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保健学习题绪论1.现代医学模式是指A生物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神灵主义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社会生态学医学模式2.我国现行的卫生工作方针主要内容有A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推行区域卫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B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C治疗与预防并重,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D加大城市与农村卫生改革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E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3.社区预防与保健的基本理念是A医学模式的转变B整体论的健康观C人和环境的健康观D健康和疾病的连续观E以上都是4.社区预防与保健的理论基础是A.临床医学B.预防医学C.基础医学D.社会医学E.行为医学.5.学习预防与保健知识,要树立的重要理念是A.现代模式的转变B.整体论的健康观C.人和环境的平衡观D.健康和疾病的连续观E.以上都对6、社区预防与保健是以-为中心,从预防并发症预防医学的观点出发,指导护士开展以社区为范围的预防保健服务的一门课程。A、健康B、疾病C、医疗服务D、家庭病房E保健7、社区预防与保健的任务是A、以个人为中心,提供健康保健B、以家庭为中心,提供家庭保健C、在社区内,提供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D、树立健康新理念,E、开展三级预防第一章环境与健康一、单选题1、WHO宪章中,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疾病和体弱的匿迹,而是…”。A.身心健全社会幸福的总体状态B.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总体状态C.身体健康功能正常的总体状态D.身体健康社会幸福的总体状态E.从小到老都不生病2、有关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下列描述不恰当的是A、健康与疾病具有相对性B、健康与疾病具有连续性C、健康具有多维性3、目前认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因素、生理、心理、卫生服务B、环境、生物、生活方式、卫生服务C、环境、微生物、卫生服务质量、心理D、环境、生物、心理、卫生服务E、环境、生物、社会、行为生活方式4、下列_____是与健康有关的自然环境因素。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物理因素-D、心理因素8、下列_____是与健康有关的生活方式之一。A、文化教育-B、风俗习惯-C、经济发展D、卫生服务9、在影响健康的诸多因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A、环境因素-B、生活方式-C、卫生服务-D、生物遗传10、对环境污染的认识,错误的是_____。A、主要由自然原因所致-B、使环境的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C、可导致对人体健康的损害-D、可导致生态系统失平衡11、不属于物理性污染物的是_____。A、噪声-B、有毒动植物-C、电离辐射-D、振动12、环境污染物按其属性分类,下列_____除外。A、化学性污染物-B、物理性污染物-C、生活性污染物D、生物性污染物13、环境污染物通过食物链逐级提高浓度的现象称为_____。A、生物浓集-B、生物转化-C、生物蓄集D、生物反应14、光化学烟雾事件属于_____。A、急性损害-B、慢性损害-C、远期损害-D、间接损害15、环境污染物的“三致作用”属于_____。A、急性损害-B、慢性损害-C、远期损害-D、间接损害16、污染物导致的远期损害,不包括_____。A、致畸胎-B、致突变-C、致癌变-D、致残废17、下列属于非特异性损害的是_____。A、奶粉受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B、水受镉污染造成的痛痛病-C、甲基汞造成的胎儿脑发育畸形-D、大气污染有关的慢性气管炎18、以煤为能源(燃烧)产生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A、二氧化硫、重金属-B、氮氧化物、碳氢化物-C、二氧化硫、烟尘-D、氟利昂、二氧化碳19、慢性危害是指接触环境有害物质导致的健康损害。A、长期大剂量-B、长期低剂量-C、短时间低剂量-D、短时间大剂量
20、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氟利昂-D、烟尘21、对居民健康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因素是_____。A、社会制度-B、卫生保健水平-C、文化教育-D、人口数量22、下列_____社会环境因素与生物遗传因素关系最密切。。A、社会制度-B、家庭-C、人口数量-D、经济发展23、关于健康与疾病的动态连续观念,下列说法中不确切的是_____.A、健康对每个人而言都是相对的-B、在人身上健康与疾病不可能同时存在C、健康与疾病可以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D、疾病康复可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4、机体已有轻度损害,但疾病典型症状尚未出现,属于_____。A、发病前期-B、发病早期C、症状明显期-D、疾病康复期25、下列_____不属于生理学测量指标。A、生长发育指标-B、营养状况指标C、传染性疾病史D、智商26、下列_____既属于社会经济指标,又属于卫生服务指标。A、国民生产总值-B、人均卫生费用C、青少年犯罪率-D、计划免疫覆盖率二、多选题1、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应包括_____。A、躯体健康-B、环境健康-C、社会适应良好-D、道德健康-E、心理健康2、躯体健康要求躯体生理结构和功能正常。其内容包括_____。A、自我照料-B、认知功能-C、迁移活动D、体力活动-E、人际交往-
3、WHO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健康新地平线”政策框架,建议按_____方面安排和调拨卫生资源。A、培育生命-B、保护生命-C、卫生机构改革D、保障晚年生活质量-E、建立社会保障体系4、与健康有关的行为生活方式包括_____等。A、生活、饮食习惯-B、烟酒嗜好-C、交通方式-D、卫生习惯-E、性行为5、环境污染可以来源于_____。A、生活性污染-B、工业性污染-C、自然灾害D、交通性污染-E、农业性污染-
6、二氧化硫可以导致_____。A、急性危害-B、慢性危害-C、远期危害D、间接危害-E、非特异危害-
7、全球普遍关注的由环境污染所致的间接危害有_____。A、温室效应B、水俣病C、臭氧层破坏D、光化学烟雾事件E、酸雨-
8、文化因素对健康起着重要的影响,其范畴涉及_____等。A、教育、科学-B、艺术-C、风俗习惯D、道德、法律-E、宗教-
9、下列____属于群体健康评价中的社会经济指标。A、国民生产总值-B、居民平均收入C、人均住房面积-D、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E、人均热量摄入量-
10、下列____属于群体健康评价中的预防性卫生服务指标。A、人均卫生费用-B、每千人口病床数-C、孕产妇系统管理率D、每千人口卫生人员数-E、卫生知识水平普及率-
11、下列_____属于群体健康评价中的社会心理卫生状况指标。A、安全饮用水普及率-B、离婚率-C、青少年吸烟率D、青少年犯罪率-E、自杀发生率-
三、填空题1、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包括_____环境和_____环境。2、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环境因素、________、医疗卫生服务和_______。3、自然环境指与人类生存有关的各种物质环境,包括____、物理、_____等因素。4、严重的_____环境污染称为_____。5、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性污染、_____污染和_____污染。6、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造成的特异性危害包括_____、_____和远期危害。7、伦敦烟雾事件主要是使用_____作能源引起的污染,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主要是使用_____作能源引起的污染。8、镉污染引起的公害病是_____甲基汞污染引起的公害病是_____。9、引起臭氧层破坏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引起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10、化学污染物在经过_____的过程中,浓度会逐级提高的现象,称为生物_____。11、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是_____和_____。12、卫生服务可分为_____服务和_____服务两类。四、重要概念1、健康2、道德健康3、现代医学模式4、环境5、四类健康影响因素6、环境污染
7、公害8、环境污染物9、急性危害10、慢性危害11、远期危害12、健康指标第二章人群健康的调查研究方法一、单选题1.筛检的最主要的目的是:A.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病人B.寻找病因C.评价治疗效果D.社区诊断E.制定社区干预措施2.调查地区乙型肝炎感染情况,可用CA、个案调查B、爆发调查C、抽样调查D、病例对照研究E、队列研究3.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早期发现病人B、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设筛查各种高危病人C、早期诊断病人D、考核防治效果4、普查时应注意普查率,应保证超过—以上:A.50%B.60%C.70%D.80%E.95%5.确定某因素与某病联系的程度用A某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B某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C某人群中该病的死亡率D相对危险度E特异危险度6.为制定某地区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制方案,拟对该地区某时点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这类研究是A流行病学实验B队列研究C描述性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分析性研究7.现况调查不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描述疾病或特征的人群分布B用于验证病因假设C用于疾病监测D考核防治措施效果E了解人群健康水平8、拟调查某地人群高血压的现患率,可采用何种研究方法: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D、现况研究E、理论研究9、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筛选B.抽样调查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个案调查10、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即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B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简单抽样E.多级抽样11、疾病筛查属于A、一级预防范畴B、二级预防范畴C、三级预防范畴D、临床服务范畴E、以上都不是12、人群健康调查最后具体体现在A、研究目标B、调查对象C、研究因子D、调查方法E、调查指标13、人群健康调查对调查人的最基本要求是A、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和高度责任心B、应有一定的文化水平C、医学水平越高的人越适做调查工作D、调查人应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E、不能诱导性地提问题14、关于现况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A、又称横断面调查B、是在某一时点或短时期内的调查C、能得到阳性率、感染率或现患率而得不到发病率资料D、适用于急性非致死性疾病的研究E、所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高的15、根据现况调查资料可计算出A、发病率B、患病率C、死亡率D、治愈率E、病死率16、拟定调查计划时首先应明确A、调查类型B、调查对象C、调查目的D、调查方法E、调查指标1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是A、病例为可疑患者,对照组不患某病B、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组为可疑患者C、病例为确诊患者,对照也为患者D、病例和对照都未被确定患某病E、病例为确诊患某病人,而对照应是不患某病的人18、下列哪项不是普查的优点A.较早发现和治疗病人B.了解人群健康状况C.能获得全面的发病率资料D.可建立疾病的卫生指标E.可为疾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19.对慢性疾病进行现况调查,最适宜计算的指标为答案:C
A.罹患率B.发病率C.患病率D.感染率E.发病比2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疾病的联系程度,应计算答案:C
A.RRB.RR-1C.ORD.OR-1E.P1-P0
21.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偏倚不包括答案:B
A.入院率偏倚B.回忆偏倚C.检出症候偏倚D.无应答偏倚E.错误分类偏倚
22.试验研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发病率之比,为答案:E
A.有效率B.治愈率C.生存率D.保护率E.效果指数
(23~25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临床试验研究D.理论流行病学研究E.现况调查研究
24.通过第一步的研究,结果提示大批学生的腹泻可能与饮用了某厂生产的饮料有关,下一步最好采取答案:A
A.病例对照研究B.临床试验研究C.现况调查研究D.理论流行病学研究E.队列研究
25.若证实导致这次腹泻的病因,有答案:C
A.临床试验B.实验室检查C.病例调查D.队列研究E.理论流行病学研究
26.为了保证研究结果能够回答研究目的中提出的问题,使用的人、财、物、时间较少,结果可靠,应该作好的首要工作是答案:B
A.资料搜集B.科研设计C.资料整理D.资料分析E.结果的表达
27.在一种分析性研究中,计算了RR值,可说明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程度,该指标为答案:E
A.发病率B.发病密度C.归因危险度D.患病率E.相对危险度28.衡量人群中在短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采用的指标为答案:A
A.罹患率B.发病率C.患病率D.感染率E.发病比
29.选定暴露和未暴露于某种因素的两种人群,追踪其各自的发病结局,比较两者发病结局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发病有无因果关系及关联程度,该研究为答案:A
A.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现况调查研究D.临床试验研究E.现场干预试验
30.试验研究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发病率差值再除以对照组发病率,所得指标为答案:D
A.有效率B.治愈率C.生存率D.保护率E.效果指数
31.为研究老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拟进行抽样调查下列哪一项不是抽样调查中决定样本含量的因素答案:B
A.预期现患率B.调查者的数量C.个体间的变异程度D.精确度E.把握度
32.某医师欲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高血压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指标为答案:B
A.病死率B.发病率C.死亡率D.患病率E.二代发病率
33.为尽量发现病人,在制定筛选方法标准过程中,常采用
A.提高方法的灵敏度B.提高方法的特异度C.降低假阳性率D.提高假荫性率E.使假荫性率与假阳性率相等答案:A
34.选定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与未患这种疾病的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于某种可能危险因素的比例,分析暴露于该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该研究为
A.现况调查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实验性研究E.理论性研究答案:B
35.某医生观察某新药对预防流感的效果如下
观察人数未发病人数发病率(%)
未服药组18013027.78服药组23019017.39
下列说法最合适的是答案:D
A.服药组的发病率低于未发病率,可以认为该药有效B.由于两组发病率相差不大,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C.由于未设对照组,不能认为该药预防流感有效
D.本资料应做假设检验后再作结论E.因为有抽样误差存在,不能作出结论18.一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渐降,但未降至正常,此后体温再次升高,血培养阳性,属于答案:B
A.复发B.再燃C.重复感染D.混合感染E.再感染36.某地区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则认为该病答案:E
A.大流行B.散发C.有季节性D.爆发E.流行37.现况调查研究的目的不包括
A.描述疾病和健康状况B.观察某疗法的远期疗效C.描述疾病的人群分布
D.描述某种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E.进行疾病监测,早期发现病人答案:B
38.我国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很快波及到许多省市,这种发病情况称为答案:B
A.爆发B.大流行C.季节性升高D.周期性流行E.长期变异二、重要概念1、描述性调查研究2、分析性调查研究3、现况调查4、普查5、抽样调查6、筛检7、分布8、三间分布9、暴露10、干预11、高危人群12、实验性研究13、现况调查
14、病例对照调查15、队列调查16、实验性调查17、随机抽样【题一】
某年某社区年均人口数为8万,内60岁及以上人口2万。年内共死亡120人,其中60岁及以上死亡80人;在全部死亡者中,因肿瘤死亡共80人,其中肺癌死亡32人。年内发现肺癌患者共50人。该社区年内共出生100人。资料来源于某社区人口资料,肿瘤登记和死亡登记资料,请根据要求计算:
(1)总(年)死亡率(‰)(2)60岁及以上(年)死亡率(‰)
(3)肿瘤(年)死亡率(‰)(4)肺癌(年)死亡率(/十万)
(5)肺癌(年)患病率(/万)(6)肺癌(年)病死率(%)
(7)年出生率(‰)(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答案>问题1:答案:
第一级答案:
(1)1.50(‰)(2)4.0(‰)(3)1.00(‰)(4)40.00(/十万)
(5)6.25(/万)(6)64.00(%)(7)1.25(‰)(8)-0.25(‰)
第二级答案:
(1)总(年)死亡率=120÷80000×1000=1.50(‰)
(2)60岁及以上(年)死亡率=80÷20000×1000=4.0(‰)
(3)肿瘤(年)死亡率=80÷80000×1000=1.00(‰)
(4)肺癌(年)死亡率=32÷80000×100000=40.00(/十万)
(5)肺癌(年)患病率=50÷80000×10000=6.25(/万)
(6)肺癌(年)病死率=32÷50×100=64.00(%)
(7)年出生率=100÷80000×1000=1.25(‰)
(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25(‰)-1.50(‰)=-0.25(‰)【题二】
某年对某市高校所有45岁及以上的男性知识分子进行了一次现况调查。共调查971人。主要了解肥胖、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存在情况,肥胖与三类疾病的关系。其中部分结果见表一和表二。
问题1:本次研究有什么特点?本次研究的目的何在?:本次研究为针对特殊人群(≥45岁、男性、知识分子)的调查,因总体较小采用普查。
本次研究为描述性研究,表一说明四种健康问题对调查人群的重要性。表二以肥胖为特征描述三种疾病的分布,为肥胖是否可以假设为三种疾病的危险因素提供依据。问题2:能从中得到病因启示吗?<答案>案:尚无法肯定肥胖是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致病因素,只能下结论为可疑病因。
说明:虽然随着体重指数增加,人群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患病率也随着增加。但不能因此下结论——肥胖是高血压和冠心病的致病因素。
因为假如某因素(例如高脂血症)既与高血压和冠心病有因果关系,同时也可以导致肥胖,则肥胖与高血压和冠心病只是伴随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换言之,真正的致病因素可能并不是肥胖。
请理解现况调查一般只能通过三间分布分析提出而不能检验原因假设。第三章、人群健康调查研究的统计方法1.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的指标是E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第50百分位数E.标准差2.偏态分布资料宜用下列哪项指标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CA.几何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四分位数间距E.算术均数3.用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下列哪项资料的分布特征AA.对称分布B.左偏态分布C.右偏态分布D.计量资料任何分布E.以上都不对4.下列哪项指标可用于比较身高与体重的变异程度CA.方差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全距E.四分位数间距5.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个不为0的常数后DA.均数不变,标准差不一定变B.均数不变,标准差变C.均数不变,标准差也不变D.均数变,标准差不变E.均数变,标准差也变6.下列哪项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AA.对称资料B.左偏态分布资料C.右偏态分布资料D.对数正态分布资料E.偏态分布资料7.资料一端或两端无确定数值的资料,可用下列哪项指标描述其集中趋势BA.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四分位数间距E.标准差8.下列哪项指标越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CA.CVB.SC.SXD.RE.四分位数间距9.用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时,需选用什么指标A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10.某地某年肝炎病人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的10.1%,这是一种什么指标BA.时点患病率B.构成比C.发病率D.集中趋势E.离散程度11.统计推断的内容为D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总体指标B.检验统计上的“假设”C.估计参考值范围D.A、B均是E.A、B均不是12.四格表资料的自由度BA.不一定等于1B.一定等于1C.样本含量减一D.等于行数×13.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t<t0.05(υ),则可以认为CA.两样本均数不同B.两样本均数相同C.两总体均数相同D.两总体均数不同E.以上都不对14.四格表资料中,若N≥40,且有一个格子的理论数小于5而大于1,其他格子的理论数都大于5,此时AA.只能作校正x2检验B.不能作x2检验C.可作x2检验,不必校正D.以上都不对E.以上都对15.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包括AA.标题、标目、线条、数字B.标题、标目、数字、备注C.标题、线条、数字、备注D.标目、线条、数字、备注E.标题、标目、线条、备注16.欲分析某地1989-1999年的婴儿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应绘制DA.直条图B.直方图C.构成图D.普通线图E.以上都不是17.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分类资料E有序分类资料18、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823631该资料的类型是:D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19.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分组数目一般为CA5-10组B10-15组C8-15组D15-20组E无所谓20.算术均数适用于何种资料:BA等比B计量对称分布C分布不清D偏态分布E任何分布21.血清学滴度以何种指标表示其平均水平?B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全距E百分位数22.造成均数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A个体差异B群体差异C样本均数不同D总体均数不同E以上都不是23.为了直观地比较化疗后相同时间点上一组乳癌患者血清肌酐和血液尿素氮两项指标观测值的变异程度的大小,可选用的变异指标是:DA标准差B四分位数间距C相关系数D变异系数E方差24.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C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对数正态分布资料25.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是:CA、两者相等B、后者大于前者C、前者大于后者D、不一定E、随样本不同而不同26.出生率习惯上用:BA百分率B千分率C万分率D十万分率E以上均可某地出生男婴与出生女婴数之比是DA构成比B率C动态数列D相对比E性别构成28.某人用一种最新疗法治疗某患者6人,结果治愈4人,结论为治愈率约为66.7%。这种表达结果的方法属于:CA治学严谨B小题大做C、滥用百分率D灵活运用百分率E以比代率29-32题备选答案A直条图B构成图C直方图D线图E半对数线图29.描述某地历年间肝炎发病率的变动速度,宜绘制E30.某地调查的500例恶性肿瘤死者,分别由省、市、县、乡医院最后确诊,现欲说明各级医院确诊比例,宜绘制B31.描述某地某年200名健康成人血红蛋白含量的分布,宜绘制C32.比较甲乙两院某两种病的病死率,宜绘制A33、比较某地1990~1997年肝炎发病率宜绘制:CA、直条图B、构成图C、普通线图D、直方图E、统计地图3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的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问该食物中毒的平均潜伏期为____C_____(小时)A、5B、5.5C、635、标准差的大小表示AA、个体观察值之间的离散程度B、个体观察值的平均水平C、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D、样本均数的离散程度E、以上均不对36、某医院某日门诊病人数1000人,其中内科病人400人,求得40%,这40%是:B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变异系数E、标准差37、比较甲、乙、丙三地区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情况,可用:AA、直条图B、普通线图C、直方图D、圆形图E、百分条图38、算术均数适用于AA.正态分布资料B.偏态分布资料C.对数正态分布资料D.分布类型不明的资料E.以上都不是39、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离散程度的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C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方差E.均数40、表示事物发生频率的指标是A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均数E.以上都不是41、事物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相加之和BA.不等于100%B.等于100%C.大于100%D.小于100%E.以上都不是42、某院医护人员之比,宜计算C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方差E.中位数43、各观察值均加同一数后,可见以下情况CA.均数变大,标准差也变大B.均数变大,标准差变小C.均数变大,标准差不变D.均数不变,标准差变大 E.均数变小,标准差也变小44、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最常用的方法是DA.算术均数 B.百分位数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E.极差45、在一项抽样研究中,当样本含量逐渐增大时:BA.标准差逐渐减少B.标准误逐渐减少C.标准差逐渐增大D.标准误逐渐增大E.标准差和标准误都逐渐增大46、下列哪项不是普查的优点A、较早发现和治疗病人B、了解人群健康状况C、能获得全面的发病率资料D、可建立疾病的卫生指标E、可为疾病防治提供决策依据47、社区健康调查对调查员的最基本要求是A、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和高度责任心B、应有一定的文化水平C、医学水平越高的人越适于做调查工作D、调查员应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E、不能诱导性的提问题48、对病因不明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务A、寻找病因线索B、因果推断C、确定病因D、验证病因E、以上都不是49、关于现况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A、又称横断面调查B、是在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调查C、能得到阳性率、感染率或现患率而得不到发病率资料D、适用于急性非致死性疾病的研究E、所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高的50、两样本均数的比较t的检测中,t<t0.05(u)则可以认为A、两样本均数不同B、两样本均数相同C、两总体均数相同D、两总体均数不同E、以上都不对51、某研究准备通过分析1000人的血压资料以评价该地高血压患者情况,问可以考虑将血压测量值以何种变量类型进行处理A、数值变量B、分类变量C、等级资料D、以上均可E、以上均不对52、构成比的重要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之和A、一定大于1B、一定小于1C一定等于1D、一定等于0E、随资料而异53、各观察值均加(或均减)同一数后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54、标准差越大的意义,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A、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大B、观察个体之间变异越小C、样本的抽样误差可能越大D、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可能越差E、以上均不对55、下列关于统计表的要求,叙述错误的是A、标题位于表的上方中央B、不宜有竖线及斜线C、备注不必列入表内D、线条要求三线式或四线式E、无数字时可以不填56、比较甲乙丙三地区某年度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情况可用A、条图B、线图C、直方图D、圆形图E、直条构成图57、描述某地210名健康成人发汞含量的分布,宜绘制A、条图B、直方图C、线图D、百分条图E、统计地图58、卡方检测中自由度的计算公式是A、行数乘以列数B、n-1C、N-KD、(行数-1)(列数-1)E、行数乘以列数-159、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B、注意离散程度的影响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D、两者之间的可比性E、分母不宜过小60、反应某一事件发生强度指标应选用A、构成比B、相对比C、绝对比D、率E、变异系数61、下列哪种统计图纵坐标必须从0开始A、半对数数线图B、直条图C、普通线图D、百分条图E、散点图62、计算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检验的阳转率分母为A、麻疹易感儿数B、麻疹患儿数C、当地人口数D、麻疹疫苗接种人数E、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63、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现调查1000人,其中10人为高血压,990人为非高血压此资料为A、数值变量资料为B、分类变量资料C、可看做数值变量资料,也可看做分类变量资料D、不能决定它是数值变量还是分类变量资料E、以上都不是64、标准差常用于衡量A、样本与总体的差异B、两总体间差异C、两样本间差异D、个人差异大小E、以上均不是65、将观察单位按某项指标的等级顺序分组,再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称:E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配对资料D.相关资料E.等级资料66.表示一组正态分布观察值的离散程度大小最常用的指标是:EA.极差B.离均差C.离均差平方和D.方差E.标准差67.进行显著性检验时,若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时,其P值:CA.P>0.01B.P<0.01C.68.相对数中的构成指标是说明:BA.反映事物发生的严重程度B.事物内部构成比重C.两个有关指标的比D.动态变化E.以上都不是69.抽样的目的是:BA.研究样本统计量B.样本推断总体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误差E.研究样本均数70.对某地200名16岁中学生口腔检查,发现患龋齿的人数为54人,该资料属于B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等级资料D.半定量资料E.数值变量71.某年某地3~4岁儿童急性传染病构成如下:病种病例数%麻疹264033.0百日咳145018.0白喉5306.0痢疾4705.9合计8010100.0应选下列哪种统计表:DA.直条图B.直方图C.普通线图D.构成图E.半对数线图72.某地20岁男子160人,身高均数为166.06厘米,标准差为4.95厘米;体重均数为53.72公斤,标准差为4.96公斤,身高和体重的变异程度哪个较大?BA.身高B.体重C.一样大D.不可比E要进行总体分析73、变异指标如下,除了:D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中位数E.方差74.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数的是:DA、甲区的急性传染病人数为乙区的1.25倍B、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发病率为382/10万C、甲区占某市急性传染病的比重为18%D、某区某男身高168厘米E、甲区某年急性传染病的死亡率为52.2/10万75.关于统计表的列表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A.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右侧,纵标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左侧B、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不宜有斜线和竖线C、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D、标题在表的上端,简要说明表的内容E、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76.标准差越小,说明BA、观察值分布越分散B其均数代表性越好C、其均数代表性越差D其离散趋势越大E不能说明什么77、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现调查1000人,其中10人为高血压,990人为非高血压,此资料为:BA数值变量资料B分类变量资料C可看作数值变量资料也可看作分类变量资料D不能决定它是数值变量还是分类变量资料E以上都不是78、标准差常用于衡量:DA样本与总体的差异B两总体间差异C两样本间差异D个体差异大小E、以上匀不是79、要了解某地区鲜血人员的血型分布情况,应选用______指标描述CA率B相对比C构成比D中位数E以上都对80、在统计图中,图号与标题的位置:BA.应在上方B.应在下方C.可在任意位置D.应在左侧E以上都对81、比较甲、乙、丙、丁四个单位的发病率可选用:DA线图B直方图C圆图D直条图E以上都对82、要比较两个单位不同资料的变异大小,可选用_____变异指标CA四分位数间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以上都不是E.以上都是83、某医院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见表。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的疗效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823631该资料的类型为CA.数值变量资料B.分类变量资料C.等级资料D.名义资料E以上都不是84、用两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为701批与702批)分别培养鼠疫杆菌,重复试验单元数为5个,将48小时内各试验单元上生长的活菌数记录如下:A701批:488490123171702批:9011612422584那么该资料的类型为:A.数值变量资料B.分类变量资料C.等级资料D.以上匀不是E以上都是85、根据研究分析的需要:DA分类变量资料可转化为数值变量资料B数值变量资料可转化为分类变量资料C等级资料可转化为分类变量资料D三者都对E三者都不对86、某医生治疗黑热病贫血病人17例,测量了每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的含量,欲了解治疗前后有无差别应选用(C)A两样本的t检验Bχ2检验C配对t检验D以上全不对以上全对16、用样本推断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BA±2.58B±t(0.05,)C±1.96sD±t(0.05,)sE.以上全不对第四章卫生保健战略和初级卫生保健1、我国现行的卫生工作方针主要内容有BA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推行区域卫生规划,优化资源配置B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C治疗与预防并重,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D加大城市与农村卫生改革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E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2.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是A.社会公正、社会公平、社区参与和部门间协作B.社会公平、社区参与、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部门间协作C.社会公正、社区参与、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部门间协作D.社会公平、社区参与、可持续发展、部门间协作E.社会公平、社区参与、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促进健康3.有关初级卫生保健,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需要全社会参与B.是一种初步的卫生保健,不需要学术上可靠的技术C.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社区应当能够负担得起其费用D.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是社会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E.是一种尽可能接近人民居住和工作场所的卫生保健4、以下对《渥太华宣言》内容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个人、家庭及社会一起采取措施增进健康B.制定健康相关政策、营造支援健康的环境C.强化社区活动D.强调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重要性
5.《阿拉木图宣言》的主要内容是
A.健康促进B.健康新概念C.“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6.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加以补充的是
A.精神健康B.心理健康C.道德健康D.社会适应
7、保持和增进全民健康最恰当的方法是
A.使人人重视自我保健B.重视预防C.依靠社区护士D.依靠医院服务
8.初级卫生保健面向()
①重点目标人群②非重点目标人群③宏观目标人群④微观目标人群9、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不包括(D)A.预防为主B.综合措旋C、健全的转诊体制D.尊重每个个人意愿10.世界卫生大会何时提出了"2000年人人健康”的目标()A、1976年B、1977年C、1978年D、1979年11.初级卫生保健的意义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A、充分享有健康权B、促进社会经济发展C、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D、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第五章自我保健1.根据我国人民膳食习惯,碳水化物占总能量适宜比例为A.10%~15%B.20%~30%C.60%~70%D.65%~75%E.75%~85%2.下列关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多样,动物性食品为主B.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C.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D.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E.吃清淡少盐膳食3、正常成年人脂肪提供热量占每日摄入总热量的适宜百分比A.15%∽20%B.20%∽25%C.25%∽30%D.30%∽35%E.没有特别要求4、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平衡膳食宝塔是为向居民提出A、具体的膳食食谱B、食物的分类概念C、每日的必需的食物摄入量D、较理想的膳食模式E、统计图5、早中晚三餐合理的比例为:A30%、40%、30%B25%、45%、30%C25%、40%、35%D30%、45%、25%E20%、40%、40%6.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最底层是A谷类B蔬菜类C奶类D鱼类E油脂类7、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是:A.食物多样,数量充足B.能量来源比例合理C.蛋白质来源组成合理D.其它营养素来源与摄入合理E.以上均对8、心理健康一般标准不包含智力正常B、人际关系和谐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组织行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2025届高考压轴卷英语试题含解析
- 周口市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古代文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慈溪市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第二次联考自选模块试题含解析
-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5年初三省重点高中三校联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理工学院《英语视听说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中医药大学《多声部音乐分析与习作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DL∕ T 1040-2007电网运行准则
- CJT 206-2005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 2024年咸阳市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考重点基础提升难、易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硅砂市场前景调研数据分析报告
- 【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中的通信网络-《ip地址和域名》课件 人教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 县级消防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消防工作任务清单
- MT-T 1199-2023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条件
- 2024仁爱版初中英语单词表(七-九年级)中考复习必背
- Scratch电子学会等级考试四级模拟题
- 含油污水处理操作规程
- (2024年)公路工程工地试验检测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