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案例精讲讲义完全整理版(可直接打印)_第1页
环球案例精讲讲义完全整理版(可直接打印)_第2页
环球案例精讲讲义完全整理版(可直接打印)_第3页
环球案例精讲讲义完全整理版(可直接打印)_第4页
环球案例精讲讲义完全整理版(可直接打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第一章轻工纺织化纤类一、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1.掌握轻工纺织化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关注该类型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预测与评价方法等;2.掌握各类轻工纺织化纤类项目的特点,掌握该类型项目选址可行性论证、主要环境污染因子和污染源源强估算、环境影响预测和典型环境保护目标和环保措施的筛选等;3.掌握各类轻工纺织化纤类工程评价的重点、清洁生产的要求、主要污染因素的识别;4.掌握各类轻工纺织化纤类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要求,了解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和政策、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二、重要考点各类轻工纺织化纤类项目包括的类型很多,下面主要针对制浆造纸工业、制糖工业及制革工业三个主要类别进行阐述。(一)工程分析⒈林纸一体化项目组成内容一个典型的硫酸盐法(碱法)浆纸生产综合企业,应当包括:⑴原料林基地⑵工艺生产(主体工程):制浆和造纸。⑶辅助工程:碱回收系统、热电站、化学品制备、空压站、机修、白水回收、堆场及仓库。⑷公用工程:给水站、污水处理站、配电站、消防、场内外运输、油库、办公楼及职工生活区。⒉生产工艺流程与污染物排放分析⑴备料工序①木材原料:剥皮、削片、筛选等;②非木原料:切草,干、湿法备料;③主要污染物:噪声、固体废物、粉尘、少量废水(BOD、SS);⑵蒸煮工序:①主要工序有加料、蒸煮、除节;②主要污染物:噪声、恶臭(TRS)、黑液(BOD、COD、SS、无机盐等);⑶洗涤、筛选浆工序:①主要工序有逆流洗涤、筛选浆;②主要污染物:洗涤水(稀黑液)、臭气、纤维渣;⑷漂白工序:①主要工序有氧脱木素、多段逆流漂白;②主要污染物:漂白废水(BOD、COD、SS、AOX等)送污水处理站;⑸抄浆工序:①主要工序有打浆、磨浆、筛渣等;②主要污染物:少量浆渣、白水(回收纤维后白水回用);⑹造纸工序:①主要工序有网部成型、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纸、切选打包;②主要污染物有噪声、损纸(回用)、白水(送白水回收系统、回收纤维或涂料后大部分白水回用、剩余白水送污水处理站);⑺碱回收系统:①主要工序有蒸发站、燃烧(碱回收炉)、苛化、石灰回收、污冷凝水汽提、除尘系统等;②主要污染物有废气(烟气、TSP、碱尘、H2S、TRS、NOX、CO、少量无机盐等)、废水(COD、BOD、SS、油类)⑻白水回收系统主要污染物:未回用剩余白水(BOD、COD、SS、短废纤维、涂料、填料等)⑼热电站主要污染物:废气(烟气、TSP、SO2、NOX、CO2、焚烧炉尾气等)、固体废物(煤灰渣、焚烧炉渣)、冷却系统排水、密封废水(含油、BOD、COD)、噪声⑽化学品车间以空分法生产纯氧的制氧站:环境污染、噪声。⑾给水站以离子交换法处理软化水、离子交换柱定期再生处理。主要污染物为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⑿污水处理站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技术。主要污染物为固体废物(污水处理站污泥、废纤维、杂质等)、噪声、恶臭。⒀办公及生活设施主要污染物为生活废水、实验室废水以及生活办公垃圾等。⒊原料林基地建设潜在的主要环境问题⑴种植林地的整理,可能影响现有林及灌丛生存、降低区域生物多样性,灌区及林道的改造与建设,可能引起的扬尘和风蚀。⑵大面积连片种植单一树种,可导致生态简化、降低生物多样性、易受病虫害侵袭。⑶种植管理过量施加化肥与喷洒农药,可造成有害面源污染及对土壤结构的影响。潜在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变化、退化或次生盐碱化等环境风险。⑷不恰当的采伐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⒋工程分析主要内容⑴拟建项目工程概况(项目基本情况、厂址地理位置图、厂区平面布置图、项目组成、工艺生产车间内容与能力、主要原辅料及能源消耗、燃料指标参数等)⑵工艺生产车间流程分析(生产工艺简述,各车间工业流程图,全厂供排水平衡图,碱回收工艺流程图,工艺生产物料平衡图,污染物排放估算,包括水、气、渣、声分别列表)。⑶辅助生产车间及给排水处理分析(热电站、化学品制备、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图)。⑷公用工程(供电、热、水)内容、厂区平面合理性评价。⑸制浆车间恶臭和漂白废水有机氯化物AOX的排放分析与控制。⑹非正常、事故状态下污染物排放分析。⑺工程分析结论与建议。(三)污染因子确定与评价因子的筛选⒈污染因子确定⑴工程排污以有机废水为主。废水主要来自制浆、碱回收、抄浆和造纸车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SS和AOX。⑵废水污染主要来自热电站、碱回收炉、石灰回转窑、化学品制备以及制浆过程,主要污染因子为SO2、TRS、NOX、烟尘以及污水处理站臭气无组织排放。⑶噪声及固体废物。总结:①行业主要污染物:COD、BOD、SS②特征污染物:AOX和恶臭⒉评价因子筛选⑴空气环境质量预测评价以热电站排污执行标准确定的污染物因子作为评价因子;恶臭作为本行业特征污染物评价因子,预测厂界达标以及对敏感目标的影响程度。⑵地表水环境质量预测评价,评价因子筛选原则①工程废水排放的主要特征污染物;②对受纳水体污染环境影响危害大的水质因子;③国家和地方水质管理要求严格控制的水污染因子;④评价因子的数量必须能反映受纳水体评价范围内的水质现状。对于工程排海的废水,按近海岸评价区范围内或周边海水水质功能要求,通常应将AOX作为评价因子,预测并分析评价对水生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四)污染物防治措施⒈中段废水治理技术中段废水系指生产过程的粗浆洗筛选(含洗涤、浓缩)废水和漂白废水。但实际上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污水还有厂区生活污水、车间冲洗水、部分白水、污冷凝水以及事故排水,因此水质复杂,处理难度较大。⑴碱法漂白浆废水有机污染物形态表1碱法漂白浆废水有机污染物形态废水种类主要污染物有机污染物主要形态有机污染物次要形态蒸煮黑液COD、SS、BOD胶体、真溶液悬浮物筛选废水COD、SS、BOD真溶液、悬浮物胶体漂白废水COD、SS、BOD真溶液、悬浮物胶体纸机废水COD、SS、BOD悬浮物、胶体真溶液污冷凝水COD、BOD真溶液胶体⑵处理工艺选择一级处理技术。去除悬浮物固态污染物(只回收其中纤维),适用纸机白水。常用高效气浮法和重力沉降法。生化处理技术去除废水中溶解态(真溶液和胶体)有机污染物,适用于蒸煮黑液、纸机白水、污冷凝水、漂白废水等。常用处理方法:好氧:主要有生物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氧化沟(塘)。厌氧:主要有厌氧塘、接触式反应器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等。物化凝聚处理方法(化学絮凝法)此技术可用于去除微细粒子,即仅靠一、二级处理无法去除的和少量水溶性有机物、磷、毒性物质以及色度等。当二级处理其废水尚达不到区域水环境功能要求时,作为第二及处理的步骤。对于无制浆系统的造纸企业,例如:废纸脱墨废水处理,化学絮凝法通常作为单独的预处理技术,效果很好。制浆造纸废水,根据中段废水中有机物形态采用不同处理技术的组合串联可做到达标排放,要注意废水的冷却系统及事故池的设置。⒊恶臭污染物控制措施⑴采用连续蒸煮相对而言于间歇蒸煮区散发的污染气体轻得多,连蒸的污染气体可通过管道送碱回收炉完全燃烧。⑵间蒸的小放气及喷放气可进行有效的冷凝,并对不冷凝气体进行收集后燃烧处理。⑶稀黑液采用多效真空蒸发系统或多效背压蒸发,闪急蒸发等技术,对其恶臭气体的散发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⑷在多段漂白的流程中,采用密闭式操作,尾气从排气罩集中后治理排放。⒋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来源与控制⑴来源AOX主要来源于纸浆的漂白工段。由于漂白剂中氯元素与残余木素作用生成分子量不同的多种含氯说有机化合物,包括低分子量的氯酚类化合物。⑵AOX的主要组分AOX组分有几百种,目前已确认氯酚类化合物,主要是氯化酚类、氯代儿茶酚类、氯代香兰素类、氯代丁酚类及其异构体。还产生少量剧毒物质—二噁英(多氯二苯并二噁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的统称)。⑶AOX的控制措施减少AOX排放量最根本方法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和厂内控制措施,如提高氧脱木素的脱木素深度,不用或少用氯漂剂。(五)环境影响评价应特别关注的问题⑴项目建设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符合性①报告书中与本项目有关的当地总体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是否介绍清楚,项目建设是否符合规划。②特别关注项目建设地周边是否有需特殊保护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区及环境质量已达不到或接近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对可能的环境影响受体,是否按环境要素分别描述并列入环境保护目标。对跨省界流域水体,应关注下游省区的水体功能区划及影响。造纸企业以水污染为主,排污口的位置选择合理性应有论证。A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在保护区内不得新建排污口;在保护区附近新建排污口,必须保证保护区水体不受污染。B.排污口位置选择不应影响下游最近取水口的水质。C.距排污口上游的生活取水口至少1km。④合理利用水源,尽可能利用地表水、保护地下水,对必须开采地下水资源的应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评估。地下水资源开采应附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⑵选址布局关注相关规定①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②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环境防治规划。不影响三峡库区水环境功能要求。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污水受纳水体环境功能和自净能力。⑤造纸林基地生态环境可行性,布局应利于生态环境改善。⑥从环境影响受体的角度描述与项目建设有关的自然、社会环境卫生和环境质量状况等,应该特别关注以以下情况:A.需要特殊保护地区: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确定的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需特殊保护的区域,如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地、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B.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及重点监督区、天然湿地、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环境、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产卵场、渔场等重要生态系统。C.社会关注区:文教区、疗养地、医院等以及具有历史、科学、民族、文化意义的保护地。D环境质量已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或者已经接近标准限值的地区。⑶对于工艺过程以及污水处理厂尤其是厌氧处理系统产生的恶臭无组织气体均应采取有效的减缓措施并给出卫生防护距离。Ⅱ制糖工业(一)产业政策与行业环保政策略(二)主要生产工艺及污染源排放制糖工业生产工艺主要有亚硫酸法和碳酸法两种生产工艺。下面分别介绍:⒈亚硫酸法生产工艺⑴工艺特点采用压榨法提汁,双重亚硫酸法澄清,六罐五效压力、真空蒸发,三系煮糖。此工艺的优点是工艺和设备较简单,原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投资省且占地面积较少,滤泥可以做肥料,易处理,糖质较好。⑵污染特点甘蔗制糖季节性强,污染来源于生产过程中压榨、澄清、蒸发、结晶等工段废水、废糖蜜、动力车间锅炉的烟气,生产设备噪声和固体废物。废水包括制炼工艺冷却水、锅炉除尘冲灰水、少量洗罐及地面冲洗水、生活污水。在工艺未采用无滤布真空吸滤器处理与分离泥汁的工序,高浓度有机物的洗滤布水,是糖厂最主要的废水源。2.碳酸法生产工艺甜菜制糖工艺是以碳酸法为主。其工艺分为甜菜预处理、提取糖分(渗出)、清净糖汁、蒸发浓缩、蒸煮、分蜜、干燥与包装六个部分。⑴废水甜菜糖的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①轻度污染废水如冷却水、冷凝水,此类废水经降温回收循环使用或作渗出及流送洗涤用水的补充水。②中度污染废水如流送洗涤废水,此类废水一般采取简单的一级或二级沉降处理,回用部分澄清水。③重度污染废水如压粕水、滤泥水、洗滤布水等等。⑵固体废物产生量与综合利用①废粕:主要是全部生产颗粒粕出口做饲料添加剂。②废蜜:可供生产酒精原料用。③滤泥:可做生产水泥原料。④锅炉炉渣:主要用来制砖或作建筑材料,实现综合利用。⑶废气甜菜糖厂的废气主要包括:锅炉烟气、废粕干燥机尾气、制糖车间饱充罐排出的废气等。(三)污染因子确定与评价因子的筛选⑴环境空气评价因子:SO2、NOX、TSP、PM10预测因子:SO2、NOX、PM10⑵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pH、SS、DO、CODCR、氨氮及硫化物等预测因子:COD、BOD或氨氮⑶声环境厂界及环境噪声⑷固体废物(四)污染防治措施⒈废水防治措施当前制糖行业的水污染严重是由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模小,未能有效治理治理造成的。正在制定的制糖工业污染环境物排放标准,将明确综合利用的合理经济规模和治理方案,其污染物排放按产品所属行业的排放标准执行。⑴真空吸滤机洗滤布废水治理工艺是以石灰乳中和混合后进竖流式沉淀池絮凝再经板框式压滤机,其流出液复用于压榨渗透水。用不完时部分外排,需进一步处理。⑵制炼冷却水蒸发及丙糖喷淋水经循环池及喷水冷却池冷却后复用于乙糖冷凝、甲糖冷凝,再复用于冼滤机冷凝后集中处理,经处理后可多次重复利用,以减少外排量。压榨冷却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直排,排放量大的应加以循环利用。⑶锅炉冲灰水经沉淀池重力沉降,水渣分离,再经分离器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循环使用,基本不外排。⑷洗罐水洗罐水来自煮糖工段,一般三天洗一次,水量较少,由于含糖分较高,均回送蒸发工段,不外排。⑸废糖蜜废糖蜜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应设置贮罐,外送综合利用。⒉废气锅炉烟气的治理按锅炉吨位>65t/h排放标准执行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按其指标要求治理。<65t/h锅炉执行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进行烟气治理⒊废渣⑴甘蔗渣:用于锅炉燃料或打包送综合利用企业造纸等。⑵滤泥:出售做农肥。⑶灰渣:用于甘蔗区肥料或与滤泥等混合制水泥。(五)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1.产业政策与行业政策的符合性,注意综合利用产品生产过程所产生污染物排放应执行的相关标准。2.甘蔗渣、废糖蜜等固体废物必须按相关规定集中综合处置。综合利用规模应符合产业政策、经济规模,产生的污染物应得到治理并满足相应法律法规与标准的要求。3.洗滤布水量较大,污染负荷较高,处理后复用于压榨渗漏水,难以全部循环利用,外排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并提出排污方案及综合利用方案。4.对新、扩、改项目,应按清洁生产要求尽可能采用无滤布真空吸滤机。Ⅲ.制革工业(一)产业政策与行业环保政策略(二)污染因子确定及评价因子的筛选1.污染因子确定⑴制革废水的污染因子主要有:COD、BOD、SS、S2-、Cr3+、Cl-、NH3-N、酚、pH、色度及动物油类。⑵大气污染因子主要有:锅炉烟气污染因子:TSP、SO2、NOX以及生产工艺过程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等。⑶固体废物⑷噪声2.评价因子的筛选从环境影响的角度确定评价因子需考虑的因素包括:项目污染物的排放量、影响的范围、影响的连续性或可恢复性、环境质量现状、政府及公众的关注程度和环境标准等。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因子及预测因子TSP、SO2、NOX、PM10及恶臭。其中恶臭污染物排放为该行业特征污染因子,在预测分析时需要预测厂界达标情况,现状监测应有厂界噪声背景监测值。⑵水环境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应包括COD、BOD、SS、S2-、Cr3+、Cl-、NH3-N、酚、pH、色度及动物油类。预测评价因子通常为COD以及受纳水体现状评价中主要污染因子,通常有总铬、氨氮及硫化物等。(三)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⑴必须注意产业政策与行业政策的符合性。⑵制革建设项目对厂址周边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选址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土地规划、当地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各类环保要求,要做到多方案选址比选。⑶制革行业生产废水成份复杂,处理难度较大,不可能仅用一种处理技术做到达标排放。首先应对含硫化物废水、脱脂废液和含铬废液进行单独预处理;含铬废水中铬浓度在车间排放口达标。⑷制革污泥由于含重金属铬、硫化物和大量中性盐,目前综合利用很有限。当进行填埋安全处置时,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处置等相关控制标准的要求。⑸要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恶臭污染物产生与影响,做到厂界达标。三、典型答疑(一)内容:老师,您好!您能告诉我制浆造纸黑液是怎么一回事吗?谢谢!老师回复:你好!制浆造纸工业中的制浆是利用化学方法或者机械方法,或者化学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使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色纸浆或者漂白纸浆的生产过程。植物纤维原料经化学蒸煮后,一般可得到50%~80%的纸浆,其余的20%~50%的物质溶于蒸煮液中。蒸煮结束时,提取蒸煮液。在碱法制浆中,此液呈黑色,故称为“黑液”。黑液中含有有机物与无机物两大类物质。有机物质主要是碱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物;无机物中绝大部分是各种钠盐,如硫酸钠、碳酸钠、硅酸钠,还有NaOH、Na2S(硫酸盐法)。采用黑液碱回收,浆厂总排污负荷可减少80%~85%,还可以回收黑液中有机物燃烧产生的热能及黑液中所含化学品,是解决制浆造纸厂水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二)内容:老师,您好!请问您造纸行业特征污染物TRS是什么?它有哪些污染防治措施?老师回复:你好!硫酸盐制浆主要包括备料工段、蒸煮工段、洗选工段及配套的碱回收。硫酸盐制浆臭气污染物质的排放点主要是蒸煮锅、喷放锅、洗浆设备、黑液蒸发系统、碱回收炉等。各排放点产生臭气浓度不同,臭气分为高浓度臭气与低浓度臭气,高浓度臭气来源于碱回收炉与石灰窑,属有组织排放源。低浓度臭气主要来源于蒸煮小放气、喷放放气、黑液提取及洗筛、蒸发站污冷凝水气提、各黑液槽等,属无组织排放。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产生的气体排入大气形成独特的硫酸盐浆厂的臭味。臭气主要的成分为硫化氢(H2S)、甲硫醇(CH3SH)、甲硫醚(CH3SCH3)、二甲二硫醚(CH3SSCH3)等,统称为总还原硫(TRS,TotalReducedSulfur的英文缩写)。硫酸盐制浆臭气中,硫化氢毒性相当高,具有臭鸡蛋气味,除了会引起局部刺激外,还危害呼吸器官,会引起血液中毒现象;甲硫醇具有极大的恶臭味,一般有催眠作用,高浓度会麻痹中枢神经,人体反复吸入甲硫醇后,由于它与身体组织中的重金属有极强的亲和性,能使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失去活性而排泄;甲硫醇能被皮肤吸收,长期接触有致癌作用,还能使人体蛋白质发生变质;二甲二硫醚有恶臭气味,易使中枢神经受损,但毒性较小,一般不会使人体中毒。TRS污染防治措施主要由收集系统、输送系统、洗涤系统与处理系统组成,采用碱液洗涤和燃烧的方式来减少臭气排放量。⑴臭气收集蒸煮臭气、蒸发站污冷凝水气提臭气、蒸发站蒸发罐臭气属高浓臭气;制浆车间洗浆机、泡沫槽,蒸发站各黑液槽、冷凝水槽及苛化各白液槽、绿液槽等散放的臭气属低浓臭气。一般每一污染源装设收集系统,并将散发源连接起来,进行集中处理。⑵TRS臭气输送TRS臭气输送过程中,高浓度不凝臭气(NCG)易发生爆炸。主要是由于高浓臭气混入空气,使NCG处于爆炸范围之内造成的。为了保证安全,臭气燃烧装置在设计时应防止空气漏入,系统的全部部件应当密封。在正常情况下气体的浓度在爆炸范围之外,但为了进一步防止发生火灾,在产生NCG的几个环节(比如蒸煮锅喷气点),应装有火焰防止装置,防止火灾扩散,减少管线设备损伤。为了防止NCG爆炸损伤管线,管线上应装有防爆板。⑶臭气洗涤臭气洗涤的目的在于除去臭气中的部分硫化物和残余水蒸汽,以便进一步回收硫和冷却气流,减少气流体积,同时要防止松节油烟雾引起燃烧装置故障。洗涤液可以用碱液或白液,用填料塔进行逆流洗涤。⑷臭气燃烧燃烧法是将收集的恶臭气体送到锅炉、石灰窑或碱回收炉内燃烧分解,也可用独立的燃烧器燃烧。①石灰窑燃烧石灰窑燃烧臭气的优点是白泥可以吸收SO2,排放的SO2可通过石灰窑烟气洗涤器去除;缺点是白泥吸收SO2的能力是有限的;石灰窑同时燃烧臭气和含硫量高的燃料,使SO2负荷过高,石灰窑SO2排放量大;臭气在石灰窑中燃烧,产生或加速石灰窑的结圈,难以使全部臭气全部燃烧分解完,外排臭气的浓度仍然较高。②动力锅炉燃烧动力锅炉燃烧臭气的优点是故障较少;缺点是燃烧臭气会增加锅炉SO2的。③碱回收炉中燃烧从理论上说,碱回收炉是燃烧臭气的最好地方。含硫臭气被燃烧热解,硫被转化成为熔融物Na2S,并且烟气中的SO2浓度比在石灰窑燃烧排气中低得多。④燃烧器中燃烧TRS臭气可在专设的燃烧器中燃烧,优点是可与运行的其他设备分开,其缺点是投资和运行费用较大、还必须增设SO2洗涤器,这将进一步增加投资和运行费用。四、例题分析某纺织印染公司拟建设年印染麻类面料2000万米高档纺织品印染和后整理加工新建工程,该项目总投资7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810万元。它位于A市工业园区内(该工业园为省级工业园,并已通过当地环保局的环评审批,该工业区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已完毕,较为齐全)。该公司占地面积113800㎡,总建筑面积33000㎡,公用设施工程包括给水工程、消防工程、厂区污水处理站、1台20t/h燃煤锅炉供热工程及配套工程、办公区生活设施、厂区绿化等。主要原辅材料:麻布等坯布、活性染料、柔软剂、生物酶、烧碱、双氧水、稳定剂。本项目生产实行三班制操作,全年工作日340天,本项目拟总定员110人。据现场踏勘确认,该印染公司周边1000米范围内无居民居住区、也无其他国家级、地方级野生动植物、无文物古迹及其它特殊敏感区域。该印染公司染整生产工艺包括染色、印花、整理等工艺。印花车间一共有3台印花机,经类比分析,其声压级分别为84dB、82dB、86dB。经工程分析及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计算,本工程无组织排放有害气体为乙酸乙酯和二氧化硫,乙酸乙酯的卫生防护距离为130米,二氧化硫的卫生防护距离为81米。印染废水经公司自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经开发区污水管网排入A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最后达标排入距离该印染公司3公里处的B江,B江执行地表水Ⅲ类水体功能。问题:1.若印花车间三台印花机同时运行时的声压级是多少分贝?对高噪声印花机应采用哪些降噪措施?2.若本项目锅炉进行环保验收时,需要收集哪些资料?锅炉监测结果需统计哪些内容?3.请确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4.在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对完全混合段有机物浓度的预测应选用何种模式进行预测?预测河流溶解氧与BOD的关系采用何种模式进行预测?5.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参考答案:1.若印花车间三台印花机同时运行时的声压级是多少分贝?对高噪声印花机应采用哪些降噪措施?答:本题采用噪声级(分贝)的相加进行计算:因此,三台印花机同时运行时的声压级是89.07分贝。对高噪声印花机应采用以下降噪措施:⑴印花车间采用独立的封闭厂房,加强封闭厂房隔声,采光窗采用双层玻璃固定结构。⑵在墙体加强隔声,如采用加厚墙体,使用隔声材料等。⑶设备选型时尽量采用低噪声印花机,并加装消声器、减振垫或使用隔声罩,使用隔声罩时要注意设备散热。⑷印花车间工人均在隔声效果较好的控制室内进行操作,不直接接触噪声源,对于设备维修及巡查人员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或防护耳罩等。⑸厂区周围及印花车间周围种植植物,形成绿色屏障进行降噪。2.若本项目20t/h锅炉进行环保验收时,需要收集哪些资料?锅炉监测结果需统计哪些内容?答:对本项目锅炉进行环保验收时,需要收集以下资料:现场监测期间该项目的工况、运行时验收时的生产负荷、收集现场监测期间燃煤消耗量、煤质基础数据(含水分、灰分、挥发分、硫分、低位热值等)、现场监测烟气黑度、锅炉除尘器设备参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总量SO2及烟尘总量批复等。锅炉监测结果需统计下列内容:烟气温度、含湿量、标态干烟气量、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浓度、除尘效率、含氧量、SO2排放速率、脱硫效率、同时还需监测系统阻力、漏风率、过剩空气系数等。3.请确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答:根据卫生防护距离的级差规定:卫生防护距离超过100米,但小于或等于1000米时,级差为100米。本项目乙酸乙酯的卫生防护距离取200m,二氧化硫的卫生防护距离取100米,但两者不在同一级别,其卫生防护距离取级别高的一级,即该企业制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规定为4.在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对完全混合段有机物浓度的预测应选用何种模式进行预测?预测河流溶解氧与BOD的关系采用何种模式进行预测?答:在水质环境影响预测模式进行预测时,B河充分混合段可以采用一维模式或零维模式预测断面平均水质,预测河流溶解氧与BOD的沿程变化时可采用S-P模式进行预测。5.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答: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本项目建设来由及意义、工程概况及主要污染物工程分析结论、环境现状评价结论、环境预测结论、清洁生产结论、总量控制分析结论、产业政策分析结论、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结论、公众意见调查结论等。最后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明确得出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五、练习题【素材】B企业拟在A市郊区原A市卷烟厂厂址处(现该厂已经关闭)新建屠宰量为120万头猪/年项目(仅屠宰,无肉类加工),该厂址紧临长江干流,A市现有正在营运的日处理规模为3万t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距离B企业1.5km。污水处理站尾水最终排入长江干流(长江干流在A市段水体功能为Ⅱ类)。距B企业、沿长江下游7km处为A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程建设后工程内容包括:新建4t/h的锅炉房、6000m2待宰车间、5000m2分割车间、1000m2氨机房、4000m2冷藏库。配套工程有供电工程、供汽工程、给排水工程、制冷工程、废水收集工程及焚烧炉工程等。工程建成后所需的原材料有:生猪(生猪进厂前全部经过安全检疫)、液氨、包装纸箱、包装用塑料薄膜。项目废水经调节池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站处理。牲畜粪尿经收集后外运到指定地方堆肥处置。A市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A市地势较高,海拔高程为789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厂址以西100m处有居民260人,东南方向80m处有居民120人。【问题】请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应从哪些方面论证该项目废水送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可行性?2.B企业拟在长江干流处新建一个污水排放口,请问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如果不可行,拟建项目的污水如何处理?3.该项目竣工大气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如何布点?4.针对该工程的堆肥处置场应关注哪些主要的环保问题?5.该建设项目评价重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应从哪些方面论证该项目废水送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可行性?答:该项目废水送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可行性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论证:(1)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的处理工艺是否当前城市污水污染物的处理,处理效率是否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最大处理能力是多少,目前接纳污水规模为多少,剩余污水处理能力是多少;(2)调查该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水质要求,尤其是是否对某些污染物有特别严格的限制要求;(3)分析本项目污水产生量是否小于污水处理厂的剩余处理能力;项目污水量及排放方式是否会冲击市政污水厂的处理工艺,影响其处理效率;(4)本项目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浓度等是否满足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接管要求;污染物的种类、浓度等是否满足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要求;(5)项目附近是否属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收水范围。附近有无市政污水排水管网。2.B企业拟在长江干流处新建一个污水排放口,请问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如果不可行,拟建项目的污水如何处理?答:不可行。理由:长江属特大水体,为Ⅱ类水体功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Ⅰ类、Ⅱ类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禁止新建排污口。”对于B企业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可自建厂区污水处理站进行预处理,尾水排入3万t/d城市污水处理站处理,最终达标后排入长江。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3.该项目竣工大气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如何布点?答:该项目竣工大气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布点如下:(1)锅炉及焚烧炉废气。大气监测断面布设于废气处理设施(锅炉除尘器以及焚烧炉)各单元的进出口烟道、废气排放烟道。(2)待宰车间及分割车间、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恶臭。监控点在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设1个。4.针对该工程的堆肥处置场应关注哪些主要的环保问题?答:该工程的堆肥处置场应关注哪些主要的环保问题包括:(1)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尤其是猪粪尿容易产生的恶臭问题;(2)猪粪尿里病原生物的污染与传播对健康产生的威胁问题;(3)冲洗及部分屠宰废水的污染及处置问题;(4)堆肥处置过程中的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5)堆肥处置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机器噪声污染问题;(6)堆肥处置过程中的渗滤液可能对土壤产生的污染问题;(7)堆肥处置场对城市规划及景观的影响问题。5.该建设项目评价重点是什么?答:对原A市卷烟厂遗留的大气、土壤、生态等环境问题做回顾性评价,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着重分析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对长江干流及A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有无影响),固体废物影响分析评价,清洁生产分析,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长江水环境承载力分析,拟选厂址合理性分析及评述,环境风险评价(液氨泄漏造成的环境风险),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的搬迁与安置。【考点分析】1.应从哪些方面论证该项目废水送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可行性?《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本题是2011年案例分析考试真题的一个小题,从这个题可以看出现在案例考试真题侧重解决实际问题,希望考生从此题的出题点领悟到案例考试复习的诀窍。举一反三:本项目属于依托可行性的论证问题,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三方面考虑:1、被依托对象的处理能力、处理工艺及其对收纳污染物的特殊要求;2、污染物排放的规模、浓度是否满足被依托对象的要求;3、项目与被依托对象之间是否存在距离、高差等客观情况的限制。2.B企业拟在长江干流处新建一个污水排放口,请问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如果不可行,拟建项目的污水如何处理?《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一、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和政策、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运用的法律法规的适用性;(2)分析建设项目与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本题考点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禁止新建排污口的规定。对于厂区污水处理问题,企业可建设厂区自建污水处理站将废水进行预处理(执行三级标准)后进入A市污水处理站,尾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长江。国电长治热电厂国电长治热电厂(2×300MW)新建工程拟建地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堠北庄镇,距长治市区约7km。该工程建设2×300MW亚临界供热机组,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布袋除尘器除尘,采用直接空冷机组,利用城市中水作为工业水源,是《长治市城市供热专项规划(2005-2020)》的热源点之一。一、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1.环境空气(1)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SO2、NO2、PM10、TSP。影响预测因子:SO2、NO2、PM10。煤场、灰场影响分析因子:TSP。(2)评价标准: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地表水(1)评价因子:pH值、SS、CODCr、BOD5、石油类、氟化物、挥发酚和氨氮等。(2)评价标准: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排放标准:事故性排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的一级标准。3.地下水(1)评价因子:①现状评价因子:pH值、氟化物、总硬度、硫酸盐、六价铬、砷、镉、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②影响分析因子:氟化物。(2)评价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4.声环境(1)评价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2)评价标准: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2类标准。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的II类标准。5.灰场灰场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II类场要求。二、工程分析(一)工程名称、规模及基本组成规模项目单机容量及台数总容量本期2×300MW600MW主体工程锅炉2台1065t/h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炉汽轮机2台300MW亚临界供热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2台三相两极同步发电机辅助工程供水水源及供水工程长治市污水处理厂赴理后的中水作为热电厂的主供水源(供水管线长约8km),备用水源为鲍家河水库(供水管线长约25km)燃料贮运系统本工程燃用当地的原煤和中煤,采用公路运输方案。煤场为门式滚轮堆取料机煤场,煤场四周设置挡风抑尘墙除灰系统厂内灰、渣分除,气力除灰,机械式除渣;厂外灰渣采用专用密封车运至综合利用用户或运到干灰场贮存灰场拟选小岭沟灰场,属山谷灰场,为事故灰场。采取干灰碾压的贮灰方式接入系统电厂出线电压为220kV,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方式,厂外输电线路由地方电网公司建设。本评价不包含输电线路的评价厂外公路新修运煤道路(1.9km)、进厂道路(0.9km)及运灰道路(2km)配套工程供热工程配套的供热工程供热负荷为587.4MW,供热面积为979万m2。(二)厂址地理位置推荐的扬暴厂址距市区约7km,东距长太(长治一太原)高速公路160~250m,南距扬暴村170m,北距店上村约1100m,西、北两侧紧邻岚水河。备选的南津良厂址北距扬暴村约270m,南距南津良村约400m,西距北津良村约200m,东距长太高速公路约700m。拟选周转灰场为小岭沟灰场,位于长治县贾掌乡曹家堰村,距扬暴厂址东南约13km。占地面积约7.8hm2,贮灰库容为31.8万m3,可满足本期工程9个月的贮灰需要。厂址所在区域不属于国家划定的“两控区”。(四)设备概况及工艺流程1.主要发电设备及环保设施项目单位1#2#出力及开始运行时间出力MW300300时间2008年12月2009年5月锅炉种类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炉蒸发量t/h10651065汽轮机种类亚临界供热凝汽式汽轮机出力MW300300发电机种类三相两极同步发电机容量MW300300烟气治理设备脱硫装置种类石灰石-石膏湿法(不设置GGH)设计效率%90除尘装置种类高效袋式除尘器设计效率%99.9烟囱型式两炉共用一座钢筋混凝土烟囱。高度m240出口内径m7.5NOx控制措施方式低氮燃烧器、控制炉膛温度及燃烧系统的过氧量效果NO2排放浓度<650mg/Nm3冷却水方式直接空冷排水处理方式生活污水新建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量t/h4含煤尘废水煤水澄清池沉淀处理量t/h12其他工业废水分散处理后回用处理量t/h27固体废物处理方式灰渣处理方式气力干除灰,机械除渣,灰渣全部综合利用处理量万t/a35.14脱硫石膏处理方式二级脱水处理处理量万t/a3.44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途径灰渣利用途径用于生产建筑材料用量万t/a35.14脱硫石膏利用途径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用量万t/a3.442.工艺流程(五)燃料1.来源及运输方式该工程燃煤采用公路运输方式,运距5~26km。热电厂不自备运煤汽车,由社会车辆承运。2.煤质及耗煤量设计煤种为原煤,由长治县雄山煤炭公司五矿、经坊煤矿和长子县西南呈煤矿三个矿的原煤按供煤比例而混合成的混煤,校核煤种为70%的设计煤种掺烧30%的洗中煤。3.厂内贮存方式厂内采用露天煤场贮煤。(六)水源1.冷却方式、用水种类及耗水量工程汽机排汽冷却采用直接空冷系统,辅机循环冷却采用二次循环供水系统,拟采用机力通风冷却塔。电厂工业用水采用长治市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主供水源,年平均需水量313.88万m3。长治市污水处理厂位于长治市太焦铁路西侧,东北距扬暴厂址约5km,建设规模为10万m3/d,于2004年9月投入运行,目前运行正常,中水处理系统拟建于污水处理厂内,采用石灰混凝沉淀工艺(处理规模360m3/h,由电厂投资建设),供水管线长度8km,直埋方式敷设;电厂工业用水备用水源为鲍家河水库,西距厂址约21km2.水平衡该工程分别考虑了灰渣全部综合利用和灰渣不能综合利用情况下的夏季、冬季的水量平衡,图略。(七)工程环保概况1.大气污染物本期工程排烟状况见表。项目符号单位数值设计煤种校核煤种烟囱烟囱形式两台锅炉合用一座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几何高度Hsm240出口内径Dm7.5烟气排放状况湿烟气量Vwm3/s731.29752.39干烟气量Vgm3/s617.82620.79过剩空气系数a1.41.4烟囱出口烟气温度T℃4040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SO2排放浓度CSO2mg/m384.1196.11排放量mSO2t/h0.1870.214t/a11221284烟尘排放浓度C烟尘mg/m312.1715.22排放量m烟尘t/h0.0270.034t/a162204NOx排放浓度CNOxmg/m3650650排放量mNOxt/h1.4461.453t/a86748717拟建项目主要噪声源噪声水平见表。噪声源声压级/dB(A)噪声源声压级/dB(A)安全阀排汽130给水泵95送风机90空压机95引风机85碎煤机95汽轮机90空冷风机80(空冷平台边缘1m处)发电机90辅机机力塔85磨煤机95脱硫增压风机90湿式球磨机90石灰石浆液循环泵954.固废名称固体废物排放量t/h万t/a灰渣粉煤灰52.6931.61渣5.873.52小计58.5635.14脱硫石膏5.743.44合计643038.58(八)热网工程概况本工程供热面积979万m2,共分为34个供热热区,包括62个换热站。供热系统采用一级换热闭式循环、间接供热方式,以热水为供热介质,供热管网全长74.11km,主管网从电厂首站引出,向东穿过长太高速公路,经浊漳河南源过太焦铁路进入城区,再沿城区解放路由西向东铺设主干管。三、受拟建项目影响地区区域环境状况(一)地形1.厂址地区地形特征厂址地形南高北低,自然地面标高906.7~908.4m,东西向平均坡度约0.7‰,南北向平均坡度约2.6‰,厂址地形平坦、开阔。2.灰场地区地形特征小岭沟灰场地貌上属低山丘陵区,冲沟为“V”字形,总的地形南高北低,最高海拔1142m,最低1020m,相对高差122m。主沟轴向近南北,沟底深度为50~100m。沟底大部为全新统黄土状粉土覆盖,沟尾有基岩裸露。(二)陆域水文状况1.地表水评价区内的主要河流为浊漳南源,是浊漳河上游三大支流(浊漳南源、浊漳西源、浊漳扎源)之一,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浊漳南源发源于长子县西部的发鸠山,流经长治县、长治市城郊两区,于黄碾北进入潞城市,在潞城市石窟乡西山村附近出潞城市境,最后在襄垣县甘村附近与浊漳西源汇合,最后流入海河而入渤海。浊漳南源干流全长104km,流域面积3522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65亿m3,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洪水期间河水猛涨,最大洪峰流量为3780m3/s,枯水季节部分河段出现断流。2.地下水区域内地下水主要为盆地及河系两侧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拟选的扬暴厂址处地下水位埋深3.5~5.5m,年水位变幅1~1.5m。地下水流向为自西向东。扬暴村村民饮用水水源为松散层潜水,以浅井方式开采,无地下水开采量大的企业。拟选的小岭沟灰场无浅层地下水,水位埋深约330m。(四)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根据调查,评价区内烟(扮)尘和SO2的排放量分别为15373.37t/a和4081.15t/a,生活污染源的烟(粉)尘和SO2排放量分别占评价区总排放量的95.77%和86.92%,这主要是由于评价区内居民较为集中,主城区采暖锅炉较为密集,而除尘脱硫措施较差,因此评价区内生活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较大;工业企业多为制药、机械加工和轻工企业,烟(粉)尘、SO2的排放量分别占评价区排放量的4.23%和13.08%。(五)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将长治中心城市分为三个区:主城区、马厂区和故县区。该项目厂址不属于长治市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六)供热规划1.供热现状长治市主城区现有采暖建筑面积共计1184万m2,热负荷为829MW。2004年建设完成的长治市第一供热厂一期工程实现集中供热面积157.83万m2(主城区北部),热负荷为110.5MW。区域供热普及率约为28%;城南等地区采暖主要靠大量分散的小锅炉房供热,这些锅炉大多单台容量小,热效率低,除尘设施不完善。另外,还有许多建筑无采暖设施,靠居民自备家用小煤炉取暖。2.规划热源点及供热范围根据已批复的《长治市城市供热专项规划(2005-2020)》,该工程是长治市规划的集中供热热源点之一,一期工程设2台30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单机抽汽量580t/h,供热量690MW,供热面积约1000万m2,供热范围为太行街以南,西外环街以东,南外环、南二环路以北,东外环路以西地区。九、结论与建议(一)主要评价结论1.产业政策符合性该工程建设2×300MW空冷供热机组,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工程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规划符合性该工程是《长治市城市供热专项规划(2005-2020)》中的集中供热热源点之一,拟建厂址不在长治市主导风向的上风方位,不在规划区之内。该工程建成后替代供热范围内531台小锅炉,实现长治市部分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符合当地规划要求。3.达标排放正常工况下,该工程燃用设计煤种(校核煤种)SO2、NOx和烟尘的排放浓度分别为84.1mg/m3(96.1mg/m3)、650mg/m3(650mg/m3)和12.2mg/m3(15.2mg/m3),均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要求。正常情况下,电厂废污水经处理后回收利用不外排。电厂厂界昼间噪声除西侧靠近空冷机组预测点超标外,其他厂界昼间噪声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2\*ROMANII类标准,夜间东、西、南厂界噪声均有超标现象,最大超标量12.1dB(A),最大超标距离约200m,长治市郊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同意将此区域划定为噪声隔离区;环境敏感点扬暴村昼间和夜间噪声预测值叠加现状值后,可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要求;锅炉对空排气管加装消声器后,偶发排汽噪声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4.清洁生产从装备水平、污染物控制措施和废物综合利用、资源利用、环境管理等几方面综合分析,该工程的清洁生产水平属于国内较先进的水平。5.总量控制该项目总量来源于替代小锅炉的污染物削减,符合当时国家和当地总量控制要求。6.环境功能区符合性现状监测表明,评价区除长治城区SO2超标外,其他测点均能满足相应功能区要求;该工程运行后替代区域内燃煤小锅炉,区域采暖期SO2、NO2和PM10浓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采暖期长治城区测点SO2、NO2和PM10日平均浓度削减率分别为10.3%~15.9%、33.1%~43.8%和14.5%~50.5%,工程建设可不增加区域污染负荷。7.公众参与该工程公众参与程序、方法与内容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相关规定,发放调查表、座谈会与公示均没有反对意见。(二)评价总体结论该工程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选址符合当地总体规划、供热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固废可得到合理处置,满足总量控制要求,主要指标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工程建成后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三)主要建议该项目设计及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有:(1)供热管网工程必须与该工程同步建成;工程投产后,必须落实供热区域内现有运行的531台供热小锅炉的关停工作;粉煤灰由当地建材厂实现综合利用。上述内容列入该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2)建设单位与燃煤、石灰石和灰渣承运单位应落实运输过程中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并加强管理,确保对沿线环境保护目标的不利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3)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要求做好小岭沟灰场建设和管理的工作,切实落实防尘、防渗和防洪等措施,有效控制灰场污染。(4)进一步采取有效噪声治理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5)加强施工期管理和监理,防止施工期坏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案例分析一、该项目的环境可行性分析工业项目的环境可行性应从产业政策、规划、达标排放与环境影响、清洁生产、总量控制、环境功能区符合性以及公众参与和环境风险等方面进行论述,若不涉及SCR脱硝(V2O5-WO3(MoO3)/TiO2),环境风险可不作为热电类项目环境可行性的重点。1.产业政策。该项目为热电联产工程,建设规模为2×300MW供热机组,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以城市中水为主供水源,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燃煤电站项目规划和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能源[2004]864号)的要求;工程热效率为46.69%,采暖期热电比为109%,符合国家四部委《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急计基础[2000]1268号)要求。2.选址与规划。该项目拟建地位于大中城市规划区之外,不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方位,是《长治市城市供热专项规划(2005-2020)》中的集中供热热源点之一,符合当地总体规划与供热规划。但拟建地距村庄较近,最近为170m(扬暴村,3000多人),项目施工期与营运期应注意确保周边居民区环境功能区达标,做到不扰民。3.达标排放与环境影响。该项目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主要环境影响为大气污染物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经预测,各大气污染物的最大贡献值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项目建成后,包括长治城区等各关心点的大气污染物日平均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削减,可以做到不增加区域污染负荷,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4.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该项目的各项清洁生产指标均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采用特低硫煤,能有效减少污染物产生量;采用直接空冷技术,相对湿冷技术可节水70%以上;利用城市中水作为水源,可减少区域废水排放量;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为100%,灰渣和脱硫石膏协议综合利用率均为100%,废物可有效做到综合利用。该项目主要总量控制指标为SO2.来源于区域燃煤小锅炉替代后的污染物削减,符合当时(2006年3月)的总量控制要求。5.公众参与。该项目公众参与符合环发[2006]28号文要求,并采取座谈会方式,征求当地公众意见,值得学习与推广。二、项目分析该案例内容较全面,编制较规范,基本能反映此类项目的特点。1.案例以列表形式给出了项目基本组成,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在表中简要介绍了供水水源及供水工程、燃料贮运系统、除灰渣系统、灰场、厂外公路的基本情况,并列表给出项目占地情况与占地性质,工程组成与项目概况介绍清楚。热电类项目与常规火电项目不同的是,须按急计基础[2000]1268号文,计算工程的热电比和热效率,注意不能照搬设计文件中的技术经济指标。2.热电厂的项目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型号等均较成熟,该案例对此通过图表进行了明确。原辅材料中最重要的燃煤,主要关注燃煤的硫分、灰分、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和低位发热量;其次是水源,主要关注是否取用地下水、是否与居民生活和农业争水等,若有水资源报告审查意见或有关水利部门批复意见则需作为附件;另外要关注脱硫剂石灰石,包括氧化钙含度、钙硫比。主要原辅材料还需交代各自的来源、消耗量、厂外运输方式、厂内贮存方式等。3.案例按《火电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HJ/T13-1996)的规定进行污染源项分析,并列表给出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的污染源强,源强计算具有一定的依据。热电类项目中主要关注锅炉烟气源强,该案例工程排烟状况一览表较完整,但对湿法脱硫后的烟囱出口烟气温度缺少分析,取值较为保守。该案例的特色是在工程分析中介绍了事故工况的主要类型及源强,若增加开车、检修等非正常工况的介绍及源强分析将更为完善。4.热电类项目应给出发电标准煤耗、供热标准煤耗、主要污染物单位电量产生与排放指标、水耗、工业水重复利用率、灰渣综合利用率等清洁生产指标。与常规火电项目不同的是,热电项目必须给出供热标准煤耗,并注意发电标准煤耗与热电比相匹配。5.新建项目需适当介绍厂址比选内容,热电类项目应从城市总体规划、供热规划、区域热负荷与供热半径、水源、运输、土地性质变变等方面介绍建厂条件;从环境功能区划、气象条件、环境敏感点、环境容量与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厂址比选分析和厂址选择合理性论证。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案例按有关环评导则要求进行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规划等的调查,针对火电行业项目,尤其是详细介绍了区域气象条件,为环境空气影响预测提供了必要的参数和依据。2.案例在结合区域现有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对各环境要素进行了环境现状监测。环境空气监测布点需结合区域主导风向和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点;声环境监测布羔需关注噪声预测点和环境敏感点;地下水监测布点需结合灰场地下水的流向和补径排关系。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要求,地下水现状应监测氨氮、硝酸盐等20项指标,该案例仅监测了其中8项指标。3.在环境现状调查中,与常规火电项目不同的是,热电类项目应在区域供热规划的基础上,详细调查并介绍供热范围内的现状热负荷、近期热负荷和规划热负荷,并附主要热用户的供热协议;应详细介绍该工程可以替代的区域燃煤、燃油小锅炉及其排放参数与源强,并附相应拆除计划和相关承诺文件,该案例若补充替代的燃煤小锅炉分布图,可更利于落实区域削减方案与环保竣工验收工作。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环境影响识别。案例按导则要求正确地确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并按一图一表的形式,给出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声环境、运灰道路、供水管线、灰场区域等有关环境保护目标。2.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环境空气。热电类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应以大气预测为重点,该案例预测内容包括本期工程大气污染物1h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贡献值,各关心点预测值,替代小锅炉后的环境正效益,烟囱方案论证,装设GGH(烟气加热器)论证,非正常工况影响,煤场、灰场和运输扬尘的环境影响分析等,影响与评价内容较为全面。若为城市电厂,还应预测逆温和熏烟等不利气象条件下的环境影响。(2)地表水。目前火电行业总体上均可做到正常工况下基本不排放废污水,因此其排污影响可不作为地表水影响的重点;火电类项目地表水影响主要是关注取水方案的合理性分析、取水管线的生态影响等。(3)地下水。火电类项目地下水影响重点是评价灰场区域地下水,该案例在调查灰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不良地质的基础上,介绍了灰渣对灰场地下水的影响途径和主要影响因子,并定性分析了采取措施后的影响程度。由于灰场地下水专业性较强,评价中需结合区域地质情况,根据灰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地质灾害性评价报告等,逐项论述灰场选址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符合性。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山西省,当地泉域及其保护区分布广泛,灰场地下水评价应特别关注。(4)噪声。火电行业噪声影响与预测的关注点主要有:厂内关注锅炉吹管、排汽噪声和循环冷却方式,如采用二次循环冷却方式时需关注自然通风冷却塔,采用直接空冷方式时需关注空冷平台和辅机冷却所周的机力通风冷却塔等;厂外主要关注运煤、运灰交通噪声影响等。(5)固废。与常规火电项目不同,热电类项目灰渣必须首先立足于综合利用,并对灰场存灰量有明确要求。该案例在此方面的不足有:根据《热电联产可行性研究科技规定》,热电厂灰场存量不宜超过6个月的热电厂最大排灰渣量,该灰场设计容量为9个月,应分析灰场容量的合理性;该工程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粉煤灰中SO3含量分别为3.09%和3.64%,拟由当地水泥厂综合利用,根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用于拌制水泥和砂浆掺合料的粉煤灰SO3应小于3%,案例应深入分析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该案例的环境影响与预测仅适用于该项目的工程特点和区域环境特征,针对不同项目与区域,还可能涉及温排水、陆域生态、水生生态、城市景观等方面的影响预测内容。五、环境保护措施1.案例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较为充分,包括采取特低硫煤,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主供水源,采用直接空冷工艺,同步建设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高效布袋除尘并预留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的空间,固体废物尽可能综合利用,灰场防渗、防洪、防尘等措施较具体,噪声超标有相应的规划控制措施。2.该案例SO2总量来源于区域燃煤小锅炉替代后的污染物削减,符合当时(2006年3月)酌总量控制要求。该项目完成时间较早,按目前的总量控制要求,还需按《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国函[2006]70号)、《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指导意见》(环发[2006]182号),做好总量控制工作;目前热电类项目SO2指标需按发电与供热绩效量分别落实来源。3.案例提出了各环境要素的环境监测计划,但监测计划中灰场监测井仅采用两口居用井,不符合GB18599-2001中设置三口监控井的相应要求;监测计划还需补充灰场服务期满后的生态恢复方案。4.案例中以表格形式列出了环保投资明细表、环保竣工验收内容一览表等,内容与表述均较清楚;为便于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决策与统计,目前尤其要正确并完整填写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登记表。六、热电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特别关注的问题1.热电类项目相对常规火电项目是有不同特点与关注点的。集中供热规划的落实是热电联产机组建设的首要条件;拟建热电联产项目所依据的集中供热规划应通过有审批权的部门的审批,没有经过批准的集中供热规划,不予审批热电联产项目。因此,热电类项目环评文件应明确项目与已批复的当地供热规划的符合性。2.热电类项目的原则是“以热定电”,因此应做好供热范围内现有与规划热负荷的调查与落实工作,在此基础上正确计算热电比和热效率,杜绝以热电项目名义建设“小火电”项目。3.根据《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急计基础[2000]1268号),热电厂、热力网、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应同时审批、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投入使用,并规定热力网建设资金和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不落实的,热电厂项目不予审批。因此,热电类项目应同步落实热网工程和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本案例特点之一是将热网工程纳入环评内容,其资金与建设进度可以保证;但粉煤灰综合利用的论证不够深入。4.区域有替代现有分散锅炉或现有企业污染源排放的热电联产项目,当地政府与建设单位应落实相应现有污染源的如期拆除工作;环评文件应根据供热规划中确定的替代现有污染源,进行供热替代环境效益的分析计算及评价,充分论证项目建设的环境正效益。5.目前热电类环评的受理与审批还必须符合国函[2006170号、国家环保总局第39号公告、环发[2006]182号等文件要求,涉及内容主要为规划与总量控制:热电项目须符合当地已批复的供热规划;总量控制方案须满足国家环保总局与省级人民政府与六家中央管理电力企业集团签订的二氧化硫削减责任书要求,总量来源企业与工程本身须满足环发[2006]182号中绩效总量要求等。问题与思考1.结合《热电联产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发改能源[2007]141号),热电联产项目在规划、热负荷、机组选型等方面的评价要点是什么?答:热电联产专项规划的编制要科学预测热力负荷,具有适度前瞻性,并对不同规划建设方案进行能耗和环境影响论证分析。热电联产应当以集中供热为前提。在不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地区,暂不考虑规划建设热电联产项目。在严寒、寒冷地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北、新疆、青海和西藏)且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城市,应优先规划建设以采暖为主的热电联产项目,取代分散供热的锅炉,以改善环境质量,节约能耗。在夏热冬冷地区(包括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如具备集中供热条件可适当建设供热机组,并可考虑与集中制冷相结合的热电联产项目。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除工业区用热需要建设供热机组外,不考虑建设采暖供热机组。热电联产项目中,优先安排背压型热电联产机组。背压型机组不能满足供热需要的,鼓励建设单机20万千瓦及以上的大型高效供热机组。在电网规模较小的边远地区,结合当地电力电量平衡需要,可以按热负荷需求规划抽凝式供热机组,并优先考虑利用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热电联产机组;限制新建并逐步淘汰次高压参数及以下燃煤(油)抽凝机组。以热水为供热介质的热电联产项目覆盖的供热半径一般按20公里考虑,在10公里范围内不重复规划建设此类热电项目;以蒸汽为供热介质的一般按8公里考虑,在8公里范围内不重复规划建设此类热电项目。2.热电联产项目厂址应考虑哪些因素?从环保角度,哪些因素可能构成制约性问题?答:①产业政策和行业政策的相符性;②城市总体规划、供热规划的可行性;③区域热负荷与供热半径、水源、运输、土地性质分析;④环境功能区划、气象条件(上风向)、环境敏感点(环保目标)、环境容量与环境影响分析。3.热电联产项目产业政策与常规火电项目不同之处有哪些文件与规定?答:①《国务院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对燃煤火电厂的要求:除以热定电的热电厂外,禁止在大中城市城区和近郊区新建燃煤火电厂。②根据《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热电厂、热力网、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应同时审批、同步建设、验收投入使用,并规定热力网建设资金和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不落实的,不予审批。常规热电联产机组,总热效率年平均大于45%;③符合当地的供热规划,总量控制方案须满足国家环保总局与省级人民政府与六家中央管理电力企业集团签订的SO2削减责任书要求,总量来源企业与工程本身须满足环发《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指导意见》(182号文)中绩效总量要求。④粉煤灰必须100%综合利用。4.环境影响预测方面,热电联产项目应包括哪些内容?与常规火电项目的不同之处是什么?(1)环境空气。热电类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以大气预测为重点,预测内容包括本期工程大气污染物lh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贡献值,各关心点预测值,替代小锅炉后的环境正效益,烟囱方案论证,装设GGH论证,非正常工况影响,煤场、灰场和运输扬尘的环境影响分析等。还应预测逆温和熏烟等不利气象条件下的环境影响。(2)地表水。目前火电行业总体上均可做到正常工况下基本不排放废污水,因此其排污影响可不作为地表水影响的重点;火电类项目地表水影响主要是关注取水方案的合理性分析、取水管线的生态影响等。(3)地下水。火电类项目地下水影响重点是评价灰场区域地下水,在调查灰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不良地质的基础上,明确灰渣对灰场地下水的影响途径和主要影响因子,并定性分析采取措施后的影响程度。评价中需结合区域地质情况,根据灰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地质灾害性评价报告等,逐项论述灰场选址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l8599-2001)的符合性。(4)噪声。火电行业噪声影响与预测的关注点主要有:厂内关注锅炉吹管、排汽噪声和循环冷却方式,如采用二次循环冷却方式时需关注自然通风冷却塔,采用直接空冷方式时需关注空冷平台和辅机冷却所用的机力通风冷却塔等;厂外主要关注运煤、运灰交通噪声影响等.(5)固废。与常规火电项目不同的是,热电类项目灰渣必须首先立足于综合利用,并对灰场存灰量有明确要求。分析灰场容量的合理性,根据《热电联产可行性研究科技规定》,热电厂灰场存量不宜超过6个月的热电厂最大排灰渣量。针对不同项目与区域,还应涉及温排水、陆域生态、水生生态、城市景观等方面的影响预测内容。5.热电联产项目的清洁生产指标有哪些?发电煤耗与热电比的关系是什么?答:发电标准煤耗、供热标准煤耗、污染物单位电量产生量与排放指标、水耗指标、工业水重复利用率、灰渣综合利用率指标等发电煤耗与热电比的关系是:热电比=供热量/(供电量×3600KJ/(KW.h))×100%总热效率=(供热量+供电量×3600KJ/(KW.h))/(燃料总消耗量×燃料低位热值)以上两个公式综合可以看出发电煤耗与热电比存在反比例关系。6.热电联产项目总量控制所依据的规定有哪些?其总量可能的来源有哪几方面?答: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6年第39号《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发布火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条件的公告》热电站、煤矸石电厂、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的总量指标必须明确总量指标来源。除热电站、煤矸石电厂、垃圾焚烧发电厂外,其他新建、扩建、改建常规火电项目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指标必须从电力行业取得。(1)属于六大电力集团(山东鲁能、中国华能、中国华电、中国国电、中国大唐、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的新建、扩建、改造项目,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指标必须从六大集团的总量控制指标中获得,并由所在电力集团公司和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出具确认意见。(2)不属于六大电力集团的新建、扩建、改造项目,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必须从各省非六大电力集团电力行业总量控制指标中获得,并由省级环保部门出具确认意见。总量控制方案须满足国家环保总局与省级人民政府与六家中央管理电力企业集团签订的SO2削减任务书要求,热电类项目SO2指标需按发电与供热绩效分别落实来源。总量来源企业与工程本身须满足【环发(2006)182号】文件中绩效总量要求。江苏巨龙水泥集团有限公司5000t/d熟料生产线技改工程一、项目概况(1)工程总投资:33020.8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317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6%。(2)产品方案:日产熟料5000t,年产熟料155万t。技改工程为大型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并有自备开采的石灰石矿山,符合水泥工业的产业政策。(一)区域特点1.地表水评价区内的主要地表水系是京杭运河的不老河段和微山湖。京杭运河位于技改工程厂址南约6.4km,是南水北调东线河道;微山湖位于技改工程厂址北约7,7km.是一天然湖泊,由此可见,技改工程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较为敏感。2.文物评价区内有四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茅村汉画像石墓位于巨龙集团东南约4.0km处,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丘古文化遗址位于巨龙集团东南约4.5km处,是徐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丘湾古文化遗址和狼虎洞分别位于巨龙集团东南约3.0km处和西北约2.3km处,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二)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标准标准分类标准名称环境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中的二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中的二级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I时段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II类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二、环境质量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在评价区设立了6个监测点,并对比了历史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表明:TSP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的限值要求,但个别监测数据接近标准值;PM10有超标现象,SO2、NO2符合标准要求。2.声环境质量现状对厂界和环境噪声的监测结果表明,受高噪声主产设备的影响,西厂界噪声超标,环境噪声夜间超标。三、厂址选择的合理性分析(1)技改工程的建设符合铜山县的总体规划。(2)技改工程充分利用现有的石灰石矿山资源,后备矿山焦山距离厂址也较近,石灰石资源充足可靠。(3)技改工程建设在现厂址闲置的空地上,可充分利用厂内现有的辅助工程和功能设施,节约了工程投资。(4)从环境现状监测和预测结果可知,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尚好,技改工程实施后,不会使环境空气质量恶化;厂界噪声经治理后达标。(5)技改工程实施后,搬迁距离主生产线较近的19户村民,使卫生防护距离满足《水泥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68-2000)标准的要求。拟建项目选址尚属合理。四、工程分析(一)项目组成及与现有生产线的依托关系技改工程在依托现有生产线部分生产设施的基础上,主要建设石灰石输送、生料制备、熟料煅烧、熟料储运部分。项目组成及与现有生产线的依托关系见表2。表2技改工程项目组成及依托现有生产线内容序号5000t/d技改工程项目组成1石灰石输送及调配系统2原料粉磨系统3煤粉制备系统4熟料烧成系统5熟料储存系统6熟料散装系统(包括汽车散装和火车散装)依托现有生产线内容1供电、供水、辅助生产车间等公用工程2厂区道路及铁路专用线3办公、生活设施4石灰石矿山开采系统5原煤堆场及破碎系统6铁矿石堆存及输送系统7砂岩破碎及预均化堆场、对现有瑜送系统改造利用(二)原料、燃料技改工程采用石灰石、砂岩、铁矿石、粉煤灰4组分配料,年用量分别为210.8万t、13.6万t、8.4万t、13.8万t,燃料煤年用量约20.2万t。(三)生产工艺流程技改工程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生料制备、熟料煅烧等过程。熟料生产线生产工艺流程见图4。图4技改工程工艺流程及主要排污点石灰石在矿山采用微差爆破技术,露天分层开采,经破碎后,由皮带机输送进厂,卸入圆形预均化库,经均化后送至原料配料站。外购砂岩由汽车运输进厂,存入堆棚,经皮带机送往现有砂岩/黏土预均化堆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