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长治医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1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长治医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2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长治医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3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长治医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4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长治医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考研考博-法硕法学-长治医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1.高中教师甲上山采野生蘑菇做蘑菇汤,款待多年未见的好友乙,二人双双中毒,甲经抢救痊愈,但乙中毒身亡。甲的主观心态属于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两种形式的过失犯罪。犯罪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注意不要混淆“已经预见”和“应当预见”,“已经预见”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有思考判断的过程或客观上采取了避免措施;而“应当预见”是指是否具有预见可能性,主要应通过行为人主观认识能力、预见能力和客观认识条件、环境来判断。通过甲也一同饮用蘑菇汤可知,甲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危害结果。题中说明甲是一名高中教师,其理性程度,应当预见食用野蘑菇可能会中毒,但没能预见,所以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2.以下不属于宪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

A.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B.政党内部的关系

C.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D.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

答案:B

本题解析:

宪法主要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国家机关内部的关系。该题目关键在于明确关系主体,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总有一方是国家或者国家机关,B项不涉及国家或者国家机关,因此不正确。

3.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债权可以转让的是()。

A.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B.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债权

C.因侵害人身权所生的损害赔偿之债

D.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民法典》第79条的规定,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按照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和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一律不得转让。本题中,A项属于上面表述的情形。此外,对于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债权和具有人身属性的债权,也不得转让,故B项和C项所列债权也不能转让。只有D项所述债权可以转让。

4.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是()。

A.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

B.促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C.促进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

D.确认和维护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这是法的社会作用的核心,体现在:①阶级统治的含义极为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等各个领域;②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最重要的作用是确认和维护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③法在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和统治阶级及其同盟者之间的关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5.甲(17周岁)因盗窃他人价值3万元财物被起诉,经审理查明,甲在15周岁时还曾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达到5万元。对甲的行为应()。

A.按盗窃8万元从轻或减轻处罚

B.按盗窃3万元从轻或减轻处罚

C.按盗窃8万元减轻或免除处罚

D.按盗窃3万元减轻或免除处罚

答案:B

本题解析:

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强奸、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放火和贩卖毒品等八种犯罪才应当负刑事责任。只需涉及上述具体的八种行为,而不需涉及相同的罪名。故对甲15周岁时的盗窃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对甲应按其17周岁时盗窃的3万元赃值定罪,而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修理厂在实现其留臵权前应当给冯某支付修理费的期间为

A.1个月以上

B.2个月以上

C.3个月以上

D.6个月以上

答案:B

本题解析:

直接考察《物权法》第236条,留置权人与债务人应当约定留置财产后的债务履行期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留置权人应当给债务人两个月以上履行债务的期间,但鲜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动产除外。债务人逾期未履行的,留置权人可以与债务人协议以留置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留置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7.甲在医院缴费单上加盖自己私刻的收费章,逃避支付妻子透析治疗费用17万余元。甲的行为()

A.按诈骗罪定罪处罚

B.按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

C.按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

D.成立紧急避险

答案:A

本题解析: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甲在医院缴费单上加盖自己私刻的收费章,逃避支付妻子透析治疗费用17万余元的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方法骗取医院财物,客观上构成诈骗罪。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是指,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甲私自刻制医院收费章,在客观上构成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但是,此罪和诈骗罪之间是牵连关系,伪造事业单位印章是手段,诈骗行为是目的,只需要以诈骗罪一罪定罪处罚即可,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合同诈骗罪要求行为必须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而且必须是经济类合同,所以,甲不成立合同诈骗罪,c选项错误。紧急避险要求有正在发生的危险,题中无危险存在,也与紧急避险无关,D选项错误。

8.根据民法典规定,高等院校属于

A.机关法人

B.营利法人

C.事业单位法人

D.社会团体法人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9.王某因倒卖外汇于1995年9月被法院以投机倒把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刑法修订并生效后,王某提出申诉,理由是现行刑法无此罪名,要求改判无罪。则法院应当()。

A.撤销原判,改判无罪

B.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

C.驳回申诉,维持原判

D.考虑到王某已服刑2年,改判为有期徒刑2年并予释放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新刑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所以王某的申诉不成立,驳回申诉,维持原判。故选C项。

10.在汉朝,“德主刑辅”的思想确立于()

A.汉文帝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汉景帝时期

答案:B

本题解析:

经过休养生息,汉武帝时国家已经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为了实现大一统的治世思想,汉武帝决心改消极姑息的“无为而治”为积极进取的“有为而治”,因而采用了德主刑辅的立法指导思想。

11.死缓犯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

A.确有悔改表现

B.有立功表现

C.有重大立功表现

D.没有故意犯罪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元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故选D项。

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条规定:婚姻法第3条、第32条、第46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该解释为()。

A.字面解释

B.限制解释

C.扩充解释

D.体系解释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限制解释是指当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广于立法原意时,对法律所作的比字面含义窄的解释。

13.下列各项权利和自由中,()是我国宪法没有规定的。

A.言论自由

B.迁徙自由

C.公民的人格尊严

D.宗教信仰自由

答案:B

本题解析:

【详解】

我国宪法在确认公民基本权利时,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实际条件看,在相当长时间内不能做到的,宪法就不予确认。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城市建设水平亦较低,为使人口不过分集中于城市而造成国民整体生产与生活质量下降的后果,我国现行宪法中没有1954年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的条款。

14.甲向乙借款100万元。为担保乙的债权,甲以一套价值50万元的房屋作抵押,丙以一套价值50万元的房屋作抵押,丁提供保证。现甲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应当先就甲的房屋实现抵押权

B.乙应当先就丙的房屋实现抵押权

C.乙应当先请求丁承担保证责任

D.乙可以同时请求甲、丙、丁承担按份担保责任

答案:A

本题解析:

《民法典》第392条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本题中,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甲作为债务人,以自己的房屋作了抵押,乙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

15.之所以认为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因为它与道德存在着重要的区别。以下哪一项不是两者之间的区别

A.法可以通过约束人的行为来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

B.法适用的对象是特定的

C.法约束的仅仅是人的外在行为

D.法不能调整人的内心情感

答案:B

本题解析:

法具有普遍性的特征,法律不是为了某特定群体、特定人而制定,而是为了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因此他所适用的对象不是特定的。道德、舆论适用的对象也是不特定的,因此B选项表述的并不是法与道德的区别,而是共同点。

16.甲在某酒店公用洗手间滑倒,摔碎了眼镜,经查:甲滑倒系因酒店清洁工乙清洁不彻底,地面湿滑所致。甲的损失应由()。

A.甲自己承担

B.酒店承担全部责任

C.酒店和乙承担按份责任

D.酒店和乙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B

本题解析:

用人单位责任是指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的侵权责任。本题中,乙是酒店的工作人员,对于甲在酒店受到的损害,酒店应该承担全部的侵权责任。B项正确。

17.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是()

A.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B.特别行政区政府

C.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

D.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59条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是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故选B项。

18.依据我国宪法修正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增加规定了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能

B.我国1982年的宪法增设了国家主席这一国家机构

C.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D.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把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1954年宪法设置了国家主席这一机构,规定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故A项表述错误。1982年宪法恢复了国家主席的设置,而不是增设国家主席,故B项表述错误。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C项错误。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把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由3年改为5年。故选D项。

19.下列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区别,表述错误的是()。

A.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普遍的效力,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具有效力

B.规范性法律文件适用的对象是不特定的人,非规范性法律文件则适用于特定的人

C.规范性法律文件可以反复适用,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仅能适用一次

D.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的内容是一般的行为模式和标准,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的内容是特定的事项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文件;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发布的个别性文件,这类文件的效力仅及于特定案件或相关的主体、客体、行为,没有普遍约束力,并非不具有效力。故A错误。

20.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C.自治州和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均须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得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答案:C

本题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条第2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因此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A项错误。《宪法》第113条第2款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因此主任或副主任其中之一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不一定是主任,B项错误。第115条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行使宪法第三章第五节规定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因此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D项错误:第116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c项正确。

21.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当事人可以行使法定解除权解除合同自是()。

A.预期违约

B.不可抗力

C.迟延履行

D.第三人过错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当事人一方可以行使法定解除权:第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言外之意,单纯的不可抗力不构成动用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故B项不正确。第二,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即预期违约。故A项正确。第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第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可见,单纯迟延履行不构成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故C项不正确。第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第三人过错根本不属于当事人行使法定解除权的情形,故D项也不正确。

22.与西方议会制度比较,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的是()。

A.两院制

B.代表的专职制

C.人民代表大会的全权性

D.代表任期的限任制

答案:C

本题解析: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2)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关中处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人民代表大会实行的是一院制,故A项错误;(4)人民代表是兼职代表,故B项错误;(5)在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常务委员会作为常设机关。全国人大代表每届任期5年,但没有连任限制,所以D项错误,本题答案只能选C项。

23.关于法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的作用是指法律对人们的行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产生的影响

B.法的作用是国家权力运行和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表现

C.国家意志是法律内容的规范化

D.法的作用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具体表现

答案:C

本题解析:

国家权力是法的载体和支点,法是国家意志这一内容的规范化。C选项混淆了国家意志和法律内容的关系,说反了,因此不正确。

24.下列列举的职务,我国宪法没有对其规定任职届数限制的是()

A.国家副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C.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D.国家主席

答案:C

本题解析:

我国宪法中对任职期限有限制的包括国家主席、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等,规定其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其中不包括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25.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

A.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

B.以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C.以抢劫罪论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刑法规定,抢劫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按照抢劫罪的加重构成处罚,即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理论认为这里的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既包括过失致人重伤或者死亡,也包括故意致人重伤或者死亡。但是抢劫罪中并不是所有的致人死亡或者致人重伤都按照抢劫罪的加重构成的法定刑量刑。例如行为人实施完毕抢劫行为之后,为了杀人灭口或者其他目的而杀害被害人的,则按照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因为,行为人实施两个行为,构成了实质的数罪。故选C项。

26.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应当认定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负共同债务的是()。

A.夫或妻因赌博所欠的债务

B.夫或妻一方婚前所欠的债务,债权人要求婚后清偿的

C.夫或妻一方婚前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

D.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各自所有的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对一方因个人不合理甚至参与违法行为的开支,如酗酒、赌博、吸毒所负债务,或者夫妻分居期间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个人债务,故排除A项。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的规定,C项正确,排除B项。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排除D项,因为在约定财产制下,尚不能确定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还是夫或妻的个人债务。

27.欧洲大陆国家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A.1679年英国人身保护法

B.1791年法国宪法

C.1215年英国《自由大宪章》

D.1787年美国宪法

答案:B

本题解析:

【详解】

28.甲因伪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缓刑期满后,司法机关发现甲在缓刑考验开始后满2年时犯传授犯罪方法罪,判处其5年有期徒刑。对甲()。

A.应在5年以上9年以下决定应执行的刑期

B.应在5年以上8年以下决定应执行的刑期

C.应在5年以上6年以下决定应执行的刑期

D.应直接决定执行5年有期徒刑

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缓刑的法律后果有:(1)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刑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之前还有其他罪没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3)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违反人民法院的禁制令,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本题中甲在缓刑期间犯新罪,应当对其前后所犯两罪进行数罪并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在其最高刑期5年之上、总和刑期8年之下决定执行的刑期

29.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下列情形中,应当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实行并罚的是()。

A.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者最重刑为死刑的

B.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者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

C.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

D.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原则是折中原则,即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具体而言:(1)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死刑,其他的刑罚被死刑吸收;(2)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也采用吸收原则,仅应决定执行一个无期徒刑,其他主刑被无期徒刑吸收;(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并罚;(4)数罪中有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附加刑仍需执行。故选D项。

30.默示废止是根据()原则来确定旧法与新法规定相冲突时适用新法的。

A.宪法优于法律

B.后法优于前法

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D.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新法公布后旧法即失去效力,这是由于新法的效力优于旧法。

31.关于法律责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刑事责任可以由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承担

B.民事责任不具有惩罚的功能

C.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人身责任

D.危险责任产生的原因是违宪行为

答案:B

本题解析:

民事责任也包括惩罚功能,如违约金本身就含有惩罚的意思。

32.下列选项所列各组物中,不属于主物和从物关系的是()。

A.空调和遥控器

B.大米和麻袋

C.船和船桨

D.门和钥匙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主物和从物必须属于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两个物,两个物必须是独立的,且从物须配合主物发挥作用,故A项、C项和D项都属于主物和从物的关系。而大米和麻袋之间没有必然经济联系,故不能认定为主物和从物的关系。

33.根据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可以授予专利权的是()。

A.小行星的发现

B.新型植物品种

C.白血病的化疗方法

D.血压仪的制造方法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不属于专利授权范围的客体是: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物和植物品种;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过,对于动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可以获得专利权。此外,对于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A项属于科学发现,B项属于植物品种,C项属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而D项属于制造方法,可以授予专利权。

34.同时履行抗辩全在性质上属于

A.法定权利

B.约定权利

C.延期抗辩权

D.永久抗辩权

答案:A、C

本题解析:

同时履行抗辩权为双务合同当事人享有的法定权利,而不是约定权利,即当事人没有约定是否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在具备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条件时,就可以行使该项权利。同时履行抗辩权为延期抗辩权,而不是永久性抗辩权,即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目的不在于消灭与对方存在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在于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一方使自己履行的义务得以延期,在恢复了权利义务关系的正常状态后,该抗辩权归于消灭。

35.中国历史上首部确认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典是()。

A.《大清律例》

B.《暂行新刑律》

C.《大清新刑律》

D.《大清现行刑律》

答案:C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36.《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6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请根据民法原理分析:

(1)如何理解本条规定中的“登记”、“交付”和“依照法律规定”?

(2)请根据本条规定概括说明物权公示原则的意义。

(3)请根据本条规定概括物权变动和物权公示原则的关系。

答案:

本题解析:

(1)①不动产登记和动产交付属于物权的公示方式。登记即不动产登记,是指经权利人申请,国家专职部门将有关申请人的不动产物权的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薄的事实;交付即动产交付,是指权利人将动产转移给第三人占有的事实。

②“依照法律规定”主要是指除本条规定之外物权法有关物权公示的其他相关规定,其次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颁布的除物权法之外的其他相关法律有关物权公示的规定。

(2)物权公示原则的意义在于:

①使社会公众知晓物权变动的事实,减少交易纠纷,以维护权利人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

②维护交易安全,保护交易的顺利进行。

(3)物权变动和物权公示原则的关系密切:物权变动采取公示原则,即便物权事实上进行了变动,但形式上没有采取公示方式,仍然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反之,如果形式上已经履行变动手续但事实上并未变动,仍然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

物权变动和物权公示原则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①物权变动必须公示,否则不发生物权变动效力,也不能产生物权变动的公信力。

②物权变动的方式就是物权公示方式。

37.关于罪数的说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甲缴纳税款100万,又骗取出口退税100万,应当以逃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数罪并罚

B.乙在火车站抢到一皮包,回家后发现内有手枪一支,怕被发现便藏于床底,乙非法持有手枪的行为,不属于事后不可罚的行为

C.丙盗窃到他人汽车后低价转卖,丙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刑警丁,刑讯逼供犯罪嫌疑人致其死亡,应当以刑讯逼供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答案:B

本题解析:

缴纳税款后又骗取出口退税,骗取的数额超过缴纳的数额的,应当以逃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数罪并罚,A选项未超过,属于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A错误。以抢劫(或抢夺)财物为目的,意外抢得枪支,然后又私藏的,侵犯了新的法益,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B正确。实施财产犯罪后又窝藏、销售赃物的,不处罚窝藏、销售赃物的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C错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刑讯逼供过程中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论处,不再数罪并罚,D错误。

38.甲为摄影家乙充当模特,双方未对照片的发表和使用作出约定。后乙将甲的裸体照片以人体艺术照的形式出版发行,致使甲受到亲朋好友的指责。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乙发表照片侵犯了甲的隐私权

B.乙发表照片已取得甲的默示同意,不构成侵权

C.甲是照片的合作作者,乙发表照片应向其支付报酬

D.乙是照片的著作权人,出版发行该照片是合法行使著作权的行为

答案:A

本题解析:

摄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有约定的依约定,无约定的归摄影师所有,因为摄影作品属于委托作品。《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合作作品是指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其构成要件为:作者为两人以上;作者之间有共同创作的合意,即对合作作品的表达形式及其创作内容达成共识;有共同创作作品的而欣慰。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故乙为甲所拍摄的照片不是合作作品,甲不是合作作者,其物权获得报酬。据此C项说法错误。隐私权是指公民不愿公开或让他人知悉个人秘密的权利,它是一种依法受到保护的、与公共权益、社会利益无关的人格利益,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公开其个人隐私即构成侵犯他人隐私权,发表权和发行权等著作权的行使必须以他人的隐私权等人格权不受侵犯为前提。据此,A项说法正确;B项和D项错误。

39.下列哪些情况属于不能犯未遂?()

A.由于光线太暗,未能射中被害人

B.撬开银行保险柜,保险柜内只有十元钱

C.误把白糖当做砒霜杀人的

D.用迷信手段杀人的

答案:C

本题解析:

【详解】

所谓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特定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但由于对行为事实的认识错误而在客观上使其不可能完成犯罪,因而不能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未遂形态。不能犯未遂又分工具不能犯未遂和对象不能犯未遂。所谓工具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由于认识错误而使用了按其客观性质不能实现犯罪意图、不能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工具的犯罪未遂形态。对象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由于认识错误而针对本不存在的犯罪对象实施了犯罪行为,因而未能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未遂形态。不能犯未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未遂的原因在于行为人对行为事实的认识错误。从本题四个选项来看,只有选项C涉及行为人对行为事实的认识错误问题,属于不能犯未遂。

40.下列职务中必须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是()。

A.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B.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C.自治县县长

D.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114条的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言外之意,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由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职务仅为行政首长,而其他职务则不限于自治地区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故选C项。

41.《刑法》第230条规定:“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情节严重的,处……”这属于()

A.空白罪状

B.叙明罪状

C.空白罪状与叙明罪状并存

D.引证罪状与叙明罪状并存

答案:C

本题解析:

本条的“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属于空白罪状;其他的描述,具有叙明罪状的典型特征,两者并存于该条文之中。

42.我国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行政法规所作的解释属于()。

A.立法解释

B.行政解释

C.学理解释

D.司法解释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行政解释,即依法有权解释法律的行政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

43.治是相对于()而言的。

A.德治

B.人治

C.法制

D.专制

答案:B

本题解析:

【详解】

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法治是与人治相对而言的。至于法治与德治,在中国古代,儒、法两派曾就此进行过长期论战,后双方的争论随着“隆礼重法”、“德主刑辅”成为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而平息。所以不选A。

44.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以下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王法官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

B.法院判决王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C.王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注重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现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作用

D.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5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

答案:D

本题解析:

A选项法官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回避,体现的是法的指引作用。B选项法院的判决体现法的强制作用。C选项,法的作用有: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保护自由价值并不是法的作用。

45.行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

A.只能是合法行为

B.只能是民事法律行为

C.只能是表意行为

D.既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

答案:D

本题解析:

【详解】

行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是民事主体基于其意志实施的,且能够产生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行为不仅包括了合法行为即民事法律行为,也包括违法行为如侵权行为等。

46.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他人巨额财产()。

A.构成犯罪,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构成犯罪,但可能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构成犯罪,但不负刑事责任

D.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承担刑事责任。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他人巨额财产的,不构一成盗窃罪。故选D项。

47.下列行为,可以判处死刑的有()。

A.故意伤害他人造成伤害结果的

B.以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但是没有造成他人残疾的

C.过失伤害他人,并致人残疾的

D.以特别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并造成严重残疾的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235条的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故排除c项。根据我国《刑法》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选D项,排除A项和B项。

48.在我国,上级人民法院()下级人民法院的工作。

A.领导

B.监督

C.组织

D.管理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人民法院不同于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法院与下级人民法院属于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上级检察院与下级检察院之间为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故选B项。

49.戴某委托某置业公司将其一套公寓出售,为此双方签订了合同。置业公司将戴某委托的内容登记在本公司房屋买卖的信息网上。王某看到该信息后,通过置业公司与戴某签订了买卖合同。根据民法典规定,戴某与置业公司签订的合同为

A.居间合同

B.委托合同

C.行纪台同

D.无名合同

答案:A

本题解析:

居间合同,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又称为中介合同,所以答案为A项。

50.宋代皇帝和中央司法机关发布的典型案例被称为()

A.敕

B.条例

C.指挥

D.断例

答案:D

本题解析:

敕是皇帝对特定的人和事或特定区域颁发的诏令,条例和指挥是皇帝和中央司法机关发布的单行条例。

二.多项选择题(共45题)1.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严重违背婚姻法规定的有()。

A.事实婚姻

B.家庭暴力

C.通奸行为

D.纳妾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事实婚姻虽属于违反婚姻法的行为,但不至于严重,故排除A项。家庭暴力和通奸行为属于严重违背婚姻法的行为,这是不言而喻的,而纳妾行为构成重婚,故也属于严重违背婚姻法的行为。

2.汉代对选拔任用官吏有身份的限制,以下哪些人不得为官()

A.商人子弟

B.赘婿

C.因贪赃被免官者

D.宗室子弟

答案:A、B、C

本题解析:

根据汉代法律,商人子弟、赘婿、因贪赃被免官者不得为官,宗室子弟不得任公位高官。

3.实行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王朝有()。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朝

答案:C、D

本题解析:

[详解]嫡长子继承制度源于商朝晚期,但不是整个商王朝都实行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一直沿用到明朝。

4.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于动产的制度有()。

A.抵押

B.登记

C.善意取得

D.先占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抵押可以适用于动产,也可以适用于不动产。登记一般适用于不动产,但在特定条件下也可适用于动产,如机动车辆、船舶、航空器等动产,其公示方式就是登记。根据《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善意取得既可适用于动产,也可适用于不动产。先占只能适用于动产。故备选项应全选。

5.在现代法律实践中,当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通常采取的原则是().

A.比例原则

B.个案平衡原则

C.秩序优先原则

D.价值排序原则

答案:A、B、D

本题解析:

【详解]

法的价值与人的客观需要和利益相关联,人的需要和利益是多层次的,所以,法的价值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秩序、自由、平等、效率等。在具体的个案中,法的价值可能会发生冲突,此时就需要运用一些原则来解决法的价值冲突问题。价值排序原则即价值位阶原则,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位阶在先的法的价值优于位阶在后的法的价值;个案平衡原则指在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比例原则指为了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的价值而必须侵害一种利益时,不得逾越一定的限度。这些原则都是在解决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所经常适用的原则。秩序本身必须符合人性、符合常理,如果为追求秩序而要牺牲人们的自由、平等,那么这种秩序就是不可取的。

6.下列人员中,属于伪证罪的主体有()。

A.证人

B.鉴定人

C.翻译人员

D.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详解】根据《刑法》第305条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构成伪证罪。据此,伪证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不能成为伪证罪的主体。

7.下列行为中不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有()。

A.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B.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相同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

C.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近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D.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近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似的商标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刑法》第213条的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B、C、D项虽然是侵犯商标权的民事违法行为,但不构成犯罪。故选B、C、D项。

8.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甲的行为属于

A.实行终了的未遂

B.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C.能犯未遂

D.不能犯未遂

答案:B、D

本题解析:

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把意图实现的行为全部实行完毕的未遂。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意图实现的行为并未完全实行完毕的未遂。本题中甲没有将其意图实现的强奸行为全部实行完毕,在中途即被迫停止,因此属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能犯未遂,是指有可能既遂的未遂。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产生了事实错误而不可能既遂的未遂。主要有工具不能犯的未遂和对象不能犯的未遂。甲将男人当成女人产生了对象错误,这种错误导致其不可能达到强奸的既遂状态,因此属于不能犯未遂。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需要注意区分不能犯与迷信犯。迷信犯,又称愚昧犯,是指用迷信或愚昧的方式犯罪,而不可能对法律利益造成任何危害。另钋,还需注意法硕考试中不能犯属于未遂犯中的一种情形,这一点与司法考试不同。

9.根据我国商标法,下列要素及其组合中,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有()。

A.图形

B.颜色组合

C.三维标志

D.声音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商标法》第8条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10.下列关于法的局限性的理解,正确的有

A.法律只能调整一部分社会关系

B.法律的创制和适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C.社会生活时刻在变化,但法律不可朝令夕改

D.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职业的整体水平影响着法的实施效果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法只是众多社会调整手段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国家用以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除法律外,还有经济、政治、行政、思想道德、政策、纪律、习俗、舆论等多种手段,对有些社会关系而言,法并不是有效的调整手段,比如人们的思想、信仰,就不宜采取法律手段加以调控,A选项正确。作为一种规范,法必然具有抽象性、稳定性等特征,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却是具体的、不断变化的,C选项正确。法律需要合适的人正确地执行和适用,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如果没有具备良好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专业队伍,法律再好,其作用也是难以发挥的,D选项正确。法的实施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十分依赖外部条件,B选项正确。

11.如果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必然发生,则不可能成立()。

A.直接故意犯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中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都只是认识到可能发生,而不是必然发生。故选c、D项。间接故意虽然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明知的,但是不可能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和其放任的意志因素是矛盾的。故选B项。

12.下列选项中,属于绝对法律关系的有()。

A.甲继承乙的遗产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B.甲因保管乙丢失的牛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C.甲因名誉受到侵害而与乙形成的侵权损害赔偿之债的法律关系

D.甲因占有其所有的房屋而与其他人形成的法律关系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继承关系属于绝对法律关系;甲因保管乙丢失的牛而在甲、乙之间形成无因管理之债的法律关系,而债权属于相对法律关系;名誉权作为人身权,属于绝对法律关系,但是因侵害名誉权形成的与特定的相对人之间的损害赔偿之债属于相对法律关系;所有权关系属于绝对法律关系。

13.下列犯罪中,法律明文规定“明知”是()的构成要件。

A.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B.销售赃物罪

C.窝藏罪

D.传播淫秽物品罪

答案:B、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刑法的规定,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行为。刑法在规定这两个罪时非常明确地要求对犯罪的人或者赃物要“明知”。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以及传播淫秽物品罪则没有相应的要求。故选B、c项。

14.下列有关我国近代民事立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

B.《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为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

C.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

D.《中华民国民法》对亲等的计算采取罗马法亲等计算法,而不是寺院亲等计算法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大清民律草案》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而《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为总则、债、物权、亲属、继承五编,故A项正确,B项错误。清末政府和北洋政府采取民商分立的民事立法体例,而南京国民政府则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体例,故C项错误。《中华民国民法》彻底抛弃了以服制计算亲等的方法,也将历次民律草案规定的寺院亲等计算法改为罗马法亲等计算法,故D项正确。

15.下列选项中,无需登记即可发生物权变动的有()。

A.甲公司将其股权出质给银行

B.乙公司将其轮船的所有权转让给高某

C.丙公司通过拍卖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

D.丁农户将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钱某

答案:B、D

本题解析:

A项,股票设立质权,属于权利质权。权利质权的设立,签订质权合同,能交付权利凭证的需要交付,不能交付的需要登记。《物权法》第226条规定,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以基金份额、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股权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以其他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B项,根据《物权法》第24条规定,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因此轮船的所有权转让,无需登记即可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但是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C项,拍卖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需要登记。《物权法》第139条规定,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建设用地使用权自登记时设立。登记机构应当向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发放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

D项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无需登记。《物权法》第127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第129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16.下列属于我国法律非正式渊源的是()。

A.政策

B.判例

C.习惯

D.行政规章

答案:A、C

本题解析:

【精解】非正式的法律渊源是指对于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具有说服力而无约束力的某些规则、原则或观念;非正式的法律渊源通常有正义、公共政策、习惯、客观知识、权威性学说(法理)等。

17.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由()组成。

A.中央军委主席

B.中央军委副主席

C.中央军委秘书长

D.中央军委委员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93条的有关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由军委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故选A、B、D项。

18.下列属于犯罪未遂的行为包括()。

A.某甲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正在撬保险柜,忽听门外有人走动,以为被发现,跳窗逃走

B.某乙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张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而张某负轻伤

C.某丙煽动群众抗拒国家法律的实施,被群众送到公安机关

D.某丁在旅馆内偷了同室王某的存物牌,欲冒领王某所存的物品,后遇到王某正在寻找存物牌,丁恐事情败露遂说自己刚拾到一个存物牌,随即从口袋里取出交给王某

答案:A、B

本题解析:

【详解】

刑法规定,巳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某丙的行为属于行为犯,构成了犯罪既遂。某丁的行为构成犯罪中止。

19.关于紧急避险说法错误的是

A.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不能是人的不法侵;

B.紧急避险只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

C.紧急避险损害的合法利益可以等于所保合法利益

D.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责任的人

答案:A、C

本题解析:

紧急避险的危害来源非常广泛,既可以是人的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侵袭等,A错误:紧急避险损害的合法利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合法利益,C错误。

20.法的指引是一种规范性指引,不同于个别指引,原因在于法的指引具有

A.连续性

B.高效性

C.稳定性

D.针对性

答案:A、B、C

本题解析:

法的指引是一种规范指引,不同于个别指引。规范指引虽然很抽象,存在针对性弱的一面,但是它能避免个别指引在时间、精力和经济上的浪费,它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高效性的优势,是建立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

21.下列关于法人类别的表述,正确的有()。

A.居民委员会属于社团法人

B.财团法人只能是公益法人

C.财团法人的设立人在法人成立时属于法人的成员,而社团法人的设立人在成立时不得为法人成员

D.营利法人一般依据严格准则主义设立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一般认为,有些社会组织,如村委会、居委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认定为社团法人,故A项正确。财团法人只能是公益法人,故B项正确。社团法人的设立人在法人成立时属于法人的成员,而财团法人的设立人在成立时不得为法人成员,C项把二者颠倒了,故C项错误。营利法人一般依据严格准则主义设立,而公益法人一般依据行政许可主义设立,故D项正确。

22.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有关当事人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结婚手续,婚姻登记部门不予办理的是()。

A.甲代乙与乙的未婚妻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B.女方丙是在男方丁的胁迫下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C.戊、巳二人有亲属关系,且辈分不同,但二人属于四代旁系血亲

D.庚与辛系表兄妹关系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婚姻登记属于本人亲自为之的事项,不能适用代理,故选A项。受胁迫结婚属于可撤销婚姻,对此,婚姻登记部门应当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故不选B项。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禁止通婚的,而表兄妹恰恰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故选D项,但如果属于三代以外的旁系血亲,不管辈分是否相同,都属于有效婚姻,婚姻登记部门应当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贪污贿赂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

B.国有公司的承包人可以是贪污罪的主体

C.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只有超过3个月未还的,才构成挪用公款罪

D.索贿是受贿罪的一种行为表现形式,对索贿的应从重处罚

答案:A、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贪污罪的犯罪主体是两类,即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国有公司的承包人是贪污罪的第二类主体。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对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未超过3个月同样构成挪用公款罪。索贿是受贿罪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社会危害性更大,所以对于索贿的,应当从重处罚;而且对于索贿的,不要求为他人谋利。故选A、C项。

24.关于追诉期限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A.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B.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C.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D.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根据《刑法》第87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5.能够成为民事法律事实的行为包括()。

A.侵权行为

B.民事法律行为

C.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D.事实行为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民事法律事实的行为是指人有意识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活动。行为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合法行为又可以分为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不合法行为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等。故四个选项均正确。

2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产环境

B.自然环境

C.生活环境

D.生态环境

答案:C、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26条第1款的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故选C、D项。

27.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有哪些权利()

A.立法权

B.任免权

C.监督权

D.财政权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立法会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立法权、财政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8.监护人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的组织有()。

A.被监护人住所地的民政部门

B.监护人的所在单位

C.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

D.被监护人住所地的村民委员会

答案:A、C、D

本题解析:

《民法典》第34条第4款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B.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自治

C.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由我国的历史传统和民族状况决定的

D.我国是单一制的国家

答案:A、C、D

本题解析:

【详解】

我国在民族自治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各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也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政权机关,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由历史原因决定的,也是由各民族的历史状况和民族关系决定的。单一制是指国家由若干普通行政单位或者自治单位组成,这些组成单位都是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单一制是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30.甲对乙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乙对丙也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三方书面约定,由丙直接向甲清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丙可以向甲主张其对乙享有的抗辩权

B.丙可以向甲主张乙对甲享有的抗辩权

C.若丙不对甲清偿,甲可以要求乙清偿

D.若乙对甲清偿,则构成代为清偿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本题考查的是债的变更中的债务转移。债务人将债务转移给第三入的,第三人享有的对债务人的抗辩权,可以向债权人主张,故A项正确。债务人将债务转移给第三人的,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的抗辩权,新债务人也可以向债权人主张,故B项正确。债务转移后,由新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原债务人脱离了债权债务关系,故债权人同意债务转移后,不得再向原债务人主张债权,原债务人也没有义务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故c项错误。如果原债务人非得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法律并不禁止,据此,可以按照代为履行处理,故D项正确。注意:抗辩权具有可转移性,即债权债务转移的,抗辩权也随之转移。

31.从效力范围上看,法的规范性有哪些特点

A.它针对的对象是不特定的大多数人

B.它只对规范制定生效后发生的行为有效

C.在其有效期内,针对同样的情况反复适用

D.在一国主权范围内,法具有普遍效力

答案:A、B、C

本题解析:

ABC三项都是法的规范性的特点,D项属于法的普遍性的特点,不属于法的规范性,故错误。

32.非法撤销他人的荣誉称号,侵犯他人的()。

A.姓名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身份权

答案:B、C

本题解析:

[详解]本题考査侵犯人身权的认定问题。非法撤销他人的荣誉称号,明显是侵犯了他人的荣誉权;撤销荣誉称号也降低了该人的社会评价,所以也是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33.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不当得利之债发生的有:

A.向债权人提前偿还借款

B.匿名资助贫困地区学生读书

C.向黑社会性质组织交“保护费”

D.在网站购的商品被快递员误投给他人

答案:C、D

本题解析: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财产受损的事实。不当得利之债的构成要件包括:(1)一方获得利益;(2)他方受有损失;(3)一方获益和他方受损之间有因果关系;(4)获益没有合法根据。不当得利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因给付发生的不当得利,包括:(1)非债清偿;(2)给付目的未达到;(3)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第二种是非因法律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如错误的强制执行,无权使用、消费他人之物而产生的不当得利等。A选项中债务是基于合同而发生的,所以有合法依据,不构成不当得利。B选项是属于道德性质的资助,存在合法的给付目的,而且贫困学生获得资助会有合法程序,所以B选项不构成不当得利。c选项中,向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交“保护费”是一种非法行为,黑社会性质组织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依据,构成不当得利。D选项中快递员错误投递给他人的行为,属于给付目的未达到的情形,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构成不当得利。

34.根据继承法规定,继承人所为的下列行为中,可导致其丧失继承权的有

A.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B.伪造遗嘱情节严重

C.遗弃被继承人

D.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继承法》第7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3)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本题中ABCD项全部符合上述条件,故全选。应当注意的是,此处的杀害被继承人只包括故意杀害,杀害其他继承人必须是出于争夺遗产的原因。

35.我国婚姻法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包括()。

A.在校接受高中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

B.在校接受大学本科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

C.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D.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答案:A、C、D

本题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20条规定,“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36.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法治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至高无上的权威

B.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别

C.在中国,法治理念最早是由梁启超提出的

D.法治国家概念最早是在德语中使用的

答案:A、D

本题解析:

在中国,最早宣传并明确提出法治概念的是梁启超先生,但其并不是最早提出法治理论的人,因此C项错误;法治与法制存在重大区别,因此B项错误。

37.根据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遗嘱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口头遗嘱必须在立遗嘱人危急情况下订立,危急情况解除,其所立的遗嘱应当认定为无效

B.代书遗嘱属于要式法律行为

C.公证遗嘱在各类遗嘱形式中效力最高,因此绝对不能撤销

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属于效力待定的遗嘱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口头遗嘱必须在立遗嘱人危急情况下订立,危急情况解除,其所立的遗嘱应当认定为无效,故选A项。各类遗嘱都属于要式法律行为,故选B项。公证遗嘱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和录音遗嘱都不能撤销公证遗嘱,但公证遗嘱并非绝对不能撤销,如果撤销公证遗嘱,必须以公证的方式进行,故C项错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为无效遗嘱,这里不存在效力待定的问题。

38.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关系哪些是正确的?()

A.法律具有“两面性”,而道德仅具有“一面性”

B.道德比法律调整的范围要广泛得多

C.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

D.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

法与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两者起源的时间不同。道德在原始社会(或初民社会)作为独立的或与宗教、习俗(习惯)相混合的形态而存在。但国家的实在法(国法、法律)只是随着一定条件的成熟,如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语言文字的发达等,才在一定的社会阶段出现的。(2)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道德通常是约定俗成的,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之中,通过文字表述,以诸如社团章程、公约、守则、决议等形式存在,其内容也是比较抽象的,其制定、修改和废除程序也很不严格。法律是作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而存在的,其成文形态多为法典、法规等具体的规范性文件,它们的制定、修改和废除都有严格的程序性规定。(3)两者具体内容的规定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法律的内容比较具体、明确、肯定,既规定人们的义务,也规定人们的权利,而且通常以权利义务的一致性作为条件。道德的内容则不同,它侧重于人们的义务而不是权利,也不要求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因此,在法学上有一种看法,说法律具有“两面性”(既重视权利又重视义务),而道德仅具有“一面性”(只重视义务)。(4)两者的实现方式和手段不同。道德的实施,不是凭借国家的强制力,而主要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维护。可见,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道德正是以此来调整人们的行为的。法律则不同,它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以国家机器为后盾,通过外在的强制(法律制裁)来强迫人们遵守。(5)二者的调整范围不尽相同。从深度看,道德调整的对象不仅包括人们现实的行为,而且包括人们的思想、品格和行为的动机。所以ABCD均是正确选项。

39.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A.提刀在剧院里寻找他人

B.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察

C.守候在被害人必经之处意图杀害

D.将毒药投人被害人饭碗中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详解】犯罪预备作为故意犯罪的一种停止形态,不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而是指行为人已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犯罪预备具有下列特征:行为人已经实施犯罪预备行为,包括准备犯罪工具、调查场所和被害人行踪、出发前往犯罪现场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犯罪现场、追踪被害人或者守候被害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