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事实上,过什么节、怎么过节是每个人的自由,,。。,,。①也与其他选择不过这个节日的人无关②但从对待情人节的态度来看,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不同的文化异于彼此的一些气质③与这个节日是哪国的无关④那或多或少还是让人感觉有些惋惜⑤一个旨在庆祝人类的一种美好情感的节日⑥若最终演变成一种炫耀性或强制性的消费行为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①②⑤⑥④C.③④①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①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②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的“内圣外王”的人格③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④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领袖⑤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⑥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A.②①③⑥④⑤ B.②①⑥④⑤③ C.⑥②①④⑤③ D.⑥②③①④⑤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白纪念馆的一组是①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②半亭清风山与水一船明月酒和诗③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④留得正气冲霄汉著成信史照尘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对于儒学传统,人们有两种的态度。近代以来,不少持“激进”立场的人将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归结为儒学传统的腐朽,于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形成了一个“反传统的传统”,似乎中华民族要摆脱苦难就必须摒弃儒学传统。近代以来学术上的疑古思潮,对此也起到了的作用。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看,是宋代疑古思潮的延续引发了近代疑古思潮,但二者又存在明显不同。(),而且,在近代“古史辩”运动中,学者们更是由“疑古史”演变到“疑古书”,我国儒学文化典籍遭到前所未有的怀疑。最近30多年学术研究,我们对相关学术问题看得比以往更清楚了,尤其是随着地下早期文献资料的面世。原来,秦汉以来儒学出现过一十个显著的变化:原始儒学即先秦时代的儒学,具有明显的“德性色彩”,主张“正名”“修已安人”和“仁政”“德治”等核心价值观念;而汉代以后的儒学因与封建专制统相结合,慢慢发生,逐渐片面强调君权、父权与夫权,呈现了为后人所诟病的“缺乏平等意识和自由理念”等特征,具有明显的“威权色彩”。持质疑立场的人,更多地看到了作为汉以后儒学作为“封建专制灵魂”的一面。我们不应把二者,而应更加关注原始儒学,澄清误解、明辨是非,弘扬原始儒学的真精神。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天壤之别推波助澜演变相提并论B.截然不同雪上加霜演变混为一谈C.截然不同推波助澜蜕变混为一谈D.天壤之别雪上加霜蜕变相提并论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宋代是为了“卫道”而疑古,近代则变成了为摒弃传统而疑古B.宋代是为了摒弃传统而疑古,近代则变成了为“卫道”而疑古C.近代是为了摒弃传统而疑古,宋代则变成了为“卫道”而疑古D.近代是为了“卫道”而疑古,宋代则变成了为摒弃传统而疑古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A.最近30多年的学术研究,尤其是随着地下早期文献资料的面世,我们对相关学术问题看得比以往更清楚了。B.经过最近30多年的学术研究,尤其是随着地下早期文献资料的面世,我们对相关学术问题看得比以往更清楚了。C.最近30多年的学术研究,使我们对相关学术问题看得比以往更清楚了,尤其是随着地下早期文献资料的面世。D.经过最近30多年的学术研究,我们对相关学术问题看得比以往更清楚了,尤其是随着地下早期文献资料的面世。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送严士元刘长卿①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①刘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④王昌龄:盛唐诗人。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1.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倚”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也为诗人与朋友的相别营造氛围。B.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地”听不到。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C.“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日暮仍恋恋不舍及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D.“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既点出了朋友所去之地是遥远的湖南,又蕴含了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2.试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6、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1)辘辘远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2)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3)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扶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4)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5)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6)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7)别裁为体亲风雅,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戏为六绝句》)(8)仁者必有勇,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宪问》)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听雨任文在故乡北山贫瘠的那些岁月里,没有电视可看,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单调。庄稼人日日耕作在田地里,唯有下雨的当儿可以清闲几天,坐在炕头上听雨,享受一下难得的轻松和温馨。春雨到来,淅淅沥沥,庄稼人的眉头舒展了,心里乐开了花。“春雨贵似油”,难得的好雨。干枯的冬季过去了,小麦需要滋润,土壤需要疏松,小苗需要养分,空气需要湿润。这时节,蒙蒙细雨下起来,扛着锄头进村的农人,笑嘻嘻推开院门,边放锄头边念叨:“好雨,好雨!”随手取来毛巾擦干满脸的雨水,身心轻松起来。男人架起二耶腿坐在炕沿,“吧嗒吧嗒”地吸着烟瞅着窗外;女人则洗手和面,趁着这闲暇擀面条或包饺子,饺子馅有的是,年前就晒干的萝卜丝,这会儿正好用着。春雨蒙蒙,大人乐滋滋,小孩子更快乐,看不见大人脸上的愁眉不展,奔跑玩耍,自由自在。听雨的日子,也给我们这些北山的孩子带来了福音。春雨过后,小麦迅速成熟,玉米疯长起来,形成绿色阵势,铺排开来,占领着季节里的一道长河。当人们还沉浸在绿色梦想中,夏雨突至,或连绵不断,或倾盆而下,听雨的日子渐渐浮现出丝丝忧愁。夏雨多变,经常下个十天半月,让人忧愁生厌,连绵的雨在檐下“滴滴沥沥”地响着,庄稼人只好在屋里转悠。男人只顾吸烟吐烟圈,看天听雨,烦了骂女人几声,女人不吭声,只顾干手中的活儿。山里女人总有干不完的活,扫地、做饭……做不完的繁琐事儿。可她知道男人心里烦呢,雨下个没完,地里的玉米倒下了,怎么不烦呢?女人理解男人,雨住了气就消了。雨下着下着,屋外的院子积满了水,流不出去,男人挽起裤腿,披着蓑衣拿着锄头在檐下挖开水沟,水流走了,男人身上湿透了,女人给他换,湿衣服在火炕头烤着,男人笑了,卷个纸烟吸着,很舒服!身旁的孩子试探着开口了:“肚子饿了,想吃饭呢。”女人去做饭,窗外的雨仍旧下着,孩子在檐下玩起柳条做的水轮转……白雨天(北山人把下暴雨叫“白雨”),雨倾天覆地而来,很快就会遮住眼前的一切,山上山下一片白花花的雨雾,伴随着雷鸣闪电,让人惊恐不安、兴奋异常。白雨到来时,北山庄稼人大多还在地里。一声闷雷响,一团黑云扯过头顶,眼前附近的村子看不见了,有人高喊:“白雨来了!”闻此呼声,地里的人慌忙逃跑。人们未来得及跑回村子,暴雨就到了,只好就近避雨,雨点打落在地上,地上泛起了土泡儿。避雨的人家热闹起来,屋里坐满了人,檐下站满了人,你挤着我,我挤着你,说笑打闹,无所顾忌。干渴的屋檐上已吊起了急落的水柱,地下顷刻积起了水洼。避雨的男女一边听雨一边说笑,谁家的女娃有出息,嫁到了山外,谁家的男娃长得好,把山外的女子引进了山。爱打扑克牌的年轻人就地铺排,玩得热火朝天。有的小伙子拿个脸盆放在檐下,听那“叮当叮当”响的乐声,和着风声、雨声、雷声一起,一片兴奋和喜悦。白雨说下就下,说停就停。檐下的雨线止住了,屋里屋外的男女哗啦一下就走开了,主人好意留客吃饭,劝也劝不住,大家热闹着扛起农具匆忙回家。夏夜里,躺在炕上睡觉的北山人听着屋外涝池里传来“呱儿——呱儿——”的青蛙叫声,忘记了疲劳和困苦,香甜地酣睡……秋雨连绵的日子,庄稼已收获归仓,这时节,庄稼人难有静下心来听雨的闲心,那些玉米棒子要收拾架在楼上,大豆小豆需要通风晾晒。人们忙活起来,煤油灯下熬至深夜,拖着疲惫的身子躺下睡觉,男人呼噜,女人也呼噜,在风声、雨声、秋虫的伴奏声中睡一个踏实觉。雨歇,风住,天晴。抬头看秋日的天空,格外地高远,湛蓝湛蓝的,无一丝纤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交代了时间、地点、背景,既有总括全篇的作用,又是全篇的思想感情所在,奠定了文章亲切温馨的感情基调。B.作者围绕着“听雨”,以季节为顺序,深情地描写了北山人在艰苦的岁月中朴实繁忙又不失温情的雨中农家生活。C.散文从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中摄取素材,用朴素平实的语言写了一段生存记忆,字里行间,流淌出丝丝温情。D.作者善于观察,注重描摹人物的语言、动作,欲抑先扬,在细腻的描绘中抒发情感,寄寓了对昔日故乡生活的追忆和怀念。2.本文标题为“听雨”,请概括文中农人听雨的情境?3.文章以对秋日晴空的描写作结,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赏析。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①在所谓文学边缘化的时代,韩寒,这个戏谑、调侃的高中辍学青年,这个以赛车手为职业的业余作家,像这个戏剧性时代的一个戏剧性神话:他的博客点击率,已经超过4.5亿人次;在2009年,他被多家媒体选为“年度人物”;在2010年,他被《时代周刊》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被《外交政策》选为“全球百大思想家”。有人据此认为,。②和郭敬明相比,韩寒展示了“80后写作”另一种可能性。在韩寒戏谑、尖刻的追问中,郭敬明营造的“幻城”⑴烟消云散,逐渐展现出冰冷的真相——“80后”一代依然生活在历史之中。如果说,郭敬明的写作是“小时代”写作,那么韩寒的写作则是对抗“小时代”的“大时代”写作,通过对于一系列热点新闻事件反讽式的解读,重新建立历史与个人的关联,自由、公正等一系列“大词”,以及在“90年代”的范畴里被视为妨害“日常生活”的政治言说,在韩寒的杂文中被再次激活。对于“80后”一代,韩寒的写作提醒了一点,个人的体验与命运,终究和具体的历史情境相关——而这是郭敬明高度抽象化的写作所努力抹去的。③韩寒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来回应作为“内容”的当下中国。“80后”是在“80年代”历史终结后开始写作的。韩寒式的“大时代”写作,是“大时代”终结之后的“大时代”写作,以往回应“大时代”的艺术形式,比如充满悲剧意味的“呐喊”,已然被历史所摧毁,我们所面对的不过是伟大的遗骸。韩寒有意或无意地体悟到这一点,“大时代”终结之后的“大时代”写作,是一场文化游击战,不再是“子夜”时分的“呐喊”,而是历史尽头的“故事新编”,在囚笼般的历史内部——这是王小波作品中的核心意象——的戏仿、消解与颠覆。其实又何止韩寒,“90年代”以来的有重大影响力的作品,比如《大史记》系列、《网瘾战争》等等,莫不如此。从“90年代”以来,一种抵抗性的新文艺思潮正在兴起,影响巨大,却长期缺乏必要的研究或命名,笔者在此姑且称其为“戏谑美学”,和我们所熟知的“五四”以来感时忧国、涕泪飘零的悲剧传统相对应。且容笔者下个大胆的断言,在当下中国,真正革命性的艺术形式,不是悲剧,而是喜剧。④在一个确定性可疑的世界里,以不确定的方式游弋,韩寒的杂文写作,正是一场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游击战。他的每一篇杂文,其精彩之处,都需要与戏谑的对象互文理解,这类似鲁迅曾经设想过的“速朽”的写作,不能也不屑留下“完美”的艺术形式供后世赏鉴。而且,在这场文化游击战中,由于父辈甚或祖辈们的文化乌托邦纷纷溃败,无家可归又不放弃抵抗——拒绝被吸纳到“幻城”⑵之中——的“80后”一代,注定是孤独的抵抗,这是真正历史性的“一个人的战争”。⑤因此,韩寒的文学世界中,主人公只能到处游荡,不断地和世界的碎片相遇,并且对这一切予以讥讽。在《一座城池》、《光荣日》、《他的国》、《1988——我要和这个世界谈谈》中,主角注定是一个孤独的个人,一个无家可归的远游者。⑥然而,韩寒的致命之处也在这里。众所周知,梁文道等学者赞誉韩寒为“当代鲁迅”,这种说法在多家报刊和网络上很受支持。但是,鲁迅无疑要比韩寒复杂、深刻得多。和鲁迅“横站”的思想立场相比,韩寒信仰的基于“自由主义”立场的“普世价值观”,虽有值得尊重的现实指向,但老实说过于简单。“价值观应该是差不多的”这种结论明显非历史化。无需讳言,包括韩寒对于“东方/西方”的理解在内,不过是一种通俗化的“自由主义”论述。这是另一座需要破却的“幻城”⑶,人的本性是自由的,但未必是自由主义的。毫无疑问,自由主义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思想启示,但任何一种理论都同样值得警惕将自己视为“常识”与“真理”。⑦如果不正视这一点,不必考虑其他原因,韩寒的写作恐怕也难以持久,他的博客会更新得越来越慢,直到退出历史舞台。鲁迅孤绝彻底、无所依傍的思想态度,让“速朽”的杂文变得不朽,而韩寒所凭借的通俗化的自由主义思想资源,将迅速耗尽他的想象。毕竟,他的想象,就其根本而言,是“历史的终结”的想象,就此自由主义已经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因其过于完整反而更像是一个神话。当“在路上”的韩寒停下来的那一刻,韩寒就不再是韩寒,而是另一个郭敬明。——选自2011.3《南方文坛》1.在第①段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2.根据第②段内容,指出韩寒和郭敬明在写作上的不同点。3.根据第③段内容,请举一例属于“戏谑美学”的文艺作品并作阐释。4.解释文中②④⑥段三处“幻城”的含义。5.理解最后一段画线句的含义6.下列最适合做本文题目的一项是A.“大时代”与“小时代”B.“大时代”的文化游击战C.韩寒、郭敬明与“80后写作”D.80后的“一个人的战争”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⑴在当代,当越来越多的人把散文写作变成了一种养病的方式时,散文如何才能从心出发,吐露真言,便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散文就容易落入旧话语模式里,要么人云亦云,要么昏昏欲睡。⑵真正的散文,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依附在陈旧的话语制度上,平庸地谈论一些大而无当的公共话题。只有在语言中将自己那充满个性、自由且有锐利发现的感知贯彻出来,将文字引至思想、心灵和梦想的身旁,精神的奇迹才会在语言中崛现。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福斯特才有“假如散文衰亡了,思想也将同样衰亡,人类相互沟通的所有最好的道路都将因此而切断”的说法。今天,散文生产上的庞大数量之所以无法掩饰散文自身的贫乏,就是因为散文的写作普遍落到了公共话语的俗套之中,写作者援用的也多是被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暴力作用后的语言方式。个人精微的感觉,独特的心灵敏感,语言的及物能力,以及细节的准确力量,往往被悬置在一旁。比如,当下追思古迹、缅怀历史的大散文获得了崇高的地位,赞美者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了其中的文化关怀、悲悯之情,然而,这些文化关怀、悲悯之情又有多少来自于作者的独创?⑶贾平凹曾提倡“大散文”的概念,但我认为,这____1____意在追求散文言说方式上的大,___2___要倡扬一种散文精神的大境界、大气象。贾平凹自己就是这样实践的。他的散文,说书,说话,说人,说事,说生说死,谈奉承,请客,花钱,谈房子,打扮,玩牌,都是从微小的细节入文,趣味生动,精神也自在,没有陈规,整体上还给人许多开阔的想象。我想,散文之大,应该指的就是这种从小而大的大;事是小的,但精神是大的。如果反过来,事是大的,精神却是小的,那散文的气象和格局就完全不同了。当今流行的许多散文,其实就是这个套路,作者一下笔,就摆开了架势,见到一块石头或一个古迹,就从《诗经》或古希腊开始说起,不断地往历史或精神的高大结论上去升华,结果,我们一旦想在文字里感受作者自身的精神气象,却发现是一个结结实实的无。空的,没有根,甚至连自己的心都没有抖动一下。这样的散文日益泛滥,不过是在扩张散文本已十分严重了的语言造假而已。⑷这些散文的弊病,有一个根本的症结,就是缺乏有力的物质外壳,只是一味地感怀,沉思,感慨,怨叹,激愤,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升华,朝一个假想的精神目标一路务虚下去,但我们一直看不到散文的物质基础究竟建基于哪里。没有物质性的散文,就像是没有身体的灵魂一样,是没有家的,不真实的,苍白而乏味。⑸贾平凹的散文从平常心出发,以细节和事实见出精神的底色。他说自己得了肝病的窘况,“我有我的脸盆、毛巾、碗筷、茶缸,且各有固定的存放处。我只坐我的坐椅,我用脚开门关门,我瞄准着马桶的下泄口小便。他们不忍心我这样,我说:这不是个感情问题!我恼怒着要求妻子女儿只能向我作飞吻的动作,每夜烧两盘蚊香,使叮了我血的蚊子不能再去叮我的父母,我却被蚊香熏得头疼。”(《人病》)⑹这种我称之为散文的物质外壳的部分,是呈现散文精神的基础,也是连接作者与散文之间血脉的关键,它可能是琐碎的,实在的,不经意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的散文似乎并不缺少精神性的抒写,缺的正是有价值的物质元素。⑺散文光有物质外壳当然是不够的。好的散文,在物质元素之上,还有作家的精神发现和心灵看法,可这也必须是与散文的物质性相结合而生的。(节选自谢有顺《散文的背后站着一个人》)1.第⑵段中引用福斯特的话,目的是什么?2.填入第⑶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并非而是 B.不仅而且 C.是因为所以 D.如果就3.第⑶段加点的词语“这个套路”具体指什么?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⑷段作者的观点。5.下列说法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A.当代散文创作的衰象表现为作品数量过剩而又缺乏佳作。B.目前散文普遍使用相同的表达方式,即一路务虚地抒情。C.如果创作时连自己都没被感动,作品就不可能感动别人。D.作者赞同贾平凹的写作实践,不认可其“大散文”概念。6.根据文末画线句的观点,从所给的四篇散文中选择一篇加以分析(50字左右)A.合欢树B.邂逅霍金C.想北平D.我所认识的蔡孑民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辛自修,字子吉,襄城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除海宁知县。擢吏科给事中,奏言:“吏部铨注,遴才要矣,量地尤急。迩京府属吏去者十之五,岂畿辇下独多不肖哉?地艰而事猥也。请量地剧易以除官,量事繁简以注考。”吏部善其言,请令抚按举劾如自修议。历迁礼科都给事中。诚意伯刘世延不法,自修极论其奸。诏革任禁锢。未几,论夺尚书顾可学、徐可成,侍郎朱隆禧赠谥;以可成由黄冠,可学、隆禧俱以方药进也。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六府。奏减均徭里甲银六万两,增筑雄、任丘二县堤,以御滹沱水患。入历大理卿,兵部左、右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御史沈汝梁者,巡视下江,用馈遗为名,尽括所部赎锾,自修劾奏之。帝方欲惩贪吏,乃命逮治汝梁,而召自修为左都御史。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帝善其言,而政府不悦。有贪竞者十余辈,皆政府所厚,自修欲去之。给事中陈与郊自度不免,遂言宪臣将以一眚弃人,一举空国。于是自修所欲斥者悉获免。已而御史张鸣冈等拾遗,首工部尚书何起鸣。起鸣故以督工与中官张诚厚,而雅不善自修,遂讦自修挟仇主使。御史高雏崧、赵卿、张鸣冈、左之宜不平,劾起鸣饰非诡辩。帝先入张诚言,颇疑自修。得疏益不悦。刑部主事王德新复疏争,帝下之诏狱,酷刑究主者。无所承,乃削其籍。自修不自安,亟引疾归。久之,起南京刑部尚书。复以工部尚书召。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肃敏。(节选自《明史·辛自修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B.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C.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D.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吏科给事中,明代首设,具有劝谏和监察双重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稽查吏部事务。B.里甲,明朝时期的社会基层组织,每一里为一百一十户,多推丁粮较多的十户为里长,其余百户分为十甲。C.南京,明代两京之一,与北京一样拥有一套完整的中央机构,对明代政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D.拾遗,文中指古代官职名,武则天时期始置,具有讽谏和举才的职能,对古代政治环境有很好的净化作用。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辛自修为官尽责,献言献策。他认为要根据地方情况授予官职,考核官员要考虑到事情的繁简,吏部认为他的建议很有道理,就准许他照此施行。B.辛自修心系百姓,防治水患。他担任右佥都御史辖治保定六府时,上奏减少了六万两的均徭和里甲役费;为防御滹沱河泛滥,增筑了堤防。C.辛自修大义凛然,疾恶如仇。他极力揭露刘世延不守法行为,皇帝诏令将刘世延革职囚禁;他上奏弹劾沈汝梁搜刮钱财,最终使其被逮捕治罪。D.辛自修不畏权贵,坚持己见。他曾不顾及当权者态度,上谏言陈述己见;有十多个为当权者看重的官员贪权争利,他想要解除这些人职务。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迩京府属吏去者十之五,岂畿辇下独多不肖哉?地艰而事猥也。(2)给事中陈与郊自度不免,遂言宪臣将以一眚弃人,一举空国。1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辋川于诗,亦称一祖。然寻其所至,只是以兴象超远,浑然元气,为后人所莫及;高华精警,极声色之宗,而不落人间声色,所以可贵。然愚乃不喜之,以其无血气无性情也。譬如绛阙仙官,非不尊贵,而于世无益。称诗而无当于兴观群怨,失风骚之旨,远圣人之教,亦何取乎?政如司马相如之文使世间无此殊无所损但以资于馆阁词人以为应制之用诚为好手耳。(选自方东树《昭昧詹言》)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2.文中“辋川”指诗人______,“兴观群怨”出自《______》。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衡量诗的标准。1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同心戮力,齐抗疫魔,许多一线人员,不辞辛劳,不畏艰险,日夜奋战在抗疫战场,特别是广大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逆行而上,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与疫魔作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歌。目前,部分地区为了表彰广大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纷纷出台各种关心和嘉奖政策,其中包括对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今年参加中考的子女给予加10~30分的奖励等决定。我省有关部门也预备出台相应的表彰奖励政策,为慎重起见拟召开一次听证会,就是否给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今年参加中考的子女加分和是否还有其他更具科学性、全局性和公平激励性的奖励办法等问题展开讨论和论证。假如你被邀请作为中学生代表参加此次听证会,你会发表怎样的意见?请事先准备一份书面发言稿。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学校和属地信息;不少于800字;署名一律用“陈心”。
参考答案1、B【解析】
本题属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能力。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语句的连贯,容易出错的地方选项的排序,这个可根据所给的话题来选择。解答此类试题,需通读语段,根据句间关系和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排序,得出答案。本题中,根据横线前面的“过什么节、怎么过节是每个人的自由”可知后面应该承接③,排除D;再根据“与……无关”及“也与……无关”可知,③后为①,排除C;根据“若……那……”可知,⑥在前④在后,排除A。故选B。【点睛】解答语句排序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2、C【解析】
本题考查排列句序和句子衔接的能力。解答此题,如果是选择题,可以运用排除法:从语言的本身找到一些标志,帮助我们先把某些句子的顺序给确定下来,通过已定的顺序来对照一下选项,排除一些无关选项。如果是主观题,就要先研究所给句子表达的意思,然后再根据关键词语及句意来排列句子。本题要求“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文段主要讲中国“圣人”的特点,然后分析其是否可能为王。根据这一思路,①②⑥为一层,③④⑤为另一层;②前有连词“但是”,而①又是对②的解说,这样,不难确定⑥②①的顺序;故排除ABD。故选C。3、C【解析】
本题考查给指定人物匹配对联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了解、识记指定人物的特点;然后理解对联的内容,找好切入点,与题干人物进行比对;最后选出答案。本题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李白纪念馆的一组”。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抓住②句中的“酒和诗”,③句中的“盛唐诗酒”“青莲文苑”,即可确定答案。故选C。4、1.C2.A3.B【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第一处,天壤之别:极言差别之大。在句中作宾语。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此处缺少的是定语,应选用“截然不同”。第二处,推波助澜: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句中表达的是“疑古思潮”对“传统儒学”的影响,“推波助澜”用的恰当。第三处,演变:发展变化(指历时较久的)。蜕变:(人或事物)发生质变、衰变。此处是说汉代以后的儒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要用“蜕变”。第四处,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起谈论或看待。混为一谈:是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此处是说我们不应该把汉以后儒学和传统儒学放在一起谈论,而应更加关注原始儒学,用“相提并论”符合语境。故选C。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根据括号前面内容可知,“宋代疑古思潮”的表述应在前面,“近代疑古思潮”应在后面,故排除C、D;根据前文“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形成了一个‘反传统的传统’”可知,近代“与为摒弃传统而疑古”对应。又根据后文,“而且”后面的内容是对近代疑古的进一步阐发,故“近代疑古”内容放后,故排除B。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原句中有两处错误,第一处是中途易辙,紧承“最近30多年的学术研究”,应写出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但句子接下来却转到另一个话题,主语娈成“我们”;第二个错误是语序不当,“经过最近30多年的学术研究,尤其是随着地下早期文献资料的面世”是条件,“我们对相关学术问题看得比以往更清楚了”是结果。应前后调整语序。A项,中途易辙。C、D两项语序不当,故排除ACD。故选B。5、1.D2.相同点:都遭贬谪;都是与好友短暂相聚又将别离;都有依依不舍之情。不同点:①王诗借“冰心在玉壶”来隐喻自己的志行高洁,以及虽遭贬谪却不改其高洁情操的决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肯屈从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精神。②刘诗用“青袍误儒生”这句牢骚话,直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怨天尤人的失意情感。(在唐朝贞观年间,八九品的小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他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当这一类小官员,是很失意的,简直是在耽误自己的前程。)【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草绿湖南万里情’属于远景描写”错误,从注释“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可知,送别地点在“苏州”,友人前往之地是“湖南”,诗句所写是想象中的湖南之景,故应该是虚景,意中之景。故选D。2.本题考查了鉴赏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结合刘诗的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与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分析两首诗的主人公在个人经历和情感上的异同点”,这是比较鉴赏题,然后结合诗歌的注释、诗中意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来分析异同。解答本题时,应结合诗歌注释了解作者,进而理解诗歌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由注释“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和“王昌龄,盛唐诗人。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可知,两首诗的主人公都遭贬谪;都是与好友短暂相聚又将别离;都有依依不舍之情。“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写了如果有相识之人问到我的境遇,请你转告他们,我命途多舛,已是被青袍所误的一介书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怨天尤人的失意情感。王诗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6、杳不知其所之也浔阳地僻无音乐扪参历井仰胁息萧关逢候骑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拄杖无时夜叩门转益多师为汝师勇者不必有仁【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本题,主要是根据诗词的篇名和横线前后句的提示来默写。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默写时要注意一下易错字词:杳、浔、扪、萧、夭阏。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7、1.D2.①春雨滋润庄稼,农人在劳作之后喜滋滋地听雨;②夏雨不停,农人在家中愁闷地听雨;③暴雨(白雨)倾盆,农人在仓皇躲雨时,喜悦兴奋地听雨;④秋雨连绵,农人在劳动的疲惫中伴着雨声人眠。3.①展现了自然清新的乡村风景,营造了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②烘托出作者平和惬意的心态,表达了他对故乡风物(农村生活)的眷恋与喜爱。③以景作结,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收尾耐人寻味,意蕴悠长。【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是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比较多,有内容的概括,有语言的理解,有材料安排的意图。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浏览选项,把握考查的方向,然后有针对性的分析。D项,“作者……欲抑先扬”错误。“欲抑先扬”,“扬”褒扬、抬高,“抑”按下、贬低;如果要批评、贬斥某人(物)的不良之处,不是一开始就直接指责,而是用假托的方式,先先说其“好处”,在读者心存狐疑之时,作者再由所谓“好处”转而揭示其害处,由“赞美”转为指责。从文中来看,作者对文中的男人或女人没有贬低的意思,文中写不同雨天人物不同的表现,借以展现昔日故乡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表现自己对昔日故乡生活的追忆和怀念。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概括文中农人听雨的情境”,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本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考生首先应找出描写农人听雨的段落,然后根据下雨的情景和农人的表现来概括。如第二段,“春雨到来,淅淅沥沥,庄稼人的眉头舒展了,心里乐开了花”“‘春雨贵似油’,难得的好雨。干枯的冬季过去了,小麦需要滋润,土壤需要疏松,小苗需要养分,空气需要湿润……笑嘻嘻推开院门……春雨蒙蒙,大人乐滋滋,小孩子更快乐,看不见大人脸上的愁眉不展,奔跑玩耍,自由自在。听雨的日子,也给我们这些北山的孩子带来了福音”,因春雨滋润庄稼,故农人听雨的时候内心是充满希望的,是喜滋滋的;如第四段,“夏雨突至,或连绵不断,或倾盆而下,听雨的日子渐渐浮现出丝丝忧愁。夏雨多变,经常下个十天半月,让人忧愁生厌,连绵的雨在檐下‘滴滴沥沥’地响着,庄稼人只好在屋里转悠。……烦了骂女人几声……做不完的繁琐事儿……可她知道男人心里烦呢……”,夏天的雨下起来就没完没了,农人无法做活,只能待在家中,此时的农人是愁闷的,是厌烦的;如第五段“白雨天,雨倾天覆地而来,很快就会遮住眼前的一切,山上山下一片白花花的雨雾,伴随着雷鸣闪电,让人惊恐不安、兴奋异常。……地里的人慌忙逃跑……避雨的男女一边听雨一边说笑,……一片兴奋和喜悦”,暴雨倾盆,农人在仓皇躲雨时,喜悦兴奋地听雨;如第七段“秋雨连绵的日子,庄稼已收获归仓,……人们忙活起来,煤油灯下熬至深夜,拖着疲惫的身子躺下睡觉,男人呼噜,女人也呼噜,在风声、雨声、秋虫的伴奏声中睡一个踏实觉”,秋雨连绵,农人在劳动的疲惫中伴着雨声入眠。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以对秋日晴空的描写作结,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赏析”,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从题干来看,这是结尾段,且结尾的内容是“秋日晴空”,且是“描写”,这属于景物描写,是以景作结,故考生可以从景物描写的作用和以景作结的效果角度分析。“雨歇,风住,天晴。抬头看秋日的天空,格外地高远,湛蓝湛蓝的,无一丝纤尘”,这是写秋日雨后的天空,“高远”“湛蓝”“无一丝纤尘”,表现出雨后天空的明朗,展现出自然清新的乡村风景,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这样的景物烘托出作者平和惬意的心态,再结合上文对昔日故乡雨天生活的回忆可以看出,最后“秋日晴空”这一结尾表达了他对故乡生活的眷恋与喜爱;文章以景作结,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收尾耐人寻味,意蕴悠长。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④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8、1.韩寒可能是目前在世的最受关注的作家(意近即可)2.韩寒的写作是“大时代”的写作,通过对于一系列热点新闻事件反讽式的解读,重新建立历史与个人的关联(或“注重个人的体验与历史情境的结合”);郭敬明的写作是“小时代”的写作,个人体验与历史是分离的。3.周星驰电影、王小波小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等4.利用郭敬明《幻城》这一作品名,借指与现实社会完全脱离、一切依托个人体验和幻想而构建出的一个虚幻的世界。与以鲁迅为代表的、祖父辈们的文化乌托邦相对立的一种思想观念。以韩寒自身的通俗化的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个人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5.如果韩寒不正视自己思想价值观中的致命缺陷,继续这场“一个人的战争”,他的通俗化的自由主义思想资源就会耗尽他的想象,他的写作也会如郭敬明一样脱离历史情境,他的作品就和“幻城”没有区别,韩寒会彻底失去自己的个性,成为另一个郭敬明。6.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衔接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具体分析,分析时还可关注该句子在稳重的位置。前文说到“这个以赛车手为职业的业余作家,像这个戏剧性时代的一个戏剧性神话:他的博客点击率,已经超过4.5亿人次;在2009年,他被多家媒体选为‘年度人物’;在2010年,他被《时代周刊》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被《外交政策》选为‘全球百大思想’”可知,表明韩寒作为一个作家受到大家的关注,具备最受关注作家的潜质。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结合“韩寒的写作则是对抗‘时代’的‘大时代’写作,通过对于一系列热点新闻事件反讽式的解读,重新建立历史与个人的关联,”“韩寒的写作提醒了一点,个人的体验与命运,终究和具体的历史情境相关”“郭敬明的写作是‘小时代’写作”“个人的体验与命运,终究和具体的历史情境相关——而这是郭敬明高度抽象化的写作所努力抹去的”等句子可以具体把握。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把握文本要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要结合文本重要内容以及生活实际进行具体分析作答。作答本题时首先理解所渭的“戏谑美学”是通过喜剧的形式进行表达。对“戏谑美学”的举例说明,可以结合不同作家或是电影艺术的特点进行说明,比如余华作品,王小波的小说作品,周星驰的影视作品,都是通过戏谑性的表达,突显出时代的声音。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概念含义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学生要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中的概念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最后概括总结。第②段处的“幻城”是郭敬明展现出的一种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而虚构的一个艺术境界,呈现出的是一种虚假的个人内心生活。第④段处的“幻城”是以鲁迅为代表的老一辈文学艺术家通过乌托邦相对独立的一种艺术形式呈现出的文学思想观念。第⑥段处的“幻城”是以韩寒为代表的通俗化的文学代表作家,创作出的以个人为核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文学艺术形式的呈现。考生可据此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基本能力。对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手法,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当‘在路上’的韩寒停下来的那一刻”指的是前文所说的如果韩寒不正视自己作品中的一种缺陷的话,他的这种通俗的文学作品形式将会耗尽自己的艺术想象。“韩寒就不再是韩寒,而是另一个郭敬明”,是说创作就会像郭敬明一样呈现出一种虚构的幻城,没有真实的艺术境界,如若如此,韩寒就会走向郭敬明一样的歧途,失去自我个性。考生可据上述分析作答。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概括文章题目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时要注意作者的感情倾向和侧重点。这篇文本主要论述的是“大时代”与“小时代”之间的一种具体关联,这是一种文化战争的具体体现,是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80后作家进行的一个人的孤独战争,根据这一点,“大时代”的文化游击战可以很好的作为本文的标题。故选B。9、1.他的话,说明写好散文十分重要;引用其话,是作为理论根据,说明散文写作应当追求在“语言中将自己那充满个性、自由且有锐利发现的感知贯彻出来,将文字引至思想、心灵和梦想的身旁”使精神的奇迹在语言中崛现。或:他的话,说明写好散文十分重要;引用其话,是作为理论根据,说明散文写作应当摆脱公共话语的俗套,写出个性、自由和锐利发现的感知。2.A3.不断地往历史或精神的高大结论上去升华4.优秀的散文篇章具有物质性,其精神升华有基础、有依托,情感真实、充沛而多彩。5.C6.比如《合欢树》,这篇散文的语言可谓平淡,事件可谓琐碎,如十岁时“我”所写的作文获奖,如母亲和“我”之间发生的“小口角”,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可以看出母子关系的亲近,如二十岁以后,“我”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我”治病和帮助“我”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既可看出母爱的伟大,也可以看出“我”对母亲的怀念;因为有这些物质元素的支撑,所以本文虽然没有一句对母亲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却突出地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这一大主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引用名言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要求,如本题问的是第⑵段中引用福斯特的话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到第二段中找到引用的福斯特的话,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再分析第二段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分析名言与主要意思之间的关联,最后还要注意文本引用名言的一般作用。第二段说“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福斯特才有‘假如散文衰亡了,思想也将同样衰亡,人类相互沟通的所有最好的道路都将因此而切断’的说法”,先理解福斯特这句话的意思,福斯特的话采用假设的方式说明,如果散文衰亡了,结果是“思想衰亡”“人类沟通的最好道路切断”,由此说明写好散文是极其重要的;“基于这一点”中“这一点”指的是前面“正的散文,最需要警惕的,就是依附在陈旧的话语制度上,平庸地谈论一些大而无当的公共话题。只有在语言中将自己那充满个性、自由且有锐利发现的感知贯彻出来,将文字引至思想、心灵和梦想的身旁,精神的奇迹才会在语言中崛现”,由此可知,此处引用福斯特的这句话说明散文创作必须摆脱那些陈旧的话语制度,要有自己的个性,并且能够有瑞丽发现的感知;而且引用名人名言,这可以让观点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有一定的理论基础。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句子之间的关系,正确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语境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选项所提供的关联词语,最后选出正确的选项。第三段“但我认为,这……意在追求散文言说方式上的大,……要倡扬一种散文精神的大境界、大气象”是对贾平凹提倡的“大散文”的概念的评价,后面说“贾平凹自己就是这样实践的”,由此可知,考生应该根据后面贾平凹的散文来分析,如下文说“他的散文,说书,说话,说人,说……都是从微小的细节入文……我想,散文之大,应该指的就是这种从小而大的大;事是小的,但精神是大的”,由此可知,贾平凹提倡的“大散文”不追求散文言说方式上的大,而是倡扬散文精神的大境界和大气象。明确了该句要表达的意思之后再来分析四个选项的关联词。A项,“并非……而是”是表取舍的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否定前者,选择后者,与后文的语义一致。B项,“不仅……而且”是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表示两者都包含,突出后者,用在此处与后文语义不一致。C项,“是因为……所以”是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前者是后者的原因,与语境不合。D项,“如果……就……”是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表示有了前者,就会有后面的事件,这显然与文意不合。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第⑶段加点的词语“这个套路”具体指什么,然后到第三段找到加点的词语,再结合语境分析指什么。文中说“当今流行的许多散文,其实就是这个套路”,接着下面就此进行说明,即“作者一下笔,就摆开了架势,见到一块石头或一个古迹,就从《诗经》或古希腊开始说起,不断地往历史或精神的高大结论上去升华”,由此可知“这个套路”指的就是不断地往历史或精神的高大结论上去升华。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浏览设题段落,把握该段的主要意思,然后圈出作者表明观点的文字,尤其要关注段落的首句和尾句。第四段共有两句话,是对第三段现今一些散文的评价,第一句“这些散文的弊病,有一个根本的症结,就是缺乏有力的物质外壳,只是一味地感怀,沉思,感慨,怨叹,激愤,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升华,朝一个假想的精神目标一路务虚下去,但我们一直看不到散文的物质基础究竟建基于哪里”,这句话借助这些作品的缺点表明真正优秀的散文需要具备的特点,如当今流行的散文“缺乏有力的物质外壳”“看不到物质基础”“只是一味感怀、升华”,由此说明真正优秀的散文要有物质性,精神的升华要有基础,有依托;第二句“没有物质性的散文,就像是没有身体的灵魂一样,是没有家的,不真实的,苍白而乏味”,这说明有物质性的优秀散文要情感真实,充沛多彩。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辨析是否相合。A项,“当代散文创作的衰象表现为作品数量过剩而又缺乏佳作”错误,第二段说的是“今天,散文生产上的庞大数量之所以无法掩饰散文自身的贫乏,就是因为散文的写作普遍落到了公共话语的俗套之中,写作者援用的也多是被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暴力作用后的语言方式”,由此可知,这衰象不是作品数量的问题,而是散文创作自身的贫乏,选项曲解文意。B项,“目前散文普遍使用相同的表达方式,即一路务虚地抒情”错误,第四段说的是“这些散文的弊病,有一个根本的症结,就是缺乏有力的物质外壳,只是一味地感怀,沉思,感慨,怨叹,激愤,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升华,朝一个假想的精神目标一路务虚下去”,文中说的是“基本的表达方式,选项曲解文意。D项,“作者赞同贾平凹的写作实践,不认可其‘大散文’概念”错误,不是不认可,文章第三段说“贾平凹曾提倡‘大散文’的概念,但我认为,这并非意在追求散文言说方式上的大,而是要倡扬一种散文精神的大境界、大气象。贾平凹自己就是这样实践的”,这是作者根据贾平凹的散文对其“大散文”概念的阐释。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观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末划线句的观点,然后再结合所选的篇目进行分析。文章结尾说“好的散文,在物质元素之上,还有作家的精神发现和心灵看法,可这也必须是与散文的物质性相结合而生的”,这句话强调好的散文需要“物质元素”,需要将作家的精神发现和心灵看法与散文的物质性相结合,结合上文“从微小的细节入文”“个人精微的感觉,独特的心灵敏感,语言的及物能力,以及细节的准确力量”“事是小的,但精神是大的”“以细节和事实见出精神的底色”“连接作者与散文之间血脉的关键,它可能是琐碎的,实在的,不经意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可知,这物质性应是作家的精微感觉、微小的生活细节等,作家的精神或感受应该是建立在这些之上。明确了这些之后再从所给的篇目中选择一篇,如史铁生的《合欢树》,这篇散文表达的主题是恒久的母爱主题,但文中所写的母亲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事情,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这点滴的事情传达出的却是母爱,是儿子对母亲永远的思念。10、1.C2.D3.A4.(11)近来京城机关所属官吏因考核而去职的人有十分之五,难道唯独京城不称职的官员很多吗?是因为地区治理困难而事情锁碎呀。(2)给事中陈与郊自己估量不能幸免,于是称执法大臣想因一点小毛病就舍弃人,一旦行动起来就使整个国家都空虚了。【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中有两个短语,即“大计京官”和“政府欲庇私人”中有两个短语,即“大计京官”和“政府欲庇私人”,前者为动宾关系,后者为主谓关系,意思完整,应在它们之间断开,排除A、B两项,再看C、D两项的不同之处,“自修患之先朝上奏”,主语是“自修”,根据“一事一断”的原则,“自修患之”和“先期上奏”中间应该断开,排除D项。故选C。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此题D项“文中指古代官职名”错,“拾遗”在文中是动词,有稽查纠错之意。故选D。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A项,“就准许他照此施行”错,文中说的是吏部奏请皇帝下令抚按大臣像辛自修所提议的那样来举荐和弹劾有关人员,并非“他”照此施行。故选A。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迩:近来。畿辇:借指京城。畿,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辇,天子的车。猥:琐碎。第二句得分点:自度:自己估量。眚:过错。空:使……空虚。【点睛】文言文翻译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答题技巧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特殊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得分点翻译出来.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少改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参考译文:辛自修,字子吉,襄城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任海宁知县,他升任吏科给事中,上奏“吏部选拔官吏,遴选人才很重要,衡量任职地区选才尤为急迫,近来京都机关所属官吏因考核而离去的人十有之五,难道唯独京城一带不称职的人很多吗?是因为地区治理艰难且事情琐碎,请求根据地方治理的困难容易来授予官职,根据事情的繁琐简单来做考核的依据”吏部认为他的建议很好,奏请皇帝下令巡抚按照辛自修所提议的那样来举荐和弹劾。辛自修历升礼部都给事中,诚意伯刘世延违犯法律,辛自修极力揭露他的奸诈。诏令将刘世延革职囚禁。不久,他疏论剥夺尚书顾可学、徐可成,侍郎朱隆禧的封赠与谥号。因为徐可成是由进士进用的,顾可学、朱隆禧都是凭方士的药丸得以进用。由右佥都御史身份任保定六府巡抚,上奏减去了六万两甲均徭役费,加筑了雄、任丘两县的提防,用来防御浮沱河的水患。他入朝担任大理御,兵部左、右侍郎,升任南京右都御史,御史沈汝梁,巡视下江,以馈赠做名义,搜刮完了部属的罚款,辛自修上奏弹劾他,皇帝正想惩治贪官,下令将沈汝梁逮捕、治罪,并且召辛自修为左都御史。万历十五年考核京官,内阁想庇护私人,除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只是恭敬地秉承旨意,辛自修对此表示忧虑,事先上奏,请求不要以个人的爱憎为喜怒的依据,去排斥、压抑孤立的人。皇帝认为他的谏言很好,但内阁不满意,有十多个贪图争利的人都是内阁所看重的,辛自修想除去他们,给事中陈与郊自己估量不能幸免,于是称执法大臣想以一点小毛病就废弃人,一旦行动起来就使整个国家都空虚了。因此辛自修想贬斥的人都得到赦免。不久于是张鸣冈等人行纠察官员欠缺,首攻工部尚书何启鸣。何启鸣因为以前督察工程与宦官张诫相好,而一向与辛自修不友好,于是攻击辛自修挟私仇在背后指使。御史高维崧、赵卿、张鸣冈、左之宜愤恨不平,弹劾何起鸣掩饰过失进行诡辩,皇帝先听到张诫的话,颇怀疑辛自修。见到他们的奏疏更加不高兴,刑部主事王德新又上疏争辩,皇帝将他关入诏狱,施加酷刑,追究主使人。他没有承认什么,于是削夺了他的官籍。辛自修自感不安全,赶紧称病回乡。此后很久,才起用任南京刑部尚书。又召他担任工部尚书,他没有上任就去世了,赠封为太子太保,诏号肃敏。11、1.政如司马相如之文/使世间无此/殊无所损/但以资于馆阁词人/以为应制之用/诚为好手耳。2.王维论语3.①有生命气息,表现真实情感;②具有社会功用,符合诗教。【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如”的宾语为“司马相如之文”;连词“但”表转折,和前面内容应该断开;“以为”,是以(之)为,把……作为,前面应该断开;“诚”是实在的意思,其他的结合代词“此”及句意断句即可。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蓝田辋川为唐代大诗人王维隐居之地。唐天宝初,奸相李林甫执政。王维由于政治上的不得意,遂徙家蓝田,在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王维生活在辋川,创作在辋川,死后又葬于辋川。“兴观群怨”,来自孔子对诗社会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出自《论语•阳货》。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衡量诗的标准”,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结合“然愚乃不喜之,以其无血气无性情也”分析,有生命气息,表现真实情感。“称诗而无当于兴观群怨”“失风骚之旨”“远圣人之教”等分析,衡量诗的标准应该是“能兴观群怨”“有风骚之旨”“奉圣人之教”,即于世有益,对国家有益,具有社会功用。12、【范文】给医护工作者子女加分,有失教育公平尊敬的听证会工作人员:大家好!春节至今,“新冠”病毒肆虐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湖北省疫情尤为严重。为支持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国多省市相继抽调医疗队进驻湖北省,支援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他们走在防疫战斗的最前沿,从事最危险和最艰苦的工作。为了给医疗救治工作者奖励,日前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专业个人汽车租赁协议指南
- DB11∕T 1704-2019 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监测与评价
- 2024年定制航拍服务协议范本下载
- 2024年全球贸易条款专业翻译协议
- 2024年道路工程水稳层施工协议范本
- 2024财务人员劳务合作协议
- 2024企业项目技术实施与服务协议
- 2024年度工业创新设计项目协议
- 2024年高级不锈钢栏杆定制协议
- 场地合作事宜2024年协议样本
- 北京市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议论文阅读30篇(含答案)(2003-2023)
- 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文含解析
- 请款单模板(范本)
- 2024版数据服务合同数据采集服务合同
- 2024年山东选调行测真题题目
- 2024-2025学年部编版思想政治高一上学期试卷及答案解析
-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 孙中山诞辰纪念日主题班会主题班会
-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每周压力容器安全排查治理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睡眠磨牙症治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