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品质管理(QM)第一章:概论第二章:统计品管理论第三章:品管应用方法第四章:抽样检验基础第五章:管制图概论第六章:管制图应用第七章:品质管制系统食品品质管理(QM)第一章:概论1食品品质管理第八章:品质管制组织与品质成本第九章:品管圈第十章:食品工业之品管食品品质管理第八章:品质管制组织与品质成本2参考文献1。AmihudKramerQualitycontrolforthefoodindustrytheAVIpublishingCompany.Inc.2.Deming.w.e.Qualityproductivityandcompetitiveposition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3.FeigenbaumA.V.TotalQualitycontrolMcgraw-HillBookCompany4.WilburA.GoundFoodQuailtyAssuranceTheAVIPublishingCompany5.Crosby.PhilipB.QualityisfreeNewAmericanLibraryInc.参考文献1。AmihudKramerQuality3第一章:品质管理概论1-1.品质管理的重要性1-2.品质管理的意义1-3.品质的演绎及发展1-4.PDCA-戴明循环1-5.工业生产与品质管理1-6.品质教育与训练第一章:品质管理概论1-1.品质管理的重要性4本章重点及难点1.品质的定义及特点2.PDCA循环3.质量循环(质量环)本章重点及难点1.品质的定义及特点51-1.品质管理的重要性科技进步、市场竞争白热化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物美价廉消费者对品质有更深的认识及要求产销型态:生产导向→行销导向1-1.品质管理的重要性科技进步、市场竞争白热化6研发(设计)研发、制造、品保过程--示意图原物料产品品质检查自主检查品检制造过程巡检资材采购研发(设计)研发、制造、品保过程--示意图原物料产品质自主检7企业提供产品品质顾客要求与期待品质
顾
客
满
意
度
顾客
顾
客
满
意
度
8品质管理与企业生存荣华鸡Vs肯德基1987年11月12号肯德基进入中国,1996-2000,增加到300家店面,2001,中国大陆营业额40亿RMB。Everyday,morethan12millioncustomersareservedatKFCrestaurantsin109countriesandterritoriesaroundtheworld.KFCoperatesmorethan5,200restaurantsintheUnitedStatesandmorethan15,000unitsaroundtheworld.品质管理与企业生存荣华鸡Vs肯德基9品质管理与企业生存1991年12月28日:荣华鸡快餐公司成立于上海,1994北京开分店,公司最高日营业额达11.9万元。2000年撤出北京市场,宣告失败。品质管理与企业生存1991年12月28日:荣华鸡快餐公司成10品质管理与企业生存荣华鸡失败原因:无稳定的品质无标准化作业成本管理不善店面细节管理混乱。品质管理与企业生存荣华鸡失败原因:11品质管理与企业生存肯德基在全球推行CHAMPS计划(冠军计划)C—Cleanliness保持美观整洁的餐厅H—Hospitality提供真诚友善的接待A—Accuracy确保准确无误的供应M—Maintenance维持优良的设备P—Productquality坚持高质量稳定的产品S—Speed注意快速迅捷的服务品质管理与企业生存肯德基在全球推行CHAMPS计划(冠军计划121-2.品管的定义1.2.1.品质的定义定义: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既定需求能力的整体特质和特性。(美国品质管理学会)
1-2.品管的定义1.2.1.品质的定义131-2.品管的定义生产者:品质就是要“符合规格”消费者:品质是在预计的寿命内,产品的使用状况及效果良好,而且售后服务及价格水平都能令人满意.
1-2.品管的定义生产者:品质就是要“符合规格”141.2.1品质的定义品质的特性相对性适用性经济性客观性1.2.1品质的定义品质的特性151.2.2.管制的定义管制:查核实施的结果是否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包括:“确立标准”和“保持品质”
1.2.2.管制的定义管制:161.2.2.管制的定义管制程序a.决定管制项目b.选定衡量单位c.决定管制水准1.2.2.管制的定义管制程序17管制程序d.决定作业标准及检验标准e.实际测量品质特性f.分析差异原因g.采取矫正措施管制程序d.决定作业标准及检验标准181.2.2品管的意义定义:以最经济的手段做好制品品质、工程品质、工作品质、业务品质及服务品质的管理与改善,使有关的质、量、成本达到最佳的效果。
1.2.2品管的意义定义:191.2.2品管的意义品管定义(简言之):品质管制是为制造符合消费者所要求的产品,所采取的经济、有效的手段。1.2.2品管的意义品管定义(简言之):201.2.2品管的意义品管强调的五大原则A、品质第一,消费者导向B、下工程就是顾客:打破部门本位观念C、有效转动PDCA:做好再发防患D、事实管理:活用统计工具E、尊重人性,委让权限1.2.2品管的意义品管强调的五大原则21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
100%保证不制作不流送将质量意识贯穿工序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100%保证不制作不流送将质量意识贯穿221.2.2品管的意义品质误区Philip.B.Crosby(美):“品质免费”(Qualityfree)一书中归纳出五大品质误区1.2.2品管的意义品质误区231.2.2品管的意义品质五大误区a.品质空洞b.品质有限c.品质是对员工的挑剔d.品质偶尔可打折e.品质只是品管员的责任1.2.2品管的意义品质五大误区24追求品质的正确观念追求品质,必须切实符合要求的标准好,还要更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Doitrightatthefirsttime追求品质的正确观念追求品质,必须切实符合要求的标准25追求品质的正确观念追求品质,永无止境的追求品质,只会解决工作中的困扰.追求品质,最重要的投资是决心.追求品质,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追求品质的正确观念追求品质,永无止境的2627坚持高品质,就能赢得大发展坚持高品质,就能赢得大发展282930质量要上去,成本要下来。质量要上去,成本要下来。31推行质量体系,是要说到写到,写到做到。推行质量体系,是要说到写到,写到做到。32克氏疫苗”不流泪的品管”(Crosby著)就品管常见症结,如:产品出厂与预定品质标准不一致;过分依赖售后服务等,提出一套预防措施,即五大”克氏疫苗”克氏疫苗”不流泪的品管”(Crosby著)33克氏疫苗达成共识:系统+沟通执行:有结果的行动确定政策政策清楚不含糊产品及服务要完全符合对外宣传的标准品质唯一标准是”零缺点”,非”差不多”.克氏疫苗达成共识:系统+沟通341.2.3品管的演绎及发展第一阶段:(1900以前)作业者品管第二阶段:(1900—1918)领班品管第三阶段:(1918—1937)品管员品管第四阶段:(1937—1960)统计品管第五阶段:(1960—1980)全面品质管理第六阶段:(1980—今)全面品质经营管理1.2.3品管的演绎及发展第一阶段:(1900以前)作业者品35品質管理的演進品質管制統計的品質管制品質保證全面品質管理全面品質保證品質管理的演進品質管制統計的品質管制品質保證全面品質管理全面36品質的發展品質的歷史面品質的觀念面品質的制度面作業員的品質管制品質是檢查出來的品檢(QI)領班的品質管制檢驗員的品質管制統計的品質管制品質保證全面品質管理全面品質保證品質是製造出來的品質是設計出來的品質是管理出來的品質是習慣出來的品管(QC)品保(QA)全面品管(TQM)全面品保(TQA)品質的發展品質的歷史面品質的觀念面品質的制度面作業員的品質管37傳統品質管理與全面品質管理之差異重點在審查品質是品管部門的責任難免會有錯誤品質意味著「檢驗」品質是戰術性收益重點在計劃品質是每個人的責任零缺點計劃品質意味著「滿意」或「超過顧客預期的要求品質是戰略性收益傳統品質管理全面品質管理傳統品質管理與全面品質管理之差異重點在審查重點在計劃傳統品質38全面品質管理事前事中事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後控制TQM全面品質管理事前事中事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後控制TQM39品質關鍵技術進程特色品質關鍵技術TQA文化品質文化塑造、部門活動分析、業務流程管理、問題分析解決、管理決策支援TQM管理品質改善小組之推行、日常管理、機能管理、方法管理、管理七大手法QA市場ISO-9001、品質機能展開、田口式品質工程、可靠度工程QC改善統計製程管制(SPC)、標準化、QC七大手法QI檢驗抽樣檢驗品質關鍵技術進程特色品質關鍵技術品質40進料管制作業流程圖供應廠商選定訂貨進料檢驗合格批入庫不合格批全批拒收採購選別不良品良品特採生管物管採購退回供應商供應廠商評核品管、檢驗開發.採購.品管.技術.進料管制作業流程圖供應廠商選定訂貨進料檢驗合格批入庫不合格批411.2.3品管的演绎及发展我国品管发展的现状食品厂品管之推动1.2.3品管的演绎及发展我国品管发展的现状421.2.4.管制循环(PDCA)P—planD—doC—checkA—action1.2.4.管制循环(PDCA)P—plan43戴明循环的历史
戴明循环或称PDCA循环、PDSA循环。戴明循环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先是有着“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著名的统计学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A.Shewhart)在当时引入了“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的雏形,戴明将休哈特的PDS循环进一步完善,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Check/Study-Act)”这样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戴明循环的历史戴明循环或称PDCA循环、PDSA循环。4445戴明循环有如下三个特点1、大环带小环。如果把整个企业的工作作为一个大的戴明循环,那么各个部门、小组还有各自小的戴明循环,就像一个行星轮系一样,大环带动小环,一级带一级,有机地构成一个运转的体系。戴明循环有如下三个特点1、大环带小环。46戴明循环有如下三个特点2、阶梯式上升。戴明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提高一步。到了下一次循环,又有了新的目标和内容,更上一层楼。戴明循环有如下三个特点2、阶梯式上升。47戴明循环有如下三个特点3、科学管理方法的综合应用。戴明循环应用以QC七种工具为主的统计处理方法以及工业工程(IE)中工作研究的方法,作为进行工作和发现、解决问题的工具。戴明循环有如下三个特点3、科学管理方法的综合应用。48戴明循环的步骤P(Plan)--计划,通过集体讨论或个人思考确定某一行动或某一系列行动的方案,包括5W1H;D(Do)--执行人执行,按照计划去做,落实计划;戴明循环的步骤49戴明循环的步骤C/S(Check/Study)--检查或学习执行人的执行情况,比如到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控制点”“管理点”去收集信息,“计划执行的怎么样?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或要求?”,找出问题;戴明循环的步骤C/S(Check/Study)--检查或学习50戴明循环的步骤A(Action)--效果,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或着模式化或者标准化以适当推广;失败的教训要加以总结,以免重现;这一轮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戴明循环的步骤A(Action)--效果,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51戴明PDCA循环图解戴明PDCA循环图解52531.2.5.质量螺旋“质量环”(QualityLoop)
朱兰提出,为了获得产品的适用性,需要进行一系列活动。也就是说,产品质量是在市场调查、开发、设计、计划、采购、生产、控制、检验、销售、服务、反馈等环节全过程形成的,同时又在这个全过程的不断循环中螺旋式提高,所以,质量环也称为质量进展螺旋。1.2.5.质量螺旋“质量环”(QualityLoop)
54551.2.5.质量螺旋朱兰认为,在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包括一系列循序进行的工作和活动,这些环节之间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不断循环,周而复始。
1.2.5.质量螺旋朱兰认为,在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561.2.5.质量螺旋循环从市场研究开始,以便对适用性有所改进,在旋转的末端,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螺旋形旋转,每旋转一次产品质量也是就适用性就得到一次提高。1.2.5.质量螺旋循环从市场研究开始,以便对适用性有所改进571.2.5.质量螺旋在这一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和工作——市场研究、开发(研制)、设计、制订产品规格、确定工艺、采购、仪器仪表以及设备装置、生产、工序控制、检验、测试、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都是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必不可缺的环节,质量正是在这种循环中打造的。
1.2.5.质量螺旋在这一过程中的所有活动和工作——市场研究585960616263641.2.6.工业生产与品质管制现代工业生产的特质大量生产及3S运动3S运动:专业化Specialization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简单化Simplification1.2.6.工业生产与品质管制现代工业生产的特质651.2.7.品质教育及训练品质管制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全员参与品质教育所谓QC,是经营的一种思想革命,所以,一定要转换所有作业员的观念,要不断的,一次又一次的给予教育.-----日.石川1.2.7.品质教育及训练品质管制始于教育终于教育661.2.8.防止不良的要诀稳定的人员良好的教育训练建立标准化消除环境混乱现象统计品管稳定的原料供应商1.2.8.防止不良的要诀稳定的人员67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对待品质,金灿灿的奖杯一定属于我们大家!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对待品质,金灿灿的奖杯一定属于我68第二章:统计品管之基础2.1.变异与波动2.2.正常波动与异常波动2.3.统计数据与分类2.4.统计特征数第二章:统计品管之基础2.1.变异与波动69第二章:统计品管之基础2.1.变异(Variation)与波动2.1.1.统计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变异并进行推论的技术。其作用是:确定、控制和验证过程能力以及产品特性。第二章:统计品管之基础2.1.变异(Variation)与波702.1.1.统计技术的作用1.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数据。2.比较两事物的差异。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4.分析事物间的相互关系。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试验方案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2.1.1.统计技术的作用1.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数据。711、正常波动由偶然原因引起正常波动——稳态2、异常波动由系统原因引起异常波动——非稳态F(X)-3б-2б-бμб2б3б68.26%95.45%99.73%X正态分布图2.1.2.产品质量波动1、正常波动F(X)-3б-2б-бμб2б722.1.2.产品质量波动产品质量具有波动性和规律性。产品质量波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产品质量波动分为: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两类。2.1.2.产品质量波动产品质量具有波动性和规律性。732.1.2.产品质量波动正常波动:由随机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又称一般波动随机因素在生产中大量存在。公差就是承认这种波动的产物。统计控制状态:仅有正常波动的生产过程称为统计控制状态,简称控制状态或稳定状态。2.1.2.产品质量波动正常波动:由随机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742.1.2.产品质量波动异常波动:由于系统原因引起的波动。又称特殊波动。这些系统因素并不大量存在,但一旦存在,对产品质量影响大。如:原料质量不好、设备带病运转、操作违规、测量仪器带系统误差等。非统计控制状态:有异常波动的生产过程。简称失控状态或不稳定状态。2.1.2.产品质量波动异常波动:由于系统原因引起的波动。又752.2.统计数据及分类1.计量数据凡是可连续取值的,或者可以用测量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点以下数值的这类数据。2.计数数据凡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即使用测量工具也测不到小数点以下的数据的数。3.分数:取决于其分子,分子是计量数,则分数是计量数;分子是计数数,则分数是计数数2.2.统计数据及分类1.计量数据7677CausesofVariationNaturalCausesAssignableCausesWhatpreventsperfection?Processvariation...InherenttoprocessRandomCannotbecontrolledCannotbepreventedExamplesweatheraccuracyofmeasurementscapabilityofmachineCausesofVariationNaturalCau78CausesofVariationNaturalCausesAssignableCausesWhatpreventsperfection?Processvariation...ExogenoustoprocessNotrandomControllablePreventableExamplestoolwear“Monday”effectpoormaintenanceInherenttoprocessRandomCannotbecontrolledCannotbepreventedExamplesweatheraccuracyofmeasurementscapabilityofmachineCausesofVariationNaturalCau79ProductSpecification
andProcessVariationProductspecificationdesiredrangeofproductattributepartofproductdesignlength,weight,thickness,color,...nominalspecificationupperandlowerspecificationlimitsProcessvariabilityinherentvariationinprocesseslimitswhatcanactuallybeachieveddefinesandlimitsprocesscapabilityProcessmaynotbecapableofmeetingspecification!ProductSpecification
andProc80ProcessCapabilityLSLUSLSpecCapableprocess Verycapableprocess ProcessnotcapableProcessvariationProcessCapabilityLSLUSLSpecCa81ProcessCapabilityIndexIMeasureofcapabilityofprocesstomeet(fallwithin)specificationlimitsProcessCapabilityIndexIMeas82ProcessCapabilityIndexIMeasureofcapabilityofprocesstomeet(fallwithin)specificationlimitsTake“width”ofprocessvariationas6LSLUSLSpec63ProcessCapabilityIndexIMeas83ProcessCapabilityIndexIMeasureofcapabilityofprocesstomeet(fallwithin)specificationlimitsTake“width”ofprocessvariationas6LSLUSLSpec6399.7%ProcessCapabilityIndexIMeas84ProcessCapabilityIndexIMeasureofcapabilityofprocesstomeet(fallwithin)specificationlimitsTake“width”ofprocessvariationas6If6<(USL-LSL),thenatleast99.7%ofoutputofprocesswillfallwithinspecificationlimitsLSLUSLSpec6399.7%ProcessCapabilityIndexIMeas852.表示分配变异的量(1)R---范围(Rang)R=(2)S---离均差的平均和S=2+(X2.表示分配变异的量(2)S---离均差的平均和2+(86数据分析中,平均值的分析比较重要,但如果不能正确应用,仅仅应用平均值会让我们犯错数据分析中,平均值的分析比较重要,但如果不能正确应用,仅仅应8788(3)变异数--S2
(3)变异数--S289(4)δ=标准偏差
δ=(4)δ=标准偏差δ=90第三章:品管应用技术本章重点及难点1.各种品管技术的应用技巧及领域.2.多种技术的联合使用3.实际应用中的方法选择第三章:品管应用技术本章重点及难点91第三章:品管之应用技术3.1.特性要因图对于结果的原因或所期望之效果与对策间的关系,以箭头连接,详细分析原因与对策的一种图形,称为特性要因图.第三章:品管之应用技术3.1.特性要因图923.1.特性要因图本图是日本品管权威石川博士于1952年发明,故又名”石川图”,又因其形似鱼骨,又名”鱼骨图”3.1.特性要因图本图是日本品管权威石川博士于1933.1.特性要因图3.1.1.特性要因图的画法决定问题的特性大原因按4M1E分类:Man、materical、machine、method、environment,并以方框画出找出大原因下的中、小原因,以圆圈画出3.1.特性要因图3.1.1.特性要因图的画法943.1.特性要因图3.1.2.特性要因图的种类A.追求对策型追求问题点因如何防止、目标之效果应如何达成等,而以特性要因图表示期望效果与对策的关系。3.1.特性要因图3.1.2.特性要因图的种类953.1.特性要因图3.1.2.特性要因图的种类B.追求原因型追求不良的所在,并进而寻找其影响的原因。3.1.特性要因图3.1.2.特性要因图的种类963.1.特性要因图3.1.3.特性要因图使用方法1.集合有关人员4—10人2.挂一张大白纸,准备2—3支色彩笔3.由集合的人员就影响问题的要因发言,发言内容汇入图中,中途不可批评或质问(脑力激荡法)3.1.特性要因图3.1.3.特性要因图使用方法973.1.特性要因图3.1.3.特性要因图使用方法4.时间大约1小时,收集20-30个原因即可结束.5.就收集的原因,何者影响大,由大家轮流发言,确定影响大的因素,用红笔将其圈起.3.1.特性要因图3.1.3.特性要因图使用方法983.1.特性要因图3.1.3.特性要因图使用方法6.与第五步同,针对红圈项目,选出最重要的项目,圈上两圈、三圈.7.重新画一张要因图,将未上圈的予以去除,圈数愈多者列为最优先处理的对象.3.1.特性要因图3.1.3.特性要因图使用方法993.2.层别法将多种多样的资料,因应目的的需要,分类成不同的“类别”,使之方便以后的分析.3.2.层别法将多种多样的资料,因应目的的需要1003.2.层别法一般工厂的层别通常为“空间别”如:作业员:不同班组别机器:不同机器别原料:不同供应商批次: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3.2.层别法一般工厂的层别通常为“空间别”1013.2.层别法某公司注塑机三班轮班,统计其三班前三周的不良情况,均生产同一产品.结果为:ABC产量1000105009800不良率3.2.层别法某公司注塑机三班轮班,统计其三班前三周的不良情1023.2.层别法例:国內航空公司满意度调查表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要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分门别类,统计归纳,发现问题,为判断及解决问题作准备.3.2.层别法例:国內航空公司满意度调查表1033.3.柏拉图历程:柏拉图(Pareto)是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研制出的统计方法.后由美国的品管大师裘兰博士(Joseph.Juran)运用于品管分析中.又名”20/80”法则.3.3.柏拉图历程:柏拉图(Pareto)是意大利经济学家(1043.3.柏拉图应用:找出关键的因素.如:不良的影响很多,先找出每一种因素的不良率,再按大小顺序,将其逐步累加起来.3.3.柏拉图应用:找出关键的因素.1053.3.柏拉图柏拉图的分析步骤a.将要处理的事以状况或原因加以层别b.纵轴可以表示为件数,最好表示为金额较为强烈.3.3.柏拉图柏拉图的分析步骤1063.3.柏拉图柏拉图的分析步骤c.决定收集资料的时间,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期间尽可能定期.d.各项目依合计之大小顺序从左至右排列在横轴上.3.3.柏拉图柏拉图的分析步骤1073.3.柏拉图柏拉图的分析步骤e.绘上柱状图f.连接累积曲线.3.3.柏拉图柏拉图的分析步骤1083.3.柏拉图例:某部门将上月生产的产品作统计,总计不良件数409件,其中不良项目依次为:3.3.柏拉图例:某部门将上月生产的产品作统计,总计不良件数1093.3.柏拉图3.3.柏拉图110ABCDEFGH其他频数(件)频率(%)A类B类C类8090100ABCDEFGH其他频数(件1113.4.实验计划法(正交试验法)确立因素与水平3.4.实验计划法(正交试验法)确立因素与水平1123.5.散布图确立一组成对的树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成对的数可能是:特性---要因特性---特性要因---要因3.5.散布图确立一组成对的树之间是否有相关性1133.5.散布图绘制:a.收集资料(30组以上)b.找出数据中的最大最小c.准备坐标纸,划出坐标轴,刻度,计算组距
3.5.散布图绘制:1143.5.散布图绘制:d.将各组对应的数标在坐标纸上e.填上资料的收集地点、时间、测定方法、制作者等项目。3.5.散布图绘制:1153.5.散布图3.5.散布图1163.5.散布图常见的几种散布图强正相关强负相关弱正相关弱负相关毫不相关曲线相关3.5.散布图常见的几种散布图1173.6.查核表(checksheet)简单的查核表就是备忘录,将要查核的工作项目一项一项的整理出来,然后定期或定时检查.1.点检用查核表只记录”有””没有”,”好””不好”2.记录用查核表(计数用)用来收集计数或计量资料,常使用划记法3.6.查核表(checksheet)简单的查核表就是备忘1183.7.直方图又称柱状图,可将杂乱无章的资料解析出其规律性.对资料中心值或分布状况可一目了然.1.直方图制作a.收集数据,并作好记录,少则几十,多则上百,其总数以N表示.b.定组数:总资料数与组数的关系大约如下:3.7.直方图又称柱状图,可将杂乱无章的资料解析出其规律性.1193.7.直方图样本总数(N)组数50---1006---10100---25010---20250以上10---203.7.直方图样本总数(N)组数50---1006---101203.7.直方图c.找出Min.max,计算出RangeR=Max-Mind.定组距(C)C=R/组数e.定组界最小一组的下界=Min-最小数个位数*0.5然后加组距C,推出各组界.3.7.直方图c.找出Min.max,计算出Range1213.7.直方图f.决定组之中心组之中心=(上组界+下组界)/2g.制作次数分布表:依照数据大小记入各组的组界内,然后计算各组出现的次数h.制作直方图:横轴:测定值的变化纵轴:出现的次数i.填上次数、规格、平均值、数据来源、日期。3.7.直方图f.决定组之中心1223.7.直方图2.直方图分析直方图主要作观察用,观察直方图之分布图型,将可以得到三种状况:a.柱状图形呈钟型曲线,可以判定:⑴制程稳定.正常.⑵变异大多源于机遇原因.如果呈多峰或双峰形分布,则显得不正常,或制程中用两个标准.3.7.直方图2.直方图分析1233.7.直方图b.制程中心值:直方图的中心值与规格中心是否相近,作为调整制程的依据.c.制程是否有能力符合工程规格:依直方图分布状况来衡量是否具有达到工程能力的水准.3.7.直方图b.制程中心值:直方图的中心值与规格中心是否相1243.7.直方图3.直方图的用途评估或检查制程指出采取行动的必要测量矫正行动的效应比较机器绩效比较物料及供应商3.7.直方图3.直方图的用途1253.7.直方图例:测量50个蛋糕的重量,观察其分布.N=50重量规格=310±8g相关数据如下表:3.7.直方图例:测量50个蛋糕的重量,观察其分布.12613083173063143082315306302311307330531030930530443103163073033185309312307305317631231530531630973133073173153208311308310311314930431130930931010309312316312318max315317319314320min304306302303304Max=320Min=302R=320-302=18C=r/7=2.57=3第一组下界=302-2*0.5=301第一组上界=301+c=304130831730631430823153063023113127组组界中心值划记次数1301-304302.542304-307305.5103307-310308.5134310-313311.595313-316314.586316-319317.557319-322320.51组组界中心值划记次数1301-304302.542304-3128123456712345671293.7.直方图直方图解析:了解制程的全貌,可自图上看出分配中心倾向及分配之形状,散布状态与规格关系.3.7.直方图直方图解析:了解制程的全貌,可自图上看出分配中130(5)常态分布:从一群数中可以整理出次数分配图及直方图,如果把数据无线增大时,就可以得到如下图的一种类似钟铃曲线的分布曲线:3.常态分配下出现的或然率(1)如常态分配下平均值μ的两侧各取一个标准差(δ)的宽度,则在此区域内出现的或然率为:68.27%(2)如取μ±2δ出现的机率为95.45%(3)如取μ±3δ出现的机率为99.73%既在上述的分配里,随机抽取一个样品,则这个样品数据出现在μ±3δ区域以外的机会是1000次里约有3次可能的机会。(5)常态分布:从一群数中可以整理出次数分配图及直方图,如1311.控制图的概念和格式1、定义:用于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所使用的带有控制界限的一种工序管理图2、格式质量特性数据样本号12345678910UCLCLLCL3.9.管制图1.控制图的概念和格式1、定义:用于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1323.9.管制图1.管制图的实施循环(1)在制程中,定时定量随机取样(2)抽取样本作管制特性的量测(3)将结果会制在管制图上(4)判断有无工程异常或偶发性事故(5)对偶发性事故或工程异常采取措施a.寻找原因3.9.管制图1.管制图的实施循环1333.9.管制图b.改善对策,应及对策c.再发防止对策2.管制图分类管制图分为计量值和计数值管制图两种(1)计量管制图用于产品特性可测的,如长度.重量.面积.温度.时间等连续性数值的数据有3.9.管制图b.改善对策,应及对策1343.9.管制图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中位数与全距管制图个别值与全距移动管制图平均值与标准差管制图(2)计数值管制图用于非可量化的产品特性:如不良数.缺点数等简短性数据,有:3.9.管制图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1353.9.管制图P---Chart:不良率管制图---最普遍Pn---Chart:不良数管制图C---Chart:缺点数管制图U---chart:单位数管制图3.9.管制图P---Chart:不良率管制图---最普遍1363.9.管制图3.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1)管制界限的计算(2)管制图制作法a.设计测试频率及测定时间,每组的样品b.定时测定每小组的样本值,并填在管制图中C.计算每组的平均值3.9.管制图3.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1373.9.管制图D.计算总平均值E.计算全距平均值F.计算管制界限G.划出管制界限H.打上点记号i.检查:制程是否在管制状态下检讨制程能力3.9.管制图D.计算总平均值1383.9.管制图(3)管制界限与产品规格比较管制界限一定要在产品规格以内,否则就不能满足产品之规格,需作进一步的调整3.9.4.计数值管制图大多是主观判断加以统计,难以用仪器加以测量.如产品的颜色不正确,表面刮痕等3.9.管制图(3)管制界限与产品规格比较1391403.9.4.计数值管制图对难以用仪器测量的项目,如:产品的颜色、表面的刮痕等,大多凭主观判定,加以统计分析。P管制图(不良率管制图)制作方法3.9.4.计数值管制图对难以用仪器测量的项目,如:产品的颜1413.9.4.管制图研判要诀1.统计点超出管制界2.连续7点偏离中心线3.统计点呈规则性,原因容易找出.3.9.4.管制图研判要诀1.统计点超出管制界1425.不良数控制图(Pn-Chart)计数型数据中的计件型样本容量(检验数)N恒定,一般N>=50不合格数是一个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5.不良数控制图(Pn-Chart)计数型数据中的计件型143图例图例144控制界限的计算CL=PnUCL=Pn+3[Pn(1-P)]1/2LCL=Pn-3[Pn(1-P)]1/2Pn–平均不合格品数P–平均不合格品率控制界限的计算CL=Pn145图形分析当点已跑出管制界限连续几点在中心线上方或下方连续几点上升或下降连续几点互着一升一降连续几点在3倍标准差以外连续几点中有几点在2倍标准差以外连续几点中有几点在中心线两侧之1倍标准差以内连续几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未在1倍标准差以内图形分析当点已跑出管制界限1466.不良率控制图(PChart)计数型数据中的计件型样本容量N大小不定服从二项分布6.不良率控制图(PChart)计数型数据中的计件型147图例图例148控制界限的计算CL=PUCL=P+3[(1/n)*P*(1-P)]1/2LCL=P-3[(1/n)*P*(1-P)]1/2控制界限的计算CL=P1497.缺陷数控制图(CChart)计数型数据中的计点型控制对象为一定单位(如一定长度、一定面积、一定体积等)N上面的缺陷数产品上的缺陷数服从泊松分布,但可近似为正态分布处理要求检验数相同7.缺陷数控制图(CChart)计数型数据中的计点型150图例图例151控制界限的计算CL=CbarUCL=Cbar+3(Cbar)1/2LCL=Cbar-3(Cbar)1/2Cbar-全体数据的平均缺陷控制界限的计算CL=Cbar1523.10.推移图将进行工作的方针与目标加以数据化,并将统计报表的实绩转换成图表示.藉推移图的观察,可以得知实绩成果与目标间的差距,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1.推移图的制作2.推移图的使用3.10.推移图将进行工作的方针与目标加以数据化,并将统计报1533.11.工程图工业工程(IE.Industryengineer)迅猛发展,要求有稳定的生产流程来提高效率、稳定品质,将复杂的工序条理化IE主要方法有工作研究、方法研究、工程分析、动作研究、动作经济原则、时间研究、标准时间、工作抽样法、工作简化发、生产线平衡法。工程图是IE的重要手段之一。3.11.工程图工业工程(IE.Industryengin1543.11.工程图工程图的构成(QC工程图)1使用工程符号(作业、移动、检验、停滞)3.11.工程图工程图的构成(QC工程图)1551563.11.工程图2.各工程符号之连贯3.工程名称4.作业标准,管制人员5.管制特性,矫正负责人6.管制方法,取样频率7.品质标准及检验项目8.频率及取样点3.11.工程图2.各工程符号之连贯1573.12.品质成本及分析销售收入=品质成本+制造成本+利润品质成本分类1。预防成本(preventioncost):为防止所用材料或制程中的产品发生瑕疵、不良品所投入的成本称预防成本。如:员工教育费、协力厂教育费、可靠性之检测、仪器购置费、制程分析及修正费3.12.品质成本及分析销售收入=品质成本+制造成本+利润1583.12.品质成本及分析2。鉴定成本(appraisalcost):为鉴定材料、产品、作业系统所产生的费用,如:检验、稽查、试验等产生的薪金及检验设备费用等。3。失败成本(failurecost):失败成本往往是管理不上轨道的企业,付出代价最高的一个项目,它又可分为: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3.12.品质成本及分析2。鉴定成本(appraisalc159第一节质量成本概念→第二节质量成本分析→第三节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和计算→第四节质量成本的预测和控制→复习思考题3.12.品质成本及分析第一节质量成本概念→3.12.品质成本及分析160一、质量成本的定义
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质量所造成的损失。注:1.组织根据各自的准则对质量成本进行分类。2.某些损失可能难以定量,但很重要,如丧失信誉。第一节质量成本概念一、质量成本的定义第一节质量成本概念161二、质量成本的组成
第一节质量成本概念分类内容质量成本运行质量成本预防成本用于预防产生不合格品或发生故障而需的各项费用鉴定成本为评定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而需要的一切费用内部损失成本产品出厂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一切费用外部损失成本产品出厂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而支付的一切费用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在合同环境条件下,根据用户的要求而提供客观证据所支付的费用二、质量成本的组成第一节质量成本概念分类内1623.12.品质成本及分析合格产品单位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适宜质量水平质量总成本AP*预防成本+鉴定成本100%合格100%不合格O质量成本曲线3.12.品质成本及分析合格产品单位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163第二节质量成本分析
Ⅰ质量改进区域损失成本>70%预防成本<10%寻找突破性改进措施Ⅲ质量过剩区域损失成本<40%鉴定成本>50%研究检验费用,可放宽标准,减少检验Ⅱ合适质量区域损失成本≈50%预防成本≈10%,如不能找到更有效的改进措施,应把重点放在控制上最低点AIIIIII质量总成本曲线质量成本曲线的最佳区域第二节质量成本分析Ⅰ质量改进区域Ⅲ质量过164第三节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和计算一、质量成本的数据来源1。会计分离凭证2。统计记录凭证3。质量统计凭单4。质量成本台帐第三节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和计算一、质量成本的数据来源165第三节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和计算第五章质量经济性二、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方法1。质量成本管理的初级阶段2。质量成本管理的中级阶段3。质量成本管理的高级阶段第三节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和计算第五章质量经济性二、质量166第三节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和计算三、质量成本计算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质量成本包括三个级别的科目。一级科目:质量成本;二级科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在二级科目下设明细帐。第三节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和计算三、质量成本计算167第四节质量成本的预测和控制一、质量成本的预测1。调查和收集资料2。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3。提出质量成本改进计划和措施第四节质量成本的预测和控制一、质量成本的预测168第四节质量成本的预测和控制二、质量成本计划的编制1。主要产品单位质量成本计划2。总质量成本计划3。质量成本降低额计划4。质量成本构成比例计划5。质量改进措施计划第四节质量成本的预测和控制二、质量成本计划的编制169第四节质量成本的预测和控制三、质量成本的控制1。事前控制2。事中控制3。事后控制第四节质量成本的预测和控制三、质量成本的控制170第四章:抽样检验基础1.抽样检验的由来2.定义:从群体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样本,经试验测定后,以其结果与判定基准作比较,然后利用统计方法,判定此群体是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3.术语交货者与验收者合格判定数群体与样本合格判定值第四章:抽样检验基础1.抽样检验的由来171第四章:抽样检验基础4.抽样检验的形态分类规准型抽样检验选别型抽样检验调整型抽样检验连续生产型抽样检验第四章:抽样检验基础4.抽样检验的形态分类172第四章:抽样检验基础5.抽样检验与全数检验
适合抽样检验的场合:破坏实验\大群体检验\群体体积庞大,如棉花\产品属连续体的物品,如电线适合全数检验:检验快,费用少\产品必须全检验,如手表,像机\少许不良会产生严重人身或财产安全,如高压气筒第四章:抽样检验基础5.抽样检验与全数检验173第四章:抽样检验基础6.规准型抽样检验(1).允收水准(AcceptabliequailitylevelAQL):限定良品群体的最高不良率.(2).AQL型抽样检验:第四章:抽样检验基础6.规准型抽样检验174第四章:抽样检验基础7.MILSTD105D抽检步骤决定品质基准决定AQL决定检验水准,通常为2级群体批构成,尽可能接近同一条件下之产品求样本代码决定一次抽样还是多次抽样第四章:抽样检验基础7.MILSTD105D抽检步骤175GB/T2828.1-2003中的抽样检验用表表1样本量字码批量特殊检验水平一般检验水平S-1S-2S-3S-4IIIIII2~8AAAAAAB9~15AAAAABC16~25AABBBCD26~50ABBCCDE51~90BBCCCEF91~150BBCDDFG151~280BCDEEGH281~500BCDEFHJ501~1200CCEFGJK1201~3200CDEGHKL3201~10000CDFGJLM10001~35000CDFHKMN35001~150000DEGJLNP150001~500000DEGJMPQ500001及其以上DEHKNQRGB/T2828.1-2003中的抽样检验用表表1样本量字176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表2样本量
字码样本
量接收质量限(AQL)0.0100.0150.0250.0400.0650.400.65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2
B3
C5
D8
E13
F20
01G32
01H50
01
J80
01
12K125
01
1223L200
01
122334M315
01
12233456N500
01
1223345678P800
1
12233456781011Q125001
122334567810111415R2000
1223345678101114152122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如果样本量等于或超过批量,则执行100%全检。使用箭头上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Ac接收数。Re拒收数。
0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表2样本量
字码样本
量接收质量限(A177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表3样本量
字码样本
量接收质量限(AQL)0.0100.0150.0250.0400.0650.400.651.06.510152540651001502504006501000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cReA2
01
1223345689121318192728B3
01
12233456891213181927284142C5
01
12233456891213181927284142
D8
01
12233456891213181927284142
E13
01
12233456891213181927284142
F20
01
122334568912131819
G32
01
122334568912131819
H50
01
122334568912131819
J80
01
122334568912131819
K125
01
122334568912131819
L200
01
122334568912131819
M315
01
122334568912131819
N500
01
122334568912131819
P800
01
122334568912131819
Q1250
01
122334568912131819
R200001
122334568912131819
S3150
12
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如果样本量等于或超过批量,则执行100%全检。使用箭头上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Ac接收数。Re拒收数。
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表3样本量
字码样本
量接收质量限(A178第四章:抽样检验基础决定检验严格性查出检验方式由样本代码查出抽检样本n抽取样本检验,并判定群体批是允收(Ac)还是拒收(Re)第四章:抽样检验基础决定检验严格性179第四章:抽样检验基础8.抽取样本的方法必须能代表群体的品质,要有再现性,简单随机抽样(simplerandomsampling)系统抽样(systematicsampling)分层抽样(stratifiedsampling)区域抽样(clustersampling)第四章:抽样检验基础8.抽取样本的方法180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重点及难点1.管制规格与标准规格的区别与联系2.如何确立管制规格.3.何为一型误差和二型误差4.CP的计算与判定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重点及难点181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1.管制界线只要群体是常态分布,此分布之算术平均数及标准差即可作为管制的依据.以算术平均数作管制中心线(CL),在算术平均数处加减3倍标准差作为管制的上线(UCL)和下线(LCL).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1.管制界线182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2.规格界限规格界限是表示品质特性的最大或最小的许可值,规格上限以Su表示,规格下限以Sl表示.规格是依公定的标准或消费者的要求来订定,如果没有特殊规定,则可依制程能力来设计.规格不要订得太严,否则会增加成本,但也不可太松,太松则失去意义.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2.规格界限183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3.管制界限与规格界限的关系管制界限是平均值的函数,可视为平均值所组成的群体的标准差;但规格值是个别值所组成的群体的标准差.平均值的分布比个别值的分布靠近中心.简言之:规格界限为个别制品而设是x的分配,管制界限为制品群体而设.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3.管制界限与规格界限的关系184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4.自然公差与规格公差A.制程宽度是以6倍的群体标准差来表示,亦即在正常状况下,制程中个别值变化的范围,通常称为自然公差.(naturaltolerance)工程师依制程的散布,或依使用上的需要而设计规格,规格界限的宽度为Su-Sl,通常称为规格公差(specification)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4.自然公差与规格公差185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B.自然公差与规格公差的关系:自然公差小于规格公差6δ<Su-Sl自然公差等于规格公差6δ=Su-Sl自然公差大于规格公差6δ>Su-Sl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B.自然公差与规格公差的关系:186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5.第一型误差与第二型误差第一型误差:在常态分布下,平均数加减3倍标准差内的机率占99.73%,管制图根据这个理论订出管制界限,将超出3倍标准差以外的点当做异常原因来处理,但事实上在3倍标准差外的点尚有0.27%是属于正常分配的点,如果是因机率的关系,使管制图上的点落到处倍标准差之外,因而判断已发生异常,但事实上并没有异常原因发生,群体仍然没有变化,此种判断称为第一型误差.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5.第一型误差与第二型误差187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间言之,制程实际上没有变化,而我们根据点的变化而推断制程已发生问题,于是对制程加以调整,或采取行动,着种误差趁为第一型误差.第二型误差制程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由于机率的关系,点子仍然落在界限以内,于是判断制程未发生变化,这种判断称为第二型误差.或称消费者冒险率.第一型误差与第二型误差第一型误差使我们过于紧张,造成无故追查原因的损失,而第二型误差使我们错过追查矫正的机会,导致严重的损伤.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间言之,制程实际上没有变化,而我们188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第二型误差如果将管制界线加以缩小,则第二型误差减少,但第一型误差增加;如果将管制界限放宽,则第一型误差减少,但第二型误差增加,我们无法减少这两中误差.管制界限到底采用几倍的标准?可由三个标准来综合考虑:1.第一型误差的成本代价及风险大小;2.第二型误差的成本代价及风险;3.制程处理非管制状态的机率。起采取的原则为:a寻找造成非管制状态的因素所费的成本偏高时,则应重视第一型误差,采取较高的管制界限。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第二型误差189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第二型误差B.不良品的价值相当高时,则应重视第一型误差,采取较宽的管制界限。C.第一型和第二型误差所造成的损失都很严重时,应先采取较宽的管制界限,并将样本量加大,以减少第一型误差,为减少非管制状态存在太久,更应增加抽样频率.D.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常发生非管制状态,则采取更窄的管制界限(因产生一型误差的机会加大).反之,则采更宽的管制界限.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第二型误差190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3δ准则:根据萧华特博士的研究:大多数情况下,一型误差的成本代价总是比二型误差的成本高出很多,要降低一型误差到很小的程度,可用3δ管制界限来完成,因为在10000点中,只有27点落在管制界限以外,,因此,采用平均数加减3倍标准差来作为管制界限最符合经济原则.此即所谓三倍标准差准则,或萧华特准则.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3δ准则:根据萧华特博士的研究:大191只在工程规格范围内,不一定不是最佳只在工程规格范围内,不一定不是最佳192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6.精密度与准确度(precision&accuracy)6.1.精密度6.2.准确度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6.精密度与准确度(precisi193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7.制程能力指数(Cp:capabilityofprocess):衡量产品某品质特性分配宽度符合规格公差的程度.制程准确度指数(Ca:capabilityofaccuracy):衡量制程平均数与规格中心差异的大小.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7.制程能力指数194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7.制程能力指数(Cp)1.X与M重合时Cp=T/6δ=Tu-Tl/6δ2.X与M不重合时Cpk=T-2ε/6δε=M-X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7.制程能力指数(Cp)195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7.制程能力指数(Cp)3.给定公差上限Cpu=Tu-X/3δ4.给定公差下限Cpl=X-Tl/3δ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7.制程能力指数(Cp)196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范围等级判断措施Cp>1.67特过高为提高产品质量,对关键或主要项目再次缩小公差范围;或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放宽波动范围,降低设备精度等级.1.67≥Cp>1.331充分非关键或主要项目放宽,降低原料要求和机械精度,减少抽检频率1.33≥Cp>12尚可必须用控制图或其他方法对制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正常抽检1≥Cp>0.673不充分加强监管及抽检,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放宽波动范围.0.67>Cp4不足一般应停产,找出原因,提高Cp后,再生产,否则全检.第五章:制程管制及工序能力范围等级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船舶装修与维护保养合同规范
- 2025年度医疗设备采购合同付款方式修订补充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员工借款合同信用评估及信用记录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广告牌安全管理与维护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整合与优化顾问合同3篇
- 2025版通信工程环保评价与监测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儿童服饰品牌战略规划与实施合同
- 2025年度研发成果保密及知识产权归属合同
- 2025年度花卉基质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合同
- 2025年度国际物流枢纽国际公路货物运输合同模板
- 人教版PEP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4 Healthy food Part A课件
- 2024年陕西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A卷)(原卷版)
- (2024)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3)-江西省(解析版)
- 中小学校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
- 电商平台客服人员绩效考核手册
- 04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含隔油池)图集
- YB∕T 4146-2016 高碳铬轴承钢无缝钢管
- 多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三讲先锋队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1919-1949)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制作
- 高考英语单词3500(乱序版)
- 《社区康复》课件-第五章 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