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2开展校本研究的意义和基本途径一位教师的真实感悟:通过参加教育科研,我的工作有了活力;通过参加教育科研,我变得像一位学者;通过参加教育科研,我比先前更有信心。一位学者的研究结论:如果你能对名师、名校长、名学校做一番考察的话,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的成名都和积极恰当地开展教育科研有关,如果这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据此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成名师、名校长,要创名学校,就必须走教育科研之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现实的困惑:困惑1:新课程的理念让人心潮起伏,可是行动却步履蹒跚,原因何在?困惑2:“科研兴校”如此令人神往,但为何总有让人隔靴搔痒之痛楚与无奈?困惑3:“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课堂上教师苦苦在煎熬,为何学生却如此疲惫,兴趣索然?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市教育科研战线上的精英,我在这里讲课,有班门弄斧之嫌,确实感到有点惴惴不安。因此,我迫切希望今天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鼓励,谢谢!与其说我今天在这里是讲课,倒不如说是和大家有一次零距离的交流和沟通。记得西方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苹果与思想交换的故事!所以,我们今天是在交流、是在沟通、是思想的碰撞,希望我们彼此能够擦出一点火花来!我今天所要讲的主题是:开展校本研究的意义与基本途径。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开展校本研究的意义(为什么?)第二部分开展校本研究的途径(是什么?)第三部分多形式搞好校本研究(怎么办?)第一部分开展校本研究的意义一、什么是校本研究?对校本研究的概念,目前很难找到一个为大家所共同认可的一致说法,从目前国内、国际诸多专家来看,大致有十几种说法之多。但我以为,作为校本的活动,它理应体现出“校本”所具备的一系列特征。就此而言,有人认为校本研究是研究领域里的“草根式革命”(“草根”一词大家不难理解,根就是底部,即最低层次的研究行为),是行动研究,是平常、扎实而真实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就教师而言,校本研究就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习活动和教师行为。如果非要给校本研究下个定义的话,我们可以综合各种说法给一个粗略的概念:校本研究应该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实际状况改变的研究活动。在这个概念中,包含着四个层次的含义,也就是将解决这样四个问题:研究什么?谁研究?怎样研究?为什么研究?在这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需要加以注意:一是其研究课题应该主要来自于学校实际中所面临的问题。学校中的问题有大有小,如,从大的方面来讲,学校办学思路的转换、学校发展遇到障碍、教师队伍建设有待改善等;从小的方面来讲,如促进学生发展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问题等;二是其研究的主体应该是学校中的教师,这应该包括校领导和所有的在校教师。而非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外部研究力量;校本是“在学校中”的,既要在校内进行,又要汇总学校内部的各种力量。如果研究是由专业研究者进行的,学校教师扮演的仅仅是“配角”,甚至是研究的旁观者,那么,这种研究虽然也可以得出一定的研究结果,说明一定的问题,但没有能够在解决学校所面临突出的问题的同时,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带动师资建设水平的提高,离以学校为本也就有了不小的距离。三是应该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也就是课题研究的一般要求,如选题、论证、计划、实施、整理、撰写成果等,因为研究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能用日常的实践活动行政决策来替代研究;四是研究的结果应该直接用于学校实践的改进。校本研究切忌为研究而研究,其研究的出发点是学校实践中的困境与问题,研究的落脚点则更应该直接体现为学校面貌的改变。将研究结果用于学校的发展规划或问题的解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校活生生的实践,用研究得出的结论规范、直到自己学校的实践活动,这是校本研究题中应用之意。我们需要对校本研究强调这样几个问题:1、校本研究并非重起炉灶,另搞一套,它应该是“生长”在过去的“地基”上。我们许多教师过去开展的许多研究实际上就是校本研究,只是我们没有去用“校本”的概念来加以界定。2、“校本”并不完全由学校教师自身对所有事情进行裁决、实施,专业研究者等局外人参与学校的改革工作也属于“校本”范畴。3、校本研究与“校本教研”的区别与联系人们通常讲“校本教研”,一般是指“校本教学研究”即教师对具体学科的研究与探索。而“校本研究”的外延比“校本教研”要更宽泛一些,它除了包含“校本教学研究”外,还涉及到学校发展的诸多领域,如: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师培训、校本管理研究等。4、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活动要有自己的研究平台:虽然是在学校展开的,研究的主要舞台是课堂,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但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平台,有人将此形象地概括为“选的是专家题儿,说的是专家的词儿,讲的是专家的话儿,写的是专家的文儿”。二、为什么要开展校本研究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广大教师工作的主要特点,即存在“三多三少”的特点:即时间少实践多,理论少经验多,信息少体验多。实践、经验和体验多的事实是我们教师的优势所在,而时间、理论和信息少又是我们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正是教师存在这样“三多三少”的特点,使得我们中的大多教师每天都在重复着简单的劳动,缺乏创新、缺少激情,久而久之就会觉得枯燥无味。不仅如此,我们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我们的许多教师都在心理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理负担和心理健康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改变这种现状。所以,校本研究作为一种作为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生活方式走进了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开展课题研究?开展研究究竟对我有什么用处呢?从我接触的教师中,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虚幻的、无用的东西,是专家的事情,和他无关,因此“科研无用论”在我们的中小学校中还仍然大量地存在着。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可能和课题研究无关的故事,但其中的哲理我们可以细细体味一下:例:鹅卵石与钻石的故事——据说,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一天晚上正准备安营扎寨休息时,忽然发现一束耀眼的光芒照射过来。他们知道这一定是神就要出现了。果然,神一会就真的出现了,神告诉他们:“你们沿途要多拣拾一些鹅卵石,把他们放在你们的马褡子里。明天晚上,你们会非常快乐,但也会非常后悔。”说完,神就消失了。牧民们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盼神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但没想到神却吩咐他们去做这件毫无意义的事。他们虽然有些不满,但他们还是各自拣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他们的马褡子里。就这样,他们又走了一天,当夜幕降临时,忽然发现他们昨天放进马褡子里的每一颗鹅卵石,竟然都变成了一颗颗金灿灿的钻石,这时候,他们中有些人高兴极了,因为他们按照神的旨意拾到了大量的鹅卵石;而有些人却后悔极了,因为他们没有拾到更多的鹅卵石或就没有拾到鹅卵石。这个哲理故事实际上就是探讨什么东西有用,什么东西没有用的问题?鹅卵石是没有用处,也不存在太大的价值,而一旦变成钻石就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了。但有一点需要确认的是,鹅卵石变成钻石前谁也不知道它是有用的。这正如我们教师搞研究一样,在我们没有尝到课题研究带来的甜头之前我们也是不会体会到它的好处的。因此,我认为,我们现在讨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已经不是要不要、能不能搞研究的问题,而是怎样进行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搞研究是基于这样三重境界,一是生存(最低境界:不得已而为之);二是需要(其次境界:有意识倾向,但还处于半自觉行为状态);三是兴趣(最高境界:自发的、自觉的行为)。当一名教师也存在着这样的三个层次:当一名普通教师、一名合格的教师和一名优秀的教师。当然,这非说这三个层次和搞研究的三个层次是完成相对应的。而事实上,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搞研究就是为了在教育教学上有更多的源头活水。北京大学附中张思明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育教学。”
我个人认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所决定的:
第一,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也是适应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案例:特级教师应聘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全部落马的启示特级教师,既是很多学校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又是众多家长眼里教学高水平的标志。可是,刚刚结束的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招聘教师却爆出了一个大冷门,各地前来应聘的24位特级教师竟然全部落马。24名特级教师“全部落马”,据推测,这里面可能有其“炒作”的成分,但“教育理念的滞后”恐怕还是这些特级教师落马的主要原因。师大分校校长说,这次每位应聘教师要过5道关:个人材料、面试、试讲、学生印象、专家评审,而特级教师大多“栽”在后四道关。在第二关面试中,需要应聘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教育观点,在这道关中,部分特级教师一开口说话便被淘汰“出局”。“主要还是教育理念的差异。”校长说,个别特级教师开口闭口仍是升学率、学校排名,谈不出新观点,这些老师在当地学校很受欢迎,有的还是省劳模,但他们不适合在附中分校任教。在试讲这一关,不少特级教师已经习惯了“满堂灌”,45分钟仍全是“自我表演”式的教学,“这样的老师,根本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这个案例说明,特级教师并非就是一劳永逸,也需要不断的学习、研究、提高。当前,中小学教师推进新课改所需的教师素质已不再仅仅是学历层次的提高、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获取,而更主要地是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是将教育教学研究融入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境界,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世界著名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琼·皮亚杰曾经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这样庞大的一个教育工作者队伍,这样专心致志地在全世界工作着,而且一般都具有胜任的能力,却产生不了杰出的科学研究者,能够使教育学变成一门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学问。”皮亚杰提出的问题实质就在于,单有勤勉踏实的工作态度,把精力全部应付于日常教育教学事务,而不注重教育理论学习,对自己和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也不善于总结,这样的教师就只能成为知识的“机械传递者”,熟练的“技工”,最终也就只能是一名普通的“教书匠”。
第二,是改革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的需要。案例: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于1931年到清华大学就职时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清华大学,梅贻琦先生一直坚持这样的办学理念。抗日战争期间,饱经战争摧残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在昆明联合组建一所新学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先生担任西南联大的总负责人,仍然贯彻这样的办学理念,吸引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来此任教!
这说明,教师是一所学校的根本所在,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要素,也就是说,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例如,当前我市的许多学校在招聘中,大多要求的条件都提出名师、骨干教师优先录用等条件,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第三,有助于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形成办学特色。什么是特色?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这样描述什么是特色的:“第一是特色,第二是特色,第三还是特色。特色才是你与众不同之所在,才是你鹤立鸡群之所在。”“有特色、有风格、才能有风采、才能有地位。”那么所谓办学特色,就是办学的特点、个性、风格,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它是特有的,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即“人无我有”;第二、它是强势的,虽然别人也有,但我们处于强势的位置,即“人有我强”;第三、具有发展潜力的,有些方面我们暂时尚没有绝对的优势,但具有上升的潜力,有可能成为发展的强势,即“人强我会更强”。那么,校本研究是以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改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对象,结合学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通过校本研究寻找解决策略,不仅能够发现学校教育教学的缺陷,更重要的还能寻找到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突破口,古往今来的知名学校,没有不是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研究之后,形成各自特色的。目前,我市的一些中小学校已经或初步具有了自己的一些特色,如郑州市一职专的幼教专业特色、郑州五中的体育专业特色、郑州市106中学、24中学的美术专业特色、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郑州扶轮外国语学校的外语专业特色,还有郑州旅游学院的旅游专业特色等等。这些特色学校在我市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充分说明,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案例:曾经有这样一个薄弱初中学校,领导班子刚刚换届完毕,新的领导班子一上任就试图大干一场。在一次私下场合,在交换意见时我对学校领导说:要依据该校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发掘该校特色性的东西进行发展,经过几年努力一定会有成效的;如果该校还仍然走老路,和其他学校拼升学率是永远没有出路的。第二部分开展校本研究的基本途径(程序)校本研究的途径,简单地说就是校本研究的步骤、程序。这就像我们盖房子一样,先要选好地段、设计图纸、打好地基、建筑施工、进行装修、入住,这是一套完整的步骤、程序,不能擅自更改或减少步骤或程序的,否则这个房子就会出现问题。同理,开展研究工作也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实践活动过程,虽然可以不像盖房子那样严格遵照程序进行,但一般的基本步骤和程序还是必要的,这也是研究课题顺利进行、出成果的重要保障。目前,关于课题研究的途径模式较多,但常用的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教育科研的常规模式,这也是我们过去一贯沿用的基本研究途径,一会我做详细讲解;一种就是当前比较流行的校本行动研究模式,这也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兴起的一种研究方式,目前比较普遍受到老师们的欢迎。课题研究的常规模式与校本行动研究模式的区别在于:一是前者一般用于比较宏观的、周期长的、具有一定难度的研究课题,比如关于学校发展的一些问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问题、教师培养问题等等,这就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时间、劳动和努力去做好研究工作。而后者是以短、平、快见长,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靠经验不能解决而又影响或制约自己工作的问题,就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规划、解决。比如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改变问题、课堂纪律问题等等。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正规军和游击队打仗一样,正规军就要解决一些大的战役,解决一些事关全局性的战争问题,而游击队就是要解决一些地方武装和小股敌伪部队。不管是正规军还是游击队,只要能够打胜仗就行,这是最主要的。因此,我个人认为,这两种研究模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可以互补运用。总之一个目的:以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为指向!一、教育科研常规模式的研究途径一般而言,这种常规模式研究的主要步骤是:1、发现和提出问题;2、选择、确定研究课题;3、对课题进行论证(制订研究计划);4、实施研究活动(成立课题组、寻求支持与保障、实施研究计划);5、分析整理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和考证);6、形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或科研论文);7、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运用等七个步骤。关于这个课题研究的基本途径,我做两点解释:一是课题研究既然是一项研究活动,就有必要遵循一般的基本研究程序,这样才能保证课题研究成果不至于落空。二是这个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不是严格一成不变的,既可以增减环节,也可重点突出某个环节,比如可以进行增加课题申报和结题验收等环节。再如一写较小的课题就不需要进行论证了。今天,我拟将从课题研究基本途径的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一)发现和提出问题例举: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如何转化“差生”?如何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怎样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如何端正学生坐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能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也更面临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难题,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去思考、去探索、去研究的。因此,善于发现问题是开展研究的前提。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课题研究的开端。亚里斯多德说:“思维从问题和惊讶开始。”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有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二)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确定1、什么是课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所谓课题,实际上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题目,就像我们给孩子起的名字一样。有人曾经对选题有这样一个较为恰当的描述:选题就像生孩子,不仅孩子要会生,而且要有一个好名字,但我们的许多教师却只会生孩子而不会给孩子起名字。课题名称是对研究项目的表述,它不仅能显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同时还可以体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选题,顾名思义,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例如,《小学生学习方法问题研究》这个课题,其研究对象是“小学生”,研究内容是“学习方法”,研究的意义是探索小学生学习规律和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再如,《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实验研究》这个课题,其研究对象是“小学阶段的普通教育”,研究内容是“小学教育的整体改革”,当然,研究目的和意义也不言自明。又如,《中心城区小学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实验》,该课题的研究对象是“中心城区小学”,研究内容是“考试评价制度”,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但课题研究题目的表述应避免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题目不要用疑问句的形式,一般应用陈述句,如:“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改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研究”,再如:“家庭压力对中学生学习成绩有何影响”就是一个问题,一般不宜用作课题名称,如果要作为课题来研究则应改为“家庭压力对中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或“家庭压力与中学生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二是避免价值判断,如“中小学教师敬业精神低落原因的调查”,题目中就暗示着教师敬业精神否定性的价值判断,可以改为“中小学教师敬业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三是避免题目过长,太罗嗦,如:“根据农村特点,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搞好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研究”一般情况下,作为研究课题的题目不宜超过20字,最好15字以内;四是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确,含糊不清,表述不完整,半截话等,如:“关于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有益于增强教育事业心的研究”;“让音乐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中学语文教改的新思路”;等等。五是课题题目太大,无法下手研究。如“中国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研究”这个课题很像是一个国家教育部长研究的课题,因为研究外延太大了,使人难以入手。一者它的研究对象是“中国青少年”,个人根本无法研究;二者“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要从哪一方面着手,“研究”并没有加以限定,很难操作。再如,《论素质教育》;《论家庭教育的功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创新教育研究》等课题,外延范围太大,表述不明确,针对性不强。以上这些都是老师们在往年课题立项中出现的问题,我想我们在座的教科室主任2、课题从哪儿来呢?刚才已经说过,发现问题是课题研究的起点。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搞教育科研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找不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实际上,教师们要研究的课题俯拾即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要落实到为教学服务这个根本上,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应该是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题就是问题,而问题经过提炼也可以成为课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课题的。一般而言,科研课题有这么几个途径:一是从上级有关科研部门下达的课题指南中选题。这个大家都应该很清楚,如我们市教科所每年下达的《课题指南》等。一般而言,课题指南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方向和范围,研究者可以从中选定自己的研究课题。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课题指南中列出的并非一定等同于课题本身,只是选题参考。研究者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某一角度、某一方面缺点自己的研究课题。比如,《课题指南》中“21世纪学校德育研究”是一个研究方向,我们可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把课题定为:《21世纪高中德育工作研究》、《新时期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研究》或《新世纪农村小学少先队工作研究》等等。根据研究者实际情况,课题还可定得更为具体,如《新时期社区德育教育资源调查研究》等。二是个人或单位自选课题。这主要指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研究志向、特长、精力、能力等主客观条件出发,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课题。首先,教育研究的课题来自教育教学实践。作为一名学校教师,我们每天都会在实践中遇到大量的问题。如:怎样使课堂提问更为巧妙一些?怎样使学生更喜欢开口讨论问题?怎样对课堂教学进行量化评价?等等。其次,研究的课题来自于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文献或信息。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大量的社会先进信息、理论,例如,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就是中小学教育面临的热点问题,其中有许多问题和矛盾需要解决,由此引起的教学情境的变化、师生角色行为的变化、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及评价方式的变化等都需要深入进行研究。其三,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中去发掘课题。教育工作者从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教育经验,不少是成功的。但往往又是零碎的、不自觉的,也未经科学检验。因此,这些经验往往“自生自灭”,难以推广。若运用经验总结法或实验法予以科学检验与总结,揭示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间的关系,并给以理论的抽象与概括,就使它们有了推广的可能。例如,有一位中学数学老师,凡是听过他课的老师和学生都认为他的板书很有特色,他能边讲边将本节课的概念、原理和法则等按逻辑关系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很少用板擦。大家一看黑板就对他这节课的脉络一目了然,印象很深。可当别人让他介绍经验时,他却说不清。后来,这位教师对自己的板书设计认真进行了反思,并学习了有关板书设计的理论,从中提炼出自己操作的规律,并在更高的层次上探索出板书设计的新形式和新方法。他将板书设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这样一个课题:《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板书中的运用研究》。其四是从教育教学困惑和反思中选题。选题时,首先要察觉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和困惑,紧紧抓住不放,千方百计地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途径,然后进行概括提炼,最终形成研究课题。我们每个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会遇到困难或产生困惑。如果抓住问题不放,并深究一步的话,就有可能找到一个又一个研究课题。3、怎样确定研究课题?“剥笋”现象:选定课题就像“剥笋”过程。例证:这是一个关于研究学生方面的课题确定过程,即学生互动研究:学生互动研究 中学生互动研究 初中生互动研究 初中生之间互动研究 城市初中生之间互动研究 城市初中生之间互动研究——郑州市XX中学生生互动的个案研究与分析(选定)从以上确定课题的过程,我们选题要体现出“小”(题目小)、“实”(联系实际)、“深”(有一定深度)、“新”(有新意)的特点,并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研究。(三)对课题进行论证及其论证内容最近有一则新闻报道:浙江亿万富豪陈金义“水变油”失败,导致欠债3600万陷入“欠债门”。1、课题论证的形式找到研究课题后,需要对课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即做进一步的论证,以避免选题的盲目性。一般情况下,课题论证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专家论证。通常的形式是召开课题论证会,也称开题报告会。这一般是指宏观的、全校性的研究课题。通常由课题负责人或学校领导邀请专家评委对课题研究方案进行讨论和可行性分析。课题负责人报告课题内容,并对专家评委的提问质疑进行解答。这种论证形式也称专家论证。二是自我论证。自我论证是完善课题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研究者本人对课题的价值、创新、可行性进行自我论证。在此基础上,可请学校教师中在科研方面专长的教师进行辅导,有必要的话,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使课题更加明确化。课题论证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研究。就个人来说,在课题论证过程中,可以对该课题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做起来自然就会得心应手。研究者通过查找资料,学习理论知识,确定研究方法,制定研究计划,一步一步地完成本课题的研究,以至于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成果。在系统的分析综合基础上写出简洁、明确具体、概括的论证报告。2、开题论证报告内容:
我认为,课题论证就是要解决这样四个问题:1、为何研究?
2、研究什么?
3、怎样研究?
4、预期成果?
具体而言,如下:(1)课题名称:简洁、具体、明确;如,如刚才提到了5个方面不宜作课题题目。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即为什么要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得到什么,对你的教育教学有什么帮助等。);
(3)研究的主要内容(即希望研究什么内容或研究的方向)、研究方法;
(4)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或有新的进展;
(5)研究计划或步骤。我们市教科所每年2、3月份立项时都要填写一份《课题立项表》,其中有一项要求写研究计划的内容,有些教师做得很不规范或过于简单。例证:1、一、巧设陷阱;二、变换速度;三、奖励机制运用;四、以人为本。2、2005年3月—2005年6月,调查阶段;2005年7月—2005年12月,思考、研究阶段;2006年1月—2006年6月,总结阶段。3、一、确定研究人员;二、确定研究内容;三、研究探索阶段。(6)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源准备和科研手段等。(7)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研究报告、科研论文、案例研究或专著等。(四)研究课题的实施过程即对研究计划的执行实施过程我们许多教师搞课题研究,其过程往往是这样:用三个字概括就是“轰、松、空”,即开头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研究过程即中间阶段空缺,结果也就只能是没有结果了。这就是所谓的“有头无尾、两头紧中间松”的现象,即开题很认真、结题也很重视,可中间最重要的研究过程却出现了空缺。研究课题的实施过程,也就是对本研究课题计划的执行与实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研究人员就要按照计划实施研究,这样才能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如期完成,也才能保证出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题计划制定适当与否,将决定了课题研究与进展效果。下面我们以一位教师做的研究计划为例,仅供参考:例1:《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个案研究》课题(一年时间)(一)筹备阶段(2005年3月——5月)初步构想和设计课题的研究总体方案;选取我市校本课程看法具有一定基础的7中、11中、23中等学校作为本课题的试点基地。考察试点学校,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网络或其他教育类期刊杂志查寻、搜索有关文献资料,做好研究前期的各项资料收集、各种有关数据的调查工作。建立课题研究小组,进一步加强责任分工,使本课题研究人员有事可做。此外,还要端正课题组成员科研思想,逐步形成所有成员浓厚的课题研究意识。(二)启动阶段(2005年6月——8月)1、对相关部分学校(7中、11中、23中)进行调查、问卷基础上,把有关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在此基础上,重新修正和改进调查问卷。2、根据本课题研究目标,对课题研究内容进行分解,分成若干子课题,从而构建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体系。(三)全面实施、深化阶段(2005年9月——2006年2月)在对部分学校(7中、11中、23中)进行试点研究、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然后在其他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把试点学校研究成果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推广运用,使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发展和谐统一起来,推动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边研究边总结,尽量做到每周一次小结,每两周召集本课题组成员进行一次课题研讨,交流课题研究的经验与体会,每月本课题组成员进行一次专题研究情况的汇报,阐述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寻求支持与帮助。适时修改和完善研究计划和路径,完善操作措施,理顺研究程序。开始撰写论文或成果,完成本研究课题的初稿,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四)总结阶段(2006年3月)把各阶段研究情况加以汇总,形成研究性成果——研究报告;把本课题的研究性成果在我市部分中小学加以推广。从以上课题实施计划的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与事项。研究计划尽可能详细,具体、层次分明,具有可操作性与可行性;根据计划实施研究,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不断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如时间冲突、政策变化、人员调整等;对于研究题目较大的研究课题,可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结题,但每学年(学期)必须进行一次阶段性结题。目前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就有一项规定:凡申报的“十一五”国家课题,每年都要在某一方面突破,有阶段性以及成果上报。(五)分析整理资料例证:搬家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很有必要对前期的工作做一个总结或整理,这就像我们搬家一样,当搬出家时,需要对各类物品进行分类打包;而当进入一个新家时,又需要把这些分类物品进行重新安排与整理,放到该放置的位置和地方。这样,我们的新家就成了。为了便于对材料的分析研究,把收集来的材料根据任务和材料的不同性质,采用核对考据、挑选淘汰和汇总统计加工等部分进行分析整理。(1)核对考据。是把搜集起来的材料或数据进行核实、鉴定,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假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等,从而对研究材料做出全面评价。(2)挑选淘汰。是指对搜集起来的材料经过处理,把所需要的材料遴选出来。我们在搜集资料时,往往希望尽可能地搜集、占有资料,而事实上我们在撰写论文或报告时,有些就可以舍弃或不需要了。(3)汇总加工。把搜集起来的大量分散的、零乱的、片段的同类原材料综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系统的、一目了然的统一体,以便对材料的进一步研究分析。(六)如何撰写研究成果及成果的主要形式我们说,十月怀胎,终于到了要分娩的时候了。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可以撰写研究成果了,也就是说,要把前期研究的东西以文字材料的书面形式反映、呈现出来。事实上,我们的很多课题研究人员其实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已经在撰写成果,是一个不断完善、充实的过程。课题研究成果的形式是较为规范的,但我们一般鼓励教师成果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目前我们提倡的主要成果形式有四种: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或调查报告)、科研论文、案例研究、教学反思等。(1)研究报告(或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是指以事实材料为主构成的,在个案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之后,或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撰写的研究报告。在撰写研究报告前,我们必须对通篇内容做一番精心设计,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内容表述,每一部分叙述什么内容等,都要认真思考,先列出提纲,然后补充修改为详细的提纲。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及要求:①标题
要贴切、简洁、新颖,措辞通俗,言简意赅。让人一看就知道要研究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问题,最好还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与关注。必要时,还可以加上一个副标题,对主标题做进一步的补充与说明。如《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天津市南开中学的课程结构改革研究报告》。此外,还应注意标题不宜过长,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②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的提出这部分要分项说明该研究课题有关情况,如: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该课题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该课题曾经都有哪些人研究过并达到什么程度;该课题的研究计划及详细实施方案等。③正文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研究报告有几种情况:调查的内容要写明所调查问题的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教育经验报告应指出具体的经验是什么,还要对经验进行分析、归纳论证,指出经验的意义和价值;实验报告要写明实验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论证。全文结束的后半段,要写明本研究产生了什么后果,下一步将会研究什么问题等。④结尾部分全文结束后,一般要添加一些附件,如调查问卷或量表、文献资料以及原始材料等。(2)科研论文(或学术论文)论文是我们最常见的文体,我就不再细说了。论文没有固定的格式,其结构也相对较为多样。(3)案例研究(或个案研究)案例是一种记载教育教学典型事例的有效手段,也是校本研究中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表现形式。案例就是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和感悟,就是案例研究。教育教学中的案例都是对某一事例的描述,但是这种描述应包括一定的冲突,要说明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特定的背景,并反映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教师撰写案例,是对教师的新要求,也是教师从一个单纯的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的重要途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案例一般是根据事件涉及到的材料,按背景、问题、解决方法、对事件经过及解决办法的评论等几个部分组成。“案例”不同于科研论文,不同于教案,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实录。在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如果教师留意加以观察的话,都会发现一些典型的事例。案例分为个案研究和综合性案例研究。个案研究并非是对一个人进行研究,而是对一类现象或问题进行的研究。如:《学业成绩不良原因的个案研究》、《XX学校学困生的个案研究》等等。案例:个案姓名:吴某;性别:男一、问题简述:吴学习散漫,上课不专心,学习成绩一般,而且与学生经常打架,出手较狠。开学初就与同学连续打架三次。个人卫生习惯差,穿着较邋遢,课桌上物品摆放不整齐。二、资料收集:1、从其奶奶口中得知,他7岁时母亲因经受不起父亲赌博而服毒自杀,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猜忌,总是用不信任的眼光去看别人。2、从一年级起,他就寄养在奶奶家里,父亲出国打工。三、个案分析:1、亲情的缺失。吴从小丧母,年幼时又因父亲为了生计出国打工,与奶奶住在一起,与父亲相处时间较少。他除一日三餐由奶奶照应以外,经常独自一人在自己房中,造成常有被忽略感,认为自己不被人所喜欢,故有消积感。2、早期教育的不当。奶奶对孩子要求刻板,而孩子由于天性活泼好动,常被批评,时间一长,就渐渐变的敌视别人,自我封闭。3、同伴群体的排斥。他其行为习惯不良,加之不懂得与人交往,故长期处于被同辈群体排斥的地位,这种地位造成他对被接纳的需要的满足受到阻抑,使其心理严重失衡,渴求受人关注。应此他对于同学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的情况就通过拳脚来解决。四、个案指导的设想及实施:1、消除敌意,建立信任感。爱打架孩子,多半是因为“肌肤饥渴”,班主任要多给他们爱抚。我想首先我要用爱融化他心里的坚冰,消除他的不良情绪。有时,我总是默默地走到他身边去,帮他把桌子收拾干净。有意无意地摸摸他的头,我想他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的。2、帮助提高,增强自信心。(1)辅导功课。他对学习成绩挺在意,可是很厌恶做作业。一次,测验试卷批出后,我发现他考得很糟,放学后,我将他独自留下,拿出试卷给他看,首先帮他肯定了一些长处,又帮他分析错因,归纳他的不足之处。他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认真,第二次考试就考了75分,期中考试考了80分。(2)心理引导。那一次,他在课外活动时又大打出手,扇了XXX一个耳光。第二天我知道后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我没有批评他一句,而是打开了XXX写得一篇关于他的日记(刚好XXX写了关于他进步了的日记)让他看。他看着看着眼泪就刷刷地流了下来。我问他怎么了,他哭着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昨天打了他。一切尽在不言中,我拉着他的手说,老师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3)与家长沟通。与此同时,我背着他与他的奶奶沟通了几次,委婉的向她建议,希望她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他奶奶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了重新的认识,她表示一定会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她只要一有空就会来学校看望孩子,并且还经常和我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4)营造温暖的集体环境。在与他交谈时,我将他的一些想法,对同学的一些认识等牢记在心。那次事件后,他对XXX比较信服,这个同学成绩较好,为人随和安静。于是,我找到这个同学,希望他能愿意和我一起帮助伟杰,他同意了。我又找到他,征求他的意见,结成“一帮一”助学小队。五、个案指导成效:1、有一次,上课时,他与同学因课桌拥挤发生矛盾,当发现我看着他时,他第一次主动向同学认错。2、现在,他每天按时交作业了,被同学选为了小队长,他所领导的小队在班级“优秀小队”竞赛中遥遥领先。他自己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3、近几个月,没有发生过一起他与同学吵架、打架的事件。六、讨论1、对因早期教育不当、缺少关爱等因素造成的问题儿童,更应为他们创设平等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环境。儿童是在不断发展的,心理还不成熟,在爱与友善的环境中更容易纠正错误,使他以健康的心态正视自己,以积极的行为超越过去,向好的方面发展,进步。2、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影响是巨大。环境是改变儿童的重要因素,只有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环境。才有可能使儿童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3、对有问题的学生,不要轻易放弃,要了解其原因,多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并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4)教学反思从一定程度上讲,反思就是“自我揭短“,这对一般人来讲是痛苦的行为。因此,缺乏毅力者即使反思技能再强,反思也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教学反思呼唤那些具有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进取的勇士。大教育家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有人总结认为:经验+反思=成功。什么是教学反思?一个教师如果缺乏对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意识,是很难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教中学,学中教。反思的内容,从广义上来说涉及到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凡是和教育教学有关的方面都可以列为反思的范畴。狭义上讲,教学反思是指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一般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在2001年4月14日苏州市“新世纪小学创新教育”报告会上曾与几百名听课教师打赌:“教师每天反思,每天写反思所得,十年之后必有大成。如果哪一位没有满意的成效,我赔你们十万元。”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收获。案例:表达的真实是首要的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孙铮明1、案例:那天语文课的主题是是比较阅读,教师自选了比较的文章,《买菜乐》和孙犁先生的随笔《吃菜根》。授课出奇的顺利,学生准确的概括出了《买菜乐》的语言特色和主题思想:形象生动的比喻句,富有气势、朗朗上口的排比句,简洁明快、文白相杂的短句,使文章处处洋溢着“乐”,表现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一位学生概括了《吃菜根》的语言特色:和《买菜乐》相比,本文无明显的修辞手法,长短句结合,雅俗并举。教师接着又问:那么,这一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呢?“不要忘了过去的苦难生活。”好几位同学不等老师点名,几乎异口同声回答。教师:请大家注意,作者吃菜根是为了“忆苦思甜”吗?……显然不是。那么,本文的主题思想应该另有其意!学生们一片默然,陷入了沉思。教师:是不是这篇文章有一些句子难以理解,但文章的主题就蕴含在这些话里面?学生:是的。教师:把这些话告诉我,好吗?学生甲:“古人常用嚼菜根,教育后代,以为菜根不只是根本,而且也是一种学问。”学生乙:“拿到商业机制中观察,就会成为宏观的走向。”学生丙:“叫吃巧克力奶粉长大的子弟“味根”,子弟也不一定能领悟其道;能领悟其道的,也不一定就能终身吃巧克力和奶粉。“教师:的确,吃菜根可以使人不忘过去的苦难,这就是文中所谓的“味根”,但是,作者又说:“叫吃巧克力奶粉长大的子弟‘味根’,子弟也不一定能领悟其道;能领悟其道的,也不一定就能终身吃巧克力和奶粉。”“其实,这也是一种没有更新的观念。”看来,作者写吃菜根的本意并不在此。请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前后左右可以热烈讨论。经过思考、讨论,教师又让学生交流意见。学生A:做人不能忘本。学生B: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学生C:苦难是一笔财富。学生D: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底下一片哗然)……还是没有一位同学答到点子上,下课铃却响了,老师只得匆匆地宣布问题的答案:作者喜欢吃菜根并没有特别的理由,就是因为喜欢。因而,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意在告诉读者,一切在生活中的人,不要对生活过多的矫饰,应还它本来的面目。课后,这位教师满头大汗,连声感叹:“这个班是外语特色班(重点中学的重点班),学生善于发散性思维,一旦放开,收都收不住。”2、反思:本案例无意来评价这堂课在诸如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的得失。只是想评析那个班的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他们表现出来的果真是发散性思维吗?回答是否定的。看到题目“吃菜根”,马上想到的是过去的苦难生活,而课文中又恰恰有“忆苦思甜”“味根”一类的词语,所以第一次回答很干脆:“不要忘了过去的苦难生活。”这种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解释现实的问题,认为凡是过去被证实过的东西就绝对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习惯性思维;第一次回答遭到否定之后,出现了多种答案,从表面上看,答案丰富多彩,且引用名言、警句、格言,不失其生动性,但其内容都是“忆苦思甜”意义上的深化和延伸,这是典型的直线式思维:考虑问题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一条跑道跑到黑,钻牛角尖、死胡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其实,只要学生的思维跳出“忆苦思甜”的束缚,问题可能迎刃而解,因为只要对列出的那些含义深刻的的话稍加分析,便可发现作者是反对把“吃菜根”作为“忆苦思甜”的形式的,更进一步,也反对过多给生活中事物赋予思想意义,主张还原它们的本来面目。有意思的是,作者反对赋予“吃菜根”以思想意义,而学生们一定要挖出其中的意义,而且试图深挖。在语文学科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随处可发现这种受到习惯性思维和直线式思维支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普通东西崇高化”的现象: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偏要挖掘出其中的崇高意义;一个下意识的行为动作,偏要分析出内在的思想基础;一偏浅显的文章,偏要提炼出蕴含的积极的主题。而且,几乎可以这么说,我们的学生从语文学习一开始,就接受在这种理念操作下的反复训练。即使是合作探究,也往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达成“共识”,得到预先设定的问题的所谓的正确答案。高明的学生,甚至懂得迎合问题的“期望答案”,一步到位,而把自己的想法搁在一边。久而久之,便忽视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空话、套话、假话说得头头是道,大讨论中声讨语文教育“泯灭个性”恐怕就源于此。这样看来,那堂课上学生(精英中的精英)出现那样弄巧成拙的局面就不足为奇了。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下,语文教育的开放性已大大增强,然而,课堂上学生的“忆苦思甜”情结提醒我们,语文教育重分析、轻感悟,重统一、轻开放的积弊依然有很大的惯性。其实,表达真实与否应该是评价学生回答问题好坏的首要标准,因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诚实是最重要的道德标准,而且,“只有在诚实表达的基础上,才会使别人正确地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与外部世界达成一种和谐的沟通。”真实的表达与健康人格的养成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如果我们现在最迫切需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习惯于依照自己真实的感情来说话,而思想和意义、统一和标准又恰恰是钳制学生真实表达的最大障碍,那么,矫枉过正又有何不可呢?(七)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和运用结题,并不意味着课题研究的结束,而应该成为课题研究的一个新的开始;结题,也应该成为推广其科研价值的起点和必然归宿。因为,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指导意义和推广实施价值,离开了这一点,课题研究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就一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之所以做课题研究,其目的只有一个——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的研究成果不能“束之高阁”,而是要切实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实际运用,这才是课题研究的真谛所在。我个人认为,课题研究的推广运用应做好这样几项工作:一是真正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使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这是课题研究成果得以推广运用的前提;二是充分树立课题研究的推广和运用的意识,真正把课题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而不是将成果束之高阁;三是对课题研究的成果价值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它不仅体现为显性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还应体现为研究者本身的素质提高等。二、校本行动研究的途径刚才已经对校本研究的常规研究途径做了介绍,现在我对校本行动研究途径进行介绍,希望各位给予指导。(一)什么是校本行动研究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行动的方式。”“行动研究之父”勒温提出:将科学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之智慧与能力结合起来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行动研究注重的是行动,通俗地讲就是:“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二)校本行动研究的途径图示及解析一般说来,校本行动研究途径涉及以下几个程序和步骤:反思问题观察行动计划反思问题观察行动计划反思新问题反思新问题观察计划行动。。。。。。。。。。。。。。。。。。。。。。。。。。。。。。从上边这个程序可以看出,校本研究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制订计划——采取行动——观察——反思和总结——再到发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正是在这一循环、反思、实验过程中,我们解决了问题,得到了提高,形成了成果。1、问题。
2、计划:就是你的研究方案,就是你希望通过哪些方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做。“计划”是行动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的设计方案,特别重视计划中的第一、二步行动。计划应以所发现的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它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和设想,设想是行动研究者(行动者和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以及他们掌握的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各种条件的综合;设想还包含了行动研究的计划。
3、行动: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行动计划的执行和实施具有灵活性。随着研究者对问题认识的逐渐明确,以及行动过程中各种信息及时的反馈,不断吸取参与者的评价和建议,对已制定的计划可在实施中修改和调整。行动是不断调整的。
4、观察:收集供分析用的证据。观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观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观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录像、录音等现代化手段。
5、反思:我认为应该包括这样两层含义:一是对问题进行回顾:如解决了吗?如果没有,你再采取什么步骤?如果解决了,你还要解决什么问题?二是对取得的效果或成绩进行总结。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三)校本行动研究的案例展示:案例一:改变学生课堂无故讲话习惯1、问题:初一某班学生林××,上课经常讲话,高声喊叫。严重影晌课堂纪律。2、3、4、计划、行动与观察:其班主任根据该生特点,采用奖励守纪的办法进行正面教育。
第一周,观察该生行为共5天。在课堂上由本人或请课任老师和班干部用时间抽样法观察记录该生讲话行为,作为行为基线。这周内该生每节课讲话平均9-12次。
第二周,施行实验处理:每节课内如无讲话,以各种形式表扬一次(含发一个小奖品)。同时,依然按第一周的方法观察并记录讲话频率,看处理是否有效。这周内该生每节课讲话平均1-6次。
第三周,停止处理,看有关的因变量是否回复到基线。结果停止表扬后,讲话行为频率又升至每节课7-10次。
第四周,再次施行相同的处理,再测定因变量,如有改进,则有充分证据说明处理是有效的。记录显示:当重复处理时,讲话频率又显著下降至0-3次。5、反思:从以上四个星期的实际研究可见,表扬和奖励对降低该生讲话频率有效果。然而教师不可能永远用表扬和奖励的办法使其上课不无故讲话,于是该班主任逐渐延长表扬和奖励的时间,从半天,一天,甚至一周。或不定时表扬和奖励,使他无法预知什么时候老师会给。再后来,逐渐用个别谈话式表扬,再逐渐延长间隔时间,等等。这样该生的讲话行为就比较稳定地减少。案例二、初中作文教学研究1996-1997年,她借鉴这一研究模式,在自己所任教和担任班主任的班级——浙江省嘉兴市吉水中学初中班(1996级5班)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初中作文训练指导方法与技巧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本研究实施之初,她所教的班级为初一新生班。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了解,她发现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大。……存在着一些通病:害怕作文,写作时思路不够开阔,常常找不到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作文的篇幅短、容量小,容易出现词藻堆砌,结构和句式变化不多,缺乏创意,不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且不会修改作文。1、第一个尝试:作文讲评四步骤布置作文,写作前的指导虽然很重要,但我觉得作文的评改更重要。既然作文本上的评语作用不大,那么干脆就“权力下放”,把作文批改放进课堂,设法引起学生对修改作文的兴趣。我设计了作文讲评课的四个步骤:(1)复习写作基础知识,回忆作文训练目标和作文指导要点;(2)习作展示;(3)学生讨论,指导优点,并提出修改意见;(4)作文修改。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剧院或电视演播室用灯光设备出租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项目外包服务采购合同
- 体育培训服务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双簧管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云机器学习服务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风力发电机产品供应链分析
- 电压调节器项目营销计划书
- 投资意向合同模板(2篇)
- 2024年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 变频器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供货安装调试方案及组织措施
- 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 生命可贵 第1课时 认识生命 导学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 2024年秋)
-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物理人教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 NB-T32036-2017光伏发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
- 2024数据中心浸没式液冷系统单相冷却液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
- 缓和医疗-以死观生的生活智慧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嘉兴大学
- 浙江省【小升初】2023年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
- 2024年NOC初赛-Scratch(小学高年级组)试题及答案
-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不负卿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2059024-知到答案、智慧树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