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区健康教育讲稿老年人心理健康讲座主讲人:谢庚校
讨论心理健康的问题很有意义:1、心理健康的问题,涉及到人人、时时、处处;2、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3、讨论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是对老年朋友的关心和尊重。本人对清河区居民心理健康调查情况:1、调查时间:2010年5-8月份2、调查范围:祝阳、姚中、下太和等5个社区3、被调查人:18岁以上居民4、调查过程:随机向300人发放《问卷调查表》填写,共回收236份,之后将情况汇总本人对清河区居民心理健康调查情况:5、调查结果:渴望自己心理健康的居民占93%,但对心理健康知识缺乏认识的占87%;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的占48%;把心理问题误认为“精神病”的占10%,觉得不光彩的占20%;认为心理有压力时应主要靠自己消化的占69%;生活中经常感到烦恼和焦虑不安的占14.4%。本人对清河区居民心理健康调查情况:6、存在心理问题的主要人群:下岗失业人员,尤其是“4050”人员(主要是年龄偏大,少技能,失落感强)。青少年(如关系紧张、厌学、网瘾、离家出走等)。单亲家庭(离婚率上升、家庭成员结构特殊、承受心理压力大)。社区矫正、归正人员(表现为独处、逃避、扭曲、仇视社会等)。老年人群(表现为离退休综合症、缺少情感寄托、孤寡、空虚、疾病、郁闷、沮丧、无奈、埋怨、牢骚等)。一、心理健康是一种什么样的健康?一)三种健康构成人的完整健康1928年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医生保健大会《阿拉木图宣言》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且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构成人类完整健康的范围:健康的范围躯体健康(属于器质性问题)心理健康、行为健康(行为适应性)(属于心理学、行为学范畴、功能性问题)二)心理健康的概念与含义故事三则故事1:瓦工一句话,气死老局长。故事2:退休胡老师,患上疑病症。故事3:快乐的刘老头。心理健康的概念与含义: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知、情、意、行的统一,其基本原则有三:1、心理活动的状态具有内外一致性(当内外状态相悖时,力求改变、改善、适应)2、心理活动的过程具有协调性与完整性(认知——情感——意志——行为)3、心理活动的状态具有稳定性(能借助于各种方式,实现心境平和与稳定)心理健康的标准普遍适用性标准1、对现实生活具有敏锐的知觉;2、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热爱大自然;3、在所处的环境中能保持独立的安静状态4、注意基本的哲学和道德伦理;5、对日常所发生的事情保持兴趣;6、乐于助人,能和一些人建立友谊;7、能兼容并纳,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8、工作有创造性,能克服困难;9、具有幽默感,但又不落俗套;10、能承受欢乐与忧伤的考验。具备上述8-10条者为心理健康、4-7条者为心理基本健康、3条以下者为心理不健康老年人特殊性标准1、开拓进取,老有所为,充分实现人生的价值;2、紧跟时代步伐,对新鲜事物敏感,不故步自封;3、心胸宽阔,开朗乐观,知足常乐,不计较个人得失;4、自尊自信,乐于奉献,热爱社会活动;5、宽厚待人,甘为人梯,积极培养年轻人;6、沉着冷静,珍惜生命,发挥余热。三)心理健康的功能与作用1、积极的心态和情绪有益于人的躯体健康当心情愉快时,人的身体会分泌出“快乐荷尔蒙”——内啡肽。这种物质起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①具有吗啡的作用,让人体产生快感;②具有维持体内细胞和器官活力的作用;③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所以,心理健康的人心态好、情绪好、躯体健康。2、消极的心态和情绪有损于人的躯体健康分泌系统与躯体疾病:当人们承受精神压力和情绪抑郁时,人的身体会分泌出大量“痛苦荷尔蒙”--肾上腺素,此时其激素比正常水平高7-34倍,会严重破坏身体机能.神经系统与躯体疾病:人体分布着许多神经纤维,它们按不同分工构成许多根神经。人体的外周神经就是由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的。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①对脑神经:如嗅、视、动眼、三叉、面、位听、舌咽神经等②对脊神经:由脊椎两侧的椎间孔发出,分前后两支,分管颈部以下身体相关部位的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各内脏器官,主管着内脏器官,称自主(植物)神经。自主神经活动与情绪密切相关自主(植物)神经分为两类:①
交感神经:功能是唤醒机体、调动能量;②
副交感神经:功能是恢复或维持机体安静状态,储备自主(植物)神经活动与情绪密切相关:①
如盗汗、自汗、便秘、腹泻、肠胃胀气等;②
一旦症状持续或反复出现,便会构成躯体疾病。人有七情六欲: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②六欲:眼、耳、鼻、舌、身、意,通常指食色欲。③七情六欲过度,则会内伤。当人的情绪过度时,都会依着五行理论从“心”经由相克途径,往其它脏腑发展,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且常恶性循环。例如:怒伤肝怒气产生的负能量,从心到肺,如停留在肺,则会造成肺积水,易致病,“气死人”,即:“心属火,肺属金,火克金”。若血气能量充裕,身体会将能量往下一个脏腑转移,即:“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怒气负能量会循着相克途径转移到肝脏。肝脏再生能力最强,足以承受其负能量的伤害,故怒气发作时,肝往往成为最终负能量的着落地。凡是由心因引起的躯体疾病称为心身疾病。权威资料:日常生活中有76%的躯体疾病属于心身疾病。3、心理健康促进人的行为改善心理健康的人饭香觉足心理健康的人生活轻松心理健康的人乐于助人心理健康的人人际关系好心理健康的人事业容易成功心理健康的人得意不狂心理健康的人失意不悲心理健康的人情绪始终处在自己可控制状态二、老年人的一般心理特征是什么?一)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1、老年人是一个对家庭和社会有着根本性贡献的群体繁衍了后代;哺育了子女;丰富了家业;传承了文化;推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老年人是一个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庞大的群体目前全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09年底60岁以上老龄人口约1.67亿人,平均老龄化率约12.5%,全国企业离退休人员4600万人。江苏60岁以上人口1176万人,占总人口15.4%,其中离退休人员350万,占33.5%(1/3)。淮安60岁以上人83万人,约占15.6%,并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四二一”倒金字塔家庭人口结构和“银色”浪潮已越来越近。3、老年人是一个人生沧桑、阅历丰富的群体每个人都是一段历史;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是一所学校;每个人都创造了许多故事。4、老年人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失落感和丧失感的群体器质性衰老造成躯体健康功能的下降,引起对自己健康的担忧;离退休后引起工作岗位和事业上的丧失,引起“离退休综合症”;随着年老在家庭中决策地位的降低,引起心理上的不舒适;“空巢”家庭容易给老年人带来孤独感和寂寞感。5、老年人是一个理应倍受家庭和全社会尊重的群体各方重视老年人的生活安排;社区活动成为老年人的“精神家园”。二)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心理社会问题1、衰老、疾病及其心理反应衰老和疾病增多是年老人的自然规律。生理衰老的主要表现视力下降;智力减退;记忆变差;情感脆弱;性格孤寂;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生理上的衰弱,容易使老年人觉得无奈和产生沮丧感。躯体疾病对老年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生病是个不确定因素,是共同担心的;躯体疾病带来痛苦,影响个人生活质量;躯体疾病带来负担,包括经济负担和给家人带来的精力负担,怕难以承受;躯体疾病可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身心疾病)。心身疾病与身心疾病常常相互转化:
心身疾病
身心疾病1)自我中心加强,希望得到别人关注往往并非需要钱、物和伺候,而是呼唤关爱老年人特别有“被需要的需要”2)好回顾往事,喜欢谈论自己过去的功劳回忆过去功劳使人愉快对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希望得到认可希望用自己成功的经验指导下一代3)较难接受新生事物而固执己见对社会变化疑虑重重,适应难“代沟”问题4)因为权势、群体、信息、情感的丧失而惧怕寂寞和孤独寂寞感和孤独感是老年人最可怕的心理情感,易引起焦虑、抑郁和生命的无意义感觉5)性情多疑、易伤感而心烦意乱,甚至易激怒6)喜欢安静而厌吵怕乱7)好斤斤计较而吝啬8)喜欢收藏钱财或各种杂物等产生心理衰老的主要原因:1、对“老年人”年龄界限的划分;2、客观因素对一个人心理老化的影响;3、主观因素是影响一个人是否心理衰老最根本的因素。突发性生活事件容易造成心理压力与心理冲突随着年龄增长,面临的突发性生活事件会更多一些例如:亲人离去交通事故婚变迁居考试失业患病自然灾害……三)老年人的主要心理社会需求1、老有所为。欲发挥余热,刚离岗者更加明显。2、老有所养。希望无衣食之忧,生活有人照顾,此为老年人最基本、最低层的需要。3、老有所乐。快乐是老年人的幸福之源。4、老有所归。精神上的归属感是老年人心理上的满足和拥有。5、老有所爱。深沉依恋,老年相伴,子女亲情关爱和享受天伦之乐是老年人最大的幸福和欣慰。6、老有所康。怕生病,怕发生意外,希望健康长寿、病有所医、就医方便。7、后继有人。希望人丁兴旺、后代有出息、高素质。8、老而受尊。希望别人听取他的意见,看重他的经验,肯定他的过去。9、交流的需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感情的动物,需要交流。三、老年人如何实现心理健康?一)接受逐步衰老的客观事实,保持年轻的心态1、身体逐步衰老是客观事实,要接受它(情况就是这个样子)。2、研究表明:人的衰老速度75%取决于自己。人有三个年龄1、历法年龄(时序年龄)。表示一个人出生后所经历时间的长短。2、生理年龄。即衰老程度的年龄,表示一个人的身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3、心理年龄。表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即对心理衰老程度的一种主观感觉的年龄。年老不等于衰老年老是就一个人历法年龄而言的;衰老是就一个人生理年龄而言的;年老或生理衰老不等于心理衰老;心理年龄是一个人对自己年龄的主观感觉。抗衰延年十个途径1、乐观开朗。前苏联别依林博士调查:80岁以上长寿者96%笑口常开。2、节制饮食。“丰年多病饥年康,七八分饱人不老”。3、勤于劳动。劳动使人感到充实、健身和体验价值,等等。4、勤于用脑。“用进废退”是机体存在的规律,用脑等于健脑。5、夫妻恩爱。日本资料:离婚者同夫妻恩爱者相比,其寿命男性平均短12岁,女性平均短5岁。离婚妇女患子宫癌比正常夫妻高2倍,独身者患肝硬化机率比非独身者高3倍。6、房事和谐。50岁以上者2-3次/月,60岁以上者1-2次/月性生活,可增强肌体功能,延缓衰老。7、充足睡眠。美国资料:平均每晚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平均每晚睡不到4小时的人,死亡率比前者高80倍。8、为人仁慈。仁者,友;仁者,悦;仁者,寿。9、注重仪表。通过仪表体验自己年轻,消除“人老珠黄”的忧伤感。10、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完善自己,寻求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再实现。二)善于激励自己,提高老年期的生活品质1、知识上的激励。
以前学习是为了就业、谋生等,人老了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加完善自己。2、情绪上的激励。
情绪“中和”,处事不惊,营造好心情十分重要。3、体质上的激励。
适量运动是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三)心存感激,凡事做到光明思维1、感激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一切,包括曾经让自己头疼的压力。2、心态决定命运。拥有阳光心态,你就生活在天堂里。3、三级光明思维。一级:看到客观世界的光明二级:看到黑暗对面的光明三级:发生即恩典小故事:儿子卖雨鞋和卖阳伞的老太太四)保持良好的闲情逸趣,丰富老年生活的内容1、阅读欣赏2、鉴赏音乐3、学习书法、绘画4、精心对弈5、栽花养鱼6、外出旅游7、适量运动8、学点美食9、其它情趣五)追求心理平衡,实现心理健康的高境界1、“心理平衡”一词为中国独创,蕴涵着深厚的道家思想。道家处事养心法(32字要诀)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少私寡欲,知足知耻;知和处下,以柔克刚;清净无为,顺其自然。道家主张:不让世界上的得失牵着人的鼻子走。2、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过程和心理健康状态的表现。3、心理健康需要实现“三个和谐”。和谐之一,个人的内心和谐悦纳和欣赏自己知足常乐,为而不争淡泊人生,放下烦恼和谐之二,与他人相处和谐人际相处模型:1我好,你不好2你好,我不好3我不好,你也不好4我好,你也好
换位思考宽容别人峨眉山灵岩寺弥勒佛旁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经典语言:世界上最宽广的东西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世界上最难处的是人,因为人心叵测;世界上最好处的也是人,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和谐之三,与生存环境保持和谐与生存环境和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