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 号_第1页
三年级语文 号_第2页
三年级语文 号_第3页
三年级语文 号_第4页
三年级语文 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郁达夫散文一整体把握,明确主要内容和情感态度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2.它有什么特点?3.作者对它是怎样的情感态度?二理清思路,梳理结构脉络1.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怎样的关系?第二段和第十三段是怎样的关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是怎样的关系?2.第三至十一段的行文布局有什么特点?3.第十二段有什么特点?在文章中具有怎样的作用?三关注选材,分析情蕴内涵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陶然亭:清代名亭。得名于白居易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钓鱼台:曾是金代权贵显宦的花园。乾隆时一度繁华。环境清幽。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林海苍茫,四时俱胜,数百年来,无数文人学士为之倾倒,游玩赏乐其间。或为之留下题咏,为胜境增辉。玉泉山:西山东麓的支脉,泉多,且“水清而碧,澄洁似玉”,故有“玉泉”之称。山也因此得名。潭柘寺:始建于西晋,几度兴废。相传“寺址本在青龙坛上,有古柘千章,寺因此得名。”三关注选材,分析情蕴内涵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①作者在选取景物时,为何要选破屋子和破壁腰?②秋槐落蕊具有怎样的特点?从中能否看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③谈谈你对秋雨、都市闲人这个场景的感受。欣赏山水及自然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郁达夫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谈谈你对“清、静、悲凉”的理解。散文鉴赏方法——散文的文体特点——形散而神不散①“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表现方法灵活多变。②“神”,主要是指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感意绪。它是文章的灵魂。

文章的神韵内涵散落在看似松散的“形”中。若加以分析、梳理、品味、总结,神韵自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