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_第1页
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_第2页
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_第3页
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_第4页
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第一节古代伊斯兰教建筑伊斯兰教始于公元前610年,由穆罕默德在麦加城创立,主要由阿拉伯人信奉,现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地区,完成了阿拉伯民族统一的伟大事业。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教继续发展,到公元八世纪时已经形成了东起印度河和乌浒河,西至西班牙、北非,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民族拥有自己辉煌的文明史,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长河中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阿拉伯建筑师们积极进取,兼收并蓄,在吸收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文化的优秀营养的同时,以高度的智慧将东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加以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第一节古代伊斯兰教建筑伊斯兰教始于公元前610年,由穆罕默一、建筑特征1.建筑外观2.建筑穹顶3.建筑开孔4.建筑纹样5.建筑造型一、建筑特征二、代表建筑1.麦地那先知圣寺麦地那先知圣寺,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又称麦地那清真寺。坐落在沙特麦地那的白尼·纳加尔区,是伊斯兰教史上继库巴清真寺之后第二座清真寺。先知寺始建于公元622年,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亲自参与建造。哈里发瓦利德一世时期重建,将穆圣与伊斯兰教前两任哈里发阿布和欧麦尔的陵墓合并于先知寺。二、代表建筑麦地那先知圣寺,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又称麦地那清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2.帖木儿墓1402年,帖木儿的孙子在对土耳其的战争中伤重而死,身在前线的帖木儿下令给他建造一座陵墓,同时建造一座清真寺和一座经学院。1405年,帖木儿去世,也葬在这座陵墓里,后来,他家族的男子大多入葬这里。这座陵墓造在清真寺的圣龛作为墓门,今寺已毁。墓室中央10米见方,四边又各有一个小空间凸出,以致墓室像是十字形的,外廓作八角形。正面正中作高大的凹龛,抹角斜面上作上下两层凹龛。鼓座底部的内层穹顶顶点高20多米,外层的高在35米以上。外层穹顶近似葱头形,外表最大直径略大于鼓座,由两层薄薄的钟乳体同鼓座显著分开,因此显得格外饱满。穹顶表面由密密的圆形棱线组成,更加充分的表现了穹顶的饱满和鼓足着的张力。圆棱也大大丰富了琉璃面砖耀眼的光泽。鼓座大约8-9米高,把穹顶举起在八角形体积之上,陵墓是一座构图完整而单纯的纪念碑,宏伟庄严。通体灿烂的琉璃砖贴面又赋予它华丽的外衣,性格十分热烈。2.帖木儿墓1402年,帖木儿的孙子在对土耳其的战争中伤重而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3.托帕卡比宫伊斯坦布尔的托帕卡比宫是它的主要宫殿,在几百年的长时间里陆续建成。这个建筑群总平面很松散,有许多大小院落和花园。进了向西的大宫门,是一个并不很规整,大致为矩形的院落,有150米深,很空旷。西边第二个院落大致为正方形,也并不规整。再向西是花园。在第一、第二两个院落的北侧是一个占地近于方形的“后宫”。后宫的建筑物很精巧,内部装修的工艺极高,满墙螺钿、宝石,工巧绝伦,像一个首饰盒。但装饰风格稍显繁琐,而且柔弱,散发着穷奢极欲的宫廷生活中难以避免的慵懒无聊的气息。花园里的亭、轩、阁之类,形式比较完整,出檐大,玲珑剔透。但相互间的配合较为混乱。装饰丰富华丽不一定繁琐,纤细精巧不一定柔弱,关键在于气质格调。而气质格调则是人们的社会地位、文化教养、思想趣味、生活条件等等的综合反映。3.托帕卡比宫伊斯坦布尔的托帕卡比宫是它的主要宫殿,在几百年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二节古代印度与古代东南亚建筑一、佛教建筑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大约公元前563-483年)一生在恒河流域的东部活动。佛教的大盛在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阿育王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几乎统一整个印度,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城市和宫殿建设都比较发达,但遗留下来的却只有一些佛教建筑。阿育王并不全面笃信和宣扬佛教教义,他的崇佛是出于对一次征战中杀了25万人的暴行的忏悔,他重视的是佛教的道德精神。他命人在全国做摩崖石刻或在石柱上镌刻铭文。佛教原来不拜偶像,不信灵魂,主张以寂灭无为达到自我否定,从而“摆脱苦海”。所以,这时期的佛教建筑主要是瘗埋佛陀或圣徒骸骨的窣堵坡和供信徒们苦修的僧院。第二节古代印度与古代东南亚建筑一、佛教建筑创立佛教的释迦牟1.窣堵坡窣堵坡,又称窣堵波,音译自梵文的

stupa,是源于印度的塔的一种形式,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南亚、东南亚国家比较普遍。印度的窣堵坡原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窣堵坡就是坟冢的意思。1.窣堵坡窣堵坡,又称窣堵波,音译自梵文的

stupa,是源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2.石窟石窟,是石窟寺的略称。它起源于印度,初为僧侣避暑而凿的洞窟,也是静虑冥想的好地方。公元1世纪后,造佛像之风渐兴,僧众为了便于礼佛和观想佛,逐渐由简陋的洞窟变成“支提”(意为塔庙窟或礼佛窟)和“毗诃罗”(意为僧房窟或禅窟)两种形制的石窟寺。2.石窟石窟,是石窟寺的略称。它起源于印度,初为僧侣避暑而凿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二、婆罗门教建筑10世纪起,印度各地普遍建造婆罗门教庙宇。形制参照农村的公共集会建筑和佛教的支提窟,用石材建造,采用梁柱和叠涩结构。庙宇用石材建造,结构技术不高,常用梁柱和叠涩,内部空间不发达。形式上保留着许多木结构的手法,在埃洛拉等地,有一些婆罗门教庙宇整个地是从山岩上凿出来的,如凯拉莎庙,凿掉了200万吨岩石才成形。婆罗门教庙宇的造型观念很特殊,它们几乎完全被当作雕刻品,不反映建筑物各部分的实际功能和结构逻辑。不仅屋顶和墙垣没有明显的区别,甚至把屋顶造成有独立意义的纪念碑。从台基到塔顶,整个庙宇布满了雕刻,仿佛庙宇是由雕刻堆砌而成的。在封建主义期间,印度四分五裂,建筑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婆罗门教的庙宇主要分为北部、南部和中部三种。二、婆罗门教建筑10世纪起,印度各地普遍建造婆罗门教庙宇。形1.北部地区北部的婆罗门教庙宇发展最早,但因为11世纪就有伊斯兰教势力侵入,所以,很早就停止了发展。北方庙宇的典型特点是:没有院子,独立在旷地中。一般包括三个主要部分:门厅、神堂和神堂上由屋顶演化而成的塔。它们前后按轴线立在高高的台基上。门厅是方的,顶子作方锥形,是毁灭之神湿婆的本体,他是初升的和将没的太阳,用水平线代表,所以顶子是密檐式的。神堂也是方的,它顶上的塔是护持神毗湿奴的本体,他是正午的太阳,用垂直线代表,因此塔身密布棱线。神堂里有一间圣坛,向四个正方位开门,是创造神梵天的本体。整个庙宇便是婆罗门教的三位一体神的本身。1.北部地区北部的婆罗门教庙宇发展最早,但因为11世纪就有伊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2.南部地区印度南部从7世纪起有石造的庙宇。初期形制和北方的相似,不过塔的轮廓不呈曲线,而是方锥形的,并且显然由木构的多层楼阁演变而成。多层的塔被说成是神降临世间时的梯子,各层檐口挑出较多。顶上却以“象背”脊结束,这大概是当地居民惯用平顶的回响。玛玛拉普兰的海滨庙是著名的例子。2.南部地区印度南部从7世纪起有石造的庙宇。初期形制和北方的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3.中部地区中部的婆罗门教庙宇具有南北双方的特点,但它是独特的。庙宇四周有一圈柱廊,里面是僧舍或圣物库。院子中央铺展开宽大的台基,台基上正中是一间举行宗教仪式的柱厅。柱厅后连接一个神堂,顶上有塔。和北方的婆罗门教一样,这个柱厅、神堂和它顶上的塔是三位一体神的本体。在它的两侧,对称的簇拥着几个神堂,和中央的形成3个或5个塔一组。神堂顶上的塔不高,彼此独立,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神堂的平面是放射多角形的,在外表形成几道尖棱,从地平一直升到相轮宝顶。塔的轮廓也呈柔和的曲线。一圈挑出的檐口和台基一起形成很强的水平线,把几座神堂和柱厅联系成一个整体。中部庙宇的规模同北部的差不多,都远远小于南部的。3.中部地区中部的婆罗门教庙宇具有南北双方的特点,但它是独特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三、东南亚国家宗教建筑东南亚大多数国家的中世纪文化受到印度的强烈影响。随着佛教和印度教的传播,建造起大量庙宇,起初,它们大致和印度的相似,后来有所创造,逐渐形成了民族的特色。三、东南亚国家宗教建筑东南亚大多数国家的中世纪文化受到印度的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三节古代朝鲜与古代日本建筑一、朝鲜建筑由于朝鲜半岛与中国在陆地上的连接,使其同古代中国保持着更加密切的联系。位于朝鲜半岛西南的百济早在372年就开始向东晋朝贡,并一直与南朝交往密切,在建筑上深受南朝的影响,例如保留至今建于6-7世纪百济时期的定林寺五层塔。第三节古代朝鲜与古代日本建筑一、朝鲜建筑由于朝鲜半岛与中国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二、日本建筑日本建筑早在公元1世纪便形成了它基本的特点,这便是使用木极架,通透轻盈。这些特点可能是在中国南方和南洋各地的影响下形成的,也是因为日本岛屿上盛产木材的缘故。日本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很有创造性,尤其是它们的美学特征。除早期的神社外,日本古代的都城格局、大型的庙宇和宫殿等等,比较恪守中国型制,而住宅到后来则几乎完全摆脱了中国影响而自成一格,结极方法、空间布局、装饰、艺术风格等等都与中国住宅大异其趣。茶室、数寄屋之类,可以说完全是日本建筑的独创了。它们的美学特征是非常平易亲切,富有人情味。尺度小,设计得细致而朴素,精巧而素雅。日本建筑重视也擅长于呈现材料、极造和功能性因素的天然丽质。草、木、竹、石,甚至麻布、纸张,都被利用得恰到好处。二、日本建筑日本建筑早在公元1世纪便形成了它基本的特点,这便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第一节古代伊斯兰教建筑伊斯兰教始于公元前610年,由穆罕默德在麦加城创立,主要由阿拉伯人信奉,现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地区,完成了阿拉伯民族统一的伟大事业。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教继续发展,到公元八世纪时已经形成了东起印度河和乌浒河,西至西班牙、北非,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民族拥有自己辉煌的文明史,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长河中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阿拉伯建筑师们积极进取,兼收并蓄,在吸收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文化的优秀营养的同时,以高度的智慧将东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加以创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第一节古代伊斯兰教建筑伊斯兰教始于公元前610年,由穆罕默一、建筑特征1.建筑外观2.建筑穹顶3.建筑开孔4.建筑纹样5.建筑造型一、建筑特征二、代表建筑1.麦地那先知圣寺麦地那先知圣寺,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又称麦地那清真寺。坐落在沙特麦地那的白尼·纳加尔区,是伊斯兰教史上继库巴清真寺之后第二座清真寺。先知寺始建于公元622年,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亲自参与建造。哈里发瓦利德一世时期重建,将穆圣与伊斯兰教前两任哈里发阿布和欧麦尔的陵墓合并于先知寺。二、代表建筑麦地那先知圣寺,伊斯兰教第二大圣寺,又称麦地那清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2.帖木儿墓1402年,帖木儿的孙子在对土耳其的战争中伤重而死,身在前线的帖木儿下令给他建造一座陵墓,同时建造一座清真寺和一座经学院。1405年,帖木儿去世,也葬在这座陵墓里,后来,他家族的男子大多入葬这里。这座陵墓造在清真寺的圣龛作为墓门,今寺已毁。墓室中央10米见方,四边又各有一个小空间凸出,以致墓室像是十字形的,外廓作八角形。正面正中作高大的凹龛,抹角斜面上作上下两层凹龛。鼓座底部的内层穹顶顶点高20多米,外层的高在35米以上。外层穹顶近似葱头形,外表最大直径略大于鼓座,由两层薄薄的钟乳体同鼓座显著分开,因此显得格外饱满。穹顶表面由密密的圆形棱线组成,更加充分的表现了穹顶的饱满和鼓足着的张力。圆棱也大大丰富了琉璃面砖耀眼的光泽。鼓座大约8-9米高,把穹顶举起在八角形体积之上,陵墓是一座构图完整而单纯的纪念碑,宏伟庄严。通体灿烂的琉璃砖贴面又赋予它华丽的外衣,性格十分热烈。2.帖木儿墓1402年,帖木儿的孙子在对土耳其的战争中伤重而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3.托帕卡比宫伊斯坦布尔的托帕卡比宫是它的主要宫殿,在几百年的长时间里陆续建成。这个建筑群总平面很松散,有许多大小院落和花园。进了向西的大宫门,是一个并不很规整,大致为矩形的院落,有150米深,很空旷。西边第二个院落大致为正方形,也并不规整。再向西是花园。在第一、第二两个院落的北侧是一个占地近于方形的“后宫”。后宫的建筑物很精巧,内部装修的工艺极高,满墙螺钿、宝石,工巧绝伦,像一个首饰盒。但装饰风格稍显繁琐,而且柔弱,散发着穷奢极欲的宫廷生活中难以避免的慵懒无聊的气息。花园里的亭、轩、阁之类,形式比较完整,出檐大,玲珑剔透。但相互间的配合较为混乱。装饰丰富华丽不一定繁琐,纤细精巧不一定柔弱,关键在于气质格调。而气质格调则是人们的社会地位、文化教养、思想趣味、生活条件等等的综合反映。3.托帕卡比宫伊斯坦布尔的托帕卡比宫是它的主要宫殿,在几百年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二节古代印度与古代东南亚建筑一、佛教建筑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大约公元前563-483年)一生在恒河流域的东部活动。佛教的大盛在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阿育王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几乎统一整个印度,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城市和宫殿建设都比较发达,但遗留下来的却只有一些佛教建筑。阿育王并不全面笃信和宣扬佛教教义,他的崇佛是出于对一次征战中杀了25万人的暴行的忏悔,他重视的是佛教的道德精神。他命人在全国做摩崖石刻或在石柱上镌刻铭文。佛教原来不拜偶像,不信灵魂,主张以寂灭无为达到自我否定,从而“摆脱苦海”。所以,这时期的佛教建筑主要是瘗埋佛陀或圣徒骸骨的窣堵坡和供信徒们苦修的僧院。第二节古代印度与古代东南亚建筑一、佛教建筑创立佛教的释迦牟1.窣堵坡窣堵坡,又称窣堵波,音译自梵文的

stupa,是源于印度的塔的一种形式,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南亚、东南亚国家比较普遍。印度的窣堵坡原是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一种佛教建筑,窣堵坡就是坟冢的意思。1.窣堵坡窣堵坡,又称窣堵波,音译自梵文的

stupa,是源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2.石窟石窟,是石窟寺的略称。它起源于印度,初为僧侣避暑而凿的洞窟,也是静虑冥想的好地方。公元1世纪后,造佛像之风渐兴,僧众为了便于礼佛和观想佛,逐渐由简陋的洞窟变成“支提”(意为塔庙窟或礼佛窟)和“毗诃罗”(意为僧房窟或禅窟)两种形制的石窟寺。2.石窟石窟,是石窟寺的略称。它起源于印度,初为僧侣避暑而凿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二、婆罗门教建筑10世纪起,印度各地普遍建造婆罗门教庙宇。形制参照农村的公共集会建筑和佛教的支提窟,用石材建造,采用梁柱和叠涩结构。庙宇用石材建造,结构技术不高,常用梁柱和叠涩,内部空间不发达。形式上保留着许多木结构的手法,在埃洛拉等地,有一些婆罗门教庙宇整个地是从山岩上凿出来的,如凯拉莎庙,凿掉了200万吨岩石才成形。婆罗门教庙宇的造型观念很特殊,它们几乎完全被当作雕刻品,不反映建筑物各部分的实际功能和结构逻辑。不仅屋顶和墙垣没有明显的区别,甚至把屋顶造成有独立意义的纪念碑。从台基到塔顶,整个庙宇布满了雕刻,仿佛庙宇是由雕刻堆砌而成的。在封建主义期间,印度四分五裂,建筑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婆罗门教的庙宇主要分为北部、南部和中部三种。二、婆罗门教建筑10世纪起,印度各地普遍建造婆罗门教庙宇。形1.北部地区北部的婆罗门教庙宇发展最早,但因为11世纪就有伊斯兰教势力侵入,所以,很早就停止了发展。北方庙宇的典型特点是:没有院子,独立在旷地中。一般包括三个主要部分:门厅、神堂和神堂上由屋顶演化而成的塔。它们前后按轴线立在高高的台基上。门厅是方的,顶子作方锥形,是毁灭之神湿婆的本体,他是初升的和将没的太阳,用水平线代表,所以顶子是密檐式的。神堂也是方的,它顶上的塔是护持神毗湿奴的本体,他是正午的太阳,用垂直线代表,因此塔身密布棱线。神堂里有一间圣坛,向四个正方位开门,是创造神梵天的本体。整个庙宇便是婆罗门教的三位一体神的本身。1.北部地区北部的婆罗门教庙宇发展最早,但因为11世纪就有伊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2.南部地区印度南部从7世纪起有石造的庙宇。初期形制和北方的相似,不过塔的轮廓不呈曲线,而是方锥形的,并且显然由木构的多层楼阁演变而成。多层的塔被说成是神降临世间时的梯子,各层檐口挑出较多。顶上却以“象背”脊结束,这大概是当地居民惯用平顶的回响。玛玛拉普兰的海滨庙是著名的例子。2.南部地区印度南部从7世纪起有石造的庙宇。初期形制和北方的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3.中部地区中部的婆罗门教庙宇具有南北双方的特点,但它是独特的。庙宇四周有一圈柱廊,里面是僧舍或圣物库。院子中央铺展开宽大的台基,台基上正中是一间举行宗教仪式的柱厅。柱厅后连接一个神堂,顶上有塔。和北方的婆罗门教一样,这个柱厅、神堂和它顶上的塔是三位一体神的本体。在它的两侧,对称的簇拥着几个神堂,和中央的形成3个或5个塔一组。神堂顶上的塔不高,彼此独立,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神堂的平面是放射多角形的,在外表形成几道尖棱,从地平一直升到相轮宝顶。塔的轮廓也呈柔和的曲线。一圈挑出的檐口和台基一起形成很强的水平线,把几座神堂和柱厅联系成一个整体。中部庙宇的规模同北部的差不多,都远远小于南部的。3.中部地区中部的婆罗门教庙宇具有南北双方的特点,但它是独特第十五章-其它地区古代建筑课件三、东南亚国家宗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