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心理学经典资料PAGE15-医学心理学经典资料名解(前5个为去年考的)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特征:感受性和感受阈限、感觉后像、感觉的适应、感觉对比和联觉。)个性:是指个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一,通过社会影响而形成稳固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的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特征。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在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工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心身疾病: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广义:特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障碍。意识:是指与语言密切相关,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意识使个体保持对环境和自我状态的知觉,对人的适应有重要的作用。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特征:相对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记忆:是从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或是错误的再认或再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心境:是指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意志:是指人们自觉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挫折: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特征的综合表现。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健康: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医学模式: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心理健康:就是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潜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潜意识是整个心理活动中最具动力性的部分。在正常和变态心理机能中均占有非常大的优势。前意识:是指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地带。本我:存在于潜意识,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生物性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自我:是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活动遵循现实原则。超我:类似于良心与道德,具有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属于意识的。是由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医患关系:指医务人员在给病人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与病人建立的关系。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这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生物医学模式:是指建立在经典的西方医学基础之上尤其是细菌论基础之上的医学模式,重视疾病的生物学因素,并用该理论来解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以及制定健康保健制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指建立在系统论和整体观之上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无论是致病、治病,还是预防及康复等方面都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要综合考虑生物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心理评估: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效度: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东西的真实程度。反映工具的有效性、正确性。遵医行为:是指病人遵从医务人员开列的处方和遵照医嘱进行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的行为。转化反应:将不能为意识接受的无意识的冲动象征性地转化为躯体症状。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健康促进:是指在普通人群中建立适应良好的行为、思想和生活方式,也称为一级干预。常规:是指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比较的标准。离差智商:Wechsler为了改进率智商的缺陷而提出了离差智商,认为人的智商在任何年龄阶段均呈正态分布,可以用标准分的方法计算智商。心理应激:应激是一种刺激物、应激是一种反应,应激是个体面临或觉察环境变化对机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过程。应对:又称应付。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社会角色:与个体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模式、心理状态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角色期望:是指社会、他人或者自我对某一社会角色所应具有的一组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期望。角色扮演:指行为者根据自我对各种社会角色观念的理解,按照他人或社会的期望采取的实际行为。角色冲突:指当个体的角色行为与角色期待产生不协调状态时的内心体验。病人角色:又称病人身份,是处于患病状态中同时有求医的要求和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心理治疗: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在一定的程序中通过与患者的不断交流,在构成密切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使其产生心理、行为甚至生理的变化,促进人格的发展和成熟,消除或缓解其心身症状的心理干预过程。行为治疗:是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心理治疗方法。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表象: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映象。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包括:压抑,反向作用、置换作用、退行、投射、升华。行为:狭义: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广义: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也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行为的强化:一个具体的行为的发生,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导致了这个具体行为在将来被加强的过程。(泛化:某些与US相近的刺激也产生条件反应的效果。消退:如果US长期不与CS结合,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是人们用来控制应激事件或对它们的反应的对策。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减轻焦虑及其他消极情绪的一种方法,是当个体在应激情况下难以作出直接应对时,由潜意识自动采用的防御性策略。社会支持:指由他人提供的有益于应对应激的帮助。是个体与社会方面所产生的精神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心身反应:在刺激作用或威胁情境消失后躯体功能就随之恢复的称为心身反应。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亦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心理卫生::是指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心理疲劳:表现为晨起乏力、懒怠(学习、工作不起劲,工作错误多、效率低)、暴躁(情感易冲动,神经过敏)、身体不适(眼睛易疲劳,全身感到不舒服,晕眩、头痛、腰酸背痛、恶心等)、困乏疲倦、食欲不振。暗示疗法:是指治疗师有意识地使用暗示去影响或改变个体的行为,以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的方法。催眠疗法:是借助暗示使患者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控制患者的心身活动,从而解除和治疗患者的心身问题的心理疗法。危机:指超越个体或者群体承受力的事件或境遇,以个体精神结构为媒介,最终导致个体处于心理失衡状态。学习焦虑:指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学习期望过高、竞争过激烈、好胜心强及心理脆弱而发生的焦虑状态。离退休综合征:表现为坐卧不安、行为重复、犹豫不决,甚至出现强迫性行为;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经常出错;性情急躁,爱发脾气,对任何事情都不满意,总是怀旧;易猜疑和产生偏见;情绪忧郁,失眠、多梦,心悸,阵发性全身燥热等。心身医学:是指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研究人体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科学。应激:是指个体“察觉”环境刺激对生理、心理及社会系统过重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的或适应不良的。应激源:是指机体内、外环境向机体提出的适应或应对的要求,经个体认识评价后可以引起心理和(或)生理反应的紧张刺激物。认知评价:是指个体对遇到的应激源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的估计。心身障碍:心理刺激过强或作用较久则使反应持续存在,但仍属功能性改变的称为心身障碍。变态心理:又称病理心理,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偏离了常态的标准,行为失去了常态的表现,出现了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异常。病人角色冲突:是指有的病人在角色转换时不能够或者是不愿意放弃原来的角色行为,因而与其病人的角色行为相互冲突。病人角色强化:是指在进入病人角色以后,表现出对疾病状态的过分认同,病人角色行为固着,甚至对疾病痊愈以后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感到惶恐不安。病人角色缺如:是指病人意识不到或者不承认自己是病人,对自己疾病的严重程度过于忽视,拒绝对病人角色的认同,有的病人病还没好就急于脱离病人角色等。病人角色消退:是指病人进入病人角色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病人过早地退出病人角色回到社会常态角色。病人角色恐惧:是指病人不能正确地认识疾病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对疾病的后果夸大其词,对进一步治疗缺乏信心,对康复悲观失望。病人角色隐瞒:是指由于某种原因病人不能或不愿承担疾病所造成的影响及后果,故而隐瞒疾病真相。病人角色假冒:是指为了逃脱社会责任和义务或为获得某些利益,采取诈称自己有病的方式,假冒病人角色。求医行为:是指人得知自己处于疾病状态后寻求医疗机构或医生帮助的行为。人格障碍:又称为病态人格、变态人格、人格异常等,是指人格发展的畸形与偏离状态,常从儿童或少年期开始延续到成人生活的大部分时期,进入中老年期以后其明显程度有所减弱。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或癔病型神经症,是一类由心理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情感暴发等心理症状;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病理基础。心理测验:是指在标准情境下,取出个人行为样本来进行分析和描述的一种方法。心理咨询:是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特殊的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提高适应沟通:具有交流信息、传播情感和调节行为三大功能,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问题病人:是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易合作、特别难以相处的病人。医患关系模式: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相互作用的方式。神经衰弱:是指由于长期的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使心理活动能力减弱,其主要特征是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动、失眠、头痛、抑郁、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等。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减轻焦虑及其他消极情绪的一种方法,是当个体在应激情况下难以作出直接应对时,由潜意识自动采用的防御性策略。助人自助:是指通过咨询者的帮助,来访者学会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咨询者代替来访者解决问题。心理测验:是指在标准情境下,取出个人行为样本来进行分析和描述的一种方法。灰色区:指人的心理正常与异常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如果把心理正常比作白色。团体咨询:亦称集体咨询、小组咨询,指根据来访者问题的相似性,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咨询者对一个小组的来访者同时进行咨询。宣泄:指来访者将其郁积已久的情绪烦恼与变态行为倾诉给咨询者的过程。它是一种发泄痛苦的形式,可给人以极大的精神解脱,使人感到由衷的舒畅。领悟:指来访者在咨询者的帮助下,全面、深刻地认识其心理不适与情绪障碍的过程。它常伴有深刻的认识飞跃,使人得以积极地协调自我与环境的关系,改变其中的某些偏见与消极的行为方式,防止和减弱不良情绪对心身的危害。安慰剂效应:是指对于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在心理上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言语沟通:是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主要是指以口头语交往方式即交谈或称晤谈,交谈前准确地表达和传递信息,是医患间最主要的交往方式,医生询问病情,了解病变,进行治疗及健康指导一般都是通过交谈来实现的。体态表情:指身体各部分的姿态与动作等。副语言:指说话时所用的语调、语气、音质、速度、抑扬顿挫以及伴随哭或笑等情绪反应。二、填空题(前5个为去年考题)1、弗洛伊德(S.Freud)认为人格是由_本我_、自我和超我组成。2、影响记忆的因素:①识记有无明确目的和任务②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③遗忘因素④识记方法。3、气质的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4、医患关系类型: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和共同参与型5、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和实验法。6、知觉具有四种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7、人格的特点:稳定性与可变性、独特性与共同性和整体性8、思维的主要特征有:间接性和概括性。9、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情绪、性格、生活事件、个体易感性10、病人角色的基本特征:社会角色退化,自控能力下降,求助愿望强烈,合作意愿增强11、临床常见的病人情绪问题有:焦虑,恐惧,抑郁,愤怒12、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对疾病的认识,经济因素,求医动机,就医条件,求医经历,社会支持,心理因素13、病人的心理需要包括:心身康复的需要,确保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14、意志不仅调节人的外部动作,还可以调节人的_心理状态___。15、心理学家魏特曼于189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临床心理诊所。16、心理能力的继续增长和体力的逐渐衰减,是中年人的心身特点。17、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或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18、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的科学。19、LCU是生活事件心理社会应激的_单位。20、小儿个性形成的初步时期是在学前期。21、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类,即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22、聋人的交往手段主要有手势语、看话和手指语_____。23、护士应具备良好的_语言(或音语)_沟通技巧和非语言(或非言语)_沟通技巧。24、思维具有概括性和__间接性__两个重要特征。25、惊奇感、怀疑感、自信感是与学习密切联系的理智感。26、一般而言,人们常把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_粘液质和抑郁质。27、人类心理行为具有双重属性,其一是生物属性,其二是__社会__属性。28、在心身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必须对心理社会因素给以足够的n重视,不应偏离生物-心理-社会。29、疼痛是一种特殊的躯体感觉,它总是伴随着不愉快的情绪。30、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三、问答题(前5个为去年考题)气质和性格的区别:气质是生来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它反映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征。而性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其次,气质形成早,不易变化,而性格形成晚,虽然具有稳定性,但比气质变化要快。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区别:感觉是在刺激作用下个别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在刺激作用下多个分析器协同作用的结果。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越清晰越丰富,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病人角色包括哪些?①四个要素:病人可从常规的社会角色中解脱出来、病人对陷入疾病状态没有责任、负有恢复健康的责任、负有寻求医疗协助的责任。②权利:享受医疗服务的权利;享有被尊重、被了解的权利;享有对疾病诊治的知情同意权;享有保守个人秘密的权利;享有监督自己医疗权利实现的权利;享有免除病前社会责任的权利。③病人角色的义务:及时就医,争取早日康复;寻求有效的医疗帮助,遵医嘱;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支付医疗费用;与医护人员合作,配合诊治护理工作。④角色适应不良: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减退、角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异常。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区别情绪情感种属人和动物共有人特有需要生理需要社会需要稳定性情境性、暂时性稳定性、持久性强度比情志更强烈,具有较多的冲动性和较明显的外在表现深刻性、表现有时不如情绪明显心身疾病特点及治疗原则:特点:①.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②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反应有关④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⑤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⑥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治疗原则:①心理干预目标: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消除心理学病因,消除生物学症状②心、身同治原则:对于急性发病并且躯体症状严重的患者应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辅以心理治疗;部分患者虽然以躯体症状为主,但已呈慢性过程的心身疾病,则可在实施常规躯体治疗的同时,重点安排好心理治疗。医学心理学:研究范围: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研究身心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研究内容:病因学研究、心理社会因素作用机制的研究、临床心理评估方法的研究和心理干预方法及其疗效的研究。动机种类和冲突:种类:①根据其内容分为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②据其性质分为正确的动机和错误的动机③据其作用分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④根据其维持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暂的动机和长远的动机⑤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挫折的影响因素:①抱负水平②个人容忍力③外部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定势、功能固着、迁移、动机、个性。气质的类型:①多血质:注意力易转移,志趣容易变化,灵活好动,感染力强,直爽热情,行动敏捷,精力充沛②胆汁质:动作迅速,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缺乏耐心,可塑性差③粘液质:安静稳重,注意力稳定但难以转移,喜怒不形于色,缺乏创新精神④抑郁质:对事物体验深刻,善于观察细节,动作迟钝,孤僻内向。心理健康的标准:①智力正常②情绪良好③人际合谐④适应环境⑤人格完整。心理健康:婴儿心理健康: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增进母爱,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运动与智力的发展。儿童期心理健康:科学合理安排学习,组织社会劳动,培养开拓创造性思维,注意“情商”的培养。青少年期心理特点:认知活动具有一定的精确性和概括性,意义识记增强,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所发展,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同时自我意识存在矛盾。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保持情绪稳定;预防性意识困扰;消除心理代沟。青年期的心理特点:情绪情感丰富强烈但不稳定,意志发展迅速,人格逐渐成熟,认知语言能力成熟。青年期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及时解决情绪情感问题、防止性的困扰。老年期生理心理特点:①生理功能衰退②心理特征发生变化:感知觉功能下降,记忆力下降,情绪和人格的发生改变。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适应退休的生活(把退休看做一个成功生活历程的一部分、坚持学习、培养和坚持各种兴趣爱好、保持必要的人际交往积极投身社会活动)正确面对疾病和死亡。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神分析基本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童年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突,是心理障碍的根源。理生理学的理论:心身是统一的;神经系统、内分系统、免疫系统是三大生理中介。为主义理论:人的一切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观察学习。本主义理论:人的本性是善的、向上的、是要自我实现的。各种心理障碍都是自我实现受到阻碍不能实现的结果。知学派理论:人的行为是个人理性认识、评价的结果。只有矫正错误观念,才能除心理障碍。人格:心理结构:倾向性、心理特征、自我调节系统影响其形成的因素:遗传素质、社会生活环境、时间活动和自我教育。马洛斯的需要理论:①生理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医学心理学经典资料PAGE31-个性心理的结构: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自我调节系统(自我意识)与心理治疗有关的认知理论:Ellis的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C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Beck的认知行为治疗假说:①极端思维②主观臆断③选择性概括④过度引申⑤夸大和缩小⑥个性化。个性与应激的关系:个性是应激系统中的核心因素,个性影响个体对生活事件的感知,个性影响认知评价,个性影响应对方式,个性与社会支持有联系,个性与应激反应的形成和程度有关。影响记忆的因素:①识记有无明确目的和任务②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③遗忘因素④识记方法。遗忘规律:①遗忘进程先快后慢②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从性质上说,抽象的材料遗忘快于形象的材料;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快于有意义的材料;言语材料遗忘快于形象材料;熟练的技能遗忘最慢。从长度上说,记忆材料长度越长就越容易遗忘③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不能满足个体需要或对个体没有意义的材料易遗忘;能引起个体不愉快的情绪体验的材料易遗忘④遗忘与个休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从学习程度方面来说,学习重复的次数越多越不容易遗忘,从学习方式来说,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比单纯反复阅读记忆保持的效果好。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征:认知活动特征(感知觉异常、记忆和思维能力受损)情绪特征(焦虑、抑郁、愤怒)意志行为特征(意志行为的主动性降低,对他人的依赖增加)个性的改变(独立性降低而依赖性增加,被动、顺从,缺乏自尊等)。不同病期病人的心理特征:急性期病人的心理特征(焦虑、恐惧)慢性病病人的心理特征(主管感觉异常、抑郁心境、怀疑心理、病人角色强化、药物依赖和拒绝心理)康复期心理问题(错误认知、不良情绪、不健全人格)临终病人心理特征: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接收期。病人求医和遵医行为:①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年龄、对疾病水平的认识、个人因素、文化教育程度、社会经济状况。②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与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和满意程度有关、与疾病的种类、严重程度及病人的就医方式有关、与病人的主观愿望和医生治疗措施的吻合程度有关、与病人对医嘱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及治疗方式的复杂程度有关。病人的心理需要:患病期间的生存需要、患病期间的安全需要、社会联系和交往的需要、患病期间尊重的需要、患病是的自我成就的需要。医生的角色:责任:诊断和治疗的责任、预防和保健、为社会提供安全感。权利:诊断的权利;了解患者隐私的权利;对患者进行各种检查的权利;对患者进行创伤性治疗的权利;决定患者能否从事某种职业以及是否能够回归社会生活的权利;参与司法活动的权利;获得较高报酬的权利。医患关系:类型:主动-被动型(适用于某些特殊病人如意识严重障碍、危重或休克、智力严重低下、婴幼儿病人等)、指导-合作型(适用于急性病人)、共同参与型(适用于慢性疾病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病人)。影响因素:病人权利、责任冲突、信任和理解、沟通态度。心理评估:方法:观察法、会谈法、调查法、心理测验法及临床评定量表。测验的类型:根据功用分: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学测验、评定量表。根据测验方法分:问卷法、作业法、投射法。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施测条件、主试者因素、受试者因素(应试动机、测验焦虑、生理状态)信度.效度和常模。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词汇、数字—符号、填图、积木图案、图片排列、拼物。特点:便于测验各种视力因素、测验的年龄覆盖范围大、测验的智力覆盖范围广、应用范围大。狼孩卡玛拉的实例说明客观现实与心理的关系。答:狼孩卡玛拉的实例说明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中社会环境中的事物是起决定作用的。卡玛拉长期脱离社会环境,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人正常的心理。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答:人的反映不仅能认识世界,还能通过意志的作用去改造世界,在反映现实的过程中,还能根据实践的检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使反映符合客观规律,并随时纠正错误的反映。感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感觉虽然很简单,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非常重要。一方面,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另一方面,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遗忘的规律是什么?谁提出来的?答: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研究了遗忘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说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最初遗忘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揭示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非语言交往分几个系统,分别是什么?答:心理学把非语词交往分成四个系统:①视—动觉系统(面部表情、手势、身体运动);②超语词—额外语词(音质、语调、速度、咳嗽、哭笑);③时空维度(准时、迟到、朝向与距离);④视觉交往(目光接触)。简述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答:①疾病谱顺位的变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疾病构成比和死亡原因比19世纪以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已从传染性疾病转移到心血管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意外死亡等非传染病。这些疾病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②不良生活方式。据统计,在目前人类前十位死因中,与吸烟、酗酒、滥用药物、过量饮食和肥胖、运动不足等行为危险因子有关的约占半数。③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增强。20世纪以来,工业化生产和都市化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保障的矛盾日趋激化并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社会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更新的加速、就业择业困难、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给人们心理造成了很大压力,对其社会适应包括保持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④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要除了满足躯体健康之外,还要求提供改变有害健康行为和习惯的方法,得到保持心理平衡的指导,获得心理上的舒适和健全,以达到延年益寿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⑤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随着人们对心理社会因素造成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心理活动的操作和调节对维持心身健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什么是再认和回忆?二者的关系是什么?答: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叫做再认,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脑中重现叫做回忆。再认与回忆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再认比回忆要容易,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能回忆的一定能再认。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1)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意志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3)以随意活动为基础。EPQ三个人格维度量表:神经质维度:测查情绪稳定性;内-外向维度:测查内向和外向人格特征;精神质维度:测查一些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格特征。心理应激:应激系统模型的基本法则:①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②各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③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④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期关键作用⑤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意义:心理应激理论与医学,应激系统模型与临床心理咨询,应激系统模型与压力控制与管理,应激系统模型与婚恋适应指导。常见心身疾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糖尿病.冠心病。心理治疗:范围:综合医院临床各科的心理问题、精神科及相关的病人、各类行为问题、社会适应不良、其他问题。基本要素:治疗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治疗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使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技术;治疗的对像是具有一定精神、躯体或行为问题的人;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改善病人的心理机能,最终消除或缓解其可能存在的各种心身症状,恢复健全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基本过程:①初期阶段:建立治疗同盟、收集信息、评估和确认问题及制定治疗方案②中期阶段:依据治疗方案,采取适宜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③结束阶段:处理结束治疗所产生的问题并帮助患者迁移和巩固治疗的效果。基本原则:信赖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个性化原则、中立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基本技术:倾听技术、提问技术、鼓励技术、内容反应技术、情感反应技术、面质技术、解释技术、非言语性技巧。心理干预各论:精神分析疗法(自由联想、释梦、阻抗、移情)行为治疗(行为的观测和记录方法、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认知治疗、以人为中心疗法、森田疗法(住院式:绝对卧床期、轻作业期、重作业期、恢复期;门诊式)暗示和催眠疗法(建立和谐与合作关系、重复暗示、反作用定律、支配效应定律、个体化原理)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坎家—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情绪的功能:①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②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③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④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功能?答:从物种发生史来看,心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心理是物质的一种反映形式,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个体发生史来看,心理的发生、发展与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联;近代医学研究证明,人脑的一定部位受到损伤会引起相应的心理功能丧失,因此,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简述我国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观点。答:①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的观点。正常人体,是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协调下,全身的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在有序、协调地运转,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病理情况下,一个器官的病变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器官或系统,甚至会影响到全身。②心身统一的观点。一个完整的个体应包括心身两个部分,两者是互相联系的。心理活动影响生理功能,反过来,生理活动也影响心理功能,因此在考虑个体的健康和疾病时,应同时注意心身两方面的影响。③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人不仅是生物的人,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的人。因此,在研究个体的健康和疾病时,不仅要注意其所处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要注意社会环境。④认知与自我评价作用的观点。社会因素能否影响健康或导致疾病,不但取决于社会因素的性质和意义,而且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察觉与认知和评价。⑤主动适应和调节的观点。人作为一个整体要对社会自然外环境以及机体内环境随时主动适应和调节,保持与外界的动态平衡,以促进健康、抵御疾病。用阿诺德的“评估—兴奋”学说解释下列现象:在深山中遇到虎,肯定会引起恐惧;而在动物园中观虎,则感到有趣。答: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评估。当个体的评价结果是“好”、“坏”或“无关”时,则产生具体的态度体验且引发相应的情绪反应。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因此,在深山中遇到虎,肯定会引起恐惧;而在动物园中观虎,则感到有趣。如何增强挫折承受力?答:增强挫折承受力涉及到许多因素,以下几点是重要的:正确对待挫折、改善挫折情境、调节抱负水平。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答:人格形成后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简述马斯洛关于人类需要的分类。答:马斯洛将人的需要按其发展顺序及层次高低分为生理性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什么是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二者的关系如何?答:一般能力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都属于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是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特殊能力发展的同时也发展了一般能力。要成功地完成一项活动,既需要一般能力,也需要特殊能力,两者在活动中共同发挥着作用。简述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答:①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②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③研究人格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④研究如何通过人的认知等心理活动支配和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论述性格的特征。答: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简述心身疾病诊断、治疗原则。答:①心身疾病的诊断包括躯体诊断、心理诊断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躯体诊断在采集病史时应注意病人的心理社会方面的生活事件、行为方式、人际关系以及心理、人格发育情况、早年生活经历及遗传情况等;在体格检查时,应想到某些病人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或者说是“心理、自主神经症候群”或急性心理应激反应。心理诊断常用方法是晤谈、心理测验、心理生理学检查、行为观察等。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常用方法有眼心反射、皮肤划纹征、皮肤温度测定。②心身疾病的治疗: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生物医学手段在躯体水平上处理现存的病理过程,另一方面必须在心理和社会水平上加以干预或治疗。具体方法有:适应环境(尽可能帮助病人适应生活和工作环境,减少或消除应激源)、药物治疗(当病人负性情绪水平很高或已维持很长时间、认知能力很差时,可以选用某些改善情绪的药物来控制过度的心理生理反应。当病人的情绪通过药物作用变得较为平稳后,他们接受医生所给予的正确的思维和应对方式、主动纠正自己原来的认知偏差的能力也会明显提高)、心理治疗(目的在于影响病人的人格、应对方式和调整情绪)。医患交往障碍或沟通不良的原因是什么?答:导致医患交往障碍或沟通不良的因素有:①病人方面,包括缺乏信息、交往障碍、记不住医嘱、遵医行为差、遵医嘱不良和主动性受限。②医生方面包括同情心不够、信息不足、作风不够严谨,过于随意。患者的心理可从几个方面寻找,分别是什么?答:患者的心理可从三方面寻找线索:①患者的个人经历等背景质料;②患者的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③近期发生的社会生活事件。医患关系的建立有几个发展时期,各时期的目的、作用及各时期的总目标是什么?答:医患关系的建立有4个发展期:(1)前认识期,此时医生的任务是尽可能充分地收集有关病人的健康资料,了解病人的病情,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作准备。认识期,主要的目标就是医患就此熟悉并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3)运作期,是医生向患者提供诊断治疗的工作阶段,此阶段医患之间的沟通,以实质性内容沟通为主。(4)结束期,本期的任务是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出院后疾病复发,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维护、自我调节,以及出院后的巩固治疗,预计结束医患关系后病人可能面临的新问题,协助病人制订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要妥善处理医患双方所建立的情感,顺利结束关系。在医患关系建立与发展的不同时期,医患沟通的目的和作用是有别的,但总的目标都是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诊治工作顺利进行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人格的理论: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①卡特尔认为特质是构成人格的砖块,16种根源特质。2)艾森克认为人格特质包括外向—内向、情绪稳定—不稳定、精神质3个维度。心理测验的分类。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①调查法;②观察法;③会谈法;④心理测验法及临床评定量表心理测验的原则:①标准化原则;②保密原则;③客观性原则。如何理解心理社会因素是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因素?答:①心理社会因素在癌症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②癌症病人不良心理反应和应对方式对其病情的发展和生存期有严重影响。③某些负性情绪与癌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④具有某些情绪和个性行为特征的人其癌症发病率较高。⑤癌症病人的不良情绪反应和应对方式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进而影响癌症的发展和转归。⑥采用支持性和行为干预等心理治疗方法,可使癌症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延长。⑦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是促进还是抑制癌症则取决于:心理社会因素的性质、强度和作用时间,心理社会因素的可预测性和可控制性,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与生物源性病理性刺激的间隔时间,个体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心理与生理耐受性。学生王某考前总要头痛,考完试症状随之缓解,试用应激理论进行解释。答:①考试是应激源。②各种中介因素影响。③中介机制引起生理反应。简述病人不遵医行为的原因。答:①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或有抵触情绪;②对医嘱有理解上的偏差,或遗嘱太复杂,病人记不住;③对诊断及治疗措施有疑虑或恐惧;④治疗效果不明显,尤其是慢性病人容易缺乏治疗的耐心和信心;⑤医疗知识贫乏,对不遵医行为的后果认识不足;⑥由于继发性获益,企图长期占有病人角色,摆脱社会责任等。病人的一般心理需要有哪些。答:①确保安全的需要:安全是个体生存本能的需要。一般而言,人越是在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对安全的需要就越强烈,这也就是人在病情严重时特别关注自身安全的原因;②心身康复的需要:解脱心身痛苦,尽快恢复健康是病人的一大需要;③爱与归属的需要:由于病人角色的缘故,病人远离了家庭和工作岗位的亲朋好友,进入了完全陌生的医疗环境,再加上疾病痛苦的折磨,他们往往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家庭、社会、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支持,渴望他人的同情、安慰、体贴和关爱;④尊重的需要:进入病人角色以后,病人原有的社会角色随之丧失或减弱,这就使其在新的人际群体中被认识、被重视、被尊重的需要变得更加迫切,自尊的要求更强烈、更敏感。简述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答:注意:疼痛感觉的严重程度与注意力集中的方向和程度有关。如果注意力集中在疼痛的部位,疼痛会更加剧烈;如果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疼痛就会减轻;②暗示:实验证明暗示作用能明显提高人对疼痛的耐受性;③情绪状态:人的情绪状态能明显影响痛觉,负性情绪常常和疼痛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临床证实,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是疼痛的强化剂,而凡是能够减轻以上情绪反应的心理措施,都能有效地减轻疼痛;④早期经验:幼时疼痛的经验能影响人对疼痛的态度,从而对其成年以后疼痛的感知和耐受有很大的影响;⑤人格特征:人格因素能影响人对疼痛的态度,进而影响其对疼痛的耐受性。强自尊的人表现出对疼痛较高的耐受性,而具有疑病、抑郁、焦虑、敏感或癔病人格特征者对疼痛较敏感;⑥对处境的认知评价:对疼痛的理解不同,疼痛的感受就会不同。简述心理咨询的过程答:①初期阶段:收集来访者的信息,建立相互信赖的咨询关系。②中期阶段:对来访者问题的诊断分析,确立咨询目标,选定方案、解决问题。③后期阶段:做出结论性解释,帮助来访者运用所学的经验,追踪研究。简述病人角色的基本特征。答:①社会角色退化:当病人角色被确认后,其原有的社会角色就部分或全部地被病人角色所替代;②自控能力下降:当人患病后就会受到社会的关注,并被人们当作弱者加以保护,给予同情和帮助。因此出现软弱依赖、情绪多变、意志力减低和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控制能力下降等;③求助愿望强烈:为了能够减少病痛的折磨和尽快痊愈,病人都希望并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④合作意愿增强:病人根据自己对疾病的认识,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医疗康复方式,积极接受诊断、治疗和护理,主动与医护人员、亲友或其他病人密切合作,争取痊愈。病人角色适应问题的表现类型有哪些。答:①病人角色冲突;②病人角色强化;③病人角色缺如;④病人角色消退;⑤病人角色恐惧;⑥病人角色隐瞒;⑦病人角色假冒。对手术前病人,医务人员应给予哪几方面的咨询。答:适当解释手术的简略过程,手术应注意的事项、术中、术后可能采用的医疗设施、出现的不适感,如何进行配合等;②耐心听取病人及家属的意见和要求,向其充分阐明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③对有一定危险性的复杂手术,应请权威专家研究病情并确定最佳方案,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对他的重视和责任心,获得最大的安全感;④安排家属、领导、朋友和同事的探视,给予鼓励和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⑤帮助病人学习减轻紧张、焦虑和手术后不适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疗法等。简述残疾者的心理状态。答:心理危机:在突然致残的重大打击之下,会使伤残者造成心理危机,表现为惊慌失措、恐惧、焦虑、愤怒、不思饮食、睡眠障碍等;②自卑、抑郁:由于久治不愈,再加上病痛折磨、畸形、毁容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悲观失望、敏感、猜疑、易受激惹等心理反应,有的还会有自杀企图;③依赖、退化;④忧虑、期盼:残疾者常常会对疾病的康复、对日后的家庭、学习、工作等问题担忧,他们既怕失去他人的爱,又怕拖累别人,期盼早日康复回归社会。简述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答:①观察法:研究者通过有目的地直接观察和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了解事实、发现问题的方法。②调查法:是预先设计表格、确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来了解客观事实的一种方法。③晤谈法:是医学心理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是医学心理学家跟当事人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建立信任和实施治疗所必备的技能。④实验法:是在实验室内或自然环境下观察受试者,研究一定情境中某种因素(因变项)和可操纵因素(自变项)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要严格按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分组、抽样,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显著性检验。因此,这种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众所公认的最为严谨的方法,可用于对某一学说的证实和某种干预方法的效果等的研究。⑤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是在标准情境下,取出个人行为样本来进行分析和描述的一种方法。⑥个案法和抽样法:前者是以某个人或某一团体(如家庭、工作单位等)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后者是指在科学抽样的基础上,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的研究简述注意与意识的关系。答:注意和意识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类风湿关节炎慢病管理
- 新生儿糖尿病的护理课件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专题讲解 气体的制备、净化和收集 课件
- 巧用绳课件教学课件
- 2-1-3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课件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吉林省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阶段综合训练范围1.6~1.8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 低压装表接电安全
- 报任安书公开课教案
- 家居建材客服合同范本
- 幼儿园卫生清洁工劳动合同
- 生气王子课程设计
- 让男方还房贷的协议书范文范本
- 2024-2030年全球家庭储能市场运行剖析及发展现状调研研究报告
- 2024招商银行校园招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高级经济实务试卷及解答参考(2025年)
- AARRR漏斗思维模型
- 体育二年级上册 安全地进行游戏(教案)
- 2025年湖南省各地高三高考全真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You Raise Me Up二部合唱简谱
- DB34T∕ 3177-2018 公路水运工程预应力张拉有效应力检测指南
- 吉祥物的设计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