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第一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B.衣柜中的卫生球用久变小了,这是汽化现象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华形成的2.许多大酒店、肯德基等单位在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手靠近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且卫生.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B.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并提高了水的温度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减小了水的表面积并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3.研究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实验中,小强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其中能反映晶体熔化特点的图像是()A. B. C. D.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整二胡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发声的音调B.超声是指声音特别大的声音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的同一位置,音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D.人耳能区分钢琴和二胡的演奏声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5.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A.B.C.D.6.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利用固定在桌面上的同一把钢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水平方向的力F1>F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B.由丙、丁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C.由甲、丁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D.由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7.在一条平直的马路上,汽车A和汽车B相距1000m,两辆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0s后两车相距200m(未曾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A、B的运动时,只能选地面为参照物B.如果说A车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C.以A车为参照物,B车的速度为20m/sD.以B车为参照物,A车的速度是40m/s8.如图所示,利用常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有关做法正确的是()A.水温可以超出温度计量程B.玻璃泡要与热水充分接触C.玻璃泡可离开热水再读数D.温度计放进热水立即读数9.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之比为4∶3,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乙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A.2∶1 B.1∶2 C.9∶8 D.3∶110.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11.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55℃12.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A点向上运动,点B、C、D是每隔2秒记录的气泡位置.气泡在AD段做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14.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频闪摄影探究小球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甲,由此可判断小球下落时做什么运动?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2)如图乙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中,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中情况的是_____(填图中的选项字母);(3)若测得小球在A、C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105cm,则AC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_____15.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纸屑,会吸引纸屑,这种现象表明带电体能______轻小物体;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______电。16.如图甲乙分别是常温下在教室内进行的“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_______(正确/错误)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17.(8分)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小明为了确定焦距,做如图甲所示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此时所成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可以调整烛台向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3)调整好烛台的位置后,小明用一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需要把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镜片是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使用者的眼睛是____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18.(8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几个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实验一:敲鼓时放在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实验二: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实验三:取一个圆柱形食品罐,给一端开一个圆孔,另一端将底面去掉,蒙上牛皮纸,并用橡皮筋扎紧。在桌子上约每隔5cm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将圆筒的开口对着蜡烛,手敲击纸膜,你会看到蜡烛的火焰由近及远被“吹斜”(烛焰会摇动)。实验一和实验二主要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实验三主要说明______。19.(8分)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则M是一块小的平面镜。(1)图甲实验的第一步需要改变_____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移动方向,并分别测出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和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2)在第二步中,小明将纸面F折向后出现了如图乙的情景,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入射光线与_____共在同一平面内;(3)实验中,若用另一支激光笔沿反射光线照射,发现光线可从之前的入射光方向射出,这说明光路是_____的。四、作图题20.(8分)在图示中作出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光路图________21.(8分)在图中画出大致的折射光线。(______)五、计算题22.(10分)一块碑石体积为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100mL的水,然后将这块岩石样品完全浸没水中,此时,水面升高到150mL,求:(1)计算这块碑石的密度;(2)计算这块碑石的质量.23.(12分)一容器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540g,放入一块质量为135g的金属块后溢出50cm3液体,这时总质量为635g,求:(1)金属块的密度;(2)溢出液体的质量;(3)该液体的密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详解】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是厨房内的水蒸气遇到镜片后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形成的,这是液化现象,故A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B.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了,是由固态变成气态挥发掉了,属于升华现象;故B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是冰块由固态变成了液态,是熔化现象,故C项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是冰箱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故D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2、A【详解】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面上方空气气流动的速度和液体的表面积;热风干手器吹出热风提高了水的温度,吹风使水的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加快,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故应选A.3、A【详解】晶体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继续从外界吸热,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故选A。4、A【详解】A.调整二胡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音调,故A正确;B.超声是指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故B错误;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的同一位置时,改变了音叉的振幅从而改变了响度,故C错误;D.人耳能区分钢琴和二胡的演奏声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故选A。5、B【分析】根据题意,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若达到香水的着火点容易发生火灾,则据此分析瓶盖的形状.【详解】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应该是B瓶口,因为B瓶口是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故选B.6、C【详解】A.甲、乙两图,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钢尺的形变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A错误;B.丙、丁两图,两个力的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相同,不能得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B错误;C.甲、丁两图,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力的大小不同,钢尺的形变不同,可得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故C正确;D.乙、丙两图,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不同,不能得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D错误。故选C。7、D【详解】A.研究A、B的运动时,可以选择地面为参照物,也可以选择附近的建筑物为参照物,A错误;B.以地面为参照物,A车是运动的,B错误;CD.由题意可知,20s内两车移动的距离相等,大小是两车的速度是以A车为参照物,B车的速度为40m/s;以B车为参照物,A车的速度是40m/s;C错误,D正确。8、B【详解】A.使用温度计前,要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的位置,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故A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且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故B正确;C.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停留在液体中读数,故C错误;D.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D错误;故选B。9、C【详解】已知,由可得,甲、乙的运动时间之比故选C。

10、B【详解】(1)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发生折射,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P点如下图所示:(2)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经水池侧壁反射后,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如下图所示:通过上图可知:我们在上方看起来,光斑的虚像在Q点,即Q在S的上方.故选B.11、A【详解】A.图中的ABCD是晶体的熔化图像,DEFG是晶体的凝固图像,在第5min时晶体正在熔化,是固液共存状态,故A正确;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虽然不变,但要持续吸热,故B错误;C.由图像知道该物质由第12min开始凝固,到第15min结束,凝固时间为3min,故C错误;D.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点相同,图中物质的凝固点为45℃,故D错误。故选A。12、C【详解】A.甲实验是将发声体放在真空罩中,随着空气的抽出,声音越来越小,所以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钢尺实验可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或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与与频率无关,故B错误;C.丙实验通过音叉发声振动时弹开乒乓球的远近,体现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正确;D.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故D错误.二、填空题13、变速0.125【分析】观察图中A、B、C、D之间的距离,可以判断气泡在玻璃管中的运动情况;读出BD的长度,知道时间是4s,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求得气泡的平均速度.【详解】由图可知,A、B、C、D之间的长度逐渐变大,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由此可以判断在AD段做变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BD=60.00cm-10.00cm=50.00cm=0.5m,时间t=2×2s=4s,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14、小球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据是在相等的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C3.5【解析】(1)[1]照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即图甲中相邻两小球间隔时间相等,由图甲知,在相等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因此小球做加速直线运动;(2)[2]由图甲可知,小球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图乙中C选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够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中情况。故选C;(3)[3]在AC过程中,小球所用的时间是:;则AC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是:。15、吸引负【详解】[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负电。16、正确物质受热均匀【详解】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为使一些固态物质能够被均匀加热,可以将固体物质弄碎,并放入试管中,利用水浴法进行加热,若固态物质的熔点较低,低于常温,也可用空气浴法.由于实验是常温下在教室内进行的,室内温度高于冰的熔点,可以使冰吸收到热量,这样熔化更慢,更容易观察和记录数据,因此甲缺少酒精灯加热是正确的.乙装置将需要加热的物质放入试管中,并用水进行加热,这样可以使物质受热更加均匀.三、实验题17、11.0放大投影仪靠近变小上凸透镜远视眼【详解】(1)[1]焦距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图甲可得焦距为11.0cm。[2][3]烛焰距凸透镜15cm,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4]当烛焰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凸透镜所成的像则会更靠近凸透镜,需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5]像距变小,像的大小会变小。(2)[6]蜡烛变短,所成的像会偏向光屏的上部,可以调整烛台向上。(3)[7][8]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需要把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说明光线经凸透镜后提前汇聚成清晰的像,所以该眼镜为凸透镜,使用者为远视眼。18、振动声波能传递能量【详解】[1]在实验中,由纸屑的跳动可以认识到鼓面的振动,这是一种转换的思想也可理解为放大法。鼓面振动时,听到了声音,由此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的振动。[2]将圆筒的开口对着蜡烛,手敲击纸膜,会看到蜡烛的烛焰会摇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19、入射光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法线可逆【分析】(1)使光线按照不同角度沿纸板射向镜面O点,分别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然后可得出结论。(2)使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O点,然后把纸板的半面F向后折,都看不到反射光线,所以可得:只有在同一平面上才可以看到反射光线。(3)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详解】(1)[1]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改变。[2]可发现入射光线靠近法线,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反射光线也远离法线,可知反射角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