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师教案总第___课时课题1、燕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随文识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描写燕子外形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4、学习观察方法,积累好词好句。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描写燕子外形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难点:要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歌曲《小燕子》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次教学设计歌曲导入1、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2、歌曲导入新课。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首歌放松一下心情。欣赏歌曲《小燕子》。3、板书课题,指导“燕”字的书写。学习第二自然段,随文识字,设置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设置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不远处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现在请同学们当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地欣赏一下。谁能把你观察到的美景说出来。(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回来了,。)4、回到课文现在我们再来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再对照图,看课文上写春天的美景,写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细雨、微风、柳丝、草、叶、花、小燕子)5、书中的这些景物,我们用最简单的说法,把它们联成句子。(才下过雨。微风吹拂着柳丝。草、叶、花,都聚拢来,形成了春天。)指名读,并说说感觉。这样写很干巴巴的,没有美感,那么课文上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比一比。课文上写的和黑板上的这一段意思相同,但又有怎样的不同呢?△“才下过雨”与“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一个"细",一个"蒙蒙的"写出了春雨如烟如雾的美,它像牛毛、像细针,沾衣欲湿。△“微风吹拂着柳丝”与“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①微风吹拂的柳丝是什么样的?这枝条上的嫩叶居然是黄色的,可见这是才抽出的嫩芽,让人不敢去触碰,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弄伤了它。②这嫩黄的柳丝不是一条、两条,而是千万条,他们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真是美极了。③朗读全句,指导节奏:“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阳春三月,细雨蒙蒙,微风轻轻,柳枝飘荡。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①“赶集”,本来是指农民们带着各种农副产品,在特定的日子里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一个小镇上来采购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赶集",注意这个"赶"字,有一种唯恐落后的意思,因为赶集的人们生怕去晚了,就买不到称心如意的东西了。②读了这个句子,我们好像也看到了这些颜色鲜艳的花儿、草儿,一下子都赶到春天里来了,形成了一个光彩夺目的春天。③指导朗读句子。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8、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小燕子也赶来参加了,为什么说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呢?释:生机:生气;活力。指点:注意这儿是“增添生机”。因为春天本身已经很有生机了,所以说是“增添生机”。9、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从部分到整体的描写方式,让学生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的方式改写第一自然段。渗透“有……有……还有……”1、过渡:为什么说小燕子的到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小燕子到底是怎样的?请同学自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描写了小燕子的那几个部分?(羽毛、翅膀、尾巴)2、去掉书中的形容词,对比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形容词的作用,突出了燕子的特点。3、羽毛、翅膀、尾巴这几个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如果把“凑”字换成“拼”字,好不好?(一个“凑”字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小燕子的外形的?(从局部到整体)你能不能反过来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改写第一自然段?(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有,有,还有。)在我们的作文中描写事物时,也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写。四、课堂小结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2、指导背诵。板书设计1、燕子(光彩夺目)春天:细雨、微风、柳丝、草、叶、花、小燕子(活泼机灵)小燕子:羽毛、翅膀、尾巴、“凑”教学反思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师教案总第___课时课题1、燕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对小燕子动作的描述内容,体会春天生命的气息。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表达方法,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文中对小燕子外形及动作的描述内容,体会春天生命的气息。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次教学设计复习导入。1、指名朗诵第一二自然段。2、渲染春天的气息,进入课文。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光明媚的景象。柳树抽出了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满了淡黄色的嫩叶;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露出了笑脸;小朋友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燕子也从南方飞了回来,唱着动听的歌,告诉我们:春天来了!二、学习燕子的飞行,体会动态美,欣赏作者的遣词造句。
1、过渡:众多的燕子在春光中,在湖面上飞行,为湖光春色增添了活力,使早春更加生机勃勃。2、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认真地体会课文上是怎么写的,谁能用最少的字,概括出燕子飞行的特点。(快,美)3、课文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燕子飞得又快又美?(板书:斜、掠、一转眼、沾)(1)“斜”字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飞行动作的优美。(2)把“掠过”换成“飞过”,好不好?飞过,不能体现燕子飞行时的轻盈、迅速。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
5、指导感情朗读三、学习燕子的停歇部分,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中心。上一段写了燕子飞行的美,其实燕子停在那儿又有另一种美。仔细读文,找出能体现燕子停歇姿态美的句子。
2、抓住句子,重点体会“落”、“几痕”、“五线谱”等词。
(1)落:从高处到底处;由动到静,把燕子伶俐轻巧的动作写出来了。“几痕”: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更加形象。
(3)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读最后一句话,并引导学生看插图。远远望去,落在电线上的小燕子成了一个个小黑点,正像五线谱上的音符。用五线谱打比方,能够形象地描绘出电线和燕子组成的画面。同时,燕子作为音符,正好谱成了春天的赞歌,与最后一句话形成了必然的联系,更好地体现了作者赞美春天、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板书设计1、燕子(快、美)飞行:斜着、掠过、一转眼(美)停歇:落、几痕、五线谱、赞歌教学反思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师教案总第___课时课题2、古诗两首——《咏柳》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初步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3、引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观察柳树,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4、能说出“似剪刀”等重点词语的意思,并结合图画,联系生活,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柳树的美,感受春天的活力,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难点: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感受春天的活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次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初感诗境。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春天。(课件出示:春光图)2、过渡。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近了,那轻快飞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微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无一不告诉着人们春天来了。而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是柳树,唐代大诗人贺知章被柳树的美所陶醉,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咏柳》。”(板书:《咏柳》)把学生带入对文本的学习中。5、欣赏配乐朗读,学生感受古诗节奏。6、自由读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7、突显生字,指出这些字是今天所要学习的生字,再让学生读字,注意联系之前学过的形声字、形近字知识,加深记忆。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1、指导学习第一、二句。(1)通过预习,你读懂了哪些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碧玉:绿色的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万条:枝条多绦:一种丝带(2)(放远看柳树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柳树的图片。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柳树。大家预习得很充分,你们看到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3)多么婀娜的柳树啊,在诗人的眼中,她就像什么呢?“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被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呢?(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2、合作学习第三、四句。(1)和同桌一起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学生自读。(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貌似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4)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3、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4、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三、分组活动,熟读成诵。师:大家都喜欢这首古诗,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这首古诗呢?1、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分成小组:诗朗诵组、表演组、图画组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小组。2、学生分组讨论、创作表演。(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3、分组展示表演。(1)诗朗诵组;全组一起配乐朗读《咏柳》。(2)表演组: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动作把柳树的婀娜多姿表演得惟妙惟肖。(3)图画组: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彩笔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4)写作组:学生用自己生动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喜爱。4、师:刚才同学们都运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诗歌,我觉得大家都做得非常好,回家后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家长,好吗?四、总结写法,网络拓展。1、小结:诗写得精彩是因为作者观察仔细,能抓住柳树的特点善于运用比喻手法,抒发真情,才使得我们对柳树,对春天的也产生了喜爱之情。希望同学们也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灵,去观察身边的一切,领略身边的美景!你还知道哪些歌颂、赞美其它事物的诗?2、作业:画一幅春景图,配上一首自己喜欢的描写春天的诗。板书设计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学反思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师教案总第___课时课题2、古诗两首——《春日》教学目标1、会写“滨、紫”,理解“胜日、寻芳、等闲、万紫千红”等字词的意思。
2、能理解《春日》中诗句的意思,能熟读并背诵。
3、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次教学设计谈话导入同学们,冬天的脚步越走越远了,你们心里一定在盼望着春天快快来临吧,因为春天将会给大地披上一件五彩缤纷的外衣。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你对春天的印象吗?初读古诗,掌握生字词过渡: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描写春天古诗《春日》。作者是宋代的著名诗人朱熹。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回忆朗读古诗的技巧,划分节奏。指名读古诗,正音。4、指导朗读第一、第二声要读得长一些。第三、第四声要读得短一些。5、指导书写“滨、紫”三、品读第一句诗
1、齐读第一句,根据注释理解诗意。2、注视中“胜日”是好日子的意思,那在你心目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好日子?可以观察书中的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3、从“寻”字,你发现了什么?(诗人边走边看,兴致勃勃地观赏着春天的美景。)一时之间,诗人寻到十分美丽、新奇的春光,不由得发出“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感慨。请你想象一下诗人都寻到那些风光景物呢?请带着你的想象,再来读一读这句诗。指名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四、品读第二句诗1、指名读第二句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意。2、东风指的是春风,因为我国春季多位东南风,所以人们把春风也称作东风。正是因为这东风,才有这万紫千红的春天。3、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都有哪些颜色?
4、这么多颜色把春天打扮得五光十色,美不胜收。你还能用那些词语来形容这美丽的春光。(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百花齐放、五彩缤纷……)齐读第二句诗。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小结1、齐读全诗。2、说说你还知道那些关于春天的古诗,背一背。板书设计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教学反思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师教案总第___课时课题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是怎样把闻到的、看到的写清楚。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并能把句与句联系起来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次教学设计设境激趣,触发语感1、创设语境。元宵节就要到了,热闹的灯会上有猜灯谜的游戏,大家想不想也来猜猜看,看谁猜得快,猜得对。谜面1: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谜面2:池中有个小姑娘,从小生在水中央,粉红笑面迎风摆,只坐绿船不划桨(猜一植物)。谜底:荷花。板书:荷花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问:“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教师:你观察真细致,我仿佛看到的,闻到的,摸到的……教师引入:“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看的时候,同桌之间可以交头接耳、指指点点。”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教师作随机点评,并相机教学部分生字新词。荷花荷叶莲蓬蜻蜓挨挨挤挤仿佛舞蹈翩翩起舞指导方法,整体感知在读中揣摩思路。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入:“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是个非常爱荷花的人,她在公园里仔细观察了荷花后,写了这篇篇文章。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学生读完全文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例如: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作者如痴如醉、浮想联翩……)
在读中整体感知。当学生体会到作者是这样看荷花时,教师要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然后组织学生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在学生的诵读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教师:“大家跟随作者体会了荷花的美,我们还要学习作者观察和写作的方法。”(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进行整体感知。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入:1、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想想这段有几句话,你最喜欢读哪几句,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2)反馈,估计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①第二句:为什么喜欢?并进一步讨论写荷花为什么先写荷叶?感情朗读写荷叶的句子。
男、女生分读写荷花、荷叶的句子。②后三句:为什么喜欢?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荷花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将它与课文原句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做出多元解读。
学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教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说得清楚却是不正常的。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教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教师:这些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说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教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2、指导背诵第二段。3、学习理解第三段。教师: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这三种姿态呢?你怎么知道?
比较: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怒放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们的美是不一样的,怒放的荷花美在开得大,颜色鲜,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饱满有力,我们无法说出谁更美一些,所以作者要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
4、指导朗读竞赛读第3段,学生可以边读边摆姿势。四、作业1、用“有的……有的……有的……”来写一句话。2、背诵课文第一~三段。3、抄写课后生字并组1个词。元宵节猜灯谜导入,引入课题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总结观察事物的方法,再回到课文总体感知,进行结构梳理。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总结观察事物的方法,再回到课文总体感知,进行结构梳理。我还能用“有的……有的……有的……”来说一说荷花的姿势。(有的像是在侧头照着镜子在梳妆打扮,有的舒展着自己的身子在跳舞,有的绽开了笑脸,好像在欢迎四方的游客……)板书设计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有的……有的……有的……荷花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教学反思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师教案总第___课时课题3、荷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3.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难点: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次教学设计复习导入教师引背课文第2、3段。微波粼粼的水面上,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二、联想感受1、教师:好美好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老师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闭上眼睛,飞呀,飞呀,飞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叶,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的细腻,把鼻子凑近闻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第四自然段)2、你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了?3、这一段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小练笔)4、齐读第四自然段5、学习第5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呢?碧绿的荷叶,雪白的荷花,这一池姿态各异的荷花仿佛一幅活的画,让人赞叹、陶醉,如同自己也化作了荷花。教师: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在看荷花。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他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欣赏那一池美丽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四、课外拓展从古至今,还有许多的诗人也作诗赞美荷花的美丽,课后我们找出来读一读。分拆到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如果。。。在作者眼中,这池荷花就是一幅活的画,作者也被这幅美丽的画深深吸引,陶醉其中,仿佛自己也就成了一朵荷花。教师深情范读。学生朗读,补充省略号(小练笔)。有时间可补充阅读板书设计想象情景荷花他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回到现实教学反思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师教案总第___课时课题4*珍珠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3、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4、积累课文优美语言。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阅读课后的资料袋,搜集关于泉水的其他资料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叫“珍珠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次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1、谈话导入:在上面的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燕子的可爱,夏日里荷花的美好。大自然的一切都给了我们神奇美妙的感觉,泉水也是这样。2、你见过泉水吗?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泉水资料。3、师播放泉水图象,读“资料袋”,了解泉水,引入“故乡”“珍珠泉”。二、导语引入自学课文1、引导读懂连接语,明确阅读要求: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和伙伴交流自己读后的印象和感受;再读课文:根据课文提示,展开讨论,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语感,积累优美语句。3、学生分组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自学。三、汇报交流自学成果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排一排顺序:()潭水的四周和泉水涌动的特点。()“我”对家乡泉水的喜爱。()按珍珠泉的所在位置。2、读书检查自学情况:想一想,读出有关语句。(1)珍珠泉的周边的景物怎样?(2)潭水是什么样的?(3)泉水是怎样冒出的,为什么叫珍珠泉?(出示句子:①“开始,水泡……消失了!”。②“水泡闪亮……珍珠啊!”③“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从中你知道了珍珠泉的什么特点?(珍珠泉四周绿色环绕,水是绿色的,清且深,泉水有冒不完的水泡,在阳光下涌出,形成多彩的珍珠。)3、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再和大家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感情?(2)体会作者描写的细腻和观察的仔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描写太阳光照在水泡和潭底石头上的情景:“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引导学生感受文字描写的流动中的美,色彩的绚丽。)(读潭底冒水泡的情景时,“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把水泡当作人来写,融入了人的感情,从中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语气轻松、活泼,好像在夸奖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朗读珍珠泉周围的景物,要强调“绿”字,绿青苔、绿草、绿树、绿水,还有水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三个“那样”要读出绿的美感和赞叹的感情。“绿得……”“清得……”强调绿的程度要读出赞叹的感情。)(“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是发自内心的自豪和赞美,要强调重音和停顿,读出自豪感。)4、背诵、抄写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四、拓展学习想一想:自己家乡景物的可爱与美丽之处。布置学生去想,去回忆,去观察。板书设计泉水:绿深清珍珠泉热爱家乡摇晃绽开消失水泡金色、银色:交错闪亮:红、黄、绿、紫彩色的珍珠教学反思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师教案总第___课时课题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景物,增强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感情,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景物,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准备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次教学设计1、师引入:本单元,我们一起去感受了大自然的美好,荷花、珍珠泉、燕子都融入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我们的家乡同样有迷人的风景,你能介绍给大家听听吗?2、小组介绍:每个人轮流说,互相启发感染,听听同学的发言后可补充或提问,发言同学回答。3、小组评议,互相评价:说说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谁说得有特点。评出大家认为好的推荐到班上发言。4、全班交流、评比:评出进步大的同学。5、师总结:师根据学生表现情况,从说、听、纪律以及表达等方面进行总结。板书设计介绍家乡景物地点家乡景物特点观察方法教学反思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师教案总第___课时课题语文园地一——习作(课时)教学目标能写出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有丰富的想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能写出景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有丰富的想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学生了解家乡的风景。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次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1、师引入:上节课,我们都相互介绍了家乡的景物,你一定受到了一些启发,有的同学观察仔细,能说出景物特点,有的能按一定顺序,说得很清楚,还有的说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节课,我们说要把你喜欢的景物写下来。2、明确习作要求:(1)指名生说说写景物的文章应注意什么。(2)师补充,归纳:A、能写出景物的特点。B、按一定顺序写清楚。C、表达了热爱家乡的感情。D、有丰富的想象。3、写作方法指导:师以《珍珠泉》为例,讲写作时应注意的地方。A、写出了珍珠泉的特点:泉水中冒水泡,有大有小,在阳光照射下,像彩色的珍珠。B、条理清楚:先写清了珍珠泉的位置;再写泉周围的景色,泉水的特点;接着写水泡似珍珠;最后表达了自己对珍珠泉的喜爱赞美。C、文章感情真挚。D、想象丰富:如,泉周围开着花,像编的花环;泉水美丽多姿,像珍珠;想象是许多孩子在吹泡泡玩。4、生写作,师巡视指导。二、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如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的。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三、修改习作四、老师范读优秀习作。板书设计习作:家乡的景物(题目自拟)景物的特点观察顺序感情想象教学反思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师教案总第___课时课题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课时)教学目标1、我的发现:让学生发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汉语言的丰富并积累语言。2、日积月累:学习准确运用量词,积累词语。3、宽带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景物,扩展观察范围,学习作家敏锐细致地观察和描写方法,积累语句。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准确运用量词,积累词语。教学准备积累词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次教学设计一、教学“我的发现”1、生自读词语。2、指名读,正音。3、结合查字典,弄明白词语意思。4、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明确,每个词中两个字意思相反,合成一个词时表达出另外一个意思。5、指生举例说明自己的发现。如:呼吸、吞吐。6、扩展:说说其它这类词语,积累词语。二、“日积月累”“我会填”教学1、生读题,试着填空。2、交流,用这些短语填句子,讨论填得不同之处。3、试着用其它量词填是否正确。如:一道(束)金光。4、填后读一读。“读读背背”教学1、师请生根据拼音读词。2、指名读,正音,再自读。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意。4、明确:这些词,分别为描写花草,日月、山峦的成语。5、扩展:说说自己积累的描写大自然景物的。6、读背词语。三、“宽带网”教学1、师引入:你注意过清晨荷叶上滚动的露珠吗?你看见过夏日野外的草地吗?还有山间流淌的溪水吗?2、生读“宽带网”内容。3、交流自己喜欢的描写。4、师引导学生积累,明确“宽带网”要求:课外阅读中有关大自然的描写就把它们记下来,做成卡片,放入“成长记录袋”中。5、作业:“读读背背”抄写、听写。积累精彩片段。板书设计我的发现反义词合成词日积月累量词的使用宽带网课外阅读教学反思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师教案总第___课时课题
翠鸟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衬衫、透亮”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学习作者按顺序及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及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难点: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同时,有效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融为一体,综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教学准备收集翠鸟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师: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鸟,像孔雀、画眉、黄莺等,今天啊!我想请大家去认识另外一种鸟(出示翠鸟图片),有人知道它名字吗?生:回答各不相同师:好了,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它的名字——“钓鱼郎”,又叫做翠鸟。教师板书课题师:谁来说说你看到的翠鸟?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样介绍翠鸟的。二、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自学,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3)课文从那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2、检查自学情况师:好了,大家都已经初读了课文,相信你们对课文都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效果。(出示课件)生:踊跃回答注意“赤”“衬”“衫”是翘舌音,“苇秆”不要读错。师:你读的真棒!读错的同学也不要灰心气馁,再好好想想它该怎么读?我们现在把这些字词放回课文中,你们还能读准它吗?师:好,谁愿意大声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师:你听得真仔细,这么细微的地方都听出来了。你认为这里应该这样读,好,那你来读一读。指明分段读课文,进行评议,指导。3、交流;课文从那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师:这是一篇介绍翠鸟的文章,作者从那几个方面来写翠鸟的?(讨论得出结论并找出相应段落:外形——1自然段;行动——2、3自然段;住处——4、5自然段)三、学习课文内容师:我们已经知道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是写翠鸟的外形,自读第一自然段,课文写了翠鸟的哪几个部分?用一个词语概括翠鸟给你留下的印象。生:色彩鲜艳或美丽,小巧玲珑师: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翠鸟的色彩鲜艳、小巧玲珑的呢?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看插图想象翠鸟的样子,找出具体的句子来读一读。自由读,点名读,说说自己的理解师:(出示翠鸟图片)翠鸟长什么样子?你能像文中那样为大家介绍吗?请学生结合图片介绍翠鸟(自己试说,同坐互说,指明说)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翠鸟外形色彩鲜艳行动住处教学反思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师教案总第___课时课题翠鸟教学目标1、借助理解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进一步读懂课文内容。2、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次教学设计(一)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让学生说出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检查复习。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第2、3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活动特点,并讲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过程;第4自然段介绍了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并表达了“我们”对翠乌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读课文,弄清各段大意,从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抓重点句,读懂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共有几句话?其中哪几句话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让学生边读边想将有关内容在文中画出来。
2.出示思考题:
翠鸟各部分的羽毛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3.指名回答:
本段共有六句话,其中第2~5句介绍了翠鸟各部分羽毛的颜色。
4.出示重点句: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1)指名读句子。
(2)讨论:这四句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清这四句话按总分段式描述了翠鸟各部分的羽毛的颜色。首先总体描述翠鸟的羽毛颜色非常鲜艳,然后从上到下,有条理地介绍了翠鸟的头、背、腹各部分羽毛的颜色。层次十分清楚。同时在描写中,作者特意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指名读第1自然段第1句话,让学生想一想这句话介绍了什么?
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讲翠鸟爱停在苇秆上;二是突出写翠鸟有“一双红色的小爪子”,而且这双小爪子能“紧紧地抓住苇秆”。这就为下文翠鸟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作了铺垫。
(4)指名读第6句话,想一想这句话主要介绍了什么?
这句话突出介绍了翠鸟“透亮灵活的眼睛”和“又尖又长的嘴”,同样为下文翠鸟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作了铺垫,同时这样一番描写,把一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翠鸟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5)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叙述翠鸟的外形特征。
(6)教师将翠鸟的图片分解为头、背、腹、爪子四部分,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图片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一边说一边依次贴出,使图片还原,也可采用此种方法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本段有几句话?主要写的是什么?第2自然段有两句话,主要介绍翠鸟的两个活动特点:
(1)爱贴着水面疾飞;(2)一动不动地注视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意。
(1)出示重点句:“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2)指名读句子。
(3)课堂讨论:什么是“疾飞”?翠鸟在“疾飞”中,又能“轻轻地停在苇秆上”说明了什么?
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义。“疾飞”是指飞得很快的意思。翠鸟在“疾飞”中,眨眼间又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这说明翠鸟飞行时动作十分敏捷。“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停得急而轻。这句话充分表现出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
3.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1)出示重点句: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课堂讨论:什么是注视?翠鸟为什么能“一动不动地注视”?
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句义。“注视”是指集中注意力地看。联系上文翠鸟能“一动不动地注视”是因为它那“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表现出翠鸟在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时,既专心又机警。
4.指名读第3自然段:
(1)课堂讨论:翠鸟怎样捕捉小鱼?
(2)指名读有关句子。
(3)出示填空练习: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4)讨论括号中所填的词语说明了什么?
经过讨论,要让学生弄懂这句话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翠鸟捕捉小鱼的经过。“蹬开,飞过去,叼起,飞走”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翠鸟动作熟练、连贯、非常迅速,都是在瞬间进行的。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下文“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进一步体会翠鸟动作的迅捷。苇秆摇晃是因为翠鸟蹬开水面,水波荡漾是因为鱼儿被叼出水面。这“摇晃”和“荡漾”持续的时间都不可能长,而就在这极短的时间里,翠鸟叼着小鱼飞的无影无踪,可见翠鸟动作迅速敏捷,准确,不落空。
(5)为什么翠鸟能这样迅速准确地捉到小鱼呢?让学生联系上文找出有关句子。
(6)出示句子,让学生选择带点词的意思。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7)出示带点词的意思,让学生采用出示反馈牌的方法选择正确的解释。
(8)讨论句义。
在这句话中,作者先说小鱼“机灵”,再说“难以逃脱”,借以反衬出翠鸟的目光极其尖锐,说明翠鸟在观察露出水面的小鱼时十分机警,再联系上文,翠鸟长着“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一张又尖又长的嘴”,这样捕捉水面上的小鱼当然是既迅捷而又准确不落空了。
(四)联系上下文体会句间联系。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句式训练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弄清句间联系。
例:
1.翠鸟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水面是因为它有________。
2.翠鸟目光锐利是因为它有________。
3.翠鸟能在疾飞中叼起小鱼是因为它有________。
通过这样的句式练习让学生认识到翠鸟捕鱼本领高超,不只是因为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五)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指名读有关句子。
1.“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2.“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3.讨论:为什么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第1句中“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是“我们”的想法,前边加一个“真”字体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说明十分喜爱翠鸟,想好好地把它留在身边饲养它。
第2句中“远远地看”是因为作者知道翠鸟很机警,怕惊扰它。“希望它”“多停一会儿”是因为想多看它几眼,这正是作者喜爱翠鸟的真情实感的流露。
4.指名读句子,要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六)让学生借助板书,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板书分析作者的观察顺序,先看静态,主要观察翠鸟的外形特点,色彩鲜艳小巧玲珑;再看动态,疾飞注视,蹬开、叼起、飞起……这一系列的动作观察的仔细深入。
在描写中,作者抓住翠鸟一动一静两方面的特点,既写出了翠鸟的外表美,也写出了它动作快捷捕鱼本领高。一动一静,恰到好处。这样的描写来源于作者按顺序抓住特点的细致观察,在写作中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七)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翠鸟外形: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活动:等鱼贴、飞、停、注视等
捉鱼蹬、飞、叨、贴、飞喜爱
住处:隐蔽教学反思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案第2课时课题燕子专列教学目标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字词的学习;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领会课文大致内容。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二次教学设计一、感受“专列”的人文情怀,揭示课题师:我们来做个猜词游戏,好吗?(出示:专。)猜的词要用上“专”字。师:对某个人进行单独采访叫──(生:专门、专访。)师:应该是──(生齐说专访。)商店里单独卖一种商品的柜台叫──(生:专业、专柜。)师:是专柜。师:某人对某一学问知道得很多,特别有研究,我们可以称他为──(生:专家。)师:为某人某事特地安排的飞机就是──(生:专机。)师:为某人某事特地安排的列车呢?(生:专列。教师随机板书:专列。)师:你们看,现在开来了一个专列。看看这是专门为谁开的列车。(师出示图片及课文第一段的前半部分。学生自由读。)师:这个专列就是──(生齐:燕子专列。)师:为燕子开一趟专列!(相机板书:燕子)看了标题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标出不认识或者容易读错的生字和词语。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课前大家都预习过课文,老师想要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请几位小老师带读,小老师读一遍,其他同学读两遍。(及时正音)舒适启程疲劳覆盖救护车厢濒临“濒”不要读成pín。死亡欧洲瑞士特殊注意“殊”不要读成chū或zhu长途跋涉báshè气温骤降“骤”不要读成zòu2.指导书写生字。欧、洲、瑞、舒、殊、骤、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并且左窄右宽;(骤:让学生明白笔画较多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些。)“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注意“载”的笔顺及多音字指导(zǎi/zài)。可与裁、栽比较。指导临写,注意结构比例。“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将生字词齐读一遍)3.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其他同学帮助理解。(造句、换词等方法)相机解释词语意思。4.齐读课文。三、了解课文内容。1、刚刚同学们把课文读通读顺了,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你们是不是都读懂了呢?(出示课件,学生交流)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生答。(生答时,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2.根据大家刚刚的回答,我们看看课文一共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说说你的理由。(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往学习的叙述事件的课文的顺序有一些不一样,谁找到了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学生说出:结果—起因—经过—结果的叙述顺序及首尾呼应的作用。)像本课这样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就叫倒叙。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说。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希望你们再平时的写作中也能运用到这种方法。)4.指导朗读(齐读等方式)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燕子专列结果(送行)起因(春寒)首尾呼应洲、瑞、殊、骤、涉(字词)经过(救助)结果(送行)教学反思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案第2课时课题燕子专列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涵。3、感受人们的爱心,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二次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启发质疑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燕子专列》,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篇课文说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它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呢?二、寻找、感悟燕子濒临死亡的原因,体味艰难(第二段)1、大家都知道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秋去春来,年年如此,为什么今年的春天,却要用专列送呢?它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学生朗读(示课件):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劳累,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2、燕子遇到的麻烦是什么?找出关键词(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注意提示“成千上万”表示数量非常多。(1)气温骤降师:“骤降”是怎么样的下降?生答后理解“骤”字。(提示:从夏天的太阳底下直接走到冷冻库)(2)长途跋涉师:怎样叫做“长途跋涉”?师:是呀,是长途飞行,“跋涉”呢?仔细看这两个字,一个是足字旁,一个是三点水,想想燕子可能飞过哪些地方?师:飞过高山,飞过大海,这样的长途跋涉,使燕子非常疲劳。(累)(3)饥寒交迫:导致燕子濒临死亡,除了“冷、累”外,还有(饿)!燕子费尽千辛万苦才到达北方,当它们精疲力尽需要食物来补充体力。然而,迎接它的却是──(饥寒交迫),所以燕子──(濒临死亡)3、成千上万只燕子挣扎在死亡线上,多么可怜!我们带着感情来读读课文中的句子吧。(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三、感悟爱心1、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前,燕子是不幸的,然而我们的燕子又是幸福的。(板书:幸福)请大家用心读一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燕子得到的幸福。2、读了课文,你们知道燕子的幸福是来自谁对他的关爱呢?(板书:关爱)3、燕子的幸福正是来自于(板书:政府居民们贝蒂)4、正当燕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瑞士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策?(1)出示课件: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2)政府关心燕子还不仅仅体现在这一个方面,它还表现在什么方面?运送的专列是普通的列车吗?(漂亮而舒适的空调车)你感受到了什么?(政府很重视这些燕子,人们很有爱心)(3)引导:一个政府是管理一个地方大事的,瑞士政府花人力、物力、财力去救燕子,还用专列来送它们,能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我们通过朗读来读出政府的了不起吧!5、听到政府的呼吁后,瑞士居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1)自由默读课文,填空听到消息以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_____严寒,_____满天飞舞的大雪,_____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2)指名填空,你们能从所填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纷纷”指拯救燕子的人多;“四处”指寻找燕子的范围广;“冒着、顶着、踏着”这三个动词,能够较好地体现气候、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反映了人们对于保护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为拯救燕子所付出的辛苦劳动等。)指导朗读。6、谈话: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寻找燕子,有大人,有老人,也有小孩,和大家一样,一个名叫贝蒂的小姑娘也在寻找冻僵的燕子。(出示插图)你们看,图中可爱的小姑娘就是贝蒂,她身后是白茫茫的世界!(1)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小贝蒂冒着严寒寻找燕子,她会遇到什么困难呢?(2)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通红、僵硬、但、一点也不”都应该加重语气来读)(3)贝蒂是怎样救护燕子的呢?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并画出来(默读),随即指导交流、朗读。(4)这么冷,贝蒂为什么一点也不在乎?(5)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中,小孩子本应该受到保护,可是她却能够和大人一起,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需要保护的燕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进一步体现了人们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爱心。小贝蒂真是个勇敢的孩子,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我们一起用朗读来夸夸小贝蒂吧!(看书齐读四自然段)7、看图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的补充,丰富课文内容:看到这感人的一幕,你觉得燕子会对贝蒂说些什么?8、多么懂事多么灵性的燕子啊,此时,他们已坐上了专列要去温暖的地方了,我们也去送送吧。齐读: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们致谢。四、创设情境,体验情感1、狂风大雪、饥寒交迫,小燕子濒临死亡,多么不幸!可是,有了人们这样的救助,小燕子又是多么幸运呀!你们看,“燕子专列”开过来了,(放课件)你们听,唧唧喳喳的小燕子们在说着什么呢?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燕子,你会对谁说?最想说什么?出示句式:(1)我想对贝蒂说“。”(2)我想对瑞士政府说:“。”(3)我想对瑞士居民说:“。”(4)我想对()说:“。”(学生自由想象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教育。)(板书:保护环境爱护动物)2、谈话:多么善良的人,多有人情味的政府!于是,那一年的春天,我们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看到了这样一幕──(引读首尾两段):“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特殊的客人──燕子。”“列车开动了……向人类致谢。”(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五、拓展延伸1、回家后,把“燕子专列”这条新闻讲给爸爸、妈妈听。2、把自己想对贝蒂说的话认真写下来。作业设计板书设计6、燕子专列燕子濒临死亡乘坐专列保护环境关爱幸福爱护动物瑞士政府呼吁人们居民纷纷冒顶踏四处贝蒂 一点也不在乎 教学反思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案第___课时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2.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学难点: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次教学设计一、图片导入,学生质疑
1、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录像加以想象,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庄。。师:上课前,老师想让大家看张图片,在看图片的时候,请大家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村庄?看图片:小村庄原来的面貌。师: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想法?生:小村庄真美啊!师:你从哪里看出小村庄的美?生自由说。师:是啊,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板书:美丽的村庄)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好,同学们,咱们今天学习一篇关于这个美丽小村庄的故事。板书、齐读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后来怎么样了?它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师板书问题。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小村庄吧!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师:请打开书,自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如果遇到不懂的生字词,把它划出来,我们待会一起讨论。开始吧!
生自由读。2、学习生字词师:刚才,我发现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你们生字都认识了吗?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大家生字都掌握的怎么样了吗?出示词语:山谷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工具应有尽有家具喘气儿黎明咆哮指名学生读一排。
师: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读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读对了,同学们就跟着他读一遍,如果他读错了,请举起你的手来。生纠正错误。师:读完了这些生字,你发现哪些生字比较容易写错?生:葱、湛、裸、犁、黎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生字,并让学生跟着写,强调容易出错的地方。重点指导书写“葱”、“裸”和“黎”。“葱”的中间是“匆”不是“勿”;“裸”的左半部分是“衣补”不是“示补”;“黎”的上部右边的不能写成多一撇的“勿”。师:会读、会写了生字,你对哪些生字的意思不理解呢?生回答。让学生自己造句,通过句子,来理解生字的意思。裸露:没有东西遮盖。(找张裸露的土地图片)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本文指洪水来势迅猛,势不可挡。(播放动物咆哮的声音)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1、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是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读完课文,请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理解“早先”的意思并找出描写小村庄美丽的句子。早先:原来、以前。2、学生朗读描写村庄美丽的句子。师:你们找出描写村庄美丽的句子了吗?谁来读一读?指名读。生齐读,板书村庄的美丽体现在哪里。师:观察板书,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四字词语)师:既然作者把小村庄描写的这么美,谁能美美地把这个句子读出来?生朗读。师评价指导朗读。师:你觉得小村庄的美只有这些吗?小村庄的美还可能展现在哪里?请同学们按照电视上出示的句子,4人一小组互相讨论讨论小村庄的美还可能表现在哪里?然后写下来。师:谁能来说说你的想法?生自由说。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从你们的口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小村庄的美。师:同学们,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你想知道小村庄后来的情况吗?咱们下节课再一起分析吧!五、作业课外搜集有关环保的资料。作业设计板书设计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葱湛裸内容: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被毁灭了。森林郁郁葱葱犁黎美丽的村庄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教学反思第__2_课时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目标1.了解小村庄消失的过程和原因。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小村庄消失的过程和原因。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准备1.PPT课件2.学生收集关于森林作用的资料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次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引出问题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也读了课文,但是还遗留了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美丽的小村庄又为什么会消失?这节课我们就深入学习课文来解决这个问题。二.精读课文,深入学习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回顾上节课作者是通过描写哪些事物来说明小村庄的美丽。(森林、河水、天空、空气)2.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小村庄的环境为什么这么好(因为有郁郁葱葱的森林),森林还有哪些其他的作用呢?再次感受小村庄的美丽,读出对小村庄的赞美之情。3.可是好景不长,我们美丽的小村庄到最后却消失了,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剩下的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代表小村庄发生变化过程的语句,并与同桌交流导致这些变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变化:森林郁郁葱葱→人们开始砍伐树木,出现裸露的土地→树木大量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4.为什么小村庄会有这些变化了,现在我们就逐步分析原因,郁郁葱葱的森林开始有了裸露的土地这是为什么?体会关键词的作用:(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谁”人们想砍树就砍树,没人管。“拎”也表现很随意的态度。“一颗一颗”砍了很多树,完全没有丝毫顾忌。“裸露”没穿衣服,这里把树木比作土地的衣服。(2).同学们村里的人们他们有没有意识到森林的这一变化啊?“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一年年,一代代”“不断”(树木越来越少),说明人们在持续砍树。从省略号中体会到人们的破坏行为没有停止。5.砍了这么多树木,都拿去做什么了?“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出示相应的图片)(1).同学们这段话中那个词用的最多呢?(变成)这里用排比句是要增强作者怎样的情感了?(2).“变成”,排比句,非常强烈地体现了人们对森林的破坏。“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体会出人们大量的砍伐树木,资源浪费。(出示图片)大量柴烟的排放也是在破坏环境。(3).同学们假如你们有了房子,工具和家具,是不是会很高兴呢?但是这里的幸福生活是通过什么得到的啊?(引导学生体会出人们的幸福生活是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6.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幸福生活吗?作者也不喜欢,请同学们看到第四自然段,看看哪个字最能体现作者不赞同的态度?短暂的幸福带来的却是不可挽回的灾难,原先有着郁郁葱葱森林的小村庄,因为人们大量砍伐树木导致土地裸露面积越来越大,到最后还消失了。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小村庄最后消失时候的场景。(1).我们知道这一段主要在描写雨,对吧,“大雨没喘气儿”是什么意思啊?形象地说明了大雨连续不断,从没有停歇过。(2).那这里为什么说“大雨没喘气儿”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奇多”、“五天五夜”、“才”体现雨下得很久。“咆哮”原本指人愤怒时大吼大叫,猛兽怒吼,这里用来形容洪水凶猛。我们知道森林树木有保护水土的作用,可是那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早就被人们砍得所剩无几了,森林失去了树木的保护,所以才会被洪水——卷走。7.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最后一段,这里说什么都没有了,破折号后面告诉我们没有的是什么,那破折号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解释说明)(1).“一切”指的是什么?“锋利的斧头”就只是指的工具吗?你是怎样理解“锋利的斧头”的?“一切”指人们通过砍伐树木获得的所有物品。“锋利的斧头”代表了人们对树木无情的破坏,是人们无知的表现,象征作用。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那原本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的村庄一步步的在人们手中消失了。同学们,想想这被洪水卷走的小村庄,想想那些无数人无家可归的村民,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破坏环境,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2.美丽的小村庄没有了,此时我们的心情怎样?让我们怀着这种惋惜的心情跟着老师一起再回顾一下这个故事。(梳理板书)四.作业布置1.收集平时生活中见到的环保小标语,自己也可以试着写一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房子工具美丽树木斧头家具都没有了柴烟保护环境保护家园教学反思长沙市岳麓区德润园小学教师教案总第___课时课题8﹡路旁的橡树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表现出的一颗高尚的心。2、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教学准备橡树的相关资料、课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次教学设计一、导入1、谁认识橡树?谁知道橡树的有关知识?2、出示橡树图,让学生欣赏橡树的高大、粗壮、结实,充满生命力的样子。(板书课题:路旁的橡树)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把课文读正确、完整。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1、指名读课文,正音。2、交流词语的理解。3、指名答: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四、品读课文,领悟情感1、品读课文第1自然段、第8自然段。指名读。思考:计划修建的公路和修成的公路有何不同?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句。计划:宽阔、平坦、漂亮。修成后:笔直,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师:这当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得最后修成的公路跟计划的不同呢?请大家一起再来仔细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2、品读第2-7自然段,思考:(1)筑路工人们正在修建一条公路。突然,他们停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师: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呢?请找出有关词语读一读。“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师引导:要是你,舍得砍掉它吗?工程师和建筑工人呢?(2)看到这样一棵高高的橡树,筑路人有什么反应呢?
工人们停了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
(3)对上面的第二句话进行提问:工程师心里在想什么?工人们心里又在想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4)“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一个“长久地”说明了工程师在内心深处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心理斗争(5)补充句子,体会含义。
工程师叹了口气。
工人们叹着气。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一方面橡树应该得到保护,另一方面“(要修筑公路的)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使公路绕过橡树,但这样一来,公路就不会像箭一样笔直了,因此,这声叹息含蓄地传达出工程师为了保护橡树,在没有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而不得不作出的无奈的选择。“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表明工人们在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之前,看到工程师在叹气,内心非常担心、沉重。这两句话语速也要舒缓、语调同样要略显低沉。(6)最后工程师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找出有关词语读一读)“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工程师的行动给了工人们一个最好的答复,也使整个事件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7)体会工程师的话:“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表明了工程师在解决问题之后的一种轻松心态。齐读第8自然段,这段话读起来要轻快,但一连串的动词“拿出、走到、打进”,语速稍缓、语气略重。(8)师引导:工程师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笔直笔直的,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笔直”与“弯曲”在这句话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来讲,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人们为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设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需要注意重读。(9)读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工程师和工人们说吗?学生自由畅言。同学们说得真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公司国企员工申请员工劳务合同范本
- 北京租房合同范本 建委
- 保险合同纠纷观后感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 《蚕丝非织造布》
- 2025新课改-高中物理-选修第1册(21讲)19 C光的干涉 提升版含答案
- 粘结稀土永磁材料行业相关投资计划提议
- 豆干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范本
- 聚丙烯(PP)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
- 白血病大四讲课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中国视觉小说行业现状调查与竞争趋势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仓储物流中心物业安全管理
- 咨询师基础心理学课件
- 医疗器械注册专员培训
- 期末复习重要考点03 《一元一次方程》十大考点题型(热点题型+限时测评)(原卷版)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高清版)JTGT 5440-2018 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
- GB/T 3953-2024电工圆铜线
- 医疗设备维保服务投标方案
- 结婚函调报告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