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划建设部坚持四网协同发展实现网络整体效益最大化计划建设部坚持四网协同发展目录网络现状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四网定位及发展策略和措施达到的目标目录网络现状分析移动电话客户发展情况截至2012年1月,移动电话客户达到6.7亿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0.9%,1月份净增客户达到579.4万户;G3终端客户渗透率(占全网客户的比例)稳步上升,1月份达到8%,较去年同期上升4个百分点;客户增长率方面,江西、北京和新疆公司排在前列。2011年2012年移动电话客户发展情况截至2012年1月,移动电话客户达到6.TD终端客户发展情况(一)截至2012年1月,G3终端客户达到5393.6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38.3%,1月份净增客户达到272.4万户,使用TD网络客户占比不断上升,1月份达到63.5%,较去年同期提升13.5个百分点G3终端客户中手机客户比例不断提升,2012年1月占比达到72%,较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2011年2012年TD终端客户发展情况(一)截至2012年1月,G3终端客户达TD终端客户发展情况(二)2012年1月,各省TD终端客户占全网客户比例海南、重庆、北京和山东超过10%2012年1月,使用TD网络客户占TD终端客户比例江苏、海南和宁夏超过72%全国8%全国63.5%TD终端客户发展情况(二)2012年1月,各省TD终端客户占TD终端客户发展情况(三)2012年1月,TD终端客户数广东、山东和江苏超过400万户;2012年1月,使用TD网络客户数广东、江苏和山东超过280万户。TD终端客户发展情况(三)2012年1月,TD终端客户数广东WLAN客户发展情况2012年1月,WLAN业务使用客户数达到424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309%;1月份WLAN业务使用客户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超过30万户。WLAN客户发展情况2012年1月,WLAN业务使用客户数达全网计费时长情况2012年1月,全网计费时长达到3341亿分钟,较去年同期增长6.2%;其中TD网络承载计费时长比例达到1.4%,较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在GSM网络承载98.6%。2011年2012年全网计费时长情况2012年1月,全网计费时长达到3341亿分计费时长-GSM网络2012年1月,GSM网络计费时长达到3294亿分钟,较去年同期增长5.1%;2012年1月,各省GSM网络计费时长增长率差异较大,贵州、西藏和山西等保持较快增长,湖北、上海、天津和北京出现下降趋势。全国5.1%计费时长-GSM网络2012年1月,GSM网络计费时长达到3计费时长-TD网络(一)2012年1月,TD终端客户计费时长为229亿分钟,较去年同期增长98%,仍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12年1月,TD网络承载计费时长为47亿分钟(占TD终端客户计费时长的20.5%),较去年同期增长193%,高于TD终端客户计费时长增长率。计费时长-TD网络(一)2012年1月,TD终端客户计费时长计费时长-TD网络(二)TD终端客户计费时长在TD网络承载比例稳步上升,2012年1月,承载比例达到20%,较去年同期上升6个百分点;2012年1月,TD终端客户计费时长在TD网络承载比例山东、上海和西藏位列前三位。2011年2012年计费时长-TD网络(二)TD终端客户计费时长在TD网络承载比2012年1月,全网数据(包含PC、数据卡和手机)在TD、GSM和WLAN网络承载比例分别为16.3%、35.2%和48.5%其中西藏、青海、黑龙江、天津、宁夏、内蒙古、新疆、山西、福建、广西、吉林、河北等省公司GSM网络数据流量承载比例较高,超过60%数据业务分布2012年1月,全网数据(包含PC、数据卡和手机)在TD、G2012年1月,全网手机数据业务(不含WLAN)在TD和GSM网络承载比例分别为4.1%和95.9%其中江苏、海南和江西TD网络数据分流比例较高,河北、广西、福建、安徽、天津和黑龙江低于3%手机数据业务分布全国平均4.1%2012年1月,全网手机数据业务(不含WLAN)在TD和GSWLAN手机数据业务分布2012年1月,在中央radius认证系统统计的WLAN数据流量中,WLAN手机数据流量占WLAN总数据流量比例达到4.0%;其中江苏、北京和河南WLAN手机数据业务占比较高。备注:该数据取自中央radius认证,认证系统WLAN流量24.6亿MB(非全网WLAN流量),其中PC终端流量约23.6亿MB,手机终端流量0.98亿MB全国4.0%WLAN手机数据业务分布2012年1月,在中央radius认网络规模-基站2012年1月,中国移动基站规模达到93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32.4%;其中GSM基站71万个,增长26.0%,占比76%,TD基站22万个,增长58%,占比24%。网络规模-基站2012年1月,中国移动基站规模达到93万个,网络规模-载频2012年1月,中国移动载频规模达到991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33.2%;其中GSM载频820万个,增长29.5%,占比83%;TD载频171万个,增长54.2%,占比17%。网络规模-载频2012年1月,中国移动载频规模达到991万个网络利用率-全网2012年1月,GSM网忙时无线利用率达到63.3%,较上个月下降4.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5.2个百分点TD网忙时无线利用率保持稳定上升,2012年1月,TD网忙时无线利用率达到13.4%,比去年同期上升3.9%个百分点。2011年2012年2011年2012年网络利用率-全网2012年1月,GSM网忙时无线利用率达到6GSM网忙时无线利用率2012年1月,江西、内蒙古、广西、陕西、天津公司GSM网忙时无线利用率落入考核区间,西藏、青海、山东、新疆、四川、吉林公司与考核目标值差距较大。GSM网忙时无线利用率2012年1月,江西、内蒙古、广西、陕GSM业务增长与网络能力增长情况2012年1月,全网载频同比增幅高达32%,部分省份年度载频增幅偏大,但业务增长乏力其中广东、云南、河北、上海、黑龙江、青海和宁夏等省份载频增幅高于业务量增幅超过20%以上GSM业务增长与网络能力增长情况2012年1月,全网载频同比GSM网络语音业务资源占比GSM网语音业务资源占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1月,GSM网语音业务资源占比达到50.8%,较上个月下降1.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语音业务资源占比=忙时话音话务量/(忙时话音话务量+忙时平均PDCH占用数)全国50.8%GSM网络语音业务资源占比GSM网语音业务资源占比总体呈现下GSM网络语音业务资源占比-考核2012年1月,从各省语音业务资源占比实际值与考核值差值看,黑龙江、云南、重庆、湖南、内蒙古和新疆高于考核目标值,福建、青海、山西、湖北、安徽公司与考核目标值差距较大。GSM网络语音业务资源占比-考核2012年1月,从各省语音业2011年全网平均PDCH承载效率3.8kbps广东通过优化参数配置、启用无线资源动态调配等手段,单PDCH承载效率由2010年4.8Kbps提升到6.74Kbps。PCDH承载效率2011年平均PDCH承载效率全网平均PDCH承载效率3.8kbps2011年全网平均PDCH承载效率3.8kbpsPCDH承载GSM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数据业务临界点注:红线以下区域为下行质差分布区域,黄线以上区域为下行质量优秀区域GSM技术本身不适合承载数据业务,数据承载效率低。GSM系统采用上下行频率对称的窄带通信系统,基于电路交换方式、且编码率低,更适合承载话音业务。引入EGPRS后数据承载能力虽然有一定提升,但仍与3G和LTE相差较远,在支持小数据包业务时效率更低。2011年单PDCH承载效率全集团平均为3.8Kb/s,广东省最高为6.7Kb/s。数据业务占比高将影响网络质量及容量。由于(E)GPRS无下行功控,数据热点区底噪抬升明显、接近3dB抬升。根据现网数据统计,随着数据业务占比的提升,网络质量呈现下降趋势、高质差小区比例上升。GSM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数据业务临界点注:红线以下区域为下行GSM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热点区域频率资源紧张。在频率资源瓶颈无法解决的情况下GSM网络扩容压力巨大,网络“高配置小区”、“高站”、“高直放站占比”等“三高”问题比较突出,过覆盖、重叠覆盖比例严重,影响网络质量。全国利用率差异较大,网络能力增长和业务量增长不匹配。目前只有江西、内蒙古、广西、陕西、天津公司GSM网忙时无线利用率落入考核区间;广东、云南、河北、上海、黑龙江、青海和宁夏等公司载频增幅与业务量增幅差值超过20%。GSM网络语音业务资源占比下滑,目前只有黑龙江、云南、重庆、湖南、内蒙古和新疆公司高于考核目标值。全网平均的单PDCH承载效率仍较低,还有一定提升空间。GSM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热点区域频率资源紧张。在频率资源瓶颈TD-SCDMA利用率和载频分省情况截至五期工程结束,TD网络载频总数约197万个,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四省的载频数较多,约占全部载频数的35%。全网TD网络利用率约13.4%,青海、天津、湖北等省的网络利用率远低于全国水平TD网络利用率分省统计情况(2012年1月)TD网络载频分省统计情况(截至五期工程结束)TD-SCDMA利用率和载频分省情况截至五期工程结束,TD网TD-SCDMA城区覆盖率现状根据各省上报情况,目前TD-SCDMA城区覆盖率全国平均约79.9%,覆盖市区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城区覆盖率:城市城区TD覆盖区面积占城市城区面积的比例TD城区面积覆盖率TD-SCDMA城区覆盖率现状根据各省上报情况,目前TD-STD-SCDMA网络覆盖区内业务量占全网业务量比例TD网络覆盖区内语音话务量(含GSM、TD网络语音话务量)占全网语音话务量的比例为50.9%,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占比较高。TD网络覆盖区内手机数据流量(含GSM、TD网络数据流量)占全网(不含WLAN)手机数据流量的比例为56.6%,其中上海、天津、北京占比较高。TD网络“2个100%”的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在TD基站数量占全网无线基站数量25.2%的情况下TD网络覆盖区内的业务量已超过全网的50%TD-SCDMA网络覆盖区内业务量占全网业务量比例TD网络覆TD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TD用户和业务量均增长迅速。截至2012年1月,G3终端客户达到5393.6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38.3%;TD网络承载计费时长为47亿分钟,较去年同期增长193%,高于G3终端客户计费时长增长率,其中,TD网络承载手机客户计费时长快速上升,达到39亿分钟(占TD手机终端客户计费时长的19%),较去年同期增长244%;TD网络数据流量达到57亿MB,较去年同期增长70%,G3终端客户数据流量达到66.5亿MB,较去年同期增长60%。TD网络利用率偏低,目前分流效果仍不明显2012年1月全集团TD网络平均利用率为13.4%,其中8个省公司低于10%2012年1月TD网络承载的手机数据流量(GSM+TD)仅为4.1%左右2012年1月TD网络仅承载了TD手机终端客户19%的计费时长和42%的数据流量TD网络在区域连续覆盖和深度覆盖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频繁的TD/GSM切换和重选、接通率下降,呼叫不可及时间较长,影响用户感知据网络部统计,2011年现网7城市出现T-G-T切换占T-G总切换次数的31%,在这个过程中TD终端呼叫不可及时长累计会达到12~13秒TD网络优化参数相对保守,影响业务分流TD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TD用户和业务量均增长迅速。截至201网络规模-WLAN2012年1月,WLANAP规模达到213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386%网络规模-WLAN2012年1月,WLANAP规模达到21WLAN处于快速发展期,数据流量各月差异较大,2012年1月WLAN数据流量达到170亿MB,较去年同期增长271%;2012年1月,WLAN数据流量山东、江苏和广东位列前三。WLAN业务情况WLAN处于快速发展期,数据流量各月差异较大,2012年1月WLAN网络存在主要问题WLAN分省超闲AP占比WLAN建设仍存在“热建冷用”的情况。根据网络部统计,全网WLAN超闲AP占比达26%,山西、云南、内蒙古、天津、西藏超闲AP占比超过70%,未充分发挥WLAN数据流量分流作用。数据来源:网络工作会材料WLAN相对蜂窝网可管理性较弱:WLAN技术体制在可靠性、服务质量、可管理等方面与蜂窝网差距明显;WLAN作为非电信级的技术,网络管理比较困难,设备网管接口实现方式不统一,维护手段缺乏,在可运营、可管理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WLAN工作频率为2.4GHz/5.8GHz非授权频段,与其它运营商及个人企业的WLAN网络间干扰不可控,频率干扰严重时速率受限,服务质量较难保障。
WLAN仅支持低速移动,更适应“游牧式”的数据业务需求WLAN网络存在主要问题WLAN分省超闲AP占比WLAN建设中央及省内两级WLAN认证系统并存总部部署中央WLAN认证系统负责全网公众用户及未建设二级认证系统省份高校WLAN业务认证北京等19省部署二级WLAN认证系统负责省内高校用户WLAN业务认证存在的问题网络侧部署了多SSID(CMCC及CMCC-EDU)用于区分用户群计费,用户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接入网络,用户选网体验较差二级认证系统厂商较多,新增功能部署周期长,全网用户体验难以统一解决方案加大认证系统集中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公众及高校用户认证的集中支撑,认证业务由中央WLAN认证系统统一承载将公众与高校用户SSID合并部署,以CMCC为统一SSID提供服务,网络侧具备自动根据用户属性实现分用户群计费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WLAN认证系统现状中央及省内两级WLAN认证系统并存WLAN认证系统现状TD-LTE规模试验情况2009H2201020112012H12012H2技术试验规模试验扩大规模试验第一阶段:2010.12–2011.10面向技术产业成熟和单模终端已超额完成第一阶段测试目标第二阶段:2012.2-2012.4面向多模终端和网络运营TD-LTE规模试验情况2009H2201020112012规模试验第一阶段测试目标超额完成基本验证了吞吐量、时延、覆盖等关键技术指标,以及同频组网能力尚未发现重大技术缺陷测试、分析、研究多天线应用方案、室内分布系统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干扰等内容,并寻求优化解决方案工作要点对端到端厂商设备射频、稳定性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判断,基本实现了推动系统及单模终端成熟的目标产业推进组网建设方案探索技术评估主要目标完成情况验证TD-LTE关键技术指标,优化关键技术,推进技术成熟面向运营建设需求,摸索规划、建设、优化运维解决方案综合判断厂商设备能力,发现和解决各类设备问题,推进产业进一步完善系统:首批7家系统全部完成核心网、承载、传输、无线、网管和安全等测试,2家需要进一步补测芯片:海思、创毅和高通等3款芯片已完成测试;中兴微电子、Sequans和Altair等3家芯片也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测试结果评估进展规模试验第一阶段测试目标超额完成基本验证了吞吐量、时延、覆盖用户下行速率单用户峰值速率:TD-LTE实测下行峰值速率可达81Mbps,接近理论值,远高于3G系统小区吞吐量:TD-LTE小区吞吐量约为28-51Mbps,高于10MHz*2带宽下的LTEFDD网络,远高于TD-SCDMA系统,同频组网能力得到初步验证单用户下行峰值速率小区吞吐量用户下行速率单用户峰值速率:TD-LTE实测下行峰值速率可达单小区支持同时使用业务的用户数五家系统达到单小区200并发用户的目标TD-SCDMA系统中,6/单载波(1.6MHz)WCDMA
HSPA网络中,典型值<=64(5MHz*2)LTEFDD网络未进行此类测试,无相关测试数据所有接入用户数上下行速率分别大于等于50/100Kbps并发用户数达到200个,远高于3G系统,能够满足网络应用初期需求全球唯一大规模测试例!单小区支持同时使用业务的用户数五家系统达到单小区200并发用2.6GHz频段较高,室外基站覆盖室内能力较差,给网络建设带来严峻挑战相近频段下,TD-LTE与LTEFDD可接入点覆盖能力基本相当,覆盖边缘TD-LTE下行业务速率高,LTEFDD上行业务速率高测试厂家/地点频率测试场景邻区关闭单小区实测室外道路覆盖距离邻区加扰且室外穿透室内的折算覆盖半径爱立信/深圳2.6GHz密集城区,单小区(邻区关闭)室外道路拉远测试1.1Km约0.25Km中兴/广州0.94Km约0.22Km诺西/杭州1.6km约0.31km华为/深圳一般城区,单小区(邻区关闭)室外道路拉远测试2.6Km约0.56km2.6GHz频段较高,传播损耗较大,综合考虑干扰及室外覆盖室内等因素,密集城区2.6GHz典型覆盖距离在200—300米左右2.6GHz频段较高,室外基站覆盖室内能力较差,给网络建设带初步判断:大部分国内外厂商MIMO天线支持良好;国内厂商宽频FAD智能天线和单D天线符合商用要求;内置合路器FAD天线已有一家厂家支持较好;雷克、通宇小型化智能天线基本符合应用要求;电调天线暂无成熟产品;单极化室分天线技术成熟,双极化室分天线虹信指标合格改进方向:推进国外厂商支持宽频FAD智能天线;促进内置合路器天线、电调智能天线进一步成熟;优化小型化智能天线性能初步判断:TD-LTE单模数据卡在2011年底基本成熟可用改进方向:通过第二阶段规模试验促进TD-LTE多模芯片成熟,预计2012年有望达到试商用水平;TD-LTE多模双待手机有望于2012年推出;提供多样性终端产品初步判断:部分系统设备基本满足初期商用网要求,其它系统设备需更换平台或升级算法改进方向:增加基于不同场景,提供多样化产品;优化算法、提升性能,提供下一代商用化产品端到端产业链得到验证,单模终端基本成熟可用网络设备终端/芯片天线测试仪表MTK已发布GSM/TD-SCDMA/TD-LTE多模手机,并正在进行技术试验测试初期商用网络设备要求:基本功能完备、成熟硬件平台、设备稳定、算法达到初期要求初步判断:测试仪表体系初步建立,与LTEFDD基本同步,可满足试商用要求;终端认证测试仪表基本成熟,已建立了国际化的TD-LTE终端测试产业链;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仪表、设备功能和性能测试仪表可基本满足大规模组网和应用需求改进方向:促进部分网络优化仪表、测试终端进一步成熟初步判断:大部分国内外厂商MIMO天线支持良好;国内厂商宽频网络设备及终端芯片方面首批完成工信部测试,获批进入规模试验的7家网络设备制造商中,中国企业占到4家;第二批进入规模试验的全部为中国企业首批:华为、中兴、大唐、诺基亚西门子、上海贝尔、爱立信、摩托罗拉第二批:新邮通信、普天、烽火国内新兴终端芯片企业率先推出TD-LTE终端芯片及各种类型终端首批完成工信部测试获批进入规模试验的2家终端芯片制造商全是中国企业终端设备制造商:华为海思、创毅视讯首款CPE华为海思首枚基带芯片创毅视讯首款数据卡创毅视讯首款平板电脑广达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中占领先机MiFi、数据卡:中兴芯片:中兴微电子网络设备及终端芯片方面首款CPE首枚基带芯片首款数据卡首款平第二阶段测试目标、主要内容及测试计划测试内容新功能:R9功能,跨厂商移动性新设备:TD-SCDMA/TD-LTE多模终端互操作互通性:核心网互通漫游最新进展测试环境准备:40%,已有部分厂商完成R9功能升级终端:3600部TD-SCDMA/TD-LTE多模终端采购流程已启动,进度约70%;已有中兴微电子、创毅视讯、联芯可以提供多模终端,基本可以满足第二阶段测试需求在完成第一阶段单模技术验证测试的基础上,进一步面向多模终端和网络运营开展测试,力争4月底完成第二阶段测试,尽快进入扩大规模试验3G和LTE网络升级:支持3G/LTE互操作R9功能1月2月3月4月5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系统间互操作+多模终端新功能测试多模终端测试互通性测试核心网升级:核心网互通等跨厂商移动性核心网互通漫游测试LTE网络升级:支持R9多天线测试计划第二阶段测试目标、主要内容及测试计划测试内容最新进展在完成第目录网络现状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四网定位及发展策略和措施达到的目标目录网络现状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会对通信业发展带来影响。企业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运营成本不断上升,但通信业务价格连续多年下降,保持效益水平难度较大。从传统电信行业的格局变化来看,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积累的优势正在逐渐弱化甚至丧失。存量客户经营、特别是中高端客户保有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市场发展面临巨大竞争压力,高端客户流失趋势将进一步加大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面对日益凸显的跨行业竞争,公司发展面临全方位挑战,互联网新兴通信业务对传统电信业务的替代正在加剧,产业链的核心价值正从传统电信运营企业向生态系统的主导企业加速转移电信运营正在由传统的话音经营向话音加流量经营并重转变,但数据流量量收增幅的严重不匹配,流量经营水平不高、效果不好。缺乏可管、可控、安全、可靠的智能管道,客户的流量业务感知较差基础网络质量仍需能力提升,部分城市基站数量和网络质量不如竞争伙伴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会对通信业发展带来影响。企面临的形势和挑战GSM在承担语音业务的同时,还将承担大量的数据业务量,网络质量受到严峻挑战如果TD网络持续大规模建设而市场策略和终端产品相对滞后,将进一步加剧运营亏损局面。如果不进行TD网络建设或建设规模过小,将面临完成国家给予的TD发展任务的压力,同时也无法有效缓解2G网络承载业务的压力面对快速增长的数据流量,WLAN不能充分发挥对手机终端数据流量的分流作用,中国移动的网络领先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将受到极大影响TD-LTE发展滞后,商用化进程与FDDLTE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影响中国移动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GSM在承担语音业务的同时,还将承担大量的数业务预测模型单位(分钟/户.月)201020112012201320142G手机用户MOU522538563592621TD手机用户MOU
778650640629630
TD网络承载比例12%18%25%35%50%单位(MB/月)20102011201220132014GSM功能手机1520252729GSM智能终端1826304647带有WLAN功能的GSM智能终端2048577795
其中WLAN网络承载比例25%60%74%82%87%TD功能手机2325345257其中TD网络承载比例44%35%45%55%74%TD智能终端24425690110
其中TD网络承载比例44%35%45%55%74%带有WLAN功能的TD智能终端244367105145其中WLAN网络承载比例29%59%69%74%78%其中TD网络承载比例31%14%14%14%16%
其中GSM网络承载比例40%27%17%12%6%语音业务预测模型手机终端用户数据流量预测模型业务预测模型单位(分钟/户.月)2010201120122用户发展预测根据《2012-2014年网络滚动规划》和市场部的用户预测规划期末(2014年),总客户数将达到7.7亿户,其中TD终端用户数达到1.5亿户,LTE用户达到700万户规划期末(2014年),使用智能终端的用户达到3.44亿,其中GSM智能终端2.83亿,TD智能终端6103万具有WLAN功能的手机用户达到1.63亿,其中GSM手机具有WLAN功能的终端达到1.23亿,TD手机具有WLAN功能的终端达到约4000万用户发展预测根据《2012-2014年网络滚动规划》和市场部业务量及网络承载预测2014年总计费时长预计达到5.44万亿分钟,相比2011年增长39%,其中TD网络承载计费时长为4363亿分钟,相比2011年增长10.7倍,占全网总计费时长比例为8.0%GSM网络计费时长为5.00万亿分钟,相比2011年增长29%,占全网总计费时长比例为92.0%2014年手机数据总流量达到3855亿MB,相比2011年增长219%,其中GSM网络承载手机数据流量为1671亿MB,相比2011年增长54%,占全网手机数据总流量的比例为43.3%TD网络承载手机数据流量为648亿MB,相比2011年增长13.7倍,占全网手机数据总流量的比例为16.8%WLAN网络承载手机数据流量为1483亿MB,相比2011年增长18.8倍,占全网手机数据总流量的比例为38.5%LTE网络承载手机数据流量为53亿MB,占全网手机数据总流量的比例为1.4%业务量及网络承载预测2014年总计费时长预计达到5.44万亿业务需求方面根据业务预测,语音和手机数据业务在未来三年仍将保持较快持续增长,2014年总计费时长预计达到5.44万亿分钟,相比2011年增长39%;2014年手机数据总流量达到3855亿MB,相比2011年增长219%,采用单一网络将无法承担如此大的业务量。技术发展方面GSM网络技术主要适合承载语音业务,对于数据业务承载能力十分有限TD网络具有一定的数据业务承载能力,未来可向TD-LTE升级演进TD-LTE具有较强的高速数据业务承载能力,但其大规模商用尚需2到3年时间WALN网络虽然具有带宽高、成本低的优势,但其设备可管理性较差,网间干扰不可控,适合“游牧式”的数据业务需求成本分析方面承载相同的数据流量,从主设备造价分析,GSM约为TD-SCDMA的3倍、约为TD-LTE的13.5倍、约为WLAN的135倍。面向未来,四网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业务需求方面面向未来,四网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无论是从支撑业务需求角度,还是从网络技术发展以及成本分析角度,中国移动要满足未来三年的业务发展需求,增强竞争能力,实现网络效益最大化,都必须要努力做好GSM、TD、WLAN和LTE四网的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四网协同效应,实现网络整体效益的最大化。面向未来,四网协同发展的必要性无论是从支撑业务需求角度,还是从网络技术发展以目录网络现状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四网定位及发展策略和措施达到的目标目录网络现状分析四网协同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保持2G网络质量的竞争优势摆脱TDS目前的经营困境推进TD-LTE的快速发展处理好三个关系GSM和TD发展关系WLAN与蜂窝移动网络互补关系TDS向LTE演进关系做到三个确保通过四网协同发展,实现网络整体效益最大化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区域特点,做好差异化的网络建设摆正WALN网络的位置,切实发挥WLAN对手机数据业务的分流作用四网协同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重点解决三个问题处理好GSM和TD总体网络发展定位传送网是实现公司网络和业务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传送网的规划建设要面向全业务经营,统筹考虑无线接入网、集团客户专线和家庭宽带的需求。GSM是中国移动话音业务的主要承载网络,是中国移动利润的主要来源,将长期存在。在保证语音质量的前提下,可适度承载数据业务。GSMTD-S的建设和运营是中国移动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未来向TD-LTE演进的基础,目前应主要承载手机数据业务,同时在GSM网络资源紧张的区域,也要起到替代GSM话音业务的作用。TD-SWLAN是中国移动无线宽带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载PC、手机及第三方WiFi终端的互联网数据业务,是无线蜂窝网络承载移动数据业务的重要补充。WLANLTE是中国移动无线蜂窝网络的未来,是中国移动高带宽高质量的无线宽带业务的主要承载网络。LTE传送网总体目标:打造具有覆盖广、覆盖深、质量高、速率高的世界一流无线网。推进四网协同发展、实现网络效益最大化。总体网络发展定位传送网是实现公司网络和业务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基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及措施GSM网络GSM网络建设必须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合理控制建设进度和载频入网节奏,2012年预计新增97万载频,要合理控制进度,根据网络利用率情况分批入网。保持中国移动GSM网络的语音质量领先优势。优先保证语音业务资源,控制数据业务资源占比,全网综合利用率控制在70-75%之间,语音业务资源占比目标2012年达到53%以上,2014年达到55%以上,合理控制半速率比例。确保GSM网络质量总体领先竞争对手,掉话率绝对值小于1%。围绕平均站距、业务密度和频率复用系数三项指标,用足900M,用好1800M。载干比大于12dB,900/1800M频率复用度原则上不低于12。在城区900M频率资源紧张的地方,加大1800M网络建设,提升1800M网络的话务吸收能力。优化网络,降低干扰。在业务热点区域,进行网络结构优化,大力推动立体分层组网,采用宏基站、室内分布、街道站等多种手段有效吸收话务。采取有效手段降低降低“三高”基站比例,有效控制网内干扰。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及措施GSM网络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及措施GSM网络持续科学合理地引入GSM网络新技术,提升语音质量、提高网络承载效率、节约成本,延长GSM网络生命周期。加快部署PCC技术,实现数据承载的智能管控。推动PCC技术在全网的部署,实现流量智能管理,根据客户价值配置带宽资源,重点保障高价值业务上网体验,限制低效占用、大量消耗无线资源的行为。2012年4月份要完成一阶段部署。大力提升单PDCH承载效率。通过优化GSMPDCH调度机制、适度提高TBF复用度、减少TBF释放时延等多种手段提升单PDCH承载效率,全网平均承载效率力争提升到4.5Kbps以上。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及措施GSM网络GSM网络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为保持GSM网络领先优势和技术先进性,中国移动大力推动4G/3G技术2G化,在资源效率提升、低成本网络建设、提升网络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2012年将继续推进新技术的现网应用及试点工作提高网络效率、节省建设成本面向网络演进及节能减排提升网络质量,改善用户体验多CCCH,联合寻呼双频网负荷分担空闲信道干扰测量继续推广多载波分布式基站等技术在现网的应用无线网:空口同步、干扰消除、多载波智能节电、数据业务下行功控、DFCA等核心网:统一编解码(GCP)、分布式HLR、基于IMS的铁通PSTN网改等做好现网试点工作多载波、分布式基站、小型化基站C-RANIur-g+,扩展BCCHAMR功控、信令优化分组域实时计费MSCPOOL,SGSNPOOLGb接口IP化、A接口IP化智能节电核心网新平台设备GSM网络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为保持GSM网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和措施TD-SCDMA网络:实施差异化策略,重点保障在省会城市、沿海发达城市等大中城市的覆盖。五期工程重点围绕现有TD-SCDMA网络已覆盖行政区域进行精细化地优化补点,进一步完善TD-SCDMA网络在城市主城区的连续深度覆盖,有效增强TD-SCDMA网络对手机终端所产生数据业务量的分流能力。六期工程重点在省会城市、沿海发达城市等50个以上大中城市加强连续覆盖和深度覆盖,努力打造TD-SCDMA精品网,初步计划2013年2季度完成全部建设工作适度扩大TD网络覆盖范围。2014年全国城区面积有效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其中省会及沿海发达城市的城区面积有效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有效覆盖标准:目标覆盖区域内98%以上的室外道路测试信号电平不低于-95dBm)以大中城市数据热点区域及GSM频率紧张区域为TD网络发展重点,采用宏站、街道站、分布系统、Femto基站等多种覆盖方式持续优化补点,提升深度连续覆盖水平(深度覆盖标准:目标覆盖区域内90%以上的室外道路测试信号电平不低于-80dBm)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和措施TD-SCDMA网络: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和措施TD-SCDMA网络:TD网络建设要面向TD-LTE的升级,新建设备应具备向TD-LTE平滑演进能力,BBU采用TDL/TDS共模平台,RRU设备支持A/F频段。载频配置原则上采用S222。努力提升TD网络对手机数据流量的分流比例,进一步提高TD网络利用率,2012年力争超过20%,2014年力争超过30%合理规划使用频率资源,A频段(2010MHz-2025MHz)作为主承载频段,F频段后段(1900MHz-1920MHz)作为热点区域的扩展频段,E频段作为室内扩展频段。完善基础优化,合理提升广播信道PCCPCH发射功率,扩大TD网络语音覆盖范围。广播信道PCCPCH双码道功率提升应考虑主设备总功率,同步调整其他控制信道与业务信道的参数设置。PCCPCH功率对应提升措施<=33dBm提升3dB(33dBm,36dBm)提升至36dBm>36dBm保持不变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和措施TD-SCDMA网络:PCCPCH功率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和措施TD-SCDMA网络优化2/3G重选切换参数,挖掘TD网络潜力,逐步提高TD网络业务分流能力。加强GSM高负荷区T网深度连续覆盖是提升驻留比例、有效提升分流能力的必要条件T:G站点比例越高,TD分流能力越强TD站间距越密,分流能力越强。【空闲态】TD网到G网重选门限适度下调;(苏州经验:由-92dBm调至-95到-98dBm)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和措施TD-SCDMA网络【空闲态】TD网到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和措施TD-SCDMA网络推进TD/2G快速返回(准FastReturn)优化方案,改善用户感知。采用准FastReturn后驻留GSM小区过程被省略,可大大缩短终端呼叫不可及时长(从12~13秒缩短到1~2秒),改善客户体验。同步\读3G广播消息重选不可及时长
3G业务并切换2G业务过程中进行TD邻区测量3G系统广播2G系统内挂机驻留TD小区
3G位置区、路由区更新双模终端挂机后,直接重选至符合RSCP门限的最优小区准FastReturn技术原理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和措施TD-SCDMA网络同步\读3G广播消TD网络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持续推动TD创新,在多项创新技术现网试点的基础上,适时总结推广最佳实践经验R4与HSDPA共载波组织上海、浙江、河南公司完成现网试点采用共载波配置,可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使得TD并发业务承载更加高效时隙属性动态调整HSUPA上行增强组织江苏、湖北、云南公司完成现网试点采用时隙属性动态调整,可在初期无HSPA终端场景将HSPA载波视作普通HSDPA载波承载HSDPA业务,从而节省系统无线资源组织上海、浙江、河南公司完成现网试点本技术将充分利用信道资源,最高提升75%的上行能力五期工程引入10项创新技术,有效提升网络能力性能提升基带池R4上行增强型功能无线环境下TCP优化HSDPA慢速功率控制干扰抑制技术GPS跑偏检测用户容量提升控制信道空分复用工程实用技术GPS光纤拉远技术单星授时技术基站自启动TD网络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持续推动TD创新,在多项创新技术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和措施WLAN网络:找准热点,精确建网,关注WLAN网络的建设质量,提升WLAN使用效果扩展覆盖范围,加强覆盖深度,基本实现高校、交通枢纽以及其他公众聚集驻留区域的覆盖;充分发挥WLAN对手机终端数据业务的分流作用,尤其是对GSM手机终端的作分流用。全面分析GSM/TD网络数据流量分布、业务使用、终端类型、用户习惯等,找准热点,精确建网,提高网络利用率。--加强网管系统建设,确保网络可管可控,提升对业务质量的监测能力,支撑WLAN规模运营快速推进WLAN技术升级,全面采用802.11n标准设备,加快广域覆盖方案、抗干扰技术优化认证方式,改善用户体验。先期采用PEAP认证方式,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引入SIM认证,并进一步研究PEAP认证和SIM认证并行共存的方案。进一步研究WLAN的流量经营和资费策略。把带宽需求高、使用量较大的自有业务分流到WLAN,缓解GSM/TD数据流量压力;通过WLAN提供的高带宽,提升大流量业务以及访问互联网的用户体验。推进AC/AP接口标准化接口进展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和措施WLAN网络: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和措施TD-LTE网络:以“出得去、进得来”为中长期目标,坚持TDD/FDD融合发展方向TD-LTE建设试验网期间,坚持升级与新建并举。在2013年后的长期发展期间,应坚持升级为主、新建为辅的建设原则,推动TD-LTE的快速建设,充分保护已有投资。其中,F频段前段(1880MHz-1900MHz)用于TD-LTE网络的连续覆盖,D频段用于增加TD-LTE网络的容量。同时,积极推动TD-LTE低频段频率的获取(如700MHz)。积极推进扩大规模试验网的进程,分步骤建设TD-LTE网络,2012年实现杭州等9个以上城市密集城区的覆盖,其中杭州、广州、深圳主城区达到商用水平,共建设完成至少2万个基站;2013年实现省会、沿海发达城市密集城区的覆盖;2014年实现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的覆盖现阶段尽量简化TD-LTE网络与其他制式网络的组网方案,只做简单重选,不做切换等深度互操作。尽快推进实现目标覆盖区域内的深度连续覆盖(覆盖标准:目标覆盖区域内90%以上的室外道路测试信号电平不低于-100dBm)近期TD-LTE终端发展要遵循简单、实用、高性价比的原则,选择技术成熟、成本较低的芯片解决方案,大力发展和采购以数据卡、Mi-Fi和CPE(家庭/企业网关)为代表的TD-LTE数据终端。四网协同发展策略和措施TD-LTE网络:传送网发展策略传送网城域传送网由以满足基站接入为主的架构,向依托综合业务接入区实现全业务接入的架构逐步调整,根据整体规划逐步提升城域传送网的接入覆盖能力,加快汇聚机房的购建,优化主干接入光缆网络结构,完善分纤点的建设布局,解决全业务发展的资源瓶颈建设完善高效率、大带宽、调度灵活的骨干传送网,增加省间直连,推进省际传送网向更扁平高效、安全可靠的格状网络演进在骨干传送网和城域核心层全面采用OTN技术,并逐步部署到城域汇聚层;基站、重要集团客户采用PTN接入,并在LTE基站传输中引入PTN三层技术,WLAN、家庭客户、普通集团客户采用PON接入。控制40GOTN的引入规模和范围,加快向100GOTN技术演进,计划2012年开始试点应用10GPON和100GOTN,2013年后应用部署40GPTN至2014年底,省际骨干传送网新增带宽40T,达到55T;市政道路管道覆盖率达到85%,A/B类集团客户管线覆盖率达到70%,综合业务接入区达到3万个传送网发展策略传送网目录网络现状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四网定位及发展策略和措施达到的目标目录网络现状分析业务和网络发展目标2014年总体用户中:GSM终端用户占比79.6%;TD终端用户占比为19.5%;LTE用户占比为0.9%2014年全网话音总计费时长在GSM和TD的承载比例分别为92%和8%2014年全网手机数据流量为在GSM/TD/LTE/WLAN的承载比例分别为43.4%、16.8%、1.3%、38.5%TD网络利用率2012年力争超过20%,2014年力争超过30%GSM综合利用率保持70%~75%,2014年全国平均力争达到72%;语音资源占比2012年达到53%以上,2014年达到55%以上业务和网络发展目标2014年总体用户中:GSM终端用户占比7
四网协同发展是公司在当前发展环境下确定的核心战略,各省(区、市)公司要对四网协同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和领会四网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尽快建立跨部门的协同机制,加大网络建设与市场运营、终端营销和维护优化的“协同”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四网协同发展规划目标在省公司层面的分解落实,努力推动GSM、TD、WLAN、LTE四网协同发展、实现网络效益最大化。结束语四网协同发展是公司在当前发展环境下确定的核心战谢谢!谢谢!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计划建设部坚持四网协同发展实现网络整体效益最大化计划建设部坚持四网协同发展目录网络现状分析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四网定位及发展策略和措施达到的目标目录网络现状分析移动电话客户发展情况截至2012年1月,移动电话客户达到6.7亿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0.9%,1月份净增客户达到579.4万户;G3终端客户渗透率(占全网客户的比例)稳步上升,1月份达到8%,较去年同期上升4个百分点;客户增长率方面,江西、北京和新疆公司排在前列。2011年2012年移动电话客户发展情况截至2012年1月,移动电话客户达到6.TD终端客户发展情况(一)截至2012年1月,G3终端客户达到5393.6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38.3%,1月份净增客户达到272.4万户,使用TD网络客户占比不断上升,1月份达到63.5%,较去年同期提升13.5个百分点G3终端客户中手机客户比例不断提升,2012年1月占比达到72%,较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2011年2012年TD终端客户发展情况(一)截至2012年1月,G3终端客户达TD终端客户发展情况(二)2012年1月,各省TD终端客户占全网客户比例海南、重庆、北京和山东超过10%2012年1月,使用TD网络客户占TD终端客户比例江苏、海南和宁夏超过72%全国8%全国63.5%TD终端客户发展情况(二)2012年1月,各省TD终端客户占TD终端客户发展情况(三)2012年1月,TD终端客户数广东、山东和江苏超过400万户;2012年1月,使用TD网络客户数广东、江苏和山东超过280万户。TD终端客户发展情况(三)2012年1月,TD终端客户数广东WLAN客户发展情况2012年1月,WLAN业务使用客户数达到424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309%;1月份WLAN业务使用客户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超过30万户。WLAN客户发展情况2012年1月,WLAN业务使用客户数达全网计费时长情况2012年1月,全网计费时长达到3341亿分钟,较去年同期增长6.2%;其中TD网络承载计费时长比例达到1.4%,较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在GSM网络承载98.6%。2011年2012年全网计费时长情况2012年1月,全网计费时长达到3341亿分计费时长-GSM网络2012年1月,GSM网络计费时长达到3294亿分钟,较去年同期增长5.1%;2012年1月,各省GSM网络计费时长增长率差异较大,贵州、西藏和山西等保持较快增长,湖北、上海、天津和北京出现下降趋势。全国5.1%计费时长-GSM网络2012年1月,GSM网络计费时长达到3计费时长-TD网络(一)2012年1月,TD终端客户计费时长为229亿分钟,较去年同期增长98%,仍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12年1月,TD网络承载计费时长为47亿分钟(占TD终端客户计费时长的20.5%),较去年同期增长193%,高于TD终端客户计费时长增长率。计费时长-TD网络(一)2012年1月,TD终端客户计费时长计费时长-TD网络(二)TD终端客户计费时长在TD网络承载比例稳步上升,2012年1月,承载比例达到20%,较去年同期上升6个百分点;2012年1月,TD终端客户计费时长在TD网络承载比例山东、上海和西藏位列前三位。2011年2012年计费时长-TD网络(二)TD终端客户计费时长在TD网络承载比2012年1月,全网数据(包含PC、数据卡和手机)在TD、GSM和WLAN网络承载比例分别为16.3%、35.2%和48.5%其中西藏、青海、黑龙江、天津、宁夏、内蒙古、新疆、山西、福建、广西、吉林、河北等省公司GSM网络数据流量承载比例较高,超过60%数据业务分布2012年1月,全网数据(包含PC、数据卡和手机)在TD、G2012年1月,全网手机数据业务(不含WLAN)在TD和GSM网络承载比例分别为4.1%和95.9%其中江苏、海南和江西TD网络数据分流比例较高,河北、广西、福建、安徽、天津和黑龙江低于3%手机数据业务分布全国平均4.1%2012年1月,全网手机数据业务(不含WLAN)在TD和GSWLAN手机数据业务分布2012年1月,在中央radius认证系统统计的WLAN数据流量中,WLAN手机数据流量占WLAN总数据流量比例达到4.0%;其中江苏、北京和河南WLAN手机数据业务占比较高。备注:该数据取自中央radius认证,认证系统WLAN流量24.6亿MB(非全网WLAN流量),其中PC终端流量约23.6亿MB,手机终端流量0.98亿MB全国4.0%WLAN手机数据业务分布2012年1月,在中央radius认网络规模-基站2012年1月,中国移动基站规模达到93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32.4%;其中GSM基站71万个,增长26.0%,占比76%,TD基站22万个,增长58%,占比24%。网络规模-基站2012年1月,中国移动基站规模达到93万个,网络规模-载频2012年1月,中国移动载频规模达到991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33.2%;其中GSM载频820万个,增长29.5%,占比83%;TD载频171万个,增长54.2%,占比17%。网络规模-载频2012年1月,中国移动载频规模达到991万个网络利用率-全网2012年1月,GSM网忙时无线利用率达到63.3%,较上个月下降4.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5.2个百分点TD网忙时无线利用率保持稳定上升,2012年1月,TD网忙时无线利用率达到13.4%,比去年同期上升3.9%个百分点。2011年2012年2011年2012年网络利用率-全网2012年1月,GSM网忙时无线利用率达到6GSM网忙时无线利用率2012年1月,江西、内蒙古、广西、陕西、天津公司GSM网忙时无线利用率落入考核区间,西藏、青海、山东、新疆、四川、吉林公司与考核目标值差距较大。GSM网忙时无线利用率2012年1月,江西、内蒙古、广西、陕GSM业务增长与网络能力增长情况2012年1月,全网载频同比增幅高达32%,部分省份年度载频增幅偏大,但业务增长乏力其中广东、云南、河北、上海、黑龙江、青海和宁夏等省份载频增幅高于业务量增幅超过20%以上GSM业务增长与网络能力增长情况2012年1月,全网载频同比GSM网络语音业务资源占比GSM网语音业务资源占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1月,GSM网语音业务资源占比达到50.8%,较上个月下降1.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下降4.6个百分点语音业务资源占比=忙时话音话务量/(忙时话音话务量+忙时平均PDCH占用数)全国50.8%GSM网络语音业务资源占比GSM网语音业务资源占比总体呈现下GSM网络语音业务资源占比-考核2012年1月,从各省语音业务资源占比实际值与考核值差值看,黑龙江、云南、重庆、湖南、内蒙古和新疆高于考核目标值,福建、青海、山西、湖北、安徽公司与考核目标值差距较大。GSM网络语音业务资源占比-考核2012年1月,从各省语音业2011年全网平均PDCH承载效率3.8kbps广东通过优化参数配置、启用无线资源动态调配等手段,单PDCH承载效率由2010年4.8Kbps提升到6.74Kbps。PCDH承载效率2011年平均PDCH承载效率全网平均PDCH承载效率3.8kbps2011年全网平均PDCH承载效率3.8kbpsPCDH承载GSM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数据业务临界点注:红线以下区域为下行质差分布区域,黄线以上区域为下行质量优秀区域GSM技术本身不适合承载数据业务,数据承载效率低。GSM系统采用上下行频率对称的窄带通信系统,基于电路交换方式、且编码率低,更适合承载话音业务。引入EGPRS后数据承载能力虽然有一定提升,但仍与3G和LTE相差较远,在支持小数据包业务时效率更低。2011年单PDCH承载效率全集团平均为3.8Kb/s,广东省最高为6.7Kb/s。数据业务占比高将影响网络质量及容量。由于(E)GPRS无下行功控,数据热点区底噪抬升明显、接近3dB抬升。根据现网数据统计,随着数据业务占比的提升,网络质量呈现下降趋势、高质差小区比例上升。GSM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数据业务临界点注:红线以下区域为下行GSM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热点区域频率资源紧张。在频率资源瓶颈无法解决的情况下GSM网络扩容压力巨大,网络“高配置小区”、“高站”、“高直放站占比”等“三高”问题比较突出,过覆盖、重叠覆盖比例严重,影响网络质量。全国利用率差异较大,网络能力增长和业务量增长不匹配。目前只有江西、内蒙古、广西、陕西、天津公司GSM网忙时无线利用率落入考核区间;广东、云南、河北、上海、黑龙江、青海和宁夏等公司载频增幅与业务量增幅差值超过20%。GSM网络语音业务资源占比下滑,目前只有黑龙江、云南、重庆、湖南、内蒙古和新疆公司高于考核目标值。全网平均的单PDCH承载效率仍较低,还有一定提升空间。GSM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热点区域频率资源紧张。在频率资源瓶颈TD-SCDMA利用率和载频分省情况截至五期工程结束,TD网络载频总数约197万个,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四省的载频数较多,约占全部载频数的35%。全网TD网络利用率约13.4%,青海、天津、湖北等省的网络利用率远低于全国水平TD网络利用率分省统计情况(2012年1月)TD网络载频分省统计情况(截至五期工程结束)TD-SCDMA利用率和载频分省情况截至五期工程结束,TD网TD-SCDMA城区覆盖率现状根据各省上报情况,目前TD-SCDMA城区覆盖率全国平均约79.9%,覆盖市区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城区覆盖率:城市城区TD覆盖区面积占城市城区面积的比例TD城区面积覆盖率TD-SCDMA城区覆盖率现状根据各省上报情况,目前TD-STD-SCDMA网络覆盖区内业务量占全网业务量比例TD网络覆盖区内语音话务量(含GSM、TD网络语音话务量)占全网语音话务量的比例为50.9%,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占比较高。TD网络覆盖区内手机数据流量(含GSM、TD网络数据流量)占全网(不含WLAN)手机数据流量的比例为56.6%,其中上海、天津、北京占比较高。TD网络“2个100%”的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在TD基站数量占全网无线基站数量25.2%的情况下TD网络覆盖区内的业务量已超过全网的50%TD-SCDMA网络覆盖区内业务量占全网业务量比例TD网络覆TD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TD用户和业务量均增长迅速。截至2012年1月,G3终端客户达到5393.6万户,较去年同期增长138.3%;TD网络承载计费时长为47亿分钟,较去年同期增长193%,高于G3终端客户计费时长增长率,其中,TD网络承载手机客户计费时长快速上升,达到39亿分钟(占TD手机终端客户计费时长的19%),较去年同期增长244%;TD网络数据流量达到57亿MB,较去年同期增长70%,G3终端客户数据流量达到66.5亿MB,较去年同期增长60%。TD网络利用率偏低,目前分流效果仍不明显2012年1月全集团TD网络平均利用率为13.4%,其中8个省公司低于10%2012年1月TD网络承载的手机数据流量(GSM+TD)仅为4.1%左右2012年1月TD网络仅承载了TD手机终端客户19%的计费时长和42%的数据流量TD网络在区域连续覆盖和深度覆盖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频繁的TD/GSM切换和重选、接通率下降,呼叫不可及时间较长,影响用户感知据网络部统计,2011年现网7城市出现T-G-T切换占T-G总切换次数的31%,在这个过程中TD终端呼叫不可及时长累计会达到12~13秒TD网络优化参数相对保守,影响业务分流TD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TD用户和业务量均增长迅速。截至201网络规模-WLAN2012年1月,WLANAP规模达到213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386%网络规模-WLAN2012年1月,WLANAP规模达到21WLAN处于快速发展期,数据流量各月差异较大,2012年1月WLAN数据流量达到170亿MB,较去年同期增长271%;2012年1月,WLAN数据流量山东、江苏和广东位列前三。WLAN业务情况WLAN处于快速发展期,数据流量各月差异较大,2012年1月WLAN网络存在主要问题WLAN分省超闲AP占比WLAN建设仍存在“热建冷用”的情况。根据网络部统计,全网WLAN超闲AP占比达26%,山西、云南、内蒙古、天津、西藏超闲AP占比超过70%,未充分发挥WLAN数据流量分流作用。数据来源:网络工作会材料WLAN相对蜂窝网可管理性较弱:WLAN技术体制在可靠性、服务质量、可管理等方面与蜂窝网差距明显;WLAN作为非电信级的技术,网络管理比较困难,设备网管接口实现方式不统一,维护手段缺乏,在可运营、可管理性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WLAN工作频率为2.4GHz/5.8GHz非授权频段,与其它运营商及个人企业的WLAN网络间干扰不可控,频率干扰严重时速率受限,服务质量较难保障。
WLAN仅支持低速移动,更适应“游牧式”的数据业务需求WLAN网络存在主要问题WLAN分省超闲AP占比WLAN建设中央及省内两级WLAN认证系统并存总部部署中央WLAN认证系统负责全网公众用户及未建设二级认证系统省份高校WLAN业务认证北京等19省部署二级WLAN认证系统负责省内高校用户WLAN业务认证存在的问题网络侧部署了多SSID(CMCC及CMCC-EDU)用于区分用户群计费,用户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接入网络,用户选网体验较差二级认证系统厂商较多,新增功能部署周期长,全网用户体验难以统一解决方案加大认证系统集中建设力度,逐步实现公众及高校用户认证的集中支撑,认证业务由中央WLAN认证系统统一承载将公众与高校用户SSID合并部署,以CMCC为统一SSID提供服务,网络侧具备自动根据用户属性实现分用户群计费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WLAN认证系统现状中央及省内两级WLAN认证系统并存WLAN认证系统现状TD-LTE规模试验情况2009H2201020112012H12012H2技术试验规模试验扩大规模试验第一阶段:2010.12–2011.10面向技术产业成熟和单模终端已超额完成第一阶段测试目标第二阶段:2012.2-2012.4面向多模终端和网络运营TD-LTE规模试验情况2009H2201020112012规模试验第一阶段测试目标超额完成基本验证了吞吐量、时延、覆盖等关键技术指标,以及同频组网能力尚未发现重大技术缺陷测试、分析、研究多天线应用方案、室内分布系统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干扰等内容,并寻求优化解决方案工作要点对端到端厂商设备射频、稳定性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判断,基本实现了推动系统及单模终端成熟的目标产业推进组网建设方案探索技术评估主要目标完成情况验证TD-LTE关键技术指标,优化关键技术,推进技术成熟面向运营建设需求,摸索规划、建设、优化运维解决方案综合判断厂商设备能力,发现和解决各类设备问题,推进产业进一步完善系统:首批7家系统全部完成核心网、承载、传输、无线、网管和安全等测试,2家需要进一步补测芯片:海思、创毅和高通等3款芯片已完成测试;中兴微电子、Sequans和Altair等3家芯片也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测试结果评估进展规模试验第一阶段测试目标超额完成基本验证了吞吐量、时延、覆盖用户下行速率单用户峰值速率:TD-LTE实测下行峰值速率可达81Mbps,接近理论值,远高于3G系统小区吞吐量:TD-LTE小区吞吐量约为28-51Mbps,高于10MHz*2带宽下的LTEFDD网络,远高于TD-SCDMA系统,同频组网能力得到初步验证单用户下行峰值速率小区吞吐量用户下行速率单用户峰值速率:TD-LTE实测下行峰值速率可达单小区支持同时使用业务的用户数五家系统达到单小区200并发用户的目标TD-SCDMA系统中,6/单载波(1.6MHz)WCDMA
HSPA网络中,典型值<=64(5MHz*2)LTEFDD网络未进行此类测试,无相关测试数据所有接入用户数上下行速率分别大于等于50/100Kbps并发用户数达到200个,远高于3G系统,能够满足网络应用初期需求全球唯一大规模测试例!单小区支持同时使用业务的用户数五家系统达到单小区200并发用2.6GHz频段较高,室外基站覆盖室内能力较差,给网络建设带来严峻挑战相近频段下,TD-LTE与LTEFDD可接入点覆盖能力基本相当,覆盖边缘TD-LTE下行业务速率高,LTEFDD上行业务速率高测试厂家/地点频率测试场景邻区关闭单小区实测室外道路覆盖距离邻区加扰且室外穿透室内的折算覆盖半径爱立信/深圳2.6GHz密集城区,单小区(邻区关闭)室外道路拉远测试1.1Km约0.25Km中兴/广州0.94Km约0.22Km诺西/杭州1.6km约0.31km华为/深圳一般城区,单小区(邻区关闭)室外道路拉远测试2.6Km约0.56km2.6GHz频段较高,传播损耗较大,综合考虑干扰及室外覆盖室内等因素,密集城区2.6GHz典型覆盖距离在200—300米左右2.6GHz频段较高,室外基站覆盖室内能力较差,给网络建设带初步判断:大部分国内外厂商MIMO天线支持良好;国内厂商宽频FAD智能天线和单D天线符合商用要求;内置合路器FAD天线已有一家厂家支持较好;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间租赁买卖协议(6篇)
- 2025货运租赁合同模板
- 企业招聘合同样本
- 2025年经济与商务咨询服务项目合作计划书
- 国内水路铁路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 停工补偿协议二零二五年
- 产品供应长期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修缮服务采购合同样本
- 私人房屋全款交易买卖合同
- 二零二五电子商务安全协议书
-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 义乌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专业的实习报告
- JT-T-4-2019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 火龙罐综合灸疗法
- 城市地理学-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
- 贵州省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托利多电子秤校秤步骤
- 《DVT深静脉血栓》
- 《大豆栽培学》PPT课件.ppt
- 米粉加工厂生产工艺理论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