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高考)高考地理 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_第1页
(五年高考)高考地理 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_第2页
(五年高考)高考地理 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_第3页
(五年高考)高考地理 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_第4页
(五年高考)高考地理 第二十单元 中国地理-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考点一中国自然地理特征(2015·文综,4~5)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题。1.图中()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2.图示地区()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解析第1题,甲地区基岩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不可能发育喀斯特地貌,A项错误;滑坡泥石流多发于在山区,乙地地势低平,B项错误;丙地区位于冲积平原上,相比丁地土层深厚,C项正确。第2题,由图示中的河流流向和指向标可以确定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A错误;山前平原为冲积扇,河流沉积作用明显,B项错误;冲积扇的面积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降水量、河流含沙量、地形等因素有关系,C项错误;引水渠人工开掘并进行引水,属于通过蒸发与地表径流环节参与水循环,D项正确。答案1.C2.D(2015·某某文综,7~8)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该省位于我国的()A.西北地区B.华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南地区4.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A.河流泥沙含量B.地形起伏C.西南季风强弱D.土壤厚度解析第3题,根据经纬网的判读及省份轮廓的特征,可判断图示省份为某某省,属于东北地区,因此选C。第4题,据等雾日数线的判读,该省东南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多。因为东部的地形是长白山区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多,中西部降水少;河流的泥沙含量和土壤厚度对雾的形成影响不大;该省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故选B。答案3.C4.B(2014·文综,3)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读图,回答下题。5.甲、乙、丙分别是()A.某某、某某、某某B.某某、某某、某某C.某某、某某、某某D.某某、某某、某某解析甲城市一年中气候舒适时间长,某某四季如春,故甲城市可能为某某;乙城市冬季气候舒适,夏季气候不舒适,故乙城市为某某;丙城市秋末、冬季和初春气候不舒适,说明低温持续时间长,可能为某某。答案B(2014·某某文综,27~28)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某某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6~7题。6.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X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7.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X围广解析第6题,亚热带地区最冷月气温介于0℃~15℃之间。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所占面积比重大,受地形影响,亚热带分布X围小,故B项正确;由题目的文字材料中亚热带的纬度判断A项错误;温度带的形成主要受气温影响,季风和海陆位置的影响较小。第7题,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势力强,影响X围广,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气温偏低,故亚热带总体偏南。答案6.B7.D(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6~8)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8~10题。8.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9.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①地B.②地10.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C.③地D.④地解析第8题,提取图像信息,等温线主要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且在岛屿中部闭合,联系某某山脉主要呈东北-西南走向,故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西部等温线分布稀疏,且数值较大,为某某西部平原。第9题,比较①②③④的降水差异,首先应明确某某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夏季的锋面雨,这对某某各地的影响基本是均衡的。其次有岛屿东部夏季风山地迎风坡的地形雨,岛屿西部冬季风山地迎风坡的地形雨,再次为夏季的台风雨,台风是天气现象,对各地降水的影响是随机的,所以该题比较的主要是地形雨对各地的不同影响。③地在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多地形雨;②④在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多地形雨;①地气温高,海拔低,为岛屿西部沿海平原地区,无地形雨,降水最少。第10题,从设问中提取信息“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排除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的④,③地据等温线判断,海拔较高,山地植被的垂直变化导致该地已经不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①地气温较高,海拔低,位于岛屿沿海平原,多数地区已开辟为耕地,故无集中分布。②地既在亚热带,又非平原和高海拔地区,故最有可能集中分布。答案8.C9.A10.B考点二中国人文地理特征(2015·某某文综,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第1题。1.“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A.珠江三角洲B.柴达木盆地C.藏南谷地D.渭河平原解析我国冬小麦主要在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我国棉区X围广阔,全国划分为三大产棉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某某棉区。渭河平原处于两者的交集,既有棉花种植,又有小麦种植。寒露时节农事活动是种植冬小麦、摘棉花的地区最有可能是渭河平原。答案D2.(2014·某某文综,9)下图为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得出的我国1980~2010年水稻产量重心移动方向图。若下列地区的水稻产量均有增加,则对图示水稻产量重心移动趋势贡献最大的地区是()A.西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南地区D.西北地区解析读图可知,水稻产量重心向北、向东移动。贡献最大的应是东北地区,B项正确。西南贡献大,会使重心向西南移动,排除A。华南地区贡献大,会使重心向南移动,排除C。西北地区贡献大,会使重心向西移动,排除D。答案B考点三中国地理分区(2015·某某文综,3)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第1题。1.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A.某某沿海B.黄海沿岸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解析根据图例和中国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可以看出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柴达木盆地,D项正确。答案D(2014·某某文综,12)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A.地表风沙少B.山麓青青草C.树上柑橘红D.草场牦牛跑解析根据该地的气温、降水量分布情况可知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因此风沙较大,A项错误。山麓地带水源较为充足,植被常见为草原,故B项正确。柑橘属亚热带植物,C项错误。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D项错误。答案B(2013·文综,1~2)读图,回答3~4题。3.图中()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4.东北平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解析第3题,根据经纬度得知甲地为我国最东端,在夏半年日出最早,但冬半年因为纬度高日出时间较晚,故A选项错误;极昼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是极圈,漠河纬度低于极圈,无极昼极夜,但有白夜现象,注意“极夜”和“白夜”的区别。故B选项错误;我国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直达西南国境线,某某上游位于大兴安岭西侧,靠近内流区,但是属于外流河,故C选项错误;松花江由低纬向高纬流经封冻区,春季有凌汛出现,故D选项正确。第4题,东北平原水系南部向南流、北部向北流,地势中间高南北两侧低,从高度表也能看出,某某附近地势高于南北两侧,故A选项正确;伏旱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故B选项错误;东北的农业国有大农场较多,故C选项错误;东北平原无棉花种植,中国的商品棉基地主要是南疆、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故D选项错误。答案3.D4.A(2015·某某地理,11~12)某某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某某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A.①B.②C.③D.④6.牧民转场主要受()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D.聚落分布的影响解析第5题,某某冬、夏牧场转场路线主要应考虑沿途水草丰美(沿途放养),坡度较小(转场安全)。①地靠北方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②位于山脊,④地沿途有一山峰,安全性都差,不利于转场;A、B、D项错误;③地位于河谷,水草丰美,坡度和缓,利于转场,C项正确。第6题,由图中可看出某某冬、夏牧场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天山中部有一森林带,其上下都分布有草原作为牧场,这主要是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所决定的,故A项正确。答案5.C6.A7.(2014·某某文综,34)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某某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某某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1)简述某某省地理位置的特点。(2)分析某某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优势。(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某某省的积极影响。解析第(1)题,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第(2)题,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从题目文字材料中归纳出某某省中药材种类丰富,说明某某省自然环境具有多样性,适合于多种中药材生长。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交通、技术、政策、种植历史等。第(3)题,“积极影响”限定了答题角度,本题可围绕工业生产对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积极影响组织答案。经济方面主要包括延长生产链,增加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等;生态方面主要包括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调整农业结构等;社会方面主要包括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等。答案(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某某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8.[2015·某某文综,12(2)]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某某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结合图2和文字材料分析,这种调整为什么能促进某某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请各答一条。解析钢铁企业合并有利于优化钢铁工业布局,技术改造有利于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钢铁产业升级。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减少了污染源,有利于集中防治环境污染,提高了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答案能优化钢铁工业布局(能促进钢铁产业升级;能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利于集中防治污染(减少了污染源)。9.(2011·某某地理,29)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某某省和某某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某某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某某省简图。材料二图3为某某维吾尔自治区和某某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1)试比较某某和某某两省区的自然特征省区项目地形某某维吾尔自治区某某省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河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少,水量小矿产资源丰富,以________为主较少(2)某某和某某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