷冻管或用其它方法保藏。3.纯培养取分离培养后长出的各型单菌落,接种斜面,培养。522第三节菌种保藏操作

一、沙土保藏法的操作

二、真空干燥冷冻保藏法的操作

三、斜面低温保藏操作四、液体石蜡保藏操作

试管熔封保藏法补充甘油冷冻管保藏法第三节菌种保藏操作一、沙土保藏法的操作二、真空干燥冷冻23甘油冷冻管保藏法

其保藏原理是低温或缺乏营养。方法是将待保藏菌接种至平板或琼脂斜面,适宜温度下培养适宜时间后(细菌需要24~48h的培养物,酵母菌需要72h的培养物,形成孢子的微生物则宜保藏孢子,放线菌和丝状真菌则应培养7~10d),用无菌接种环轻轻刮取菌苔,并通过接种环与试管壁之间的轻轻摩擦而使细菌充分扩散到预先装于试管中的无菌蒸馏水中,调整菌液浓度,使其等同于麦氏比浊管第10号管,向已制备好的菌悬液中加入等体积、浓度为20%的无菌甘油,得到10%甘油菌悬液。甘油冷冻管保藏法其保藏原理是低温或缺乏营养。方法是将待24注意甘油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细菌细胞渗透压,引起细菌死亡。轻轻振摇小管,使内容物充分混合,分装于无菌小试管,制好的甘油冷冻管最好在-30℃条件下贮存,从冷冻之日起一般可保存2年。该保藏管制法简单,保存不占太多位置。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使用纯菌悬液而不是含有培养基的增菌液,这样可保证不带入培养基营养成分;同时菌液浓度要达到10%,以防止在长时间保存中不至于因自然死亡后造成菌数下降过量。保存厌氧菌和霉菌不宜采用该法。注意甘油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细菌细胞渗透压,引起细菌死亡25小结:

1、遗传、变异、突变和质粒的概念

2、菌种保藏的原理及常用方法

3、遗传变异的类型和突变的主要特征

4、菌种选育的常用方法

1、菌种退化的判断。

2、菌种分离纯化的操作。

作业:

P:835、6

p:831、2、、3、4小结:

1、遗传、变异、突变和质粒的概念

2、菌种保藏的原理26药学微生物基础教案上课时间:200年月日授课内容:菌种的选育及保藏技术授课人:任教班级:2005级班课时:课型:教学媒体:药学微生物基础教案上课时间:200年月27教学目标:

1、熟悉遗传、变异、质粒和突变的概念。

2、熟知菌种保藏的原理及方法,熟知菌种退化的判断。

3、知道突变的主要特征,菌种选育的常用方法。菌种分离纯化的操作。教学重点:1、遗传、变异、质粒和突变的概念2、菌种保藏的原理及方法,菌种退化的判断教学难点:突变及退化,菌种分离纯化的操作。教学目标:

1、熟悉遗传、变异、质粒和突变的概念。

2、28第四章菌种的选育及保藏技术第一节理论基础

一、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遗传性是能维持微生物物种间的相对稳定。

变异性通过变异可以不断形成变种和新种,促进了微生物物种的进化。(一)微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1.染色体-

2.质粒-第四章菌种的选育及保藏技术第一节理论基础

一、微生29核质-染色体质粒核质-染色体质粒30(二)微生物变异的类型1.表型变异

指微生物在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发生暂时的形态、生理等特性的改变,当环境条件复原时,又能恢复原有的特性。是可逆的不可遗传的。2.遗传型变异

指微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DNA发生了结构改变,从而引起微生物某些性状发生改变的特性。这种变异是不可逆的,但可以稳定地遗传。(二)微生物变异的类型1.表型变异

指微生物在生活环31二、基因及基因工程(一)基因及突变

基因是微生物体内有自我复制能力的遗传功能单位,是具有特定核苷酸排列顺序的DNA片段。构成DNA的四种核苷酸具有特定的排列顺序,每个基因在DNA中各占有一个特定的位置,对遗传起着决定性作用。

当DNA中四种核苷酸的结构、排列顺序、数目发生改变时,就会导致生物体的表型发生稳定的、可遗传的改变,称为突变。二、基因及基因工程(一)基因及突变

基因是微生物体32突变包括:1.基因突变

是由于DNA链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发生置换、插入或丢失而引起的,是DNA分子小的损伤,又称点突变。2.染色体畸变

是染色体结构上的改变,涉及大段的DNA的缺失、重复、倒位、异位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是DNA大的损伤,通常是至死的。突变包括:1.基因突变

是由于DNA链上的一对或33突变的主要特征:(1)突变具有稳定的可遗传性。

(2)突变具有可逆性。

(3)突变具有稀少性。

(4)突变具有独立性和不对应性。

(5)突变具有自发性和诱发性。突变分为正突变和负突变。正突变即发生了人们所需要的性状改变。负突变则相反,表现为菌种的退化和死亡。突变的主要特征:(1)突变具有稳定的可遗传性。

(2)突变具34(二)基因重组

将一个个体内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个体的细胞内,使两个不同细胞的基因重新组合产生出新的DNA分子的过程称为基因重组。

(三)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用人工的方法把某一供体中的基因提取出来,然后将其转接在载体(质粒、噬菌体、病毒)上,再将载体导入受体细胞,使该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复制、表达和遗传。(二)基因重组

将一个个体内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个体35(四)菌种的选育

1.自然选育

利用自发突变的原理,通过对菌种的分离培养来筛选菌株的过程。

2.诱变育种

采用不同的理化或生物诱变剂处理菌种,以诱发各种遗传突变,然后经过筛选,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实变株的过程称为诱变育种。(四)菌种的选育

1.自然选育

利用自发突变的36诱变育种的全过程包括:出发菌株的选择、菌悬液的制备、诱变剂及其剂量的选择、适当的诱变处理方式方法、突变株的分离筛选。

3.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指两个不同基因型的亲株通过接合或吻合,让其不同菌株的基因重新组合于同一个重组体中,形成新的遗传型个体的过程。诱变育种的全过程包括:出发菌株的选择、菌悬液的制备、诱变剂及37三、菌种保藏

目的是尽量保持菌种的存活率,保持其优良的遗传性状,防止退化及污染杂菌。

原理是根据不同菌种的生理、生化特点,创造条件使菌体的代谢活动处于休眠状态。

(一)菌种保藏的方法三、菌种保藏目的是尽量保持菌种的存活率,保持其优良的遗传38保藏方法主要原理设备条件适宜菌种保藏期特点斜面低温保藏法低温4℃冰箱各大类3~6月简便、短时,易污染退化液体石蜡保藏法①低温缺氧4℃冰箱无菌石蜡油各大类②1~2年简便、短时须直立放置砂土保藏法低温干燥缺营养4℃冰箱或室温产饱子类1~10年简便有效较长时间易退化变异冷冻干燥保藏法低温、干燥、缺氧保护剂、整套冷冻设备各大类5~15年长时高效,但繁杂,技术要求高保藏方法主要原理设备适宜保藏期特点斜面低温39(二)菌种的退化和复壮当变异导致生产菌种典型性状改变如生长缓慢、生产能力下降或对不良环境条件抵抗力下降,对营养需求改变等,称为菌种的退化。1菌种退化的原因(1)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结果是造成菌种体内DNA的损伤,从而造成其遗传性状的改变。如果是负变则直接导致菌种的退化;如果是正变则可能得到高产量的突变株,一旦发生回复突变或新的负变而失去高产能力,也就是导致菌种的退化。

(2)传代次数的影响菌种传代的次数越多,变异的频率越高。

(3)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通常指培养基成分、温度、湿度、PH和通气条件等,它们对菌种的生长、代谢能力影响很大。

(二)菌种的退化和复壮当变异导致生产菌种典型性状改变如生402.菌种的复壮及措施

防止菌种退化的主要措施有:用相应的方法和手段使已退化的菌种恢复原有性状及生产能力,称为菌种的复壮。(1)分离纯化

(2)控制传代次数

(3)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

(4)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尽量避免菌种的退化。2.菌种的复壮及措施防止菌种退化的主要措施有:用相应41(三)菌种保藏管理程序

1.菌种的收集

2.菌种的核对

3.菌种保藏信息管理

4.保藏菌种的质量检查

5.菌种保藏工作人员要求

四、菌种保藏机构(三)菌种保藏管理程序

1.菌种的收集

2.菌种的核对

3.42第二节菌种的复壮操作

一、菌种退化的判断操作

(一)操作原理通过对菌种斜面菌落生长形态特征的观察、培养特性及代谢产物的比较,进行菌种退化与否的判断。

(二)操作方法1.斜面菌落形态退化的判断

首先应检查培养基及环境条件等外因是否改变,排除表型变异。其次,检查是否有杂菌污染。

2.菌种培养特性退化的判断

(1)菌体形态显微观察

(2)取培养液用PH计测量其酸碱度

(3)取培养液用刻度离心管离心,测量菌体体积(菌浓)

3.比较次级代谢产物第二节菌种的复壮操作

一、菌种退化的判断操作

(一)操作原43注意事项:

①在培养基及其它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现上述不正常现象,也有可能是杂菌污染造成的,因此接种或转种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同时应经常清洁消毒环境。排除因污染杂菌而导致培养物生长不良。

②在培养基及其它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现上述不正常现象,也有可能是噬菌体污染造成的,应进行环境中噬菌体检查。③环境中噬菌体检查操作:

将正常菌种液体培养物与该菌的斜面培养基以1:10体积比混合,摇匀后倒制成混合菌平板,打开放置在操作环境中合适位置(一般在四角及中间各放置一个,数量视空间体积大小而定)30分钟,将平板置于合适的温度和时间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或有无噬菌斑产生。注意事项:

①在培养基及其它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现上述44(三)结论

通过对菌种斜面菌落生长形态特征的观察、培养特性及代谢产物的比较,先检查环境条件是否改变,是否污染杂菌和噬菌体,再检查菌种的传代次数,保藏时间和保藏方法,即可作出菌种退化与否的判断。(三)结论

通过对菌种斜面菌落生长形态特征的观察、45菌种分离纯化操作流程图待分离菌种菌悬液的制备平板分离纯培养发酵瓶发酵瓶摇瓶复试高产菌株生产罐上试验菌种保藏菌种分离纯化操作流程图待菌悬液的制备平板分离纯培养发酵瓶发酵46二、菌种分离纯化操作(一)操作原理

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发突变的原理,采用平板分离的方法,筛选排除衰变型菌落,从中选择维持或提高生产水平的菌株,达到纯化、复壮菌种,稳定生产的目的。(二)操作过程

1.菌悬液的制备

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缓冲液,将斜面菌体或孢子洗下来,制成菌悬液,经一定浓度稀释后,在平板上进行菌落活计数。

2.平板分离

根据计数结果,定量稀释后制成菌浓度为50~200个/ml单细胞的菌悬液,取0.1ml注入平皿,再倒入适量培养基,摇匀,制成混(合)菌平板,培养后长出分离的单菌落。二、菌种分离纯化操作(一)操作原理

利用微生物在473.纯培养取分离培养后长出的各型单菌落,接种斜面,培养。4.初筛将成熟的斜面菌种对应接入发酵瓶,摇床发酵一段时间,测定各菌落生产性能(如抗生素发酵位)。5.复筛挑选初筛中高单位菌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