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我国经常提到的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①③④2.下列光学图示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3.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几枚硬币静止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此时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内的座椅 B.旁边走过的列车员C.路边的树木 D.远处的高山4.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5.在湖边,小丽看到了平静的湖水中金鱼游弋于蓝天白云之间,她看到的金鱼和白云()A.都是经水折射而成的像B.分别经水面反射和水折射而成的像C.都是经水面反射而成的像D.分别经水折射和水面反射而成的像6.如图所示,下列电器设备工作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内能的是A.电视机 B.洗衣机C.电风扇 D.电热水壶7.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16g的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ρ酒=0.8×103kg/m3)()A.8g B.16g C.20g D.22g8.图所示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露珠下的叶脉B.玩具在镜中的像C.日食D.白光的色散9.对以下物体运动的描述,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B.地球绕太阳公转C.坐在奔驰的火车里D.静靠在运行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10.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热运动B.固体分子紧密排列,分子间没有间隙C.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D.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11.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12.第一次通过实验发现电和磁之间联系的科学家是()A.法拉第 B.奥斯特 C.安培 D.欧姆13.下列关于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视机遥控器是发射紫外线来进行遥控的B.暖气片一般安装在窗户的下部,是利用了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大而上升的特点C.“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来探测障碍物与车之间距离的设备D.“回声测距”的原理是做匀速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14.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A.红光 B.红外线 C.紫光 D.紫外线15.如图所示,在下列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A.B.C.D.16.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船 B.山 C.河岸 D.岸边树木17.如图所示是油量自动测定装置的示意图,O为杠杆支点,R0为定值电阻,Rx是滑动变阻器,当闭合开关S后()A.滑动变阻器Rx连入电路的阻值随油量的增加而增大B.电流表的读数随油量的增加而减小C.电压表的读数随油量的增加而增大D.电压表改装成油量表刻度均匀18.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0~1s内和3~4s内的图像为直线,1~3s内的图像为曲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s内电动汽车做匀速运动B.1~2s内电动汽车做加速运动C.2~3s内电动汽车做减速运动D.3~4s内电动汽车处于静止状态19.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20.测量物体的质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小亮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如图所示.接下来他要进行的操作是A.先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B.先将平衡螺母移到最左端,然后向右移动游码C.先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再向左调节平衡螺母D.先将平衡螺母移到最左端,然后向左移动游码2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22.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书等物体,这是因为A.这些物体都是发光的 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 D.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4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10cm B.15cm C.20cm D.28cm24.有些司机朋友喜欢在小轿车内放一瓶香水,而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暴晒下引发火灾的是()A. B. C. D.25.下面四个热现象,是发生在一定温度下且不断放热的是()A.水结成冰B.冬天的霜C.白糖熔化D.干冰变小26.冬天,人们常把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上一层保温材料,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A.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易破裂 B.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27.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28.如果眼球太长或者太短,视网膜上的像就会变得模糊,幸运的是通过佩戴眼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B.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C.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D.甲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29.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超级月亮”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如图所示,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 B.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放大的实像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实像 D.物镜越大,成像越明亮30.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了凹透镜的会聚的作用C.图丙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在物理学中时间测量仪器是______。32.如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可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成“响度”)变大;若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_(选填“高”或“低”)。33.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会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_____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34.一束光在空气与某液体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界面上方为________(选填“空气”或“液体”);折射角=________35.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球每隔1s所处的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___________球的运动时间更长,___________球在做匀速运动,___________球平均速度大。36.高速火箭要承受气动摩擦产生的高温,同时又要把较重的物体运送到太空,因此火箭等高速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密度________(选填“大”或“小”)、熔点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特性。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可用作火箭等高速飞行器的表面覆盖层,该陶瓷材料在常温下的密度为1.8×103kg/m3,从常温加热至900℃高温,体积收缩至原体积的90%,此时其密度为________kg/m3。37.我国北方农村冬季贮菜时常用的方法是,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______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而南方夏天,常在室内地面上撒些水,以降低室内温度,这是利用水的______热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或放热.38.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____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_____m.39.某旅游船在湖面上航行,小红坐在该旅游船的座位上。如果以岸上的树木为参照物,游船是_____的;如果说小红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40.宇宙飞船返回大气层时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会变成一个火球,因此给飞船降温十分重要。一种重要的降温方式就是“烧蚀防热”: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些材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请设计实验验证“液体蒸发时要吸收热量”。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及现象。(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及现象:_______________。42.为了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如图所示:(1)让光束沿AO射入杯中时,光束进入水中后折射光线会向_____________方向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_____(2)当一束光射入杯中时,会在杯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杯底的光斑向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3)把一枚硬币放入杯底,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要偏_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ρ冰=0.9×103kg/m3)44.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用字母Φ表示)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8.0×103kg/m3,一块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泡沫钢,质量为0.8kg。求:(1)这块泡沫钢气孔的总体积是多少?(2)求这块泡沫钢的孔隙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C【详解】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观后镜是凸面镜,所以它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2、C【详解】A.平面镜成像为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故A正确;B.由于各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会出现光带,而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所以在最下面,红光的折射率最小,所以在最上面,故B正确;C.光在反射过程中要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错;D.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要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D正确;故选C。3、A【详解】A.以车内的座椅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B.以旁边走过的列车员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时刻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以远处的高山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时刻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4、A【详解】由图可知:乙管是倾斜的,则乙管中所装的液体体积比较大,即V甲<V乙,由题意可知两管中所装的液体质量是相等的m甲=m乙,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可知:ρ甲>ρ乙.由于两试管液面相平,即液体的深度是相同的,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故选A.5、D【详解】看到水中金鱼的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看到天上的白云在水中的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应选D.6、D【解析】解答:在常见的家用电器中,电风扇、洗衣机主要是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电视机主要是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电热水壶把电能转化成内能.故选D.7、C【详解】由题意可知,溢出水的体积和溢出酒精的体积相等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故选C。8、B【详解】A.圆形透明的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草木的叶脉距离透镜很近,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叶脉在这个“凸透镜”中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看的更加清晰;B.玩具在镜中的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C.日食就是月亮挡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所以地球上的人看太阳就感觉太阳少了一块;D.太阳光是复色光,可被色散为各种颜色的光;红、绿、蓝是光的三基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9、C【分析】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详解】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月亮和白云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白云为参照物的,故A不符合题意;B.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故B不符合题意;C.坐在奔驰的火车里,以地面的某一点为参照物,车和人与地面的某一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故C符合题意;D.静靠在行驶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以列车为参照物,人和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人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详解】A.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体分子间排列十分紧密,但分子间仍然存在空隙,故B错误,符合题意;C.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弱,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1、A【分析】本题要考虑到桌子的长度不是很大、时间路程不能太小、时间用秒表容易记录以及实验时的误差大小等.【详解】平均速度肯定要范围越大越好,桌面的范围不是很大,所以尽量取两端,取较长时间可能会有误差,可能超过台子上运动的时间,再说时间到的时候小球在运动中,不能精确定出小球瞬间所在位置,又会带来较大的误差,所以肯定A好,一到点掐秒表,应该还是较准确的,多做几次,再取平均值,因为掐秒表的动作反应也有误差.【点睛】为了减小误差,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不能取太小的路程或时间,一般选定较长的路程来测时间.12、B【详解】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是第一个发现电和磁之间的联系。故选B。13、C【详解】A.电视机遥控器是发射红外线来进行遥控的,A错误;B.暖气片一般安装在窗户的下部,是利用了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的特点,B错误;C.“倒车雷达”利用的是超声波来探测障碍物与车之间距离的设备,C正确;D.“回声测距”的原理是根据声音的传播速度和反射回来所需要的时间来计算距离,D错误。故选C。14、B【详解】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故选B.15、C【分析】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特点是: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详解】根据连通器的定义可知,选项中的容器均为连通器,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观察图示可知,只有C符合这一特点,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6、A【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分析题意可知,题中的研究对象是“山”,它的运动状态是“向船尾跑去了”,即山在“运动”.【详解】A、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A符合题意;B、若以山本身为参照物,那它只能是静止的,而且一般是不能选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B不符合题意;C、以河岸为参照物,山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山是不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山与岸边的树的位置没有发生了变化,山是不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得出不同结论,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7、C【详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x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A.当油量增加时,浮标上移,在杠杆的作用下滑片下移,变阻器Rx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故A错误;B.由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故B错误;C.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故C正确;D.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电压表的示数:U0=IR0=R0,因U0与Rx不成正比,所以,电压表改装成油量表时,刻度不均匀,故D错误;故应选C。18、B【详解】A.由图像可知0~1s内,物体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成正比,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1s~2s内,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的速度变大,做加速运动,故B正确;C.2s~3s内,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的速度变大,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D.3s~4s内,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D错误。故选B。19、C【解析】A、由图象知,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故A正确;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4m,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0.2m/s,故B正确;CD、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则速度为:v1==0.5m/s,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5~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而10~20s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0.15m/s.所以,物体在20s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C.点睛:(1)根据图象解答;(2)从图象中找出20s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3)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分别求出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和10~20s内的速度,然后比较即可.20、A【分析】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详解】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前,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使天平平衡;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1、B【详解】A.控制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人们佩带耳罩在控制噪声,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因此A选项错误;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制成“土电话”,利用的是固体能够传声的原理,因此B选项正确;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是次声,人耳是听不到次声的,因此C选项错误;D.我们能区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各种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因此D选项错误。故选B。22、C【解析】试题分析: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物体是因为光照到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书等物体,这是因为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故选C.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漫反射现象.点评:了解我们看到物体的原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物体是因为光照到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23、D【解析】蜡烛距凸透镜40cm,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f40cm,则20cm,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4、B【解析】由图知道,四瓶香水的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由于B瓶口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故B符合题意。25、A【详解】A.水结冰属于凝固,有固定的温度,且不断放热,故A符合题意;B.霜是凝华形成的,温度不固定,故B不符合题意;C.白糖熔化吸热,故C不符合题意;D.干冰变小是升华,需要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6、D【详解】寒冷的冬天温度较低,低于水的凝固点,水会从液态凝固成固态的冰,凝固前后质量不变,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结冰后体积会变大,能够把水管胀裂.故D符合题意.27、D【详解】光年是长度单位,故①错误.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故②正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静湖面上的“倒影”也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成立,故③错误.光通过玻璃板会发生折射,会形成虚像.所以看到的是字的虚像,故④正确.所以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28、C【详解】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由题意可知: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鏡。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9、D【详解】A.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故A错误;B.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物镜口径越大,进入望远镜的光越多,所成的像越亮,故D正确。故选D。30、C【详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为实像,此项错误;B.近视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是利用了凹透镜的发散的作用,此项错误;C.白光由七色光组成,不同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偏折角度不同,所以被分解成七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此项正确;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此项错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秒表【详解】在物理学中时间测量仪器是秒表。32、响度低【详解】[1]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幅度变大,则听到的响度变大;[2]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在相同力量拨动下,钢尺振动频率变慢,则音调逐渐变低。33、汽化(蒸发)液化凝华熔化【分析】本题以自然界的水循环为背景考查物态变化的辨析。【详解】[1]大自然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的蒸发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2]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3]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4]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34、空气20°【详解】由图可知,上面的两条线AO、BO在同一种介质内,故应该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是法线,法线与界面垂直,过入射点O做出法线MN,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可知下面的那条线OC为折射光线,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
故入射角为90°-50°=40°;折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即折射角为90°-70°=2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下方为透明物质,上方为空气.35、甲甲乙【详解】[1][2][3]由题意及图示知,甲运动的时间为5s,乙运动的时间为3s,那么甲球运动的时间更长,而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相等,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来越远,则甲所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同的距离,甲所用时间长,乙所用时间短,据知,则乙球的平均速度大。36、小高2×103【详解】[1][2]在体积相同时,物体的密度越小,总质量越小,所以航天器的材料密度较小,熔点高的物体能耐高温。[3]由于物体在温度变化时,质量保持不变,当体积改变时,物体的密度为37、凝固放汽化吸【详解】[1]冬天,在地窖中放几桶水,温度降低时,水就会凝固,凝固要放热,可以升高地窖内的温度,使菜不至于冻坏;[2]夏天,在室内地面上撒些水,水就会蒸发为水蒸气,属于汽化过程,要吸热,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使人凉快。38、东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新创业陶艺吧计划书
- 品行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 农业生态建设土地流转合同
- 大学物理学 第一卷 经典物理基础 第6版 课件 9 光的干涉
- 数据设备租赁合同
- 卵圆孔未闭术后护理措施
- 工作中的电气安全
- 幼儿园公开课课件
- 儿科相关疾病护理带教
- 阿克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函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健康医疗领域患者免责协议书
- 广东省广州市202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八套【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心理咨询师题库带答案(突破训练)
- 羽毛微观结构分析-洞察分析
- 除尘器着火培训课件
- 2024年03月江苏丹阳农商行春季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企业内训师培训师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 《扩散焊专题》课件
- 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高中组)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试卷1
- 国开学习网《金融基础》形考任务1-5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