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拐儿镇拐儿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拐儿镇拐儿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拐儿镇拐儿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拐儿镇拐儿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拐儿镇拐儿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拐儿镇拐儿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参考答案:D略2.“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引文出自A.《史记·秦始皇本纪》 B.《新唐书·太宗本纪》

C.《明太祖实录》D.《清实录·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参考答案:C3.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

B.君臣关系逐渐疏远C.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D.君主越来越不开明

参考答案:C略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作出的最重大的决策是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拨乱反正,纠正重大冤假错案D.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参考答案:B略5.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报道中写道:“大规模的抢劫、对妇女施暴,杀戮平民,把中国老百姓从家中赶出来,大批处死战俘与强迫征集壮丁,把南京变成了恐怖城市。”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淞沪会战B.血战台儿庄C.百团大战D.南京大屠杀参考答案:D【详解】淞沪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至11月,所A项与题意不符;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38年,故排除B;百团大战发生于1940年,C项与题意不符;由材料“1937年12月18日”和“大规模的抢劫、对妇女施暴,杀戮平民”可知是南京大屠杀事件,故选D。6.央视二频道《咏乐汇》节目中,国际巨星成龙在回答一现场观众有关其子房祖名为何姓“房”却不随父姓这一问题时,解释说: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来姓“房”,祖名成年后要求认祖归宗才改姓“房”。这一“改姓”现象的产生,可能源于古代中国的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参考答案:D7.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主要是因为(

)A.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

D.“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参考答案:C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本题考察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根据题干信息“不是倒向苏联怀抱”表明了新中国独立主的外交方针。故选C。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因此A错误;B项与题干无关;D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8.胡适说:“(张謇)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结合所学知识,胡适的判断A.理解准确,结论正确B.理解不准确,结论正确C.理解不准确,结论不正确D.理解准确,结论不正确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导致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这也是张謇“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源所在。可见,胡适关于张謇失败原因的理解是不准确的,而“失败的英雄”的结论是正确的。故选B。根据以上分析,ACD项均错误。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9.下列措施有利于限制地方分权势力的是:(

)①秦朝实行郡县制②汉武帝推恩王侯子弟③汉武帝设刺史

④宋太祖派文臣管理州郡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A10.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参考答案:D11.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法国参考答案:B17世纪海上殖民强国是荷兰,B正确;A是16世纪;C是18世纪殖民强国;D实事18世纪打败殖民国家。12.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实行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在俄国开辟出实现现代化的道路C.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社会主义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解题关键是“全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统治的世界。革命后,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时代。13.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罗马政治与法律相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力。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由贵族主导制定的,并且这部法律也主要维护贵族利益的,所以排除A项。C项错误,材料内容表明法律制定的关键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所以排除C项。D项明显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影响14.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实现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推动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事件是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B.抗日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改革开放的深化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实现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推动第二次历史性巨变的事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C项正确。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实现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排除A。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不属于历史性巨变,排除B。改革开放是第三次历史性巨变,排除D。15.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捻,则数郡忘饥”B.“扬一益二”(扬州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第二)C.“苏湖熟,天下足”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唐纱参考答案:C16.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C17.康熙年间的《归安县志》(归安县,今浙江湖州市)记载:“归安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业蔬、靛,荻港业藕,埭溪业苎,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丝为绸尤工。”这表明当时的归安县()A.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农业和手工业已经分离C.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D.不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参考答案:考点:25: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业蔬、靛,荻港业藕,埭溪业苎,善琏业笔,菱湖业蚕”体现出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解答:材料中的信息并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故A错误;BD两项与史实不符;故选C.18.范仲淹在一篇赋中写道“器以象制,水以轮济,假一毂(gǔ)汲引之利,为万倾生成之惠”,他所描述的工具是()A.翻车 B.筒车 C.水排 D.风力水车参考答案:考点:23: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灌溉工具的演进情况,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翻车靠人力带动,故A错误..依据材料“器以象制,水以轮济,假一毂(gǔ)汲引之利,为万倾生成之惠”结合古代灌溉工具的相关信息可知他所描述的工具是筒车.筒车是靠水力自然流动带动筒车运转进行灌溉.故B正确.水排和冶铁有关,故C错误.风力水车明显靠风力带动,故D错误.故选B.19.2010年初山东淄博陈庄遗址出土一件青铜器,上有"丰般作文祖甲齐公尊彝"铭文。("丰":国名,"般":人名,"作":制作,"文祖甲":对先辈的尊称,"尊彝":泛指祭祀的礼器。)这件青铜器及铭文可研究()①西周分封制②当时的冶铸业③秦朝郡县制④隶书的特点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A20.在近代中国,系统地阐释“民生”思想并把它作为纲领的政治领袖是A.孙中山B.康有为C.严复D.洪仁玕参考答案: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1905年提出了“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指的是“平均地权,涨价归公”,故A正确;康有为、严复是维新派代表,没有阐释“民生”,故BC错误;洪仁玕的思想涉及民生,但是一种空想,故D错误。21.明清时期,商业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C.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显现D.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参考答案:B【详解】“棉布、丝绸业、瓷器”等反映新兴工商业市镇专业化明显,故选B项;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是唐朝时期,排除A项;明清时期农业占经济主导地位,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市镇的专业分工,没有反映规模,排除D项。2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使用和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

) A.民间私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外国贡品参考答案:B23.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影响了其他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利益。于是三国干涉还辽。这三国是A.英德法

B.英法美

C.英德美

D.俄德法参考答案:D24.张德坚《贼情汇篡》中记载:杨秀清“每出府开路龙灯一条计三十六节,以征鼓随之,其次则绿边黄心金字衔牌二十对,其次铜征十六对,……役使千数百人如赛会状”。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重视官员出行的仪式B.已经蜕变为封建政权C.已严重脱离人民群众D.有较严格的等级制度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表明太平天国领导阶层追求奢侈浮华生活,讲求严格的等级,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一次旧式的农民战争,它和以往的农民战争一样,由于受到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经过一段颇具革命性的政权之后,就逐步向封建政权转化,故B正确;AD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材料也反映出太平天国脱离人民群众,但都不属于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ACD。25.“在隋代,特别在唐代,随着全帝国的再统一……贵族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僚所代替。”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世袭制延续

B.科举制实行

C.三省六部制创立

D.察举制推行参考答案:B26.据IMF统计,2008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达到48%.超过美国的22.5%。2018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90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当中是居首位的,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者。这可以说明A.人民币成为世界支付货币B.美元不断贬值丧失支付能力C.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引擎D.美国经济下滑逐步退出世界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数据体现出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在递增,也就是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故C正确;材料无法反映人民币成为世界支付货币,故A错误;美元依然是世界最重要的国际货币,故B错误;美国依然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不可能推出历史舞台,故D错误。27.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钓鱼台早在1373年即由杨栽所发现,并远在15世纪初,明朝时所著《顺风相送》一书中,就首度出现“钓鱼屿”一词。而此后日本著名的海防论者林子平在1785年出版的《三国通览图说》基于事实,将钓鱼台列屿明确标明属中国领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早在明代的文献中就可以找到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依据

B.在近代以前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成为中日双方的共识

C.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在明代就有了争议

D.材料中的文献可作为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依据之一参考答案:C28.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大拆大建风”。其中“历史的教训”主要指下列哪一事件()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参考答案:C29.“到清初期,由在内阁之外另添一机构,该机构只是一所很小的屋子,最初皇帝为要保持军事机密,后来变成习惯,政府实际重要政令,都在该机构,不再在内阁。”据此判断该机构是指A.中书省B.军机处C.内朝D.政事堂参考答案:B30.2013年10月16日,美国债务危机风波再次上演:在部分政府部门长达16天的关门危机后,美国国会在最后一刻达成协议,通过了提高债务上限的议案,并经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形成立法。这一债务危机的演变过程所反映的美国中央权力结构的原则是A.议会至上

B.分权制衡

C.轮流执政

D.司法独立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这些民主政治制度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材料二、伴随新中国成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已构建起来。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未能充分显现出来,“法治”欠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没有得到健康的向前发展。材料三、法律名称通过第一部刑法通过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刑事诉讼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部民事诉讼法1982年3月8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部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部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部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第一部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4分)(2)材料二中提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没有得到健康的向前发展。”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实,举一例说明。(2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时期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和意义。(10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适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4分)

(2)“文革”开始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无法正常行使权利。(也可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2分)

(3)①平反冤假错案。②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④制定了一大批法律及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8分)意义: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2分)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的叙述提炼要点,强调适应中国国情。(2)此题考查的是文革的基本知识,“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要以“文革”中对民主政治的践踏史实为例说明,可以列举文革期间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协制度遭到破坏为例。(3)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表现要从平反冤假错案、民主建设的恢复和法治建设的加强等等角度进行分析。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材料二、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2)1912年,中国建立了一个新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根据所学知识,概括两个共和国的诞生对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推动作用。(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改革开放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又有哪些具体表现?参考答案:(1)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2)作用:前者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政体;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后者标志着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的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的基石。(3)“基本的制度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增量”:1982年修订宪法;1997年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于1999年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政治建设。第(1)问,根据材料直接概括。第(2)问,根据所学的辛亥革命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基本的制度框架”结合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回答;第二小问“民主增量”结合新时期民主法治的发展完善回答。33.(15分)新中国外交50年是波澜壮阔的50年。在这50年里,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突破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所面临的被孤立局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当今维护和平和稳定世界局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这一个过程是非常艰难和曲折的,凝聚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血和努力。材料一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1)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指什么?(1分)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写出“这些原则”的内容。(2分)“这些原则”的提出有什么意义?(2分)材料三

(2)请用一个主题概括这三位中国领导人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最根本原则立场(2分)概述中美建交的过程。(5分)

材料四

中国恢复在联大的合法席位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转摘自光明日报出版社《第二课堂》(3)你是如何理解材料四中的中国恢复在联大的合法席位“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的?(3分)参考答案:略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官吏选拔问题,史书称为选举。汉武帝在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下了一道严令郡国必须举人的诏书。自此以后,举孝廉制度形成并得以贯彻执行。当时各郡国人口多少不一,大郡人口多至五六十万,小郡人口只不过二十万,两者所举孝廉名额相同,事实上很不平均。名额不均,必然引起异议,所以至东汉和帝永元之际,又改以人口为标准,率二十万人岁举孝廉一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此后,和帝对于边郡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又实行优宽政策,规定:“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稍后又有限年之制,非到规定年龄者,不得膺选。又后复加一度之考试,以检核被选举人之相当学养。如是,则孝廉二字,遂完全成为当时一种获得参政资格之名号,与原来奖励孝子廉吏之意义,不复相应。——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材料二自七世纪以来,中国历代统治者就已规定了文字考试,人们通过科举考试就有资格成为高级文职官员。1901年,清政府开始废除八股文章。代替它的是要求更清楚地解说《四书》、《五经》以及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术的文章,并在1902年的各省考试中开始实行。政府认识到需要一种西式公立学校制度,决定把书院改建为西式学堂。为了吸引学生进入新学堂,政府同意给予学堂毕业生文官候选人的待遇。同时决定在国外高等学校水平以上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有资格取得进士或举人的功名,但需要按照他们回国时考试的成绩来决定。绅士——文人阶级在政府废除科举后则另辟办学堂,因为学堂也能授予毕业生进士、举人和生员的学衔。绅士家族送其子弟入学,希望以此保持他们的特权。——摘编自【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代孝廉选举制有何特点?并说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官吏选拔制度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1)特点:皇帝强制执行;名额分配方式不断调整,最后按人口比例分配名额;名额分配上向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倾斜;孝廉选举制不断完善(逐渐有年龄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