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21、 翻译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5分)星隧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2、将下面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1)墨子怒耕柱子①,耕柱子曰:“吾无逾于人乎?”墨子曰:(2)“吾将之太行②,驾骥与牛,子交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墨子曰:“何故?”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墨子曰:“吾亦以子为足以责。”[注]①[耕柱子]墨子的学生。②[太行]太行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画线语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夫言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之也。仲舒虽精,亦时解休;解休之间,犹宜游于门庭之侧;则能至门庭,何嫌不窥园菜?闻用精者察物不见,存道以亡身,不闻不至门庭,坐思三年,不及窥园也。(《论衡•儒增》)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②存道以亡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5分)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①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之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日:"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则天日:"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选自《大唐新语》)注:①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1)解释加点的字①以()御史出②还次()蒲州驿(2)翻译加横线的句子①时人莫之知也。②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5、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5分)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段文言文。(5分)伯乐一过冀州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请用直译形式翻译下列短文中的画线句子。(5分)齐伐燕,用田子之谋,通往来,禁侵掠,释其俘而吊其民,燕人皆争归之矣。燕王患之,苏厉曰:“齐王非能行仁义者,必有人教之也。臣知齐王急近功而多猜,不能安受教;其将士又皆贪,不能长受禁。请以计中之。”乃阴使人道齐师,要降者于途,掠其妇人而夺其财,于是降者皆畏,弗敢进。乃使间招亡民,亡民首鼠,齐将士久欲而惮禁,则因民之首鼠,而言于王曰:“燕人叛。”齐王见降者之弗来也,果大信之,下令尽收拘降民之家。田子谏,不听。将士因而纵掠,燕人遂不复思降齐。①释其俘而吊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臣知齐王急近功而多猜,不能安受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乃阴使人道齐师,要降者于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齐将士久欲而惮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果大信之,下令尽收拘降民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翻译其中的画线文句。(5分)昔齐桓公出,见一故墟而问之。或对日:“郭氏之墟也。”复问:“郭氏曷为墟?”曰:“善善而恶恶焉。”桓公曰:“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曰:“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彼善人知其贵已而不用,则怨之;恶人见其贱己而不好,则仇之。夫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毋亡,得乎?”(桓谭《新论》)(1)郭氏曷为墟(2分)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彼善人知其贵己而不用,则怨之。(3分)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翻译其中的画线文句。(5分)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持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古代的赌博游戏)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庄子•骈拇》)(1)问臧奚事?则持策读书?(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下面一段古文,翻译其中的画线文句。(5分)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1)欲因公弟献以求知(2分)译为:(2)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3分)译为: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帝正色曰:“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隋唐嘉话》)①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译文:②魏公常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日果然!译文:12、翻译下文中划线的句子。(5分)程福赟(yūn)者,为人沉厚寡言而有勇。晋出帝时,为奉国右厢都指挥使。契丹入寇,出帝北征,奉国军士乘间夜纵火焚营,欲因以为乱,福赟身救火被伤,火灭而乱者不发。福赟以为契丹且大至,而天子在军,京师虚空,不宜以小故动摇人听,因匿其事不以闻。李殷位次福赟下,利其去而代之,因诬福赟与乱者同谋,不然何以不奏。出帝下福赟狱,人皆以为冤。答:13、阅读下边一段文言,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14、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华歆从会稽还都,宾客义故赠遗累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临去,语众人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无以怀璧为罪,愿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1)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众乃各留所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译下列常见文言固定结构1、诚……则……2、得以:3、俄而:4、而况:5、而已:6、否则:7、何乃:8、何其:9、既而:10、既……且……11、见……于……12、可得:13、可以:14、乃尔:15、且夫:16、然而:17、然则:18、是故:19、是以:20、庶几:21、虽然:22、所谓:23、所以:24、往往:25、唯……是……26、为……所……27、未尝:28、谓……曰……29、谓之:30、无几何:31、无虑:32、毋宁,无宁:33、无所:34、无以……为:35、无以:36、无庸:37、无由:38、相率:39、相与:40、向使:41、一何:42、一切:43、以故:44、以……故……45、以是:46、以……为……47、以为:48、以至于:49、因而:50、有所:51、有以:52、于是:53、之谓:54、之于:55、至于:56、自非:57、何以……?58、何所……?59、奈何……?60、如……何?奈……何?61、孰与……?62、安……乎?63、独……耶?64、何为……?65、何……哉?66、何……为?67、何……之有?68、如之何……?69、独……哉?70、何其……也!71、直……耳!72、……何如哉?73、无乃……乎?74、得无……乎?75、……庶几……欤?76、与其……孰若……?77、其……其……也……?文言句式的掌握直接影响着文言句子的翻译和文章的理解。希望能在这察漏补缺中有所裨益。下面有一些针对练习:一.翻译下列句子1.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晏子使楚》3.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4.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孟子•庄暴见孟子》)5.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二.辨析下列句子的类型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2.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劝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3.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4.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促织》5.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论积贮疏》)6.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7.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8.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赤壁之战》)9.八人即不能无佣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治平篇》10.“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11.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12.善哉,祁黄之论也!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汇集: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亭》)——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对太行、王屋怎么办?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冶邺》)——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师说》)——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9.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的方法”。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例2: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12.庸……乎,译为“哪……呢?”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14.得无……一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例: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一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15.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恐怕是你们的过错吧?16.……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17.孰与,以……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么样呢?18.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19.有……者,译为“有个……人”。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20.与其……孰若(无宁)……,翻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21.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22.(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23.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例1: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例2: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剥丝,层层深入。常见文言语气:1.推测语气……得无……这个词组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得无”也常写作“得勿”、“得亡”。翻译为“莫不是”或“该不会”。例如:日食饮得无衰乎?(《后汉书•庞萌传》)翻译为:每日的饮食莫不是减少了吧?(意思就是可能减少了。)2.疑问语气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表示相同的疑问语气,可以翻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待……”。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翻译为: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何(胡)以……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表示疑问。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翻译为:国家拿什么来救济(灾民)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庄暴见孟子》)我们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凭什么能够奏乐呢?3.反问语气不亦……乎亦是副词,用来加强反问语气。翻译为“不……吗”或“难道不……吗”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难道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何(奚)……为?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翻译为“哪儿用得着……呢”或“要……干什么呢”秦则无礼,何施之为?翻译:还要报答干什么呢?答案1、流星坠落地上,树木作响,国都里的人都很恐慌。说:这是什么?说:没什么。这是天地、自然界发生的变化,是自然界出现的特殊现象。国都的人认为它奇怪,以为灾难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害怕就不对了。太阳、月亮出现亏缺,刮风下雨不合时节,偶然出现流星坠落,这种现象没有哪个时代不曾经出现过。(答案参考划线句)2、(1)墨子生耕柱子的气,耕柱子说:“难道我没超过别人吗?”(2)“我将要到太行山去,要驾着马或牛车,如果是你,你将赶什么去呢?”(满分5分。答案要点:①怒:生气,译为批评、责备亦可。②逾:超过。③之:到,去。④“子将谁驱”是倒装句。每个翻译要点1分。句子不通顺减1分。)3、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仲舒即使精神专注,有时也要松弛和休息。(3分)②存道以亡身:思考义理而达到忘我的程度。(2分)4、(5分)(1)①凭借……身份②临时驻扎或住宿(1分)(2)①当时的人没有了解他的。(2分)②用那些积累下来的难办的事(向他)咨询。(2分)5、即使国君对我有了赏赐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曾参的话,(说明他)完全能够保全自己的节操啊!”6、伯乐一经过冀北的原野,马群就空了。冀北是天下马最多的地方,伯乐虽然擅长相马,怎么能使那里的马群空了呢?解释的人说:“我们说的空,不是没有马了,而是没有好马了。伯乐能识马,一遇到好马就把它挑去,马群里留不下一匹好马。如果没有了好马,那么就是说没有马,也不算是假话了。”(本题共5分。译文首先求“信”,每出现一处明显错误扣1分,扣完为止;其次求“达”,不通顺者酌情扣1-2分)7、①释放燕园的被俘者并慰问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园和遭遇不幸的人。②我知道齐王急于贪图短期功利而又多疑,不会安心接受别人指教。③于是就暗地里派人诱导齐国的军队在途中拦截投降的燕园人。④齐国将土早就想抢掠财物但又害怕触犯禁令。⑤果真非常相信他们的话,就下令全部没收、拘留归降者的财产和家属。〈5分,每句1分〉8、(l)郭家为什么变为丘墟?(“曷”和“为”各1分)(2)问哪些好人知道他(郭氏)看重自己却不被任用,于是就仇视他(“贵”、“不用”和“怨”各1分;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9、(5分)(1)(主人)问臧干了些什么?原来是拿着鞭子在读书(2)两个人干的事情不同,但他们在丢失了羊这件事情上,却是相同的(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10、(5分)(1)(朝士)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吕蒙正的)赏识(“因”可译为“通过”,“以”可译为“来”,“知”可译为“赏识”、“重用”等,“献”后省略的“之”必须补出并翻译。以上四点各为一个得分点,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2)很少嗜好(或: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好”读hào根据语境可译为“爱好”、“嗜好”等;“为”一定要译为“被”,体现被动句式的特点;“累”读lèi,可译为“带累”、“牵累”等;“难”根据语境可译为“难以做到”等;“……者,……也”一定要译为“……,是……”。以上五点各为一个得分点,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11、①宇文士及就跟着赞不绝口。或“宇文士及就跟着对这棵树夸个不停”(2分,意思对即可,“从而”未翻译对,扣1分)②魏公常劝我疏远那些爱奉承的小人,我不明白这小人是谁,心里常怀疑你而不能确定。现在看来果真如此!(3分,“远”、“悟”、“果然”这三个词,错一个扣1分;其它意思对即可,有错误的酌扣)12、福赟以为契丹将大规模到来,而皇帝又在军队中,京城力量空虚,不应因为小的变故而使人的听闻动摇不安,因此隐藏了奉国军士叛乱的事情没有把它上报。(每句一分)13、翻译:正因为我很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如果我接受了鱼,一定会有迎合人的脸色,有了迎合人的脸色,就会歪曲违背法律,歪曲违背了法律,就会罢免宰相的职位。(到那时)即使我很想吃鱼,他们肯定不会长期送给我鱼吃,可我又没有能力供给自己鱼吃。(5分)14、(1)华歆全不拒收这些钱财,秘密地在各份钱财上写了标记。(2分)(2)我本来没有拒绝各位的心思,因而接受的钱财就多了。(2分)(3)众人于是各自留下了赠送的钱财。(1分)15、①我把它拿给雕琢玉的人看②不如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宝物。③使他富裕后让他回到原来的地方(5分,两句每句2分)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诚……则……,如果……那么(就)……。得以:能够。俄而:不久,一会儿。而况:何况,况且。而已:罢了。否则:如果不……就……。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既而:随后,不久。既……且……:又……又……。见……于……:被。可得:可以,可能。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且夫:再说,而且。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是故:所以,因此。是以:所以,因此,因而。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所谓:所说的,所认为。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往往:处处,到处;常常。唯……是……:只。为……所……:被。未尝:从来没有。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无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无虑:大约,大致。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无所:没有……什么人(或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无以……为:用不着。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无庸:不用,无须。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相率:竟相,一起。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向使:假如,如果。一何:多么;为什么……那么……。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以故:所以。以……故……:因为……所以……。以是:因此。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以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以至于:一直到;结果。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而;因而。有所:有……的人(或物),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有以: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之于:对待,对……的态度(做法);同,对于;同……相比。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何所……?所……的是什么?奈何……?……怎么办?……为什么?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孰与……?与……相比,哪个……?安……乎?怎么……呢?独……耶?难道……吗?何为……?为什么……?何……哉?怎么能……呢?何……为?……干什么呢?何……之有?有什么……呢?如之何……?怎么能……呢?独……哉?难道……吗?何其……也!怎么那么……啊!直……耳!只不过……罢了!……何如哉?该是怎么样的呢?无乃……乎?恐怕……吧?得无……乎?该不是……吧?……庶几……欤?或许……吧?与其……孰若……?与其……,哪如……?其……其……也……?是……还是……呢?答案:巫婆、三老不回来,怎么办呢?该不是楚国的水土叫人善于偷盗吧?你们该不会为贫穷而苦恼吧?(意思是你们有可能正为贫穷苦恼)翻译为:不肯做和不能做的具体表现用什么方法区别它们的不同呢?像这样寻找宝剑,不是太迷糊了吗?现在人家如同刀和菜板,我们如同鱼肉,还辞谢干什么呢?定语后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判断句判断句被动句主谓倒装八、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1)翻译下列常见文言固定结构1、诚……则……2、得以:3、俄而:4、而况:5、而已:6、否则:7、何乃:8、何其:9、既而:10、既……且……11、见……于……12、可得:13、可以:14、乃尔:15、且夫:16、然而:17、然则:18、是故:19、是以:20、庶几:21、虽然:22、所谓:23、所以:24、往往:25、唯……是……26、为……所……27、未尝:28、谓……曰……29、谓之:30、无几何:31、无虑:32、毋宁,无宁:33、无所:34、无以……为:35、无以:36、无庸:37、无由:38、相率:39、相与:40、向使:41、一何:42、一切:43、以故:44、以……故……45、以是:46、以……为……47、以为:48、以至于:49、因而:50、有所:51、有以:52、于是:53、之谓:54、之于:55、至于:56、自非:57、何以……?58、何所……?59、奈何……?60、如……何?奈……何?61、孰与……?62、安……乎?63、独……耶?64、何为……?65、何……哉?66、何……为?67、何……之有?68、如之何……?69、独……哉?70、何其……也!71、直……耳!72、……何如哉?73、无乃……乎?74、得无……乎?75、……庶几……欤?76、与其……孰若……?77、其……其……也……?2)翻译下列句子,指出固定句式:1、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2、王以为何如其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文:4、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5、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司马迁《鸿门宴》)译文: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译文:7、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柳宗元《童区寄传》)译文: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译文:9、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译文:11、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译文:12、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13、孰与君少长?(《鸿门宴》)译文:14、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译文: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译文:1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译文:1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译文:3)翻译下面句子,指出固定句式:1、阅读下边一段文言,翻译画线的句子。(5分)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2、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华歆从会稽还都,宾客义故赠遗累数百金,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临去,语众人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无以怀璧为罪,愿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1)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众乃各留所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星宿是古代天文学术语,一宿通常包含一颗或者多颗恒星,而古人将满天星宿划为四大星野,青龙、白虎等四象即出自于此,而春秋时又将四象细分成了二十八宿。[1]在东、南、西、北四方都有一位守护神,分别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三辅黄图》卷三:“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2]二十八宿编辑\o"四灵神"四灵神(6张)二十八宿,亦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道教名之为“四灵”。二十八宿在四象观念的形成很早,至战国初已见于记载。稍晚的《礼记·曲礼上》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孔颖达疏:“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汉代纬书《尚书考灵曜》云:“二十八宿,天元气,万物之精也。故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其形如龙,曰‘左青龙’。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形如鹑鸟,曰‘前朱雀’。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龟蛇,曰‘后玄武’。”①道教对此天象加以拟人化,为之定姓名、服色和职掌,顶礼膜拜。《云笈七签》卷二十四《二十八宿》称:“甲从官阳神也,角星神主之,阳神九人,姓宾名远生,衣绿玄单衣,角星宿主之。乙从官阴神也,亢星神主之,阴神四人,姓扶名司马,马头赤身,衣赤缇单衣,带剑,亢星神主之。”②其余二十六宿类此。《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又对二十八宿之状貌、行为作了描述。曰:“角星之精,常以立春后寅卯日游于寺观中,形少髭鬓,参问禅礼,或游于酒肆自饮,识者求之,多示人养生播种之术。”“亢、氐、房三星之精,常以寅卯日同行,衣青苍衣,游于人众中或大斋会处,即是求之,多与人救世之术”。③其余二十四宿类此。[4]四象历史战国曾侯乙墓出土漆箱所饰图,是最早的完整记述了二十八宿与四象名称的记载,将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叫作四象。[5]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末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宫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末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宫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宫白虎;南方七宿如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隆冬早春的夜空,故称南宫朱雀。二十八宿合成的四象(四灵)更受道教尊崇。主要特点是以之作为护卫神。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即以之为太上老君的侍卫,称老君“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并谓“此事出于仙经中也”。④《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更为之取名,曰“左有青龙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监兵,前有朱雀名陵光,后有玄武名执明,建节持幢,负背钟鼓,在吾前后左右”。⑤此又以之为道士行法时的守护神了。[6]四方四灵,自古以来就被作为天星、五行的象征,在道教则作为守护神出现,地位是很高的。但其中的玄武神自宋以后却独受尊崇,成为赫赫有名的真武大帝、玄天上帝,作为道教大神加以崇奉。在明代地位尤为显赫。这与明太祖,特别是明成祖利用它以神化皇权有关。四神即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镇守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神灵,其顺序是东南西北: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二十八星宿在夏朝初期就有记载,每一个星宿都由数颗恒星所组成,在《诗经》以及《尚书》中都有部份名称出现。而根据二十八星宿出现的方位,又把它们分为青龙七宿、朱雀七宿、白虎七宿、玄武七宿,具体名称如下:青龙七宿: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朱雀七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白虎七宿: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玄武七宿: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每一宿各由不同数目的恒星组成,有的星宿包含十几颗至几十颗星,如奎宿和翼宿;有的宿只由两三颗星组成,如角宿、心宿。古代中国人民把构成每一宿的的星用假想线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各种形状不同的图形。二十八宿中的箕宿由四颗星构成,像畚箕形;斗宿由六颗星构成,像古代舀酒的器\o"网友绘制四大守护神"网友绘制四大守护神(5张)
具「斗」;井宿由八颗星构成,像水井的形状等等。。较为著名的有昴宿,位于金牛座,又称为七姐妹;以前的水手,常藉由数这区域内的星星数目,来测量视力。还有参宿,其实就是猎户座;而心宿,又称为商宿,是天蝎座;「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指的就是这两处,天蝎与猎户。而俗称“积尸气”的鬼宿,则位于巨蟹座。二十八星宿以七宿为一象,共分四象。二十八宿与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是古代中国划分天区的标准,而古代的西方也将太阳运行的轨道分为十二个区域,这一点与东方不谋而合,西方的黄道十二宫就是所谓的十二星座,只不过西方以人文为主,所以发展出耐人寻味的浪漫故事,而东方则与自然相结合,发展出与动物有密切关系的十二生肖文化。古代中国人民用二十八星宿来作为量度日月五位置和运动的标志,因此古书上所说的「月离于毕」〔即月亮依附于毕宿〕,「荧惑守心」〔即火星居心宿〕,「太白食昴」〔即金星遮蔽住昴宿〕等关于天象的话就不难理解。二十八星宿不仅是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如在先秦时代,古代中国人民认为初昏时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参宿在正南方就是春季\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收入证明模板定制与打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米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合同3篇
- 新药上市如何确保安全使用心脑血管药物
- 清远广东清远连平县三角镇人民政府应急救援中队队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沈阳2024年辽宁沈阳药科大学招聘4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池州安徽池州池州市好人馆招聘解说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楚雄2025年云南楚雄武定县卫生健康系统县外选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枣庄2025年山东枣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曲靖云南曲靖陆良县红十字会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惠州2024年广东惠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励志课件-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2024年食用牛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版)解读 2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一):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户外音箱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GB/T 30306-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饮用水处理滤芯
- 家务分工与责任保证书
- 消防安全隐患等级
-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走航监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