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欧洲近代文化第四讲欧洲近代文化1一、文艺复兴运动(一)发生时期14世纪初—17世纪中期三百年间,以此为标志,西欧进入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近代历史阶段(二)背景原因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沿海各贸易城市经济发达较早,产生了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为自身发展,他们不仅要用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还需用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来反对封建和宗教的精神桎梏13世纪欧洲封建主义重要支柱开始动摇,民间文学、下层教士创作和城市大学中的异端思想都为文艺复兴的精神变革提供一定养分一、文艺复兴运动(一)发生时期2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造成灿烂辉煌的希腊文化遗产向西欧天主教社会大量流归,引发西欧人对古典文化的全面模仿和复兴15世纪末环球航海和地理大发现的成功,向西欧各国打开了世界的资本和市场,促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资产阶级迅速发展为最有经济实力的社会力量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造成灿3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4(二)内容成就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绘画与雕塑佛罗伦萨画派乔托(1267-1337):欧洲绘画之父画派奠基人:马萨乔1401-1428)、菲利普·布鲁涅列斯奇(1377-1446)、多纳太罗(1386-1466);黄金时代:乌切洛(1397-1475)、波提切利(1445-1510);艺术三杰:达芬奇(1452-1519):《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1475-1564):《大卫》《摩西》《创世纪》《末日审判》拉斐尔(1483-1520):《西斯廷圣母像》《雅典学院》(二)内容成就5威尼斯画派奠基人:贝里尼父子三人;乔凡尼·贝利尼(1430-1516);盛期:乔尔乔内(1477-1510)与提香(1488-1576);后期:丁托列托(1518-1594)与韦罗内斯(1528-1588);威尼斯画派62.文艺复兴时期各国文学和历史、政治学意大利文学三杰和史学政治学人物但丁(1265—1321):叙事长诗《神曲》彼得拉克(1304—1374):抒情诗集《歌集》薄伽丘(1313—1375):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布鲁尼(1269—1444):《弗洛伦萨史》马雅可夫斯基(1469—1527):《君主论》其他国家文学成就法国拉伯雷、蒙田英国乔叟、莎士比亚西班牙塞万提斯2.文艺复兴时期各国文学和历史、政治学7文艺复兴后期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哥白尼:太阳中心论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笛卡尔:解析几何创始人、理性主义哲学传世人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唯物主义和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鼻祖”文艺复兴后期的自然科学和哲学8洛伦佐·德·梅第奇 佛罗伦萨统治者和艺术家的赞助人。洛伦佐·德·梅第奇9
乔托:逃出埃及
乔托:逃出埃及10
乔托:犹大之吻
乔托:犹大之吻11乔托:哀悼基督乔托:哀悼基督12马萨乔:收税银马萨乔:收税银13菲利普·布鲁涅列斯基:弗洛伦萨花之圣母大教堂菲利普·布鲁涅列斯基:弗洛伦萨花之圣母大教堂14波提切利:春波提切利:春15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16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17米开朗基罗:大卫米开朗基罗:大卫18米开朗基罗:摩西米开朗基罗:摩西19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20梵蒂冈西斯廷大教堂梵蒂冈西斯廷大教堂21西斯廷顶画壁画全景西斯廷顶画壁画全景22米开朗基罗:创世纪米开朗基罗:创世纪23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24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25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26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27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28拉斐尔拉斐尔29拉斐尔:西斯廷圣母拉斐尔:西斯廷圣母30拉斐尔:圣母的婚礼拉斐尔:圣母的婚礼31拉斐尔:雅典学院拉斐尔:雅典学院32达芬奇自画像达芬奇自画像33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34可拆卸的大炮可拆卸的大炮35自行汽车自行汽车36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37有翼滑翔机有翼滑翔机38达芬奇:岩壁圣母达芬奇:岩壁圣母39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40达芬奇:蒙娜丽莎达芬奇:蒙娜丽莎41乔凡尼·贝利尼:圣母子乔凡尼·贝利尼:圣母子42乔凡尼·贝利尼:裸女照镜乔凡尼·贝利尼:裸女照镜43乔凡尼·贝利尼:众神聚宴乔凡尼·贝利尼:众神聚宴44乔尔乔内:酣睡的维纳斯乔尔乔内:酣睡的维纳斯45莎士比亚莎士比亚46伽利略伽利略47(四)精神实质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最初是指文艺复兴时期一批专门研究修辞学、文法、历史、诗歌和伦理学等所谓人文学的学者,他们以精通古典文化著称,依据感性原则来取舍古典文化其精神实质是人性解放,讴歌被基督教贬抑的自然人性和世俗生活,目的是把人对自然欲望的满足和感官享乐由教士阶层的偷摸行为变成所有人理直气壮的行为其特点是利用罗马教会的保护来揭露基督教信仰和道德的虚伪性,其终极目的不是否定基督教信仰,而是用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世俗主义因素来充实在基督教,使之更接近“人”的要求(四)精神实质人文主义48(五)意义影响文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旗帜,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高涨,成为西欧历史转折的重要标志对近代欧洲各民族国家语言文化运动到来和后来17世纪的古典主义运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及整个资产阶级文化都具有启迪作用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产生了一批时代巨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创了世界文明新篇章,促进科学上的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是继古希腊罗马以来人类文明史上又一高峰,具有里程碑意义(五)意义影响49二、宗教改革:新教兴起(一)德国宗教改革1.兴起原因:矛头直指罗马教会罗马教会长期掌握在南方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人手中;教会的腐化堕落,对信仰的亵渎;对北方民族长期精神统治和经济盘剥;与日耳曼诸侯们所结的宿怨二、宗教改革:新教兴起(一)德国宗教改革502.引发事件:“完全赎罪券”3.领导人物:马丁·路德4.理论著作:论战宣言《九十五条论纲》;改革三大论著《致德意志基督徒贵族公开信》《教会被囚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5.革新主张:抨击荒唐的赎罪教义断言圣经权威的至高无上辩论观点否定教皇权威赞同改革先行者胡斯的思想2.引发事件:“完全赎罪券”51马丁•路德(1483-1546)马丁•路德(1483-1546)52揭露教会的腐败反对教权至上呼吁德国贵族支持宗教改革建立民族教会简化繁缛宗教仪式废除神职人员独身制重申“因信称义”(新教理论基础核心)6.意义影响:革新主张揭露教会的腐败革新主张53(二)英国宗教改革1.特点:英王用行政手段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更多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考虑;主要目的是维护民族尊严;导火线是关系到王位继承的一场国王离婚案2.过程:1529年亨利八世离婚案与罗马教会闹翻1534年国会“至尊法案”确立英王对英国教会(圣公会即安立甘教会)的至高地位1553年“血腥玛丽”镇压新教势力,重建天主教统治地位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即位,推行天主教和新教和平共处政策新教与天主教矛盾转化为清教徒与国教派矛盾3.意义:宗教矛盾转化为政治矛盾,酿成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二)英国宗教改革1.特点:54亨利八世(1509-1547)亨利八世(1509-1547)55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56(三)加尔文宗教改革1.人物:加尔文2.特点:共和国宗教国际性影响最大的发展最为坎坷在民众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提倡善功,使日常生活工作实践具有神圣性最受资产阶级欢迎的教派3.措施: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改组市议会,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政府提产节俭,反对奢侈,成为新教禁欲主义的基本思想鼓励经商致富,放贷取利(三)加尔文宗教改革1.人物:加尔文57约翰·加尔文(1509-1564)约翰·加尔文(1509-1564)58(四)三十年战争起因:新旧宗教矛盾;各国的政治经济目的导火线:“掷出窗外事件”时间:1618—1648性质:国际性战争:宗教战争诸侯争霸战阶段:波西米亚战争;丹麦战争;瑞典战争;法国战争结果:《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影响:德意志帝国衰落并四分五裂法国崛起,成为欧洲霸主“教随国定”,宗教专制和冲突结束,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宽容精神成为17世纪科学理性与民主思想产生的前提(四)三十年战争起因:新旧宗教矛盾;各国的政治经济目的59(五)宗教改革的历史文化意义宗教改革不仅成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文化的分水岭,而且也成为南北欧综合力量对比发生根本逆转的关键原因。在宗教领域,克服了天主教“灵肉对立”论所造成的信仰虚假和道德堕落的根本矛盾,使宗教思想和现实生活和谐统一起来。在世俗领域,导致基督教世界分裂,政教分离,使世俗政权获得了独立的发展空间,对近代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的兴起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教财还俗及新教伦理为资产阶级形成崛起奠定物质和理论基础。对于西方文化转型和近代欧洲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发展影响深远,构成西欧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前提之一。(五)宗教改革的历史文化意义宗教改革不仅成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60三、地理大发现与海外发展(一)航海活动与世界的发现1.原因和背景13、14世纪旅行者见闻及流传已久的东方神话激起西欧人到东方帝国探险和寻找黄金的强烈欲望1453年君士坦丁堡失陷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迅速扩张客观上阻断了西方商人通往东方的陆路交通,只能另辟海上通道15世纪初罗盘针传入西欧及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为欧洲人长距离航海提供条件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典文化重视使古希腊学者地球是圆形的观点受到关注15世纪下半叶航海活动蓬勃开展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为传播天主教正统信仰三、地理大发现与海外发展(一)航海活动与世界的发现612.路线和国家葡萄牙:向南沿非洲西海岸—好望角—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西班牙:向正西或西南穿过大西洋到达印度和中国3.过程和成果1420年葡萄牙亨利王子组建第一支海上探险队,沿西非海岸南下,到达西非南部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经非洲东海岸和阿拉伯海,到达印度洋,打通葡萄牙到印度海上通道1500年卡布拉尔船队无意中发现南美洲的巴西1551年阿尔布克尔克穿越并占领马六甲海峡,印度被葡萄牙控制1492年西班牙派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寻找印度,最终到达中美洲巴哈马群岛;又通过三次航行为西班牙建立南美殖民地打下基础2.路线和国家621505—1510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维斯普西断定麦哲伦发现之地是新大陆而非印度1513年巴尔沃亚首次穿越巴拿马地峡发现了太平洋1519年麦哲伦寻找从西太平洋到亚洲的航线,于1522年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1497年从西北方向寻找通往亚洲途径的意大利波卡特父子,发现北美洲纽芬兰,为英国拥有北美领土权打下基础1505—1510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维斯普西断定麦哲伦63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643.意义和价值为欧洲人打开新的空间视野和活动范围,为其后来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活动开辟广阔前景,从而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打通了东西方海上交通,不仅加强了彼此的商业联系,而且为人类把世界各大洲看做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提供地理上的依据(二)海外扩张与殖民主义1.情况概括葡萄牙:贸易帝国——进行黄金、香料、丝绸、蔗糖奴隶的垄断贸易西班牙:殖民帝国和白银帝国——16世纪30年代的移民热潮,南美洲白银大量流入荷兰、英国、法国::由进口转向海外倾销工业制造品;建立贸易特许公司排挤葡萄牙西班牙;贩卖奴隶高潮3.意义和价值652.后果影响非洲美洲亚洲相继沦为西方殖民地半殖民地,而新兴殖民主义国家日益强大,成为殖民化过程中的主力军大量物品流入改变西方人生活习惯,金银的大量流入引发西欧物价革命,最终导致工业革命加速经济结构变化,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使贫穷落后的欧洲走上一条富强之路,根本上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基督教欧洲从偏僻孤陋的边隅变成文明世界的中心2.后果影响66第四讲欧洲近代文化第四讲欧洲近代文化67一、文艺复兴运动(一)发生时期14世纪初—17世纪中期三百年间,以此为标志,西欧进入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近代历史阶段(二)背景原因文艺复兴的中心意大利沿海各贸易城市经济发达较早,产生了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为自身发展,他们不仅要用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还需用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来反对封建和宗教的精神桎梏13世纪欧洲封建主义重要支柱开始动摇,民间文学、下层教士创作和城市大学中的异端思想都为文艺复兴的精神变革提供一定养分一、文艺复兴运动(一)发生时期68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造成灿烂辉煌的希腊文化遗产向西欧天主教社会大量流归,引发西欧人对古典文化的全面模仿和复兴15世纪末环球航海和地理大发现的成功,向西欧各国打开了世界的资本和市场,促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资产阶级迅速发展为最有经济实力的社会力量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造成灿69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70(二)内容成就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绘画与雕塑佛罗伦萨画派乔托(1267-1337):欧洲绘画之父画派奠基人:马萨乔1401-1428)、菲利普·布鲁涅列斯奇(1377-1446)、多纳太罗(1386-1466);黄金时代:乌切洛(1397-1475)、波提切利(1445-1510);艺术三杰:达芬奇(1452-1519):《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1475-1564):《大卫》《摩西》《创世纪》《末日审判》拉斐尔(1483-1520):《西斯廷圣母像》《雅典学院》(二)内容成就71威尼斯画派奠基人:贝里尼父子三人;乔凡尼·贝利尼(1430-1516);盛期:乔尔乔内(1477-1510)与提香(1488-1576);后期:丁托列托(1518-1594)与韦罗内斯(1528-1588);威尼斯画派722.文艺复兴时期各国文学和历史、政治学意大利文学三杰和史学政治学人物但丁(1265—1321):叙事长诗《神曲》彼得拉克(1304—1374):抒情诗集《歌集》薄伽丘(1313—1375):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布鲁尼(1269—1444):《弗洛伦萨史》马雅可夫斯基(1469—1527):《君主论》其他国家文学成就法国拉伯雷、蒙田英国乔叟、莎士比亚西班牙塞万提斯2.文艺复兴时期各国文学和历史、政治学73文艺复兴后期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哥白尼:太阳中心论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笛卡尔:解析几何创始人、理性主义哲学传世人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唯物主义和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鼻祖”文艺复兴后期的自然科学和哲学74洛伦佐·德·梅第奇 佛罗伦萨统治者和艺术家的赞助人。洛伦佐·德·梅第奇75
乔托:逃出埃及
乔托:逃出埃及76
乔托:犹大之吻
乔托:犹大之吻77乔托:哀悼基督乔托:哀悼基督78马萨乔:收税银马萨乔:收税银79菲利普·布鲁涅列斯基:弗洛伦萨花之圣母大教堂菲利普·布鲁涅列斯基:弗洛伦萨花之圣母大教堂80波提切利:春波提切利:春81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82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83米开朗基罗:大卫米开朗基罗:大卫84米开朗基罗:摩西米开朗基罗:摩西85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米开朗基罗:哀悼基督86梵蒂冈西斯廷大教堂梵蒂冈西斯廷大教堂87西斯廷顶画壁画全景西斯廷顶画壁画全景88米开朗基罗:创世纪米开朗基罗:创世纪89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90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91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92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93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94拉斐尔拉斐尔95拉斐尔:西斯廷圣母拉斐尔:西斯廷圣母96拉斐尔:圣母的婚礼拉斐尔:圣母的婚礼97拉斐尔:雅典学院拉斐尔:雅典学院98达芬奇自画像达芬奇自画像99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100可拆卸的大炮可拆卸的大炮101自行汽车自行汽车102第四讲-西方近代文化讲解课件103有翼滑翔机有翼滑翔机104达芬奇:岩壁圣母达芬奇:岩壁圣母105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106达芬奇:蒙娜丽莎达芬奇:蒙娜丽莎107乔凡尼·贝利尼:圣母子乔凡尼·贝利尼:圣母子108乔凡尼·贝利尼:裸女照镜乔凡尼·贝利尼:裸女照镜109乔凡尼·贝利尼:众神聚宴乔凡尼·贝利尼:众神聚宴110乔尔乔内:酣睡的维纳斯乔尔乔内:酣睡的维纳斯11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112伽利略伽利略113(四)精神实质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最初是指文艺复兴时期一批专门研究修辞学、文法、历史、诗歌和伦理学等所谓人文学的学者,他们以精通古典文化著称,依据感性原则来取舍古典文化其精神实质是人性解放,讴歌被基督教贬抑的自然人性和世俗生活,目的是把人对自然欲望的满足和感官享乐由教士阶层的偷摸行为变成所有人理直气壮的行为其特点是利用罗马教会的保护来揭露基督教信仰和道德的虚伪性,其终极目的不是否定基督教信仰,而是用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世俗主义因素来充实在基督教,使之更接近“人”的要求(四)精神实质人文主义114(五)意义影响文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旗帜,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高涨,成为西欧历史转折的重要标志对近代欧洲各民族国家语言文化运动到来和后来17世纪的古典主义运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及整个资产阶级文化都具有启迪作用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产生了一批时代巨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创了世界文明新篇章,促进科学上的革命和生产力发展,是继古希腊罗马以来人类文明史上又一高峰,具有里程碑意义(五)意义影响115二、宗教改革:新教兴起(一)德国宗教改革1.兴起原因:矛头直指罗马教会罗马教会长期掌握在南方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人手中;教会的腐化堕落,对信仰的亵渎;对北方民族长期精神统治和经济盘剥;与日耳曼诸侯们所结的宿怨二、宗教改革:新教兴起(一)德国宗教改革1162.引发事件:“完全赎罪券”3.领导人物:马丁·路德4.理论著作:论战宣言《九十五条论纲》;改革三大论著《致德意志基督徒贵族公开信》《教会被囚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5.革新主张:抨击荒唐的赎罪教义断言圣经权威的至高无上辩论观点否定教皇权威赞同改革先行者胡斯的思想2.引发事件:“完全赎罪券”117马丁•路德(1483-1546)马丁•路德(1483-1546)118揭露教会的腐败反对教权至上呼吁德国贵族支持宗教改革建立民族教会简化繁缛宗教仪式废除神职人员独身制重申“因信称义”(新教理论基础核心)6.意义影响:革新主张揭露教会的腐败革新主张119(二)英国宗教改革1.特点:英王用行政手段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更多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考虑;主要目的是维护民族尊严;导火线是关系到王位继承的一场国王离婚案2.过程:1529年亨利八世离婚案与罗马教会闹翻1534年国会“至尊法案”确立英王对英国教会(圣公会即安立甘教会)的至高地位1553年“血腥玛丽”镇压新教势力,重建天主教统治地位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即位,推行天主教和新教和平共处政策新教与天主教矛盾转化为清教徒与国教派矛盾3.意义:宗教矛盾转化为政治矛盾,酿成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二)英国宗教改革1.特点:120亨利八世(1509-1547)亨利八世(1509-1547)121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122(三)加尔文宗教改革1.人物:加尔文2.特点:共和国宗教国际性影响最大的发展最为坎坷在民众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提倡善功,使日常生活工作实践具有神圣性最受资产阶级欢迎的教派3.措施: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改组市议会,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政府提产节俭,反对奢侈,成为新教禁欲主义的基本思想鼓励经商致富,放贷取利(三)加尔文宗教改革1.人物:加尔文123约翰·加尔文(1509-1564)约翰·加尔文(1509-1564)124(四)三十年战争起因:新旧宗教矛盾;各国的政治经济目的导火线:“掷出窗外事件”时间:1618—1648性质:国际性战争:宗教战争诸侯争霸战阶段:波西米亚战争;丹麦战争;瑞典战争;法国战争结果:《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影响:德意志帝国衰落并四分五裂法国崛起,成为欧洲霸主“教随国定”,宗教专制和冲突结束,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宽容精神成为17世纪科学理性与民主思想产生的前提(四)三十年战争起因:新旧宗教矛盾;各国的政治经济目的125(五)宗教改革的历史文化意义宗教改革不仅成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文化的分水岭,而且也成为南北欧综合力量对比发生根本逆转的关键原因。在宗教领域,克服了天主教“灵肉对立”论所造成的信仰虚假和道德堕落的根本矛盾,使宗教思想和现实生活和谐统一起来。在世俗领域,导致基督教世界分裂,政教分离,使世俗政权获得了独立的发展空间,对近代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的兴起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教财还俗及新教伦理为资产阶级形成崛起奠定物质和理论基础。对于西方文化转型和近代欧洲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发展影响深远,构成西欧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前提之一。(五)宗教改革的历史文化意义宗教改革不仅成为欧洲中世纪与近代126三、地理大发现与海外发展(一)航海活动与世界的发现1.原因和背景13、14世纪旅行者见闻及流传已久的东方神话激起西欧人到东方帝国探险和寻找黄金的强烈欲望1453年君士坦丁堡失陷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迅速扩张客观上阻断了西方商人通往东方的陆路交通,只能另辟海上通道15世纪初罗盘针传入西欧及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为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合作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餐饮承包运营管理合同3篇
- 个性定制陶瓷杯采购合同20243篇
- 2025年度个人理财产品购买合同范本6篇
- 二零二五年度材料采购与物流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医疗健康代签合同授权委托协议4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低定量无碳复写纸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工程养护服务合同-@-1
- 2025年度茶叶加工设备租赁与维护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网络销售代理服务合同3篇
- 七年级下册-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练习(统部编版)
- 2024年佛山市劳动合同条例
- 污水管网规划建设方案
- 城镇智慧排水系统技术标准
- 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
- 新修订药品GMP中药饮片附录解读课件
-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优秀课件4人教版
- 节能降耗课件
- 尼尔森数据市场分析报告
- 氧气雾化吸入法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