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_第1页
我国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_第2页
我国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_第3页
我国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_第4页
我国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人口学会2015年年会学术交流文章我国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摘要:本文论述了现阶段我国的人口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等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是复杂而又严峻的:庞大的人口数量造成资源紧张,环境压力大,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人口素质不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人口结构失衡,老龄化严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带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困难问题等等。本文提出了解决中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应对老龄化、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国一定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词: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一、我国人口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概况1、古代人口与生产方式(清代以前)(1)古代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古代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应当历史地、具体地加以分析。在封建社会以前的历史时期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来讲,人口增长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没有人口的增长,就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就难以进步,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前期和中期,一般说来,在每个新的封建王朝建立的初期,面对凋敝的经济和荒芜的土地,人口增长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到了封建王朝没落的后期,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矛盾则比较突出。从中国历史上看,人口发展的积极作用,概况地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引起社会经济制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国从奴隶制生产方式向封建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在封建生产方式局部改革的时候,人口发展无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二,人口发展促进了农业经营方法改变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迫使人们改变旧的生产和经营方法,改变过去极为粗放的经营,逐渐采取较为细致的耕作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土地的单位面积产量。第三,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往往和各民族的大融合相统一。各民族的大融和,必然引起人口的增长,而人口的发展又推动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进步。人口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新的生产方式或新的封建王朝建立的初期表现得十分明显。可是,在中国历史上人口发展还表现在许多消极影响。第一,它使中国社会的整个经济长期处于停滞和极为缓慢的发展阶段,不能较快地迈进到新的发展阶段。第二,人口增长过快,往往引起经济波动和社会动乱,人多地少,人口流失再加上自认灾害,农民破产,农业衰退,人口太多处理不当,会引起社会的动乱和不安。第三,人口太多,严重地阻碍了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产业革命难以实现。人口太多,劳动力价格低廉,改革生产工具,增加新技术设备,违背经营者的意愿。技术落后,增加生产,就必然寻求增加劳动力,刺激人口增长。这两者处于恶性循环之中,这些消极作用在近代表现得相当突出。(2)清代以前我国人口发展的特征。人口总量的增长是中国人口发展中最明显的特征。如果形象地来说明的话,清朝建立之时,中国人口已经爬过了两个坡:第一个坡,从夏至西汉末年(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初),大约2000多年时间,人口沿着一条缓升的总量线波动,直至接近6000万;第二个坡,从东汉至明末(公元初到17世纪初)大约1600多年时间,人口围绕着一条水平的总量线(6000万至7000万)上下波动。对于宋时期和明时期的人口总量,有学者认为已经达到或突破了1亿。但实际上人口总量的变化并不是呈直线型持续上升的,而是呈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波浪起伏徘徊增长的趋势。一般来说,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时期,人口总量就会大幅度增长。如西汉前期、盛唐时期等。而在社会动荡时期,人口总量就会减少,乃至出现人口负增长。如两汉之交、三国时期、明末清初等。这种人口的变化,在整体上,形成了中国人口历史发展的波浪型轨迹。中国人口在清代以前的发展一直是属于“高一高一低”的模式,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从公元2年的近6000万到1850年的4.3亿,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仅为1‰。(3)我国人口变化的影响因素。首先,土地和农作物对人口的影响。我国古代一直是传统的小农经济,人口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还有粮食收成密切相关。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作物品种和提高产量,都是增加粮食的重要途径,每个朝代前期社会安定,农业发展,粮食丰收,都伴随着人口的兴盛。北宋人口剧增,与南方农业发展,水稻品种增加不无关系。其次,古代战争对人口变化有重大影响。在封建各朝建国初期,大多统治者都会采取“休养生息”鼓励生产的政策,物质生活资料增多,再加上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速度也相应加快。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社会各阶级的矛盾逐渐显露,土地日益集中在封建大地主手中,而农民只拥有少量土地或者根本没有土地,阶级矛盾达到尖锐激化的阶段往往会爆发农民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者的武装起义,经常激化为大规模战争。同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还发生过多种其它形式的战争,如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战争,国与国,民族与民族的战争等等。战争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口,一次往往会带来大规模的人口伤亡,有时战争带来的人口伤亡是惊人的。再次,政府经济政策也是引起人口变化的重要原因。我国自秦汉以来的各个朝代几乎都是在大战乱、大灾荒、大瘟疫导致的人口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建立的,因此,各代之初增殖人口成为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的重要一环。促进人口再生产的因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利用减免赋税尤其是人头税去奖励人口增殖,推动人口发展。反之,土地兼并,赋税苛重,人身依附加强,人口总量就会减少,其中也有人口逃散和隐匿人口现象。2、清代至建国前我国人口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1)清代人口急剧增长。自清代以来,人口在短期内急剧增加,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社会的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据史料记载,经过明朝末年的社会动乱,到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人口只剩下1063万人,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全国人口统计为2460多万人口,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增至2735万人口。乾隆时代人口大发,经过清初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从“康熙之治”到“乾隆盛世”,人口快速增长起来,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中国在籍人口总数为1.43亿,人口总数第一次突破了一亿大关,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总人数第一次达到一亿以上。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全国人口又突破二亿大关,人口总数为2.04亿,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全国总人口数为3.13亿,在短短的五十多里,人口增长连破三亿大关,人数增长速度之快已达到惊人的地步。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人口超过4亿,从此中国四亿多人口基数的状况就形成了。白中才,曹东方.中国历史上的人口问题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J].松辽社会学刊,1997(1):81-85.人口增加速度之快可以用白中才,曹东方.中国历史上的人口问题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J].松辽社会学刊,1997(1):81-85.(2)清代人口激增的主要原因。第一,清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口增长的根本的原因。清代初期,也就是顺治、康熙、雍正年间,中国近百年未有大的战乱,国泰民安,持续的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极有利于人口的繁衍生息。此外,在明末清初的大动乱后,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措施,如采取招民开垦荒地、治河的政策,耕地面积大幅增加等,至康熙朝时,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并在随后的雍正和乾隆年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伴随着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清朝的人口也迅速增长,连续突破历史上人口记录的最高峰。第二,清朝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客观上刺激了人口的增长。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提出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雍正年间推行“摊丁入亩”的征税制度,至乾隆时期扩及全国。此外,自从战国时期就存在的包含人头税在内的沉重赋税制度,往往造成大批农民破产,为了逃避沉重赋税,农民或藏匿丁口,或举家逃亡,以致政府长期以来难以真实可靠地统计人口。实行“摊丁人亩”取消人头税后,农民隐匿户口和逃亡已无必要,大量的隐匿人口得以上报和统计,使得长期隐匿的人口浮现出来。第三,高产作物的引进为养活更多的人口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明末清初从美洲引进高产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使全国粮食大大增产,这些高产农作物作为消费资料,解决人们温饱的同时也提供了人类繁衍的物质条件。这也是促成清朝人口剧烈上升的不可忽视的原因。(3)清代人口急剧增长的影响。人口的急剧增长无疑会给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制约社会发展,清朝同样如此。清代人口的过度膨胀也成为当时整个社会和民族的沉重负担,多更加剧了人地关系的紧张化,激化了阶级矛盾,如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人口膨胀也使得流民想象加剧,由于人口激增,内地耕地无法承受日益过剩的人口,于是便出现了向人口稀少的边远或未经开发的地区的大规模的流动现象。此外由于人口激增大量开垦土地滥垦滥伐森林、围湖造田、侵占江河河道,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水灾频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总之,清朝人口剧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历史现象,清朝人口剧增又对当时乃至以后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850年咸丰年间中国人口达到4.3亿。当时,马克思针对当时中国的人口问题曾经指出过:在这个国家,缓慢地但不断增加的过剩人口,早已使它的社会条件成为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的沉重枷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64.3、建国后我国人口发展状况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致力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增长。在对待人口问题上,当时国家领导人深受前苏联鼓励人口增长政策的影响,认为人口不断迅速增长是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1953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人口普查数据让党的许多领导人大吃一惊,总人口已经突破了6亿大关。这次人口普查使党的领导人在对待中国人口增长的态度上发生了根本改变,1954年12月,刘少奇在召开的关于节制生育问题的座谈会上代表党中央明确表示:党是赞成节育的。1956年初,中共中央公布的《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明确表示:“除了少数民族地区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行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可见在建国初我党领导人已开始关注中国的人口问题,并有了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思想。但是这种思想没有成为当时的主导思想,我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人口无计划增长的严重性。1957年下半年全国开始开展反右派斗争,1958年大跃进开始,给人口控制工作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人们开始对人口控制主张和政策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最有代表性的就是1957年10月的《人民日报》对马寅初的“新人口论”的批判。“大跃进”的虚假经济指标使党和国家领导人相信“现在还是人多好”,在这种背景下,全国人口总量从1949的5.4亿增至1959年的6.7亿尹华.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更使计划生育政策完全丧失了实施的社会环境,国家各项工作处于停滞瘫痪状态,人口盲目发展,全国人口总数从1960年的6.6亿上升至1971年的8.5亿尹华.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尹华.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领导人在人口发展问题的认识上既有贡献,也有失误。其贡献主要在于:一是对于人口数量的认识具有“两点论”的辩证色彩,强调既要乐观,同时要控制。认为“中国人多也好也坏”,现在人多一些,气势旺盛一些。二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要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发展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仅对物的生产要有计划,对人的生产也要有计划的思想,把计划生育的规划纳入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中。但是,由于建国前几千年以来,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是依靠农耕经济需要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再加上当时我国过度地向苏联学习,政治经济学思维范式及其教科书深受苏联模式影响,认为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有机构成的逐步提升的趋势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会存在,人多不会造成失业,社会主义不存在失业问题。这样一来,“人多力量大”的论断也不断出现,深受传统农业经济社会建设思想影响的领导者们在人口问题上会采取鼓励增长的态度了。再加上后来我国同苏联关系闹僵,我国所处的国际局势非常不妙。国家领导人深刻感觉到:我国现在一穷二白,只能更多的人来保卫自己的国家。这样的思考,从客观上加速了人口的增长。还有当时受极左思想的影响,毛泽东在人口问题的“两点论”中没有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一度陷入片面。认为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必须有一定的人口规模,总人口达到七、八亿时再控制也不迟。忽视了人口再生产的惯性规律.至使以马寅初为代表的控制人口的正确主张受到批判,使我国人口控制工作失去了历史性良机,并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4、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为战略目标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控制获得显著成就。我国人口出生率已由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一直维持的30‰以上的高水平下降到目前的12‰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5‰降到近年来的4‰—5‰;人口死亡率已连续多年稳定在6‰左右;生育率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显著下降的基础上,80年代以来继续下降。总和生育率在1969—1971年期间的平均水平为5.7,1979—1981年的平均水平为2.6,1979—1981年为2.3,1992年以后降到2.0,以后一直处在更替水平之下。目前,一般认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1.6—1.8之间,并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继续保持。关于生育率水平的国际比较表明,中国在人口转变进程上,已经超过了经济发展阶段。根据联合国的数据,2005—2010年的总和生育率,世界平均水平为2.56,发展中国家为2.73,发达国家为1.64,而中国为1.77。Cai,FangandDewenWang(2005)ChinasDemographicTransition:ImplicationsforGrowth,inGarnautandSong(eds)TheChinaBoomandItsDiscontents,Canberra:AsiaPacificPress.这些指标说明: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经由过去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Cai,FangandDewenWang(2005)ChinasDemographicTransition:ImplicationsforGrowth,inGarnautandSong(eds)TheChinaBoomandItsDiscontents,Canberra:AsiaPacificPress.5、现阶段我国人口发展总特征(1)我国人口总量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根据我国以2010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大陆人口共13.4亿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的12.66亿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人民日报》,2011-04-29a.人口数量庞大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资源是创造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大,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可耕地少、国家底子薄,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b.庞大的人口总量以及继续低速增长的趋势对经济发展的压力依然很大。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变化发展趋势对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可以从人口变化对生产、消费、积累的影响等多方面来考察一国的人口数量对该国的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人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统一,人口的发展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相适应。一方面人作为生产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是劳动力的源泉,一定的人口数量是经济发展所必不可少,适度的人口数量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另一方面,人不仅是作为生产者还是作为消费者从生到死整个生命周期都要消费。人口数量过多会使得国民收入分配中消费基金份额上升,而社会积累基金减少,阻碍了生产设备的改进和增加,影响了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也不利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由于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农业人口依然庞大、城镇化发展的滞后,对诸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投资规模与方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完善、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本投资以及其他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都将产生影响,这些经济发展方面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13—15亿人口的国情为基础,在这样一个人口规模长期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任何的经济政策的变动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给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巨大压力。(2)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a.人口素质的内涵。人口素质,亦称人口质量,它表现了人口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人口群体所具有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素质涉及多方面因素,但主要是指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其中人口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人口质量越高,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越强;反之越弱。b.人口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对人口素质的影响经济发展对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经济的发展是人口素质提升的根本途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都会获得提升。首先,经济发展是人口身体素质提升的决定性因素。没有经济的发展,人口身体素质的提升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和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饮食结构都进行相应的调整,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其次,经济发展是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保障。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教育事业才能得到发展,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得到提升。最后,经济发展也是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保障。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会发生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自身活动的价值,思想观念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另一方面,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素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者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口质量是耐用的稀缺资源,对人口的投资可以提高人口的质量,从而提高劳动的生产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力资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人口素质的提升可以促进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口素质的提升还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变,人口素质的提升还有利于增强本国或者本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等。c.我国人口素质现状。第一,人口身体素质现状。目前,尽管我国人口群体的身体素质从总体上来说提高了,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方面还相当严峻的。人口身体素质的重要基础是优生,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口出生状况并不乐观。我国每年约有20万-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再加上出生后显现出缺陷的儿童,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万-120万,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平均每30秒-40秒钟就有一个出生缺陷儿降生,存活的畸形儿不仅本人痛苦,成为了素质较低的人口,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此外,我国残疾人口比例较大。我国人口中有20%-25%的人患有各种遗传病,智力低下是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原因。第二,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现状。分析比较我国第六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受教育状况的数据可以看出,文盲和低文化程度的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在逐年减少,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在逐年上升:10年间我国文盲人口和低文化人口在大量减少,2010年文盲率比2000年下降了2.64个百分点,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10年间减少了大约920万人;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在上升,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上升了大约898万人,具有高中及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分别比2000年上升了479万人和739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人民日报》,2011-04-29.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人民日报》,2011-04-29.第三,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亟待加强。对于当前我国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一个存在问题最多、最严重,也是一个最亟待解决的方面。由于各种因素地综合促成,我国的社会风气和思想道德建设与经济的发展以及现实的需要极不协调。它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1)一些人尤其是一些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相当淡漠。(2)一些人廉耻意识丧失,是非标准倒置,思想观念和行为处事以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为荣。(3)一些人法制观念淡漠,集体主义、大局意识缺失,自私自利思想和行为严重。一些地方的乱搭乱建、一些矿区林场的滥采滥伐,都给市场秩序造成了很大的扰乱,给资源利用造成很大的浪费。还有一些人借助地缘便利侵蚀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给国有资产往往造成远远超过自身所得的浪费和损失,等等。(3)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是现阶段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特征过去30多年我国致力于控制人口数量的战略目标取得了巨大成功,人口转变完成,实现了低生育率水平,人口的增量和增速均得到有效控制。按照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当一个区域实现人口转变,由高生育率进入长期的低生育率之后,人口结构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速变化的特征,决定了人口问题将在人口规模依然庞大的基础上,叠加人口结构性矛盾爆发的巨大压力。人口结构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划分为不同的人口构成,一般划分为自然结构、地域结构和社会结构三大类。人口自然结构中的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性别结构的特征及其变化发展趋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主要有以下特征。a.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出现老龄化危机,“未富先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是由未成年人口、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构成的。我国人口结构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老年人口在不断增加,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由于我国不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在不断下降,再加上社会生活条件、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人口寿命不断延长等。我国老年人口的比重在总人口的比重中在不断提高。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老龄化社会是指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据2000年11月底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经高达1.3亿,在总人口的比重为10.2%;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0.88亿人,在总人口的比重大约为6.96%[9][9]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人民日报》,2011-04-29.表一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变化发展状况(万人、%)年份总人口数0-14岁15-59岁15-64岁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1953年5943536.2856.1659.317.564.411964年6945840.6952.3355.756.983.561982年10081833.6958.7761.507.634.911990年11336827.6963.7166.748.595.572000年12658322.8966.7970.1510.316.962010年13379216.670.1474.5313.268.87老龄化现象是每个国家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必然过程,但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特征尤为突出,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快,老龄化人口规模巨大并且超前于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出现“未富先老”的现象。有关人口专家学者预测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2014年将高达2亿,2025年达到3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约为4.37亿,之后一直维持到3到4亿的规模,社会老龄化非常严重,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但是,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根据统计西欧老龄化过程中,人均收入从5000美元增加到10000美元,而我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才刚刚达到800美元,而我国的人均收入也小于1000美元,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左玉辉等编著.人口左玉辉等编著.人口—环境调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62.首先,人口老龄化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国民收入经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要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大部分。积累基金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近年来在养老保障、退休金和社会福利方面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不断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积累基金,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其次,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健康和医疗保障的挑战。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医疗保障体系和医疗服务提供三个方面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老龄化将加重医疗保障的筹资压力。老年人口患病率的增加将导致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和医疗负担的加重,这进一步加大了筹资的压力。人口老龄化加大了社会保障缺口。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水平,使得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能力较为软弱,尤其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致使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重在城镇,在农村的覆盖面则较窄。最后,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年龄结构及劳动力供应产生影响。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少年儿童比重相对下降,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将逐渐趋于老化。这种变化会对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第一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力老化以后,劳动力中青年劳动力比重低,中老年劳动力比重高,而人到中年以后生理机能开始衰退,接受新事物和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不如年轻劳动者,工作效率也会有所降低,因而劳动力老化以后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不断下降,待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劳动力的不足,从而影响生产的发展。b.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就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生的男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各自所占的比重,用每百名出生女婴数所对应的出生男婴人口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生男婴总数/出生女婴总数=X男婴/100名女婴。出生人口性别比结构主要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比较稳定,大量的统计资料表在出生100名女婴的同时,会有103—107名男婴出生,也就是在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值范围为103—107,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估算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和性别结构变化的基础。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就开始偏高,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出人口性别比为107.17,此后,出生人口性别一直处于上升趋势,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升至111.3,2000年高达116.7,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人民日报》,2011-04-29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6.7下降为105.20。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人民日报》,2011-04-29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人民日报》,2011-04-29我国出生人口性别偏高,人们偏好生男孩,是由多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从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思考。第一,我国传统思想文化观点的影响。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具有浓厚的重男轻女色彩,“养儿防老”、“传宗接代”是要以男性为核心来实现的,女性被排除在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们形成了强烈的男孩偏好观念,并逐渐成为我国历史悠久的生育文化,这种传统生育观成为当前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内在原因。第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在许多农村地区,由于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粗放的经营形式都需要有较强的体力去完成,男孩子是就成为重体力劳动的主要承担者。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实行了家庭承包联产责任制,男性人口多,劳动力就多,就有利于生产经营,男孩也就必然受到异常重视。目前我国农村出生性别比高于城市的主要原因也正在于此。第三,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由于我国一直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人们不能通过多生孩子来获取理想的子女性别结构,可以通过B超等医疗卫生技术选择产前性别鉴定,人工流产等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理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现行的“一胎半”的生育政策间接地助长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现象。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是我国人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人口结构性问题,它不仅是严峻的人口问题,更是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首先,出生性别比偏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女性“赤字”,将影响未来人口的婚配。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预测,到2020年,20岁至45岁男性比女性多3000万左右,婚育年龄人口男性明显超出女性,会使婚姻问题更加突出,加大婚姻成本,增加婚姻的竞争性,低收入和低素质者男性结婚难,大量的未婚男性盈余在社会中,可能会导致买卖妇女儿童、性犯罪等社会违法丑恶现象。其次,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使得本来适合女性或由女性从事的社会职业被男性占据,再加上就业本身的性别歧视等使女性就业更加困难。再次,由于人口惯性,如果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发展态势得不到扭转,因为女性担负着人类繁衍生息和人口的永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女性人数的大量减少会使得生育率随之下降,人口总量和适龄劳动人口规模减少,严重影响人口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挑战。二、经济体制改革与人口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战略,经济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时,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也产生了国内就业人口的迅速增长。巨大的劳动力就业人口对我国的社会就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性决策,并首先对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极大地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在生产经营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的同时对自身的劳动力也有了自由的支配权,中国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虽然成功地实现了一亿多人的转移,大大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不容乐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然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从总体数量上看:据劳动部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有4.82亿农村劳动力,2002年增加到4.98亿,而且今后平均每年还将新增1000万人。依据人口增长趋势预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总供给规模到2010年才会停止扩大。据专家科学测算,在农村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我国农村只能为1.5亿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在4.98亿农村劳动力中,有近3.5亿属于剩余劳动力。除了已经进入乡镇企业、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打工的2.3亿人外,还有1.5亿劳动力处于绝对失业状态,目前仍滞留在农村。陈友华,吴凯.人口现代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J].人口学刊,2007,(2):3-8.[76]陈友华,吴凯.人口现代化对人口结构的影响分析[J].人口学刊,2007,(2):3-8.[76]Williamson,Jeffrey(1997)Growth,DistributionandDemography:SomeLessonsfromHistory,NBERWorkingPaper,No.6244.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第二,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未来长期存在,是今后中国很长时期内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考验,必须得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三、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和人口提出的新要求1、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1)提高人口身体素质——人口素质的基础提高人口素质首先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新生婴儿缺陷发生率,向公民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的基本知识,我国在2003年已经取消了强制婚前医学检查,但本着对自己和下一代负责的精神,提倡人们可以开展其它形式的婚检,检测和筛查出生缺陷儿。向广大适龄婚育妇女宣传孕育知识,孕期要多增加营养、多检查、一旦发现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出生;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等较为严重的传染病和其他疾病威胁人们健康和公共安全的疾病,进一步完善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体系;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提倡人民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体育健身基础设施极差,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和体育健身等项目的投入,使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2)提高人口教育素质——人口素质的关键提高人口素质,教育素质是关键。中国发展的希望,在于由人口和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关键在人口教育素质的提高。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人力资本的提升离不开教育。如今科技进步一日千里,要使科学技术为更多的人所掌握,使国家站在发展前沿,也只有通过教育来实现。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教育素质的提高引人注目,尽管如此,也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距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甚至不及某些发展中国家,所以,我国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3)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人口素质的保障公民道德建设是关系全民族素质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民众的积极参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人类文明才能取得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努力实施公民道德振兴计划,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措施要具体实在,进行专门部署,研究本地区、本部门的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公民道德振兴工作(2)群众要广泛参与。人民群众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应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积极开展道德规范活动。(3)要充分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作用。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大众的楷模,要努力发挥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道德风貌对各阶层群众的强烈示范效果。(4)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2、全社会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1)老有所养——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绝大多数老年人还都将在家庭中度过自己的晚年,因此家庭仍起着十分重要的养老作用,家庭作为提供感情和心理需要的最基本单位,是养老理想的场所。同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尽快建立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社养和家养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认识,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步伐晚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老年人人口的养老问题正在迅速地由传统的家庭问题演变成社会问题,农村老年人口对社会化养老保险的需求日益迫切。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效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风险。解决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挑战不能采取单一的保障办法,而应建立起多层次的综合型养老保障体系。(2)老有所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满足老年消费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要对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做出调整,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精神文化特殊的需要。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老年人口大量增加,其物质和精神需求增长,市场机制将引导社会资源向开发老年人生活用品、保健产品、医疗设备以及老年大学、老年旅游等产业转移。社会对第三产业的需求将会明显增大。人口老龄化带动第三产业大发展,从而有助于调整国民经济增加值的产业结构,并且有力促进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实质上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实现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3)老有所用——合理配置和利用老年人自身资源推迟退休年龄面临的一个主要争议和挑战就在于是否会影响年轻人的就业。但西方国家的实践证明,退休年龄高低与就业率高低绝非简单的因果关系。从我国的实际看,退休年龄维持现状也未必就能完全缓解就业压力。事实上,不少企业都愿意招聘或返聘一些有特殊技能的退休人员,因为这样既能满足工作需求,又不必继续为其缴纳养老金,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因而得到降低。另外,由于返聘、自谋职业等政策的灵活实施,造成即使不推后退休年龄,事实上老年人退休后再就业“退而不休”等情况也比较普遍。所以,在现行退休年龄不变的制度下,许多老年人一边领着退休金,一边占据着社会劳动岗位的现象也并不鲜见。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与智力库,在长期的工作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退休后,相当一部分人身体尚好,还能为国家做贡献。因此,我们要积极挖掘这一资源,以智力开发为重点,采取各种形式,给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这样既可以减轻由于老年人口增多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压力,又可以使老年人进一步实现自身价值。3、适当调整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1)适当调整生育政策,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发展我国应当重新审视人口生育政策,在继续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通过对生育政策的适度调整,在一定限度内提高生育水平,以换取合理的人口结构,缓解长期低生育率所带来的矛盾。过去30余年我国所推行的以实现人口数量有效控制为目的的生育政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现在,生育政策的调整就必须充分顾及这些后果,特别是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的变化,不能只偏重人口数量控制一个方面,而要以人口变动的合理化和人口变动与经济社会发展效益的最大化为转移。(2)加快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产方式越多元化,男性和女性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差异就会越小。人口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的生存环境就越优越,人们就会不再重视男女性别而趋向自然。相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生活贫困,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人的思想观念就不可能脱离落后的现实而得到转变,人口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就会严重地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重男轻女导致的出生人口性比例失衡引发的未来婚配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要最终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根本上还是要大力发展经济。(3)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构建新的养老模式人口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要解决出生人口性比别失衡,就必须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新的养老模式。各级政府必须研究制定一系列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政策措施,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方面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真正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庭。使他们切切实实地享受到社会的救助,消除生产生活中的后顾之忧,并真正实现老有所养。(4)严格管理生育行为一要建立健全出生性别比定期分析公告制度和预警机制,实现经常化、制度化管理,克服只抓数量控制、忽视性别结构的短期行为。二要建立严密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形成强有力的问责机制,促进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禁止生育选择行为。三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