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学习目标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3.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自主学习 原因1、清政府加紧搜括和地主的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原因2、列强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3、广西地区自然灾害严重.准备1、洪秀全受西方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准备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2、拜上帝会组织的建立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1851年初,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军”2、同年,永安封王,初步奠定太平天国建政权基础。兴起3、1852年4月太平军途中发布《奉天旨胡檄布四方渝》兴起太平军迅速壮大4、1853年3月,定都天京1、北伐:沉重打击清王朝的统治。全盛2、西征:为太平军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保障全盛3、天京突围:巩固天京政权合作探究一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2.依据地图册《太平天国前期形势》画出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路线图1.废除2、土地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原则内容。不论男女,按内容3、生产。生活资料分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原则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4.目的: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有饭同吃,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评价1、进步性: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评价2、局限性:平分土地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目的:振兴太平天国运动1、政治上: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内容2、经济上: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内容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技术发明3、对外关系: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4、其他: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评价1、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案,评价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2、局限性:缺乏相应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因而未能真正实现。合作探究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区别与联系。〈一〉、区别:(1)产生的背景不同前者盛后者衰;(2)经济主张不同前者主张消灭私有制后者发展私有制;(3)群众基础不同前者反映农民阶级的要求后者不代表农民阶级的愿望。〈二〉、联系:后者继承了反封建的一面同时又弥补前者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落后性;都是革命纲领。1、原因:小生产者的局限性和领导集团矛盾天京事变2、过程:1856年密诏韦昌辉、石达开回天津,天京事变洪秀全不得已下诏诛杀韦昌辉、出走3、影响: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的标志。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失败1、标志:1864年天津陷落失败2、原因:1)农民阶级自身局限性;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3)战略上的失误性质: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列强的农民阶级运动。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同时也打击了外国了侵略者。教训: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农民阶级不可能承担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合作探究三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些新的时代特征?(1)肩负反封建的同时又反列强的双重任务;(2)太平天国运动受西方思想的影响;(3)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4)是“亚洲革命风暴”的组成部分;学以致用〈一〉、选择题1、从兴起的原因看,太平天国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C、农民阶级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D、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各阶级的矛盾2、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是在()A、金田村B、东乡C、永安D、天京3、洪秀全宣传民众、组织民众的思想是()A、基督教B、儒家大同思想C、拜上帝教D、佛教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是()A、宣传西方的基督教B、推翻清朝的统治C、建立理想的共和国D、建立朴素的共产主义社会5、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C、不能充分依靠群众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6、太平军在军事上全盛时期是在()A、1853年B、1855年C、1856年D、1858年7、太平天国前期天京突围的目的是()A、巩固天京大本营B、推翻清朝政府C、断绝清政府的财源D、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8、从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一个基本道理,即()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决定农民阶级不可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B、农民领袖间不能同安乐C、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D、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不可避免9、西方列强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其实质是()A、表明支持慈禧和变B、为显示其军事实力C、把太平天国控制地区变为其势力范围D、维护和扩大其侵华权益10、说太平天国运动仍是旧式农民战争的延续,主要是因为()A、其主力是农民B、建立农民阶级的政权C、其领导阶级和革命纲领仍是旧式的D、其斗争目标是反封建〈二〉、材料分析说明题:11、阅读下列图片,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问题《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两个革命纲领。据此回答:①《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②《资政新篇》反映的是哪个阶层的何种要求?先进的中国人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③《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最终都没有得到施行。你能找到其根本原因吗?《天》背离了农民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资》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④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不能对当时社会矛盾做出正确判断;缺乏坚实社会基础⑤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你认为对吗?为什么?对,《天》要求废除私有制,实质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空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资》主张学习西方,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两者的经济思想有本质区别。三、问答题请简要回答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二辛亥革命教学目标1.了解兴中会、同盟会的成立2.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3.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广义:指1900年(也有说1894年兴中会成立)——1912年3月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狭义:1911年秋到1912年春的一系列事件。(“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临时约法》等)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下诏变法,开始实行“新政”。“新政”比较突出的有三件事。第一是提倡和奖励私人资本办工业。第二是废除科举考试制度,设立学堂,提倡出国留学。第三是改革政制与军制。它是在不触动旧有的封建势力的基础上采取的防危补救措施。在经济上,清末新政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在军事上,由于清末新政时注意编练新军,辛亥革命爆发前全国已编成16镇。于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军;在思想文化上,通过清末新政,西方资产阶级某些思想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因此它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兴起;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引入了资本主义的政府部门;培养了适应于新科学的人才。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迫于国内外形势而采取的措施。因此,它不可能是一次有成效的改革。不过在当时民主革命高涨的条件下,其中一些措施在客观上对传播文化和民主革命思想,对发展工商业起了一定作用。而有些措施则激起人民反抗,扩大了清政府与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一、革命爆发——武昌起义1.请试着从时代、阶级基础等方面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_____________》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经济和阶级基础:清政府的“________”和“_____”,客观上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推翻清政府统治,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思想、组织、军事等方面都做了哪些酝酿和准备?思想上:革命知识分子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宣传阵地:_____\_____组织上:兴中会成立:时间:_____年;地点:______;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盟会成立:时间:______年;地点:_____;组成:兴中会、光复会|______________等领导者:孙中山、_______等;政治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三民主义);机关刊物_________;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军事上:黄花岗等武装起义,_____________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3.哪件事给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辛亥革命是何时、何人首先起义的?有利时机:四川的“保路运动”,清政府调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爆发:______年____月____日,湖北武昌城内______________率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到12日,占领武汉三镇,史称“辛亥革命”试一试: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万恶之旧政府即已推翻,亦为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二、革命高潮:——中华民国的建立1.中华民国是何年、何地成立的?国旗?孙中山就任的是临时大总统?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______(时间)颁布的?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体现了哪些原则?内容意义或目的体现原则\精神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_____________;否定了_________________体现________________②国内____________一律平等;民族平等③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结社等自由;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体现了天赋人权、_______________思想④国民有_______和被选举权;⑤确立立法、司法、行政_____________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___________。规定_______由议会多数党产生,可以驳回总统意见,总统命令须_____________才有效目的限制:_________________,维护_________________体现________________原则3.从《临时约法》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有何意义?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一试1.有位老人出生于民国三年。他应该是出生于公元多少年?A1913年B1914年C1915年D1916年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中华民国的政体是A.总统共和制制B.联邦制C.君主立宪制D.责任内阁制三、革命结果——亦喜亦忧①____年_____月____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②同年三月,袁世凯在_________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为什么?)试一试1.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1.辛亥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2.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你认为支持这两种观点的理由分别是什么?支持第一种观点:辛亥革命巨大的历史功绩:①政治上:最大功绩:②思想上:③经济上:④社会风俗:支持第二种观点:辛亥革命的局限:3.你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以致用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由于它()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C动摇了封建统治制度的根基D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3.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的花”,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C.推翻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4.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知识结构】社会条件:社会条件:民族危机加深一:武昌起义一:武昌起义——夺取政权客观条件:客观条件:“新政”和“预备立宪”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必然性新式学堂、留学教育发展新式学堂、留学教育发展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历史原因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历史原因革命团体、政党的不断建立革命团体、政党的不断建立偶然性:四川保路运动偶然性:四川保路运动二:建立民国二:建立民国——建立政权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三:《临时约法》——三:《临时约法》——巩固政权性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影响:影响:反封建专制制度学以致用1、中国同盟会()A、1894年成立于檀香山B、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C、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D、领导了武昌起义2、武昌起义()A、为四川保路运动创造了条件B、革命的主力是农民C、孙中山指挥的武装推翻清政府的起义D、起义军建立了湖北军政府3、南京临时政府()(1)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2)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政府(3)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4)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1)(2)(3)B、(1)(2)(4)C、(2)(3)(4)D、(1)(2)(3)(4)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包括()(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3)实行责任内阁制(4)是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A、(1)(2)(3)B、(1)(2)(4)C、(1)(3)(4)D、(1)(2)(3)(4)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A、《钦定宪法大纲》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6、清王朝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A、武昌起义B、袁世凯就任内阁总理大臣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D、宣统帝正式下召退位7、《临时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其本质意义在于()A、使人民获得广泛的权利B、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C、否定了君主专制政体D、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8、辛亥革命爆发以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已无药可救B、袁世凯比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在华利益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的“国内秩序”保护其在华利益9、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A、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C、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10.“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11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由于它()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C动摇了封建统治制度的根基D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12.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3.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的花”,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C.推翻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二、材料分析题1.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回答下列问题:2001年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
①时隔90年以后,我们为什么要隆重纪念辛亥革命的胜利?②会场背景中心悬挂的画像是谁?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在纪念大会上悬挂其画像的理由?2、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什么变化?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以上数据又反映了什么变化?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为什么会出现材料3反映的这种现象?材料4: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根据材料4,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三、新民主主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学习目标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国共合作的原因;大革命失败的标志。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大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知识补充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后,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领导的政党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前途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革命发展和群众发深度、广度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所属的革命范畴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旧民主主义革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继续。自主学习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五四运动1.直接原因: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过程:=1\*GB3①第一阶段L1919年5月,中心在北京,斗争主力是。=2\*GB3②第二阶段:1919年6月,中心在上海,以为斗争的主力。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意义:=1\*GB3①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GB3②标志着中国革命的开端。(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1\*GB3①的广泛传播;=2\*GB3②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在工人中宣传马无思主义,促成了马无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3\*GB3③国际上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2.中共“一大”的召开:=1\*GB3①时间:1921年7月23日。=2\*GB3②地点:上海。=3\*GB3③内容:大会规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段,建立无产阶段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4\*GB3④意义: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燃然一新了。3.中共“二大”的召开:=1\*GB3①时间:1911年。=2\*GB3②中心任务: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制定最高纲领:。=3\*GB3③意义: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合作探究: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起了什么作用?二.国民革命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背景:=1\*GB3①1922年至1923年,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2\*GB3②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孙中山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党内合作”。2)实现: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2.国民革命运动(1)兴起:国共合作之后,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2)高潮:战争胜利进军,直捣南京、上海。(3)性质: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4)失败: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3.意义:=1\*GB3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2\*GB3②它动摇了的统治,沉重打击了的侵略执力。4.失败原因:=1\*GB3①客观上,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2\*GB3②主观上,由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劳动保险和武装的领导权。合作探究: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以谁为师?为什么孙中山后来提出要“以俄为师”?美国第一,要把国民党建设成为俄国共产党那样的革命党。第二件事是建立黄埔军校,孙中山想要建立一支“党军”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武装起义——揭开序幕1.南昌起义:=1\*GB3①时间:1927年8月1日。=2\*GB3②领导人:、贺龙、叶挺、朱德等。=3\*GB3③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八七会议:=1\*GB3①时间:1927年8月7日。=2\*GB3②地点:汉口。=3\*GB3③主要内容:确定了开展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秋收起义:1927年9月,发动秋收起义。3.工农武装割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点燃星火;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剧”的星星之火。1)土地革命:=1\*GB3①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2\*GB3②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并积极参军作战。2)建立政权:1931年,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建立,它的性质是工农革命政权。3)红军长征背景:由于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指导,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1\*GB3①时间:1935年1月。=2\*GB3②内容:会议结束了王明“”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政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成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3\*GB3③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上成熟的标志。长征结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合作探究】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必然的,是因为: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外有强权,因此,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二,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这决定了中国革命必然要从农村到城市。
第三,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城市与交通要道,农村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这也决定了中国革命必然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抗日战争的胜利: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下,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占线形成。经过八年抗战,中华民族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2.解放战争1)背景:=1\*GB3①中国人民渴望、民主。=2\*GB3②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的方针。2)过程::=1\*GB3①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2\*GB3②1947年,解放区的,激发了农民革命的和生产的积极性。=3\*GB3③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4\*GB3④、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5\*GB3⑤1949年4月,渡江作战,解放,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3.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数千年来中国会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增强了世界的力量。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表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新民主主义到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合作探究】新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最终取得胜利?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3.反革命势力的分化瓦解4.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援助学以致用一、选择题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B、南临时政府的成C、五四运动D、中共“一大”召开2、有关“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1)爆发于1919年5月4日(2)导火线是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最终在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下失败A、(1)(2)(4)B、(1)(2)(3)C、(1)(2)(3)(4)D、(2)(3)(4)3、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共产国际也派代表列席会议B、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C、会议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D、毛泽东是“一大”的正式代表4、关于国民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起的标志是国共两党革命统一战线的成立B、北伐取得了巨大成功C、革命阵营内隐藏关重要危机D、彻底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统治5、井冈山的斗争()A、打响了中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C、1931年在井冈山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执行了一系左倾教条主义的斗争路线6、遵义会议()(1)召开于1935年中国革命最为重要的关头(2)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4)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A、(1)(2)(4B、(2)(3)(4C、(1)(2)(3)D、(1)(2)(3)(4)7、红军长征()(1)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2)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4)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了一大批骨干A、(1)(2)(3)B、(2)(3)(4)C、(1)(2)(4)D、(1)(2)(3)(4)8、对1946年的革命斗争形势叙述正确的是()A、抗日战争已接近尾声B、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C、中国共产党决定在解放区实行土改D、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9、发生于1949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是()(1)全国解放(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3)开国大典(4)中华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A、(1)(2)B、(2)(3)C、(1)(2)(4)D、(1)(2)(3)(4)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A、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反抗殖民经济的第一次完全胜利B、标志是辛亥革命的成功C、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D、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果二、材料分析题2009年4月29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今日(2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表示,国共两党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既标志着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我们两党愿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心和诚意,我们共同迈出的这一步,必将记载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册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胡锦涛总书记说“两党的交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那么,国共两党在历史上还有哪两次握手?分别形成于哪一年?以什么事件为标志?2、回顾历史,国共两党合作的历史原因是什么?3、两次国共合作对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农村点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成熟和发展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形成后,虽然党内越来越多的实际工作者逐步认识到了这条革命新道路的正确性和重要性,但中央"左"倾错误领导者仍然顽固地坚持"城市中心论",反对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直到1935提1月,遵义会议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全党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认识上才有新的发展。1936年到1939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理论著作,全面总结了过去十几年的斗争经验教训,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在这些著作中,毛泽东站在更高的立脚点上,回答了中国革命为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同时也归纳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主要经验,并富有远见地提出建设改造农村的问题,为新道路理论赋予了新的内涵,总之,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理论在这一时期更加充实,也更加完善了,而且有了一个更高境界的理论升华。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1.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毛泽东认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并必有相当的条件"。这些原因和条件是。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一方面,中国的社会经济是极不平衡的,占优势地位的不是统一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地方性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中国广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不在城市而在农村,中国城市不能控制农村,农村却可以不依赖城市而独立存在。这就是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地,坚持长期武装斗争的特质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的政治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由于中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加深了各自支持的的军阀的矛盾,造成了军阀之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不仅削弱了反革命力量,而且给革命力量以可乘之机。第二、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之一。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长期存在的地方,一般是国民革命时期工农运动蓬勃兴起的地方,如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等省。这此地方都曾经建立过党的组织和工农群众组织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这里的群众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一定的斗争经验。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个客观条件,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国民党政权,是代表大地方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军阀政权。它不仅末能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反,却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激化,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中国革命形势必然继续向前发展,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有利于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药品运输质量监控委托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度假区物业管理全面协议3篇
- 2025年度商铺租赁合同模板(含税费缴纳)
- 水泥净浆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汽修厂品牌及经营权益转让合同3篇
- 2025版未缴出资股权转让协议(知识产权许可与反许可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住宅买卖及装修一体化合同4篇
- 内墙抹灰劳务承包合同下载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休闲会所经营管理承包合同3篇
- 翻译服务劳动合同
-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指南
- 《高级计量经济学》-上课讲义课件
- 教案:第三章 公共管理职能(《公共管理学》课程)
- 诺和关怀俱乐部对外介绍
- 玩转数和形课件
- 保定市县级地图PPT可编辑矢量行政区划(河北省)
-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天然饮用山泉水项目投资规划建设方案
- 供方注册指南-ZTE
- 2019年重庆市中考物理试卷(a卷)及答案
- 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综述 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