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地基(整理)_第1页
水运地基(整理)_第2页
水运地基(整理)_第3页
水运地基(整理)_第4页
水运地基(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岩石经风化后仍留在原处的土称为(C)。A、无机土B、运积土C、残积土D、风化土3、重力式码头,当基底压力的偏心矩e小于基底宽度的1/6时,则基底压力呈A分布。A.梯形;B.三角形;C.矩形;D.园形;5、土中某点处于剪切破坏状态时,剪切破坏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C。45º;B.45º-φ/2;C.45º+φ/2;D.φ;7、用静力触探法判别土层性质,其适用的土类有A。A.粘性土、粉土、砂土;B.碎石土;C.强风化岩;D.无机土;8、重型动力触探的落锤重量为D。28kg;B.10kg;C.120kg;9、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A。A中粗砂,中密以下的碎石土;B.粉土、粘性土;C.淤泥;D淤泥质土;10、重型动力触探锤击速率宜为每分钟A。A.15~30击;B.10击;C.30~40击;D.40~50击;A.1/8~1/10;B.1/4~1/5;C.1/10~1/20;D.1/20。12、标准贯入试验的贯入速率为每分钟A。A.15~30击;B.30~50击;C.40击;D.10击。13、标准贯入击数为将标准贯入器击入土中B时的锤击数。20cm;B.30cm;C.25cm;D17、平板载荷试验中基坑的宽度至少应是平板直径或宽度的B。2倍;B.3倍;C.4倍;D.5倍。2、慢速法进行平板载荷试验时,可加下一级荷载的标准为连续2h每1h的沉降量(mm)小于(C)。(或连续1h内第30min沉降不超过0.05mm)A、0.5B、0.15C3、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是(B)。A、甲基础沉降大B、乙基础沉降大C、两者沉降相等D、无法确定7、重力式码头,当基底压力的偏心矩e等于基底宽度的l/6时,则基底压力呈(B)分布。A、梯形B、三角形C、矩形D、圆形12、同一地基下列荷载数值最小的是(D)A、极限荷载puB、临界荷%p1/3C、临界荷载p1/4D、13、在检测报告发出的同时,原始记录应同时归档保管,保存期不少于(C)。A、1年B、2年C、3年D、5年11.电测式十字板传感器及其联接导线在水域工作状态中,其绝缘电阻不得小于(C)A.100MΩB.300MΩC.500MΩD.600MΩE.700MΩ12.做地基荷载试验时,试坑底面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C)A.1倍B.2倍C.3倍D.4倍21、静力触探试验成果可应用于:(ABCD)

A.确定地基承载力。B.判断土的类别。C.判断砂土的液化。

D.计算桩基(单桩)的极限承载力。E.测试土压力系数。

22、静力触探原始数据的修正包括:(ABCD)

A.归零修正。B.探头系数修正。C.深度修正。D.间歇点曲线不连续的修正。E.温度修正。

23、动力触探的试验方法包括:(ABDE)

A.轻型N10。B.中型N28。C.小型N20。D.重型N63.5。E.超重型N120。E.一般型N60。

24、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时,载荷试验可结束:(AB)

A.载荷板周围出现隆起或破坏性裂缝。B.相对沉降(s/b)超过0.06~0.08。

C.相对沉降(s/b)超过0.01。D.在某级荷载下试验时间超过24小时不能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E.沉降量超过0.05mm。

6、静力触探试验的技术要求包括:(ABD)

A.探头匀速垂直压入土中。B.传感器定期进行标定。C.深度记录误差不大于3%。D.孔压静探试验中不得上提探头。E.试验成果进行杆长修正。

7、进行旁压试验时,预钻成孔的技术要求包括:(AD)

A.土不受扰动或少受扰动。B.孔内水位应始终高于孔外。C.孔底不能有沉渣。D.孔径大小要适中,与旁压器直径必须相匹配。E.应用套管进行护壁。

8、根据测试原理和结构划分,土压力计的种类包括:(ABCD)

A.液压式。B.气压式。C.电阻应变式。D.钢弦式。E.伺服加速度计式。

9、分层沉降观测的测量资料可整理为:(ABC)

A.沉降与时间关系曲线。B.沉降与深度关系曲线。C.沉降速率与时间关系曲线。D.地基承载力计算。E.剪切强度与时间关系曲线。

10、机械式十字板剪切试验的技术要求包括:(ACD)

A.十字板插入钻孔底深度不小于套管底端50cm。B.十字板插入试验深度后,立即进行试验。

C.十字板剪切速率标准为1°/10s。D.测定重塑土强度应在连续转动一圈后进行。

E.压到预定深度碰到硬层可以不穿过硬层。

1、土压力计量测土中的(ABCD)。A、总应力(=B+C)B、孔隙水压力C、有效应力D、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E、自重应力F土与结构物的接触压力2、应用弹性理论计算地基中应力时,假定地基土是(AB)。A、均匀的B、连续的C、各向同性的D、各向异性的4、静力触探试验在原始数据的修正与处理中正确的做法包括(ABDF)。A、发现零点漂移时立即将仪器归零,在整理原始数据时不需再做归零处理B、记录出零读数,整理原始数据时再予以修正C、因倾斜引起的深度误差须根据斜度进行修正,一般10°以内仍可不修正D、E、在接杆处,自动记录曲线会出现尖峰状的间断,不必修正F、8、动力触探探头贯入土中一定深度的击数作为触探指标,在确定锤击数时应考虑(ABCE)。A、贯入度的换算B、杆长修正C、侧壁影响修正D、落锤质量的修正E、地下水位影响的修正F、落锤落距的修正5.静力触探试验有哪些探头可同时测得锥尖阻力和侧壁摩阻力:(B、D)A.单桥探头B.双桥探头C.多桥探头D.孔压静力触探探头6.按规定法确定地基的最终沉降量,与此计算无关的参数是:(C、D)A.土层厚度B.基础宽度C.土的泊松比D.土的抗压强度7.回弹指数越大,说明:(A、B)A.土体卸荷后变形回弹能力越强B.回弹模量越小C.回弹系数越小D.塑性指数越大8.静力触探试验可用于:(A、B、C、D)A.土层划分B.评价地基承载力C.土的压缩模量D.评价单桩承载力9.标准贯入试验成果可用于评价:(A、B、C、D)A.砂土的密实度B.一般粘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C.地基承载力D.单桩承载力)10.下列哪些情况可判断作为地基荷载试验极限压力的标志:(A、B、C、D)A.板周围被挤出或出现裂缝B.沉降急剧增加C.在本级荷载下,持续24h内沉降速度等速或加速发展D.总沉降量超过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1/21、试验成果不适用于判别液化的原位测试方法有(ACE)。A、平板荷载试验B、静力触探C、圆锥动力触探D、标准贯入试验E、十字板剪切试验2、由现场荷载试验得到的荷载沉降曲线上重要的特征点是(C)。A、允许承载力B、临界荷载C、临塑荷载D、极限荷载3、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有(ABCD)。A、土的成因与堆积年代B、土的物理力学性质C、地下水D、建筑物的性质与基础尺寸4、静力触探试验在准备工作过程中正确的做法包括(BCDEF)。A、测量定出测试点,注意测点要离开已有的钻孔至少5mB、设置反力装置C、安装好压入和量测装置,并用水准尺将底板调平D、检查探头外套筒与锥头活动情况E、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F、检查仪表是否正常5、应用弹性理论计算地基中应力时,假定地基土是(AC)。A、均匀的B、连续的C、各向同性的D、各向异性的6、旁压试验中加荷等级的确定的正确做法为(AC)。A、一般来说压力—体积变化曲线中至少要有10个或稍多的点才可以进行B、临塑压力以前的直线段也应保证有2-3(4-6)个点C、压力等级取土的估计临塑荷载的1/5D、压力等级取土的估计临塑(极限)荷载的1/10E、压力等级也习取土的估计极限荷载的1/8(1/10)F、也有建议直线短期试点前加荷等级减半,在临塑压力以后适当扩大7、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有(ABC)。A、原位试验B、设计规范C、理论公式D、室内试验8、对粘土进行排水剪切试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正常固结土在剪切过程中产生剪缩B、超固结土在剪切过程中产生剪胀C、正常固结土在剪切过程中产生剪胀D、超固结土在剪切过程中产生剪缩9、关于动力触探正确的说法为(ABEF)。A、利用一定的落锤能量,将一定规格的探头连同探杆打入土中B、根据打入土中的难易程度判释土的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C、按照落锤的能量及探头的规格,动力触探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D、按照落锤的能量及探头的规格,动力触探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E、按照落锤的能量及探头的规格,动力触探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超重型四种F、动力触探适用性广泛,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硬质岩石,各种软岩和各类土10、孔隙水压力计的埋设方法的适用条件为(AE)。A、当土层比较硬,一孔多个测头时,宜采用钻孔埋设法B、当土层比较硬,一孔一个测头时,宜采用钻孔埋设法C、当土层比较软,一孔多个测头时,宜采用钻孔埋设法D、在软土中单个孔隙水压力计的埋设可采用填埋法E、在软土中单个孔隙水压力计的埋设可采用压入法F、在软土中多个孔隙水压力计的埋设可采用压入法20、饱和粘性土中挤土桩承载力的时间效应包含桩周土的触变时效和桩周土的固结时效。(√)7、在埋设孔隙水压力计时,压力计周围的回填土应选用渗透性好的材料:(√)8、在埋设电磁式分层沉降仪时,成孔护壁用的套管可永久留在土中,以保护仪器不受土体的剪切破坏:(×)12、静力触探电缆绝缘电阻应大于等于250μΩ(500MΩ)×。8、在埋设孔隙水压力计时,压力计周围的回填土应选用渗透性好的材料。(√)4.基础底面处的接触应力等于该处的地基附加应力(×)5.若地基土分为两层,上层土弹性模量大于下层土弹性模量,当地基受均布荷载作用时,上层土存在应力集中现象(×)6.土的可压缩性越大,其压缩系数、压缩系数及压缩模量越大(×)7.静力触探开始时,探头到达指定位置后,应提升5cm,将仪器调零(√)8.十字板剪切试验可测定饱和软粘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11.桩径越大的开口管桩,其桩端闭塞效应越容易发挥(×)1、测斜管埋设时,滑槽方向应与深层水平位移方向垂直。(×)2、淤泥及淤泥质土从概念上理解,也属于粘性土的一种。(√)4、动力触探设备圭要由圆锥头、触探杆、穿心锤和反力装置组成。(×)5、土的颗粒大小越均匀,则级配越差。(√)6、用载荷试验取得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使用时不需要进行深度、宽度修正。(×)7、饱和土的压缩主要是土中气体被挤出。(×)8、在水运工程中,一般用竖向附加应力和竖向自重应力之比达到某一数值来确定压缩层厚度。()9、传感器的作用是受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或信号),按一定规律把它们转换成可以直接测读的形式,然后直接显示,或者是电量的形式然传输给下一步的仪器。(√)10、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的试体,其结构弹性模型与原型比例不宜小于原型结构的1/200。()20、打入桩使土中内摩擦角相应增大,可通过标准贯入试验确定桩侧摩阻力。(√)判断题(每题1分,对者在括号内划“√”,错者划“×”)1、基底压力的分布可以近似认为按直线规律变化,进行简化计算。(√)2、地基中应力扩散现象是由土中孔隙水压力消散而造成的。(×)3、土的抗剪强度是土体本身固有的性质,与试验方法无关。(×)4、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地基的固结完成时间与地基固结系数、边界透水条件和附加应力的分布形式有关,而与附加应力的大小无关。(√)5、通常将OCR<1的天然土程层称为超固结土。(×)6、用强夯法进行软基加固主要适用于粉土和粘性土。(×)7、采用堆载预压法进行软基加固适用于较深厚的淤泥质土和冲填土,但不适合泥炭土。(√)8、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均可用于测定土的性质,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9、静力触探较动力触探对地基土的适应性更为广泛。(×)10、十字板剪切试验的剪切速率大,得到的抗剪强度也相对较大。(√)11、触探试验探头要定期标定,一般6个月标定一次。(×)12、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头、触探杆、穿心锤和反力装置组成。(×)13、平板荷载试验试坑宽度一般应为承压板直径的4~5倍,以满足受荷边界条件的要求。(√)14、平板荷载试验当相对沉降(S/b)超过0.06~0.08时认为达到破坏阶段,可中止试验。(√)15、标准贯入试验与动力触探试验在设备上的区别,主要是探头形式和结构不同。(√)16、当实际标贯击数大于液化临界标贯击数时,认为地基土可能发生液化。(×)17、十字板剪切试验只适用于砂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测定。(×)单项选择题(在给定的选项中,选出正确者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1、土的不均匀系数Cu越大,表示土的级配(C)。(A)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B)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2、土粒级配曲线越平缓,说明(B)。(A)土粒均匀,级配不好;(B)土粒不均匀,级配良好;(C)土粒均匀,级配良好;(D)土粒不均匀,级配不好。3、试验测得甲、乙两土样的塑性指数分别为:Ip甲=5;Ip乙=15,则(B)。(A)甲土样的粘粒含量大于乙土样;(B)甲土样的粘粒含量小于乙土样;(C)两土样的粘粒含量相等;(D)难以判别。4、在击实实验中,(C)。(A)土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B)土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C)土的干密度在某一含水率下达到最大值,其他含水率对应干密度较小。5、无粘性土的分类是按(A)。(A)颗粒级配;(B)矿物成分;(C)液性指数;(D)塑性指数。6、哪种土类对冻胀的影响最严重?(C)(A)粘土;(B)砂土;(C)粉土。7、室内侧限压缩试验测得的e-P曲线愈陡,表明该土样的压缩性(A)。愈高;(B)愈低;(C)愈均匀;(D)愈不均匀。8、所谓土的压缩模量是指:(C)。(A)三轴条件下,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B)无侧限条件下,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C)有侧限条件下,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9、岩石经风化后仍留在原处的土称为(C)。无机土;(B)运积土;(C)残积土;(D)风化土。10、当土的塑性指标Ip相等,液限wl增大时,土的压缩性:(A)(A)增大;(B)减小;(C)不变;(D)与此无关11、土的颗粒级配,也可以用不均匀系数Cu来表示,Cu是用小于某粒径的土粒重量累计百分数的两个粒径之比,即:(A)(A)d60/d10;(B)d60/d30;(C)d50/d10;12、地基土达到完全剪切破坏时的最小压力称为(C)。临塑荷载;(B)塑性荷载;(C)极限荷载;(D)都不是。13、前期固结压力小于现有覆盖土层自重应力的土称为(A)。(A)欠固结;(B)次固结;(C)正常固结;(D)超固结。14、对施工速度较快,而地基的透水性差和排水条件不良时,可采用三轴仪的(A)结果计算抗剪强度。(A)不固结不排水试验;(B)固结不排水试验;(C)固结排水试验;(D)不固结排水试验。15、砂土在剪切过程中(C)。(A)土体体积随剪切变形增加而增加;(B)土体体积随剪切变形增加而减小;(C)土体体积变化与砂土密实程度和剪切位移有关。16、土的抗剪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土体中发生剪切破坏的平面,为最大剪应力作用面;(B)土体中某点做一平面元,若该平面元上的σ和τ在应力坐标上位于两条强度线之间,则表示该点处于弹性状态,未达到极限平衡;(C)土体中发生剪切破坏的平面,其剪应力等于抗剪强度;17、一般的情况下,地基的允许承载力应取在破坏过程中哪一位置上?(Pcr—临塑荷载,Pu—极限荷载)(B)(A)<Pcr;(B)>Pcr;(C)<Pu。18、标准贯入试验的实验指标是;(D)(A)贯入阻力;(B)锤击数;(C)贯入度;(D)标准贯入击数。19、在标准贯入试验中,贯入器最后打入土中(D)㎝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15㎝;(B)20㎝;(C)25㎝;(D)30㎝20、十字板剪切试验最主要的用途是确定粘土的:(A)天然不排水抗剪强度;(B)灵敏度;(C)变形模量;(D)密实度21、计算自重应力时,对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采用:(C)(A)湿重度;(B)有效重度;(C)饱和重度;(D)天然重度22、当作用在建筑物基础上的荷载为偏心荷载且偏心距e=B/6时:(B)(A)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B)基底压力呈三角形分布;(C)产生拉应力;(D)基底压力呈条形均布23、超固结土的e-lgp曲线是由一条水平线和两条斜线构成,P0和Pc之间的这条斜线的斜率称为:(C)(A)回弹指数;(B)压缩系数;(C)压缩指数24、载荷试验的曲线形态上,从线性关系开始变成非线性关系的界限荷载称为:(C)(A)允许荷载;(B)临界荷载;(C)临塑荷载25、所谓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是指:(B)(A)地基的变形达到上部结构极限状态时的承载力;(B)地基中形成连续滑动面时的承载力;(C)地基中开始出现塑性区时的承载力。26、根据荷载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时,P-S曲线开始不再保持线性关系时,表示地基土处于何种受力状态?(C)(A)弹性状态;(B)整体破坏状态;(C)局部剪切状态27、所谓临界荷载是指:(C)(A)地基持力层将出现塑性区时的荷载;(B)持力层中出现连续滑动面时的荷载;(C)持力层中出现某一允许大小塑性区时的荷载。28、孔压静力触探一般只适用于:(A)(A)饱和土;(B)非饱和土;(C)强超压密土;(D)含砾质土29、静力触探试验国际上采用统一的贯入速率是:(C)(A)0.5cm/s;(B)1cm/s;(C)2cm/s;(D)5cm/s(ⅠAJ1)30、标准贯入试验规定穿心锤落距为:(C)(A)70㎝;(B)72㎝;(C)76㎝;(D)80㎝31、十字板剪切试验扭剪速率力求均匀,剪切速率过慢或过快均导致强度:(B)(A)减小;(B)增长;(C)分布不均衡32、对预钻式旁压试验,(B)是试验成败的关键:(A)加压方式;(B)成孔质量;(C)旁压器的校正;(D)旁压器的充水和除气33、测量土中孔隙水压力如果测试深度大于10m或需要在一个观测孔中多个测头同时测量宜选用(C)孔隙水压力计。(A)开口式;(B)液压式;(C)电测式;(D)气压平衡式34、埋设孔隙水压力计时,若土层较硬,一孔多个测头时,宜采用(A):(A)钻孔埋设法;(B)压入埋设法;(C)填埋法35、以下哪种原位测试方法适合测定土的渗透系数(B):(A)平板荷载试验;(B)孔压静力触探;(C)旁压试验;(D)圆锥动力触探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少答选对者每项1分)1、地基应力主要包括:(AC)(A)自重应力;(B)有效应力;(C)附加应力;(D)孔隙水应力;(E)主应力2、太沙基的固结理论进行了以下假设:(ABCD)(A)土是完全饱和和均匀的;(B)土粒和孔隙水不可压缩,土的压缩是由于孔隙体积的减少;(C)土的压缩和排水仅在竖直方向发生;(D)土的渗透系数为常量;(E)地面上作用为一中心荷载,且是一次骤然施加的。3、由现场荷载试验得到的荷载沉降曲线上重要的特征点是:(CD)(A)允许承载力;(B)临界荷载;(C)临塑荷载;(D)极限荷载4、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有:(ABCD)(A)土的成因与堆积年代;(B)土的物理力学性质;(C)地下水;(D)建筑物的性质与基础尺寸5、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有(ABC)。(A)原位试验;(B)设计规范;(C)理论公式;(D)室内试验6、采用排水固结进行软基加固的主要方法有:(BCE)强夯法;(B)堆载预压法;(C)真空预压法;(D)振冲置换法;(E)排水砂垫层7、常用的土动力指标有:(ACE)(A)动强度;(B)泊松比;(C)阻尼比;(D)灵敏度;(E)动模量8、地基的破坏形式通常可分为:(ABC)(A)整体剪切;(B)局部剪切;(C)刺入剪切;(D)沉降破坏;(E)倾覆破坏;9、地基承受荷载后产生应力与应变,从而给建筑物带来以下工程问题:(AB)(A)土体稳定;(B)变形;(C)沉降;(D)倾覆10、利用一定的落锤能力,将一定规格的探头连同测杆打入土中判释土的性质的原位测试方法有:(BD)(A)击实试验;(B)标准贯入试验;(C)动三轴试验;(D)动力触探11、地基中应力测试一般是指测定土体在受力情况下(AC)及其增长与消散变化情况。(A)土压力;(B)有效压力;(C)孔隙水压力;(D)超静水压力;(E)基底反力;12、标准贯入试验的应用一般有以下几方面:(BCDE)确定地基内滑动面位置;(B)检验地基加固效果;(C)预估单桩承载力和选择桩尖持力层;(D)判断砂土液化;(E)评价地基承载力13、试验成果不适用于判别液化的原位测试方法有:(CE)(A)板荷载试验;(B)静力触探;(C)圆锥动力触探;(D)标准贯入试验;(E)十字板剪切试验14、旁压试验的终止一般取决于以下(BD)条件。(A)试验土层达到破坏阶段;(B)测管水位下降值接近最大允许值;(C)荷载不变条件下,24小时变形速率不变或加速发展;(D)压力达到仪器的最大额定值15、预钻式旁压试验仪由(ABCE)组成。(A)探头;(B)加压稳定装置;(C)变形量测系统;(D)承压板;(E)管路16、标准贯入试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ABC)(A)钻孔方法;(B)清孔质量;(C)护壁方法;(D)探杆侧壁阻力17、十字板剪切试验具有多方面的工程用途,包括:(BCD)(A)判别液化的可能性;(B)测定地基内滑动面位置;(C)检验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D)确定饱和粘土的灵敏度;18、目前国际上十字板形状有:(AD)(A)矩形;(B)半圆形;(C)三角形;(D)菱形19、中、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一般需要作如下校正:(BDE)温度校正;(B)地下水位影响校正;(C)深度修正;(D)杆长校正;(E)侧壁影响校正20、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ABCD)组成。(A)圆锥探头;(B)触探杆;(C)穿心锤;(D)钢砧锤垫;(E)加压装置21、静力触探的反力装置可由下列方式解决:(ACD)(A)利用地锚;(B)设置反力桩;(C)利用车辆自重;(D)重物压载22、利用平板荷载试验的成果P-S曲线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的方法有:(ACD)(A)拐点法;(B)统计分析法;(C)极限荷载法;(D)相对沉降法23、平板荷载试验的终止条件是:(BCD)(A)总变形值达到仪器允许的最大值;(B)板周围出现隆起或破坏性裂纹;(C)相对沉降量(S/B)超过0.06-0.08;(D)荷载不变条件下,24小时沉降速率不变或加速发展24、平板荷载试验的常用设备有:(ABD)(A)承压板;(B)千斤顶;(C)排水板;(D)百分表;(E)土压力计;25、不适用于鉴别土类的原位测试方法有::(BD)(A)孔压静力触探;(B)圆锥动力触探;(C)标准贯入试验;(D)预钻式旁压试验(ⅠAJ1)26、适用于碎石土地基的原位测试方法有:(AC)(A)平板荷载试验;(B)静力触探;(C)圆锥动力触探;(D)十字板剪切试验27、试验成果适用于判别液化的原位测试方法有:(ABD)(A)平板荷载试验;(B)静力触探;(C)圆锥动力触探;(D)标准贯入试验;(E)十字板剪切试验28、静力触探探头有单桥和双桥探头之分,其中双桥探头可测:(CD)(A)总阻力;(B)比贯入阻力;(C)锥尖阻力;(D)侧壁摩擦阻力四、问答题1、简述轻型动力触探的试验方法?

2、依据GB/T50123-1999,简述土的含水率测定试验的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试验采用的仪器设备及计量器具的最小分度值?

3、依据《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简述应用平板荷载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4、某一施工现场需要填土,坑的体积为2000m3,已知取土场土粒比重为2.7,含水率为15%,孔隙比为0.6,要求填土的质量是含水率为17%,干重度为17.6KN/m3,求:

1)取土场土的重度γ,干重度γd,饱和度Sr?

2)应从取土场开挖的土方量为多少m3

3)碾压时应洒水量为多少吨?

4)碾压后,填土的空隙比是多少?

5、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和试验采用的仪器设备(含计量器具的最小分度值)2010年7月25日下午土工与地基基础回忆题检测师1、土粒比重。孔隙比,计算土的干容重,湿容重,饱和度,需要多少方土,洒多少水,含水量2、轻便动力触探的实验步骤3、土的含水率的目的,适用范围,器具的最小分度4、土的无侧限抗压5、荷载板测定土基承载力的试验方法检测员1、土工标准击实(干法,湿法)2、灌砂法的测定3、水平荷载的终值条件4、颗粒分析5、含水量的目的,适用范围,器具最小分度广东地基检测员1、简述土的含水率测定试验的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以及试验采用的仪器设备(含计量器具的最小分度值)?

2、简述土的击实试验的试样制备(干法)方法?

3、简述用灌砂法测定密度试验步骤?

4、简述平板荷载试验终止条件?

5、某砂土的筛分结果如下,问级配是否良好?孔径(mm)2010575通过率(%)10090706030151054.简述2KPa压力下土工布厚度测定的操作步骤

一、土工合成材料试验:1.土工合成材料的功能:反滤、排水、隔离、加筋、防渗、防护。2.土工合成材料常规试验包括:物理、化学性能、水力学性能、土与合成材料相互作用面的摩擦特性。3.制样方法:1)每项试验应从样品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上,距离边缘大于等于100mm,长度不小于1m(或2m2);2)无污染与斑点;3)同一项试验剪取两个以上试样,避免在同一纵向和横向位置上。采取梯形取样法。4.单位面积重量试验:试样面积不小于100cm2,试样数量不小于10块。5.厚度试验:合成材料在2kPa的法向压力作用下,顶面与底面之间的距离。二、室内试验1.含水率试验:(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粗粒土、细粒土、有机土和冻土。(2)使用的仪器:电热烘箱,控制温度105~110度;天平程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程量1000g,最小分度值0.1g。其他仪器:调土刀、铝盒、玻璃板、凡士林等。(3)试验步骤:1、取具有代表性式样15~30g或用环刀中的试样,有机质土、砂类和整体状构造冻土为50g,放入称量盒内,盖上盒盖,称盒加湿土质量,准确至0.01g;2、打开盒盖,将盒置于烘箱内,在105~110度的恒温下烘至恒量。烘干时间对粘土、粉土不得少于8h,对砂土不得少于6h,对含有有机质超过干土质量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度的恒温下烘至恒量;3、将程量盒从烘箱中取出,盖上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盒加干土质量,准确至0.01g。2.界限含水率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仪)(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5mm以及有机质含量不大于总质量的5%的土。(2)试验仪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分析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烘箱、干燥器、筛、研体;其他:铝盒、调土刀、毛玻璃板、碗、滴管、电吹风、凡士林等。(3)试验步骤:1、制备土样,2、分别将试样在毛玻璃板上调制成3~4种不同的含水量的土样(用滴管加水及电吹风吹的方法),使其中一种的圆锥入土深度控制在17mm,另一种控制在3~4mm,其他的入土深度可较均匀地分布在3~17mm的范围内。3、用调土刀将各试样调拌均匀,分数次密实地填入试样杯中,装填时需注意试样内部及试样盒试样杯接触处不得留有空隙,然后刮平土面放在升降台上。4、将圆锥擦干净,在锥尖部分抹一层凡士林,打开电源,使电磁铁吸牢圆锥。5、调节屏幕零点,使其与微分尺在屏幕上显示的零读数重合,转动升降台,使试样杯内的土面刚好与圆锥的锥尖接触,指示灯亮,放锥,经5s后,立即从屏幕上读出锥体入土深度。调整土样位置,重复4、5步骤二、三次,取其平均值。6、取下试样杯,用小刀刮去沾有的凡士林的土后,将剩余土分装两个铝盒,测定其含水量。3.密度试验(环刀法)(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2)仪器设备:环刀(截面积30,高2cm)、分析天平,感量0.01g,程量200g、其他:调土刀、钢丝绳、凡士林等。(3)操作步骤:1、制备土样,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其直径和高度应大于环刀,整平其两端,放在平台上。2、称量环刀的重量,在环刀内壁涂上一薄层凡士林,将其刀口向下在试样面上,然后将环刀垂直压下,边压边切削周围土样,至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修平两端土样表面,擦净环刀外壁。3、在天平上称量环刀加土的质量,准确至0.01g。4.密度试验(灌砂法)(1)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性土和砾类土的密度。试样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200mm。(2)仪器设备:密度测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天平:称量500g,感量0.1g;台秤:程量50kg,感量5g。(3)标准砂的测定:1、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为0.25~0.50mm,密度宜为1.47~1.51g/cm3;2、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连接处应旋紧。程密度测定器的质量;3、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打开阀门,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多余水,称密度测定器和水的质量,并测定水温。重复测定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三次测值的平均值。4、将空的密度测定器竖立,关阀门,在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将灌砂漏斗内的标准砂漏入容砂瓶,继续向灌砂漏斗内注砂;当注满容砂瓶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多余的砂,称密度测定器和标准砂的总质量。试验中避免震动。5、容砂瓶容积的计算(4)操作步骤:1、根据试样最大粒径确定试坑尺寸;2、将选定的试坑地面整平,按确定的试坑直径划出坑口轮廓线,在轮廓线内下挖至要求深度,将落于坑内的试样装入盛土容器内,称试样质量,精确至5g,并应测定含水量;3、容砂瓶内注满砂,称密度测定器和砂的总质量;4、将密度测定器倒置(容砂瓶向上)于挖好的坑口上,打开阀门,标准砂注入试坑。当标准砂注满坑时关闭阀门。称密度测定器和余砂的总质量,并计算注满试坑所用的标准砂量,在注砂过程中不应震动。5.比重试验(比重瓶法)(1)本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土。(2)仪器设备:比重瓶(容量100或50ml);分析天平(称重200g,感量0.001g);恒温水槽(灵敏度±1℃);砂浴;真空抽气设备(包括真空抽气机、真空抽气缸、测定的水银柱或真空负压表);温度计(刻度0~50℃,分度值0.5℃);其他(烘箱、蒸馏水、中性液体(如煤油)、筛(孔径2mm及5mm)、蒸发皿、匙、漏斗、滴管等)。(3)操作步骤:1、先将比重瓶烘干,再将15g烘土装入100ml比重瓶内(若用50ml比重瓶,装烘干土约12g),称重;2、为排除土中空气,将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注蒸馏水至瓶的一半处,摇动比重瓶,并将瓶在砂浴中煮沸,煮沸时自悬液沸腾时算起,砂及低液限粘土应不少于30min,高液限粘土应不少于1h,使土粒分散。注意沸腾后调节砂浴温度,不使土液溢出瓶外;3、如系长颈比重瓶,用滴管调整液面恰至刻度(以弯液面下缘为准),擦干瓶外及瓶内壁刻度以上部分的水,称瓶、水、土总质量。如系短颈比重瓶,将纯水注满,使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瓶外水分擦干后,称瓶、水、土总质量,称量后立即测出瓶内水的温度,准确至0.5℃。4、根据测得的温度,从已绘的温度与瓶和水总质量关系曲线上查得瓶和水总质量;5、如系砂土,煮沸时砂粒易跳出,允许用真空抽气法代替煮沸法排除土中空气,其余步骤与上面3至4相同;6、对含有某一定量的可溶盐、不亲水胶体或有机质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测定,并用真空抽气法排除土中气体。真空压力表读书宜为100kPa,臭气时间1~2h,其余同上述3~4;7、本试验称量应准确至0.001g。6.砂的最大干密度试验(1)仪器设备:1、最小孔隙比试验设备:包括电动最小孔隙比仪、金属容器、振动叉、击锤2、台秤:程量5000g,感量1g;3、其他:削土刀、盛土容器和匙等。(2)操作步骤:1、取代表性的试样约4kg,充分风干,碾散并拌和均匀。2、先后分三次到入容器进行振击:先取试样600~800g倒入1000容器内,用振动叉各以150~200次/min的速度敲打容器两侧,并在同一时间内,用击锤在试样表面锤击30~60次/min,直至砂样体积不变为止。3、如用电动最小孔隙比仪时,当试样用上述方法装入容器后,开电动机,进行振击试验。4、按步骤2进行后两次加土的震动和锤击,的三次加土时先在容器口上安装套环。5、最后一次振毕,取下套环,用削土刀修齐容器顶面,削去对于试样,称重,准确至1g,计算其最小孔隙比。7.击实试验(1)仪器设备:标准击实仪、烘箱及干燥器、天平、台秤、圆孔筛及拌合工具、其他。(2)操作步骤:1、选择方法:干法或湿法2、备料:(1)干法:(土样可以重复使用)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土或在低温(50℃)下烘干的土放在橡皮板上,用圆木棍碾散,或用碾土机碾散,然后过不同孔径的筛(视粒径大小而定)。对与小试筒,按四分法取筛下的土约3kg,对于大试筒,同样按四分法取样约6.5kg(3)湿法:(土不重复使用),对高含水量土,可省略过筛,剔除大于38mm的粗石子即可,保持天然含水量的第一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其余几个试样,分别风干不同的时间,使含水量按2%~3%递减。3、击实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倒入筒内,整平平面按规定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表面,第一层击实完成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4、称量,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重,准确至1g;5、测算,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取样测其含水量,计算到0.1%。按上述步骤再进行其他含水量试样的击实试验。三、静力触探(CPT)1.定义用静力将内部装有力传感器的探头以一定的速率压入土中,通过电子量测仪器所测得的贯入阻力(比贯入阻力Ps或锥尖阻力qc和侧壁摩阻力fs)来判断土层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2.适用性静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3.用途可根据静力触探资料结合当地经验和钻孔资料划分土层,确定土的承载力、压缩模量、单桩承载力,判断沉桩的可能性、饱和粉土和砂土的液化势。4.设备组成加压装置、反力装置、探头与探杆5.探头分类探头按其结构和功能可分为单桥探头、双桥探头和多用探头6.试验前率定探头要求(1)应力与应变关系呈直线,并通过坐标原点,线性误差不大于1%。(2)分级加荷、卸荷,应反复进行3次以上,重复性误差不大于1%,所加荷载应接近空心柱的最大设计荷载,不得将应力—应变关系直线外延使用。(3)率定时顶柱与传感器接触良好并应注意转换顶柱方位,其读数误差不大于同一级荷载下应变量观测值的1%。(4)温度飘移、归零误差不超过1%。7.相关规定(1)进行水域静力触探时,需采用水上勘探平台,孔口应下入套管。当触探深度超过30m时、应配置测斜装置。(2)安装贯入设备时,应将支架调至水平,保持触探杆垂直贯入(3)在水域工作状态中,应变片及其联接导线的绝缘电阻不得小于500MΩ,且零飘应控制在满量程的1%范围内。(4)将探头贯入土中1.0m~2.0m左右,然后提升5cm,使得探头传感器处于不受力状态,待探头温度与地温平衡,仪器零位基本稳定后,将仪器调零或记录初始读数,即可进行正常贯入。(5)测试时应匀速连续贯入,速率宜采用0.5m/min~1.0m/min。(6)试验点与其最近的已有勘探点间距离不得少于已有勘探点孔径的20倍,且不少于2m。8.试验步骤(1)按照规范要求定出测试点,设置反力装置,安装压入和量测装置,检查探头、探杆、电源和仪表是否正常,穿好电缆(2)初读数测读。将探头压入地表下1~2m处,经过一定时间后提升探头5cm,使探头在不受力状态下与地温平衡,读出仪器的稳定读数。(3)贯入探头,速度控制在0.5~1m/min。(4)触探过程中归零。每贯入一定深度(一般为2m)将探头提升5~10cm,测读初读数,校核贯入过程中初读数的变化。(5)接、卸钻杆。注意勿使如土钻杆转动以防接头电缆扭断。(6)终孔拆卸。防止探头在阳光下暴晒。(7)按规范要求计算结果。四、动力触探(DPT)1.定义利用一定的落锤能量,将一定规格的探头连同探杆打入土中,根据打入的难易程度(通常以贯入度、锤击数或探头单位面积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判断土的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通常系指质量为63.5kg的锤,落距76cm,将直径74mm、锥角60°的圆锥探头,以贯入土中10cm的锤击数(Nc)表示贯入阻力,用来判断土的工程性质。也可根据土质和地区经验采用轻型(N10)或超重型动力触探法(N120)进行试验。2.适用性适用广泛,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3.用途探查不同性质的土层,确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检验地基加固与改良的质量效果4.设备组成圆锥头、初探杆、穿心锤5.动力初探分类及设备指标(1)轻型(N10)锤重10kg落距50cm探头直径40cm锥角60贯入标准:贯入30cm的锤击数(2)中型(N28)锤重28kg落距80cm探头直径61.8cm锥角60贯入标准:贯入10cm的锤击数(3)重型(N63.5)锤重63.5kg落距76cm探头直径74cm锥角60贯入标准:贯入10cm的锤击数(4)超重型(N120)锤重120kg落距100cm探头直径74cm锥角60贯入标准:贯入10cm的锤击数6.锤击数确定Nc=5×10/ΔsNc—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ΔS—每锤击5次的贯入深度(cm)。7.相关规定(1)触探杆的垂直度最大偏差不得超过2%,同时应防止锤击偏心和晃动。(2)锤击速率宜每分钟15~30击,锤击应连续进行。(3)对砂、圆砾、角砾和卵石、碎石土,触探深度不宜超过12m。(4)每贯入0.1m所需锤击数连续三次超过50击时,可停止试验。(5)各触探孔最初贯入的1.0m可不记读数。8.重型动力初探(N63.5)试验要点(1)试验前,触探架应安放平稳,保持触探孔垂直,垂直度偏差不超过2%;(2)试验时,应是穿心锤自由落下,落距为0.76±0.02m;(3)锤击速度宜控制在每分钟15~30击,打入过程应尽可能是连续的;(4)及时记录每贯入0.1m的锤击数,也可记录每一阵击的贯入度,然后在换算为每贯入0.1m所需的锤击数。一般5击为一阵(5)对于一般砂、圆砾和卵石,触探深度不宜超过12~16m(6)当连续三次N63.5>50击时,若要继续触探,可考虑使用超重型动力触探;(7)本试验也可以与钻探交替进行,以减少侧壁摩擦的影响五、平板载荷试验(PLT)1.定义在一定面积的刚性承压板上加荷,测定天然埋藏条件下地基土的变形,是一种最古老、并广泛应用的土工原位测试方法。2.适用性载荷试验适用于重要建筑物的天然地基,可用以评价承压板下1.5~2.0倍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的承载力、变形模量和基床系数。试验点的布置在同一土层上不应少于2个点。3.试验终止时条件或极限压力的判断(1)承压板周围的土被挤出或出现裂缝和隆起,沉降急剧增加;(2)在本级荷载下,持续24h内沉降速率等速或加速发展;(3)总沉降量超过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1/12。4.地基土承载力的确定监理检测网(1)强度控制法:对于坚硬粘性土、砂土、碎石土等,以比例界限Po值作为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2)相对沉降控制法:当在P~S曲线上没有明显的直线段时,应在P~S曲线较平缓的区段选取承载力,对一般粘性土、软土采用相对沉降S/b≤0.02对应的压力作为容许承载力;(3)极限荷载法:当P~S曲线上的比例界限点出现后,土很快达到极限破损,即比例界限荷载Po与极限荷载Pu接近时,将Pu除以安全系数2.0~3.0,作为土的容许承载力。5.相关规定(1)试坑底面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3倍,试验前应在试坑边线外3m~5m范围内布置2个原状取土孔或其他原位测试点。(2)承压板尺寸可采用2500cm2或5000cm2,对密实的砂土或硬塑状态的粘性土,可采用1000cm2;对软土和填土不应小于5000cm2。(3)加荷标准,第一级荷载(包括设备自重)宜接近试坑挖除的土重;以后每级荷重增量,对于低、中等压缩性土,一般采用50kPa,对高压缩土则宜采用25kPa,特别软弱的土可采用10kPa。(4)稳定标准采用相对稳定法时,连续2h的沉降增量不应超过0.2mm,且每级荷载下的观测时间,对软粘性土不应少于24h,对一般粘性土、粉土不应少于8h,对碎石土、砂土、老堆积粘性土不应少于4h。(5)回弹观测时应进行分级卸荷,并观测其回弹值。每卸一级荷载后,应间隔10min观测一次,1h后再卸第二级荷载,荷载卸完后,应继续观测3h。6.典型平板载荷试验P—S曲线分为三个阶段(1)直线变形阶段,即当荷载小于临塑荷载Pcr(比例极限荷载),P—S关系为直线;(2)剪切阶段,即当荷载大于Pcr,小于极限荷载Pu,P—S关系变为曲线;(3)破坏阶段,即当荷载大于Pu,沉降急剧增加。7.试验步骤(1)根据场地均匀性,结合上部工程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载荷试验;(2)挖试坑,试坑底面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直径(或宽度)的3倍;(3)选择承压板,布置加荷装置及量测装置;(4)按规范要求加荷、卸荷;(5)按规范要求确定试验终止条件;(6)按照规范规定确定地基承载力。六、标准贯入试验(SPT)1.定义标准贯入试验击数N值系指质量为63.5kg的锤,以76cm的高度自由落下,将标准贯入器击入土中30cm时的锤击数。除坚硬土层外,测试计数前应先击入15cm,不计击数。实质是一种动力触探方法,区别于所用探头形式、结构和记录数据不同。2.适用性适用于砂土、粉土和粘性土。在有经验地区也可用于碎石土和基岩的全风化与强风化带。3.主要设备规格应为:贯入器总长810mm、内径35mm、外径51mm、自动落锤的质量为63.5kg、钻杆直径42mm。4.用途(1)查明场地的地层剖面和各地层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均匀程度及软弱夹层;(2)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变形模量、物理力学指标及建筑物设计时所需的参数等;(3)预估单桩承载力和选择桩尖持力层;监理检测网(4)地基加固效果的检验和施工监测;(5)确定砂土的密实度、内摩擦角、粘性土的稠度和一般粘性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判别砂土的粉土地震液化的可能性。5.试验步骤(1)钻孔、清孔。(2)拧紧钻杆、保持垂直,避免晃动。(3)将标准贯入器贯入土中并记录锤击数。贯入速度控制在15~30击/min,记录先打入的15cm的预打击数,后打入30cm中的每打入10cm的击数以及后打入30cm的累计击数,后30cm的总击数N即为贯入击数。(4)对于坚硬密实的土层和风化岩,如无特殊需要,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宜以50击为限,并记录其实际的贯入深度Δs。N=1500/Δs(5)转动探杆,提出贯入器并取出贯入器中的土样进行鉴别、描述、记录,必要时送实验室分析。(6)如需进行下一深度的试验,重复上述步骤,并注意孔内水位应始终高于孔外水位。七、十字板剪切试验(FVT)1.定义用十字板剪切仪在原位直接测定饱和软粘土(φu≈0)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和灵敏度的试验。十字板剪切仪可分为机械式和电测式。2.用途十字板剪切强度值,可用于地基土的稳定分析、检验软基加固效果、测定软弱地基破坏后滑动面位置和残余强度值以及地基土的灵敏度。3.相关规定(1)十字板头入土深度应不小于套管底端以下50cm。(2)十字板试验孔,宜使用空心螺旋钻清孔。(3)当十字板头压至软土层中试验深度处,遇有硬夹层时,应穿过硬层再行试验。(4)十字板试验剪切速率是以10s转动1°为标准,其峰值读数或稳定读数一般在3min~10min内出现。(5)水域进行十字板试验时,若孔底土质软弱,应采用套管控制器。4.试验步骤(1)在试验地点下套管至欲测深度以下3~5倍套管直径处,清除孔内残土;(2)将十字板头、轴杆,钻杆逐节接好并拧紧,然后将十字板头压入土内欲测试的深度。当试验深度处为较硬的夹层,应穿过该夹层。(3)对于开口钢环式十字板剪切仪,先提升导杆2~3cm,使离合器脱离,用旋转手柄快速旋转导杆十余圈,使轴杆摩擦减至最低至,然后在合上离合器;(4)安装扭力量测设备,将量测仪表调零或取初读数;(5)施加扭力,以每10s旋转1度的速度,每转一度读数一次;(6)松开导管夹具,用扳手快速将钻杆顺时针转动3~6圈,使十字板头周围土充分扰动,再进行重塑土的试验,测得最大读数Rc(7)依次进行下一个测试深度处的剪切试验。待全孔试验完毕,逐节提取钻杆和十字板头,清洗干净,检查各部件完好程度,拆除压入主机八、三相比例指标计算密度:ρ=m/v=ms+mw/vs+vw+va含水率(量):w=mw/ms×100%土粒比重:Gs=ms/vsρw干密度:ρd=ms/v=Gsρw/(1+e);ρd=ρ/(1+w)孔隙比:e=vv/vs=ρs/ρd-1=ρs(1+w)/ρ-1;e=n/(1-n)孔隙率:n=vv/v×100%=1-ρd/ρs=1-ρ/[ρs(1+w)];n=e/(1+e)饱和密度:ρsat=(Gs+e)/(1+e)ρw浮密度:ρsat=(Gs+e)/(1+e)ρw饱和度:Sr=vw/vv×100%=wGs/e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土工试验及地基承载力检测第一章土工基础知识1、土的形成我国的土大部分形成于第四纪或是新第三纪时期,按照地质营力和沉积条件可分为残积土(风化后在原处)和运积土。根据来源分为有机土和无机土,当土中有机质含量大于5%-10%时会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土的组成

土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部分组成。固相:土由原生矿物(石英云母长石等)和次生矿物(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通过颗粒分析试验可以对土的级配进行确定,级配好的土压实度高、渗透性小、强度高。液相:分为结合水(吸附在颗粒表面)和自由水两种。

结合水:物理化学作用,对细粒土的影响大。

自由水:分为毛细管水和重力水。毛细管水的作用是表面张力和重力。重力水可以传递动水和静水压力,但不能承受剪力。含水率测得是两者含量之和。气相:开口和闭口气泡。闭口气泡使得土的渗透性减小,弹性增大,承载力降低,密度减小,变形缓慢。3、国家标准《土的工程分类》规定:

采用粗细粒统一体系分类法。工程用土主要是按照土的工程性质(如粒径、级配、塑性、有机质/压缩性等)进行分类。其中主要性质有:颗粒粒径工程上将相近粒径的土合成一组叫粒组,其中大于0.075mm的叫粗粒,其性质主要取决于粒径大小和级配。小于0.075mm的叫细粒,其性质主要取决于矿物组成。

(2)塑性指数(Ip=Wl-Wp)

塑性指数相同,土的性质不一定相同,因为随着液限的变化土的性质变化也很大。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其分类可见教材第6页,要注意粒径和塑性指数对土分类的影响。如细粒土分类的依据有粒径、塑性指数、稠度。《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规定: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碎石土按照大于2mm粒径进行再分类砂土按照小于2mm粒径进行再分类,用Cc、Cu表示组成特征(颗粒级配),密实度可由标贯击数判定。粉土按照大于0.075mm粒径和粘粒含量以及塑性指数(小于10)进行再分类。(冻胀最严重)粘性土按照小于0.075mm粒径以及塑性指数(大于10)进行再分类。天然含水率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1.0的粘性土为淤泥性土填土由人类活动堆积的土塑性图(细粒土分类):液限为横坐标,塑性指数为纵坐标。有机土的测定:

(1)有机质呈黑色、青黑色或暗色,有臭味,弹性和海绵感。(2)将试样放在105-110烘箱中,如试样的液限小于烘前的液限1/3时,试样为有机质。需要说明的是:各种分类法中没有软土、冻土、盐渍土的称谓,也没有有机土、砂、石料等。4、土的结构

土粒可分为三种类型:单粒结构:在动力作用下易液化,如粉土。絮凝结构:孔隙大,对扰动敏感。片堆结构:各向异性。5、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是最基本的工程特征,是衡量土的工程性质的关键。(1)三相指标:土的物理指标分为2类指标试验指标(天然密度ρ、含水率W、土粒比重Gs)换算指标(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1)天然密度ρ:总质量与总体积之比。2)饱和密度ρsat:孔隙全为土水的质量与总体积之比3)浮密度ρ’: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差与总体积之比(饱和密度-1)4)干密度ρd:土粒质量与总体积之比,是填土施工的控制指标。饱和密度>天然密度>干密度>浮密度5)含水率w: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6)土粒比重Gs:土粒质量与同体积4摄氏度水的质量之比,数值上等于土粒密度。7)孔隙比e: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e=Gs/ρd-1=土粒比重/干密度-1)8)孔隙率n: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n=e/(1+e))9)饱和度Sr:水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含水率小并不意味着饱和度小)注意:孔隙体积=充水的孔隙和未充水孔隙体积土的空隙体积为零不能说明土的密度最大。不同土样(甲、乙)含水率与饱和度没有关系。(2)无粘性土的相对密度一般采用相对密度来衡量土的松紧程度emax-e0最大孔隙比-天然孔隙比D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max-e0最大孔隙比-最小孔隙比由三相指标换算可得相对密度的实用表达式:(天然干密度-最小干密度)最大干密度D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干密度-最小干密度)天然干密度按相对密度区分土:疏松土:0<Dr≤1/3中密土:1/3<Dr≤2/3密实土:2/3<Dr≤1(3)粘性土的稠度三个界限含水量:液限(流动状态与可塑状态的分界含水量)、塑限(可塑状态与半固体状态的分界)、缩限(半固体状态与固体状态的分界)。土从液限到缩限体积是不断减小的,缩限以后不再改变。根据三个界限求得的指数为: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塑性指数:Ip=WL-Wp,用整数表示(如15),可用来判别粘性土的分类。其值越大表示越具有高塑性,粘粒含量越多。液性指数:IL=(W-Wp)/Ip可判别粘性土状态。坚硬:IL≤0;可塑:0<IL≤1.0;流动:IL>1.0含水率与软硬程度无关。6、土中水的运动规律土的毛细性:水的毛细作用主要存在于0.002-0.5mm的孔隙中,如细砂土、粉土、湿砂中。湿砂土表现出的假粘聚力湿由于毛细压力形成的,不同于粘性土的粘聚力。土的渗透性:达西定律(V=ki):指水在土中的渗透速度与水力坡降成正比。认为渗透属于层流,一般只适用于砂性土。对于粘性土由于存在结合水的粘滞作用,需要加入起始水力坡降进行修正(V=k(i-io))。当渗透力向上时,常常造成流砂、管涌等危害。冻土现象主要是指土体冻结时地面膨胀的冻胀现象和融化后土体强度急剧降低的冻融问题。例题1已知土样体积V=37.5,湿土重Mo=0.6711N,烘干后重M=0.4915N,比重Gs=2.68,计算孔隙比和饱和度。解:公式:e=Gs/ρd-1;ρd=ρ/(1+W);W=M水/M干土;Sr=V水/V孔隙;Gs=M干土/V土粒;可求得:(1)W=M水/M干土=(0.6711-0.4915)/0.4915=36.5%ρd=ρ/(1+W)=67.11/37.5(1+0.365)=1.311e=Gs/ρd-1=2.68/1.311-1=1.04(2)V水=67.21-49.25=17.96V土粒=M干土/Gs=49.15/2.69=18.27V孔隙=V-V土粒=38.4-18.27=20.13Sr=V水/V孔隙=17.96/20.13=89.22%例题2某细粒湿土质量为190g,烘干后为145g,土样液限为36%,塑限为18%,则求土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状态并命名。解:(1)塑性指数Ip=36%-18%=18命名为粘土。液性指数含水率W=(190-145)/145=31.03%

Il=(W-Wp)/Ip=(31.03%-18%)/18%=0.72为可塑状态。1、某1.5m3的土样,重度为17.5KN/m3,含水率30%,土粒重度27KN/m3,则土粒体积为多少?(0.748m3)

2、若土样孔隙体积为土粒体积的0.95倍,若土样孔隙为水充满时(若土粒重度为27KN/m3),土样重度为多少?(13.8KN/m3)

3、土样含水率15%,干重度16KN/m3,孔隙率0.35,天然重度10KN/m3,求饱和度。(68.5%)4、土的天然密度为1.7g/cm3,含水率22.2%,土粒比重2.727g/cm3,求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0.96,49%,62.9%)5、含水率为4%的湿砂100kg,其中水的重量多少?7、土样和试样制备了解:土样的采样和试样的制备过程熟悉:原状土样与扰动土样的概念掌握:原状土样取土、运输、保管应满足的要求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要统一土样试样的制备方法和程序。试样质量不是越大越好。一般室内土工试验的土样粒径均需小于60mm的扰动土,并以含水率和密度作为控制指标。原状土:用铁皮筒或取土器(直径大于100mm)取土。扰动土:用四分法取样。(1)原状土试样制备注意:环刀内壁涂凡士林;环刀下压方向与天然土层方向一致;不立即进行试验时应保湿存放。余土进行含水量测定。平行试验或同一组试件的密度差值不大于0.03g/cm3,含水量差不得大于2%(2)扰动土试样制备1)碾压过筛加水浸润一昼夜备用,砂性土可酌量缩短物理性质试验(液塑缩限)过0.5mm;水理及力学性质试验(如直剪无侧限)过2mm:击实试验过5mm。2)试样制备:击样法:就是根据环刀体积算出所需土样数量,用单层或三层法击实。压样法:就是用静力压到所需密度,粘性土压时最好有排气孔和透水石。两种方法对力学性质有一定的影响。(3)试样饱和根据土的性质选用饱和方法1)浸水饱和法:砂性土2)毛细管饱和法:渗透系数大于10-4cm/s的土,注意上下两端放滤纸和透水石,水面不要淹没试样,时间不少于23)抽气饱和法:渗透系数小于等于10-4cm/s的土(粘性土),需要凡士林密封,抽真空达到一个大气压力值时开始注水,注水过程真空保持不变,待水淹没饱和器停止抽气,粘性土需静置10小时,饱和度不应低于95需要掌握试样加水量的计算饱和度的计算加水量的计算第二章含水量及界限含水量试验土工试验分为室内和现场试验。含水量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界限含水量可用来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也是粘性土分类和估计地基承载力的依据。可以判断土体状态和塑性范围。1、含水量试验(试验步骤)(1)烘干法:适用于粘性土,砂性土及有机质土设备:烘箱、天平(感量0.01g)、干燥器数量:15—30克,砂土稍多些。温度:105—110,有机土(含量大于5%)在65—70度烘干,结果一般比实际偏大。时间:粘性土大于8小时,砂土大于6小时。烘干后放入干燥器冷却。(2)酒精法适用于现场。土样:粘土10g左右、砂土20~30g。燃烧3次。结果略低于烘干法。试验结果精确到0.1%(如15.2%)测定原状土样的物理力学指标时,含水率可用重塑土样的含水率。2、界限含水量试验界限含水量是土的固有指标与环境无关。平衡锥式液限仪法平衡锥式液限仪使锥体在15秒入土10mm时就是土的液限。否则需要加水或吹干后再试验。试验需二次测定,取其平均值,但差值不得超过2%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理论依据:根据极限平衡理论,当圆锥角为30度时,圆锥入土深度与含水量在双对数坐标上呈直线关系。试验时使的锥体在5秒时分别下降3、17毫米左右(太大或太小时制样困难),然后再控制几组在3—17毫米之间,椎入应重复二、三次取平均值,然后将数据绘制在双对数坐标上,查找17和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分别采用76克和100克的锥入土。(3)滚搓法

当滚搓到3毫米直径断裂时,含水量就是塑限(不是含水率)。注意土体的断裂是水分减少3、收缩试验4、成果应用

(1)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用塑性指数划分细粒土。(Ip>17为粘土,10<Ip<17为粉质粘土)(2)用液性指数判别粘土的状态。鉴定土层所处的稠度状态(坚硬:IL≤0;可塑:0<IL≤1.0;流动:IL>1.0)(3)工程中还应用其估算地基土的承载力第三章密度和比重试验方法主要有:环刀法(细粒土)、蜡封法(易破裂和形状不规则)、灌砂法(现场测定细粒土、砂质土和砾质土)。

(1)环刀法

环刀:截面面积30,高2cm;天平:感量0.01g,称量200g试验时先做比环刀内径大的土柱,环刀内壁涂凡士林,再压入环刀。(2)蜡封法

适用于易破碎和不规则的土。用削土刀取体积大于30CM3,去掉松、浮和棱角土,称空气中重(0.01g),用蜡封法封闭土体测土体体积。蜡的温度刚过熔点,不要出现气泡,试样要缓慢放入。所用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因此要测水温。称水中重(0.01g)。从水中取出称重,如增加超过0.03g,应重做;平行试验,取平均值。平行误差不得超过0.03g/cm3(3)灌砂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性土、和砾类土粒径小于15mm的试样。测定层厚度150~200mm(注意标准砂密度测定步骤)标准砂密度的测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密度宜选用0.25~0.5mm,密度宜为1.47~1.51g/cm3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联接处旋紧称其质量注水,称测定器和水的总质量,并测水温。根据温度修正系数换算出水的体积,即为测定器的体积。注入砂称总重,计算砂重,算砂密度在试坑中灌入标准砂精确至10g,然后求得土的密度。试坑尺寸必须与试样颗粒粒径相一致(P36)。开挖试坑时必须将松动的土全部取出,否则结果偏高。可以使用套环减少试坑表面不平带来的误差。灌砂过程中切忌不要震动。现场密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灌砂法、环刀法、核子密度仪法、钻芯法四种。2、比重试验(试验步骤)

比重是土粒在105—110度下烘干后与同体积4度纯水质量之比。数值上等于土粒密度。可以消除加速度带来的影响,是无量纲量。主要用来计算孔隙比和进行分类。方法有:比重瓶法、浮称法、虹吸筒法。(1)比重瓶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土。比重瓶的校正:恒温水槽调至5OC或10OC,防入装了纯水的比重瓶,待水温稳定后,称瓶和水的总质量。以5OC一级调节水温,每个水温下称瓶和水的总质量两次取平均值,且差值不得大雨0.002g。绘制温度与瓶和水总质量的关系曲线。试验步骤:100ml比重瓶烘干,装入15g干土(50ml瓶12注入一半水,摇动并用砂浴煮沸是为了去掉土中的空气,砂和低液限粘土大于30分钟,高液限粘土不少于60分钟。注满水称瓶水土总重量,立即测出瓶内水的温度,准确至0.5OC对含有一定量的可溶盐、不亲水胶体或有机质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如煤油)测定,并用真空排除土中气体,真空表读数宜为100Kpa抽气时间1~2小时(直至悬液无气泡)本试验称量应准确至0.001g(2)浮称法

适用于粒径大于等于5mm,且粒径为20mm的质量应小于总质量的10%。

试样要洗净浸水1昼夜,然后放入篮中摇动排除空气。

(3)虹吸筒法

适用于粒径大于等于5mm,且粒径为20mm的质量应大于等于总质量的10%。

试样要洗净浸水1昼夜后晾干。

注意事项:

对于有可溶性盐或有机质的土样,可用中性液体代替纯水,用真空抽气代替煮沸法。3、砂的相对密度试验:适用于透水性良好的无粘性土仅仅用密度(孔隙比)不能完全说明砂土的状态,只有相对密度才能解释砂的紧密程度。

(1)最大干密度试验(最小孔隙比)

仪器设备:最小孔隙比试验设备(包括最小孔隙比、金属容器、振动叉、击锤等),天平:称量5Kg,感量1用振动锤击法进行试验的步骤:4Kg土样烘干分三次倒试样进行锤击,振动叉以150~200次/min敲打两侧,击锤30~60次/min锤击表面。至体积不变为止(5~10min)每次锤击高度应该相同,水平振击时击数也应该相同。计算最小孔隙比:emin=Gs/ρdmax(2)最小干密度试验(最大孔隙比)用漏斗法。使砂从漏斗口离砂面1—2厘米,缓慢流入量筒中,测读砂体积,估读至5cm3,然后倒转量筒几次,记下体积最大值,取读数较大者计算计算最大孔隙比:emax=Gs/ρdmin

注意事项:(1)测最大干密度时用最优含水率(4%~10%附近)的砂样。测最小干密度试验用干试样。(2)容器内径对结果有影响,内径越大,测得的干密度越大。第四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