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演示:李宗刚课件_第1页
基础写作演示:李宗刚课件_第2页
基础写作演示:李宗刚课件_第3页
基础写作演示:李宗刚课件_第4页
基础写作演示:李宗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宗刚简介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曾经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个人专著数部,代表性专著是博士论文《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在新浪网开设有李宗刚的博客欢迎你来到美丽的山东师大深造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高等写作的立体考察1、写作是一项系统工程2、高等写作的定位3、写作学研究的纵向考察从现代写作的视点看我们的文章写作高考中写作改变了我们的命运:高考作文是我们综合素质的体现:山东省高考作文样卷赏析:山东师范大学文管影评写作优秀试卷赏析:作业:你是怎样理解现代写作的含义和作用的?为什么说现代写作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媒介?第一章绪论第二节:现代写作的特性1、个体创造性2、实践操作性3、动态综合性4、历史发展性第二节:现代写作的特性·个体创造性1、个体创造性A、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它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同时,个体的劳动又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对他人和自己既有劳动的超越,需要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主观创造性。张海迪:坐着很痛苦,活着就是为了克服生命的困境

张海迪用优雅战胜疾病.doc

鲁迅和周作人的照片鲁迅故居鲁迅故居门前的小河,通“三味书屋”八道湾胡同11号院:周作人北京故居;鲁迅《阿Q正传》诞生地第二节:现代写作的特性(3)知识储备的不同:知识储备直接地决定了人对世界的理解深度和广度。如在五四文学的发生过程中,新式教育和科举下的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是不同的,这直接地影响到了他们的知识结构的不同。像鲁迅那一代人之所以完成了对新文学的创造,正是根源于他们接纳了现代知识。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李宗刚著第二节:现代写作的特性C、个体的差异性给我们的写作带来的启示:我们应该努力找寻到属于我们的写作个性,并由此出发,建构起我们的文学大厦。“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够和我们长得完全一样,也没有人和我们的思想与情感完全一致,如此看来,造物主之所以把我们造得这个样子,自有其排场和用场,只是看我们能否最大限度地活学活用罢了。我们写不出他人那样的文章,他人也写不出我们这样的文章!第二节:现代写作的特性·实践操作性2、实践操作性:A、写作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具有劳动操作的性质。B、实践活动是指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就离开了时代,也就离开了读者,这恰如鱼和水的关系。鲁迅论小说写作时强调实践性“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他老老实实说:“‘小说作法’之类,我一部都没有看过。”(《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作文却好像偏偏并无秘诀,假使有,每个作家一定是传给子孙的了,然而祖传的作家很少见。自然,作家的孩子们,从小看惯书籍纸笔,眼格也许比较的可以大一点罢,不过不见得就会做。”(《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第二节:现代写作的特性E、实践操作性给我们的写作带来的启示:“写”作为一种操作方式的训练,不可以随意终止,要有意志力,要坚持“写”的训练。以体操运动员为例加以说明。“写”作为一种操作规范的训练,要努力规范自己的操作,在重复的“写”中实现规范的提升。“写”是我们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我们什么时间停止了在“写”的道路上的跋涉,我们就什么时间终止了我们写作梦想。第二节:现代写作的特性C、动态综合性给我们的写作带来的启示:要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要注意在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把握中向写作这一中心进行联结。动态综合性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在完全掌握了多学科知识后再进行写作。第二节:现代写作的特性·历史发展性4、历史发展性:这是一个被长期忽视了特性。实际上,我们在此提出这一特性,意味着一种现代的写作观念的确立。这便是我们的写作不仅应该研究作家作品的静态要素,而且还应该研究作家是如何创作出这一作品来的,其历史又是怎样走过来的。这在我的《创作成功学》已经作了分析论述。第二节:现代写作的特性·历史发展性A:历史发展性也就是一个不断地建构的过程:“一个具有许多渗透性建构的人比一个具有大量非渗透性建构的人更有可能扩充他或她的建构系统”,“一个人的建构系统是处在持续不断的消长变化的状态中,不同的建构群在不断地经受验证,而各种新元素也不断被补充进个人的那些更具渗透性的建构之中。”[美]赫根汉:《人格心理学》,第335页,作家出版社、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杰克·伦敦在写作上的历史发展性解读第二节:现代写作的特性C、写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D、历史发展性的断裂所带来的危害:第二节:现代写作的特性·历史发展性E、历史发展性给我们的写作带来的启示:写作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只能在对写作目标矢志不渝的追求中,才能完成登顶。实际上,成功并不需要太多,我们可以有无数次的失败,但成功只需要一次,就是这一次的成功,就可以彻底地扭转我们的命运,从而使我们的文章写作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就意味着我们将最终跨出失败的沼泽地,走向相对顺畅的坦途。第二节:现代写作的特性结语:我们在理解和把握了写作的特性之后,就应该自觉地服从和皈依这一特性的独特性要求,使我们的写作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轨迹上来,使我们在写作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第三节高师现代写作课的任务作为作业,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所学习的本章内容,自学本章的三、四节。第四节框架体系与学习方法作业:本书的框架体系是怎样构成的?应该怎样学习?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本章教学计划:18个课时,9个周;重点内容。1、了解写作主体的自身素质在写作中的重要意义。2、掌握写作主体在写作中各种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3、了解写作的源泉和文学的社会功能。4、了解世间外象与写作主体的互动作用。5、了解写作中“主客交融”与“物我融合”的写作与审美特征。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写作主体的素质概述:A、何谓写作主体:指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B、写作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什么: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审美理想第一节写作主体的素质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A、生活素养的源泉:生活素养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创造活动的“根须”。B、生活素养的升华:生活素养不但包括了见多识广,还包括认识深刻、感受真切。写作的过程是“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受”。如《丑石》第一节写作主体的素质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A、学识修养的内涵:所谓学识,就是写作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学问、见识等。第一节写作主体的素质B、学识修养的构成:文字知识和语言知识;专业知识:鲁迅对文学青年的专业知识贫乏的批评。百科全书式的知识:马克思写《资本论》,阅读了数以千计的各类科目的书籍。第一节写作主体的素质C、学识修养的培育: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充满热忱潜心钻研从点到面作业:命题作文:以你向往的大学生活为内容写一篇千字内的散文。2、思考自己的写作素养有哪些?3、对自己的学识修养进行一番梳理,目的是找寻到自我的学识修养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第一节写作主体的素质1、本周课程目标掌握并理解人格品位对作文选材立意的影响。2、能够利用这一理论对自己的人格品位作一理性的把握。3、能够利用这一理论对自己的审美理想作一把握,并由此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第一节写作主体的素质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位:人品与文品;人格品位与选材立意;人格品位与文章格调;毛泽东等伟大的历史人物的人格品位与诗词的关系分析。

第一节写作主体的素质四、写作主体的审美理想:审美理想对写作的影响;写作主体的境界对文章选材和立意的影响;写作主体的审美境界对文章格调和价值的影响。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能力一、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1、

观察的概念——举观察的角度数例。

游龙洞一文中的写作观察指导2、

观察在写作中的意义。如冰心和其丈夫吴文藻的对比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能力3、观察的要求——A、要善于抓反映事物本质的细节;B、要善于抓人和事物的特征;C、要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D、观察要有发现力,E、观察要注意形神兼备。4、观察的方法——过程观察,整理观察,联系观察,在比较中观察5、观察的培养和训练。观察能力作业:1、教材P42第三题2、集市观察。3、校园即景观察。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能力二、写作主体的感受能力:1、

感受的概念——举感受的角度数例。2、感受在写作中的意义。杜甫的人文情怀、感受能力和诗歌创作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能力3、感受的培养和训练。4、观察与感受的异同。5、上次作文讲评。读图后的感受是什么?请你回味一下,你看了以下画面后的情感反应:请你回味一下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看了以下画面后的情感反应:感受能力作业:1、课下作文:入学感受2、结合作品,谈一谈你对感受在写作中意义的理解。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能力三、写作主体的思维能力1、思维的概念。2、思维在写作中的意义。如杨学民一文3、思维的分类与方法。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能力4、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逆向思维、求同思维)5、例文分析。思维能力作业:1、就某一社会问题进行发散性思考,强化思维训练。2、比较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异同。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能力四、写作主体的想象能力:1、

想象的含义,想象的契机。2、

想象应具备的因素——物我两忘,如醉如狂的心理变态(如错觉、幻觉、情绪异常、人格分裂等)第二节写作主体的能力3、艺术家的心理变态和精神病患者心理变态的不同表现。4、实现想象的正确途径。想象能力作业:1、举例论述应达到怎样的心理才能达到最佳的想象力?2、思考想象力的产生还要具备哪些条件?第三节写作客体的构成一、对象化的自然景观:1、什么是对象化、人化。2、自然景观对写作的的意义。以龙洞一文为例第三节写作客体的构成二、群体化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作为写作源泉的意义。第三节写作客体的构成三、个人化的人生状态:写作的个性化特征及其由来第三节写作客体的构成四、外在化的精神产品:第三节写作客体的构成作业:1、就网络写作的社会功能进行思考。2、举例论述应达到怎样的个体属性才能达到最佳的写作状态3、课下自命题作文第四节写作主客体的关系一、写作主客体的对照关系1、什么是对照关系。2、作者在写作中的双重角色的意义。第四节写作主客体的关系二、写作主客体的同型关系1、天人感应与心物同型。2、心物同型对主客交融审美境界的作用。从天人感应和心物同型来看散文《回眸那座文史楼》作业:1、就某一作品(如《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过程来理解作者在写作中的双重角色问题。2、比较天人感应与心物同型。第四节写作主客体的关系三、写作主客体的双向建构:1、双向建构的含义。2、双向建构实现的心理机制:同化和调节。《情到深处理自现》为例,说明双向建构的心理机制。第四节写作主客体的关系四、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作文讲评。作业:1、举例论述同化和调节作用不均衡时产生的作品特点。2、课下自命题作文。第三章写作载体与受体

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这一部分讲写作载体与受体;根据周2学时的课表安排,拟分4大节于4周内完成。第一节写作载体的内质一、材料的含义与作用:1、材料的概念。2、材料在写作中的作用。第一节写作载体的内质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1、选材的原则。2、材料的使用。林清玄的散文《生命的接榫》作文讲评。作业:分析自己写作中材料选取和使用中的问题。第一节写作载体的内质三、主题的含义与特性:1、

主题的含义及相关概念。2、主题的特性。第一节写作载体的内质四、主题的提炼与要求:1、主题的提炼。2、提炼主题的要求。毕淑敏的散文《婚姻鞋》作业:1、主题的主客观因素是如何如统一的?2、课下自命题作文。第二节写作载体的外形一、结构的含义及相关概念:1、结构的含义及相关概念。2、如何结构文章。龙洞为例。二、结构的单位和基本要求:1、结构的基本单位。2、结构的基本要求。第二节写作载体的外形三、语言的功能与素养:1、语言素养的含义。2、语言的功能。3、语言锤炼的基本要求。作业:1、结构与作者思路的关系。2、就《雷雨》分析其艺术结构。3、分析自己的语言素养。第三节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一、

写作受体解读的素质:1、良好的身心感受素质。2、广博的文化修养素质。3、丰富的生活阅历。二、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1、求知性。2、交际性。3、创造性。第三节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三、写作受体解读的方法1、解读的原则:类型性/整体性/三思性。2、解读的方法:笔读法/声读法/分类法/比较法/圆识法等。第四节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一、受体解读素质、解读意识决定了对写作载体的选择。二、载体在语音语调、意义建构、意境建构等层面决定了对受体的制约。三、二者的双向建构。、作文讲评作业:1、怎么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2、从受体解读角度谈谈结构的重要性。3、你如何理解“误读”这一问题。4、准备考试。第四章写作行为过程第一节:写作感知写作感知的特性写作感知的方法写作感知的过程第二节:写作运思写作运思的特性写作运思的方式写作运思的过程向大师告别中的独特感知第四章写作行为过程第三节:写作行文写作行文的特性写作行文的方法写作行文的过程第五章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第一节写作表达方式1、叙述的视角与方法2、描写的类别与要求3、抒情的方式与要求4、议论的要素与方法5、说明的分类与方法第五章·第二节传统常用写作技法举隅1、聚焦与立骨2、悬念与那辗3、巧合与误会第五章·第三节现代常用写作技法举隅1、意识流与蒙太奇2、反讽与黑色幽默3、象征与变形第五章·第四节写作技法的辩证艺术1、正与反2、虚与实3、抑与扬4、张与弛5、断与续第六章新闻文体/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