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和曼 烧烫伤-课件_第1页
卡和曼 烧烫伤-课件_第2页
卡和曼 烧烫伤-课件_第3页
卡和曼 烧烫伤-课件_第4页
卡和曼 烧烫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烧烫伤急救中心卡和曼一、概念烧烫伤是指由于热水、热液、蒸汽等所造成的热力或火焰直接烧烫所引起的一种局部损伤和全身病理改变。烧烫伤二、发病机制(二)感染期:烧伤水肿回收期一开始,感染即成为主要矛盾。

1.浅度烧伤早期创面处理不当,可出现创面周围炎症。严重的烧伤,由于休克的打击,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对病原菌的易感性很高。2.烧伤既有广泛的生理屏障损害,又有广泛的坏死组织和渗出,因此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和繁殖条件。3.烧烫伤后,热力损伤组织,先有凝固性坏死,随之组织溶解,伤后2—3周,组织广泛溶解阶段,是全身性感染的另一高峰期。同时,与健康组织交界处的肉芽组织也逐渐形成,如坏死溶解期组织不能及时清除或引流,病原菌可侵入邻近的非烧伤组织。由于大面积的侵入感染,创面表现:晦暗、糟烂、凹陷,出现坏死斑,称为“烧伤创面脓毒症”。即使细菌未侵入血液,也可致死。二、发病机制(三)修复期:炎症反应的同时,组织修复即已开始。目前,临床工作中切除烧伤坏死组织(切痂或削痂)和皮肤移植,多数已在感染期进行,在修复期实际仅对一些残余、零星小创面的补遗性的修复,并对一些关节,功能部位进行防挛缩,畸形的矫治与锻炼。三、临床表现和诊断1.烧伤面积估算(1)中国新九分法发部、面部、颈部双上臂、双前臂、双手胸部、腹部、会阴双臂、双大腿、双小腿、双足头颈部双上肢躯干部双下肢3%3%3%7%6%5%13%13%1%5%21%13%7%9%18%(9%×2)27%(9%×3)46%(9%×5+1)注明:a。小儿因头大、腿短特点,头颈部:9%+(12—年龄)双下肢:46%—(12—年龄)

b。成年女性的臂部和双足各占6%(2)手掌法:将病人五指并拢即为1%体表面积※一般,小面积浇伤,用手掌法估计烧伤面积,大面积烧伤常与九分法联合使用。中国新九分法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2.烧伤深度识别:三度四分法(1)Ⅰ°烧伤:称红主斑性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局部红斑,灼痛,皮肤干燥无水泡,感觉过敏,3—7天脱屑痊愈。(2)Ⅱ度烧伤:又称水疱性烧伤。①浅Ⅱ度烧伤:大水泡。创面红润。伤及表皮生发层与真皮乳头层,有大、小水泡,内含浅黄色澄清液。基底创面红润、潮湿,皮肤感觉过敏,肿痛明显。1—2周愈合。②深Ⅱ度烧伤:小水泡。创面红白相间。伤及皮肤真皮层,介于浅Ⅱ度和Ⅲ度之间,深浅不尽一致。皮肤肿胀明显,可有小水泡,基底创面微湿发白,或红白相间,疼痛、感觉减退。3—4周愈合。(3)Ⅲ度浇伤:又称焦痂性烧伤。全皮层浇伤甚至达到皮下,肌肉或骨骼。创面干燥无水泡,苍白或焦痂形成甚至碳化,可见树枝样血管栓塞,疼痛、感觉消失。深Ⅱ度烧伤

Ⅲ度浇伤

粗大的树枝样栓塞静脉创面干燥坚硬似皮革小儿下肢沸水烫伤三、临床表现和诊断3.烧伤严重性分度

伤情判断:主要根据烧伤面积,深度和是否合并症判断。(1)轻度烧伤:总面积9%以下的Ⅱ度浇伤(2)中度烧伤:Ⅱ度烧伤面积达10%—29%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以下。(3)重度烧伤:a烧伤总面积30—49%;bⅢ度烧伤面积10—19%;cⅡ、Ⅲ度烧伤面积不足30%,但已发生下列情况:休克、严重的复合伤,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或化学中毒等并发症。(4)特重烧伤:a烧伤总面积50%以上;bⅢ度烧伤面积在20%以上;c已有严重并发症。4、吸入性烧伤也称呼吸道烧伤诊断:(1)燃烧现场相对密闭。(2)呼吸道刺激,咳出炭末痰,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3)面、颈、口、鼻周围有深度烧伤,鼻毛烧伤,声音嘶哑或不能发声。四、并发症1.感染

2.休克

3.肺部感染4.急性肾衰竭5.应激性溃疡五、治疗

(一)治疗原则1.保护创面,防止和尽量清除外源性沾染,防止再损伤2.预防和治疗各型休克3.预防和治疗局部及全身感染,特别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4.尽早处理创面,尽量减少瘢痕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畸形5.预防和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五、治疗

(二)现场急救1.迅速脱离热源2.保护受伤部位:在现场,创面只求不再污染,不再损伤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切开气管,给予吸氧4.大面积严重烧伤,早期应避免长途转送。休克期最好就近输液抗休克或作气管切开。高度口渴,烦燥不安者常示休克严重,应加快输液,只能少量口服盐水。5.情绪不稳定、病痛剧烈可镇静止痛。(三)医院内治疗

2.中、重度烧伤的处理(5)迅速作出伤情评估、清创,特别注意有无Ⅲ度环状焦痂的压迫,以影响血运或呼吸。(6)情绪不稳,疼痛剧烈应用镇静、止痛剂:安定、杜冷丁。(7)广泛大面积烧伤一般采用暴露疗法。(8)制定补液计划,用晶体液(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及胶体。A.伤后第1个24h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每1%面积1.5ml(小儿2.0ml)晶:胶=2﹕1,广泛深度烧伤:1﹕1。另加5%Glouse2000ml补充水分(小儿按年龄kg体重另算),总量一半在伤后8小时内输入,另一半在以后10小时输入。B.第2个24小时胶体、晶体总液量为第1个24小时的一半,仍补充5%GS2000ml.五、治疗

(三)医院内治疗3.创面污染重或有深度烧伤者,均应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4.抗感染(1)正确处理创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