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黄冈中学网校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丹东市黄冈中学网校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丹东市黄冈中学网校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丹东市黄冈中学网校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丹东市黄冈中学网校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丹东市黄冈中学网校202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提出的

,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A.水是万物之源

B.逻辑三段论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万物流变,无物长存参考答案:B2.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A.不读儒学,文化浅薄B.忙于经商,行为粗疏C.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D.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中,儒家学派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反映出封建统治者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划分和规范,重农抑商、重义轻利是主流学说,而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有力工具,其理论学说从根本上是从君主统治的角度出发的,因此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孔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理学与心学3.1899年,孙中山在东京与梁启超讨论土地问题时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然后授之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睃削之,则民可以大苏。”由此可见,孙中山在土地问题上的主张A.与罗斯福相似,主张国家干预 B.与资本主义一致,主张土地私有C.与马克思主义相似,主张土地国有 D.与斯大林模式相似,主张农业集体化参考答案:A4.下列媒介改变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推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是A报纸

B计算机和互联网

C电视

D电影参考答案:B5.徐继畬在1844年《瀛环志略》手稿中,“英吉利”一节写了2429字,使用了21个“夷”字;而1849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英吉利”一节长达7620字,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的中国A.鄙视西方的心理转向崇洋B.朝贡外交转向了近代外交C.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D.向西方学习已成时代潮流参考答案:C【详解】“没有使用一个‘夷’字”,不等同于崇洋,故A项错误;材料的主旨是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手稿中……使用了21个‘夷’字……辑著成的书稿中……却没有使用一个‘夷’字”,说明在这一时期,传统的夷夏观念开始受到了近代观念的冲击,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1849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结合所学,这时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但尚未成为时代的潮流,故D项错误。6.一些重大改革在历史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记,也被一些物化的东西所定格。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典型雕刻大佛。前一幅为云冈石窟,其雕刻佛面方圆,两肩齐平,深目高鼻,衣纹厚重突起,线条简明,是典型的胡人形象,后一幅是龙门石窟,无论佛像造型,还是龛饰壁雕,都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回答3—4题

出现上述不同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D.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差异

参考答案:C略7.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A.西方文明的影响

B.君主专制制度的没落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抑商政策的松动参考答案:C8.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它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下列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

D.完成了艰苦卓绝的长征参考答案:B新民主主义革命。该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和材料处理能力。注意两点,一依据时间1927年,应排除1935年的C,1936年的D。二依据内容“摔在地上”指的是反革命政变;“孵出小鸡”指当年10月就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A时间相符,但内容不符合。9.2014年9月10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今天上午在北京开幕,中方大会主席杨利伟透露:①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舟11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③中方第一批航天员将退役,中国将进行新的航天员选拔,其中包括女航天员。这预示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将开创一个新境界。中国航天时代开始的标志是A.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B.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C.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正式启动D.2003年,载有航天员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并成功返回参考答案:A10.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

B.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C.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

D.科举考试只考儒家学说参考答案:A11.以下四幅图片的作物原产美洲,15、16世纪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欧洲和美洲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这主要得益于A.丝绸之路B.郑和下西洋C.美洲的独立运动D.新航路的开辟参考答案:D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烟草等运往世界各地,在世界其他地方开始出现这些原产于美洲的物种。故答案为D项。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与美洲无关,排除A、B项;美洲的独立运动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12.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②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③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④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了民族危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早期维新思想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③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④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了民族危机都是在19世纪末,时间不符,排除即可,因此选A.考点:早期维新思想点评:注意历史概念:早期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3)思想主张:①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②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③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13.它“是用来解释生物在世代与世代之间具有变异现象的一套理论,其在生物学领域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它在意识形态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更为突出。”“更为突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A.为医学的进步奠定了基础B.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C.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D.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参考答案:C【详解】“用来解释生物在世代与世代之间具有变异现象”是进化论的思想,这一思想沉重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C正确。进化论属于生物学,不是医学,A错误。进化论主要是思想影响,不是经济发展问题,B错误。工业革命是进化论之前已经完成,D错误。14.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它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オ,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它”指的是A.分封制B.科举制C.郡县制D.行省制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题干的“选拔人才”可知是一种考试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国,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由此可知,科举制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的机会。故B符合题意。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都是地方管理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AC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知识,难度适中,学生需握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开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倒退于明朝,被废除于清朝末年。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国,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为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5.水排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冶铁工作效率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为其后来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一品种是A.白瓷

B.青瓷

C.秘色瓷

D.青花瓷参考答案:B16.“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消极的和平”,意指战争及战争因素的消除;“积极的和平”,则意指在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基础上,结构性暴力的消除。这里的“消极的和平”是指A.美苏军备竞赛

B.越南战争

C.不结盟运动

D.冷战参考答案:D17.“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种现象不可能出现在A.唐代B.宋代C.明代D.清代参考答案:A北宋时期在商业领域打破了市坊界限,政府对于商业不再直接监管,故A正确;其他均是宋代以后,排除。18.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参考答案:A考点:秦朝推行郡县制的意义。从材料“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可以看出秦朝的政治变革是废分封,设郡县。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体现的是血缘政治;郡县制的长官由皇帝任免,体现的是官僚政治,故A正确。19.在蒙元帝国统治时期,孔庙经历了破坏与重建,科举制也历经废而重置过程。这说明A.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不断冲突B.儒学统治地位开始确立C.汉族官僚集团已成为权力中心D.文化遗产的政治利用价值参考答案:D孔庙是儒家地位的表征,孔庙的破坏体现了游牧文化与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汉文化之间的冲突,而重建则体现了两种文化的并存融合,A项仅反映破坏未体现重建,A项错误;儒学统治地位确立与汉代,故B项错误;蒙元时代蒙古贵族掌握主要权力,故C项错误;孔庙与科举先废后立,源于儒家自身对于统治者的价值—维护统治者统治,故D项正确。20.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绝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当时中国()A.与美关系全面缓和 B.开始放弃一边倒方针C.急于改善中美关系 D.国际地位在逐步提高参考答案:考点:中美关系正常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的改善.由材料“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绝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中国当时倾向于与美国改善关系.解答:A项错误,与美国关系缓和是在尼克松访问中国后;B项错误,开始改变一边倒的方针是在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后;C从材料“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绝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当时的中国更倾向于与美国改善关系,故正确.D项错误,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否提高,材料并未体现.故选C21.诏版是中国古代皇帝的一种诏书形式。下图是中国古代某朝代的刀刻诏版,其正面书刻小篆体40字,即“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状、绾均为人名),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据诏书内容推断,与该诏版相关的朝代最有可能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参考答案:A22.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得出结论中最恰当的是A.“一国两制”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

B.“一国两制”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毛泽东曾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参考答案:答案: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祖国统一大业·台湾问题【名师点睛】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祖国内地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问题以及在香港、澳门恢复行使我国主权的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内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整个国家的主体,同时允许台湾、香港、澳门保留资本主义制度。1979年元旦发表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20世纪80年代由邓小平提出。23.“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参考答案:A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中世纪一般是指封建社会时期,联系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应选A。24.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A.入场:考生年龄参差不齐,很多考生已三十六七岁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参考答案:A25.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伯益的小儿子若木因其父亲的功劳在夏禹时被分封于徐,建立徐国(故地大约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一带)。徐国历夏、商、周三代皆为诸侯。春秋时徐国败于楚国,国力渐衰,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终为吴国所吞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对这一传说的解读,最准确是A.夏朝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分封制B.江苏安徽一带战国兼并战争很激烈C.古代的姓氏以血缘宗法为纽带传承D.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严重参考答案:D26.启蒙运动是西方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在启蒙运动过程中,产生了诸如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康德、洛克等一大批著名思想家,也提出了诸如三权分立、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等众多的思想主张,为西方近代人文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下列启蒙运动时期著名思想家们的著作,其中阐述了“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一权力制衡学说的是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

C.《纯粹理性批判》

D.《判断力批判》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提出权力制衡学说的启蒙思想家共有两位,以为是英国的洛克,最早提出分权学说在他的《政府论》中;最著名的是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体现权力的制衡原则。据此可知正确选项为B项;《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的著作,提出了社会契约的主张,与材料不符,因此A项错误;《纯粹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都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著作,与制衡学说无关,因此C、D两项错误。27.有人曾把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某大国比喻为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当时的“船长”很不称职,缺乏应有的胆略和能力,仓促应对,危难关头,“船长”竟弃船而逃,使得这个大国走向衰败。对此解释错误的是A.“满载军火”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B.“方向不明”是由于背离社会主义方向C.“船长”弃船喻指他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D.“船长”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祸首根源参考答案:D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满载军火”讽喻该大国大搞军备竞赛,排除A;“方向不明”是因为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排除B;“船长”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排除C;“船长”弃船喻指他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排除C;“船长”指的是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大国走向衰败、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该大国走向衰败的祸首根源,故选D。28.清朝文人赵翼在《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里的“风骚”是指(

)A.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风流

B.《诗经》和“楚辞”C.屈原与李白的诗歌

D.柳永与李清照的诗词参考答案:B29.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参考答案:A【详解】①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编订的《诗经》,②是战国屈原的楚辞,③是宋词,④是唐诗,故先后顺序是①②④③,故选A。30.1980年,珠海是一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每一时代、每一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独特的审美特征,……它使人回归到了本真与自然。魏晋士人以放旷、恣意的人生态度,……把作为文人知识分子对正义的理性思辨和坚守以艺术的、哲学的、人性的方式传达于世,达到了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极致之境。——居瑢《风流蕴藉:魏晋风度的文化内涵》材料二

不同历史时期的圣母像

材料三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1)材料一中“魏晋风度”在思想、书法、绘画方面有哪些体现。(3分)(2)材料二中哪张图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2分)结合所学阐明理由。(4分)(3)据材料三概括火车的出现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结合所学指出这一现象的主要时代背景。(2分)参考答案:(1)思想:道教、佛教盛行,儒学面临挑战。书法:书法发展到自觉阶段。绘画:文人画兴起。(3分)(2)图2。(2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潮是人文主义,图2中的圣母更具人性和母爱。(4分)(3)冲击了封建制度和传统的社会关系。(2分)工业革命。(2分)32.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某班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大多数同学认为应把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文化形象。(1)填写下列儒家思想发展简表的相关内容:(5分)时代人物主要思想主张春秋①仁、礼、德治战国孟子②③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汉代董仲舒④⑤朱熹理的学说(2)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借鉴作用,请举一例说明。(3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很容易的回答。(2)找出儒家思想对现今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即可,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身也。”重义轻利,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些思想仍是我们今天需要弘扬的。33.(11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3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2分)试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2分)(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3分)

参考答案:(1)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3分)(2)差别: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经世致用。(2分)派别: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王守仁,主观唯心主义。(2分)(3)主张:经世致用。(1分)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3分)

略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战国时期,地处胡人和华夏民族交汇处的北方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经常受到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