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61张)_第1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61张)_第2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61张)_第3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61张)_第4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5.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61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不仅山峰险峻、秀美,而且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地质、地貌、生物、大气、水等其中一项特色突出的山,就能美名远扬,而黄山松、石、云、泉俱绝。黄山拥有“四绝”的神奇组合是偶然现象吗?你能对这种神奇组合做出解释吗?导入新课学习目标1.观察当地野外地理景观,说出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并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某种地理现象。3.掌握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方法和一般步骤。4.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整体性原理及地理环境的演化。目录|自然环境的整体性0

1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0

2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0

4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0

3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01大气岩石动物(生物)植物(生物)土壤水地形自然地理环境基本要素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水循环大气大气陆地海洋水汽输送径流输送降水蒸发降水蒸发生物循环植物微生物环境动物岩石圈循环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通过降水,土壤、河湖及生物获得水分补给。通过植物蒸腾、土壤和河湖蒸发,大气获得水汽。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有机质。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土壤及岩石风化物被侵蚀、搬运、堆积并固结成岩。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物质迁移示意思考:图中有哪几种自然环境要素?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迁移的?1、图中有以下地理要素:生物、土壤、大气、水、岩石2、水在各要素间的转换:①大气降水使土壤、水圈和生物不断获得水分的补给。②水面的蒸发、土壤表面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又以水汽的形式再进入大气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02(1)整体功能反映的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2)自然环境由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及地貌等自然环境要素所组成;(3)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过程,是自然环境整体功能的基础。生产功能平衡功能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生产功能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生产功能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营养盐。生产功能自然地理要素的组合不同,生产功能的强弱有明显差异。平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功能强,植被丰富。坡地蒸发旺盛,水源缺乏,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土地生产功能弱,植被稀少。生产功能生产功能稳定功能稳定功能自然环境要素通过使自然环境具有稳定功能稳定功能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中的碳保存在植物体及土壤中通过海——气作用消减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稳定功能活动:分析藏羚羊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是藏羚羊的主要栖息地。藏羚羊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存活率却变化显著。若冬季食物、水源充足,寒潮少发,藏羚羊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当藏羚羊数量增加以后,食物、水源相对不足,避风处相对缺乏,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减少。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藏羚羊的数量虽然随着环境变化有所波动,但基本稳定。(1)推测可可西里地区的气候与植被特点。(2)说明可可西里地区动物(如藏羚羊)的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的原因。(3)藏玲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这种现象符合什么地理原理?答案(1)可可西里地区的气候是典型的高寒气候,温差较大,植被多以高寒草甸为主,植被较为稀疏,生产力较小。

(2)可可西里地区气候高寒,草类稀疏,食物产量有限且受环境条件影响明显,因此动物数量更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3)藏羚羊的生存是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的自然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在无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其结果是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这体现了自然环境的稳定功能。自然环境的统一演化和要素组合03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变化性统一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黄山四绝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地理要素组合。花岗岩岩体沿节理风化,造就“怪石”自然环境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山体高大陡峭,气流抬升强烈,形成“云海”峭壁岩缝间,发育不良的黄山松成为“奇松”岩浆上涌加热地下水,形成“温泉”合作与探究: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湖泊淤积,逐步变浅,面积萎缩。同时,水量逐步减少,生物由水生生物演变为湿生生物,最后演变为陆生生物,湖底底泥转化为土壤,小气候也逐渐干燥。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地貌、气候、生物、土壤、水等要素的统一变化过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依次出现不同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请根据统一变化过程的原理,分析在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协调,形成了阶段性的自然环境要素组合。答案在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统一变化的。随着湖泊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失,水面蒸发进人大气的水汽逐渐减少,地方气候趋于干燥,水生生物逐渐被陆生生物代替,土壤水位逐渐下降,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04表现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涵义某一要素受到外界干扰而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生物、水等要素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干扰而变化意义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自然环境对干扰的整体响应案例: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经过100多年的大规模开采,至20世纪末,东北林区森林面积锐减。森林减少洪水断流肥力下降滞留降水功能降低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沟谷纵横岩石裸露风化加快案例:东北森林变化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山地灌草自然演化为丘陵森林,需要上千万年火灾后,由灌草演化为森林,只需几十年干扰下的环境变化多为快速的,各要素变化也不同步活动:认识修建大坝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修建大坝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诸多影响。请根据图5.5提供的线索讨论这些影响,并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空白处。地下水位上升物种构成改变变的温和湿润泥沙淤积减少洪水频率减少课堂小结课时对点练(2022·江西南昌期末)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相互关联图(图1)”和“某地貌景观图(图2)”,完成1~2题。234567891011121314151基础过关1617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的主要原因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①是气候对水文的影响,故A对;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溶蚀可溶性岩石而形成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②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故B错;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③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故C错;④是气候对土壤的影响,不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故D错。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基础过关2.图1中表示塑造图2地貌的箭头是A.⑧

B.⑦

C.⑥

D.⑤√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基础过关图2为风积沙丘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故D对。生物既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环境的创造者,在自然环境的形成与演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关于生物循环的图示,正确的是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基础过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合成有机物。植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去,从而实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故选B。√4.植物的光合作用体现了自然环境的A.整体功能

B.稳定功能C.调节功能

D.生产功能√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基础过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环境的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选D。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以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胜地。青藏高原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年代最新并仍在隆升的一个高原。读图回答5~6题。5.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基础过关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基础过关青藏高原海拔高直接导致该地气温低、空气稀薄,空气稀薄则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此白天该地的太阳辐射较强。可推出,①为气温低,②为空气稀薄,③为太阳辐射强。6.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不相符的是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

变得寒冷干燥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

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C.土壤肥沃,多冻土,土层深厚D.植被多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具有耐寒特性的牦牛为主√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基础过关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土层浅薄,土壤贫瘠。如图为“我国某地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基础过关由图可知,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石灰岩广布,自然植被生长茂盛。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青藏地区为高原山地气候,华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C。7.图示地区位于我国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C.华南地区

D.青藏地区√8.图示A.只反映生物圈、水圈、大气圈三大圈层B.说明气候只影响植被、水文,不会影响地貌C.反映各自然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D.反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基础过关读图可知,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涉及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包括了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及岩石圈,A、D错。气候会影响地貌,B错。图示反映各自然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C对。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9~10题。9.人类过度破坏植被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A.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水汽输送量减少

D.地下径流增加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基础过关植被可以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而植被破坏会导致该流域地表径流变化增大,故选B。√10.对该流域地表径流含沙量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不包括A.气温日变化及其年变化B.降水量及降水强度C.土壤类型及地形坡度D.土地利用状况及规模√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基础过关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河流含沙量大小与降水量及降水强度、土壤类型及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状况及规模有关,与气温变化关系不大,故选A。(2022·广东六校联考)某干旱地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如图示意农田灌溉初期该地区环境要素的关联。据此完成11~12题。能力提升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灌溉会导致蒸发量增大,进而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多,云量增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日照强度减弱,故A正确。11.图中表示蒸发量增大和云量增多的分别是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12.长期来看,图示地区空气湿度变化表现为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能力提升干旱地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种植农作物,在早期能一定程度增加植物蒸腾和地面蒸发,空气湿度增大,但后期过度引水会造成地表水减少、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进而导致植被减少,下垫面趋于干燥,空气湿度减小。洋面封冻产生的环境效应叫作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13.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效应加强③气候变暖B.①气候变暖②温室效应减弱③气候变冷C.①气候变冷②温室效应加强③气候变暖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效应减弱③气候变冷√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能力提升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能力提升洋面封冻阻断了洋流的热量输送,减少了海洋水汽蒸发,使气候趋于冷干,封冻面积继续扩大,故①代表气候变冷;气候趋于冷干,会使生物数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也相应减弱,会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温室效应加强,气候变暖,故②代表温室效应加强,③代表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后,生物繁盛,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浓度又会降低,导致气温下降,洋面封冻面积就会继续扩大。14.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建筑物被腐蚀

B.马达加斯加岛面积扩大C.皮肤癌患者增加

D.世界各国农业结构调整√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能力提升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能力提升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表现为气候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使马达加斯加岛面积减小;全球气候变暖会使世界各国农业结构调整;建筑物被腐蚀是酸雨所致;皮肤癌患者增加是臭氧层遭到破坏的后果。(2022·湖北荆州月考)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如图是“北美地区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5~16题。15.图示时段,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能力提升与1990年相比,2012年该河雨后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峰值降低,说明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提高;图示时段降雨强度小幅度增大,但是不能说明年降水量增加。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能力提升16.下列现象与图示过程变化相关的是①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②下游河道侵蚀加强③地上河的形成④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降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能力提升2345678910111213141511617能力提升根据图示分析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