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网络要点课件_第1页
ATM网络要点课件_第2页
ATM网络要点课件_第3页
ATM网络要点课件_第4页
ATM网络要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通信网络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第四章ATM网络现代通信网络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一个完整的现代通信网可分为相互依存的三部分:

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通信网的功能结构一个完整的现代通信网可分为相互依存的三部分:通信网的功能结构7.1ATM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1247.2ATM概述37.3ATM技术基础7.4ATM协议参考模型7.5ATM的控制5主要内容7.6ATM的典型应用(含军用)67.1ATM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1247.2ATM概述377.1ATM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

7.1ATM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

电路交换是在收发端之间建立起具有一定速率的信道,且不论双方是否在传送信息,此信道一直被双方占用,直到双方拆除信道为止,实时性好。网络资源利用率低。无法适应大量数据和视频图像的传送。1.电路交换:浪费带宽电路交换是在收发端之间建立起具有一定速率的信道,2、分组交换5123486791011121314151617181920分组交换:以分组为信息单位,以存储-转发方式,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技术构成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送通路的数字交换方式,主要用于数据通信。2、分组交换512348679101112131415161

分组交换采用统计复用技术,动态分配网络资源,资源利用率高。协议和控制复杂,路由与容错的机制,处理时间长、数据传送时延大、且具有不可预测性。数据包的长度不固定,不易于硬件识别,不易于速度提高。语音传输时延大,实时性差,QOS难以保证分组传送:传输速度慢分组交换采用统计复用技术,动态分配网络资源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若要传送数据量很大,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时间,则采用电路交换较为合适;当端到端通路有很多段链路组成时,采用分组交换传送数据较为合适。提高网络信道利用率方面,分组交换优于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尤其适合计算机之间的突发式数据通信。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若要传送数据量很大,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进入20世纪80年代,多媒体业务需求使电信网络遇到问题。原有以电路交换技术为基础的话音网络和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的数据网络都无法满足多媒体业务实时、宽带和突发性要求。3.电路、传统分组交换无法满足多媒体业务进入20世纪80年代,多媒体业务需求使电信网络遇到问题。3.综合数字网IDN(IntegratedDigitalNetwork)IDN是以64kbit/s的PCM信道为基础,把数字时分电话交换和数字时分复用传输综合起来的数字电话网。IDN实现从本地交换节点至另一端本地交换节点间的数字连接,但并不涉及用户接续到网络的方式。4.综合数字网IDN综合数字网IDN(IntegratedDigitalNe经济性差:各种网络互不兼容,终端和接入设备专用,增加用户投资;效率低:专网专用,难以互通,资源利用率低;用户使用不方便:各种网络标准不同、号码不同、接入过程不同;管理复杂:不同网络由不同的网络管理部门管理,增加业务困难。4.综合数字网IDN经济性差:各种网络互不兼容,终端和接入设备专用,增加用户投资

20世纪70年代末,在IDN后,为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和方便用户,提出: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IntegratedServiceDigitalNetwork)5.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

技术进步不断产生新网络,提供用户新的服务范围,人们希望有一个通用网络,支持现有及未来业务。20世纪70年代末,在IDN后,为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1984年CCITT通过I系列建议书,对ISDN定义。ISDN是以电话IDN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通信网。5.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N-ISDN:在一个网络中可以传送和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向用户提供多种业务服务,如电话、传真、视频以及数据通信等。1984年CCITT通过I系列建议书,对ISDN定义。5.综N_ISDN基本特征综合的业务:ISDN支持各种电话和非电话业务,包括话音、数据、图像等业务。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实现终端设备、传输以及交换的综合化。提供开放的标准入网接口。用户通过端到端共路信令,实现灵活智能控制。5.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N_ISDN基本特征5.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用户信息用户信息ISDN交换机ISDN交换机终端分组交换能力电路交换能力无交换连接能力公共信道信令能力终端用户-用户信令用户-网络信令用户-网络信令ISDN网络5.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用户信息用户信息ISDNISDN终分组交换能力电路交换能力无基本速率接口BRI(BasicRateInterface)B:64kb/sD:16kb/s净速率:2B+D=2×64kb/s+16kb/s=144kb/s基群速率接口PRI(PrimaryRateInterface)B:64kb/sD:64kb/s净速率:30B+D=2048kbit/s

PRIDB1~B30DBRIB1B25.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基本速率接口BRI(BasicRateInterfaceN-ISDN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不足之处:(1)信息传送速率有限。无法实现电视业务和高速数据业务,难以提供更新的业务。(2)基础是IDN。所支持业务是64kbit/s的电路交换业务,对技术发展适应性差。(3)综合是不完全的。只是在用户入网接口上实现分组交换业务综合,在网络内部仍由分开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实体来提供不同业务。

(4)不能支持不同传输要求的多媒体业务。网络的管理和控制基于电路交换,无法适应宽带业务要求。5.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N-ISDN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不足之处:(1)信息传送速率有80年代中期,人们对新的网络体系结构提出要求:能真正实现话音,数据和图像等业务的综合。能适应现行和将来可能的业务。具有灵活,可变传输速度,能在一个网络中提供低至几kbps,高至几百Mbps的速度。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6.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崭新的传输方式、交换方式、用户接入方式以及网络协议的宽带通信网80年代中期,人们对新的网络体系结构提出要求:B-ISDN(

快速分组交换是人们在寻找B-ISDN的传送方式时不约而同地想到的一种方式。1988年,CCITT在蓝皮书中正式将快速分组交换(FPS)(美国)或异步时分复用(ATD)(欧洲)定名为异步转移模式(ATM),作为B-ISDN的信息传递方式。ATM本质上是一种高速分组交换模式。7.快速分组交换-异步转移模式(ATM)快速分组交换是人们在寻找B-ISDN的传送方式时不约7.2ATM概述7.2ATM概述1.ATM概念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异步转移模式、异步传输模式、异步传送模式。ATM是B-ISDN的核心技术。“异步”:指ATM多路复用方案(把多发送源的通信量混合在一起,输出到同一物理网络通路上)“转移模式”:ITU-T定义,转移模式即在电信网络中信息传输、复用和交换的方式。1.ATM概念ATM(AsynchronousTransf2.STM、ATM比较目前应用的传递方式可分为两种:同步传递方式(STM):采用时分复用,各路信号都是按一定时间间隔周期性出现,接收端可根据时间识别每路信号。异步传递方式(ATM):采用统计时分复用,各路信号不是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周期性出现,接收端要根据标志识别每路信号。其他电话局域网电视会议统计时分复用传统时分复用2.STM、ATM比较目前应用的传递方式可分为两种:其他电话采用统计时分复用(异步时分复用)技术。

来自任意用户的信息信元流不必是周期性的,便于实现线路带宽的按需分配、共享和统计复用,可满足不同用户传递不同业务的带宽需要。3.ATM的特点采用统计时分复用(异步时分复用)技术。3.ATM的特点采用固定长度短分组(信元)并简化信头功能。固定长度的53字节信元结构,便于硬件处理,提高通信处理能力,时延小、实时性好,能够满足多媒体业务的传输要求。以分组传送为基础,融合电路传送高速化优点。3.ATM的特点采用固定长度短分组(信元)并简化信头功能。3.ATM的特点采用面向连接技术,预约传输资源,提供QoS保证。所有用户数据、信令和网管数据都通过虚连接传输。呼叫建立时向网络提出传输所需资源(资源预约),网络根据当时状态决定是否接受呼叫。逐段转发,数据报较长,不固定长度,不保证网络QoS。一次呼叫建立VC,高速转发,固定长度,QoS保证。无连接交换网络面向连接ATM网络SetupSetupSetupSetup3.ATM的特点采用面向连接技术,预约传输资源,提供QoS保证。逐段转发,数取消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ATM协议运行在误码率很低的光纤传输网上;ATM预约资源机制保证网络传输负载小于网络传输能力;所以ATM取消了网络内部节点之间链路上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3.ATM的特点取消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3.ATM的特点支持多种综合宽带业务,采用标准化的ATM协议。3.ATM的特点支持多种综合宽带业务,采用标准化的ATM协议。3.ATM的特ATM综合了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优势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提高了信道利用率。信元是长度固定的短分组,便于硬件交换实现,转发速度快,时延小。ATM适用于任何业务(实时的视、音频业务及非实时的数据业务),真正做到业务综合。4.ATM的技术优势ATM综合了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优势4.ATM的技术优势明显缺点:信元首部开销太大,即5字节信元首部在整个53字节信元中所占比例相当大(“信元税”问题)。ATM的技术复杂且价格较高。ATM能够直接支持的应用不多。5.ATM的缺点明显缺点:5.ATM的缺点7.3ATM技术基础7.3ATM技术基础1.ATM网络和接口公用ATM网络:属于电信公用网,由电信运营商建立、管理和经营,可以连接各种专用ATM网和ATM用户终端,作为骨干网络使用。专用ATM网:指一个单位或部门范围内的ATM网,通常用于一幢大厦或校园范围内。1.ATM网络和接口公用ATM网络:属于电信公用网,由电信运1.ATM网络和接口UNI=用户-网络接口;PUNI=专用用户-网络接口NNI=网络-网络接口;PNNI=专用网络-网络接口B-ICI(BroadbandInter-CarrierInterface):宽带网间接口,不同运营商ATM网之间的接口。PUNIPNNI公用UNINNIB-ICICarrierACarrierBPUBLICNETWORKPRIVATENETWORK1.ATM网络和接口UNI=用户-网络接口;PUNI=专用用2.虚连接ATM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即在传送信息之前建立源到目的之间的连接,在ATM中这种连接是逻辑连接,也叫虚连接。ATM终端ATM终端ATM交换机信元信元2.虚连接ATM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即在传送信息PVC(永久虚通路):通过网管预先建立,不论是否有业务通过或终端设备接入,PVC一直保持,直到由网管释放。2.虚连接-PVCPVC目的源PVCPVCPVCPVCPVC(永久虚通路):通过网管预先建立,不论是否有业务通过或永久虚电路(PVC)需要管理员手动更新网络设备的VPI/VCI表ABDCInputOutput133302215314164329329164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PortVPI/VCIPortVPI/VCI129345230415164329329164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452162521291643293291642930101615451443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16243314410164329329164124233241231永久虚电路(PVC)需要管理员手动更新网络设备的VPI/VCSVC(交换虚通路):通过信令建立,通信完成后由信令释放SVC。signalsforsetupSVCSVCSVCSVCSVC2.虚连接-SVCSVC(交换虚通路):通过信令建立,通信完成后由信令释放SV交换虚电路(SVC)信令自动动态建立连接BD1241332412UNI

SignalingNNI

SignalingCUNI

Signaling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64329329164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252129164329329164InputOutput129345164329329164PortVPI/VCIPortVPI/VCI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64329329164A31交换虚电路(SVC)信令自动动态建立连接BD12413324在最近建立的连接上传输数据BD1241332412UNI

SignalingNNI

SignalingCUNI

Signaling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29345164329329164A3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64329329164129345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252129164329329164145216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64329329164116243交换虚电路(SVC)1在最近建立的连接上传输数据BD1241332412UNI

S信令自动动态释放连接交换虚电路(SVC)BD1241332412NNI

SignalingCUNI

Signaling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64329329164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252129164329329164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29345164329329164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64329329164A3UNI

Signaling1信令自动动态释放连接交换虚电路(SVC)BD12413324SoftPVC(软-永久虚电路):PVC在UNI侧通过人工建立,在NNI侧通过信令动态建立。SPVCPVCPVCSVCSPVCSVCSVCSVC2.虚连接-SPVCSoftPVC(软-永久虚电路):PVC在UNI侧通过人工3.虚信道和虚通路3.虚信道和虚通路虚通路VP:复用在一条链路上的许多不同VP,用其VPI识别,包含许多相同端点的虚信道VC,使用同一个VPI。虚信道VC:复用在一个VP中的不同的VC,用其VCI来识别,VC是在两个或以上端点之间运送ATM信元的通信通路。ATM物理连接一条虚通路(VP)包含许多条虚信道(VC)一条ATM传输链路包含许多条虚通路(VP)虚信道(VC)是ATM网络端点之间的逻辑通路VirtualChannels(VC)VirtualChannels(VC)E3

OC12VirtualPath(VP)VirtualPath(VP)3.虚信道和虚通路虚通路VP:复用在一条链路上的许多不同VP,用其VPI识别,ATM虚连接用信元首部中的两级标号来识别。虚信道标识VCI(VirtualChannelIdentifier)虚通路标识符VPI(VirtualPathIdentifier)

传输链路虚通路VPxVPzVPyVCxVCxVCyVCzVCzVCyVCyVCx虚信道3.虚信道和虚通路ATM虚连接用信元首部中的两级标号来识别。传输链路虚通路VE3/STM-1/STM_4(传输通道)VPI-10VPI-20VCI-100VCI-101VCI-100VCI-101Cell信元虚连接标识=VPI/VCIVPI和VCI仅在两个物理节点间有局部意义。VPI和VCI只在其相应的每段传输通道上有意义,不具有端到端含义,即不同传输通道上的VPI和VCI的值可以相同。3.虚信道和虚通路E3/STM-1/STM_4VPI-10VPI-20VCI-3.虚信道连接VCC和虚通路连接VPCVPI=2

VCI=44VPI=1

VCI=1VPI=26

VCI=44VPI=20

VCI=30虚信道连接(VCC)虚通路连接(VPC)VP

SwitchVC

SwitchVC

SwitchNNINNIUNIUNIVCC端点(VCCendpoint):是VCC的起点和终点,是ATM层及其上层交换信元净荷的地方,即信息产生源点和被传送目的点。VPC端点(VPCendpoint):是VPC的起点和终点,是VCI产生,变换或终止的地方。3.虚信道连接VCC和虚通路连接VPCVPI=2

VCIVPI=2

VCI=44VPI=1

VCI=1VPI=26

VCI=44VPI=20

VCI=30虚信道连接(VCC)虚通路连接(VPC)VP

SwitchVC

SwitchVC

SwitchNNINNIUNIUNI虚信道连接VCC(VirtualChannelConnection)是VCC端点之间的VC级端到端连接,由多条VC链路串接而成,VCI识别一条VC。虚通路连接VPC(VirtualPathConnection)是VPC端点之间的VP级端到端连接,由多条VP链路串接而成,VPI识别一条VP。3.虚信道连接VCC和虚通路连接VPCVPI=2

VCI=44VPI=1

VCI=虚信道连接(VCC)虚通路连接(VPC)VC链路VC链路VC链路VCIXVCIyVCIZVP链路VP链路VP链路VPIXVPIyVPIZ3.虚信道连接VCC和虚通路连接VPC虚信道连接(VCC)虚通路连接(VPC)VC链路VC链路VC信元转发采用逐跳转发的方法UNI信元VPI=1VCI=1用户B用户AATM终端设备ATM终端设备ATM网络设备ATM网络设备ATM网络设备UNI信元VPI=20VCI=30NNI信元VPI=26VCI=44NNI信元VPI=2VCI=44VC交换VC交换VP交换4.VP交换和VC交换一般情况下:VP交换只改变VPI的值不改变VCI的值VC交换既改变VPI的值又改变VCI的值信元转发采用逐跳转发的方法UNI信元用户B用户AATM终端设4.VP交换和VC交换VC交换:ATM交换机会检查VPI/VCI的值VP交换:ATM交换机只检查VPI的值,忽略VCI的值VCI1VCI2VCI3VCI4VPI2VPI3VPI1VPI2VPI3VPI5VPI1VPI4端口1端口2端口3VCI1VCI2VCI1VCI2VP交换VC交换VCI3VCI4VCI1VCI2ATM交换机4.VP交换和VC交换VC交换:ATM交换机会检查VPI/V4.VP交换和VC交换4.VP交换和VC交换4.VP交换和VC交换4.VP交换和VC交换ATM

UNI信元48字节

负荷GFC(4)VPI(4)VCI(16)PTICLPHECATM

NNI信元48字节

负荷VPI(12)VCI(16)PTICLPHECVPI(4)5.ATM信元格式UNINNIUNI用户设备用户设备ATM交换设备ATM交换设备GFC

一般流量控制

(UNI信元需要)VPI/VCI

虚通道/虚通路标识PTI

有效载荷类型标识

3个bit位:

1.用户/控制数据

2.拥塞

3.后继信元CLP

信元丢失优先位HEC

信元头差错检测

8bitCRCATMUNI信元48字节

负荷GFC(4)VPI(45.ATM信元格式信元的发送顺序:从信头第一个字节开始,按递增顺序发送,在一个字节中从第8位开始,按递减顺序发送。最先发送的位称为最高比特位(MSB-MostSignificantBit),最后发送的位称为最低比特位(LSB-LeastSignificantBit)。5.ATM信元格式信元的发送顺序:GFC(GenericFlowControl):4b,一般流量控制,4比特。只用于UNI接口,目前置为“0000”将来可能用于流量控制。VPI/VCI:虚电路标记,具备本地意义。VPI(8b/12b):标识不同虚通路VP,UNI:256,NNI:4096VCI(16b):标识一条虚通路内不同的虚信道VC(65536)5.ATM信元格式-信元中各字段含义GFC(GenericFlowControl):4b,一PTI(PayloadTypeIndicator):3b,载荷类型指示,第1位表示是用户还是管理数据。用户数据,第2位是拥塞指示,第3位在AAL5中表示是否为用户帧的最后一个信元;管理数据,第2、3位表示不同管理信元(OAM信元)。5.ATM信元格式-信元中各字段含义前向拥塞指示(EFCI/ExplicitForwardCongestionIndication)PTI(PayloadTypeIndicator):3bCLP(CellLossPriority):1b,信元丢失优先级。

“1”:低优先级;“0”:高优先级当传输超限时,首先丢弃的是低优先级信元。

5.ATM信元格式-信元中各字段含义CLP(CellLossPriority):1b,信元丢HEC(HeaderErrorControl):8b,信元头的差错检测,信元定界。5.ATM信元格式-信元中各字段含义需要每一段链路都计算HEC吗?HEC(HeaderErrorControl):8b,信HEC(8b):信元头的差错检测,信元定界。5.ATM信元格式-信元中各字段含义HEC(8b):信元头的差错检测,信元定界。5.ATM信元格6.ATM信元类型信元包括空闲信元:VPI=0,VCI=0,PTI=0,CLP=1,用于速率适配未赋值信元:VPI=0,VCI=0,PTI=任意值,CLP=0。OAM信元信令信元VP子层:VCI=3用于VP链路,VCI=4用于VP连接VC子层:PTI=4用于VC链路,PTI=5用于VC连接元信令信元:VPI=任意值,VCI=1一般广播信元信令:VPI=任意值,VCI=2点对点信令信元:VPI=任意值,VCI=5用户信元6.ATM信元类型信元包括空闲信元:VPI=0,VCI=0,7.4ATM协议参考模型

7.4ATM协议参考模型控制面:分层结构,负责生成和管理信令请求,完成连接的建立、监视和拆除。用户面:采用分层结构,负责管理用户数据传输。管理面:层管理:负责管理各平面中的各层,具有与其它平面相对应的层次结构。面管理:不分层,负责管理系统和各平面间的通信。高层ATM层物理层用户面控制面面管理高层层管理ATM适配层管理面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参考模型:三个平面

四个层控制面:分层结构,负责生成和管理信令请求,完成连接的建立、监用户面和控制面分层结构物理层(PHY):完成传输信息(比特/信元)功能。ATM层:负责交换、选路由和信元复用。AAL层:将各种业务信息适配成ATM信息流。高层: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完成高层功能。1.ATM协议参考模型用户面和控制面分层结构1.ATM协议参考模型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ModelApplicationPresentationSessionTransportNetworkDataLinkPhysicalATMAdaptationATMPhysical物理层:与OSI参考模型物理层类似。ATM适配层AAL(ATMAdaptationLayer)与ATM层结合在一起,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类似。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ModelApplicatio1.ATM协议参考模型-物理层PhysicalLayerHeaderErrorControl(HEC)FieldATMAdaptationPhysicalATMTransmissionConvergence(TC)---------------------------------PhysicalMediumDependent(PMD)PayloadHeader物理层发送端:将ATM层送来的信元转换成在物理媒体上传输的比特流;接收端:将物理媒体传送来的比特流转换为信元传送给ATM层。1.ATM协议参考模型-物理层PhysicalLayerH1.ATM协议参考模型-物理层ATM适配层(AAL)ATM层物理层物理媒体子层PMD(PhysicalMediumDependent):在物理媒体上正确的发送与接收数据比特。传输汇聚子层TC(TransmissionConvergencesub-layer):与物理媒介无关,以一定格式传输比特流。

1.ATM协议参考模型-物理层ATM适配层ATM层物理层物理传输帧的适配。信元流与传输帧转换时的格式适配;(1)成帧格式(PDH/SDH帧格式)(同步传输)

在发送端将信元流封装成适合传输系统要求的帧结构送到PM子层,在接收端将PM子层送来的比特流进行帧定位恢复成信元流(传输帧的产生与恢复);(2)无帧格式(ATM信元格式)(异步传输)

ATM信元在物理层上进行直接传输,无需进行信元格式与传输帧格式间的适配。信元可以逐比特直接通过相应的电信号或光信号进行传输。1.ATM协议参考模型-物理层传输汇聚子层TC传输帧的适配。信元流与传输帧转换时的格式适配;1.ATM协议信元定界功能:识别信元边界,采用HEC方式,将每32比特进行CRC计算,若结果与其后8比特相等,则认为找到一个信头。信头错误检验码HEC的产生与校验:发送端按CRC算法生成1字节信头差错控制域(HEC),在接收端对信头HEC进行校验并按信头差错控制方式处理信元。1.ATM协议参考模型-物理层传输汇聚子层TC信元定界功能:识别信元边界,采用HEC方式,将每32比特进行信元速率耦合(速率匹配):发送端在物理层插入一些空闲信元(idlecell),将ATM信元流速率适配成传输媒体速率;接收端识别并丢弃/删除。用于基于帧的传输。信元流与比特流转换时的速率适配。1.ATM协议参考模型-物理层传输汇聚子层TC信元速率耦合(速率匹配):发送端在物理层插入一些空闲信元(i1.ATM协议参考模型-物理层功能:在物理媒体上正确发送与接收数据比特。线路编码、光电转换和比特定时。物理接口:PDH/SDH接口、信元接口介质:光纤、双绞线、同轴线速率:51.84Mb/s:OC-1155.52Mb/s:OC-3,STM-1622.08Mb/s:OC-12,STM-4100Mb/s:FDDI物理媒体子层PMD1.ATM协议参考模型-物理层功能:在物理媒体上正确发送与接1.ATM协议参考模型-物理层1531元E1帧格式的信元映射由ITU-TG.804规定。一个ATM信元到E1传输帧的映射可以跨越两个传输帧。ATM信元吞吐率:2.048×(30/32)=1.920Mbit/sATM信元通过E1传输的实际净荷带宽:2.048×(30/32)×(48/53)=1.739Mbit/s1.ATM协议参考模型-物理层1531元E1帧格式的信元映射例:ATM信元流装入SDHSTM-1帧9行270字节261字节………9行9字节的开销和指针5字节首部53字节53字节53字节53字节53字节53字节53字节有效载荷放入ATM信元1.ATM协议参考模型-物理层基于SDH的ATM信元映射由ITU-TI.432建议规定ATM信元流被映射到带有VC-4路径开销的VC-4容器。类似原理可用于STM-4(622.08Mbps结构的信元映射)。例:ATM信元流装入SDHSTM-1帧9行270字节2问题:STM-1标准速率为155.52Mbps,去掉开销,求:ATM信元传送速率?ATM信元实际净荷带宽?1.ATM协议参考模型-物理层问题:STM-1标准速率为155.52Mbps,去掉开销,求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层ATM适配层(AAL)ATM层物理层ATM层:利用物理层提供服务,与对等层以信元为单位通信,同时为AAL层提供服务。ATM层与物理媒体无关,只识别和处理信头。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层ATM适配层ATM层物理层A信元头的插入/移除:发送端将AAL层送来的信元净荷添加信元头;接收端将信元头删除后送往AAL层。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层信元头的插入/移除:发送端将AAL层送来的信元净荷添加信元头信元复用与交换:ATM层将不同连接(VPI/VCI)的信元复用成物理层的单一信元流,并在相反方向上解复用。当信元从一条物理链路被交换到另一条物理链路时,根据VPI/VCI进行ATM选路和交换。实现净荷类型有关功能:信头中PT字段说明信元净荷是用户信息还是其它信息。若是用户信息,净荷送到AAL层;若是其它信息,送控制面或管理面。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层信元复用与交换:ATM层将不同连接(VPI/VCI)的信元复一般流量控制功能:信头中的GFC提供对ATM连接的流量控制,以便减轻瞬间业务量过载。GFC只用在UNI。服务质量保证:在呼叫建立时,用户向网络表明QoS类别,在连接保持期间,网络应保证QoS。ATM层信元丢失会影响QoS,用户或业务提供者可设置信头中CLP。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层一般流量控制功能:信头中的GFC提供对ATM连接的流量控制,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层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层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适配层(AAL)ATM适配层(AAL):在ATM层之上增加适配功能,使ATM信元传送能适应不同业务(话音,视频,数据等),支持将高层PDU映射到ATM信元的信息段。话音信号A/DAAL层ATM层48字节数据块数字化的采样信号53字节信元数据信号长度可变的突发数据分组AAL层48字节数据块ATM层53字节信元视频信号A/D图像帧压缩的编码信号AAL层48字节数据块ATM层53字节信元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适配层(AAL)ATM适配层(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适配层(AAL)是ATM核心(与业务无关的ATM层和物理层)和高层间的接口。是为使ATM层能适应不同业务类型而设置,ATM对各种业务承载能力集中体现在ATM适配层。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适配层(AAL)是ATM核心(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适配层(AAL)把上层应用数据与ATM要求进行适配。对48字节的净荷进行分段与组装。把48字节的净荷传给ATM层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适配层(AAL)把上层应用数据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适配层(AAL)ATM适配层(AAL)ATM层物理层汇聚子层CS(ConvergenceSub-layer):将上层信息转化为适应分段的48字节ATM净荷。业务特定汇聚子层SSCS(ServiceSpecialConvergenceSub-layer):与各种业务特性相关。公共部分汇聚子层CPCS(CommonPartConvergenceSub-layer):在帧前后加入可变长填充字符形成48字节整数倍帧,并错误检测。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适配层(AAL)ATM适配层A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适配层(AAL)ATM适配层(AAL)ATM层物理层分段重装子层SAR(SegmentationAndReassembly):把CS层处理后的数据包分割成48字节ATM净荷,或将48字节ATM净荷组装成CS子层数据。1.ATM协议参考模型-ATM适配层(AAL)ATM适配层A例:ATM的AAL5适配过程AAL5用于信源和信宿间不要求时间同步的业务,以提供面向连接或非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且传输速率可变。例:ATM的AAL5适配过程AAL5用于信源和信宿间1.ATM协议参考模型1.ATM协议参考模型在ATM交换机中只有物理层和ATM层。AAL层只驻留在ATM端点之中。ATM端点AAL层IP层物理层ATM层AAL层IP层物理层ATM层ATM网络ATM网络交换机交换机ATM层物理层物理层物理层ATM层物理层ATM端点1.ATM协议参考模型在ATM交换机中只有物理层和ATM层。ATM端点AALAAL业务分类原则在源点和目的点之间是否需要明确的定时(实时和非实时)传送所需的位速率是固定的还是可变的(恒定比特率和可变比特率)采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还是无连接工作方式2.AAL业务分类AAL业务分类原则2.AAL业务分类A类(CBR,ConstantBitRate):源至目的有定时关系,恒定比特率,面向连接的业务,常见业务:64Kb/s话音业务、固定码率的非压缩视频。2.AAL业务分类010%20%30%40%50%60%70%80%90%100%TimeATimeBTimeCTimeDTimeETimeFTimeGTimeHConstantBitRateCBRA类(CBR,ConstantBitRate):源至目的B类(VBR,VariableBitRate):源至目的有定时关系,可变比特率,面向连接业务。2.AAL业务分类实时传输RT-VBR:应用于交互式压缩语音或视频传输。

非实时传输NRT-VBR:应用于定时发送的通信如多媒体电子邮件等。B类(VBR,VariableBitRate):源至目的C类(ABR,AvailableBitRate):源至目的无定时关系,可变比特率,面向连接业务。常见业务:信令和面向连接的数据业务。2.AAL业务分类TimeATimeBTimeCTimeDTimeETimeFTimeGTimeH010%20%30%40%50%60%70%80%90%100%ABRVBRCBRAvailableBitRateC类(ABR,AvailableBitRate):源至目D类(UBR,UnspecifiedBitRate):源至目的无定时关系,可变比特率,无连接业务。常见业务:传统的LAN和WAN的IP数据报业务。2.AAL业务分类010%20%30%40%50%60%70%80%90%100%TimeATimeBTimeCTimeDTimeETimeFTimeGTimeHUBRABRVBRCBRD类(UBR,UnspecifiedBitRate):源

目前AAL层有5种适配方式,用于承载不同类型的数据业务。业务A类B类C类D类比特率固定可变可变可变信源、信宿定时关系需要需要不需要不需要连接方式面向连接面向连接面向连接无连接适配AAL1AAL2AAL3/4AAL53.AAL适配方式分类目前AAL层有5种适配方式,用于承载不同类型的7.5ATM的控制

7.5ATM的控制1.ATM差错控制现代的数字和光纤物理网络的差错率相当低。结果:ATM网络取消节点之间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信元头部出现差错,网络简单丢弃信元。推给网络边缘的终端设备完成,用户在应用层上进行端到端的检验。没有差错控制处理可对信元的交换速率带来正面影响。1.ATM差错控制现代的数字和光纤物理网络的差错率相当低ATMSwitchEndDevice我能建立速率为21,000信元/秒的连接吗?总共带宽 155,000已使用的带宽136,000还可以使用的带宽19,000不行,资源不够。2.ATM接入控制CAC(ConnectionAdmissionControl):网络在连接建立期间确定是否接纳连接请求的行动,只有当网络能够保证相关的流量协商时才允许新连接建立。ATMSwitchEndDevice我能建立速率为21,3.ATM流量控制-流量协商流量描述:指明可提供容量或用户需要速率,定义带宽特性(分配带宽恒定与否)。QoS参数:通过引入信元时延、时延变化和信元丢失率(优先级处理)来描述信能。

只有用户信元流符合流量协商时,才有这些保证。ATM流量协商:是用户与网络之间的一种协定,保证ATM信元流的以下各方面并包含以下各参数:3.ATM流量控制-流量协商流量描述:指明可提供容量或用户需ATM网络我需要一个VC:XMbpsY抖动Z信元丢失保证QoS请求契约3.ATM流量控制-流量协商TrafficContractandConformanceDefinition:ServiceCategories:CBR、rt-VBR、nrt-VBR、ABR和UBRTrafficParamenters:

峰值信元速率PCR

持续信元速率SCR

最大突发尺寸MBSATM网络我需要一个VC:保证QoS请求契约3.ATM流量私网公共ATM网络整形过的数据实际数据我要遵守契约,因此我必须对我的流量进行整形前进,多保重Shaper3.ATM流量控制-流量整形流量整形(shaping):降低突发、减少阻塞概率。在用户侧进行流量整形改变流量特征漏桶算法私网公共ATM网络整形过的数据实际数据我要遵守前进,Shap一个Ethernet帧:帧长1500BATM交换机12332未整形可能的信元分布:(32×2.7=86μs)12332整形信元均匀分布:(32×53×8/2.048Mbps=6ms)假定:1)10/100M以太网用户租用2Mbps带宽;2)ATM输出链路为STM-1的155.520Mbps,每信元2.7μs。流量整形:尽量按平均速率均匀地输出信元,减少输出突发性,达到改善QoS目的。3.ATM流量控制-流量整形一个Ethernet帧:ATM12332未整形可能的信元分布000010MarkedUPC

通过

标记CLP

丢弃决定DropUPC(UsageParameterControlPolicing):根据合同和网络可用资源监控用户输入网络的流量,预防有意或无意用户过量数据涌入网络影响其他守法用户的QoS。5.ATM的QoS保证(1)让信元通过:信元被UPC认为是守约的。(2)将信元打标签:仅仅只对CLP=0的信元打标签,将CLP位改为1,允许其通过。(3)丢弃信元:信元违规,不能被继续向下传输。000010MarkedUPC通过决定DUPC(Usage7.6ATM的典型应用

7.6ATM的典型应用QuidWay8750ATM交换机例:ATM交换机ATM交换机功能:以尽量低的丢失率来交换所有信元(允许在拥塞的情况下丢弃部分信元)从不要求重传信元。QuidWay8750ATM交换机例:ATM交换机ATM局域网互联LANLANLANLANLANLANLANLANRadium8750Radium5100Radium1202Radium1202Radium8210Radium8210例:ATM网络典型应用局域网互联LANLANLANLANLANLANLANLANRRadium8750Radium5100Radium5100中继汇接网STM-1STM-1m×E1n×E1k×E1交换局A交换局B交换局C交换局D交换局EPSTS(PublicSwitchedTelephoneServices)/ISDN中继网例:ATM网络典型应用RadiumRadiumRadium中继汇接网STM-1ST移动通信网中继Radium8750Radium5100Radium5100中继汇接网STM-1STM-1m×E1n×E1k×E1BSBSMSCBS例:ATM网络典型应用移动通信网中继RadiumRadiumRadium中继汇接网优化DDN(DigitalDataNetwork)网络DDN节点1Radium5100Radium5100Radium8750骨干网DDNMUXDDN用户DDN用户DDN接入节点DDNMUXDDN用户DDN用户DDN节点3DDN接入节点DDN用户DDN节点2DDN接入节点DDN用户例:ATM网络典型应用优化DDN(DigitalDataNetwork)网络DFR网络核心Radium5100Radium8750骨干网FR用户FR交换机FRADRadium5100Radium5100路由器接入层例:ATM网络典型应用FR网络核心RadiumRadium骨干网FR用户FR交换机POPATM在军事中的应用

1、ATM局域网(ATMLAN)

在LAN和/或司令部环境中使用ATM再不需要独立的网络分别用于传送数据和非数据业务。改善普通LAN技术支持的通信业务的QoS。因为带宽资源增加,和支持多媒体通信的能力,ATMLAN还应允许有用的军事通信业务,支持如司令部范围内外有效实现的多媒体和可视化通信业务。支持繁重数据业务,如军事演习仿真。支持批量数据传输和广播图像交换。支持特殊军事事件,如计算机辅助演习(CAX)POPATM在军事中的应用1、ATM局域网(ATMLANATM在军事中的应用

2、ATM主干网(ATMWAN)

美国防信息系统局从1993年起计划在10~15年时间内,以ATM为骨干技术,分三期工程实现国防信息系统网(DISN)综合传送高速话音、数据和图像。北约的ATM主干网也将综合传送包括数据、视频、话音和图像。ATM主干网上全国性各种类型军事通信网络的网络互连是ATM在军事通信上的又一个重要应用。ATM在军事中的应用2、ATM主干网(ATMWAN)ATM在军事中的应用

3、战术通信

美军除在90年代初期就开始在战略通信系统(DSIN)中进行ATM的应用研究外,90年代中期还开始在战术通信系统(MSE系统)中进行ATM试验。北约三军联合通信和电子组(TSGCE)第11小组(SG11)项目组(PG/6)的讨论文件规定,ATM被看作是2000年后使用的和2000年后实现的战术通信网的一种候选技术。ATM是一种适于战术通信的可行的解决办法。ATM在军事中的应用3、战术通信美军除在90年代初STM、ATM区别ATM特点电路交换、分组交换都无法满足多媒体业务IDNN-ISDNB-ISDN快速分组交换:ATM概述本章概览背景基础ATM网络、接口ATM连接:虚连接(虚信道VC和虚通路VP)ATM信元、信元交换(VP、VC交换)协议ATM技术优势ATM缺点面管理:用户面、控制面、管理面层管理:物理层、ATM层、AAL层、高层控制差错控制、接入控制、流量控制、QoS保证STM、ATM区别电路交换、分组交换都无法满足多媒简述ATM技术的特点。什么是VP交换,什么是VC交换,两者的区别是什么?简述ATM信元结构中信头的组成及其功能。作业简述ATM技术的特点。作业作业STM-1标准速率为155.52Mbps,去掉开销,求:ATM信元传送速率?ATM信元实际净荷带宽?作业STM-1标准速率为155.52Mbps,去掉开销,求:现代通信网络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第四章ATM网络现代通信网络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一个完整的现代通信网可分为相互依存的三部分:

业务网、传送网、支撑网通信网的功能结构一个完整的现代通信网可分为相互依存的三部分:通信网的功能结构7.1ATM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1247.2ATM概述37.3ATM技术基础7.4ATM协议参考模型7.5ATM的控制5主要内容7.6ATM的典型应用(含军用)67.1ATM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1247.2ATM概述377.1ATM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

7.1ATM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

电路交换是在收发端之间建立起具有一定速率的信道,且不论双方是否在传送信息,此信道一直被双方占用,直到双方拆除信道为止,实时性好。网络资源利用率低。无法适应大量数据和视频图像的传送。1.电路交换:浪费带宽电路交换是在收发端之间建立起具有一定速率的信道,2、分组交换5123486791011121314151617181920分组交换:以分组为信息单位,以存储-转发方式,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技术构成用户之间的信息传送通路的数字交换方式,主要用于数据通信。2、分组交换512348679101112131415161

分组交换采用统计复用技术,动态分配网络资源,资源利用率高。协议和控制复杂,路由与容错的机制,处理时间长、数据传送时延大、且具有不可预测性。数据包的长度不固定,不易于硬件识别,不易于速度提高。语音传输时延大,实时性差,QOS难以保证分组传送:传输速度慢分组交换采用统计复用技术,动态分配网络资源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若要传送数据量很大,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时间,则采用电路交换较为合适;当端到端通路有很多段链路组成时,采用分组交换传送数据较为合适。提高网络信道利用率方面,分组交换优于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尤其适合计算机之间的突发式数据通信。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若要传送数据量很大,且其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进入20世纪80年代,多媒体业务需求使电信网络遇到问题。原有以电路交换技术为基础的话音网络和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的数据网络都无法满足多媒体业务实时、宽带和突发性要求。3.电路、传统分组交换无法满足多媒体业务进入20世纪80年代,多媒体业务需求使电信网络遇到问题。3.综合数字网IDN(IntegratedDigitalNetwork)IDN是以64kbit/s的PCM信道为基础,把数字时分电话交换和数字时分复用传输综合起来的数字电话网。IDN实现从本地交换节点至另一端本地交换节点间的数字连接,但并不涉及用户接续到网络的方式。4.综合数字网IDN综合数字网IDN(IntegratedDigitalNe经济性差:各种网络互不兼容,终端和接入设备专用,增加用户投资;效率低:专网专用,难以互通,资源利用率低;用户使用不方便:各种网络标准不同、号码不同、接入过程不同;管理复杂:不同网络由不同的网络管理部门管理,增加业务困难。4.综合数字网IDN经济性差:各种网络互不兼容,终端和接入设备专用,增加用户投资

20世纪70年代末,在IDN后,为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和方便用户,提出: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IntegratedServiceDigitalNetwork)5.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

技术进步不断产生新网络,提供用户新的服务范围,人们希望有一个通用网络,支持现有及未来业务。20世纪70年代末,在IDN后,为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1984年CCITT通过I系列建议书,对ISDN定义。ISDN是以电话IDN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通信网。5.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N-ISDN:在一个网络中可以传送和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向用户提供多种业务服务,如电话、传真、视频以及数据通信等。1984年CCITT通过I系列建议书,对ISDN定义。5.综N_ISDN基本特征综合的业务:ISDN支持各种电话和非电话业务,包括话音、数据、图像等业务。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实现终端设备、传输以及交换的综合化。提供开放的标准入网接口。用户通过端到端共路信令,实现灵活智能控制。5.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N_ISDN基本特征5.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用户信息用户信息ISDN交换机ISDN交换机终端分组交换能力电路交换能力无交换连接能力公共信道信令能力终端用户-用户信令用户-网络信令用户-网络信令ISDN网络5.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用户信息用户信息ISDNISDN终分组交换能力电路交换能力无基本速率接口BRI(BasicRateInterface)B:64kb/sD:16kb/s净速率:2B+D=2×64kb/s+16kb/s=144kb/s基群速率接口PRI(PrimaryRateInterface)B:64kb/sD:64kb/s净速率:30B+D=2048kbit/s

PRIDB1~B30DBRIB1B25.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基本速率接口BRI(BasicRateInterfaceN-ISDN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不足之处:(1)信息传送速率有限。无法实现电视业务和高速数据业务,难以提供更新的业务。(2)基础是IDN。所支持业务是64kbit/s的电路交换业务,对技术发展适应性差。(3)综合是不完全的。只是在用户入网接口上实现分组交换业务综合,在网络内部仍由分开的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实体来提供不同业务。

(4)不能支持不同传输要求的多媒体业务。网络的管理和控制基于电路交换,无法适应宽带业务要求。5.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N-ISDN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不足之处:(1)信息传送速率有80年代中期,人们对新的网络体系结构提出要求:能真正实现话音,数据和图像等业务的综合。能适应现行和将来可能的业务。具有灵活,可变传输速度,能在一个网络中提供低至几kbps,高至几百Mbps的速度。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6.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崭新的传输方式、交换方式、用户接入方式以及网络协议的宽带通信网80年代中期,人们对新的网络体系结构提出要求:B-ISDN(

快速分组交换是人们在寻找B-ISDN的传送方式时不约而同地想到的一种方式。1988年,CCITT在蓝皮书中正式将快速分组交换(FPS)(美国)或异步时分复用(ATD)(欧洲)定名为异步转移模式(ATM),作为B-ISDN的信息传递方式。ATM本质上是一种高速分组交换模式。7.快速分组交换-异步转移模式(ATM)快速分组交换是人们在寻找B-ISDN的传送方式时不约7.2ATM概述7.2ATM概述1.ATM概念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异步转移模式、异步传输模式、异步传送模式。ATM是B-ISDN的核心技术。“异步”:指ATM多路复用方案(把多发送源的通信量混合在一起,输出到同一物理网络通路上)“转移模式”:ITU-T定义,转移模式即在电信网络中信息传输、复用和交换的方式。1.ATM概念ATM(AsynchronousTransf2.STM、ATM比较目前应用的传递方式可分为两种:同步传递方式(STM):采用时分复用,各路信号都是按一定时间间隔周期性出现,接收端可根据时间识别每路信号。异步传递方式(ATM):采用统计时分复用,各路信号不是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周期性出现,接收端要根据标志识别每路信号。其他电话局域网电视会议统计时分复用传统时分复用2.STM、ATM比较目前应用的传递方式可分为两种:其他电话采用统计时分复用(异步时分复用)技术。

来自任意用户的信息信元流不必是周期性的,便于实现线路带宽的按需分配、共享和统计复用,可满足不同用户传递不同业务的带宽需要。3.ATM的特点采用统计时分复用(异步时分复用)技术。3.ATM的特点采用固定长度短分组(信元)并简化信头功能。固定长度的53字节信元结构,便于硬件处理,提高通信处理能力,时延小、实时性好,能够满足多媒体业务的传输要求。以分组传送为基础,融合电路传送高速化优点。3.ATM的特点采用固定长度短分组(信元)并简化信头功能。3.ATM的特点采用面向连接技术,预约传输资源,提供QoS保证。所有用户数据、信令和网管数据都通过虚连接传输。呼叫建立时向网络提出传输所需资源(资源预约),网络根据当时状态决定是否接受呼叫。逐段转发,数据报较长,不固定长度,不保证网络QoS。一次呼叫建立VC,高速转发,固定长度,QoS保证。无连接交换网络面向连接ATM网络SetupSetupSetupSetup3.ATM的特点采用面向连接技术,预约传输资源,提供QoS保证。逐段转发,数取消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ATM协议运行在误码率很低的光纤传输网上;ATM预约资源机制保证网络传输负载小于网络传输能力;所以ATM取消了网络内部节点之间链路上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3.ATM的特点取消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3.ATM的特点支持多种综合宽带业务,采用标准化的ATM协议。3.ATM的特点支持多种综合宽带业务,采用标准化的ATM协议。3.ATM的特ATM综合了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优势采用统计时分复用,提高了信道利用率。信元是长度固定的短分组,便于硬件交换实现,转发速度快,时延小。ATM适用于任何业务(实时的视、音频业务及非实时的数据业务),真正做到业务综合。4.ATM的技术优势ATM综合了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优势4.ATM的技术优势明显缺点:信元首部开销太大,即5字节信元首部在整个53字节信元中所占比例相当大(“信元税”问题)。ATM的技术复杂且价格较高。ATM能够直接支持的应用不多。5.ATM的缺点明显缺点:5.ATM的缺点7.3ATM技术基础7.3ATM技术基础1.ATM网络和接口公用ATM网络:属于电信公用网,由电信运营商建立、管理和经营,可以连接各种专用ATM网和ATM用户终端,作为骨干网络使用。专用ATM网:指一个单位或部门范围内的ATM网,通常用于一幢大厦或校园范围内。1.ATM网络和接口公用ATM网络:属于电信公用网,由电信运1.ATM网络和接口UNI=用户-网络接口;PUNI=专用用户-网络接口NNI=网络-网络接口;PNNI=专用网络-网络接口B-ICI(BroadbandInter-CarrierInterface):宽带网间接口,不同运营商ATM网之间的接口。PUNIPNNI公用UNINNIB-ICICarrierACarrierBPUBLICNETWORKPRIVATENETWORK1.ATM网络和接口UNI=用户-网络接口;PUNI=专用用2.虚连接ATM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即在传送信息之前建立源到目的之间的连接,在ATM中这种连接是逻辑连接,也叫虚连接。ATM终端ATM终端ATM交换机信元信元2.虚连接ATM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即在传送信息PVC(永久虚通路):通过网管预先建立,不论是否有业务通过或终端设备接入,PVC一直保持,直到由网管释放。2.虚连接-PVCPVC目的源PVCPVCPVCPVCPVC(永久虚通路):通过网管预先建立,不论是否有业务通过或永久虚电路(PVC)需要管理员手动更新网络设备的VPI/VCI表ABDCInputOutput133302215314164329329164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PortVPI/VCIPortVPI/VCI129345230415164329329164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452162521291643293291642930101615451443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16243314410164329329164124233241231永久虚电路(PVC)需要管理员手动更新网络设备的VPI/VCSVC(交换虚通路):通过信令建立,通信完成后由信令释放SVC。signalsforsetupSVCSVCSVCSVCSVC2.虚连接-SVCSVC(交换虚通路):通过信令建立,通信完成后由信令释放SV交换虚电路(SVC)信令自动动态建立连接BD1241332412UNI

SignalingNNI

SignalingCUNI

Signaling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64329329164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252129164329329164InputOutput129345164329329164PortVPI/VCIPortVPI/VCI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64329329164A31交换虚电路(SVC)信令自动动态建立连接BD12413324在最近建立的连接上传输数据BD1241332412UNI

SignalingNNI

SignalingCUNI

Signaling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29345164329329164A3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64329329164129345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252129164329329164145216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64329329164116243交换虚电路(SVC)1在最近建立的连接上传输数据BD1241332412UNI

S信令自动动态释放连接交换虚电路(SVC)BD1241332412NNI

SignalingCUNI

Signaling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64329329164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252129164329329164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29345164329329164InputOutputPortVPI/VCIPortVPI/VCI164329329164A3UNI

Signaling1信令自动动态释放连接交换虚电路(SVC)BD12413324SoftPVC(软-永久虚电路):PVC在UNI侧通过人工建立,在NNI侧通过信令动态建立。SPVCPV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