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侏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侏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侏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侏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侏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侏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材料反映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

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C.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

D.九品中正制的残余参考答案:A考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材料反映的是在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造成君主权力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又造成君主权力的大权旁落,原因在于“君主无能”。而造成君主无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皇位的继承制度。故应选A。2.我国现行宪法历经多次修订。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条款。1993年宪法修正案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地位。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反映出我国①思想解放不断深入

②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

④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D3.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D.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参考答案:C4.1876年,有上海人向《格致汇编》杂志社反映:“本处出卖之牛乳常有加水谋利之弊,因牛乳华人原用以为补养之物,现余所食者得其补力甚少。”此人询问:“西国有法能査出牛乳中所加水数否?”杂志社答复:西方一是“用浮表”,二是“试其乳所分出之乳油”。这折射出A.政府注重对公共卫生监管B.国人道德素质有所滑坡C.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D.中国媒体注重科学研究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反映牛奶掺水问题说明当时上海喝牛奶已经较为普遍。而中国传统中只是把牛奶作为补养之物。由此可推出社会生活习俗已经发生变化。因此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政府的监管,因此A项错误;并未反映出是国人掺水,道德素质滑坡无法得出,因此B项错误;也不能从材料中看出媒体注重科学研究。因此D项错误。5.阅读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商品份额图》。英国出现这一现象的因素有()①1832年改革完善英国代议制②工业革命增强工业生产能力③自由放任政策促进外贸发展④第二次鸦片战争扩大其市场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进口以商品原料为主,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可见是工业革命增强了其经济实力,这是经济因素,此外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英国代议制的完善是其政治因素,所以符合题意的是①②项,题干中不能体现出自由放任的政策,排除③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年排除④项,正确的选项是A。

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陈云是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在延安整风中他提出了蕴涵着哲理的15个字,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并精辟地指出:“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我的体会就是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建国初期,陈云具体组织领导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陈云较早发现我国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端。八大之前,陈云就提出“苏联十月革命后,市场完全死了。我们今天也把市场搞得很死。若不注意解决这一问题,天下就会大乱”。同时,陈云认为要吸收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合理因素。改开放以后,他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陈云主张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稳步推进。他说:“做工作,不能只想快。慢,稳,少走弯路,走弯路的损失比慢的损失多。”——据《陈云: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等(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云思想的核心及历史影响。参考答案:(1)思想主张:社会主义建设要吸收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合理因素;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稳步推进。(2)核心:实事求是。历史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详解】(1)思想主张:根据材料“陈云具体组织领导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同时,陈云认为要吸收资本主义经营管理合理因素”,可得知社会主义建设要吸收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合理因素;根据材料“改开放以后,他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可得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根据材料“陈云主张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稳步推进。?做工作,不能只想快。慢,稳,少走弯路,走弯路的损失比慢的损失多”,可得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稳步推进。(2)核心:根据材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可得知实事求是。历史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实践(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和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方面切入分析。7.姚贤镐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一(1895)》一书中叙述:19世纪40年代中期,广州的进口量是上海的3倍多。到50年代中期则倒过来不及上海的一半。广东与上海贸易额的变化表明A.国内贸易迅速增长B.中国传统经济格局发生变化C.上海开始取代广州贸易地位D.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参考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19世纪40年代中期,广州的进口量是上海的3倍多。到50年代中期则倒过来不及上海的一半”反映了鸦片战争之后,五口通商,使传统的对外贸易格局发生变化,导致上海的进口量超过广州,故B正确;国内贸易的增长并不能说明广东与上海贸易额的变化的原因,故A错误;仅凭材料数据无法说明上海开始取代广州贸易地位,故C错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已经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材料主旨无关,故D错误。8.列宁认为,“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下列相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列宁认为革命的胜利与否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B.列宁认为巴黎公社最终失败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C.列宁认为1871年是革命条件成熟与否的分水岭D.列宁的总结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参考答案:C9.董仲舒曾对汉武帝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又说:“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上述观点A.迎合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B.体现社会变革时期的需要C.融合佛、道思想的新儒学D.完全背离传统的民本思想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可知,反映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迎合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没有体现社会变革时期的需要,故B项错误。佛教是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董仲舒的新儒学没有吸收佛教观点,故C项错误。董仲舒的新儒学保留了儒家的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10.《尚书·武成》用“血流漂杵”来描写武王伐纣战争的惨烈。而孟子却质疑,“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矣?”孟子的质疑A.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历史B.抨击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C.说明其历史观的局限性D.体现了对商亡教训的反思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反映了孟子认为武王的军队是仁义之师,不会滥杀无辜,纣王残暴,士兵会纷纷起义,不会有这样激烈的战斗。由此可知,孟子质疑《尚书·武成》“血流漂杵”的根据和推理是以价值判断代替事实判断,这说明了孟子的历史观存在局限性,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孟子的历史观存在局限性,而不是从不同角度解释历史,故A项排除。孟子主要是否定武王伐纣战争的惨烈,而不是抨击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商亡教训的反思,故D项排除。【点睛】孟子言论背后的“逻辑”是:天子不应该这么做,所以,尧肯定没有这么做。前提是价值判断,结论是事实判断。1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内外朝制

B.封邦建国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参考答案:B12.德国是最早探索福利政策的国家。19世纪80年代,德国相继颁布了《法定疾病保险》《法定事故保险》和《伤残养老保险》等一系列法令,建立起当时堪称世界典范的福利制度。德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A.国家统一的需要

B.健全民主法制的需要C.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D.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参考答案:D工业革命。1871年,德国已经完成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并且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而题干中的时间是“19世纪80年代”,AC排除;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民主制度不健全,B错误;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福利制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故选D。13.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A.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B.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D.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参考答案:B由“自然调整”、“上抗生素”、“反应过度”可知,题干强调国家过度干预。A项不属于应对危机的过度干预,故A项错误;B项属于危机后摆脱危机的措施,针对的就是国家干预过度,于是减少国家干预,故B项正确;C项与题干所描述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危机后各国纷纷减少国家干预,即减少发挥计划杠杆,放大市场经济调节,故D项错误。14.据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这说明A.汉代官员多用秦时旧制B.汉承秦制,全面推行郡县制C.汉时曾推行郡县封国并存制度D.至汉武帝时方设列侯爵位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可知体现的是郡县制;根据材料“……列侯所食县曰国”可知体现的是侯国,可以判断出当时汉朝曾经在地方推行郡国并行制,C选项符合题意。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代官员多用秦时旧制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汉朝全面推行郡县制不符合史实,在地方也有封国制,B选项排除。列侯爵在西汉立国之初就有,D选项排除。【点睛】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国,郡国两制并行。后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和附益之法、酬金夺爵的方式解决了郡国并行制出现的问题。15.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A.商朝的王室

B.因功得到的封地

C.原所在诸侯国的国名

D.国王的赐姓参考答案:A16.右图是20世纪50年代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A.美苏的直接对抗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冷战格局的扩展D.联合国势力的扩张参考答案:C17.“当时的……指导机关不做发展土地革命和群众的阶级斗争,却只做上层的团结功夫,蒙蔽阶级矛盾,不去夺取军队,不去武装工农,不能利用参加政权的机关,不去为群众谋利。”这导致A.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二次革命失败C.断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D.国共合作破裂参考答案:C“不做发展土地革命和群众的阶级斗争”,“只做上层的团结功夫”“不能利用参加政权的机关”,材料体现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中共犯了“右倾”错误,没有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故C项正确;材料不是论述辛亥革命及二次革命,故A项和B项错误;D项是国民党发动政变导致。18.下表为1820—1913年英美进口关税率统计表。据此可以推知A.英美两国实行不同关税政策 B.英国的工业化水平高于美国C.自由贸易推动英美工业革命 D.关税战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参考答案: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由表格信息可知1875年后英国降低关税,不收取进口关税,而美国仍收取进口关税,英美两国实行不同关税政策,故A项正确;英美进口关税率统计看不出两国工业化水平高低,故B项错误;“自由贸易推动英美工业革命”与表格信息不符,且应该是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故C项错误;“关税战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表述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19.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C.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D.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参考答案:C20.苏联农村从1922年到1946、1947年,大饥荒大约平均每隔十一、十二年出现一次,连续发生了三次,造成人口非正常死亡无以计数。这种现象的出现A.削弱了苏联政权的群众基础B.主要由于恶劣的气侯条件和自然环境C.是赫鲁晓夫改革直接原因D.与西方大国封锁苏联的政策关系较大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苏联农村从1922年到1946、1947年,大饥荒大约平均每隔十一、十二年出现一次,连续发生了三次,造成人口非正常死亡无以计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方针导致的弊端有紧密联系,农民利益受到较大损害,直接削弱了苏联政权的群众基础,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影响21.19世纪末,清王朝的钳口禁忌(限制言论自由)进一步被突破,知识分子在许多地区创办学会、报馆、学堂。学会多达百余个,报纸也由19种增至70种。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社会启蒙的不断深入B.中学西学间矛盾的解决C.中体西用观念的流行D.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普及参考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伴随着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教授新知识、传播新思想的学堂和学会不断增多,作为大众信息传播媒介的报纸的种类也不断增多,清政府对思想和言论的控制力逐渐削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社会启蒙的不断深入,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当时中学与西学间的矛盾并未解决;C选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指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制度为根基,引进并应用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的想法,与材料中思想的启蒙革新逐渐深入相反;D选项错误,民众共和思想逐渐普及是1911年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材料中时间“19世纪末”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2.“(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从材料中的“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贫民失望”、“行为的凶暴”,可知这次运动应是太平天国运动。所以应选B。23.《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方物之灵。”《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民本思想

B.天人感应

C.人文精神

D.唯物主义参考答案:C“文明以止,人文也”“惟人,方物之灵”“天大,地大,人亦大”,表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处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即人文精神。C项符合题意。24.罗马法规定,请求返还所有物之诉,当事人须带着系争实物到庭,如果系争物是不动产或树木之类不便携带,也必须拿一些象征性的标志物(如土块、树枝)到庭,双方并立,用木棒按触其物,装作争夺的架势.如果一方当事人稍有差错,就会导致败诉.这反映出罗马法A.强调实物证据B.以保护私有财产为核心C.具有形式主义特征D.保证了公正公平参考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了罗马法。题意规定是带系争物或系争物的象征性标志物到法庭进行审判,而不是实物证据,故排除A项;判决的标准是“一方当事人稍有差错,就会导致败诉”,而不是真正的保护私有财产,故排除B项;由于是按照双方的争夺结果进行判决,并不能真正的保证公平公正,故排除D项。根据“双方并立,用木棒按触其物,装作争夺的架势”可知判决的过程注重形式,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故选C。25.对图文材料所蕴含信息理解准确的有①

为纪念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而建立

为庆贺第三国际在法国的建立,③诞生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④钢架镂空结构是工业时代特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26.《人间正道是沧桑》:“一是我实现了理想;二是理想通过我得以实现,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在中国不是哪位政治领袖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是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对这几句台词评价符合历史史实的有

①近代以来要实现伟大的政治理想必须要通过政党和党员们的艰苦奋斗②中国的国情尤其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需要科学的革命理论③革命的胜利是用坚定的信仰和热血赢得的,现代化建设时期仍需要坚定的信仰④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完全归功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和五四运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27.有一位君主在西方考察时,时而扮作水手,时而扮作木匠,总是在不停地做工。这位君主是(

)A.彼得一世

B.康熙大帝C.路易十四

D.明治天皇参考答案:A解析:彼得一世为改变俄国落后局面,曾经亲自到西欧一些国家学习,材料所描绘的君主应该是彼得一世。28.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 A.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C.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D.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参考答案:D抗日战争。从材料中“两党合作”等信息可排除A、C两项;根据“国民政府开放民主”“民族凝聚力增强”等信息可以排除B项,因为国民革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尚未建立起来,民族凝聚力增强也不符合这一时代特征。符合题意的应是D项。29.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参考答案: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清末新政B

解析:材料中的“公派”两个字,公派生按正常是应该支持政府的,毕竟是政府出钱给他们出国深造的。这与私人留学是有区别的。除非政府出了问题,才会转向反对的。从1872年到1875年,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回来时,清朝正实行洋务运动,公派留学生自然拥护国家政权,为国效力。抓住关键时间信息“1905年前后”,之前清政府对内镇压戊戌变法,镇压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也不成功,对外屈膝投降,签署《辛丑条约》。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理解,并对清末新政的影响准确分析、理解。30.战国时期商业和城市逐渐兴盛起来,其表现不包括(

)A.秦都咸阳商业发达程度最高

B.许多诸侯国都城发展为商业中心C.各诸侯国都铸造了自己的钱币

D.中原市场成为四方商品的集散地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冯友兰教授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中说:“我之所以否定太平天国,因为太平天国要推行神权政治,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将倒退黑暗时期——中世纪”。以下说法不能论证冯友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的主张不能超越封建社会,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B.西方基督教思想对太平天国影响巨大C.太平天国的纲领没有体现反对帝国主义本身D.太平天国要建立的是君权神授的封建国家参考答案:C32.(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辽统治者耶律德光灭后晋后,入晋宫召集百官时,他“改服中国衣冠,百官起居皆如旧制”,对群臣宣布“自今不修甲兵,不市战马,轻赋省役,天下太平矣”。并任命了一批汉官主持汉地事务。耶律德光认为他的军事、政治目标已经达到,成了夷夏共主。于是下诏“自今节度使、刺史毋得置牙兵,市战马”。他“服通天冠,绛纱袍,登正殿,设乐悬、仪卫于廷。百官朝贺,华人皆华服,胡人皆胡服,立于文武班中间”。耶律德光与其父兄一样能积极吸收汉文化,对后世辽朝诸帝和贵族、百官都产生了影响。一一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耶律德光统治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耶律德光统治的影响。(9分)参考答案:(1)特点:学习汉文化,重用汉官;轻徭薄赋;抑制地方割据。(6分)(2)影响: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传承中原文化。(9分)试题分析:(1)本小问特点,据材料“改服中国衣冠,百官起居皆如旧制”和“服通天冠,绛纱袍,登正殿,设乐悬、仪卫于廷。百官朝贺,华人皆华服,胡人皆胡服,立于文武班中间”可知学习汉文化,重用汉官,据材料“自今不修甲兵,不市战马,轻赋省役,天下太平矣”可知轻徭薄赋,据材料“自今节度使、刺史毋得置牙兵,市战马”可知抑制地方割据。(2)据材料“自今不修甲兵,不市战马,轻赋省役,天下太平矣”可知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据材料“服通天冠,绛纱袍,登正殿,设乐悬、仪卫于廷。百官朝贺,华人皆华服,胡人皆胡服,立于文武班中间”可知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据材料“耶律德光与其父兄一样能积极吸收汉文化,对后世辽朝诸帝和贵族、百官都产生了影响”可知传承中原文化。

33.罗斯福新政期间的农业改革被誉为是“在美国试行的最勇敢的社会实验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自立国以来,农业一直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自由放任的生产经营模式为美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繁荣。从1914年到1919年,美国的农产品出口总额增加了2.64倍,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产品平均价格分别上涨了114.7%和110.3%,农业总纯收入增加了近3倍。20世纪30年代初,农业受到严重打击,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1967=100)由1928年的64.8下降到1932年的29.5%下跌了55.5%,农场纯收入由61.5亿美元降至20.3亿美元,下降了67%。材料二1938年2月通过的《农业调整法》明文规定,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美国农业部先后主导建立了国家农业信贷署、农产品信贷公司等机构,负责对处于困境中的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直接补贴及技术支持。政府还动用行政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市场协议”,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从而达到“保证价格”的目的。新政期间,华莱士(时任美国农业部长)几乎在实施每一项国家干预措施时,都注意与农民进行“协商”,注意培养农民及地方的主动合作精神。——以上材料摘编自王祖奇《亨利?A?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上半叶美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显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政期间美国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积极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政前后美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角色的变化。

参考答案:(1)变化:从巨大繁荣到严重危机(价格上涨、总收入增多到价格普跌、纯收入急剧下降)。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波及农业;长期农业自由放任政策为农业发展埋下隐患。(2)内容:控制农业产量,减少农产品供应;国家信贷扶持,补贴农业发展;调节农产品流通领域,稳定农产品价格;培养农民合作意识,促进农业合作关系。积极作用:促进农业复苏,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为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奠定基础。(3)变化:从自由放任到全面干预。(1)变化: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自由放任的生产经营模式为美国农业带来了巨大繁荣”、“农业受到严重打击,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1967=100)由1928年的64.8下降到1932年的29.5,下跌了55.5%,农场纯收入由61.5亿美元降至20.3亿美元,下降了67%”可以得出农业发展的状况是从巨大繁荣到严重危机(价格上涨、总收入增多到价格普跌、纯收入急剧下降)。原因: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材料一中发生变化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再结合所学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史实可知,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波及农业;长期农业自由放任政策也为农业发展埋下隐患。(2)内容:题目要求“据材料二”概括。由材料二中的“对棉花、小麦、玉米、烟叶、大米等5种主要作物实行生产定额,对那些耕种定额土地而又遵守土壤保持方法的农民由政府给予补贴”、“建立了国家农业信贷署、农产品信贷公司等机构,负责对处于困境中的农民提供低息贷款、直接补贴及技术支持”、“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注意培养农民及地方的主动合作精神”等信息可以概括为:控制农业产量,减少农产品供应;国家信贷扶持,补贴农业发展;调节农产品流通领域,稳定农产品价格;培养农民合作意识,促进农业合作关系。积极作用:主要从上述措施对农业和国家政策方面来分别分析。具体来说,对农业来说,是促进农业复苏,有助于缓解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