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院金融1201班王悦U201217188易学与佛学摘要:《周易》是古代遗留下来最早的一部反映我国先贤的哲理书,也是一部奇特而系统的哲学著作。概括地说,《周易》中的思维从内容上主要体现为变易,应时与偕时,尚中求和,体认与意会,求利重业,革故鼎新等特征。而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其传入中国后的一定时期,首先表现为它对《周易》和易学的吸取,并与易学和《周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影响。自宋明理学与心学繁兴以来,易学与佛学关系开始受到众多学者关注,碰撞出许多思想火花。关键词:易经佛教一.格义佛教,易经与儒学一脉相承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始传入我国。作为外来宗教,在传播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佛经翻译问题。如何准确地表达出佛教教义,并让当时的人们理解,接受,甚至推崇,并非是件易事。再加上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当时儒术盛行,儒家观念深入人心。因此印度佛教在传入过程中遭受了中国本土思想对它的排斥和斗争。历尽三次法难后,中国佛教元气大伤,并开始从上层社会走向民间社会。刘玉平:《易学思维及其文化价值》,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191页在此过程中,佛教内部一些清醒人士认识到,要想在中国文化站稳脚跟,就应该与中国文化合作,借用已有的中国文化中人们所熟悉并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概念诠释佛教。这样才能帮助佛教教义与中国已有传统文化思想完成一次融合。刘玉平:《易学思维及其文化价值》,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191页至魏晋时期,老庄玄学盛行,僧人们一方面既跳脱不出当时号为显学的玄学思维的范畴,另一方面也就极为轻易地顺手取来最为相近的道家概念,来作为表达佛教思想的譬喻。例如,以“无”释“空”、以“智慧”释“般若”、以“无为”释“涅槃”,以“守一”释“禅定”等。这便是“格义佛教”现象。陈坚《周易研究》2003第5期陈坚《周易研究》2003第5期“中国化”佛教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同样的还有《周易》。春秋末的孔子晚而喜《易》,韦编三绝,在认同《周易》原有卜筮性质的前提下,极大地促进了《周易》与儒家的思想会通,赋予了《周易》浓厚的儒家思想。由此,《周易》文本由卜筮话语系统转换为哲学话语系统。同时因受时代思潮影响,还吸收了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其他学派思想,成为一部奇特而系统的哲学著作。刘玉平:《易学思维及其文化价值》,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1页,第3页然而随着佛教发展,唐宋尤其是明清之后,僧人们对于中国本土经典的态度就不再是羞羞答答地借用了,而简直就是明目张胆地“借用不还,据为己有”,直把中国本土经典当成佛教经典,将中国本土经典“佛经化”。陈坚《周易研究》2003第5期《周易》便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如晚明时期高僧真可和尚在谈到《易经》和《老子》时说,《易》戒有心,《老》亦戒有心,然观其象而察其文,亦未始无心也。《老》亦不敢为天下先,而不敢者,宁非有心乎?故有心无心,唯圣人善用之,无入而不可也。自非圣人,不唯有心有过,即无心亦未尝无过,若然者,则初心之人,如何作功?能辨此者,可以读《易》、《老》。这段可看出真可完全将《易经》与《老子》看做了《金刚经》。刘玉平:《易学思维及其文化价值》,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1页,第3页陈坚《周易研究》2003第5期陈坚《真可论《易》——《易经》“佛经化”的一个实例》格义佛教与易经“佛教化”都是无法避免的。首先,两者均是深受当时儒家思想的,佛教传入过程中汲取已有的中国传统思想,就像是一个外国人戴起京剧脸谱唱京剧,而《周易》作为传承已久的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在发展过程中更是被披上了一身儒学气息。因此,两者均是或多或少有着儒学的影子。因此可以说三者是一脉相承的。再加上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使得原本各据一角剑拔弩张的思想流派成为了一个整体,佛教“中国化”,易经“佛教化”。然而这样导致的却是使得这些流派失去了各自的固有特性,要知道大众化的代价便是牺牲个性。二.佛学修行,易学经世虽说佛学与易经一脉相承,但不难看出两者在一些思想上所持观点仍然是不同的。=1\*GB2⑴佛学“深信善恶,发菩提心”佛学更偏向于个人修身修行。佛学重视人的内心而鲜有对抽象哲学的研究。所谓生死轮回,因果循环,人生无常,一切皆苦,佛教引导世人修行行善,以追求永超苦海的极乐。而佛教对修行之人最基本的三个原则,即深信因果,发菩提心和专修净土。深信因果,因为“我们一生所作所为,有善有恶”,所谓“作善报善,作恶报恶”,“所以我们要避凶得吉,消灾得福,必须要厚植善因,努力改过迁善,将来才能够获得吉祥福德之好果。”李叔同,《李叔同说佛》2011年10月中州古籍出版社,P68页发菩提心,其中“菩提”二字由印度梵语翻译过来是“觉”,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发者。是发起,故发菩提心者,便是发起成佛之心。为利益一切众生成佛,须广修一切善行方能成佛。”李叔同,《李叔同说佛》2011年10月中州古籍出版社,P68页李叔同,《李叔同说佛》2011年10月中州古籍出版社,P68页李叔同,《李叔同说佛》2011年10月中州古籍出版社,P68页由此可见,佛学偏重人的自身修行,强调自身素养的提升与灵魂的升华,李叔同在他的《南闽十年之梦影》中说道,“要晓得我们出家人,就是所谓僧宝,在俗家人之上,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品性道德,也要在俗家人之上才行。”李叔同,《南闽十年之梦影》李叔同,《南闽十年之梦影》=2\*GB2⑵易学“求利重业,革故鼎新”原始儒家特别提倡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忧患境遇下滋生的一种忧国忧民的深沉的道德自觉和人文关怀。《易经》就是一部因为忧患而作的书。经邦济世的思想根源于儒家内心深处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也成为《易》的原初力量。李伟波李伟波《李塔易学的经世精神》,《周易研究》2009第2期
“世之儒者,揭《易传》以与学者共之,于是靡然始之所向。然予以谓不由《大学》、《论语》及《孟子》、《中庸》以达乎《春秋》之用,宜于《易》未有用心之地也。”这段话反映了南宋事功学派代表陈亮对四书《春秋》、《周易》及其关系的认识。他批评世儒研读经典的视野与态度。他认为世儒都在研究《周易》中内圣成德的部分,他们不了解《周易》之真正用心之处。这里,陈亮将《周易》提高到比四书、《春秋》更高的学理地位。可见,其以独特的经世视野看待经典,认为经典的功用是为了治理天下、提升人们生活品质,在研读经典时,应该关注其里面的经世面向,且这种经世不是道德经世,而是实事实功的经世路径。王维王维《易学的经世面向》,《周易研究》2010第1期易学当中一个重要思想是“求利重业”,即德与业并提,义与利并重,是周易的鲜明特点。它既主张崇德尚义,又主张广业利世。同时为了“与时偕行”,易学中也强调了“革故鼎新”这一思想,变革不仅是自然界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刘玉平:《易学思维及其文化价值》,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26页刘玉平:《易学思维及其文化价值》,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26页这对于潜心修行的佛教圣徒是难以想象的。易学中认为美德应表现于事业,即人的任何德行必然是要在日常为人处世中表现出来的,特别是在事业中。刘玉平:《易学思维及其文化价值》,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23页可以理解为易学中“修行”追求美德,其实是为了广业与利世,而不仅仅是对于自身修养的提升了。所谓“崇德广业是过程,这个过程应达到的价值目的是盛德大业。”易学将人修养而成的美德作为工具,达到便利天下的目的。即古语所说“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这点上充分体现了易学的“经世致用”。刘玉平:《易学思维及其文化价值》,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第23页《系辞传》评价易道说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百姓日用而不知”。而周易中另一个重要的经世思想便是革故鼎新。周易强调变易思想,“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世界万事万物都在永恒的变化中。要做到“与时偕行”,就必须改革。这一思想从古至今被很多变革者加以利用,例如戊戌变法中康有为认为“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可见变革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自古如今如此。同时也可见周易思想对于一个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启发引导作用。三.结语无论是修行之佛法或是经世之易经,无法否认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华师大版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中图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教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牛津上海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房地产面积测绘与品牌建设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人教A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4版艺术品买卖合同范本
- 临床常用放疗技术
- 小学重阳节班会主题活动
- SPARCL系列研究的临床价值
- 2024-2030年中国电力检修行业运行状况及投资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河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与管理考核试卷
- 核电工程排水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2024年市场运营部职责样本(3篇)
- 2024体育活动区铺沙子(合同)协议
- 民办学校招生教师培训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题库》
- 2024年VB程序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 2024年故宫文化展览计划:课件创意与呈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