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中国的土地资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_第1页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中国的土地资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_第2页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中国的土地资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_第3页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中国的土地资源》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主备课二次备课【课标】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依据课标要求,本章遵循“认识资源一利用资源一保护资源”的编写主线,以水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位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进一步认清我国国情,并进行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教育。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人多地少”、“类型齐全”、“区域差异明显”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四部分内容。【学情分析】“土地资源”对于大多数城里学生来说,这个概念很模糊,和他们的生活完全没有联系。本节教学内容知识性强,不易理解,比较枯燥;而且要求学生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位置,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农业的学习,因此,课堂时间紧,学习任务重。【教学目标】1、运用图表数据,说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比重大小。3、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4、了解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教学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比重。2、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教学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教学方法】1、联系我国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土地类型的分布。2、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视频导入视频《格尔木特大沙尘暴》设问:师: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所有有风的地方都会发生,在我国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的西北地区反复出现,说明当地在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存在问题,我国其他地区土地资源状况怎样?在开发利用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土地资源》。观看视频,思考问题1、你认为格尔木出现沙尘暴这种极端天气的原因是是什么2、这种现象反映出什么问题?

学习新课一、人多地少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1、阅读教材P66大字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1)说一说土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2)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几位?人均土地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多少?(3)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少的原因是什么?过渡我国土地资源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类型齐全学习新课二、类型齐全1、出示“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结合P67-68大字内容,了解我国土地类型及其构成特点。结论:耕地:比重偏小,数量有限林地:比重偏小,覆盖率低草地:比重大,居世界前列难以利用土地:比重较大1、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思考以下问题(1)我国有哪几种土地类型?面积最大的是?比重较小的是?(2)我国土地类型齐全,这对于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3)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所占比重怎样?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过渡我国土地类型齐全,那么,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都分布在我国的什么地区?空间分布上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我国土

地资源的空间差异。学习新课三、区域差异明显1、出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中国耕地分布图”,分析归纳我国耕地的分布特点及自然原因。结论:空间分布: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低缓的丘陵。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属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2、出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中国林地分布图”,分析归纳我国林地的分布特点及自然原因。结论:空间分布:我国东北、东南、西南地区的山地和丘陵地带。自然原因:季风气候区内降水较多的、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1、读“中国耕地分布图”,结合“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2)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3)归纳我国耕地的空间分布特点。(4)我国耕地分布在这些地区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读“中国林地分布图”,结合“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1)读图说出我国林地的主要分布地区?(2)结合中国地形图,说一

3、出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中国操地分布图”,分析归纳我国草地的分布特点及自然原因。结论:空间分布: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西部内陆地区自然原因: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的高原山地。(以上内容,边归纳、边板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说我国东北、西南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3)我国东南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4)我国东北、西南林地与东南林地有什么显著不同?(5)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6)我国林地分布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什么?3、读“中国草地分布图”,结合“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1)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区、省区?(2)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3)试着归纳我国草地的空间分布特点。(4)我国草地分布区共同的

自然条件是什么?过渡我们探究了我国我国土地类型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点,那么,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或土地生产力有没有差别呢?下面我们从热量、水分、光照等角度来探究我国土地资源质量的区域差异。学习新课4、出示下表,学生自主完成表格内容,最后由教师点评归纳。地区自然条件主要土地类型土地£东部季风区南方多丘陵、山地,气候湿热多雨,以水田为主耕地、林地同北方平原广阔,降水偏少,气温偏低,以旱地为主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草地、荒漠较低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高而寒冷草地、荒漠较低教师补充:土地质量指的是土地的好坏程度。土地生产力一般指的是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土地质量决定着土地生产能力,土地生产力是鉴定土地质量的标准之一。过渡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但是,人们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往往导致了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加剧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危机。学习新课四、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阅读教材,完成下表,教师点评、归纳

土地类型存在问题相应措施策L国耕地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乱占耕地现象十分严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生产力水平,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稳定耕地总量。(1分衫惜、理不(2实。耕划)+合1用)切[护1林地管理与利用不够合理,滥伐森林问题严重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执行林业方针。草地靠天养畜,超教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草地生产力大幅下降。在牧区要确定合理的载畜量,或划区轮牧,设法保持草地生产力。整理小结出示保护土地资源的宣传画或漫画土地是立国之本,耕地是我们的生命线,搞好土地资源的开源与节流,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板书设计: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一、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耕地'草地农业用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非农业用地二、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总量丰富2、类型齐全3、比例结构不尽合理4、人均占有量少5、分布不均三、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拓展和补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来推导、理解新知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规律。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关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引导学生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前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图片,教师整理并制作出精美课件;课堂上采用形式多样的教法和学法,特别是注意用自己的情感流露来感染学生,使他们触景生情。从而课堂上学生的大脑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