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页/共9页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新时代应当能够产生伟大诗人及其伟大诗篇,这是新时代向诗人们提出的新课题。然而,现阶段我们有些诗歌充斥着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和技术主义。除了能够看到诗歌技术上的一些进步外,在诗歌精神和诗歌美学上反而给人以萎缩和晦暗之感。尤其是某些口水诗和网络诗歌竟然以规避崇高和抵制优美为傲,在它们那里,生活仿佛真的只有苟且,没有光亮和远方。显然,新时代诗歌患上了比较严重的软骨症、侏儒症和自闭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急切地向新时代中国诗人发出郑重的吁请: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②诗歌的崇高美,是多样化的。在百年中国新诗史上,我们既有呐喊型的崇高,又有饱含热泪深情型的崇高,还有家国情怀和人类意识的勇于担当型的崇高。这种多姿多彩的崇高传统,在新时代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那么,我们在已有丰厚的新诗崇高传统面前,应该如何接续奋斗、创造出属于新时代新诗的崇高精神来?③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以《论崇高》闻名于世的朗吉弩斯说:“没有任何东西像真情的流露得当那样能够导致崇高。”他强调了“真”及其“流露得当”对于崇高产生的必要性。以往我们唾弃文艺创作上的“假大空”,现今大家不满于文艺创作上的“假小空”。但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激越情感方能导致崇高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感、幸福感,境界感、责任感和光荣感,是治愈新时代诗歌缺钙的灵丹妙药。许多诗歌淡忘人民,不去领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而缩进自我的小天地,两耳不闻“人民事”,一心只写“自我诗”。这种把“个人写作”和“宏大写作”二元对立起来的观点和现象比较普遍,仿佛崇高性的“宏大写作”是非诗的,而唯有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才是诗的。殊不知,“个人写作”与“宏大写作”是可以互为借鉴的,从前者出发,可以抵达后者。④要有庄严伟大的崇高思想。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我们的心灵是可以锻炼的,锻炼得好,就可以到达崇高,进而孕育崇高的思想。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有无此认识?我们有了此认识后,愿不愿意锤炼我们的心灵?以及我们该如何锤炼?这就要求诗人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同时要与自然和传统“竞赛”,而不是臣服于自我和大自然,并对自我和大自然的细枝末节进行乐此不疲的摹写;也不能对古今中外传统无脑地模仿,而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与之对话,乃至对抗,进而超越它们,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诗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伟大的诗人必须大公无私,心怀远大志向,必须统揽全局,无私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国家、社会和历史的进步,同时具备广博学识和良好学养,才能写出“第一等真诗”。⑤要有表达崇高情感和思想的卓越能力。长久以来,西方“纯诗神话”像宗教般控制了许多中国诗人。在西方纯诗那里,外界任何事物都是“非诗”和“反诗”的。纯诗唯技术至上和语言至上,成为一种看上去很美实则平庸的文字游戏。显然,作为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纯诗有其合理性。但如果将其视为传达人类思想的武库,纯诗的合理性就显得极其脆弱。史诗性写作是对纯诗写作的置换。进入新时代,登月工程、大国重器和时代楷模等,这些恢宏雄壮的事物和英雄,一起来到了中国诗人面前。在丰沛的情感和高尚的思想催生下,它们会激发诗人磅礴的想象,最终凝结成崇高的诗歌意象。史诗的时代需要时代的史诗。而时代的史诗,或者说,史诗性写作,需要与之匹配的堂皇卓越的恢宏结构以及使之最终得以呈现的华美壮丽的诗意辞藻。⑥概言之,新时代的诗歌写作,既要力避“假小空”的真平庸,也要警惕“假大空”的伪崇高。真正具有活力、热力和魅力的崇高是不容躲避的,也不许玷污,更严禁消解。毕竟具有崇高美的诗歌不是说服,而是给人以狂喜、惊叹和激奋,并使人的思想得以净化和升华。也只有具备如此崇高美的诗歌,才有普遍性和永久性。(摘编自杨四平《新时代诗歌呼唤崇高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百年来,中国新诗的崇高美丰富多彩,这种崇高传统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B.并不是所有强烈而激动的情感都能产生崇高,真情只是崇高产生的必要条件。C.诗人应努力克服自我、战胜自我,不能臣服于自我,也不能模仿古今中外传统。D.作为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纯诗有其合理性,但是它难以表达人类的崇高情感和思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重在提醒新诗创作者们要避免新诗创作中的“假大空”,诗作要有“崇高美”。B.当前某些诗人鼓吹欲望性的“个人写作”,把自己缩进自我的狭小天地,这值得警惕。C.新时代的诗歌创作应以净化思想、升华品格为价值追求,避免真平庸,警惕伪崇高。D.当下的某些新诗缺少崇高的情感,这些新诗的作者需要有始终心系人民的激越真情。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持文章观点的一项是()A.“雪天/我们一起去尿尿/你/尿了一条线/我/尿了一个坑”,这样的诗歌至多只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文字游戏,没有崇高的诗歌意象,缺少时代的使命感,不可能成为时代的史诗。B.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饱含热泪深情型的崇高。C.诗人舒婷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描述了中国贫弱的过去,又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表达了对祖国深挚的热爱以及为之献身的决心,诗歌具有崇高之美。D.只要将“神舟十三号顺利着陆”这一大事件放在诗人面前,便能激发诗人恢宏的想象,创作出崇高的时代史诗。4.请概括文章的行文脉络。5.下列文字是闻一多先生《红烛》一诗的节选部分,请分析它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本文的观点。红烛啊/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路标茹志鹃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没有人,没有一个人。①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行军路线是向北的,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一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肯定,快到铁路了。”“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跺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可是,慢!那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儿,一小点儿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儿。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儿轻盈迅速地爬去。这如豆的一小点儿光。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会安然无恙地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儿如豆的光,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的,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梁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着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着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看来,是一个听不见的人。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老乡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老乡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作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听不见,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听不见,还不会说话。伍原只得利用自己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揿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老乡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老乡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拳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至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完的泪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老乡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老乡。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着自己的头、帽子、脸颊。老乡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老乡挣脱了出来,急忙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转身走去。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中。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伍原,为了把档案和掉队战友的消息及时送到部队,在没有一点路标痕迹的情况下,始终坚定不移地前行。B.发现了绿豆般的灯火后,伍原流泪了,这眼泪是他绝处逢生的激动心情的直接表露,有了灯光,就有了希望和方向。C.“伍原伏在老乡身上,大哭了起来。”写出了主人公刚看到希望却遭到误解,因委屈而无奈着急的心情。D.老乡虽然既听不见又不会说话,但内心明亮,当他知道了伍原的身份,最终给伍原提供了帮助。7.下列对文本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写“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写出了主人公周围环境的荒凉孤寂。B.小说擅长心理描写,并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伍原对牺牲的小榕的铭记,对负伤的老邹的挂念。C.“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叠词的使用,既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又舒缓了紧张的氛围,表明伍原要顽强活下去的决心。D.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传达丰富的意涵。如写老乡“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表现了老乡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对八路军的真心拥戴。8.文中有两处划横线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作用。9.小说为什么以“路标”为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文本二: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则耻之,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无误的一组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书信)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援笔成文(拿)B.忽魂悸以魄动(因惊惧而心跳)失向来之烟霞(先前)力士素贵(向来)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蔽)虎鼓瑟兮鸾回车(打鼓)帝欲官白(让……做官)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着)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动)数宴见(多次)1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吟”,指的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节奏多变,押韵较为自由。除了“吟”,古体诗还有“歌”、“行”等体裁。B.“五岳”是中国历史名山,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C.“金銮殿”是唐朝宫殿名,文人学士待诏之所,在旧小说戏曲中泛称皇帝上朝理政的宫殿。D.“还山”是还我河山的简称,意思是回到山野,古时官员常以此称呼致仕还乡或归隐。12.下列对文本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皆尽虚无。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丈夫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颓废消沉,不免给人消极之感。B.“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未直接说天姥山有多高,而是运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它的高耸入云写得淋漓尽致。C.从幽静的湖月到壮观的海日,从千岩万转的山路到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最后当诗人来到金碧辉煌的神仙世界,他现实中苦闷的灵魂终于得到了一时的解放。D.诗人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遣词用句。这种艺术形式适配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起伏变化的情感,作品因此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13.下列对文本二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祖先在隋末因为获罪而远徙西域,直至神龙初年才逃回,客居于巴西。B.李白嗜酒如命,即便供奉翰林之后,也还会和酒友在闹市上喝得烂醉,有时甚至误事。C.李白文才出众,不仅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皇帝也相当赏识他的才华,对他很是句容D.李白蔑视权贵,曾让天子调羹,让力士脱靴,后来又恳求皇帝赐金放还,让他云游天下。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筝(唐)白居易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15.下列对《琵琶行》以及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琵琶行》中用“大弦嘈嘈”和“小弦切切”来分别形容乐声的清脆圆润和轻细急促,强化了听觉效果,令人“耳”不暇接。B.《琵琶行》中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来形容琵琶声在沉咽暂歇之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C.《夜筝》首句中的“紫袖”“红弦”分别指代弹筝人与筝,暗示了弹筝女子形象的美好,“明月”则照应了题目中的“夜”字。D.《夜筝》的次句写弹筝。作者连用两个“自”字,既写出了女子弹筝时的全神贯注,也表现了她孤苦凄凉的处境。16.历来便有人认为白居易写的《夜筝》是《琵琶行》的一个精妙的微缩版本。请问其中的第三句“弦凝指咽声停处”化用了《琵琶行》中的哪两句诗?两首诗在描写乐声时有什么不同?(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空两方面着笔,高度概括诗人颠沛流离、无限悲愁的一生。(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以声衬寂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和谐、安宁的日常乡村图景。(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典颇多,其中,涉及好大喜功刘义隆和骁勇善战的霍去病的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它并不是西方工业文明的“舶来品”。中国自古虽是农业大国,但从不缺少①,鲁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便是成长于斯;也不缺少各种精美的制造品,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银器亦曾经是西方贵族的奢侈品。这些“中国制造”承载的是中国古代工艺匠人执着专注、独具匠心的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还有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这些②的诗句、成语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匠人们所秉持的③、一丝不苟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发挥积极行动起来,工匠精神将引领人们书写精彩的更多故事,为实现中国梦献计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要求人们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屠呦呦、袁隆平、南仁东……这些大国工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18.请在文中三处空白横线处填入恰当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国货物运输代理合同范例
- 2025版工程总承包合同EPC模式
- 高层办公楼建筑深度剖析
- 5《老师 您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1
- 局部冻伤的预防与护理
- 高中化学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二教学设计1 鲁科版必修1
- 电力供应与购买合同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6单元 第2课时 8的乘法口诀 教案
- 电商企业股份制联合入股合同
- 不锈钢制品施工合同模板
- 2025年货运检查员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光伏电站安全培训
- GB/T 37027-2025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攻击和网络攻击事件判定准则
- 呼和浩特2025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第二批人才引进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低血压的管理策略
- 新版2025心肺复苏术指南
- 小学生战斗机知识
- 网络借贷信用评级模型-深度研究
- 眼科检查法课件
- 2025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危重孕产妇(MNM)转诊中国专家共识:规范流程与安全保障(2025版)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