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昌茂花园学校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昌茂花园学校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昌茂花园学校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昌茂花园学校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昌茂花园学校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昌茂花园学校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是指①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③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④促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A根据所学知识,内燃机以石油为能源,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内燃机的使用推动了石油作为新能源的普遍使用及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的发展,故①项正确;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故②项正确;石油变成战略资源使得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且石油的广泛使用,在气体排放、石油泄漏污染海洋等方面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故③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④项错误;故选A.①②③。2.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组织了人民公社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发动了“大跃进”参考答案:A3.“国内阶级力量发生巨大变化,临时政府的支柱——军队陷于瓦解,广大士兵不再相信政府,转向布尔什维克一方,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形势开始成熟。”这段描述应为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A.辛亥革命B.巴黎公社运动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广大士兵不再相信政府”、“转向布尔什维克一方,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形势开始成熟”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揭示的是俄国“七月事件”后的状况,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形势开始成熟,推动了十月革命的爆发,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明显错误,与“布尔什维克党”不符,排除;B项明显错误,与“布尔什维克党”不符,排除;C项错误,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之后,才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明显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十月革命·背景4.北宋时,在政府许可下,由成都6家富户共同印造的“交子”铁钱在市场流通。后来还发行了会子,会子有三种:通行于东南各路的东南会子通行于两淮的淮交、在湖北通行后扩至京西和广南的直便会子。交子、会子的发行A.取代了原有货币B.规范了商业行为C.推动了商业发展D.增加了政府收入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交子会子的发行是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体现,有利于推动经济交流,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交子和会子的通行但是不能表示取代原有货币,A错误。交子会子是一种货币,它们不具备规范商业行为的功能,排除B。交子会子发行与增加政府收入无关,排除D。5.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3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人员的内迁

B.军工企业的激增

C.民营工业的发展D.战时需求的刺激参考答案:D6.2011年2月经安理会授权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第八批赴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是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重点是新中国外交,核心是“安理会授权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第八批赴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即中国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正确答案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索马里护航7.贝尔试图说服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投资他发明的“新奇玩意儿”,却被后者当作痴人说梦而婉拒。这个“新奇玩意儿”最有可能是(

)A.电灯

B.电话

C.汽车

D.电影放映机参考答案:B8.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这一现象表明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参考答案:A9.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参考答案:解析:“最早种植水稻”是解题关键。根据所学知识,距今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的河姆渡聚落开始种植水稻,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10.中国古代农耕经济重心由北方黄河流域移至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因素是①中原人口南迁使南方劳动力得到补充②南迁人口使南方生产技术大大提高③北方逐渐失去了经济重心地位④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参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与人口的南移关系密切。由于战乱,北方人口曾在两晋之际、安史之乱后及两宋之际进行过三次南迁的高潮。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但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本来就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因此随着大批人口南迁,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重心也逐渐从北方移到南方。③项是经济重心转移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故选①②④组合,选D。11.《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判断,该时期是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参考答案:C12.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被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

)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参考答案:B13.邓小平指出: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里的“思想解放”是指

A.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C.认识到“文革”的错误性

D.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参考答案:D14.“我们提议(中共)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注:当年为民国三十五年)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该部队发此电文主要是由于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C.国民党实行重点进攻

D.战略反攻的需要参考答案:B15.下表信息反映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枣宜会战D.百团大战参考答案:D【详解】从材料“1940年下半年”“破坏交通线”“拔掉据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指的是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故D项正确;A是项1937年,排除;B项是1938年,排除;C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战役,不符合“破坏交通线”“拔掉据点”,排除。【点睛】“1940年下半年”“破坏交通线”“拔掉据点”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6.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①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

②规定的政体相同③保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④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立法保障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参考答案:C17.说到宋词,有人誉称“唱彻宋代的歌声”。当时,词坛群星璀璨,词风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其中属于“婉约细腻”代表人物,其词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的是A.李清照B.辛弃疾C.柳永D.关汉卿参考答案:C【详解】柳永的词作婉约细腻,在宋元时代流播最广。故答案为C项。李清照的词作也属于婉约派,但不符合题干中“流播最广”,排除A项;辛弃疾的词作属于豪放派,排除B项;关汉卿是元朝时期的剧作家,排除D项。18.有学者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后者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下列表现分别符合这“两个方向”的是:A.实行“混合经济”和建立欧共体 B.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和建立联合国C.罗斯福新政和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D.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参考答案: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修补资本主义”是指对资本主义进行调整,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修正民族国家”是指西欧的联合,主要是德法的联合。英国的“混合经济”属于对资本主义的调整,欧共体的建立,正是欧洲的联合。所以答案选A项。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是为了与资本主义阵营对抗,而不是修补,因此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属于对资本主义的修补,但是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并不符合修正民族国家的内容,因此C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本题无关,所以D项错误。19.“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1979年的安徽凤阳花鼓唱词主要反映A.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完全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实行

D.“包产到户”改革初见成效参考答案:D20.临淄是先秦和秦汉时期著名的大都会,在这里出土过“齐国钟官长”印(为掌管钱财之官)、“齐铁官长”、“齐铁官丞”印,及西汉初年带有“淄川王”、“胶西王”等字样的传世印泥(古时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的印章的泥块)。这些发现可以印证西汉(

)A.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事实

B.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C.在各地设立封国的事实

D.已经出现印刷术的事实参考答案:C21.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突出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状况B.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传统的伦理观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新式交通工具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挤得非常可怜,并非强调新式交通工具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状况,排除A;材料中,男女可以坐在一起,而且非常拥挤着,冲击了传统的男女有别,不可接触的观念,故B正确;材料看不出人们的赞同与认可,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到整个社会秩序的混乱,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结合近代交通工具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22.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A.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B.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C.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

D.鸦片输入骤增削弱了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参考答案:B23.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2月4日晚,美国国土安全部发表声明,根据联邦法官裁决,全面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入境限制令,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式。这一事件说明A.各州拥有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B.法院拥有制衡元首的权力C.美国总统无权签署入境限制令D.美国的司法权高于行政权参考答案:B材料中涉及的是“美国国土安全部”“美国总统特朗普”“联邦法官”,无各州权利的阐释,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根据联邦法官裁决”“全面暂停实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入境限制令,恢复此前对待入境旅客的检查方”等信息可以得出法院拥有制衡美国总统的权力,故B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制衡,而不是描述其是否有权,故C项排除;据所学可知美国是三权分立,不存在谁高于谁,故D项排除。24.下列机构中其长官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

)A.(唐)门下省

B.(宋)枢密院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参考答案:C25.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其中“调整”的主要含义是A.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B.调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C.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失衡的比例关系

D.调整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共参考答案:C略26.二战后形成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这说明国际关系格局稳定与否取决于A.美苏势均力敌

B.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C.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

D.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参考答案:C27.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与香港问题有关的是①中英《南京条约》②中英《天津条约》③中英《北京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C略28.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扩大红军的总策略是要建立在集中农民武装,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以与工人斗争汇合之整个基础上”;同时,又提出“打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本通告提出的总策略A.是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反映B.客观反映了当时的革命形势C.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D.带有“左”倾冒险主义的倾向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讲的是革命要向城市发展,打破保守的观念,而这时中共的实力远远比不上国民党,这就带有了“左”倾冒险主义的倾向,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长征,所以答案选D。其他选项不符合,排除。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左”倾冒险主义29.“汉承秦制”,却不断创新。属于汉朝创新的监察制度是A.丞相制度B.内阁制度C.刺史制度D.察举制度参考答案:C丞相制度在秦朝就已经实行,排除A;汉代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度,排除D;刺史制度是汉武帝在秦御史监郡和汉初丞相史出任州府长官基础上的独创,是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故选C;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排除B。3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A.贯彻“一国两制”B.发挥经济特区作用C.保证民族平等团结D.保障民族高度自治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民族平等团结,选项C正确;“一国两制”不属于民族政策,选项A排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经济特区无关,选项B排除;民族区域自治不等于高度自治,选项D排除。【点睛】基础题解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对一些概念记忆准确。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和美国作为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材料一图一

图二材料二:

材料三: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些朝代开创的何种制度?(4分)图示二中的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各自拥有什么权力?(3分)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示二这一制度进行简单评价。(2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2分)图中体现了美国政体的什么特点?(2分)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3分)(3)材料一和材料二、三中都体现了对权力的分割,结合所学谈谈它们实质上的不同。(2分)参考答案:(1)图一:秦朝三公九卿制(2分)图二:唐朝三省六部制(2分)图二的分工权利:门下省:封驳审议(审议、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拟定诏书。(3分)作用: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加强了专制皇权。(2分)(2)美国的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2分)三权分立。(2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3分)(3)材料一通过分权加强专制,材料二、三通过分权保障民主。(2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当今世界愈来愈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不可逆转。黄小灿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经济全球化的渊源及发展”的探究学习,其中以下材料引起了他的关注和思考。材料一:“离开卡迪兹之后的第33天,我进入了印度海,在那里我发现了许多居住着不计其数的居民的岛屿。我通过发布公开声明和展示国王旗帜的办法替我们最富有的国王占领了这些岛屿,岛上的居民无人表示反抗。”——《全球通史》材料二:卡尔·本茨发明的汽车

莱特兄弟试飞

贝尔发明的早期电话

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材料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总部

欧盟(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哥伦布占领的“这些岛屿”属哪一大洲?(2分)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联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2)材料二所示的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就?(2分)这些成就对世界市场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什么?(3分)哪一国家在这一体系中占主导地位?(1分)谈谈这一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参考答案:(1)大洲:美洲(2分)影响: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2分)(人类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或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等其它意思相近也可得分)(2)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影响: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世界经济联系大大加强等其它意思相近也可得分)(3)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和贸易总协定。(3分)主导国家:美国(1分)影响: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基础;推动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6分)(任意一点可得分,其它意思相近也可得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材料二: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晚清某运动的重大活动。材料三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张?其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三幅图片反映了此运动的哪三项活动内容?并列举此活动的主要代表人物(至少三个)?参考答案:(1)洋务派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2)活动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兴办近代教育代表人物: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奕訢。【详解】(1)派别:概括材料“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可知是洋务派。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它的目的是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2)活动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军事工业,汉阳铁厂是民用工业,京师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