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振型分解反应谱法1分析模型实际工程中,只有少数结构可以简化为单质点体系,大量的结构(多层建筑、多跨不等高单层工业厂房)都应简化为多质点体系来分析。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弹性体系地震反应的基本方法。§2.4振型分解反应谱法1分析模型质点的质量通常为i层楼面的活荷载加其上、下两半层的自重,集中于第i层的楼面处,形成一个多质点体系。在单一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一个n个质点的结构体系有n个自由度。质点的质量通常为i层楼面的活荷载加其上、下两半层的自重,集中
利用振型正交和振型分解原理,将求解多自由度体系的总地震反应分解为求解N个独立的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地震反应及每一个振型下的作用效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再按一定的规则将每个振型的作用效应组合成总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截面抗震验算。由于基本振型(或称为第一振型)在总的地震效应中的贡献为最大,高振型的贡献随着振型阶数的增高而迅速减小。因此,只需对前几个振型(一般是前3-5个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组合。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本概念利用振型正交和振型分解原理,将求解多自由度体系的总地其基本思路:(1)假定建筑结构是线弹性多自由度体系;(2)利用振型分解,变为求解n个独立的等效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地震反应,从而求得每一振型的作用效应;(3)按SRSS或CQC法则进行作用效应组合。振型分解法只需考虑前几阶振型,减小计算量。其基本思路:(1)假定建筑结构是线弹性多自由度体系;
对大多数质量和刚度分布比较均匀和对称的结构,不需要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可在建筑物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进行验算,各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全部由该方向的抗侧力构件承担。所以,在单一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一个n质点的结构体系只有n个自由度。1.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运动方程对大多数质量和刚度分布比较均匀和对称的结构,不需
设xg(t)为地震时地面运动的水平位移,xi(t)表示质点i相对于基础的位移;P(t)=0(体系上无外荷载),这样作用在质点i上的力有设xg(t)为地震时地面运动的水平位移,xi(t)表式中Si(t)、Ii(t)、Ri(t)-分别为作用于i质点上的惯性力、弹性恢复力和阻尼力;对多质点体系中的每个质点均存在平衡方程式:式中对多质点体系中的每个质点均存在平衡方程式:-质点处产生单位侧移,而其他质点保持不动时,在质点引起的弹性反力;-质点处产生单位速度,而其他质点保持不动时,在质点处产生的阻尼力;-集中在质点上的集中质量;
-质点在t时刻相对于基础的位移;
-质点在t时刻相对于基础的速度;
-质点在t时刻相对于基础的加速度;-质点处产生单位侧移,而其他质点保持-质点
因此对于一n个质点的体系可写出由n个微分方程组成的微分方程组,其矩阵表达形式为式中
[M]
——对角型的质量矩阵;
[K]——刚度矩阵,为n×n阶的对称方阵;
[C]——阻尼矩阵,取为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
即[C]=α[M]+β[K]因此对于一n个质点的体系可写出由n个微分方程组成的微分方其中系数α、β分别为
除质量矩阵是对角矩阵,不存在耦联外,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都不是对角矩阵,存在着耦联现象,给求解微分方程组带来困难。需用振型正交性和振型分解原理来解耦,以简化方程组的求解。其中系数α、β分别为
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时,需知道体系的各个自振周期及振型。将式中的阻尼项和非齐次项略去,即得到无阻尼多质点弹性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求解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可得到体系的各个自振周期及振型。2.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自由振动无阻尼多质点弹性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为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时,需设方程的解为
(1)所以式中{X}—体系的振动幅值向量,即振型;φ
—初相角。将式(1、2)代入式,得
(2)动力特征方程设方程的解为(1)所以式中{X}—体系的振动幅体系发生振动,有非零解,则必有:—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特征值方程其解由小到大排列为为体系第i阶自由振动圆频率一个n自由度体系,有n个自振圆频率,即有n种自由振动方式或状态动力特征方程体系发生振动,有非零解,则必有:—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特征值将求得的ωi依次代入方程,可求对应每一频率时各质点的相对振幅值{xi},由相对振幅值绘制的各质点的侧移曲线为对应于该频率的主振型(振型)。第一振型称为基本振型,其他各振型统称为高振型。将其展开后得到以ω2为未知数的一元n次方程,这个方程的n个根(ω12、ω12、…ωn2)即为体系的n个自振频率。由n个ω值可求得n个自振周期其中自振频率ω1和自振周期T1称为第一频率和第一周期(基本频率和基本周期),而其余的顺次称为第2、3、…自振频率(或自振周期)。将求得的ωi依次代入方程,可求对应每一频率时各质点的
多质点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也可用柔度矩阵表示。用柔度矩阵表示的多质点体系自由振动方程为:
它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系数行列式等于零,即
式中δik表示在k质点处作用一个单位力,在i质点处引起的位移。将上式展开则是以λ为未知数的一元n次方程,求解该方程并利用,可得出体系的n个自振频率。
利用振动频率ωj与振动周期Tj的关系,可求出体系的n个振动周期Tj
。多质点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也可用柔度矩阵表示。用柔度矩阵表示讨论一个两质点体系,由刚度表示的自由振动方程为
其系数行列式为零,展开后得到以ω2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讨论一个两质点体系,由刚度表示的自由振动方程为其系数行列其两个根为:
将ω12或ω22代回式中
体系在每个自振频率下,各质点均按同一频率ω和相位角φ作简谐振动,且同时达到各自的最大幅值;在整个振动过程中,两质点的振幅比是一个常数,由此比值确定的振动形式是与频率相对应的振型。其两个根为:将ω12或ω22代回式中体系在每个自振第二章结构抗震计算中课件解:例.求图示体系的频率、振型.
已知:m1m211.61810.618解:例.求图示体系的频率、振型.m1m211.61810.6
多自由度体系作自由振动时,任意两不同的主振型间存在着正交性。
当作j振型振动时质点i因其振幅xji引起的的惯性力为–miωj2xji;作k振型振动时质点i因其振幅xki引起的惯性力为–miωk2xki。因此由j振型产生的各质点惯性力在k振型的虚位移上所作的功为Ejk;而k振型产生的各质点惯性力在j振型的虚位移上作的功为Ekj;3.振型的正交性1)振型关于质量矩阵的正交性多自由度体系作自由振动时,任意两不同的主振当作j第二章结构抗震计算中课件根据功的互等定理,得
由于各质点在ωi下的xij构成体系第i振型的振幅向量{X}j;上式可以改写成矩阵表达式:
振型关于质量矩阵正交性的物理意义是:
某一振型在振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力不在其他振型上作功,也就是体系按某一振型作自由振动时不会激起该体系其他振型的振动。根据功的互等定理,得由于弹性力学中的一个定理,又称互等功定理,是意大利的E.贝蒂于1872年和英国的瑞利于1873年分别独立提出的,故又称贝蒂-瑞利互等功定理。可叙述为:如在某线性弹性体上作用两组广义力,则第一组力在第二组力引起的位移上所作的功,等于第二组力在第一组力引起的位移上所作的功。这一定理适用于线弹性体小变形的情况。若上述两组广义力都只包含一个广义力且彼此相等,此定理即化为位移互等定理。弹性力学中的一个定理,又称互等功定理,是意大利的E.贝蒂于1因
因振型关于质量矩阵正交,当j≠k时,上式右边为零。所以有下式:
2)振型关于刚度矩阵的正交性
振型关于刚度矩阵正交性的物理意义:
体系按K振型振动时引起的弹性恢复力在振J型位移上所作的功之和等于零,也即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时,它的位能不会转移到其他振型上去。因因振型关于质量矩阵正交,当j≠k时,上式右边为零
由于阻尼矩阵是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运用振型关于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正交性原理,振型关于阻尼矩阵也是正交的,即:3)振型关于阻尼矩阵的正交性当j=k时,由于阻尼矩阵是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运用振型关于4.振型分解n个自由度的弹性体系具有n个振型;为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时各个质点的相对位置。以某三层框架为例,其三个振型如图,其中xji为j振型下i质点的水平相对位移。其三个振型的振型向量如下:4.振型分解n个自由度的弹性体系具有n个振型;为体系
把n个振型集中起来形成振型矩阵[A](n×n阶的方阵)。
根据振型叠加原理,体系每一质点在振动中的位移可分解为以振型为变量的线性组合:把n个振型集中起来形成振型矩阵[A](n×n阶的方阵qi(t)是以振型为广义坐标体系的一坐标轴,xi(t)是坐标qi(t)的分量。xji可视为q(t)的函数。因此多质点体系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列向量分别表示为:多质点弹性体系运动微分方程的矩阵表达式可改为:
5.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qi(t)是以振型为广义坐标体系的一坐标轴,xi(t)等式两端左乘[A]T得
因,将上式展开后可得n个独立的二阶微分方程,引入广义质量、广义刚度和广义阻尼的符号;对于体系的第j振型,可写为等式两端左乘[A]T得因
上式为一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运动方程,它是以广义坐标qi(t)作为未知量;同时考虑与体系自振频率有关地震波的参与程度。
经过上述处理,把多自由度体系运动微分方程组化为一组由n个以广义坐标qi(t)为未知量的独立方程,其中每个方程对应体系的一个振型。由单质点体系的振动可知,方程的解为上式为一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运动方程,它是以广义坐标qΔj(t)为阻尼比、自振频率分别为ξj和ωj的单自由度体系以广义坐标qi(t)作为坐标的体系位移。
因此多自由度体系i质点相对于基础(直角坐标系)的位移和加速度为Δj(t)为阻尼比、自振频率分别为ξj和ωj的单自由
质点任意时刻的水平地震作用1.质点i任意时刻的水平地震作用由结构动力学得
t
时刻体系第
j
振型下
i
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为
i质点在j振型下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ji为上式的最大值:
质点任意时刻的水平地震作用1.质点i任意时刻的水平地震作用式中
αj—j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
xji
—j振型下i质点的水平位移
γj—j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Gi—i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式中的[]为阻尼ξj和自振频率ωj的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则式中αj—j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式中的[求得i振型j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后,可计算j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所产生的效应。
6.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切型结构的各楼层水平地震层间剪力:由上式求得的各振型下的层间剪力是各振型地震作用单独作用下的最大效应值。这些最大值同时出现的可能性极小,应对各振型的作用效应进行组合。求得i振型j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后,可计算j振型的水平抗震规范规定了两种组合方法:
(1)完整二次项组合法(CQC法)(2)平方和开方法(SRSS法)方法(1)主要用于平移-扭转藕连体系;方法(2)主要用于平面振动的多质点弹性体系,方法(2)假定输入地震为平稳随机过程,各振型反应之间相互独立,再根据相互独立的随机过程求解出地震的总效应等于各振型的作用效应的平方和开方。
式中:S—水平地震作用的效应;
Sj—j振型水平地震作用的效应。
抗震规范规定了两种组合方法:式中:7.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地震动态作用中的地面运动速度和位移可能对长周期结构的破坏具有更大影响,
《抗震规范》规定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7.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地震动态作用中的地面运动速度和位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已知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1.400.90(1.20)0.50(0.72)-----罕遇地震0.320.16(0.24)0.08(0.12)0.04多遇地震9876地震影响烈度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查表得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s)0.900.650.450.35第三组0.750.550.400.30第二组0.650.450.350.25第一组ⅣⅢⅡⅠ场地类别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查表得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一振型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二振型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第三振型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二振型第三振型(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第一振型第一振型1振型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1振型第二振型2振型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1振型2振型第三振型3振型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1振型2振型3振型(6)计算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组合后各层地震剪力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反应谱法存在以下缺陷:
(1)直接用规范反应谱不能很好地符合不同工程所在的实际地震地质环境、场地条件及地基土特性,因而求出的地震作用可能偏差较大。
(2)地震作用是一个时间过程,反应谱法不能反映结构在地震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有时不能找出结构真正的薄弱部位。
(3)实际地震作用是多向同时发生,现行反应谱法不能很好地反映多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受力的实际情况。
(4)抗震结构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要防止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发生倒塌,现行反应谱方法尚不能提供相应的验算方法。反应谱法存在以下缺陷:2.4.2估计水平地震作用扭转影响的结构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不作掌握要求规则结构:由于施工、使用等原因所产生的偶然偏心有扭转现象;规范规定:规则结构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时,平行于地震作用方向的两个边榀,其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系数:(短边)×1.15(长边)×1.05扭转K小时乘数不小于1.32.4.2估计水平地震作用扭转影响的结构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平面复杂、不规则、质量刚度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多高层建筑大量出现《规范》规定:对这类建筑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过去采用“偏心矩法”,人为主观因素较多,物理概念不明确。《规范》: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平移-扭转耦联的多高层建筑的水平地震作用。平面复杂、不规则、质量刚度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多高层建筑大量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求解平移-扭转耦联体系的自由振动;(2)计算各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表达式;(3)各振型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方法。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求解平移-扭转耦联体系的自由振动;
§2.4振型分解反应谱法1分析模型实际工程中,只有少数结构可以简化为单质点体系,大量的结构(多层建筑、多跨不等高单层工业厂房)都应简化为多质点体系来分析。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弹性体系地震反应的基本方法。§2.4振型分解反应谱法1分析模型质点的质量通常为i层楼面的活荷载加其上、下两半层的自重,集中于第i层的楼面处,形成一个多质点体系。在单一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一个n个质点的结构体系有n个自由度。质点的质量通常为i层楼面的活荷载加其上、下两半层的自重,集中
利用振型正交和振型分解原理,将求解多自由度体系的总地震反应分解为求解N个独立的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地震反应及每一个振型下的作用效应(弯矩、剪力、轴向力和变形),再按一定的规则将每个振型的作用效应组合成总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截面抗震验算。由于基本振型(或称为第一振型)在总的地震效应中的贡献为最大,高振型的贡献随着振型阶数的增高而迅速减小。因此,只需对前几个振型(一般是前3-5个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进行组合。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本概念利用振型正交和振型分解原理,将求解多自由度体系的总地其基本思路:(1)假定建筑结构是线弹性多自由度体系;(2)利用振型分解,变为求解n个独立的等效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地震反应,从而求得每一振型的作用效应;(3)按SRSS或CQC法则进行作用效应组合。振型分解法只需考虑前几阶振型,减小计算量。其基本思路:(1)假定建筑结构是线弹性多自由度体系;
对大多数质量和刚度分布比较均匀和对称的结构,不需要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可在建筑物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进行验算,各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全部由该方向的抗侧力构件承担。所以,在单一方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一个n质点的结构体系只有n个自由度。1.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运动方程对大多数质量和刚度分布比较均匀和对称的结构,不需
设xg(t)为地震时地面运动的水平位移,xi(t)表示质点i相对于基础的位移;P(t)=0(体系上无外荷载),这样作用在质点i上的力有设xg(t)为地震时地面运动的水平位移,xi(t)表式中Si(t)、Ii(t)、Ri(t)-分别为作用于i质点上的惯性力、弹性恢复力和阻尼力;对多质点体系中的每个质点均存在平衡方程式:式中对多质点体系中的每个质点均存在平衡方程式:-质点处产生单位侧移,而其他质点保持不动时,在质点引起的弹性反力;-质点处产生单位速度,而其他质点保持不动时,在质点处产生的阻尼力;-集中在质点上的集中质量;
-质点在t时刻相对于基础的位移;
-质点在t时刻相对于基础的速度;
-质点在t时刻相对于基础的加速度;-质点处产生单位侧移,而其他质点保持-质点
因此对于一n个质点的体系可写出由n个微分方程组成的微分方程组,其矩阵表达形式为式中
[M]
——对角型的质量矩阵;
[K]——刚度矩阵,为n×n阶的对称方阵;
[C]——阻尼矩阵,取为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
即[C]=α[M]+β[K]因此对于一n个质点的体系可写出由n个微分方程组成的微分方其中系数α、β分别为
除质量矩阵是对角矩阵,不存在耦联外,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都不是对角矩阵,存在着耦联现象,给求解微分方程组带来困难。需用振型正交性和振型分解原理来解耦,以简化方程组的求解。其中系数α、β分别为
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时,需知道体系的各个自振周期及振型。将式中的阻尼项和非齐次项略去,即得到无阻尼多质点弹性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求解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可得到体系的各个自振周期及振型。2.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自由振动无阻尼多质点弹性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为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作用时,需设方程的解为
(1)所以式中{X}—体系的振动幅值向量,即振型;φ
—初相角。将式(1、2)代入式,得
(2)动力特征方程设方程的解为(1)所以式中{X}—体系的振动幅体系发生振动,有非零解,则必有:—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特征值方程其解由小到大排列为为体系第i阶自由振动圆频率一个n自由度体系,有n个自振圆频率,即有n种自由振动方式或状态动力特征方程体系发生振动,有非零解,则必有:—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特征值将求得的ωi依次代入方程,可求对应每一频率时各质点的相对振幅值{xi},由相对振幅值绘制的各质点的侧移曲线为对应于该频率的主振型(振型)。第一振型称为基本振型,其他各振型统称为高振型。将其展开后得到以ω2为未知数的一元n次方程,这个方程的n个根(ω12、ω12、…ωn2)即为体系的n个自振频率。由n个ω值可求得n个自振周期其中自振频率ω1和自振周期T1称为第一频率和第一周期(基本频率和基本周期),而其余的顺次称为第2、3、…自振频率(或自振周期)。将求得的ωi依次代入方程,可求对应每一频率时各质点的
多质点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也可用柔度矩阵表示。用柔度矩阵表示的多质点体系自由振动方程为:
它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系数行列式等于零,即
式中δik表示在k质点处作用一个单位力,在i质点处引起的位移。将上式展开则是以λ为未知数的一元n次方程,求解该方程并利用,可得出体系的n个自振频率。
利用振动频率ωj与振动周期Tj的关系,可求出体系的n个振动周期Tj
。多质点体系的自由振动方程也可用柔度矩阵表示。用柔度矩阵表示讨论一个两质点体系,由刚度表示的自由振动方程为
其系数行列式为零,展开后得到以ω2为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讨论一个两质点体系,由刚度表示的自由振动方程为其系数行列其两个根为:
将ω12或ω22代回式中
体系在每个自振频率下,各质点均按同一频率ω和相位角φ作简谐振动,且同时达到各自的最大幅值;在整个振动过程中,两质点的振幅比是一个常数,由此比值确定的振动形式是与频率相对应的振型。其两个根为:将ω12或ω22代回式中体系在每个自振第二章结构抗震计算中课件解:例.求图示体系的频率、振型.
已知:m1m211.61810.618解:例.求图示体系的频率、振型.m1m211.61810.6
多自由度体系作自由振动时,任意两不同的主振型间存在着正交性。
当作j振型振动时质点i因其振幅xji引起的的惯性力为–miωj2xji;作k振型振动时质点i因其振幅xki引起的惯性力为–miωk2xki。因此由j振型产生的各质点惯性力在k振型的虚位移上所作的功为Ejk;而k振型产生的各质点惯性力在j振型的虚位移上作的功为Ekj;3.振型的正交性1)振型关于质量矩阵的正交性多自由度体系作自由振动时,任意两不同的主振当作j第二章结构抗震计算中课件根据功的互等定理,得
由于各质点在ωi下的xij构成体系第i振型的振幅向量{X}j;上式可以改写成矩阵表达式:
振型关于质量矩阵正交性的物理意义是:
某一振型在振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惯性力不在其他振型上作功,也就是体系按某一振型作自由振动时不会激起该体系其他振型的振动。根据功的互等定理,得由于弹性力学中的一个定理,又称互等功定理,是意大利的E.贝蒂于1872年和英国的瑞利于1873年分别独立提出的,故又称贝蒂-瑞利互等功定理。可叙述为:如在某线性弹性体上作用两组广义力,则第一组力在第二组力引起的位移上所作的功,等于第二组力在第一组力引起的位移上所作的功。这一定理适用于线弹性体小变形的情况。若上述两组广义力都只包含一个广义力且彼此相等,此定理即化为位移互等定理。弹性力学中的一个定理,又称互等功定理,是意大利的E.贝蒂于1因
因振型关于质量矩阵正交,当j≠k时,上式右边为零。所以有下式:
2)振型关于刚度矩阵的正交性
振型关于刚度矩阵正交性的物理意义:
体系按K振型振动时引起的弹性恢复力在振J型位移上所作的功之和等于零,也即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时,它的位能不会转移到其他振型上去。因因振型关于质量矩阵正交,当j≠k时,上式右边为零
由于阻尼矩阵是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运用振型关于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正交性原理,振型关于阻尼矩阵也是正交的,即:3)振型关于阻尼矩阵的正交性当j=k时,由于阻尼矩阵是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的线性组合,运用振型关于4.振型分解n个自由度的弹性体系具有n个振型;为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时各个质点的相对位置。以某三层框架为例,其三个振型如图,其中xji为j振型下i质点的水平相对位移。其三个振型的振型向量如下:4.振型分解n个自由度的弹性体系具有n个振型;为体系
把n个振型集中起来形成振型矩阵[A](n×n阶的方阵)。
根据振型叠加原理,体系每一质点在振动中的位移可分解为以振型为变量的线性组合:把n个振型集中起来形成振型矩阵[A](n×n阶的方阵qi(t)是以振型为广义坐标体系的一坐标轴,xi(t)是坐标qi(t)的分量。xji可视为q(t)的函数。因此多质点体系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列向量分别表示为:多质点弹性体系运动微分方程的矩阵表达式可改为:
5.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qi(t)是以振型为广义坐标体系的一坐标轴,xi(t)等式两端左乘[A]T得
因,将上式展开后可得n个独立的二阶微分方程,引入广义质量、广义刚度和广义阻尼的符号;对于体系的第j振型,可写为等式两端左乘[A]T得因
上式为一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运动方程,它是以广义坐标qi(t)作为未知量;同时考虑与体系自振频率有关地震波的参与程度。
经过上述处理,把多自由度体系运动微分方程组化为一组由n个以广义坐标qi(t)为未知量的独立方程,其中每个方程对应体系的一个振型。由单质点体系的振动可知,方程的解为上式为一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运动方程,它是以广义坐标qΔj(t)为阻尼比、自振频率分别为ξj和ωj的单自由度体系以广义坐标qi(t)作为坐标的体系位移。
因此多自由度体系i质点相对于基础(直角坐标系)的位移和加速度为Δj(t)为阻尼比、自振频率分别为ξj和ωj的单自由
质点任意时刻的水平地震作用1.质点i任意时刻的水平地震作用由结构动力学得
t
时刻体系第
j
振型下
i
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为
i质点在j振型下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ji为上式的最大值:
质点任意时刻的水平地震作用1.质点i任意时刻的水平地震作用式中
αj—j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
xji
—j振型下i质点的水平位移
γj—j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Gi—i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式中的[]为阻尼ξj和自振频率ωj的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则式中αj—j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式中的[求得i振型j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后,可计算j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所产生的效应。
6.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切型结构的各楼层水平地震层间剪力:由上式求得的各振型下的层间剪力是各振型地震作用单独作用下的最大效应值。这些最大值同时出现的可能性极小,应对各振型的作用效应进行组合。求得i振型j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后,可计算j振型的水平抗震规范规定了两种组合方法:
(1)完整二次项组合法(CQC法)(2)平方和开方法(SRSS法)方法(1)主要用于平移-扭转藕连体系;方法(2)主要用于平面振动的多质点弹性体系,方法(2)假定输入地震为平稳随机过程,各振型反应之间相互独立,再根据相互独立的随机过程求解出地震的总效应等于各振型的作用效应的平方和开方。
式中:S—水平地震作用的效应;
Sj—j振型水平地震作用的效应。
抗震规范规定了两种组合方法:式中:7.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地震动态作用中的地面运动速度和位移可能对长周期结构的破坏具有更大影响,
《抗震规范》规定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下式要求7.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地震动态作用中的地面运动速度和位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已知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1.400.90(1.20)0.50(0.72)-----罕遇地震0.320.16(0.24)0.08(0.12)0.04多遇地震9876地震影响烈度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查表得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s)0.900.650.450.35第三组0.750.550.400.30第二组0.650.450.350.25第一组ⅣⅢⅡⅠ场地类别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查表得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一振型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二振型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例:试用振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给同事的感谢信汇编十篇
- 简单辞职申请书模板汇编九篇
- 2021过中秋节作文【5篇】
- 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模板八篇
- 生物类实习报告模板集锦7篇
- 酒店辞职报告书集锦15篇
- 边城读后感汇编15篇
- 法律法规及事故案例讲座
-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卷(无答案)
- 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
- 浪潮云海数据中心管理平台v5.0-快速部署指南v1.0centos
- 管理心理学 - 国家开放大学
- 缺血性肠病完整版本课件
- 汽车起重机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课件
- ××领导班子及成员分析研判报告(模板)
- 08S305-小型潜水泵选用及安装图集
- 视频监控室值班记录表
- 四川2020版清单定额
- 教材编写工作总结
- 企业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培训(简详共2份)
- 城市高密度建成区合流制溢流污染系统研究-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