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答案 解析 )_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答案 解析 )_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答案 解析 )_第3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答案 解析 )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页/共25页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整理的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相关物质,Ⅰ、Ⅱ、Ⅲ、Ⅳ表示相关系统,甲、乙、丙、丁表示四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四种液体所含的物质种类和含量有差别,其中乙的蛋白质含量最高B.当吃的食物过咸时,在垂体释放的激素作用下,B过程会减弱C.给病人输入的NaCl会按照体液中甲、乙、丙、丁的含量比进入各种体液D.口服药物后,药物分子发挥作用离不开Ⅰ、Ⅳ系统的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由图分析可知,甲是细胞内液,乙是血浆,丙是组织液,丁是淋巴,I是消化系统,II是呼吸系统,III是泌尿系统,IV是循环系统。【详解】A、乙、丙、丁依次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它们的物质种类和含量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甲为细胞内液,其含的物质种类和含量与乙、丙和丁相差很大,甲的蛋白质含量最高,A错误;B、当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来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即B过程会加强,导致尿量减少,B错误;C、给病人输入的NaCl溶液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来源于Na+和Cl-,输入的NaCl大部分在细胞外液(由乙、丙和丁组成),进入甲(细胞内液)比较少,,C错误;D、口服药物后,药物分子要经过Ⅰ(消化系统)进入血浆中,再经过IV(循环系统)运输,作用靶细胞,D正确。故选D。2.味觉是由溶解性化学物质刺激味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咸味食物中Na+浓度比唾液高,Na扩散进入味觉细胞,使其膜电位改变,促进递质释放,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形成咸味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B.Na+内流进入神经细胞不需消耗ATPC.咸味觉形成包含一次完整的反射过程 D.Na+内流使得神经元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详解】A、依题意可知,Na+扩散进入味觉细胞,使其膜电位改变,促进递质释放,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A正确;B、Na+经钠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属于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ATP,B正确;C、咸味觉形成不属于反射,信号传导到味觉中枢缺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D、Na+内流使得神经元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D正确。故选C。3.信息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既非营养物质,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它们主要是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应急状态下体内肾上腺素分泌迅速增加,信息分子A是神经递质B.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信息分子B是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C.信息分子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信息分子D是甲状腺激素D.A、B、C、D四种信息分子都通过体液运输,都属于小分子有机物【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体中的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既非营养物质,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而且也不是酶,它们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如激素、神经递质、生长因了等统称为信号分子,它们的唯一功能是同细胞受体结合,传递细胞信息。【详解】A、应急状态下,在神经调节的作用下,神经细胞产生的神经递质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因此信息分子A主要是神经递质,A正确;B、在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素能加速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能促讲肝脏合成肝糖原,故信息分子B是胰岛素,B错误;C、C能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D,因此C是促甲状腺激素,D是甲状腺激素,C错误;D、据题意可知,A主要是神经递质,B是胰岛素,C是促甲状腺激素,D是甲状腺激素,四种信息分子都通过体液运输,不都属于小分子有机物,比如胰岛素是蛋白质,促甲状腺激素是多肽,D错误。故选A。4.一氧化氮(NO)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小分子气体,由L-精氨酸在一氧化氮合酶作用下氧化生成,几乎人体所有细胞均能合成NO,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功能。下图表示内皮细胞在一定条件下释放NO进而引起血管壁平滑肌细胞松弛,导致血管扩张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内皮细胞释放NO的方式相同B.一氧化氮合酶与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或分解C.一氧化氮可以传递信息,其受体位于靶细胞内D.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平滑肌构成了效应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一氧化氮(NO)是由内皮细胞合成的气体分子,与靶细胞(平滑肌细胞)中受体结合后,引起平滑肌细胞迅速松弛,可知NO是一种信息分子,能够传递信息。【详解】A、神经末梢通过胞吐释放乙酰胆碱,内皮细胞合成的NO是气体,以自由扩散方式从细胞中释放,A错误;B、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或分解,而一氧化氮合酶是催化剂,在发挥作用前后性质不变,B错误;C、由分析可知,一氧化氮是气体,可以传递信息,能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故其受体位于靶细胞内,C正确;D、由图可知,图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内皮细胞,平滑肌未参与效应器构成,受内皮细胞支配,D错误。故选C。5.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Suc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的长度并统计胚芽鞘伸长率,结果发现:3组>2组>1组。用KCl代替Suc进行上述实验可得到相同的结果。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KCl可提高胚芽鞘细胞的吸水能力B.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C.IAA在胚芽鞘中只能进行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1而提高【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干:自变量为不同物质的处理,因变量为胚芽鞘的伸长率,从题中可以看出,与仅仅使用生长素或蔗糖相比较,同时使用生长素和蔗糖溶液的胚芽鞘生长最长,促进作用最强。【详解】A、KCl中含有钾离子和氯离子,经过主动运输被胚芽鞘细胞所吸收,调节细胞的渗透压,从而提高胚芽鞘细胞的吸水能力,A正确;B、由题干信息可知,用KCl代替蔗糖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而KCl不能作为能源物质,因此不能说明蔗糖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的作用效果,B错误;C、IAA在幼根、芽、胚芽鞘中只能进行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IAA+Suc组胚芽鞘伸长率明显高于IAA组,而KCl代替Suc也可达到相同结果,因此说明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D正确。故选B。6.长期的压力过大会造成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是人体调节应激反应的重要神经内分泌系统。下丘脑释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释放。肾上腺皮质在ACTH的作用下合成糖皮质激素作用于肝脏等器官,促进肝糖原分解等应激生理反应的发生。在抑郁症患者体内,反复的、长时间的应激刺激导致糖皮质激素过度增高,造成脑内神经元损伤,进而使该轴的负反馈功能受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垂体是糖皮质激素和ACTH共同的靶器官 B.糖皮质激素可以调节有机物的代谢C.糖皮质激素作用后可能导致机体血糖升高 D.糖皮质激素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答案】A【解析】【分析】下丘脑释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释放。肾上腺皮质在ACTH的作用下合成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详解】A、垂体是糖皮质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共同的靶器官,ACTH的靶器官是肾上腺皮质,A错误;B、糖皮质激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等作用,能调节有机物的代谢,B正确;C、糖皮质激素能够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因此作用后可能导致机体血糖升高,C正确;D、糖皮质激素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故选A。7.过敏性哮喘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机体产生的抗体可被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并分泌相应的抗体B.特定的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C.过敏介质属于信息分子,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D.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或抑制其与受体结合可缓解哮喘【答案】B【解析】【分析】过敏反应:(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2)过敏反应的原理: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3)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详解】A、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A正确;B、浆细胞不能识别过敏原,B错误;C、组胺、白三烯等过敏介质属于信息分子,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C正确;D、过敏介质属于信息分子,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故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或抑制其与受体结合可缓解哮喘,D正确。故选B。8.据某学术期刊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抗原刺激下,小鼠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C.该鼠细胞免疫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之裂解D.该实验没有对照实验,不足以证明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实验鼠A注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将脂肪组织移植到实验鼠B中,当其感染病原体时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因而不患病。【详解】A、根据细胞免疫的过程可知,在抗原刺激下,小鼠T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A正确;B、为了排除自身记忆细胞的影响,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不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B错误;C、细胞毒性T细胞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正确;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还应另设一组不移植脂肪组织直接感染病原体的对照组,D正确。故选B。9.科学家在用向日葵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发现,向日葵因单侧光照射而弯曲生长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下列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A.单侧光照射未引起向日葵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横向运输B.向日葵的向光弯曲生长可能是单侧光引起某种抑制物分布不均造成的C.生长素对向日葵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其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之一D.结合顶端优势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不会抑制向日葵的生长【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向日葵因单侧光照射而弯曲生长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说明在向日葵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分布是均匀的,单侧光照射未引起向日葵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否则其两侧的生长素含量会分布不均匀,A正确;B、由于单侧光照射向日葵,其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因此可能是单侧光引起了抑制物在其向光侧分布多,在其背光侧分布少,进而引起植物向光弯曲生长,B正确;C、生长素对向日葵的生命活动调节使其充分接受光照,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是向日葵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之一,C正确;D、顶端优势是指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即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因而抑制着侧芽的生长,因此结合顶端优势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也会抑制向日葵的生长,D错误。故选D。10.目前研制的新冠疫苗有多种,其中mRNA疫苗备受关注。纳米脂质颗粒(LNP)能使mRNA疫苗在体内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进行靶向递送。mRNA疫苗通过胞外递送到胞内后可能面临“内体逃逸”和“胞内免疫”两个去向,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RNA疫苗需要从内体小泡逃逸,才能与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结合B.抗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C.上述“非侵入性方式”递送过程的实现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mRNA疫苗与DNA疫苗相比,避免了基因整合到人体细胞的风险【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mRNA疫苗在纳米脂质颗粒(LNP)的作用下,以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形成内体小泡。mRNA从内体小泡逃逸后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翻译出抗原蛋白,经高尔基体发挥作用分泌到细胞外,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若内体小泡内的mRNA未实现逃逸,则会被TLR3和TLR7/8识别,使该外来mRNA降解。若逃逸成功也需逃避NLRs识别,以免被降解。【详解】A、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中合成相应的蛋白质,故mRNA需要从内体小泡逃逸才能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翻译出抗原蛋白,A正确;B、抗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B正确;C、纳米脂质颗粒(LNP)能使mRNA疫苗在体内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进行靶向递送,“非侵入性方式”递送过程的实现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错误;D、与DNA疫苗相比,mRNA不需要进入细胞核,无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基因组中的风险,D正确。故选C。11.我国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植物逆境激素脱落酸(ABA)与促生长类激素油菜素甾醇(BR)之间除了“相杀”,还可协同调控植物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照、温度等可能影响植物体内ABA和BR的合成,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B.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C.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的激素相似,可直接参与细胞代谢D.ABA和BR在“相杀”或协同调控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两种激素的受体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植物的生长发育既受内部因子(激素)的调节,也受外部因子(如光、温度、日照长度、重力、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详解】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植物体内激素的合成,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A正确;B、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B正确;C、植物激素起作用的方式与动物体内的激素相似,都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C错误;D、受体具有特异性,不同植物激素的受体不同,D正确。故选C。12.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对水稻根系生长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变体比正常水稻的根系发达B.生长素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分裂素降解来促进根系生长C.水稻插秧前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可提高其成活率D.在水稻根系生长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会按照次序出现高峰【答案】A【解析】【分析】五大类植物激素包括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脱落酸;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机体生命活动。【详解】A、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可降解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变体细胞分裂素含量高,可抑制根系生长,因此正常水稻的根系比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缺失突变体的发达,A错误;B、生长素含量上升可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合成,从而促进细胞分裂素分解,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可解除对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因此能促进根系生长,B正确;C、根据B项分析可知,水稻插秧前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后,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素降解来促进根系生长,从而提高其成活率,C正确;D、由图可知,生长素含量上升后,可调节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因此在水稻根系生长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会按照次序出现高峰,D正确。故选A。13.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为细胞免疫过程的部分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的识别与呈递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B.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参与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C.记忆T细胞受相同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D.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裂解靶细胞并消灭病原体【答案】D【解析】【分析】在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当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以后,可以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可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此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记忆细胞可以在体内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果没有机会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它们就会逐渐死亡。如果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它们会立即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详解】A、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抗原的识别与呈递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A正确;B、据图示可知,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参与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程,B正确;C、记忆细胞受相同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C正确;D、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裂解靶细胞并释放病原体,释放出的病原体与抗体结合凝聚,随后被巨噬细胞降解和清除,D错误。故选D。14.如图是根据细胞壁松散学说绘制的一定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原理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A的作用是促使H+由胞外主动运输至胞内B.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C.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酶X所处溶液pH背光侧低于向光侧D.酶X的直接作用是使多糖链断裂、细胞壁松散,促进细胞伸长【答案】A【解析】【分析】生长素最明显的生理效应是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用生长素处理茎切段后,不仅细胞伸长了,而且细胞壁有新物质的合成,原生质的量也增加了。由于植物细胞周围有一个半刚性的细胞壁,所以生长素处理后所引起细胞的生长必然包含了细胞壁的松驰和新物质的合成。对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前人先后提出了“酸生长理论”和“基因活化学说”。该题用图形诠释了“酸生长理论”的基本机理。【详解】A、由图可知,结构A参与H+运输到细胞壁需要ATP供能,因此胞内至胞外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伸长,因此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C、图示可知酶X可以促进细胞伸长,用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背光侧生长较快,因此酶X所处溶液H+浓度更高,pH背光侧低于向光侧,C正确;D、从图中可知,酶X直接作用是使多糖链断裂、细胞壁松散,促进细胞伸长,D正确。故选A。15.植物的开花、种子的萌发及休眠都是在一年之中的某一时刻发生的。环境给植物的信号就是所谓的光周期(昼夜的长短),最显著的就是开花过程。根据开花与光周期的关联,可以将植物分为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下图是研究某短日照植物的开花与光周期的关系,根据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断夜间的长度,而不是日照的长度B.在短日照植物临近开花季节,夜间照明会使开花时间推迟C.若实验植物为长日照植物,在暗期内不断闪光可使其推迟开花D.将菊花(短日照植物)每天遮光数小时,可以使其在夏天开花【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短日照植物处于短夜环境不开花,处于长夜环境开花,短日照植物虽然处于长夜环境,但被闪光中断,则变为短夜环境,故不开花。【详解】A、据图可知,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间断的黑暗环境,A正确;B、夜间照明使得黑暗环境中断,变为短夜环境而不开花,因此在短日照植物临近开花季节,夜间照明会使开花时间推迟,B正确;C、若为长日照植物,则在暗期内不断闪光,长日照植物会提前开花,C错误;D、菊花属短日照植物,在秋季开花,若使其在夏季开花,可每天遮光数小时,使光照时间缩短,D正确。故选C。二、不定项选择题16.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人体肥胖有关的蛋白质类激素。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已知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B抑制;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瘦素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B.当图2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③的抑制时,③处的膜电位无变化C.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A、B分别兴奋、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D.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仍可能导致肥胖【答案】AC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当机体脂肪含量过高时,脂肪细胞分泌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B抑制,从而使饱中枢兴奋,饥中枢抑制,降低人的食欲,机体进食减少,据此答题。【详解】A、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以胞吐作用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A正确;B、当图2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③的抑制时,则③处的膜电位发生变化,静息电位差更大,更难兴奋,B错误;C、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B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C正确;D、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那么,饥中枢不会被抑制,机体仍然可以大量进食,仍可能导致肥胖,D正确。故选ACD。17.下图为人体对某病毒部分免疫过程的示意图,I~Ⅶ表示不同的细胞,Th细胞为辅助性T细胞,a-d表示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病毒侵入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互配合清除病毒B.Th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与V结合,是激活V的第一信号C.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Ⅳ、Ⅵ和Th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D.图中c是细胞因子,d为抗体,Ⅱ~Ⅶ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答案】BCD【解析】【分析】据图可知:II、III是细胞毒性T细胞,IV是记忆T细胞,V是B细胞,VI是记忆B细胞,VII是浆细胞。a是抗原呈递细胞表面呈递的抗原,b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的分子,c是细胞因子,d是抗体。【详解】A、病毒侵入人体后,先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病毒侵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发挥作用,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互配合清除病毒,A正确;B、Th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与V结合,是激活V的第二信号,B错误;C、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Th细胞增殖分化较慢,C错误;D、VII是浆细胞,浆细胞的作用是分泌抗体,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错误。故选BCD。18.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B.结合ADH的受体促进①ATP水解过程,为M蛋白供能C.H2O通过③自由扩散过程,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D.M蛋白促进②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答案】D【解析】【分析】水平衡的调节:1、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2、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详解】A、ADH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最后由垂体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A错误;B、由题图分析可知,ADH的受体与ADH结合后促进①ATP水解过程,但不需要给M蛋白供能,B错误;C、H2O通过③协助扩散,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C错误;D、M蛋白促进②胞吐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D正确。故选D。【点睛】19.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外源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麦种子萌发产生α-淀粉酶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脱落酸和赤霉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B.人工合成的6-甲基嘌呤是一种与脱落酸作用相当的植物激素C.糊粉层可能是大麦种子萌发时α-淀粉酶合成的场所D.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强于6-甲基嘌呤【答案】CD【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各组产生α—淀粉酶的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赤霉素处理组>赤霉素与6一甲基嘌呤联合处理组>赤霉素与脱落酸联合处理组,说明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强于6一甲基嘌呤抑制种子的萌发的作用。【详解】A、脱落酸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因此脱落酸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与赤霉素相互拮抗,A错误;B、人工合成的6—甲基嘌呤不属于植物激素,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B错误;C、保温时间在去除糊粉层前的15~20天内,赤霉素与6一甲基嘌呤联合处理组、赤霉素与脱落酸联合处理组产生α—淀粉酶的量均已经稳定在较低水平,但赤霉素处理组产生α—淀粉酶的量继续增加,去除糊粉层后,赤霉素处理组产生α—淀粉酶的量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去除糊粉层后,α—淀粉酶将不再产生,进而推知:糊粉层可能是大麦种子萌发时α—淀粉酶合成的场所,C正确;D、各组产生α—淀粉酶的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赤霉素处理组>赤霉素与6一甲基嘌呤联合处理组>赤霉素与脱落酸联合处理组,说明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强于6-甲基嘌呤抑制种子的萌发的作用,D正确。故选CD。20.石蒜是一种兼具药用和观赏价值的植物,其鳞茎中的石蒜碱等物质有抗炎、解毒和抗癌活性,需求量日益增大,但石蒜鳞茎的自然膨大过程很慢,严重制约了石蒜产业的发展。为探究植物激素对石蒜鳞茎膨大的调控作用,研究者选取鳞茎直径大小为1.5cm左右的石蒜植株,随机分为4组,进行相关处理。10周后,测得鳞茎直径大小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处理鳞茎直径/cmPP333(赤霉素合成抑制剂)1.85CPPU(细胞分裂素类似物)1.86GA(赤霉素)1.62清水1.66A.内源细胞分裂素对石蒜鳞茎膨大起抑制作用B.赤霉素对石蒜鳞茎膨大起抑制作用C.预测外施CPPU后,石蒜鳞茎中内源赤霉素的含量会降低D.石蒜鳞茎内激素合成不受基因组控制,但激素能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答案】A【解析】【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有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治落花落果等。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含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3.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详解】A、与清水组的鳞茎直径大小进行比较可知,内源细胞分裂素对石蒜鳞茎膨大起促进作用,A错误;B、与清水组的鳞茎直径大小进行比较可知,赤霉素对石蒜鳞茎膨大起抑制作用,B正确;C、由于赤霉素能抑制鳞茎直径的生长,而外施CPPU后,促进了鳞茎直径的生长,说明外施CPPU后,石蒜鳞茎中内源赤霉素含量会降低,C正确;D、石蒜鳞茎内激素合成受基因组控制,激素也能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D正确。故选A。三、非选择题21.冠心病是指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前区疼痛,导致心率加快,可通过受体阻断药来治疗。预防冠心病,要注意低脂饮食。(1)研究发现,高血脂沉积在损伤内皮下形成斑块,斑块长大甚至破裂,使血管完全堵塞导致心梗,产生胸痛感甚至心搏骤停,产生胸痛感的中枢位于________。心率活动的调节如图示,属于_________调节方式。NE是_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2)为证实神经一心肌突触传递的是化学信号进行如下实验:取蛙保持活性的心脏A和B,并切除心脏B的副交感神经,将二者置于相同的营养液中;刺激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后,其心率变化是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取适量心脏A的营养液注入心脏B的营养液中,推测心脏B心率变化是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3)受体阻断药可选择性结合受体,阻止相应信号的作用。现以狗为实验对象,据图选择作用于心肌细胞的受体阻断药(假定给药过程不影响心率),通过检测心率证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率的调节具有拮抗作用。实验思路:取甲、乙两组狗,先测定正常安静状态下的心率,然后甲组用____________处理,乙组用______________处理,再分别检测心率进行比较。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大脑皮层②.神经一体液③.兴奋性(2)①.减慢②.减慢(3)①.(甲组)适量M3受体阻断药②.(乙组)等量α和β型受体阻断药③.甲组心率升高,乙组心率降低【解析】【分析】分析图形:1、副交感神经释放Ach,激活N1受体进一步释放Ach,进而激活心肌细胞上的M3受体,使心肌收缩减弱,心率减慢。Ach为神经递质,属于神经调节;2、交感神经的调节有两个路径:(1)交感神经释放Ach,激活N1受体进一步释放NE,进而激活心肌细胞上的α和β型受体,使心肌收缩加强,心率加快。Ach和NE都为神经递质,属于神经调节;(2)交感神经释放Ach,激活N2受体,使肾上腺髓质释放Adr、NE,经体液循环进而激活心肌细胞上的α和β型受体,使心肌收缩加强,心率加快。Adr是肾上腺素,故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小问1详解】人体的所有感觉中枢都位于大脑皮层;如图所示: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通过Ach、NE这些神经递质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而肾上腺素(Adr)的调节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属于体液调节,所以心率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NE激活心肌细胞上的α和β型受体,使心肌收缩加强,心率加快,是兴奋型的神经递质。【小问2详解】据图可知,刺激心脏A的副交感神经会产生Ach,经N1、N3受体依次识别,使心肌收缩减弱,心率减慢;Ach是神经递质,要从突触前膜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细胞外,所以心脏A的培养液中含有Ach,因此将其注入心脏B后也会导致心脏B心率变减慢。【小问3详解】验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率的调节具有拮抗作用”的实验,自变量是分别刺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因变量是检测心率的变化。由于题干要求使用受体阻断药来控制自变量,图中M3受体为副交感神经反射弧中的激素受体,α和β型受体为交感神经反射弧中的激素受体,所以用适量M3受体阻断药处理代表阻断副交感神经,用等量α和β型受体阻断药处理代表阻断交感神经,检测心率变化即可;根据图中信息副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减缓,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加强,可以预测甲组因副交感神经被阻断,导致心率升高,乙组因交感神经被阻断,导致心率降低。【点睛】以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为突破口,熟练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异同,结合背景信息解题。22.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调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大写字母表示结构,小写字母表示物质,序号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3.9-6.1mmol/L,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_____,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2)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渗透压感受器位于_____(器官),f表示的激素是_____,⑨表示的生理作用是_____,从而使尿量减少,以维持直浆渗透压稳定。(3)寒冷刺激时,下丘脑既可作为神经中枢又可释放激素d_____,因此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_____。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能进入垂体细胞内发挥作用,表明该细胞能通过_____(胞内受体/细胞膜上受体)接受信息。(4)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的方法来检测血中胰岛素的水平,这利用了激素调节的_____特点。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胰岛素等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是因为_____。【答案】(1)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2)①.升高②.下丘脑③.抗利尿激素④.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3)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枢纽③.胞内受体(4)①.通过体液运输②.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A为下丘脑、B为胰岛、C为肾上腺、D为垂体、E为甲状腺,a为胰岛素、b为胰高血糖素、c为肾上腺素、d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e为促甲状腺激素、f为抗利尿激素。【小问1详解】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3.9-6.1mmol/L,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到正常水平。小问2详解】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升高进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促进下丘脑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f表示抗利尿激素;⑨表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小问3详解】寒冷刺激时,下丘脑产生的d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甲状腺激素能进入垂体细胞内发挥作用,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在膜内,激素通过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小问4详解】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是因为激素具有通过体液运输的特点;又因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所以人体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23.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一种状态,会损伤肺部细胞,从而导致呼吸器官衰竭而死亡。新冠肺炎患者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因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病情突然加重。(1)新冠病毒侵染人体肺部血管壁内皮细胞,而不侵染其他细胞,原因是________。发热是机体被感染的重要表现,当人体被新冠病毒侵染后,一是由免疫系统通过________过程清除病毒,二是由体温调节中枢________进行调节,从而恢复机体内环境的稳态。(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泌多种营养因子和调节物质,其表面抗原不明显,不会引起患者免疫排斥。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入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体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结合题意分析,在治疗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发挥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答出两点)。(3)机体内的“脑—脾神经轴”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该免疫应答所属免疫类型为________。研究发现,去除脾神经的小鼠在接种新冠疫苗后,浆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据图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4)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在遭受新冠病毒侵染后,体内的记忆细胞会________,从而保护人体。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冠疫苗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是________(答出一点)。【答案】(1)①.不同细胞细胞膜表面受体不同②.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③.下丘脑(2)间充质干细胞分裂、分化,补充受损细胞;分泌营养因子,改善肺部细胞微环境;分泌调节物质,抑制细胞因子风暴(3)①.体液免疫②.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使T细胞释放乙酰胆碱减少,减弱了对B细胞的刺激(4)①.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分泌大量抗体②.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病毒变异快,可能使疫苗失效【解析】【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刺激辅助性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2、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3、干细胞的特点是分裂能力强和分化程度低。小问1详解】动物病毒需要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入侵到细胞内,而不同的细胞膜表面上的受体种类不同,所以新冠病毒侵染人体肺部血管壁内皮细胞,而不侵染其他细胞。新冠病毒侵染人体会引发体内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同时体温的调节中枢为下丘脑,因此人体被新冠病毒侵染后,一是由免疫系统通过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过程清除病毒,二是由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进行调节,从而恢复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小问2详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特点,此外可以分泌多种营养因子和调节物质。通过分裂、分化,故可推测治疗过程中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修复受损肺细胞(受损组织),它还可以分泌多种营养因子,改善肺部细胞微环境;还可以分泌调节物质,抑制细胞因子风暴。【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该免疫应答有抗体的参与,属于体液免疫。由图可知,脾神经能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该激素作用于T细胞上的去甲肾上腺素受体,从而促进T细胞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作用于B细胞上的受体,从而刺激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因此若去除脾神经的小鼠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使T细胞释放乙酰胆碱减少,减弱了对B细胞的刺激,导致浆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小问4详解】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在遭受新冠病毒侵染后,会引发体内的二次免疫,体内的记忆细胞会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合成、分泌大量抗体。新冠疫苗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病毒变异快,可能导致疫苗失效等。【点睛】本题以新型冠状病毒为题材,考查了免疫调节和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熟记和理解免疫调节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以及识图能力。24.下图表示水平放置的幼苗,数小时后就可以看到茎背地弯曲生长,而根向地弯曲生长。为阐明其机理,科学家做了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1)对此现象提出的假设是:由于重力作用使得根尖部位的生长素(IAA)分布不均,向地侧浓度_____背地侧,导致向地侧生长速度_____背地侧,因而根向地弯曲生长。(2)已知DR5是IAA敏感型启动子,活性会随IAA浓度增加而增强。将DR5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连接后导入植物细胞,培育成转基因植物,分别观察正常生长和横向放置的根尖部位的荧光分布。若_____,则能证明(1)中的假设合理。(3)重力如何引起IAA分布不均?有人发现根尖细胞中存在大量淀粉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会发生与IAA相同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提出的假设是:_____。(4)已知内质网中含有大量的Ca2+,许多细胞都是通过内质网释放Ca2+来传递信号的。为进一步探究Ca2+对根向地弯曲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将水稻幼苗水平置于培养基中,分别用不同浓度的Ca2+和EDTA(可与Ca2+结合使其失去活性)处理根,每天测量根的弯曲角度。结果如下图: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答案】(1)①.大于②.小于(2)横向放置的根尖部位向地侧绿色荧光强度大于背地侧;正常生长的根尖各部分荧光强度一致(3)重力影响淀粉体的不均匀分布,进而影响IAA的分布(4)Ca2+可促进根的向地弯曲【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表示由于重力作用,根向地性,茎的背地性;图2表示淀粉体在重力作用下的分布情况;图3表示外源Ca2+和EDTA处理根,每天测量根的弯曲角度情况;根据题干信息和以上题图的信息,结合相关问题作答。【小问1详解】图1表示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