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选择题分析_第1页
中外教育史选择题分析_第2页
中外教育史选择题分析_第3页
中外教育史选择题分析_第4页
中外教育史选择题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成均”传说出现的时期是()。A.夏朝B.西周C.商朝D.五帝2.六艺教育的中心是()。A.礼乐B.射御C.书数D.周易3.西周时期诸侯国办理的大学称()。A.泮宫B.辟雍C.明堂D.太学4.西周时期教育的宗旨是()。A.明人伦B.三纲五常C.八条目D.亲民[参考答案]1.D2.A3.A4.A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古代倡导启发式教学第一人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李斯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文献是()。A.《学记》B.《大学》C.《论语》D.《孟子》3.战国后期儒家的传经大师是()。A.荀子B.韩非C.孟子D.董仲舒4.以下持性恶论观点的是()。A.韩非B.朱熹C.孟子D.韩愈5.韩非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主张成为()文教政策的理论基础。A.秦朝B.汉朝C.明朝D.宋朝6.春秋战国时期,韩非认为()两家并称显学。A.道法B.儒墨C.法儒D.道儒7.根据郭沫若的考证,()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学生守则。A.《蒙学须知》B.《弟子职》C.《社约》D.《书院揭示》8.以下()较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9.“人法自然”的教育主张是()提出来的。A.法家B.道家C.杂家D.农家10.()的思想成为秦统一后主要的政治指导思想。A.儒家B.兵家C.法家D.农家11.《学记》中的“君子之教,喻也”,指的是()的教学原则。A.启发诱导B.教学相长C.长善救失D.藏息相辅[参考答案]1.A2.A3.A4.A5.A6.B7.B8.B9.B10.C11.A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古代倡导启发式教学第一人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李斯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育文献是()。A.《学记》B.《大学》C.《论语》D.《孟子》3.战国后期儒家的传经大师是()。A.荀子B.韩非C.孟子D.董仲舒4.以下持性恶论观点的是()。A.韩非B.朱熹C.孟子D.韩愈5.韩非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主张成为()文教政策的理论基础。A.秦朝B.汉朝C.明朝D.宋朝6.春秋战国时期,韩非认为()两家并称显学。A.道法B.儒墨C.法儒D.道儒7.根据郭沫若的考证,()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学生守则。A.《蒙学须知》B.《弟子职》C.《社约》D.《书院揭示》8.以下()较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9.“人法自然”的教育主张是()提出来的。A.法家B.道家C.杂家D.农家10.()的思想成为秦统一后主要的政治指导思想。A.儒家B.兵家C.法家D.农家11.《学记》中的“君子之教,喻也”,指的是()的教学原则。A.启发诱导B.教学相长C.长善救失D.藏息相辅[参考答案]1.A2.A3.A4.A5.A6.B7.B8.B9.B10.C11.A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韩愈所谓的重振道统的“道”是指()。A.孔孟儒学B.两汉经学C.魏晋玄学D.程朱理学2.科举制度产生于()执政时期。A.汉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隋炀帝3.以下不属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选士制度的是()。A.科举制B.察举制度C.九品中正制度D.周公官人法4.封建社会中央一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开始是()。A.隋B.唐C.西汉D.南宋5.唐代武则天开创了科举考试中的()。A.院试B.贡试C.省试D.殿试6.武举开始于唐代()时期。A.武则天B.唐玄宗C.唐太宗D.唐高宗[参考答案]1.A2.D3.D4.A5.D6.A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著作中没有被朱熹辑入“四书”的是()A.《大学》B.《学记》C.《论语》D.《中庸》2.主持熙宁兴学的官员是()A.王安石B.范仲淹C.蔡京D.胡瑗[参考答案]1.B2.A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早期启蒙教育思想出现在()。A.南宋时期B.元代C.明代前期D.明清之际2.“习行”教学法的提出者是()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颜元3.早期启蒙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展开了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其中,提出“取士八法”是思想家是()。A.黄宗羲B.顾炎武C.颜元D.戴震4.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进而主张“公其非是于学校”的启蒙思想家是()。A.黄宗羲B.顾炎武C.戴震D.李塨5.早期启蒙思想家都不约而同地展开了对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其中喊出宋儒“以理杀人”响亮口号的是()。A.颜元B.戴震C.龚自珍D.李塨6.主张改革学校教育,以培养“实才实德之士”的教育家是()。A.颜元B.李塨C.王守仁D.黄宗羲7.提出不以“一人之私”而“废天下之公”的启蒙思想家是()。A.黄宗羲B.王夫之C.戴震D.龚自珍8.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自号“习斋”的教育家是()。A.董仲舒B.王充C.朱熹D.颜元[参考答案]1.D;2.D;3.A;4.A;5.B;6.A;7.B;8.D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鸦片战争前夕,猛烈批判科举制度,热情呼唤“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家是()。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郑观应2.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是()。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冯桂芬3.在我国近代史上,主持编译《华事夷言》、《四洲志》和《各国律例》,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颜元4.在我国近代史上,编撰《海国图志》,对西方各国进行全面介绍的思想家是()。A.龚自珍B.魏源C.林则徐D.徐继畲5.洋务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堂,创办于()。A.1840年B.1860年C.1862年D.1864年6.福建船政学堂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军事(武备)学堂,创办于()。A.1840年B.1860年C.1862年D.1866年7.我国近代最早的电报学堂——福州电报学堂创办于()。A.1860年B.1862年C.1866年D.1876年8.()年出发的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是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开端。A.1870B.1872C.1877D.18809.留美学生的副监督()是中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的中国人,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倡导者和推动者。A.容闳B.黄胜C.黄宽D.袁德辉10.留美学生的首任正监督是(),是清朝政府中的守旧派人物。A.陈兰彬B.吴子登C.区谔良D.刚毅11.留欧学生的派遣始于船政大臣沈葆桢的建议,并以()的学生为主。A.江南水师学堂B.福建船政学堂C.天津水师学堂D.天津武备学堂12.1885年,()学堂的设立,是我国近代设立陆军军官学校之始。A.直隶武备B.湖北武备C.天津水师D.天津武备13.《劝学篇》是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其作者是()。A.奕訢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14.“中体西用”思想是在《》中进行系统阐发的。A.海国图志B.劝学篇C.华事夷言D.各国律例15.下面哪一位人物不属于洋务派?林则徐B.左宗棠C.李鸿章D.张之洞16.下面哪一位人物不属于鸦片战争前后的地主阶级改革派?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奕17.留欧学生的派遣始于船政大臣()的建议。A.奕B.左宗棠C.李鸿章D.沈葆桢18.()之后,教会学校由沿海通商口岸伸向内地,进而遍及全中国。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B.第一次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戊戌变法19.《劝学篇》全书共有()篇,4万余字。A.9B.15C.20D.2420.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学堂,前后存在共()年。A.10B.20C.30D.40(参考答案)1、A;2、C;3、B;4、B;5、C;6、D;7、D;8、B;9、A;10、A;11、B;12、D;13、D;14、B;15、A;16、D;17、D;18、C;19、D;20、D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变通”的方式将西方学校制度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将中国传统的书院进行改革,并将其纳入近代学制的范畴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是()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郑观应2.第一次提出“西学”概念,认为学习西方不仅是学习西方的军事、生产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科学知识的思想家是()A.郑观应B.林则徐C.魏源D.冯桂芬3.()在《西学东渐记》第十章中仿照西方提出了改造中国的旧教育体制和建立各级新型学校的设想:设立武备学校,以养成多数有识的军官、建立海军学校;颁定各级学校教育制度;设立各种实业学校。A.冯桂芬B.容闳C.王韬D.陈虬4.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教育的最早倡导者是()A.左宗棠B.袁世凯C.早期改良派D.徐继畲5.在广州最早开办“万木草堂”的人是()A.梁启超B.康有为C.严复D.林则徐6.“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的提出者是()A.梁启超B.康有为C.严复D.魏源7.()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一文,专门论述了师范教育问题,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门论述师范教育的文章。()A.1860年B.1862年C.1866年D.1896年8.()年出发的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是近代中国留学教育的开端。A.1870B.1872C.1877D.18809.留美学生的副监督()是中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第一等之大学”的中国人,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倡导者和推动者。A.容闳B.黄胜C.黄宽D.袁德辉10.新政时期,清政府成立了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行政机关。学部最高长官叫()A.管学大臣B.尚书C.左侍郎D.右侍郎11.在早期改良派中,《盛世危言》的作者是()A.陈炽B.薛福成C.马建忠D.郑观应12.“万木草堂”是()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在广州设立的学堂。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谭嗣同13.()是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A.严复B.梁启超C.谭嗣同D.康有为14.京师大学堂创办于()A.1894年B.1895年C.1898年D.1900年15.“癸卯学制”颁布于(),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A.1900年B.1902年C.1904年D.1912年16.中国近代教育名著《大同书》的作者是()A.孙中山B.康有为C.梁启超D.严复17.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的时间是()A.1900年B.1902年C.1904年D.1905年18.()年12月,清廷批准成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A.1902B.1904C.1905D.190619.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的教育宗旨颁布于()A.1902年B.1904年C.1905年D.1906年20.“壬寅学制”的颁布时间是()A.1902年B.1904年C.1912年D.1922年21.()的设立,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标志和象征性的意义。A.京师同文馆B.福州船政学堂C.京师大学堂D.天津水师学堂22.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国内最早将培养新式人才与设立学校联系起来的人。A.郑观应B.马建忠C.陈虬D.容闳23.京师大学堂筹办时,清廷派()为管学大臣,管理大学堂事务。A.张之洞B.孙家鼐C.李鸿章D.左宗棠24.《大同书》中设计的“小学院”的学习年限是()A.3—6岁B.6—11岁C.11—15岁D.15岁以后25.()曾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一文,专门论述师范教育问题。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门论述师范教育的文章。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王国维26.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文章的作者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蔡元培27.中国近代最早的学制“壬寅学制”是在管学大臣()的主持下制定的。A.张百熙B.张之洞C.荣庆D.孙家鼐28.()年10月,学部奏请颁布《视学官章程》三十三条,改变了清末视学活动无章可循的状况。A.1904B.1905C.1906D.1909(参考答案)1、D;2、D;3、B;4、C;5、B;6、C;7、D;8、B;9、A;10、B;11、D;12、A;13、A;14、C;15、C;16、B;17、D;18、C;19、D;20、A;21、A;22、D;23、B;24、B;25、B;26、C;27、A;28、D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首任教育总长是()A.范源濂B.蔡元培C.傅增湘D.吴稚晖2.1912年初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提出“五育”并举方针的教育家是()A.范源濂B.蔡元培C.傅增湘D.吴稚晖3.废止奖励科举出身,从某级某类学校毕业者即称某级某类学校毕业生,是教育改革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这次改革发生于()A.1902年B.1904年C.1906年D.1912年4.废止小学读经、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是()年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A.1902B.1904C.1905D.19125.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思想,对以后教育培养目标的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学者是()A.严复B.王国维C.梁启超D.蔡元培6.在国内,最早对“职业教育”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的是()A.蔡元培B.黄炎培C.陈独秀D.陆费逵7.1922年3月,()发表《教育独立议》,率先举起反基督教教育的大旗。A.蔡元培B.黄炎培C.陈独秀D.陆费逵8.“壬子学制”颁布的时间是()A.1902年B.1904年C.1912年D.1922年9.“壬戌学制”颁布的时间是()A.1902年B.1904年C.1912年D.1922年10.()学制由于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故又称“六三三学制”。A.壬寅B.癸卯C.壬子D.壬戌11.()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界为维护教育主权而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是在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下形成的。A.收回教育权B.平民教育C.勤工俭学D.工读主义教育12.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13.受()教育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A、实用主义B、平民主义

C、要素主义D、存在主义14.1919年10月,第五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通过了()的国民教育宗旨。A、思想自由,兼容并包B、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C、兼容并包,五育并举D、囊括大典,网罗众家15.蔡元培于1912年发表《()》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A、兼容并包,五育并举B、对于教育之意见

C、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D、教育独立议16.下列()不是“六三三学制”的制定标准。A.发扬平民教育精神B.谋个性发展C.注意国民经济力D.注意职业教育17.蔡元培主张五育并举,这五育是:()、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美育。A、军国主义教育、世界观教育B、国民教育、人生观教育C、军国民教育、人生观教育D、军国民教育、世界观教育18.()都是中国教育会在上海创办的著名革命学校,在反清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A.爱国学社明德学堂B.崇实学堂爱国学社C.爱国女学爱国学社D.崇实学堂明德学堂19.()学校的成立,开了我国近代学校罢学后另立学校的先河。A.爱国女学B.爱国学社C.崇实学堂D.明德学堂20.1915年,()在《今日之教育方针》一文中,将“职业主义”列为四大新教育方针之一。蔡元培B.黄炎培C.陈独秀D.陆费逵(参考答案)1、B;2、B;3、D;4、D;5、B;6、D;7、A;8、C;9、D;10、D;11、A;12、A;13、A;14、B;15、C;16、D;17、D;18、C;19、B;20、C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确定的时间是()。A.1925年B.1926年C.1927年D.1929年2.国民政府时期大学院的第一任院长是()。A.章士钊B.蔡元培C.唐绍仪D.严复3.“戊辰学制”的颁布是在()。A.1927年

B.1928年

C.1929年

D.1932年4.中国童子军总会成立于()年。A.1934B.1933C.1932D.19295.下列哪些不属于国民政府实施中小学校童子军训练的教育目标()A.信

B.智

C.仁

D.勇6.国民政府时期,主持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改革的教育家是()。A.张伯苓B.梅贻琦C.蔡元培D.蒋梦麟7.西南联大是我国()时期著名高等学校。A.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北伐战争8.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施以“()”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A.普及国民教育B.党化教育C.三民主义教育D.战时须作平时看9.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军训针对的是()学生。A.幼稚园B.小学C.初中D.高中以上[参考答案]1.D2.B3.C4.A5.A6.C7.B8.D9.D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28年,杨贤江撰成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世界教育历史的著作是()A.<<教育学导论>>B.<<中国教育史>>C.<<教育思想史>>D《教育史ABC》.2.为了培养党政中层干部,苏区较有影响的干部学校有:()A.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B.苏维埃大学C.红军大学D.中央农业学校3.苏区教育中开展最早的是()。A在职干部教育B成人教育C干部学校教育D普通教育4.陕北公学的第一任校长是()。A董必武B毛泽东C刘少奇D成仿吾[参考答案]1.D.2.D.3.A4.D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活教育”的创行者是()。A.梁漱溟

B.晏阳初C.陶行知

D.蔡元培2.中华职业教育社创立人是()。A.蔡元培

B.陶行知C.黄炎培

D.陈鹤琴3.晓庄学校创始人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