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第二章_第1页
基础知识第二章_第2页
基础知识第二章_第3页
基础知识第二章_第4页
基础知识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8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1、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勒温公式:B=f(P,E)B指行为,P指个体,E指个体所处的情境,f指函数关系。2、英国的本能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麦独孤,其理论受到了达尔文的影响。他提出求食、拒绝、创新、逃避、斗争、性与繁衍、母爱、亲合、控制、服从、创造和建设十二种本能,认为从这些本能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3、符号互动论的主要观点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和制约。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协商的中心问题是双方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体和他人的身份和身份的意义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过程之中。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4、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5、新精神分析论代表人物:沙利文、霍妮、弗罗姆、艾里克森。6、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7、道德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GB3①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2\*GB3②道德情感;=3\*GB3③道德行为。8、角色扮演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9、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角色失败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10、自我概念的功能=1\*GB3①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GB3②解释经验;=3\*GB3③决定期待。11、自尊的定义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扮演的每一个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詹姆士公式:自尊=成功/抱负12、影响自尊的因素=1\*GB3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2\*GB3②行为表现的反馈;=3\*GB3③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4\*GB3④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13、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1\*GB3①认知者的经验;=2\*GB3②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3\*GB3③认知者的情绪。14、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几种效应=1\*GB3①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2\*GB3②光环效应;=3\*GB3③刻板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能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15、印象管理的定义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和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16、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准确的预测。17、协变原则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归因高高高刺激客体低低高行为主体高低低背景18、影响归因的因素=1\*GB3①社会视角;=2\*GB3②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19、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0、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21、洛伦兹是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习性学家和心理学家。他的侵犯理论是从对动物习性的研究中建立起来的。22、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1\*GB3①情绪唤起水平;=2\*GB3②道德发展水平;=3\*GB3③自我控制能力;=4\*GB3④社会角色与群体;=5\*GB3⑤大众传媒的影响。23、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成正相关。24、嫉妒情绪的特点: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25、态度的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26、态度的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27、态度的维度:方向、强度、深度(指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向中度(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外显度28、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1\*GB3①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2\*GB3②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3\*GB3③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4\*GB3④情境方面的影响因素(预先警告、分心、重复)。29、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目前还无法直接测量,所以态度测量一般使用间接的方法。(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30、沟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1\*GB3①沟通是获取信息的手段。=2\*GB3②沟通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3\*GB3③沟通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4\*GB3④沟通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5\*GB3⑤沟通能协调群体内的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31、现实沟通与虚拟沟通现实沟通是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有比较清楚把握的沟通,面对面的沟通是最普遍的现实沟通形式。虚拟沟通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起来的一种沟通形式,沟通的双方在网络上可以匿名,每个人都可以扮演各种角色,每个人都在和自己想象的个体沟通。虚拟沟通中,沟通双方对对方的身份和角色往往是不清楚的,沟通的进程主要受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所左右和引导。32、身体语言沟通=1\*GB3①目光与面部表情;=2\*GB3②身体运动与触摸(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3\*GB3③姿势与妆饰;=4\*GB3④人际距离。33、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包括: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34、当双方在某些方面看起来互补时,彼此的喜欢也会增加。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35、才能一般会增加个体的吸引力,有才能的人如果犯一些“小错误”,反而会增加他们的魅力。36、受喜爱程度最高的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受喜爱程度最低的人格品质是:说谎。37、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俗称“随大流”,表现为个体的意见与行为和群体中的多数人相符合。社会心理学研究较多的是行为方面的从众。从众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38、社会促进的两种效应:结伴效应、观众效应。39、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比如“磨洋工”。40、模仿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GB3①模仿是学习的基础;=2\*GB3②适应作用;=3\*GB3③促进群体形成。41、塔尔德的“模仿律”:下降律、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42、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1\*GB3①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率有明显的影响。=2\*GB3②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那么暗示效果就明显;被暗示的年龄、性别与暗示的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3\*GB3③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且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43、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其特点如下:=1\*GB3①爱情一般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不含同性恋。=2\*GB3②爱情是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园没有爱情体验;=3\*GB3③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4\*GB3④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5\*GB3⑤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44、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依恋、利他、亲密。45、斯坦伯格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