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九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讲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九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讲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九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讲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_第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九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讲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_第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九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讲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第二讲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1-2-一、区域差异1.概念: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2.研究方法:比较区域发展的

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3.研究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

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自然

产业结构

-2-一、区域差异自然产业结构晋陕边界为黄河,黄河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散热慢,气温较高,所以24℃等温线向北凸出,其影响因素为地形。第2题,根据题干“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可知,该类地下住宅主要是避热,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题,结合图3可以判断,夏季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南坡,冬季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北坡。(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肥力、酸碱度的差异。①室温不变②冬暖夏凉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第(4)题,陕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谷地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广大山区适合发展林业,所以陕南的农业发展方向为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第5题,宁夏南部山区人口迁出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会导致大量耕地被撂荒;人口迁出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减少水土流失;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迁,会加剧当地老龄化程度;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人口高迁移率对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很小。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地形宁夏南部山区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晋陕边界为黄河,黄河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散热慢,气温较高,所以24℃等温线向北凸出,其影响因素为地形。关中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适合发展旱作种植业。-3-二、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其中,

是基本因素,而

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地形和气候

土壤和植被

晋陕边界为黄河,黄河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散热慢,气温较高,-4-2.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400横断山脉

平原、低山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

季风

-4-2.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400横断山脉平原、-5-多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

高山冰雪融水

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

-5-多外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森林植被下发育以森林和森林-6-3.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耕作业

畜牧业

河谷

-6-3.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耕作业畜牧业河谷-7-三、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分界线:大致以

一线为界。

2.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秦岭—淮河

丘陵

温带季风

亚热带

-7-三、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秦岭—淮河丘陵温带季风亚-8-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水田

小麦

柑橘

内河

面食

轻工业

-8-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水田-9-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C.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增加D.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河流以内流河为主;②位于内蒙古高原,植被多为草原;③位于东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④位于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亚热带,所以C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位于西北地区,②位于内蒙古高原,③位于东北地区,④位于南方地区。①到②都在地势第二级阶梯,③到④人口密度变化不大,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所以B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1.C

2.B-9-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第1~2题。答案解析解析-10-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改革开放后虽然加快了发展速度,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依然不到全国平均的1/5,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之一,农村人口迁移比例很高。下图示意宁夏南部山区1980—2015年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据此完成第3~5题。-10-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11-3.宁夏南部山区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

)A.远离东部地区,受辐射带动弱B.自然灾害频繁,洪涝灾害突出C.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D.土层浅薄贫瘠,作物无法生存4.1980—2015年,宁夏南部山区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及其原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政府统一规划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价值较高C.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缩小——粮食单产提高D.薯类种植面积增加——马铃薯主粮化政策5.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人口高迁移率对当地的影响是(

)A.降低老龄化水平 B.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乏力C.大量耕地被撂荒

D.加剧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CAC-11-3.宁夏南部山区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CA-12-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和图示信息可推知,宁夏南部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大量超载人口的存在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成为其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宁夏南部山区自然灾害频繁,旱灾尤为突出;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作物无法生存不符合实际;虽远离东部地区,受辐射带动弱,但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才是其脱贫的主要障碍。故选C项。第4题,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宁夏南部山区粮食单产提高,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经济作物;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薯类种植面积增加,主要是受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政策的影响;综上所述可知,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政府统一规划。故选A项。-12-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13-第5题,宁夏南部山区人口迁出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会导致大量耕地被撂荒;人口迁出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减少水土流失;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迁,会加剧当地老龄化程度;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人口高迁移率对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很小。故选C项。-13-第5题,宁夏南部山区人口迁出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14-考点

区域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形成原因(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

-14-考点区域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地貌差异的形-15-(3)水文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肥力、酸碱度的差异。-15-(3)水文差异的形成。-16-(5)植被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16-(5)植被差异的形成。-17-2.区域人类活动差异的形成原因

-17-2.区域人类活动差异的形成原因-18-3.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8-3.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9-(2)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9-(2)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20-例题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B.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C.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D.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2)“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A.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B.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D.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三省都位于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食辣的主要作用是祛湿。第(2)题,根据山西的水文特征,联系醋中所含醋酸的化学性质可知,山西人爱吃醋主要原因是饮用水中钙含量大。答案解析关闭(1)C

(2)D-20-例题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21-(2018·全国Ⅲ卷)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第1~3题。-21-(2018·全国Ⅲ卷)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22--22-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4)题,陕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谷地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广大山区适合发展林业,所以陕南的农业发展方向为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1)“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形成原因区域人类活动差异的形成原因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第(2)题,关中地区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为秦岭,关中平原地势较低;且夏季盛行东南风,关中地区处于夏季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分界线:大致以一线为界。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晋陕边界为黄河,黄河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散热慢,气温较高,所以24℃等温线向北凸出,其影响因素为地形。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第2题,根据题干“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可知,该类地下住宅主要是避热,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形成原因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洪涝灾害突出-23-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①室温不变②冬暖夏凉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根据题干“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结合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可知,该地区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即②地。第2题,根据题干“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可知,该类地下住宅主要是避热,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第3题,该类住宅主要是深居地下,受地面气温影响小,冬季保温,夏季降温,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答案解析关闭1.B

2.D

3.B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23-1.该类地-24-4.(2018·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图1为陕西省1月和7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平均降水量图。-24-4.(2018·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5-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25-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26-材料三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

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3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26-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27-(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2)7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

答案:(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地形(3)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关中:种植业为主(旱作为主)。陕北:农林牧结合-27-(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加剧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第1题,根据题干“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结合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可知,该地区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即②地。二、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解析:本题以陕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载体,考查地理图表判读、气温的影响因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第(2)题,关中地区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为秦岭,关中平原地势较低;且夏季盛行东南风,关中地区处于夏季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自然灾害频繁,洪涝灾害突出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肥力、酸碱度的差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晋陕边界为黄河,黄河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散热慢,气温较高,所以24℃等温线向北凸出,其影响因素为地形。关中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适合发展旱作种植业。答案:(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2)题,关中地区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为秦岭,关中平原地势较低;且夏季盛行东南风,关中地区处于夏季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薯类种植面积增加——马铃薯主粮化政策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第1~2题。-28-解析:本题以陕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载体,考查地理图表判读、气温的影响因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第(1)题,结合图3可以判断,夏季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南坡,冬季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北坡。第(2)题,关中地区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为秦岭,关中平原地势较低;且夏季盛行东南风,关中地区处于夏季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晋陕边界为黄河,黄河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散热慢,气温较高,所以24

℃等温线向北凸出,其影响因素为地形。第(3)题,结合材料二可知,陕南为汉中谷地和大巴山、秦岭,以山地和谷地为主,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明显。关中主要为渭河平原,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为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由于降水减少,植被为温带草原(或森林草原)。加剧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28-解析:本题以陕西的自然地理环境-29-第(4)题,陕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谷地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广大山区适合发展林业,所以陕南的农业发展方向为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关中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适合发展旱作种植业。陕北高原降水偏少,植被以森林草原为主,农业发展方向为农林牧业结合。-29-第(4)题,陕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谷地适合发-30-【答题建模】地理要素特征和差异比较答题模板1.区域自然要素特征和差异分析比较答题模板-30-【答题建模】-31-2.区域人文要素特征和差异分析比较答题模板

-31-2.区域人文要素特征和差异分析比较答题模板第二讲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第二讲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32-33-一、区域差异1.概念: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2.研究方法:比较区域发展的

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3.研究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

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自然

产业结构

-2-一、区域差异自然产业结构晋陕边界为黄河,黄河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散热慢,气温较高,所以24℃等温线向北凸出,其影响因素为地形。第2题,根据题干“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可知,该类地下住宅主要是避热,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题,结合图3可以判断,夏季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南坡,冬季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北坡。(4)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肥力、酸碱度的差异。①室温不变②冬暖夏凉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第(4)题,陕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谷地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广大山区适合发展林业,所以陕南的农业发展方向为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第5题,宁夏南部山区人口迁出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会导致大量耕地被撂荒;人口迁出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减少水土流失;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迁,会加剧当地老龄化程度;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人口高迁移率对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很小。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地形宁夏南部山区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晋陕边界为黄河,黄河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散热慢,气温较高,所以24℃等温线向北凸出,其影响因素为地形。关中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适合发展旱作种植业。-34-二、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1.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其中,

是基本因素,而

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地形和气候

土壤和植被

晋陕边界为黄河,黄河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散热慢,气温较高,-35-2.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400横断山脉

平原、低山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

季风

-4-2.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400横断山脉平原、-36-多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

高山冰雪融水

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

-5-多外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森林植被下发育以森林和森林-37-3.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耕作业

畜牧业

河谷

-6-3.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耕作业畜牧业河谷-38-三、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分界线:大致以

一线为界。

2.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秦岭—淮河

丘陵

温带季风

亚热带

-7-三、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秦岭—淮河丘陵温带季风亚-39-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水田

小麦

柑橘

内河

面食

轻工业

-8-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水田-40-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第1~2题。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C.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增加D.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河流以内流河为主;②位于内蒙古高原,植被多为草原;③位于东北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④位于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亚热带,所以C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位于西北地区,②位于内蒙古高原,③位于东北地区,④位于南方地区。①到②都在地势第二级阶梯,③到④人口密度变化不大,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所以B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1.C

2.B-9-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第1~2题。答案解析解析-41-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改革开放后虽然加快了发展速度,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依然不到全国平均的1/5,是国家级贫困地区之一,农村人口迁移比例很高。下图示意宁夏南部山区1980—2015年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据此完成第3~5题。-10-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42-3.宁夏南部山区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

)A.远离东部地区,受辐射带动弱B.自然灾害频繁,洪涝灾害突出C.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D.土层浅薄贫瘠,作物无法生存4.1980—2015年,宁夏南部山区农作物种植类型空间分布变化特点及其原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政府统一规划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经济价值较高C.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缩小——粮食单产提高D.薯类种植面积增加——马铃薯主粮化政策5.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人口高迁移率对当地的影响是(

)A.降低老龄化水平 B.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乏力C.大量耕地被撂荒

D.加剧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CAC-11-3.宁夏南部山区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是()CA-43-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和图示信息可推知,宁夏南部山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大量超载人口的存在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成为其脱贫道路上最大的阻碍;宁夏南部山区自然灾害频繁,旱灾尤为突出;结合图示信息可知,作物无法生存不符合实际;虽远离东部地区,受辐射带动弱,但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恶化才是其脱贫的主要障碍。故选C项。第4题,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宁夏南部山区粮食单产提高,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经济作物;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薯类种植面积增加,主要是受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政策的影响;综上所述可知,种植结构趋于多样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政府统一规划。故选A项。-12-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44-第5题,宁夏南部山区人口迁出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会导致大量耕地被撂荒;人口迁出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减轻环境压力,减少水土流失;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迁,会加剧当地老龄化程度;宁夏南部山区农村人口高迁移率对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很小。故选C项。-13-第5题,宁夏南部山区人口迁出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45-考点

区域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形成原因(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

-14-考点区域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地貌差异的形-46-(3)水文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肥力、酸碱度的差异。-15-(3)水文差异的形成。-47-(5)植被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16-(5)植被差异的形成。-48-2.区域人类活动差异的形成原因

-17-2.区域人类活动差异的形成原因-49-3.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18-3.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50-(2)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9-(2)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51-例题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A.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B.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C.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D.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2)“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A.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B.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D.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三省都位于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食辣的主要作用是祛湿。第(2)题,根据山西的水文特征,联系醋中所含醋酸的化学性质可知,山西人爱吃醋主要原因是饮用水中钙含量大。答案解析关闭(1)C

(2)D-20-例题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52-(2018·全国Ⅲ卷)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第1~3题。-21-(2018·全国Ⅲ卷)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53--22-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4)题,陕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谷地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广大山区适合发展林业,所以陕南的农业发展方向为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1)“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形成原因区域人类活动差异的形成原因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第(2)题,关中地区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为秦岭,关中平原地势较低;且夏季盛行东南风,关中地区处于夏季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所以气温较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分界线:大致以一线为界。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晋陕边界为黄河,黄河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散热慢,气温较高,所以24℃等温线向北凸出,其影响因素为地形。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第2题,根据题干“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可知,该类地下住宅主要是避热,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形成原因宁夏南部山区地处我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向干旱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干旱少雨、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洪涝灾害突出-54-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①室温不变②冬暖夏凉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根据题干“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结合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可知,该地区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即②地。第2题,根据题干“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可知,该类地下住宅主要是避热,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第3题,该类住宅主要是深居地下,受地面气温影响小,冬季保温,夏季降温,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答案解析关闭1.B

2.D

3.B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23-1.该类地-55-4.(2018·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图1为陕西省1月和7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平均降水量图。-24-4.(2018·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56-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25-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57-材料三

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

767米,其南北坡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图3为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逐月变化图。-26-材料三太白山是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南北-58-(1)比较冬、夏季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差异。(2)7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从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自然景观特征。(4)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

答案:(1)夏季,北坡大于南坡;冬季,南坡大于北坡。(2)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地形(3)陕南:山地、谷地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垂直分异)。关中:平原(盆地)为主,温带落叶阔叶林。陕北:黄土高原为主,温带草原(森林草原)。(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