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_第1页
生态环境保护_第2页
生态环境保护_第3页
生态环境保护_第4页
生态环境保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9【教总35】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学习目标1.了解森林锐减的原因、特点和危害。2.运用世界森林分布示意图,能说明世界森林种类和分布地区。3.理解森林生态功能,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学习重点:1.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森林的生态功能2.森林的生态功能3.保护森林应采取的保护措施;课前导学案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1.森林的作用(1)森林是陆地上①__________、最复杂、最能②__________的生态系统。(2)森林是最丰富的③__________,尤其是④________和亚热带森林。(3)森林具有强大的⑤______________,能为人类提供各种⑥________服务。2.森林的破坏(1)不同时代对森林的破坏作用时期原因变化趋势地质时期地理环境因素的变化森林面积有所变化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游耕制度有所破坏,但可自然更新农业社会滥垦滥伐逐渐减少工业社会商业性采伐锐减(2)世界:全球现存天然林中未受人类干扰的森林不足⑦____,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⑧________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3)中国:人均占有量⑨_______公顷和覆盖率为16.55%,均远⑩______于世界平均水平。3.森林破坏后的生态灾难:⑪____________失调,环境恶化,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⑫__________沙化,全球气温升高,⑬________灭绝。二、保护森林1.世界: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2.中国(1)政府:1984年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⑮______________》),2002年公布森林法的⑯____________。许多林业管理部门和国有林场从⑰____________________转为⑱______________。(2)民间:积极⑲____________,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课堂导学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1.原始林:2000年:2.不同时代对森林的破坏作用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时代人类活动对森林的影响3.森林分布:(1)按森林疏密密林2/3疏林——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1/3(2)受人为影响程度天然林不足40%“半天然”林人工林4.我国森林资源:中国世界总量(亿公顷)人均占有量(公顷)森林覆盖率(%)——我国森林人均占有量和覆盖率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思考世界森林数量在减少,这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吗?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5.森林的价值A.生态价值:B.经济价值:二、保护森林:1.世界:2.中国:课堂讨论:你认为我国政府和民间团体对保护森林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能收到预期效果吗?课堂导学案单项选择题目前世界森林现状令人担忧。据此回答1~2题。1.目前世界上正遭到毁灭性破坏的森林是()A.热带原始林B.亚寒带针叶林C.温带落叶林D.亚热带常绿林2.世界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面积锐减的原因是()A.刀耕火种、游耕制度B.人口增多,无计划垦殖C.大量使用薪柴D.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3.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十五”计划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16.5%提高到18.2%。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①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在我国的绿化工程中,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的是()A.沿海防护林体系B.黄土高原防护林 C.“三北”防护林体系D.平原绿化工程课后导学案一、选择题下图为某网络游戏中的一个画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画面中的情景如果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当地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降水增加B.草场退化C.水土流失D.沙尘暴2.该生态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有()①林副产品短缺②珍稀动物减少③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④造成土地沙漠化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北京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定100多种树木作为京城绿化的“主力军”。据此回答3~4题。3.下列不属于这些城市植被主要生态功能的是()A.净化大气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减弱噪声4.这些树木中,不可能有()A.落叶阔叶树B.针叶树 C.常绿阔叶树 D.灌木读我国36°N附近某地在1955年和2011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回答5~7题。5.图中的森林类型和耕地类型分别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D.亚寒带针叶林、水田6.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①水土流失加剧②河流含沙量大③酸雨④海平面上升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④D.①②7.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A.停止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建住宅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二、综合题8.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等省的山区。(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D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E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__________________,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4)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起何作用?【教总36】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主备人:俞发升审核人:杨子宜第二节草原退化及其防治【学习目标】1.了解草地退化的原因、表现、后果及地区差异。2.简述我国在草场治理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课前导学案一、草地退化1.原因:由于①________压力,人们对②____________需求增加,致使许多牧场③________过牧,草场退化。2.表现:草群变得④________低矮,产草量减少,⑤__________变劣。3.后果:⑥________沙化、盐渍化,物种⑦________,气候恶化。4.地区差异(1)欧洲情况⑧________。(2)北美:目前状况逐渐⑨________。(3)澳大利亚:近年来情况已⑩______________。(4)非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大部分牧场面临着草场退化和⑪________的问题。二、保护草地1.半干旱地区牧场退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其本质是⑫____________问题。只有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改善⑬________结构、加速经济⑭________才能有效解决。2.我国在牧场保护方面的采取的措施(1)实行禁牧、⑮________制度;(2)改变游牧为⑯________;(3)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建立⑰____________基地;(4)建设“⑱________”等。课堂导学 一、草原退化 1、草地分类(1)草原:一般指的是天然的草地植被,是指在不受地下水或地表水影响下而形成的地带性草地植被。——内蒙古草原、青海、甘肃的荒漠草原

(2)草场:草原以及各种类型的草地,一旦被用来放牧或割草等,即称之为草场,也就是说,草场可以认为是已被人们进行开发利用的草地。

(3)草坪:指的是有特殊功能的草地,是人工建造并管理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草地。

(4)草地是一种泛指,是指生长有草本植物或具有一定灌木植被的土地,因而草原、草场、草坪都被包括在其中。 2、草原特点:草原地区一般雨量较小,自然环境比较脆弱,易受外力破坏3、载畜量:概念:一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承载)牲畜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4、牧场退化: 如果达不到载畜量即没有充分利用好牧场,如果超过载畜量则导致牧场的退化以至于破坏。 (1)原因 ①超载过牧 ②滥垦滥挖、滥采③人口增长 ④全球变暖(2)表现: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即优良适口牧草减少,杂草、毒草增多。牧场退化严重的地区,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3)危害①草地面积减少,退化速度加剧②草地生产能力下降显著③自然灾害频繁④生物多样性惨遭破坏 5、世界各地区牧场情况:世界各地牧场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不平衡 A.欧洲:牧场载畜量比其他地区高几倍——原因:(1)自然原因:欧洲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地形平坦,有广阔的平原。(2)人为因素:工业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市场的需求量大,需要大量的乳肉禽蛋的动物性食品。(3)有发达的科技和工业作保障,因此有世界最发达的畜牧业,有很高的载畜量。 B.北美:经历过开发、滥用和逐步改善三个阶段,目前状况逐渐好转。 C.澳大利亚:也曾过度放牧,近年来情况已有所改善。特有的问题是:从欧洲引进的兔子过分繁殖,侵夺了许多牧场。 D.非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大部分牧场:都面临着草场退化和沙化的问题。原因:主要是牧场超载。 6、中国牧场: 复习中国四大牧区: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1)现状:退化和沙化情况严重(2)产生原因: A.过渡开垦 B.过渡放牧 C.滥伐树木和滥挖药材D.鼠害和虫害(主要是蝗虫)严重 E.气候异常等 二、保护草地 1.草地退化 (1)本质:社会经济问题提问:半干旱地区牧场退化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预防草地退化和荒漠化蔓延?点拨:禁牧、草地围栏、退耕还草、草地灭鼠、种树种草、设固沙草方格等 (2)解决的关键: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 2、我国在牧场保护方面的采取的措施: (1)实行禁牧、轮牧制度 (2)改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合饲、半舍饲方式 (3)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 (4)建立饲草料基地 (5)建设“草库伦”等训练反馈—达标检测1.下列有关不同地区草地退化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世界上草地最好的地区是亚洲B.亚洲、非洲、南美洲牧场经过了开发、滥用和逐步改善三个阶段,目前状况良好C.澳大利亚的牧场近年来情况好转D.中国草场退化和沙化情况较轻2.据研究,5000年前撒哈拉地区主要为草原环境,现在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近50多年来撒哈拉沙漠扩大了1.0×106平方千米,目前沙漠面积仍以每年6千米的速度向南部草原扩展,其直接原因是①人口问题②对植被的破坏③政治动荡④旱灾频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半干旱地区牧场退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它本质上是一个______问题()A.水资源短缺 B.社会经济C.生态环境 D.人口读下表中的数据,回答4~6题。地区美国新西兰中国澳大利亚蒙古每公顷草场养羊头数2.111.610.971.210.584.造成上述国家草场载畜量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气候条件B.地形条件C.市场条件D.管理水平5.我国草场载畜量较低,在草场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①我国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②天然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逐渐下降③天然草场利用不充分④天然草场环境污染严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我国在利用草场资源过程中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①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②减少人工草场,提高天然草场的比重③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④实行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区草场的利用情况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场载畜量________。(2)图中B地区的草场种类是____________,该草场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草场的利用情况________,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C地区的草场种类是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课后导学案一、选择题1.草场退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B.不合理的灌溉C.超载放牧D.暴雨集中下图为“美国1933年4月发生的‘黑风暴’分布图”,读图,完成2~3题。2.此种灾害是一种()A.土壤侵蚀 B.土壤盐碱化C.水土流失 D.土壤污染3.引发该灾害的根本原因是()A.砍伐森林 B.过度耕种C.温室效应 D.灌溉不合理读下表,回答4~5题。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时间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次)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4.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围湖造田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C.植树种草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5.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①抽取地下水②生态移民③建设防护林体系④开采矿产资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以下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7.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二、综合题8.读世界两块大陆上热带草原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和甲形成原因相同的热带草原区是(双选)()A.乙B.丙C.丁D.戊(2)简要说明甲、丙两块热带草原区上,“逐水草而居”的动物迁徙的时间和方向特征。(3)比较两图热带草原畜牧业发展状况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社会原因。9.读图和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黑河流域示意图。材料2:地处黑河中游的张掖地区近50年间,人口由55万增至126万,耕地由10万公顷增加到26万公顷,中游沿岸建成平原水库27座,截流了几乎全部的上游来水。材料3:额济纳旗草原生态极度脆弱,草本植物由20世纪80年代的130余种减少到30种;草场植被覆盖度30年间降低了50%至80%;亩均生物量不足20公斤;草场载畜量下降了46%。材料4:灌溉“草库伦”的主要做法是:牧民在自己承包的草场内,选择水土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根据自己的生产需要和经营管理能力,围建1~2公顷的围栏,在其中兴修水利,进行灌溉、精耕细作,以种植优质高产的饲料、草料为主,进行种菜、种草等多种经营。(1)图示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黑河下游的额济纳旗草原的气候类型属于()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3)额济纳旗草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建设“草库伦”的意义有哪些?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措施可以改善额济纳旗草场的生态环境问题?【教总37】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主备人:俞发升审核人:杨子宜第三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学习目标】1.了解湿地的定义及其价值,掌握中国现有湿地现状。2.针对我国湿地减少的原因提出保护湿地的措施。课前导学案一、湿地及其减少(一)湿地1.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①____________、永久或暂时、静止或②________、淡水或③________,由沼泽、④________、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2.湿地的价值(1)生态价值—“地球之肾”——维护生态平衡。具有⑤____________、调蓄水量、净化水体、⑥____________、美化环境、保护生物⑦__________等功能。(2)经济价值:提供丰富的⑧________产品、提供⑨______资源、提供矿物资源、能源和水运。(3)社会效益:观光与⑩________、教育与⑪________价值。3.中国湿地现状(1)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位居亚洲第⑫____位,世界第四位。(2)特点:⑬________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⑭______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3)分布:东北⑮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成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⑯________的湿地。(二)日益减少的湿地1.湿地减少的原因(1)自然原因:⑰____________充满湖沼,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2)人为原因:⑱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泥沙大量沉积;⑲________________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⑳____________,导致水体富营养化;eq\o(○,\s\up1(21))____________、河流的改向,导致水量减少。2.我国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过度引水eq\o(○,\s\up1(22))________和盲目围湖造田。二、保护湿地1.目前存在问题:eq\o(○,\s\up1(23))________湿地,建造楼宇;eq\o(○,\s\up1(24))________取直,铺砌水泥护坡,人工明渠,城市河流形成eq\o(○,\s\up1(25))______________。2.保护湿地的措施:(1)1971年,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6国在伊朗拉姆萨签署了《eq\o(○,\s\up1(26))____________》。(2)目前着重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eq\o(○,\s\up1(27))_________和重建。(3)湿地保护措施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退耕还湖;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注意湿地保护;确定世界湿地日,国际合作,保护湿地。课堂导学导入:

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地球之肾上什么呢? 湿地和森林、草地一样都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号称“地球之肾”,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其服务价值居于首位。一、湿地1、定义: 顾名思义:潮湿的土地(1)狭义:生态交错带,是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区域。只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沼泽和湖泊、海洋的滨岸部分,而不包括湖泊的开阔水体和海岸外面的浅海部分。(2)广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由沼泽、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世界《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2、湿地的价值: (1)生态价值——“地球之肾”维护生态平衡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2)经济价值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资源、提供矿物资源、能源和水运。 (3)社会效益: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3、中国湿地现状(1)面积:中国现有湿地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2)特点: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3)分布:东北三江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之一;青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三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对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过渡:而统计数据表明,现在,世界范围内的湿地面积都在不断减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1)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2)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3)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4)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二、日益减少的湿地1、湿地减少的原因:(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即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2)人类活动:——极大地加速湖沼消亡过程A.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加剧,例如土壤侵蚀、围湖造田;B.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例如环境污染;C.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例如大量引水灌溉和河流截流改向。2、湖泊面积减少:其原因主要是过度引水灌溉和盲目围湖造田。 中国主要的五大淡水湖包括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这一地带的湖泊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产生的影响:将使湖泊水体调节气候(调温,增湿)、调蓄水量(减少洪水)、美化环境(旅游圣地)、动植物的栖息地等功能丧失。湖泊面积缩减、水面缩小还往往导致湖水矿化度增加。三、保护湿地1、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2、湿地减少(干涸)的危害:阅读案例3,探究湖沼疏干带来的教训点拨:(1)使本应滋润沼泽的水分流入海;(2)引起沼泽水富营养化(3)生物多样性减少等。3、保护湿地的措施:A.1971年,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6国在伊朗拉姆萨签署了《湿地公约》B.目前,湿地保护已不再局限于现状的维持,而是着重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C.湿地保护措施恢复和重建已退化和受损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退耕还湖;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注意湿地保护;确定世界湿地日,国际合作,保护湿地。训练反馈—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2012年世界湿地日主题:湿地与旅游。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不全部为湿地的是()A.①B.②C.③D.④2.湿地的功能或用途应是()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水陆过渡性、系统脆弱性、功能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的基本特征,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生态安全体系中独具特色,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据此回答3~4题。3.从地理分布来看,湿地大多分布于()A.内陆地区B.陆海交界地带、江河入海口以及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平原C.沙漠边缘D.高纬度地区4.广东省是我国湿地大省,其重点保护的湿地类型是()A.淡水湖B.红树林海滩C.水稻田D.鱼塘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5.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D.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6.下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中国两个湿地的分布区图。材料2:A地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中温带,由黑龙江等河流冲积而成的低平原,其中沼泽面积达11万平方千米。材料3:B地区为若尔盖湿地(沼泽),是四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区内为平坦状高原,平均海拔约3500米。(1)与B沼泽相比,A沼泽成因在气候上的不同点是什么?(2)分别说明近几十年来,破坏两个地区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人类活动。除此以外,其他破坏湿地环境的人类活动还有哪些?(3)以A地区为例,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课后导学案一、选择题2012年2月2日,是第十六届世界湿地日,其主题为“湿地与旅游”。据此回答1~2题。1.健康湿地的生态功能包括()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③调节区域气候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和重要国际湿地,但近些年来面积不断萎缩,其主要原因包括()A.全球变暖导致湖水蒸发量急剧增加B.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减小C.大面积引入湖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D.跨流域调水造成湖泊面积减小3.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下列关于我国湿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北干旱地区湖泊具有调蓄洪峰的作用B.湿地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C.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属于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华水塔”D.停止围垦三江平原是因为湿地的肥力不高,发展农业的潜力不大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据图回答4~6题。4.甲湖面积比上个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后果是()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滨土地沙漠化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 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5.根据乙湖泊周边地区生活、生产的特点,应主要防治湖水()A.富营养化 B.毒素增加C.酸度增加 D.碱度增加6.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年乙湖水质变差问题突出,治理乙湖的措施是()①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②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积③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④发展低耗能、低耗资源、技术含量高的产业⑤建设污水处理厂A.①③⑤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③④7.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就是过湿的土地B.盐湖、盐沼是湿地C.天然湖泊、河流是湿地,而水库不是湿地D.青藏高原上的湿地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二、综合题8图甲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乙是洞庭湖1825~2006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洞庭湖同水位湖面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双选)()A.湖区降水量减少 B.围湖造田C.泥沙淤积 D.气候干旱(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价值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经济价值。(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9.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试分析图中乙地湿地的形成原因。(2)请说明湿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教总38】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主备人:俞发升审核人:杨子宜第四节湿地干涸及其恢复【学习目标】1.识记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和物种灭绝的原因。2.理解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的影响。课前导学案一、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1.生物多样性包括①________多样性、②__________多样性和③____________多样性三个层次,而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2.物种灭绝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地球上的生物3/4生活在④________地区,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⑤__________中的物种最为丰富。物种和它的个体一样,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物种的平均寿命约⑥________万年,地球历史最近2亿年来,每⑦__________年平均有90万个物种灭绝,平均⑧______年灭绝一个物种。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1.人类早期⑨________和采集加剧物种灭绝,现今则是由于污染和⑩________生态系统加速物种灭绝。2.措施严禁乱砍滥伐。重新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严禁滥捕乱杀。保护野生动物。合理处理生活垃圾,防止“三废”污染。不盲目引种,对已造成危害的物种应科学治理。课堂导学案一、物种灭绝的原因——自然因素1.生物多样性与物种灭绝关系: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而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2.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1.人口数量与物种灭绝数量的相关性:2.不同时期人类活动与物种灭绝关系:3.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速度的影响: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训练反馈—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的狩猎和采集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B.人类活动造成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C.当前物种灭绝加速,主要是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的D.人口数量的多少与物种灭绝的速度相关2.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草地、湿地的破坏导致物种灭绝B.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C.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D.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C.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D.离地保护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重大,人类应加以保护B.人类只需要保护对人类有贡献的物种C.解决粮食问题,发展农业生产不需要科技创新D.以上说法都不对读右图,完成5~6题。5.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A.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B.草原逐渐进化为沙漠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其灭绝的主要原因D.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消失6.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天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B.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进一步恶化D.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7.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2)请提出减少上述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课后导学案一、选择题2012年2月“中国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在黄河和珠江河口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这标志着“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严峻形势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据此回答1~2题。1.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遗传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 C.生态环境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2.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种灭绝本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所以对于物种灭绝人类无能为力B.物种的数量如此巨大,所以我们不必杞人忧天C.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在短期内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物多样性,但是灾变过后新的物种又在生成,使物种多样性重新增加D.人类新发现物种数量超过灭绝或者濒危物种数量,所以对生物多样性应持乐观态度3.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B.水土流失加剧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D.生物多样性减少4.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除阻挡海浪侵蚀海岸外,另一主要目的在于()A.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B.防止土地荒漠化C.维持生物多样性D.增加用材林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读图,完成5~7题。5.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散至西北干旱区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A.气候更干旱 B.地形更崎岖 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7.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①草原开垦②过度放牧③大量捕杀④种群退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综合题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2010年11月9~10日,“2010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研讨会”在丽江召开。会议主题为“研讨生态系统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展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材料2:于1998年6月正式批准建立的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成为候鸟的栖息乐园。目前在拉市海湿地共有鸟类5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鸟类有3万只左右,其中特有珍稀濒危鸟类9种,包括青藏高原特有鸟类斑头雁,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黑颈鹤、黑鹤等。(1)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此次会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2)试分析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除建立保护区外,还有哪些措施?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美国白蛾分布于美国、加拿大、东欧各国及日本、朝鲜等国。其幼虫食性很杂,被害植物主要有白蜡、臭椿、法桐、山檀、桑树、苹果、海棠、金银木、紫叶李、桃树、榆树、柳树等。初孵幼虫有吐丝结网、群居危害的习性,每株树上多达几百只、上千只幼虫危害,常把树木叶片蚕食一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2010年3月2日,国家林业局在北京召开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动员会,要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河南、陕西7省市切实抓好2010年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材料2:据昆明市环保局委托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进行的调查显示,目前,昆明地区一共有入侵外来植物63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刘恩德博士表示,这些外来入侵植物通常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严重危害本地物种的生存。材料3:生物入侵现象在其他国家也存在,如澳大利亚曾经兔子成灾;新西兰引进鼬鼠,造成森林破坏,并使家畜和一些野生动物传染上结核病;金苹蜗牛入侵泰国,造成稻田绝收等。一系列生动的例子告诫我们:人类千万不要盲目地破坏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态平衡,因为一个物种无论是灭绝,还是过量繁殖,都会危及与它相关的物种的生存,进而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1)结合有关资料,说明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2)引进外来物种时,我们应注意什么?【教总39】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主备人:俞发升审核人:杨子宜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3.掌握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课前导学案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1.全球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①________面积缩小、②______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③________干涸等。2.中国地域广大,且受④________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⑤________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⑥________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1.恶化原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1)环境保护⑦________不强,重⑧__________轻保护,重⑨________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⑩________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2)一些部门⑪________不力,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3)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⑫________不足。2.防治措施(1)植树造林、⑬____________、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重点⑭________工程已取得进展(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2)长江、⑮__________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3)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启动。(4)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⑯______________、风景名胜区和⑰______公园。(5)生态⑱________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6)环境保护⑲_________建设逐步完善。3.重点生态工程:长江、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课堂导学案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形成原因1、现状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为特征的生态破环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2、形成原因;自然原因:中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多发我国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小,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原因: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开发活动3、特点:中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地势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4、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湿地干涸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见图4、16。图4、16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通过读图4.16,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地区名称主要生态问题形成原因自然背景人为原因A大兴安岭两侧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严重半干旱草原地区过垦、过伐、过牧严重。

B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场退化严重降水较少、气候较干过牧严重。C黄淮海平原区土壤侵蚀严重。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人口密集,过垦严重人口密集,过垦严重D.E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亚热带丘陵,降水丰富F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物种灭绝和多样性锐减。亚热带丘陵山地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人民生活贫穷,过垦、过伐导致。G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生态十分脆弱。思考分析图中生态环境脆弱区A—G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自然背景。点拨:A.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区C.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

D.E.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

F.西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区G.青藏高原高寒地区

5、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相关性点拨: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其关联性,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案例⑤通过对案例⑤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生态破坏给新疆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新疆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表现。从而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四、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1.恶化原因:1.巨大的人口压力根本原因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为了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2.不合理的开发活动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②管理不力③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④环保意识弱2.防治措施:防治措施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防治措施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改:经济结构、生活用能、改坡为梯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如禁渔期制度、环保法律和法规3.重点生态工程:长江、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阅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了解以下内容:①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情况;②工程区域涉及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省市区分布范围。③实施天然林工程的深远影响。(提示:应指导学生结合中国地图阅读)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表4、2)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区域自然背景主要防治措施森林破坏东北、西南、华南林区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属干旱半干旱草原区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湿地萎缩三江低地、湖滨海滨属湿润低平原湖泊海洋边缘地区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生物多样性锐减林区、草原、近海海域物种资源丰富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土壤侵蚀黄土高原、东南丘陵半湿润湿润丘陵地区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荒漠化西北、华北半干旱区属半干旱内陆或春旱严重地区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思考结合本节课丈、图片和相关知识,你认为本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本地的生态环境?点拨:可结合乡土地理来学习。训练反馈—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A.内蒙古草原——光热不足B.青藏高原——高寒气候C.黄淮海平原——森林砍伐D.西北地区——矿产开采2.下列关于我国生态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内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工业发达和盆地地形B.青藏高原地势高,人口稀少,因而没有生态环境问题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D.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们过垦、过伐、过牧造成的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3~4题。3.两地区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 B.土壤侵蚀C.草地退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4.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防治措施中,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好做法是()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B.大力发展水电建设C.提高炉灶技术水平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读新疆某地农、林、牧、渔产值增长情况表(单位:万元),回答5~6题。年份农业林业牧业渔业20079430.2985.242238.9662.75201118760.2573.891500.1252.565.从表中信息看,该地可能出现严重的______问题()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矿产资源枯竭D.生物多样性减少6.为改善该地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①扩大耕地面积②改善农村用能结构,增加对薪柴的需求③加强法制建设④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1)①地区范围内沙化速度加快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荒漠化向东南扩展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京地区哪种天气现象与土地沙漠化有关()A.狂风B.暴雨 C.逆温D.沙尘暴(3)②地区代表的沿海地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③地区是我国出现______________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④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多选)()A.森林破坏B.土壤侵蚀C.草地退化D.生物多样性锐减课后导学案一、选择题读下图,完成1~3题。1.该区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 B.草场退化C.生物多样性锐减 D.土壤侵蚀2.与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无关的因素是()A.夏季多暴雨 B.黄土土质疏松C.植被破坏严重 D.春季多大风3.近年来,该区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风沙危害严重B.林草种植面积扩大C.矿产开采规模加大D.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4~6题。4.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B.兴修水利C.战争破坏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5.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区为次生林比重最大的地区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6.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生态问题是()A.沙尘暴 B.泥石流 C.水土流失 D.台风7.下列对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森林破坏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B.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宁夏及新疆等地C.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湿地D.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二、综合题8.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说出A区域的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2)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说明危害更严重的地区及理由。(3)比较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9.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新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Ⅱ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的分布有何关系?试说明原因。(2)图Ⅱ中①地和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要分析造成两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教总40-41】 第四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据新华社消息,我国的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的植树运动。有关森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北”防护林带的作用是涵养水源,美化环境B.交通沿线两侧造林主要是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保护路基C.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城市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杀菌抗病读下表,完成2~3题。某区域2000~2011年湿地的转化单位:hm2转化来源湿地类型旱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草地其他河渠489-7023548海涂43-155-2027017627水库坑塘25657-33-2115694926水田76-793-105300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2.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3.与2000年相比,2011年该区域()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读图,完成4~5题。4.下列各地物种最丰富的是()A.①B.④C.⑤D.⑥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俄罗斯国土面积很大,所以物种较丰富B.刚果(金)位于刚果盆地中,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物种较丰富C.中国人口很多,所以物种较丰富D.美国经济十分发达,所以物种较丰富下表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的“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以及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的林地利用情况,读表,完成6~7题。甲乙丙丁用材林327189506104608192经济林682261702392922606防护林347829832863237931822薪炭林423634634633860特种用途林754130119696.表中能代表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7.“三北”防护林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经过华北地区的防护林最主要的作用是()A.防风固沙 B.水土保持C.保护农田 D.涵养水源8.我国在黄河三角洲上发现大面积的野生大豆种群,国家有关部门下令大力保护。保护野生大豆种群的主要原因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从中获取人类有用的生物基因B.野生大豆是上等的饲料,经济价值很高C.野生大豆的水土保持作用比其他植被强D.野生大豆是常见的美化绿化植被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1)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2),回答9~10题。9.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10.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二、综合题(共70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古以来,海河流域的太行山、燕山就以林木资源丰富享有盛名,历史上虽然屡经破坏,但直到明初,这里仍有大面积森林覆盖。马文升在《为禁伐边山林木以资保障事疏》中述及明成化以前森林的分布状况:“自偏头、雁门、紫荆,历居庸、潮河川、喜峰口,直至山海关一带,延袤数千余里,山势高险,林木茂密,人马不通”。研究表明,由于古城的营建、烧炭、冶炼、战争破坏及毁林开荒等,使海河流域山区森林资源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隋唐时期,太行山森林覆盖率在50%;元明之际已由30%降至15%以下;清代由15%降至5%左右,民国再降至5%以下。不少地方岩石裸露,寸草不生。森林的破坏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尤其是表现在水土流失加剧、河川水文状况恶化、水旱灾害频繁、平原上淀、泊淤平或缩小等方面。这是大自然对滥伐森林,破坏环境的无情惩罚。(1)根据材料推断该地分布的自然植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壤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2)海河流域森林被毁,对海河流域产生哪些生态危害?(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必须平衡统一,我国为保护森林资源早在1984年就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并将每年的______月______日定为义务植树节。12.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说出图中A山和B湖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2)若A地区过度开垦,将会对乙河流下游及其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生态系统角度看,洞庭湖属于_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2)当前洞庭湖的面积已经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3)应采取哪些可行性措施来保护洞庭湖?1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根据下图中的甲、乙两地实际情况,拟定了两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农牧交界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三江湿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根据课题组成员收集到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分属我国两大自然区,形成这两大自然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2)乙地区湿地面积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地区的牧场退化严重,为保护牧场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15.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区之一。1998年~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 第四章答案第一节:课堂1—4ADAB课后:1.C2.D3.C4.C5.A6.B7.C8答案:(1)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横断山区台湾、福建、江西(2)“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库、河道泥沙淤积(3)①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②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③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