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是作文教学的根(论文)_第1页
童心是作文教学的根(论文)_第2页
童心是作文教学的根(论文)_第3页
童心是作文教学的根(论文)_第4页
童心是作文教学的根(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童心是作文教学的根湖北武汉小学熊春萍【关键词】了解童心、顺应童心、激励童心、回归童心、作文教学提起作文,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写。写作课上,常见老师仅是生硬地提出作文要求,然后让学生去写,学生不知如何下笔,经常是咬着笔头,皱着眉头。曾有人用这样的一幅对联来形容学生的写作状态,上联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下联是“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作文让学生失去了快乐!写作课上,常见老师刻板地提示学生按规定的提纲去“填空”,学生用自己的笔表达的却不是自己的心声,写出来的文章多是成人化面孔。儿童心灵的天空中本有与鸟儿嬉戏的的云彩,儿童心灵的原野上本有随风起舞的花朵,遗憾的却是学生在稿纸里只有文字的堆砌,没有生命的乐章。作文让学生失去了灵性!不少老师都在心苦地教作文,辛苦地改作文,以至于有的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作文”。更多的是学生怕写作文,提起写作文就头疼。那么,作文教学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分析就是教师眼中只有“文”,心中没有“人”,对童心缺乏关注与尊重,缺乏顺应与扶植,常是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造成学生的写作过程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结果是事与愿违地让童心失落,让儿童作文黯然失色!针对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我在童心与作文的联系上做了一些研究与探索,从中深切地感受到童心是作文教学的根。了解童心、,追求作文教学碰撞儿童心灵教师在急促而又重复的节律中,似乎没有感觉到太阳之下还有新的东西;在成人的世界里走得久了,几乎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儿童。教师远离了童心,作文教学就失去了重心。所以,为人师者,必须了解童心。了解童心的特征。童心是向真的,童心是向善的,童心是向美的。刘晓东在《儿童天书与儿童崇拜》一文中写道:“为什么儿童好奇和喜欢探究?因为他们是向真的。他们渴望走出混沌、困惑。为什么儿童喜欢听《卖火柴的小女孩》并常常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他们是向善的。他们希望世界和平、人人幸福、快乐。为什么儿童喜欢斑斓的色彩和随心所欲的涂鸦?因为他们是向美的。”童心意味着纯朴、自然、率真,他们看到飞舞的蝴蝶会欢呼雀跃,看到活泼的小溪,就想嬉戏玩耍,他们眼中的花草树木会欢笑和哭泣,他们心中的梦幻有声音和色彩。总之,周边的世界让他们充满了新鲜和好奇。难怪丰子恺先生热烈赞美儿童“天地的灵气独钟于孩子”。有了这样的了解,我们就不会把学生看成待灌的容器,而是把他们看成待燃的火把;有了这样的了解,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不舍对童心放任与捆绑,才可能想到对童心珍视与满足。了解童心的需要。对于写作,学生储备哪些认知,还有什么困难,需求怎样的帮助?教师都需要了然于心。了解的途径很多,如果是接手一个新的班级,进行作文问卷调查是一个便捷有效的方法。通过对检测量表的定性分析,老师就能了解学生作文的大致状态,感受学生的冷暖温度,这样不仅有利于确立合理的作文教学目标,让作文教学有的放矢,而且让作文教学“情窦初开”。如:武汉小学五(4)班作文问卷调查表嗨,可爱的新朋友们!能对我说说你的心里话吗?瞧,我正认真的聆听着呢,快拿起你的笔,把你想说的话悄悄的告诉我吧!1、你经常接近大自然吗?经常②一般③很少2、你最爱读哪方面的书?①优秀作文选②百科知识书籍③故事、童话、小说等④卡通、漫画书3、你读书时是否有摘抄的习惯?①经常摘抄②有时摘抄③在老师的要求下摘抄④从不摘抄4、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吗?①没有②老师布置才写③有时兴趣来了就写④经常写5、如果要写日记,你会记些什么内容呢?①一天的生活学习情况②每天发生的新鲜事③自己的心里话④感受特别深的事情6、作文课时,你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忆与作文相关的经历吗?①通常都能做到②有时能做到③从来都做不到7、一般情况下,你写完作文后是什么心情呢?①愉快,满足②完成任务后的轻松③不知道④觉得很累8、遇到自己感兴趣或是惊奇的事情,你会怎么做呢?①告诉别人②记在日记本上③动脑筋想一想④过了就过了,没放在心上。9、摘抄过、见过、学过的好词句,你会在作文中运用吗?①不会②有时会③经常会10、你最希望自己的作文得到什么样的奖励呢?①老师的表扬②在班上展读③发喜报给家长④在学校刊物上刊登出来11、你能简单说说你喜欢或是害怕作文的原因吗?12、你能简单说说你希望在写作中得到怎样的帮助吗?在平时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则开设了“阿萍信箱”,通过信箱了解学生的需要,解答学生的疑难,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如我在给学生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正值童年,童年时光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段,如果你们能坚持用日记去记录,生活中的一天天就会成为童年故事中的一页页。请不要担心话语的稚嫩,那是你纯真无忌的童心;不要担心文章的短小,那是你成长路上的真实脚印。孩子们,大胆地、快乐地去写吧,童言珍贵无比!到小学毕业的时候,把自己优秀的日记、作文编成精美的文集,与老师、家长和同学分享。一定很有意思!你愿意更多地去体验写作的快乐吗?当然,你们在写作方面,如果有快乐,欢迎与我分享;如果有烦恼,可以向我倾诉;如果有疑问,不妨跟我探讨。写作是一首歌,它从你的心底流出,在你的笔尖伸展,发出淙淙的悦耳的声音,又快活地流淌到每一个读者的心里。我在这儿热情地伸出手臂,欢迎你和我,让我们一起谱写一首首心灵的歌曲吧!”信箱的开设,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学生觉得阿萍老师好像自己的知心姐姐。这样,不仅让作文教学有了师生的心灵碰撞,而且让作文教学“情意绵绵”。顺应童心,致力教学过程开启儿童心扉对于儿童的教育,孔子早就提出过“顺其天性”的思想。作文教学如何设计?最重要的就是要顺应儿童天性,贴近儿童生活,考虑儿童需要,激发儿童兴趣,开启儿童心扉,让儿童的写作过程变成一种快乐的旅程。1、求趣。儿童是伴随着游戏而长大的,将游戏引入课堂,会令作文教学轻松有趣。比如:我在设计中年级学生扩写古诗《回乡偶书》的教学环节中,将生硬的扩写要求,说成是与学生一起玩“古诗变变变”的游戏,鼓励孩子把28个字的古诗变成200字以上的记叙文。又如:我在指导五年级学生写《美丽的校园》时,为了让学生运用生动的词句表现校园美丽的特点,我激励学生做画家——让文字有色彩,做音乐家——让文字有声响,做魔术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类似的作文教学设计不仅顺应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同时顺应了学生乐于表现自我的特点,学生势必跃跃欲试。2、求美。爱美同样是儿童的天性。他们能够能够敏锐地感知那些鲜明的、富于色彩和声音的形象。设计中,尽量考虑如何创设美丽的情境。大自然中的天籁之音、动植物世界的缤纷色彩、人们从心灵中流淌出的丰富情感,可以通过音乐、色彩和动画等媒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零距离地环绕在学生身边。比如:指导学生在2008年新春伊始写《新年记趣》的作文时,可以制作“欢天喜地贺戊子”的PPT,将到处张灯结彩、四周喜气洋洋、处处欢声送耳、家家年花飘香、人人拱手拜年的欢乐美丽的场景用声光形色再现出来,学生灵动的心自会化着文字舞蹈。3、求活。首先是要引入活的写作源泉,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与生活中去观察与发现。“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在大自然里、在日常生活中,蕴藏着无数写作素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感官去捕捉情趣。如:体验敲响了生雨晨同学心中诗的琴弦——《作业家》。妈妈,我不能当作家了。我只能当一个——作业家!永远都要想谷穗一样,埋头写呀写呀弯下了腰……永远都要像玉米,算啊算啊长出胡子……妈妈,我只能当一个——作业家!其次,指导学生写作文要将思维激活,如果能尝试运用画脑图的方法,能将飘过的灵感神奇捉住。如我在香港进行作文作文交流的时候,让六年级学生以“时间”为题进行写作时,就运用了这种方法。以下就是香港学生画的脑图:時間時間钟滴答滴答生命流水日记历史孩子年青人老年人公平阶级穷富无形生長希望死亡失望痛苦时像蜗牛开心时像离弦的箭金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明日复明日后悔花开花落甚么时候开始甚么时候结束结合脑图,学生写出了这样的文章:时间像…… 滴答,滴答。这是甚么声音?对,是时间走路的声音。 时间是无形无影的东西,看不到,捉不住,但却有着巨大的力量。它催促生命成长,推动历史前进;它使奋发的人充满希望,又叫懒惰的人深感后悔。它很公平,富翁不能多取,穷汉不会少付,就连秦始皇想求长生,时间也毫不卖账,要他跟无权无势的平民同样葬身黄土。 对于时间这怪家伙,人类为了要看清它的面目,于是不停地去描写它,形容它,把它比喻成各式各样的事物。 有人说,时间只不过是个以分量、以秒量的侏儒。 有人不同意,说它是身高千秋、体重万世的巨人。 有人把时间比喻作流水。 有人觉得它像一支离弦的箭。 有人说它是法官的化身,有人却认为它是个爱捉弄人的小孩子。 在年青人看来,时间是眼前一幅色彩缤纷的图画。 在老年人心目中,时间只是一本字体模糊的日记。 但不管人类怎样说,时间还是那样「滴答滴答」地响着。这是时间走路的声音,好像在说:「滴答,我要离开了;滴答,我是不会回头的。」 朋友,倘若要你形容,时间又像甚么呢?你看,思维活了,“巧妇”怎会愁“无米下锅”呢?激励童心,利用各种形式滋润儿童心田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文是一种受情感控制的文字表达活动,积极的情感会让学生的写作有更好的表现。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语激励童心。如我在执教《齐来做童诗》时,对于学生当堂作出的童诗,我有这样的一些评价语:“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无情感的西红柿在你的笔下成了爱漂亮的小姑娘”、“你的童诗就像那游玩的白云,让人感觉到自由自在”、“你的童诗轻盈柔美、想象奇特”、“你的诗是从童心中开出的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用儿童化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愉悦。第二,在作文本的批语上用诗性化的语言来评价。当看到构思巧妙、内容鲜活、语句生动的佳作时,我会兴奋地写上:“春色满园关不住!”读到一些语言清新质朴的文章,我忍不住送上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当创新的火花开始闪现了,我也会不失时机地赞赏:“领异标新二月花”,“语不惊人死不休”。对内容平淡,平铺直叙的文章用“文似看山不喜平”的批语来引导童心、呵护童心。第三,可以通过全班赏读、开辟“写作龙虎榜”、汇编作文集、网上张贴、向刊物投稿等多种形式,拓宽作文发表和分享的空间与机会,充分发挥作文成果的激励作用,进一步激发创作欲望。如我曾经连续带一个班有两年时间,大部分学生写完了8个日记本,再加上平时的作文,学生有了丰富的作文成果,我便帮助学生出自己的作文集,学生像模像样地写前言和后记,认真地整理、修改与编排,一本本文集诞生了,孩子们非常兴奋,爱不释手,犹如拥抱一个个新的生命。这是曾丹蓓同学为自己的文集写的序言:“这是我出的第一本书。童年时光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段,这本书记录了我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是一件无价的珍藏品。你们将看到快乐的曾丹蓓、愤怒的曾丹蓓、惊讶的曾丹蓓、感动的曾丹蓓……大家肯定已经等不及了吧!快翻开看看吧!这就是我的童年生活:欢乐、有趣,这一篇篇文章都是岁月的精华。希望你们看完这本书后永远记住我的名字:快乐小天使——曾丹蓓。”回归童心,学会蹲下身子聆听儿童心声人不可能永远处在儿童时代,但是他却可以永远拥有一颗童心。德国作家凯斯特纳在捍卫儿童的宣言《开学致辞》中说:“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教育之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了的老师,也把学生看死了。一群学生被看死了,这堆麦子就不会发芽,老师自己也就得落寞地面对学生作文园地里寂静的春天。为了丰盈自己的教育生命,更为了能够聆听儿童的心声,有效地引导他们提高写作水平,教师需要找回能敏感感受周围事物美的柔软的心。要做到这一点,少不了用儿童的目光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倾听,用儿童的兴趣探索,用儿童的情感热爱。我在香港执教《齐来做童诗》的作文示范课前,利用休息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